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3-03-28 16:06:11 教案 我要投稿

【荐】一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荐】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5页的内容及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

  2.培养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8和9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6~9的数序。

  【教学难点】

  会工整的书写8和9。

  【课前准备】

  教师(计数器, 主题图中各中物品和人的图片, 写字练习本, 8只五角星等)

  学生(学具圆片,小棒,图形等10个,硬币9个,彩色笔, 写字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提问:这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适当地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2、小组交流:图上有哪些人和物,数量各是多少?学生数数,全班交流结果。

  3、重点指导学生数出“蝴蝶”的只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

  强调:在数的过程中,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都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是一个挨着一个地数,不重复不漏数。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和9。板书:8和9。

  (评析:在数数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主题图),以小动物参观校园为主线,在数数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9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也为后面的数学活动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体验生活中的“8和9”。

  (1)数出主题图下面的人物和点子的个数。

  (2)任选2种学具,数出8和9个,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3)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8和9来表示的。

  2、逐次感知8、9的数序。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7个珠子,再拨1个,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7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是8颗珠子的过程。然后再拨1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

  3、整体感知8、9的数序。

  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1)出示直尺,让学生补充直尺上( )里的数。

  (2)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9以内数的顺序。

  (评析:将序数与基数的区别融入到实际生活场景中,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从而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应变能力,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特性)

  4、观察7、8、9的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

  提问:怎样能很快数出三幅点子图的数量?(学习6和7时,做过相应的铺垫)

  让学生任选其中的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结果,反馈6种不同的答案。

  5、理解8、9的序数意义

  让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涂色,分组适当讨论8只和第8只,9只和第9只的区别,让学生正确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评析:充分利用课本的数学资源,教师采用开放的,多种思维角度的途径给学生理解和想象的余地,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6、教学8、9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8、9的字形:8像什么呀?9像什么呀?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着重说明8和9的笔顺。

  (3)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练习写8、9,教师作指导。

  (4)提醒学生坐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5)同桌交换评一评,你认为你的同桌写得好就给它画张笑脸。

  统计得到笑脸的学生,鼓励学生书写要工整。

  (评析:在书写8和9的过程中,积极倡导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体验评与被评的乐趣,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巩固练习

  1、数数

  (1)听指令快速数出实物(数8根小棒,9个小圆片)

  (2)8个小组比赛报数。

  2、完成练习八的第一、二题。

  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四、课后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出示课本57页的“生活中的数”。

  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

  树的图片:8棵 ★ ★ ★ ★ ★ ★ ★ ★ ★

  字的图片:8个 第8个

  人的图片:9个 第9个

  花盆图片:9盆

  蝴蝶图片:9只

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秋游这一情境,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6、7、8、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3、初步形成小组内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行6、7、8、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凑数游戏,凑10,两人一组出手指, 一人出9个,另一个人出1个……

  二、综合实践:

  1.看卡片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题)

  2.算一算,说一说。

  让学生独立完成(2题)并要求同桌交流算法。重点让两名学生在全班讲7+4的`方法与8+几,9+几方法一样。

  3.算一算,比一比(3题)

  同学们用各种方法都会算6+几,7+几,8+几。现在请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来计算。四人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余学生当评委选出自己认为方法最好的同学。评出大家一直认为方法最优秀的同学。最后掌声给予鼓励。

  4.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第4题、第7题。

  5.游戏(5题)登山。(出示)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一场全身运动的登山比赛,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1)男生、女生各选一名代表到黑板前进行板演。

  (2)同桌之间进行比赛。

  (3)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两边算式得数都相同。

  生2:左边都是7加几,右边是8加几的算式。

  生3:我知道为什么两边算式得数相同:7+3与8+2前一个加数7比8少1,后一个加数3比2又多l,最后得数就会相等。

  生4:7+3可以变成7+1+2=8+2,7+4=7+l+3=8+3

  原来这两个算式可以通过互相转换变成与右边相同的算式。

  6、引导学生看第6题,说说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7、昆虫乐园。

  昆虫乐园里,有一群七星瓢虫正在找食物,我们一起去观察它们,向它们提一些数学问题。

  生l:我观察到七星瓢虫庄吃树叶,左边叶子上有5只,右边树叶上有7只,我提的问题是:这里一共有几只七星瓢虫?

  师:有谁能替七星瓢虫回答这个问题?

