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2-08-15 08:32:4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美术教案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美术教案5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画面的构图、设色,提高审美情趣。

  2、探索用中锋画丝瓜、侧锋画叶子的方法,尝试表现画面的疏密结构关系。

  3、创作结束后能主动清洗国画用具,自觉排队、不拥挤。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过丝瓜。

  2、课件:齐白石的作品《丝瓜》,丝瓜系列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你见过的丝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绿色的,细长条,上面有深色的、细细长长的'筋脉)

  2、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丝瓜》。

  教师:画上有什么?有几个丝瓜?除了有丝瓜,还有什么?叶子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弯弯曲曲的线是什么?像什么?(丝瓜有的细一点,有的粗一点,叶子像手掌,藤是弯弯曲曲的,像电话线)

  3、师幼共同讨论丝瓜的创作方法。

  (1)教师:我们可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叶子用什么笔来画?可以几笔画成?丝瓜用什么笔来画?大概要几笔?筋脉怎么画?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中锋两笔画丝瓜;用提斗侧锋三五笔画出一片叶子;用大白云中锋画主藤和缠绕藤;用小勾线笔浓墨勾画叶子种丝瓜上的筋脉。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运用大小不同的毛笔来绘画,能注意画面的疏密关系。

  5、集体欣赏、交流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侧重从叶子的浓淡变化、丝瓜的形态和构图来评价;知道水多色淡、水少色浓的特点。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欣赏、绘画活动,此次教案的目标是让幼儿在对比欣赏中感受水墨画的美;知道水墨画的特点及不同笔法所画出的丝瓜是不一样的;初步尝试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作画,并能正确抓握毛笔。

  因为我班幼儿是初次接触水墨画,所以我把活动的目标调整了一下,重点放在欣赏上,让幼儿在对比中感受水墨画的美。首先引导幼儿逐个欣赏齐白石画得丝瓜图,请幼儿猜想、说说这些画是用什么画的,接着出示宣纸、毛毡、毛笔、国画颜料、调色盒、墨水、墨盒、印章、红色印泥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及其使用方法,让幼儿了解水墨画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因为这些水墨画用具小朋友很少接触,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老师要一一介绍,为以后自己作画奠定基础。

  活动难点我放在学习、尝试使用毛笔的中锋、侧锋,感受不同的笔法画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水墨画的笔法很重要,所以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幼儿亲身感受笔法带来的不同效果。在欣赏之后,教师示范握笔姿势,介绍用中锋、侧锋作画。在幼儿亲身感受的环节,班里小朋友都愿意大胆尝试用毛笔作画,这次我不要求画出形象的丝瓜,主要是让幼儿感受水墨画中笔法的重要性,大胆的、正确的用使毛笔。

  这次活动幼儿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厚,对水墨画很感兴趣,活动效果较好,为以后作水墨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观赏过各种各样的海底动物的图片,

  2、本班幼儿已初步掌握画几种海洋动物的技能。

  3、大幅挂图《美丽的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四个大字卡,四种海洋动物的撕纸范画、舒缓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4、幼儿美术工具:水彩笔、彩纸、胶布,装废纸碎纸的小盒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非常有趣的海底世界的挂图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二、出示挂图,引出问题。

  1、这是一幅海底世界的挂图(边说边在图上方贴上“海底世界”四个字)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例如:我在图中看到了绿色的水草。最后引导幼儿可以用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2、看,这个海底世界很漂亮,可我总感觉少了一些什么?(少了很多海洋动物吧?)

