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时间:2022-08-27 11:26:13 教案 我要投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

  第二课时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练习九7-12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红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基础知识练习。

  1、7070=答案

  6090=答案

  8050=答案

  1140=答案

  3080=答案

  20xx=答案

  4060=答案

  3120=答案

  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通过练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

  二、探究新知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四、思维训练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答案

  20030=答案

  3210=答案

  74100=答案

  20xx=答案

  6050=答案

  6100=答案

  10700=答案

  1230=答案

  344=答案

  406+8=答案

  570+57=答案

  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3、海龟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巩固复习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学生能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尤其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总结出了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总价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2

  一、备课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46。

  二、备课背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这个内容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算理及算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的基础。

  教材的编排,展现的正是该课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出示问题情境,列出算式→利用点子图进行思考,多种思路求出答案→借助一种思路教学竖式,算理算法沟通→练习,巩固算法。

  上述教学模式可称“先算理后算法”,很好地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算理算法并重,以算理理解引算法掌握。日常的教学,完全可以将此思路细化并实施。

  但是,用这个思路进行教学时,老师们可能遇到一个“尴尬”之处——学生在探究14×12的答案时(或借助点子图进行思考时),方法的多样化会占据课堂的大量时间。如按教材预设的14×4×3和14×(10+2)之外,学生还有会出现14×6×2,或出现将14拆成7×2、10+4,甚至出现14和12都拆的情况(10+4、10+2)。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无非就是不同角度的分配律和结合律而已(两个数都拆,情况略不一样)。可以想象,课堂上如果放手学生探究了,丰富的思路及其展示与交流,一定是极费时的。如此一来,竖式教学的时间不充分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有些课到了练习巩固环节,学生对竖式的分层记录却还是有障碍。

  一个可行的应对之法,就是干脆放大算法的多样化,单设一个课时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另一个课时再集中力量教学竖式。北师大版教材就是如此编排的,感兴趣的老师可以查阅教材。

  那么,如果按照人教版教材的现有编排,我们怎么解决算法多样化和竖式教学的矛盾呢?

  我们认为,一个教学内容能追求的目标很多,但可以视实际情况作出一定的区别对待或取舍处理。于本节课而言,这个竖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两层记录的乘法,学习的难度是不小的——学生既要明白分层记录的原理,又要掌握这种新的算法模型;既要一步一步口算,又要理解每次口算结果的书写位置;既要算乘,又要算加,有时还有进位问题。但即使再难,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那还是本课必须要达成的目标。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弱化算法多样化的目标,而把教学重点放在竖式的算理算法教学上,应当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三、我们的思考

  那么,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深入地思考算理,牢固地掌握算法,又适度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呢?

  我们首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心理进行了测试。

  A卷:

  题1:你能想办法计算出24×12的结果吗?请把你思考的过程写下来。

  题2: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24×12吗?请你试着写一写。

  结果,全班42人中有61.9%的学生能正确求出结果,思路基本都是拆分的方法;30.9%的学生能列出正确的竖式,差别就是第二层积末尾的0写与不写。

  B卷:

  给出24×12的标准竖式。【注:数字选得不好,可能会造成混淆】

  题1:你能看懂上面这个竖式吗?把你看得懂的地方圈一圈,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一写它表示的意思。

  题2:这个竖式的哪一部分是你看不懂或有疑问的,请你在竖式中圈一圈、写一写。

  只有11.9%的学生能正确解释竖式中每一步的意义,但对竖式存在疑问的学生却很多,且疑问也是各种各样(如下图)。

  从两份前测卷的数据可见,算法多样化这事的确并不太难,对学生而言,最难的就是对这个竖式的理解。想想也是,三年级的学生,既要接受第一次见到的分层记录结果的形式,又要掌握记录结果时的各个细节(如错位、省略0等),面临的困难自然是很多的。

  通过前测,我们也意识到,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会列竖式,这是不容忽视的学情信息;同时,无论会与不会的学生,对竖式的书写、含义等,存在很多的疑问,这些疑问都是极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因为这些疑问,正好指向于算法背后的算理。