  生2:5+7=12,这里一共有12只七星瓢虫。

  生3:也可以列式7+5=12。

  师:你们又能从另一幅图中,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下午七星瓢虫吃饱回家了,小房子里有9只,又飞来6只,一共有几只七星瓢虫?

  生2:一共有15只,9+6=15。

  生3:我是这样列式的:6+9=15。

  8.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展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6、7、8、9加几的练习。

  (1)填数。这是一个开放题,只要求学生写出一个答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写出多种答案来。)

  生1:18:9+9=18。

  生2:13:7+6=13。

  生3:13:6+7=13。

  生4:14:6+8=14。

  (2)数学游戏。

  这节课咱们进一步练习了进位加法,下面小朋友们在小组内把这些算式进行整理,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商量,按怎样的规律进行排列。

  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整理过程,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有规律的整理。

  ②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可以采取小组互相参观的方式。

  三、总结: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4

  数学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例3,2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

  2、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例3、做一做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开火车练习口算):

  12-5=11-8=8+3=18-9=

  13-7=11-3=18-9=11-9=

  15-8=11-7=8+7=16-8=

  15-6=17-8=16-7=17-9=

  14-6=9+5=13-4=12-6=

  13-6=9+9=11-2=16-9=

  12-7=6+8=15-9=14-9=

  二、探索有关例3的知识:

  1、出示例3情景图:

  (1)请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由图上的内容你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想提数学问题。

  (3)教师提问:根据图上所画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2、小组活动:

  (1)在小组里把自己的数学问题说给小伙伴听,看谁提得问题多,不合式的其它

  同学给他指出来,并讲清原因。

  (2)学生在小组中提数学问题。

  (3)教师巡视。

  3、全班共同提数学问题:只要提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加、减法均可,重点研究减法。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解答,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三、练习:做一做

  1、出示情景图:

  (1)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请你在小组中互相提问并列算式解答,我们比比看那个小组提得问题最多。

  2、学生小组活动。

  3、学生列式解答,并说一说算理。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3-6=7(人)8+6=14(个)16-9=7(人)

  数学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例3,2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

  2、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例3、做一做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开火车练习口算):

  12-5=11-8=8+3=18-9=

  13-7=11-3=18-9=11-9=

  15-8=11-7=8+7=16-8=

  15-6=17-8=16-7=17-9=

  14-6=9+5=13-4=12-6=

  13-6=9+9=11-2=16-9=

  12-7=6+8=15-9=14-9=

  二、探索有关例3的知识:

  1、出示例3情景图:

  (1)请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由图上的内容你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想提数学问题。

  (3)教师提问:根据图上所画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2、小组活动:

  (1)在小组里把自己的数学问题说给小伙伴听,看谁提得问题多,不合式的其它

  同学给他指出来,并讲清原因。

  (2)学生在小组中提数学问题。

  (3)教师巡视。

  3、全班共同提数学问题:只要提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加、减法均可,重点研究减法。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解答,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三、练习:做一做

  1、出示情景图:

  (1)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请你在小组中互相提问并列算式解答,我们比比看那个小组提得问题最多。

  2、学生小组活动。

  3、学生列式解答,并说一说算理。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3-6=7(人)8+6=14(个)16-9=7(人)

一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从而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

  数学

  的情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1. 智慧老爷爷听说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心里可高兴。送了份礼物给大家,要想打开礼物,先解开盒上的密码:

  (课件:7比4 6比9 8比3 2比9)

  学生口答

  2. 打开礼物出现水果。(课件出示)让学生对两种水果进行比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活中常见事物数量比较,自然导入新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下面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引导探索 解决问题

  1.数圆片

  师:数数信封里的圆片,知道了哪些数学

  信息

  生:红圆片13个

  生:蓝圆片8个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生: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

  生:蓝圆片比红圆片少多少个?

  生:圆片和红圆片一共多少个?

  [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意识。]

  2.摆圆片

  让学生摆圆片,摆出的圆片必须一眼就能看出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

  学生摆,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摆的情况,说出摆的方法(一个一个对齐)

  [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观察感知一一对应,直观的发现谁比谁多。]

  3.领悟算法

  (1)让学生把红圆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数量和蓝圆片同样多。

  (2)讨论:老师: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发表意见。

  (3)要求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只要怎样?用什么方法?(反过来问又怎样列式?)

