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时间:2023-04-11 11:42:00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3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步骤:

  1.提出疑问。课文中(包括题目中)“文字”的含义有几种?

  2.跳读课文。根据文字的不同含义大体勾画出全文的内容结构。

  3.重点解读关于“大自然的文字”的部分。按照课文对“大自然的文字”的分类介绍再划分出它的层次。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明白作者介绍了哪些自然现象,作者怎样引领我们来破译它们,而且要掌握如下知识点:

  (1)霍雨、铁砧、漂砾、毒意等

  几个加点字的注音,在文中划出有这些字词的句子。

  (2)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落实一些重要语句的领会)。

  (3)讨论交流。

  (4)质疑问难。就文中仍有疑难的地方,师生互间互答。

  (5)布置作业。

  (解说:本过程体现了置疑激趣法、整体掌握法及研究学习法这几种适应新大纲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动机肯定是兴趣,有兴趣带着问题去探究,不仅能发挥主动性,而且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教学中,基本理念要贯穿始终,使教学在和谐共振中愉快地进行。)

  自读点拨1.课文中“文字”的含义。

  课文中的“文字”有两个意思:

  第1、2段中指书本上的字;第3段一转,从“也有另外一套文字’往后,“文字”就指大自然中各种能给予人对自然进行认识、了解和推想以预示和启发的自然现象。这样,课文从读者的生活经验人手,显得亲切,使人产生联想;接着引出一个科学问题,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

  2全文的内容结构把握。

  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楚,第1、2段说明书本上的文字及其作用,引出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重心内容,末尾3段则告诉我们学会大自然的文字的方法和意义,其余段落集中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

  3.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类别?各有哪些作用?

  根据方位来分,有天上的星、云、鸟和地上的石、树等;根据各自主要的特征表现来分,可分为形(星、云)、声(鸟)、色(石)。星引导海上航行;云指导天空飞行;燕子告诉天气;白嘴鸦、鹤和大雁报告季节;石灰石说明沧海桑田的变化;漂砾表现自然的神奇力量。总之,正因为有了这些大自然的文字,人们才能认清自然,趋利避害,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和乐趣。

  4.重点语句品味。

  (1)“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充分肯定了文字的作用,加横线的词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本句还暗示了下文的大自然的文字也将会有巨大的作用。

  (2)“无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这个比喻新颖恰当,引发读者无限的想像,也为后文介绍大自然的文字暗示了行文的结构顺序。

  (3)‘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箭头的.指路牌。”用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说明水上行船与在陆地上走路是不一样的,它没有具体明确的指示,自然地引出大自然的一种文字——星座门北极星)对行船的指导意义。

  (4)“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飞来说”“告诉人们”用了生动的拟人手法,不仅清楚地说明白嘴鸦的飞来与鹤的飞去是季节变化的预兆,也显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很有情趣。“不用日历”,拟人中有比喻,新颖别致。

  (5)“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这些语句很有意境,雁阵在人们的眼前越来越小直到消失,但它们使我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空,它们留下了令我们回味的声音,它们使我们告别了一个寒冷的季节,但它们更使我们盼望一个全新的温暖的春天。我们的视线、我们的心都被那雁阵牵引着。想像和拟人手法运用得很成功。

  5.说明方法归纳。

  重要的方法是打比方、分类别和举例子。另外,拟人的写作手法对增强说明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拓展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戴巴棣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若被砍倒,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圈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

  搁在温暖的庐山,

  那又在提醒人们,

  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并不难懂,

  只要你肯刻苦地钻研;

  假如你害怕开动脑筋,

  那就常常会视而不见。

  比如斗转星移,

  那何止千年万年!

  可直到哥白尼出现,

  才把“太阳中心说”创建。

  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

  学会了鉴别皇冠。

  可别人也都洗澡,

  为什么不会把浮力计算?

  在暴风雨中放风筝,

  富兰克林捉到雷电。

  放风筝的人千千万,

  为什么没有这项发现?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2

  文本细读:

  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学儿童诗。文章共十个小节,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给我们揭示了大自然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现象。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白云高飘,蚂蚁搬家,蝌蚪游泳,大雁南飞,昭示了自然界中季节的的更替。鱼鳞上的圈圈,“三叶石”“庐山漂砾”则可推算鱼儿的年龄,推知史前地质。作者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文本生动而有情趣,文章活泼而简洁的文字吸引孩子饶有兴趣的去读。在读中去感受“你看那……”“不就像……”时与大自然的亲密之情,让孩子去体会这有着无穷奥秘的诗句的意蕴和涵义。《大自然的语言》更是一份大自然的召唤书——召唤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读懂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语言。所以教学中我们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对大自然的“语言”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鳞、嵌、撒”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睁、晴、蚂、蚁、搬、泳、逗、雁、略、钓、汪、撒”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背诵。