  那么,这节课是否就可再次采用我们尝试过的“先算法后算理”的教学模式:课始就让学生尝试列竖式,暴露正确算法或不同算法,引发学生产生针对算法的疑问→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借助学习材料开展探究(适度感受算法多样化),理解算理,接受算法→教师示范,多样练习,掌握算法。

  教学框架设想如下:

  环节1:情境引入,竖式计算

  环节2:算法暴露,引发提问

  环节3:自主探究,感悟算理

  环节4:思维碰撞,理解算法

  环节5:练习巩固,掌握算法

  这样的设计,是否更能显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呢?是否真的能借助学生的疑问,化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呢?可否使这节课的教学打破传统思路,更显大气与灵动呢?

  四、讨论话题

  1.对“先算法后算理”的教学思路,您怎么看?

  2.您觉得按照上述思路,学习情境(学习材料)该如何设计?

  欢迎以留言的方式发表您的宝贵意见。让我们一起研究,共同进步!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113

  二、教学目标

  1、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自主与复习,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三算之间的联系,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解答。

  3、体验回忆、举例、分类、和纠错、应用的计算复习方法。

  三、教学流程:

  1、揭题。(板:两位数乘两位数与复习)

  2、知识的复习与梳理

  (1)回忆

  (2)举例(补充40×30 11×80 15×20 31×32 39×27 45×25等例子)

  (3)分类

  (4)知识点的复习与

  ①口算 40×30

  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15×20乘数末尾只有一个0,怎么积的末尾出现两个0?

  ②估算

  老师想很快知道39×27的大概结果怎么办?

  你是怎么估算的?

  28不是更接近27吗?为什么不把27看做28来算呢?

  还可以怎么估算?

  估算方法

  ③笔算

  39×27

  算后问生有没有快速检查的办法?(我们先看看他们的得数与估算的值是不是比较接近,那对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不过还得一步一步仔细检查。)

  师:抓住第二步:十位上的数乘时,积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让学生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第二步计算中的“7”是哪来的?2×3不是等于6吗?

  说说笔算的方法

  ④求联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请你想一下三种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3、纠错

  生独立算其余的.题目,老师巡寻错例,若无,师补充典型错例。

  4、应用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1)、一个教室坐40人,一幢教学楼13个教室能坐多少人?

  (2)、一本童话故事书要19元,如果老师要给全班44个同学每人都买一本,需要带多少钱?

  (3)、鲍田小学的阶梯教室共有19排,每排有26个座位,如果有500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做了这三道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

  5、复习方法(回忆、举例、分类、、纠错、应用)

  6、拓展

  聪明题:下面算式中的汉字,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数 学

  × 学 数

  1 1 4

  3 0 4

  3 1 5 4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笔算: 74×3 36×6 58×9

  指名板演,反馈,说说笔算方法。

  3、列式计算。

  4个21的和 7个56的和 3个48的和

  20个21的和 20个56的'和 60个48的和

  引出课题。

  二、教学新知。

  1.引入例题。

  21×24的积是多少,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

  用竖式怎么计算。

  3.学生反馈,选取几种典型格式讨论。

  4.得出最正确的书写形式。

  5.试一试。

  21×43 56×27 48×63

  6.自学课本,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要分几步计算?怎么算?怎么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中的练习。

  2.找出学生中的错例进行改错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作业本p6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1、出示算式:41×724×2

  (让学生分组笔算。并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老师小结:

  重点通过教师的小结,使学生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算法,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3、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列式,利用24×12来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利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的回顾,使学生明确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形成知识迁移,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很好的检测了学生“知识连接”学习的情况。】

  二、小组交流、探究新知

  (一)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小组学习提示

  2、组内交流,做好记录

  3、教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交流内容,教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汇报要求

  2、小组进行汇报(几种算法、竖式怎样计算、那种算法比较简便等等)

  3、其它小组进行评价、质疑。(让同学解答)

  4、老师针对所教内容进行重点点拨。(结合课件)

  【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对学案的学习情况的反馈,很好的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和小组间的汇报质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用课件的形式书面的出示了“交流要求”和“汇报要求”,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了交流和汇报。根据学生的质疑和本节课的重点,教师结合课件对两位数乘两位是的笔算方法进行了重点的讲解和强调,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针对预习学案上面的练习题目进行同桌订正。

