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2-08-23 09:39:4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我是根据消防安全为指导思想,而设计了这一活动,避免有火灾的事故发生,对幼儿展开了安全教育,而在这活动中,是通过玩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跳、爬、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合作性以及应变能力。在具体设计上,是以游戏形式安排活动,使幼儿在愉快的情境中提高对安全知识的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走轮胎、跨跳、钻圈、匍匐前进)发展幼儿的平衡、跳、爬、钻的能力。

  2、增强防火意识,提高对安全知识的认识。

  3、培养孩子们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听从指挥,锻炼孩子们的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轮胎、30厘米宽的障碍、拱形门、垫子、数个娃娃玩具

  [活动过程]

  1、第一课时可以设为常识课,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引起火灾的原因和预防火灾的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保护意识。也可以让幼儿观看一些这方面的宣传影片,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火灾的危害有多大。

  2、在游戏前,要先讲清游戏规则。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现在小朋友们都是消防员,前面的有一个地方失火,里面有被困的小孩,你们要通过火灾现场去救那些孩子。

  (2)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条路线,可以很快的到达火灾现场,但你们要把平时训练的本领使出来。

  (3)将幼儿分成两组,游戏以接力赛的形式展开。第一组小朋友们当老师发出口令后,就开始往前跑。通过一系列的走平衡、障碍跨跳、钻拱形门、匍匐前进,到达火灾现场救起“娃娃”,放到老师指定地方。然后迅速反回,以拍对方手的形式,第二组开始进行以上的游戏。依次类推看到最后哪组先赢。

  3、对游戏进行讲评。

  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幼儿不拍下组小朋友的手;有的没有把“娃娃”放到指定地点,这都属于没有遵守游戏规则。还有就是,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动作不规范,动作要领不清楚。针对个别现象要及时给幼儿纠正,并进行实际指导。

  对于获胜的那一组,我们可以给他们颁发救火“小勇士”奖,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感知不同充气方式的效果以及纸球大小与所需充气量的关系。

  2学习折纸球,体验玩纸球的'乐趣。

  准备:

  大小不同的彩色手工纸。

  麦管若干根。

  折好的大纸球、小纸球各一。

  将折纸步骤图贴在每组桌上。

  过程:

  一、纸球鼓起来。

  ----教师出示折好的大纸球,远离吹气口吹气,引导幼儿发现因气流分散,充气效果不佳。

  ----引导幼儿观察纸球的吹气口。口子这么小,我们怎样把气吹进去,让纸球鼓起来。

  ----教师在肯定幼儿的方法后,演示在吹气口插上一根麦管,往里面吹气,让大二、纸球鼓起来。

  ----纸球里面装什么?(空气)大纸球和小纸球。

  ----教师拿出一个小纸球,轻轻吹一口气,小纸球鼓了起来。

  ----为什么只吹了一小口气,纸球就鼓起来了?而大纸球却要吹好几下?

  三、纸球真好玩。

  ----你们想做个好玩的小纸球吗?

  ----幼儿每人一张手工纸,边看折纸步骤图,边折叠纸球,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折叠完后,幼儿边念"纸球纸球快快鼓",边把纸球吹鼓。

  ----幼儿尝试对着纸球口吸气和呼气,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

  ----幼儿两两结伴玩纸球。如:对拍纸球,滚动纸球,两人各拿一根麦管吹动纸球前行等。

中班教案 篇3

  目的:

  1、练习双脚向前跳。

  2、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准备:

  录音机、操节磁带、小波胸饰、洒水壶一个、场地布置(画好一个大圆圈)。

  进程:

  1、准备活动:小波带领小皮球一起活动身体。

  2、游戏:拍皮球。小波带着小皮球走成一个大圆圈。小波做拍球人,幼儿做皮球,根据小波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反复2——3次。

  3、游戏:小皮球跳回家。

  (1) 教师示范动作,练习双脚向前跳。

  (2) 幼儿自己练习。

  (3) 请个别幼儿做给其他幼儿看,教师点评。

  (4) 情境:小皮球跳到篓子来,小皮球回家了;哎呀,篓子倒了,球都滚跑了。篓子放好了,小球快回来吧;篓子破了一个洞,球又滚出来了,来!我把它修修好,小皮球再跳回来吧。

  4、游戏:吹泡泡。

  5、放松活动:开火车游戏和小皮球洗澡游戏。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情趣美。

  2、体验叶子鸟舞蹈的快乐,创编叶子鸟随风舞动的动作。

  活动准备:

  大图书《叶子鸟》、音乐磁带《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引题

  1、这是什么季节?(秋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2、叶子一片一片落下来,它像什么呢?(小鸟)那我们就叫它叶子鸟吧。

  二、欣赏大图书,初步感知故事

  1、呼呼!一阵秋风吹来了,叶子鸟们到到哪儿去了?(地上)

  2、怎么还有一片叶子鸟没下来呢?我们一起把它叫下来吧!(集体喊:叶子鸟快下来吧!)

  3、叶子鸟都下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去参加舞会。)

  4、参加舞会它们应该做那些准备?(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妆…)它们的衣服真美啊!