  3、对在这个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我们看一看谁游了过来。(依次出示四种海洋动物并请幼儿说一说它们的外部特征)

  4、可是他们太少了,没有朋友跟他们玩,他们都感到寂寞了。怎么办呀?小朋友帮他们想个办法吧。(幼儿想办法)。

  三、幼儿进行制作。(放舒缓的音乐)

  我们可以自己制作喜欢的一两样的海洋动物放到海底世界中给它们做伴。

  教师演示①画外形。②进行装饰。③撕外形。(教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对美工基础较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尝试不同的方法,制作更多与众不同的海洋动物,帮助美工基础较弱的幼儿掌握难点,完成作品,提醒幼儿将撕下的废纸放进碎纸的小盒中,制作完毕收拾好自己的美工工具和材料)。

  四、请幼儿把制作好的海洋动物贴到海底世界去。(放音乐教师带孩子做律动)

  现在我们拿好自己制作的海洋动物,闭上眼睛(闭眼动作),再睁开眼睛,我们已经来到了海底世界,(教师做出惊奇的表情)我们带着我们的小鱼一起游到那前边的海洋小动物那里和他们一起游戏。(教师带孩子随音乐做律动)

  五、活动点评

  幼儿将海洋动物贴到挂图上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请幼儿上来讲讲哪个海洋动物是自己做的?你做的是什么?教师表扬大胆创新、作品颜色鲜艳、撕的轮廓边缘整洁的作品。

  六、活动总结

  今天咱们做的这个海底世界可真漂亮,今天我们学做了四种海洋动物其实海底还有好多种类的海洋动物,以后王老师还带你学做其它的海洋动物好不好?!

  活动延伸:

  回家请父母和你共同制作一个漂亮的海底世界,比比哪家做的最漂亮。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美工综合课,在幼儿认识海洋的基础上增加幼儿对海洋的兴趣,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加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绘画,培养幼儿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做出了很多漂亮的海洋动物,自己兴奋不已,课后还有的小朋友回味无穷。

  我对这次活动做了一些课后反思同时也希望把这种收获的喜悦能和大家分享。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教具是制作好的手工挂图和海洋动物的图片,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准备了钢琴名曲《水边的阿蒂莉娜》《雨中漫步》……在孩子做作品时和老师带孩子律动时加以运用,在陶冶孩子的情操和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采用了开门见山的形式引入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片,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让他们主要对画面颜色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运用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把图片中看到的事物说出来,当时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出示完四个海底动物的图片后,又设置了一个环节,一只小鱼说这么大的海底世界朋友太少了希望多一些朋友。这是孩子的天性都是乐于助人的这样很自然的就点燃他们制作的欲望。于是我就演示了制作的海洋动物的过程。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观察。当然绘画海底动物和撕纸方面孩子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幼儿制作作品时我为他们准备了钢琴名曲让他们在情绪舒缓是敞开想像的`翅膀绘画中自己喜爱的海洋动物,作品完成以后假设自己变成了绘画后的作品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律动的形式,让静置中的幼儿又动了起来,更好的调试了课堂的气氛。最后把海底动物都送到了海底世界和前面的四个海洋动物一起嬉戏。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在活动结束时对孩子作品的点评由于时间关系可能略显仓促,这是以后我应该注意的因为这一环节很重要孩子们可以互相观察、互相点评,互相取长补短。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选材的意图。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美化环境。

  2、通过对各种投入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重点难点

  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引导构思、联想组合—自主选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尝试漏印花瓶,并在此过程中学习漏印纸版画的方法。

  2. 在活动中体验自主表现和创作的乐趣。

  3.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镂空的花和花瓶、海绵拓包、水粉、调色盘、抹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我带来了一份礼物,你想看看吗?

  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猜猜它是用什么工具来创作的?(出示漏印纸版画的材料和工具)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玩的游戏——漏印瓶花。

  二、玩漏印,激发幼儿创作能力

  现在,我想请问一下,应该先印花瓶还是花?为什么?

  谁愿意来试试?(个别幼儿操作)

  我拍的方法和他不一样,你看,

  刚才老师是怎样印花瓶的?

  今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小艺术家,你也来创造一瓶你喜欢的花。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交代规则:

  1.印花和花瓶的时候,要设计好它们摆放的`位置;

  2.印的时候不能让纸版移动;

  3.尽量保持桌面的干净、整洁。

  四、欣赏、分享作品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五、延伸活动

  出示大花瓶图片

  看,下次活动课,我们一起来用漏印的方法合作完成这个大花瓶好不好?