  2、课本的做一做。(分男生和女生组进行练习)

  3、集体订正答案(找错误的学生或暂差生个别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教师通过对学案练习题的自主或同桌检查,既提高了学案的利用率,有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给了学生一个反思自己的机会。教师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实际也体现了优化练习设计,因为是计算教学,因此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既“经济实惠”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四、课堂总结、提炼升华

  1、集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谈谈自己的表现跟收获。

  五、布置任务、课堂延伸

  根据情境图提出下节课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顺便布置课下预习任务。

  【教师利用原情景图进行二次加工,使之成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由此布置课下的学习任务,很好的实现了循环大课堂的要求,同时又给各位教师呈现了一种形式,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的布置,不一定非使用导学案不可,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教学评价:

  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基本上都能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有少数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指导。从教学组织方面,我感觉李老师在指导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方法不够灵活,启发引导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汇报的比较单调。

  鉴于以上两点,我认为李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应该在多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上下功夫,逐渐让学生养成自己在汇报交流的时候主动发言的习惯。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6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二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8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

  会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2的主体图。

  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主体图向我们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师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学例题2。

  教师:根据画面的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例题2:多媒体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个座位,现在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1)教师:这一道题只要我们判断多媒体教师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学,因此不用大家计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应什么方法估算?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2)汇报: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小结:大家根据已学在估算知识,想出了三种方法,通过这一道我们知道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提问:你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课堂本上。然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画面的内容说说从“学生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围棋吗?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教师展示三种计算的方法。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8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列竖式

  教学资源: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奶”问题也不例外。

  2、出示例题情境图

  3、提出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

  简单的问题要求口头列式回答。

  出示问题: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

  列出算式:28×12= ( )

  4、估算。

  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钱?(300多元)

  你是怎样估算的?

  28×10=280,28×12要比280多,可能是300多。

  或30×12=360,28×12要比360少,可能是300多。

  二、活动探究

  1、明确问题:怎样才能知道订牛奶到底要交多少钱呢?(算一算)

  2、尝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交流:同学们所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整理汇报: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1)28+28+28+……+28=336 (连加)

  (2)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要多少钱?

  28×6=168,168×2=336 (连乘)

  (3)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多少钱,再合起来。

  28×10=280,28×2=56,280+56=336 (乘加)

  5、用竖式计算。遇到了困难。

  提问:接下去该怎么办?谁能接着完成?都来试一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算法,请学生板书。可能会出现:、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学生讨论: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讲解简便竖式。

  6、完成“试一试”,指名板演。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相互检查、纠正错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用验算的方法自查。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原因,再算出正确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①理解题意 ② 小组提问 ③交流问题 ④独立做题,共同订正。

  四、质疑反思:

  1、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2、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例题情境图 28×12=336(瓶)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46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11×5= 110×5= 110×50=

  30×20= 30×200= 300×20=

  2、笔算:

  24×4= 39×2=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揭题示标

  学习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

  2.我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46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过程。思考:

  1、笔算14×12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3、最后把()和()加起来。

  (5分钟后回答问题)

  3.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独立自考,尝试解决。

  4.小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

  师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笔算方法

  1 4

  × 1 2

  2 8 ……….14×2的积

  1 4 0 ………14×10的.积

  1 6 8 ………14×12的积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5.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合作提升

  课件演示笔算的过程(兵教兵)

  老师还有一个疑问:十位上的1和14相乘的积的末位数4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呢?

  (140中的4是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4相乘得出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和十位对齐。)

  四.巩固应用

  1. 23×13= 33×21=

  2.啄木鸟治病。

  2 2 31 3 4

  ╳ 4 3 ╳ 1 3 ╳ 1 2

  6 6 9 3 6 8

  8 8 1 3 3 4

  1 5 4 2 2 3 4 0 8

  ( ) ( ) ( )

  五、总结解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积加起来。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

  1 4 × 1 2 =168(本)

  1 4

  × 1 2

  2 8 ……1 4 × 2的积

  1 4 ……1 4 × 1 0的积

  1 6 8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0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巧用多媒体,使枯燥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探索数学的视野。本设计利用多媒体,以点子图的形式演示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理解笔算算理,探讨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数感。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教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用竖式计算”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学习笔算方法的过程,结合竖式讨论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其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爱看书吗?看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探究买书中的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

  出示:每套书有14本,看到这个信息,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算式怎么列?这些算式你会算吗?