  5、听!什么声音?原来是叶子鸟哥哥和弟弟打架了,它们这样做对吗?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爸爸妈妈的口气,学劝叶子鸟兄弟不吵架。)

  6、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叶子鸟跳舞的动作,师:叶子鸟随着秋风舞蹈,舞会就这么开始了,你最喜欢哪只叶子鸟为什么?(请幼儿学相应的舞蹈动作)

  7、小鸟看到叶子鸟的舞蹈,就去请爸爸来看,叶子鸟怎么都躺在了地上不动了?

  三、再次欣赏大图书,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故事。

  1、小结:风起了,叶子鸟就跳起了舞。风停了,叶子鸟就躺在地上不动了。

  2、请幼儿创编叶子鸟舞蹈的动作。

  3、故事好听吗?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

  四、随音乐,教师当秋风,幼儿当叶子鸟。

  要求动作优美,风越大叶子鸟就跳得越高兴,风小了叶子鸟就慢慢地舞蹈。

  教师提醒叶子鸟可以一个人跳也可以两个或者几个人一起合作舞蹈。

  五、秋风将叶子鸟扫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叶子鸟》课后反思

  语言“叶子鸟”故事的内容不是很丰富,情节也比较简单,但故事的意境特别美,很适合让幼儿展开丰富、有趣的想象。在第一遍聆听故事后,幼儿表现的不是很起劲,只是初浅的觉得叶子变成了鸟,有些好玩。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幼儿的感觉慢慢的来了,在第二遍聆听故事后,幼儿能感受、理解故事里特别的意境,大家的情绪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比较好,好多幼儿在听故事时就沉浸在其中,好象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叶子鸟。这些都为下面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作品效果较好。在续编故事时,有几个幼儿表现突出,如孙承、杨锦义等,其他幼儿思维不够活跃,新旧叶子鸟的故事区别不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舞蹈音乐的旋律及节奏特点,初步学会合拍地边做踵趾小跑步,边做摘果子动作,手脚配合比较协调。

  2、借助游戏情境,理解舞蹈动作地含义,并会变化方位做采果子动作。

  3、通过舞蹈,体验劳动及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

  已学会踵趾步。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苹果丰收了,果园里小朋友们正在摘果子,他们是怎么摘的?

  2、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1)教师示范作摘果子的动作。重点强调苹果很大,需用力摘,应将手腕转一下,表示摘果子。

  (2)引导幼儿在座位上创编向不同方向摘果子。

  3、学习舞蹈。

  (1)幼儿完整听音乐一遍,教师用语言讲解:小朋友背起篓子,来到果里,双手摘果子,摘下就放到背篓里。篓子装满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

  (2)教师完整示范律动“摘果子”。

  (3)重点学习踵趾步:①启发幼儿迁移踵趾步地经验:小朋友们是怎样到

  果园的?和以前学过的哪个步子像?②教师示范踵趾步:重点练习趾步,脚尖向后点地,同时两膝直起。③集体练习:要求姿态美。脚跟向前点地,身体略向后倾:脚尖向后点地,身体略向前倾。

  4、启发幼儿创编不同的`摘果子动作。

  建议提问:果园里,树上结满了苹果,上面的苹果摘完了,其它地方苹果怎么摘呢?

  教师反馈幼儿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练习。

  5、启发幼儿用恰当的表情表现愉快的心情。教师提问:苹果摘完了,心里怎么样?用什么动作表现出来?

  6、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练习一遍,教师注意在动作转换时提醒幼儿。活动建议

  1、当幼儿掌握踵趾步后,①可改成两脚交换进行,则向前走三步,以便换脚。②可将摘果子和踵趾步结合同时做,如边做踵趾步,边摘果子。

  2、本活动可分两次进行,第一学习基本动作,第二创编摘果子动作。

  头发、肩膀、膝盖、脚(律动活动)

  活动目标

  1、随音乐、边唱歌边拍出身体各部位。

  2、根据歌词的变化,在前奏速度的提示下,准确地做出相应动作。

  3、与同伴友好地结伴做律动,相互拍身体各个部位时,应注意控制力度。活动过程

  1、“拍身体”游戏。

  (1)幼儿听教师口令迅速指出身体相应部位。

  (2)先请幼儿讲述动作顺序及应拍身体哪些部位,然后边念歌词,边拍出身体相应地各部位。

  (3)幼儿随音乐拍出身体相应地各部位。

  2、随音乐做律动。

  (1)请幼儿用较慢地速度边唱边拍出身体相应部位。

  (2)引导幼儿根据前奏速度提示,逐渐加快或放慢歌唱速度,并准确地拍出身体相应部位。

  3、创编动作。

  教师提问:除了拍头发、肩膀、膝盖、脚,还可以拍身体的什么部位呢?启发幼儿拍出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耳朵、肚子、大腿等。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各部位的顺序性,要求幼儿边做边唱,做与唱要协调。

  4、合作律动。

  (1)教师示范:边唱边拍一位幼儿相应的身体部位。

  (2)鼓励幼儿找到同伴合作律动,要求能友好地拍出同伴相应地身体部位。

  活动建议

  1、在熟悉律动地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控制性演唱:如在每次唱到“脚”这个字时只做动作不出声,并尝试把身体的其他一个或两个部位放到心里唱,只做动作。

  2、本活动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学习歌唱和律动,第二次创编动作,并尝试合作律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我升中班了中班教案06-26

中班游戏教案11-22

《冬至》中班教案11-23

中班冬至的教案11-24

中班诗歌教案12-01

中班苹果教案12-22

中班健康的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