  从(13)里面去掉和(蓝圆片)同样多(8)个。剩下的`是多出的部分。(课件展示)

  学生列式

  (4)提问:13-8=5可以表示什么?

  教师适当的引导如:13-8=5可表示为:小明有13朵花,小红有8朵花,小明比小红多多少朵花?

  学生表述,教师评价。

  小结:求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就是从多的部分里去掉少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少出的部分)

  [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手动、口动、脑动、眼动把抽象的理论变得简单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从而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从算式入手“13-8=5可以表示什么。”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给孩子营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开展游戏 设问解答

  1. 分6组

  2. 交代游戏规则:

  (1)每组选三人抓棋。

  (2)抓棋的人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表格里,然后每人抓一次,数一数抓棋的个数,写在自己每名字的下面。

  (3)填好表后,每人根据自己组里填表情况提一个“比多少”的数学问题写在纸条上,最后把纸条贴在表格里。

一年级数学教案6

  一、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情景教学法—举例说明—法发现法等教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特点,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个同学在拉手风琴,那么,除了1个同学,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理念。

  (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如:"想想做做"中找朋友,看数画圈,看图写数等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和认识1——5各数。

  2、最后设计了一些用1表示1个整体的题目,如:1盘香蕉,1串葡萄,1双袜子等,渗透单位"1"的概念。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学得愉快,学习效果好。

一年级数学教案7

  一、课标内容

  1、“二十以内”的认数、读数、写数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在实际情况中体验数的意义。数的出现是对实际生活中物体、人数的抽象概括,也是学生用符号表示物体数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认识数的符号将经历三个过程:直观操作---图象符号---数字符号。

  2、这部分内容安排了“找朋友”、“数一数”、“写一写”三个环节。“找朋友”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10各数,使学生能把数和形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学生数一数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擦、直尺等,通过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写一写”这一环节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各数的特点,认真书写。最后安排了许多与同伴说一说6、7、8、9、10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在交流中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一一对应。

  三、教学重点

  6~10各数的'书写

  四、教学重点

  6~10各数的书写

  五、教学用具

  “小小文具店”图,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六、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

  师: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

  (出示图)

  1.你能数数这个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2.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几个?

  3.教师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

  4.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学生回答时教师连线。

  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师:小小文具店的各种文具我们数清楚了,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师也想了解一下,谁愿意数一数,再告诉大家?

  活动一:数自己的文具

  1.数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听,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简洁明了。

  活动二:数两个人的文具

  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2.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有几支铅笔时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一:数出来的。

  方法二:把两个人的铅笔加起来的。

  对第二种方法要给予肯定的鼓励。

  如果学生的文具数超过了10个,学生能数清楚或算出来,也要加以表扬。

  3.延伸: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

  写一写,说一说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

  2.指导学生写。

  (1)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2)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3)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看。

  (5)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练一练

  1、看数画线

  ○○○○○○○○○○

  ○○○○○○○○○○

  ○○○○○○○○○○

  ○○○○○○○○○○

  ○○○○○○○○○○

  6

  7

  8

  9

  10

  2、我们已经学习了0~10各数,你能顺着数吗?倒着数呢?

  先请2~3名学生数一数,再全班齐数。

  3、看图填数。

  (1)

  2

  3

  5

  10

  7

  6

  2

  4

  8

  1

  5

  7

  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先看已知数是顺数还是倒数,是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两个两个地数,再依次填出来。

  (2)师:你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倒数吗?淘气和笑笑会带我们去卫星发射基地看一看。卫星发射时就会倒数计时。我国的卫星发射技术处于世界上的先进行列,小朋友要向科学家学习,练好本领建设祖国哦!

  请你在信号灯上填出来。

  检查自己填得对不对?检查方法,用数一数的方法可以判断自己填的数有没有重复和漏掉的。

  3.摆一摆,说一说

  (1)分小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分一分,说一说。

  通过创设小小文具店这一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同时进一步认识到物体的个数是几就用几表示,体会数的产生,加强数与形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实践活动,其目的首先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其二在活动中加强交流的意识,善于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已掌握了书写格式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各数书写要点。通过想像、儿歌帮助学生记忆1~10各数的特征,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掌握数字的笔顺方向和布局,并通过小比赛、小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力图把数字写得整齐美观。)

  在练习2中通过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渗透一一对应的,通过第3题的练习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尤其是既可顺数又可倒数一题,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在最后一题中渗透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检查能

一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多媒体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妈妈正在教小松鼠学本领。你看,小松鼠跳跃、爬树、翻跟斗,学得多认真啊!松鼠妈妈说:“你不是最喜欢吃松果吗?咱们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们比比看谁采得多。”小松鼠边说边向树上爬去。最后,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个松果。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该生高兴地笑了。)

  师:这么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生2:我知道了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

  生3: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生4:有2只松鼠。

  生5:有两块数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树。

  (二)讨论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说什么呢?