  (生自由提出问题:如果买2套可以买多少本?买10套呢?)

  3、引入新课。

  图书室的王老师准备购进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设计意图:先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再通过激趣引出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开放探究,得出结论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找出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并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2、自主探究,明确算理。

  (1)独立思考:这道题该怎么列式呢?(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12)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因为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就是买了12个14本书,也就是求12个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14×12)

  (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师:那么14×12等于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呢?

  ①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利用点子图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尝试计算。

  ②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方法一 把12套书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套,先求出每份有多少本,列式为14×4=56(本),再求出3份一共有多少本,就是一共买了多少本,列式为56×3=168(本)。

  方法二 把12套书分成2份,其中1份是10套,另外1份是2套。先求出10套的本数,列式为14×10=140(本),再求出2套的本数,列式为14×2=28(本),最后把这2份的本数合起来就是一共买的本数,列式为140+28=168(本)。

  (4)引导学生比较上面的两种方法,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更简便?(方法二)

  3、探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1)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讨论笔算时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其算理。

  (2)汇报。

  第一步: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

  第二步: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第三步: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探究笔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9-30。

  教学目标:

  1、结合“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新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二、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列式

  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师板书:18×11=)

  2、估算

  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本书放得下吗?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

  生估算

  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方法1:把11看成10,18×10=180

  方法2:把18看成20,20×11=220

  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10=

  独立计算

  师:这个书架到底能放得下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算。

  3、交流算法

  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

  大家同意吗?

  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4人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

  方法1:18×10=180,18×1=18,180+18=198

  方法2:11×18

  =11×9×2

  =99×2

  =198

  方法3:18

  ×11

  18

  180

  198

  4、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

  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接着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个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写在18下面一行,最后将18和180相加得198。)

  18乘11十位上的1,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生:11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8乘10得180)

  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请几名生说说列竖式的步骤,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练习:

  1、试一试

  第1小题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第2、3小题让生用竖式算法计算,并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师巡视指导。

  2、口算

  比一比,看谁得第一!生完成后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交流。

  3、计算

  先估算,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

  5、思考题

  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生发现的规律若有价值性,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四、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解决哪种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2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和练习十四(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同学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 复习

  1、听算: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

  (2) 300是( )个百? 60是( )个十?

  (3) 9个十是( )? 3个30是( )?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

  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同学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 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同学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 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 怎么解决?

  根据同学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

  300×10 60×10

  (3)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 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5) 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 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 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 同学独立解答。

  a.300×30, 60×30分别表示什么?

  (2) 汇报口算方法:

  b.你怎么口算?

  (3) 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3、同学回答后教师引导同学小结并把课题写完整—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巩固新知。

  第58页做一做。(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3)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第60第3题。(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

  2、开火车口算竞赛。第60页 第1、2两题

  (得数答错的同学自身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协助)

  六、作业:第61页 第5、6题

  七、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3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他是谁呢?(课间出示喜羊羊)看看他给我们出了什么题目?

  (1)列竖式计算:小明家订牛奶,每月28元,定半年要用多少钱?

  (2)口算:

  11x3= 24x2= 43x20= 13x30=

  13x2= 24x10= 12x4= 40x20=

  2、(课间出示教材情境图)星期天,小丽和妈妈去逛书店,她们看中了一套图书,你了解到这套图书的哪些信息?(看图回答)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自由提问)要想求出“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算式?(板书算式:24x12)3、引导观察:24x12和以前学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引导口算:24x12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这是个新问题,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看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结果来?

