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长城公开课教案

长城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3-02-26 10:23: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城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城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城公开课教案

长城公开课教案1

  一、关于长城的知识

  1、成语:万里长城

  (原指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后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或界限)

  2、谚语、歇后语:

  (1)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2)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3)不到长城非好汉。

  3、楹联:

  (1)玉门关联: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

  (2)嘉峪关联:二崤虎口夸天险,九折羊肠确地难。

  4、诗:全唐诗·长城名咏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定城砖的传说》等

  二、阅读思考

  1、《长城万里行》的作者刘雨田为什么说长城是“活生生的教科书”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

  【答案】因为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和智慧的结晶,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思想价值。(答出这一点可得“中”)作者经过长城万里行,亲身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修造长城的艰苦卓越的奋斗精神和高度的智慧,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勇敢、智慧和力量有更深的认识。(答到以上两点可得“良”)作者经过长城万里行,还收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人文资料,增加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答出以上三点可得“优”)总之,长城这部教科书教人怎样做人,怎样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

  2、翦伯赞在《赵长城(节选)》中说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你认为建筑万里长城的功绩究竟归谁?

  【答案】秦始皇从统一后的中国的人力物力造长城,却引起民怨沸腾,赵武灵王以一个小国的力量完成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挨骂。建筑万里长城的功绩归人民群众。

  3、《万里长城断想》一文中,吴祖光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他列举了秦始皇的哪些暴政?你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答案】作者对秦始皇持批判态度。冀求长生不老,万世一系,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南修五岭,北筑长城。

  秦始皇有功也有过: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历史功绩,修建长城,也确实起到保护人民免受匈奴侵扰的作用,但他的筑长城的主观意图是保住自己的基业,而且他大兴土木,修造长城、阿旁宫等等,严刑苛法、租役繁重,使广大人民痛苦不堪,这种暴政是应该否认的。

  4、吴祖光认为长城里面有人,有着令人永远难忘的人的活动,“她使你深思,给你启发”,请说说长城能给人们哪些启发,你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答案】例如:长城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造成的,奇迹是人民创造的,又如可以使人想到秦始皇的暴政不得人心,再如人民有建造长城的伟大力量,也有推翻暴政的巨大力量,等等。

  5、《长城与都江堰(节选)》的作者余秋雨认为都江堰比长城伟大,事实上都江堰确实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结合本文内容及所学地理知识,列举你对这一伟大工程的了解。(诸如修建人、修建时间、工程类别、规模、作用等等,不少于三点)

  【答案】有关知识:

  (1)战国时期(公元三世纪)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

  (2)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3)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4)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意思对即可)

  6、《长城与都江堰(节选)》中说:“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请你谈谈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答案】在作者眼里,长城犹如古代的一个巨大的雕塑,没有太大的现实用途,只是那个年代的见证,仅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明;而都江堰却孕育了千年的文明,是灵动的文明,它造就了一个天府之国,它庇护、濡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如文中提到的刘备、陆游、李白等,他们都是受到都江堰的濡养,在四川作过贡献的历史名人。(仅供参考)

  7、有人说,长城是封建统治的象征,是闭关自守的象征。你的看法如何?

  【答案】不同意这种观点。长城固然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但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和惊人毅力的结晶。(答出这一点可得“中”)当然当时主要是为了国防的'需要,但在和平年代,它也是中华民族与外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古代有“丝绸之路”之称就是明证。(答出这一点可得“良”)说“长城是封建统治的象征,是闭关自守的象征”带有很大片面性,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答出这一点可得“优”)

  8、《万里长城断想》的作者吴祖光认为,今天“万里长城已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一下。

  【答案】不同意,文中的实用价值只是指战争中的防御功能。今天还有旅游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建筑技术研究价值、文化价值等。(长城文化内涵丰富深刻,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9、《长城与都江堰(节选)》的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你认为这个评价公正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要有创新的表达)

  【答案】认为评价公正或不公正均可,但须阐述理由:认为长城与都江堰各有各的价值与用途,并言之有据,可视为创新表达。

  10、有这样的一则消息:

  “万里长城上了20xx年度全球最濒危遗址名单,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熬,长城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请你为保护长城提几点建议或保护措施。

  【答案】①改善土质,碱性的浸透,造成靠近地面部分的城墙出现逐层剥落的现象。②设立专项保护长城的法律。③提高人们保护民族图腾的意识。(合理即可)

  11、有人认为,在古代,花费这么多时间、人力物力造长城,只是为了防御来犯之敌,是不值得的,还不如多造些进攻性武器,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同意:“进攻性武器”在秦朝是指骑射,在明朝是指骑射和各种火器(包括大炮和战船)。假如这样做了,我国的历史将重写。不仅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无法打到中原,而且我国版图将扩展数倍。

  不同意:判断事物的价值,要看是否对人民有利,长城居高临下,据险构筑,易守难攻,确实起到了对人民保护的作用,使人民免受匈奴的侵扰,它的军事功能是防御性的,与进攻性的同样重要。

长城公开课教案2

  教材分析:

  《长城赞》是一幅长对对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同学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能把自身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

  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文的学习,再次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

  (二)检查预习。

  (三)出示放大的长城彩图或放映幻灯片,播放配乐朗读,让同学边看边听,激发同学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交流研讨:对联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城的?同学介绍自身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指名读课文

  1、放映长城的图片,播放歌曲《长城颂》让同学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雄伟。

  2、精读品味,语言赏析

  鼓励同学充沛自读,理解大意,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味对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学自主性学习的激发。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观察画面时发生的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准确描述事物特点的)

  (四)作业。

  1.复习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从中了解了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表达自身的感受的。

  (二)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描述长城的?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默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粗字的意思。

  3.齐读,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提示:因为:①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②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③长城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齐读课文(六)指导背诵。

  (背诵方法提示:两个自然段共四句话,按句子背诵,第1句话背熟后,再背第2句,依次背第3句、第4句,然后再串连背诵,边读边考虑边记忆。)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板书设计

  形态 像条长龙

  长城 构造 高大坚固 气魄雄伟、伟大奇迹

  联想 血汗、智慧凝成

长城公开课教案3

  教材分析:《长城赞》是一幅长对对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同学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能把自身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

  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文的学习,再次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

  (二)检查预习。

  (三)出示放大的长城彩图或放映幻灯片,播放配乐朗读,让同学边看边听,激发同学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交流研讨:对联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城的?同学介绍自身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指名读课文 1、放映长城的图片,播放歌曲《长城颂》让同学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雄伟。

  2、精读品味,语言赏析

  鼓励同学充沛自读,理解大意,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味对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学自主性学习的激发。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观察画面时发生的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准确描述事物特点的 )

  (四)作业。 1.复习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从中了解了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表达自身的感受的。

  (二)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描述长城的?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默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粗字的意思。

  3.齐读,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提示:因为:①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②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③长城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齐读课文(六)指导背诵。

  (背诵方法提示:两个自然段共四句话,按句子背诵,第1句话背熟后,再背第2句,依次背第3句、第4句,然后再串连背诵,边读边考虑边记忆。)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板书设计形态 像条长龙

  长城 构造 高大坚固 气魄雄伟、伟大奇迹

  联想 血汗、智慧凝成

【长城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长城》的教案09-15

《长城谣》教案07-22

公开课教案03-09

《桥》公开课教案01-20

劝学公开课教案11-06

中班公开课的教案03-26

体育公开课教案01-03

大班公开课教案03-13

小班的公开课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