  师: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2:妈妈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生3:小松鼠说:“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

  师:你对他们的回答满意吗?

  (生1微笑点头。学生齐说:“满意。”)

  生4: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5:请问大家,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生6: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师将生4,生5,生6,生7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

  生:25+4=?(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

  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

  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

  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

  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数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

  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

  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

  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他小组的活动。)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组1: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

  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

  组2: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

  组3: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呢?

  生1: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

  生2:因为妈妈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妈妈少的。

  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生:也可以是一位数加两位数。

  生:只要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计算今天学习的算式。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第1题(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生:19—9=10(颗)。

  2、第2题(出示情境图)。

  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生:25—2=23(米)。

  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4、第4题:想一想,填一填。

  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

  师:你能试着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积极举例:

  (1)34+5=39,5+34=39;

  (2)21+7=28,7+21=28;

  (3)83+4=87,4+83=87;

  (4)52+7=59,7+52=59;……

  师:如果不用你计算得数,你还能快速地举出类似这样的算式吗?

  生1:47+68=,68+47=。

  生2:395+126=,126+395=。

  生3:1000+800=,800+1000=。……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那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表现如何?

  生1:这节课我发言特别积极。

  生2:在小组内我算得最快。

  生3:我觉得自己发言不是很积极,我会努力的。

  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评价。)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能够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

一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在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设疑。

  1、教师多媒体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的手的图片,并请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手。

  2、教师设问:小朋友!你觉得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3、设问二:你觉得什么样的手是最美丽的手,什么样的手是最神奇的手呢?

  4、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自由思考,大胆地进行猜想和回答。

  二、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欣赏范图手形游戏

  2、出示手形想象画挂图。

  学生观察范图,并比较范图的差别,自由的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3、师:你能说说这些手形画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幅吗?哪一幅色彩最鲜艳,

  4、哪一幅想象最丰富,哪一幅花纹最好看?

  5、请几名同学上台,沾湿小手并在黑板上表达各种样子的手,看谁表达的手最有趣。

  6、学生上台大胆表现自己想表现的手形,并作大胆的联想。有认识手转入如何表现一双或者一只美丽并富有创意的手形画。

  三、看示范讲步骤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业的全过程。

  2、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的过程,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自由发言提问。

  3、熟悉手形创意画的整个表现过程,形成印象。

  四、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

一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课本62--63面。

  教学目标:

  1、加强“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训练。

  2、使学生能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的摆设。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教室真漂亮,今天我们就一看、说说我们的教室。(板书: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读“教室”。

  2、放足时间让学生观察、同桌互相说说。

  3、让学生自由发言,把自己人看到的说出来。

  4、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里的摆设。

  5、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家里的摆设,再同桌互相说说。

  6、生发言说说自己家里物品的摆设。

  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表达清楚。

  三、练一练。

  1、练习1。

  生:自己指着文具盒说一说,再同桌互说、互评。

  师:要求个别学生边指边说,其他同学评一评谁指得好、说

  得好。

  2、画箭头,并说一说。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动手在书上画出路线。

  生:把自己画的路线告诉大家。

  师:引导画错的'学生改正。

  3、看图回答问题。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观察并说给同桌听听。

  生:发言说说淘气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其他同学评一评说得好不好。

  师:引导学生帮助说错的同学再次观察。

  四:。

一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朋友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看动物朋友。

  (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你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

  生:是大象过生日。

  师:让我们齐唱一首《生日歌》,祝大象爷爷生日快乐!

  生:(唱歌,有的还站起来表演动作)

  师:我代表大象爷爷谢谢大家的祝福!

  二、主动探索,经历过程

  1、统计客人情况。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些什么?