  2、展示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板书不同的算法)

  3、引导笔算:刚才同学们都是用口算的方法求出了24x12的结果。我们能不能像两位数乘一位数这样列竖式计算出结果来呢?(板书竖式)同学们看,老师在列竖式时注意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相同数位对齐)该怎样计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动脑想一想,再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研究,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想出算法,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好。

  4、展示交流:(请两个小组板演)有两个小组已经把他们的算法写到了黑板上,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

  引导板演的学生讲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5、探究简便写法:

  引导观察: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第二步积的书写方法不同,其他都一样。)

  引导质疑:第二步的结果是24吗?为什么不和48对齐?24表示的是多少?为什么不写0呢?

  6、复述算理:同学们真了不起,不用老师教,自己就学会了列竖式计算24x12,每个同学都再说一遍,我们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三、归纳概括,总结方法。

  1、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口算和笔算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24x12的积,在这两种算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看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是用竖式计算更清晰、方便。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它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到底应该怎样算呢?你能根据24x12的计算过程,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伙伴说一说,看谁说的最清楚。

  3、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通常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计算时要注意,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四、拓展练习,巩固算法。

  1、喜羊羊给我们出了4道题目,请你任选一道,列竖式计算。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计算。

  23x13 33x31 43x12 11x25

  集体订正,请板演同学讲算理。

  2、喜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进行了一次计算比赛,村长请你当评委,看看他们算算对了,谁算错了,错在哪。

  3、有一天,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慢羊羊和沸羊羊买了相同的鞋子,当他们把鞋子放一起的时候,却分不清谁是谁的了,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4

  教学内容:

  第6页例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乘法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

  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支,学校买了3盒

  让学生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问题:

  (1)3盒一共多少支?(2)2盒一共多少支?(3)学校一共买了多少支彩笔?

  问:如果买了13盒,怎样列式?2413(出示例1)

  主动探索

  1.教学例1。

  (1)讨论2413的算法

  (2)汇报交流

  (3)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4)统一认识,确定最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试写成竖式。

  (5)针对出现的.情况讨论,关键处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计算方法。

  2.练习

  (1)第7页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

  练习后,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反馈练习

  练习二第2题

  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

  24

  13

  72......243的积24......2410的积(个位的零不写)

  312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5

  一、教材内容

  (P.59例2做一做 和 练习十四的第5~11题)

  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两课时,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下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作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

  3.体会估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练习十四第5、6题。

  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集中订正答案。

  2.新课引入

  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计算并不要我们得出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一下大致的结果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估算,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出示教材第59页例2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画,图上的小朋友在议论什么呢?

  从小朋友的话语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要知道礼堂里的座位能否坐下350名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都能很快回答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18)

  (2)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在估算乘法的时候,是怎样估算的呢?

  师:22×18怎样估算?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估算能力较差的小组。

  师:通过上面三种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大家认为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

  (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得到三种不同的结果,你们认为哪一种估算的结果最接近准确结果?

  组织学生再在小组中讨论、分析。

  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地思考。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尽量接近准确数。

  生:估算乘法时,把接近整十整百的因素,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就能估算出乘法的结果。

  生:分小组汇报估算的方法,教师根据估算的方法板书:

  ①18≈20 22≈20

  20×20=400

  大约有400个座位

  ②18≈20

  22×20=440

  大约有440个座位

  ③22≈20

  18×20=360

  大约有360个座位

  生齐答:能。

  六、巩固练习

  1)第59页“做一做”

  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2)第61页第7题:投影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③投影展示学生的算式,说说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3)第61页第8题。

  ①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②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

  ③请个别同学汇报。

  (4)第62页第9题,夺小红旗游戏。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开始计算。

  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5)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12题。

  七、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练习十四第10、11题。

  九、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出示情境图,引出估算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索估算结果与方法。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三种不同的估算方法,估算完再让学生笔算出精确的结果,通过比较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让学生明白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它们最为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同时让学生知道先估算再计算,可以帮助验算。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2×18≈

  (1)18≈20 22≈20 22×18≈20×20=400

  (2)18≈20 22×18≈22×20=440

  (3)22≈20 22×18≈20×18=360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相关文章: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0-10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0-27

三年级下册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03-2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1-20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1-2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03-12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12-10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09-16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