  3、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进行活动,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如:春、夏、秋、冬的语言,晴天、雨天的语言,地震的语言,或其它语言,以及一些谚语。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鱼鳞”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图片加以理解;

  如:“嵌在”、“撒在”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或让学生根据词语的不同进行造句的训练。

  (学生有可能会提出其它不明白的词语,比如:山巅、汪洋、漂砾、妙不可言等,“山巅”可以看图片;“汪洋”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漂砾“则由教师读有关的资料;“妙不可言”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印象或是什么样的看法。(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也可以读书中的句子)

  A:天上的白云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B:地上的蚂蚁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C:小蝌蚪一出现,春天就来到了人间;

  D:大雁往南飞,就证明秋天就在眼前;(在理解第4、5小节时,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E:树上的年轮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F:鱼身上的鱼鳞一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G:“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可以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汪洋的大海;

  H: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告诉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I:人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从来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在学生读文交流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逗点”“年轮”“鱼鳞”“三叶虫”“漂砾”,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不仅让学生明白这种现象,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内容,还能令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就能够读出真情实感,水到渠成。并引导学生理解“妙不可言”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师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板书:

  白云高飘——晴天

  蚂蚁搬家——要下雨

  ……)

  4、怎样才能发现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做一个爱学习、细心观察的人)

  5、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识字:对于本课出现的生字,要求学生尽量自学,识记。

  读准“撒、鳞、嵌、略”几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钓”字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勾”。“雁”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最好能用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3

  教案示例: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掌握“语言、以为、说话、发现、已经、古老、化石、告诉、学习、人们、永远”等词语。认识“察、逗、间、如、粗、意”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6、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

  难点:

  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的意思。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我们人类用语言说话,可你知道吗?大自然也有语言。

  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

  注意:要指导学生读准声母是平舌音的“仔、诉、粗”,读准韵母是后鼻音的“永”。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1)自由读,想想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

  ①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可让学生观察小蝌蚪、大鱼鳞等的图片帮助理解。)

  ②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a、为什么说蝌蚪在水中游,就知道春天来了?(青蛙春天排卵,小蝌蚪一般出现在春天的河塘里。)

  b、什么是“三叮虫”?为什么找到“三叶虫”化石的地方,可以推断那里曾是汪洋一片?

  (出示“三叶虫”化石的图片,介绍三叶虫:三叶虫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古生物,两亿多年以前已经灭绝。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古生物,如今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它的化石,可以推断出喜马拉雅山巅曾是汪洋大海。)

  (4)这三节写了大自然中谁的语言?课文中的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或者使人想到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等。)

  (5)练习朗读。

  2、学习第一、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你还了解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齐读第一、五小节。

  (3)议答:如何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

  (4)小结: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动脑,你就会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四、朗读指导。

  读句子时,要注意读出句子的节奏和语气。同时应做到边读边想象,如读到“你看那水里的蝌蚪,多么像游动的‘逗点’”,就要想象出蝌蚪的样子,蝌蚪在水中游动的情景。

  本课是诗歌,要注意读出韵味来。每一节的二、四两行末尾都押“an”韵。韵脚要读清楚,有的可以拉长一点声音,如第二节中的“逗点”的“点”,“人间”的“间”都可以比别的字读得长些。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卡片,认读生词。

  语言、以为、说话、发现、已经、古老、化石、告诉、学习、人们、永远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方格中的生字,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的?

  在字形上,要让学生注意到“诉”共七笔,最后一笔是“点”;“永”字第二笔是“ ”,不是“亅”;“告”字可用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字形。

  2、小组交流。

  3、重点指导。

  就:左右结构,右面没有“撇”。

  告:上边的“牛”字竖不出头,口诀“一口咬掉牛尾巴。”

  诉:左右结构,右面“斤”上加一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

  本课有五个生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化、语、诉、现”左窄右宽,“就”字的左右两部分大致相等。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写,并养成边写边对照的习惯,这样,就容易看到自己写字上的进步,提高写字的兴趣。

  三、做找朋友的游戏。

  布置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2、把下面搭配恰当的词连起来。

  大自然的化石

  游动的 蝌蚪

  古老的 语言

  3、看图,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罕、蝌、蚪、逗、间、如、粗、意”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和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时注意句子的节奏和语气。

  2.正确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大自然的语言,齐读课题。

  2.师讲: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通课文,在读时有读不准确的'语言,要停下来借助拼音读正确。

  2.再读课文,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有没有读不准的音。

  4.电脑出示生字;让学生读一读。

  5.电脑出示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语言 化石 告诉 发现 说话 人们

  镶嵌 山巅 汪洋 那是 这是 蝌蚪 逗号 粗心大意

  6.学生选择1个或2个或几个词语练习说话。

  7.同桌同学互读课,相互正音。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语言07-06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09-15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教案02-22

精选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四篇07-31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篇02-13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篇)04-02

【实用】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篇10-18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范文5篇02-03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3篇04-08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九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