  活动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大班美术活动《漏印瓶花》,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欣赏作品,利用废旧的海绵拓包、自制的花瓶、花的镂空模板来进行活动。漏印活动和平时的剪剪画画有所不同,所以孩子们的兴趣较浓,参与的积极性较强。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只要你给他空间、时间,他们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幼儿在漏印的过程中非常乐意创作,《指南》中提出,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宜过多要求。一开始当我说你今天就是小小艺术家,你觉得怎么好看就怎么创作时幼儿还有点不敢下手,问老师,我的花瓶可以不和你的花瓶颜色一样吗……我说可以啊,他们可兴奋了。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增加任何的要求,只是根据孩子的想象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孩子们创作的作品造型各异、颜色各异,能表现出花朵的疏密、高矮等表现形式。

  在活动评价时,积极鼓励幼儿进行自评和他评,如: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他说的这幅作品是谁的?请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作品好吗?注意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能力。

  孩子们在自评和他评时让我为之动容,能关注到其他人的作品,并用好听的词语进行评价。

  因此,这节活动课,我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但是,在活动中我也有困惑:孩子们的能力有差异,有的幼儿不喜欢用拍的方式,总是直接用海绵拓包进行涂,我该怎样引导?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鹅的颈项、翅膀线条所表现出的活力和动态美。

  2、体验作品中恰倒好处的构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优雅意境。

  3、能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或肢体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鹅鹅鹅》

  2、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作品《鹅鹅鹅》

  *教师: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欣赏作品的色彩

  教师:这幅画里有许多的鹅,画家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示?这些白色都一样吗?有

  什么不同?画面中除了用了大量的白色还有什么颜色?深深的墨绿和少量的红色、土黄有什么作用?

  (画家除了用大量的白色表现鹅的洁白,还通过画面下的墨绿、上部的土黄和鹅头的朱红来衬托鹅的洁白,这样用色使画面的色彩单纯而又不失活泼。)

  *重点感受作品中鹅的形态美

  教师:这幅画中的鹅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们美在哪里?它们的翅膀美在哪里?它们张开大大的、美丽的翅膀想要干什么?它们的颈项美在哪里?你觉得象什么?画家是怎么画出美丽的翅膀和颈项的?我们用手来模仿一下?画家在画中画了很多的鹅,它们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画家笔下的鹅都扇动着自己美丽的翅膀,但同时又各具形态。它们在不同的动态下又共同孕育出和谐的韵律美。)

  *欣赏作品中鹅的布局。

  教师:画家画了这么多美丽的鹅,他在画面上又是怎样安排这些鹅的呢?如果我们把鹅都挤在一起好不好?画家是怎么做的?哪里的鹅安排的密一点?哪里又疏一点?谁来指一指?这么多鹅像排着队一样,如果我们把它们排成一条直线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画家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用手来指一指。他这样处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画家在布局上不仅把鹅群放在了画面的中央,醒目突出,与此同时还将鹅群排列成S型曲线,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在鹅群的'安排上做到了疏密有度,使画面活泼不呆板。)

  2、结合故事《咏鹅》欣赏作品。

  *教师朗诵古诗《咏鹅》

  教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教师:这首诗说了什么?和这幅画有相似的地方吗?画面的什么地方表现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请幼儿再次用动作表现对古诗和画面的理解。

  教师:谁愿意用动作表现“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是真么样子呢?

  *教师注意用语言营造意境,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的兴趣: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呀!

  洁白的鹅群游在碧绿的水面, 水里倒映着它们美丽的影子,红红的脚掌轻轻划着清澈的河水。它们向天空伸展着长长的、优美的颈项,唱着快乐的歌。

  *教师:你喜欢这幅画吗?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谁能用动作来表现?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我们也来画一画。

  *教师一方面鼓励幼儿大胆落笔、一方面重点指导幼儿表现鹅的颈项和翅膀。

  4、分享和展示作品。

  教师:说说你画的鹅美在什么地方?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08-26

大班美术教案10-11

美术大班教案12-13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04-01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07-02

大班美术教案:织网07-01

大班美术教案《桥》07-21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02-10

大班美术教案【荐】02-21

大班美术教案【热】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