  生1:大象家来了很多客人。

  生2:我看到小狗、小猪和小猴都来了。

  生3:我看到两棵大树,有4只小猴子爬在树上。

  生4:我看到有一只小狗在妈妈袋袋里。

  生5:我看到有的动物手里还拿着鲜花。

  ……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从图上看,大象家来的客人比较多,排列得有些乱,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来各有多少。你能想个好办法让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来了哪些客人,它们各有几个吗?

  生:我们让小狗家站在一起,让小猴家站在一起,让小猪家站在一起。

  师:这个办法好!我们先来把客人分一分类。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这些小客人的头像,我们来给它们排一排队。

  (请六个学生上台自由组成二人小组合作排小动物。一个人指着图上的一只动物,另一个人就拿一个它的头像贴在黑板上。)(老师提供的动物头像是有多余的,供学生选择。)

  生排列的结果如下:

  狗狗狗狗

  猴猴猴猴猴

  猪猪猪

  师:三种小动物的队伍都已经排好了,谁来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只。

  生:小狗有4只,小猴有5只,小猪由只。

  师:(根据学生数的结果板书:)

  ( 4 )只 狗狗狗狗

  ( 5 )只 猴猴猴猴猴

  ( 3 )只 猪猪猪

  师:看着这张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小猴家来了最多。

  生2:我知道小猪家来的最少。

  生3:我知道大象家一共来客人12个。

  生4:我还知道小猴比小狗多1只。

  生5:小猴比小猪多2只。

  ……

  师:象刚才这样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统计。

  通过刚才的统计我们比较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

  (板书课题:统计,并注上拼音)

  2、统计鲜花情况。

  师:在这张图上,我们还能统计什么?

  生1:可以统计大象收到的鲜花。

  生2:可以统计动物们穿衣服的情况。

  生3:可以统计哪些动物在树上,哪些在树下。

  生4:还可以统计哪些动物在大象的左边,哪些在右边。

  ……

  师: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大象收到鲜花的情况。

  生:(小组活动: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张作业纸,一个1号信封,里面放着大象收到的五种颜色的鲜花。请小组合作,先按照颜色分一分类,再把同一种颜色的花排一排,贴在虚线方框内,最后数一数各有几朵,填在括号里。)

  师:(巡视指导,把各组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作业)

  学生作业中有的小组把花横着排列,有的小组竖着排列,还有一个小组是斜着排列的(见下一页),老师也肯定了他们独特的排列方法。

  师:经过这样的统计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大象收到黄花3朵,红花5朵,绿花4朵,紫花2朵。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生1:大象收到的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哪种最少?

  生2:大象一共收到多少朵鲜花?

  生3:红花比黄花多几朵?

  生4:紫花比绿花少几朵?

  生5:大象最喜欢哪种颜色的鲜花?

  ……

  紫 黄 绿 红

  紫 黄 绿 红 a

  黄 绿 红 a a

  绿 红 a a a

  红 a a a a

一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具准备:

  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一、猜谜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

  “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

  生:钟表

  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他今天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呢?

  1、播放课件,提出问题。

  2、我们看看这个方法行不行呢,继续看课件。

  有了这个钟表,小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小明的一天”。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

  1、认识钟面

  ①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钟表,那么钟面上有什么呢?请大家认真观察手中的学具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师小结: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

  2、观察情境图,交流经验

  (1)。认读整时、半点

  ①屏幕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请小朋友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

  师: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都做了些什么?

  师:介绍得真清楚。老师告诉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

  (2)。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明在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那你能给小明活动的'这6个时间分分类吗?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鼓励。

  师:按整时和半时来分,可以分成两类,6时、8时、12时、下午4时是整时,7时半、8时半是半点。你们是怎样认读整时和半点的呢?利用自己的钟表模型,小组内交流一下看法。交流时要注意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如果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后再提出来。

  师:由此可以发现整时和半点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整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点时分针总指向6,比如说7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7和8的中间

  (3)良好作息时间的教育。

  师:通过小明的一天,你对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师小结:小明是一个有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也像小明那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4)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过渡: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表)

  1.认识电子钟。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电子表。

  学习同一时间用钟表和电子表怎么表示。师板演7时,7:00,学生板演8时、3时、6时用电子表表示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7时和7:00是一个时刻的两种写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完成书上97页第2题连一连。

  三、应用新知,拓展练习

  1、认一认。播放课件

  让学生独立说一说第97页“练一练”第1题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用两种方法表示,并说出几时在干什么。)

  2、拨一拨。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下列时刻: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拨,其余学生在下面拨。

  1时9时半3时11时半5时半

  3、动脑筋。(过一小时是几时)播放课件

  先让学生理解题,“过一小时是几时,就是用现在的时间+1。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今天回家后,同学们也像小明一样,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作息时间表。

  板书设计:

  小明的一天

  时针短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读几时。

  分针长分针指着6,时针刚过几就读几时半。

一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2、观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

  (1)比较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板书)

  他们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

  (2)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

  3、练一练 (1)直接比较

  第16页的第1~5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包括高矮、长短、厚薄、曲直。

  (2)游戏

  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学生一看,就叫:“不公平。”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公平?”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4、间接比较

  (1)汽车图

  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2)蚂蚁图

  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予以肯定。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

  (3)钉子图

  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先不说对错,用实物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选择。从而渗透优化思想。

  (4)绳子图

  此题很明确,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5)笔图

  此图比较的事物较多,要求也较难,不但要比较,还要排序。小组合作完成。

  (6)兔子图

  虽然只有三只兔子,但由于三只兔子的起点不同,差别也细小,不易看出。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参照物。

  5、总结全课

  今天小朋友们学得非常好,观察很仔细,人人都像小柯南。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的事物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学会很多知识。

  “高矮长短”教学设想

  “高矮长短”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它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比较”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比较“多少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比较。这部分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和教材特点,我从情、能、知三方面制定本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其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是本课重点。

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练习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体会数位的意义,

  比较数的大小。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3、结合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

  重点难点数位意义的理解

  目标2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计数器、数字卡片

  1、第一题。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再交流评议。

  2、第二题。

  森林里有2棵大树生病了,看,森林医生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捉虫,第一只啄木鸟说:“我吃了80只。

  “第二只啄木鸟说:“我吃了64只。”第三只啄木鸟说:“我吃了48只。”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谁还会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

  3、第三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讨论)

  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预设:

  A、一个一个的减;

  B、做减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D、10-9=1,4+1=5

  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

  板书:14-9=5

  4101

  +5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E、14-10=4,4+1=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10,10从哪来的减了10后为什么要加1

  4、质疑: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练一练:

  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13-8,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课间休息)

  三、巩固提高。

  1、口算(开火车)。(课件四)

  13-6=14-8=15-7=

  18-9=11-8=12-7=

  2、小鸟找家。(课件五)

  (1)观察图画,注意房子上面的数字。

  (2)你想帮哪只小鸟找家

  (3)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谁来想办法帮助它

  (4)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鸟,那么我们大家就来给这只小鸟添一个家,好吗

  (学生齐答:15-9=6,课间添一个房子,小鸟回到了家)

  (5)这些小鸟的卡片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十几减9),你发现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特点呢

  (有条理的板书: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看图列式。(课件六)

  详见教材P16。

  4、发散练习。(课件七)

  ()-()=7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同学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节课学习了几节课的内容,你们真是太棒了。可能有的小朋友还不能熟练的计算,让我们在后面的课堂中再多多练习,争取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

  教学反思:

  一、情境的创设要灵活机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对计算的需要,并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有机的渗透解决问题(应用题)的教学。但我认为创设情境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又要照顾到知识的适用性,要灵活机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逻辑性,不必每一部分内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创设,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很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知识体系的新的生长点上。

  二、创设游戏的乐园。

  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当我说接下去要做游戏,小朋友一定会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我说过我喜欢请守纪律的小朋友来玩游戏。

  在做书上的数学游戏的时候,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摆在讲台上,每一轮每组派一个代表,按照教师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找出得数和11-2一样的算式。学生跃跃欲试,能安静的为组里的同学加油。

  三、练习形式多样,及时评价跟上。

  对于纯粹的计算,我通常采取开小火车或随叫随答的形式。特别是随叫随答,通过叫答能不动声色的让开小差的学生回过神来。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听。这时候,奖励认真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也就是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学生对站起来负责报答案很感兴趣,如果事先说“谁最认真,就请谁报答案”,学生处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很认真。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12-19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17

【热门】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精】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热】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一年级数学教案【荐】03-28

【推荐】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一年级数学教案【精】03-28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门】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