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一分钟教案

一分钟教案

时间:2023-05-16 11:15:3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一分钟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一分钟教案四篇

一分钟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主要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的事。课文内容通俗易懂,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熏陶。

  设计理念

  根据边远地区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教学设计注重为学生搭建生活与教材联系的平台,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读的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融汇,能在有感情朗读中领悟课文内容,体味“分秒必争”的意义,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体味时间的宝贵,能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学习要点

  领悟课文内容,体味“分秒必争”的'意义,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教学进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1、组织学生依次表演“笑一笑”。(时间:1分钟)

  2、学生交流刚才表演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入教学。

  二、看图读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元元)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整体感知课文。

  3、学生尝试读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4、再看插图,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引导学生看图感知,形成初步的感受。)

  三、学生读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等。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

  3、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词。

  4、指导学生读课文。

  (1)抽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自读。(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同桌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时,他会想些什么?(要求:先自读感悟,体会元元着急的心情,再朗读,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20分钟,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讨论,让大家真正领悟一分、一秒的重要。

  (4)汇报讨论结果。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质疑: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四、品读析句,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过渡: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的有关句子里帮元元找一找原因。

  1、指导读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从中体会元元认为多睡这么短短一分钟是不会碍什么大事的。

  2、“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元元为什么要叹气?指导学生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3、“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同桌讨论:元元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4、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实现认知互补,相互促进,进一步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五、总结升华,懂得“一分钟”的宝贵

  1、“元元非常后悔。”他后悔什么?(后悔不该贪睡一分钟。)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课文,想想第二天元元会怎么做?以“第二天的元元”为题续编故事。

  (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深化理解,学会欣赏。)

  六、实践活动,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2、汇报课前调查情况: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3.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

  (让学生交流,明白每一分钟的宝贵,强化时间观念,懂得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附】板书设计:

  7、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

  时间宝贵分秒必争

一分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东方之珠》,疑: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

  2.简介香港,揭题。

  二、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认读下列词语。

  叩问 旗帜 刹那 脊梁

  硝烟 骨髓 铸进 悄然

  2.哪一节诗写了香港的历史,找出来读一读。并结合课前预习及工具书说一说这节诗中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与组内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香港回归时,中国人民的心情怎样?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诗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议、评

  1.香港的历史

  2.香港的回归

  3.香港的繁荣

一分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会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

  2.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3.学习制订作息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养成做事情不能拖拉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故事《一分钟》课件。

  2.一分钟能干什么预测表人手一张、笔人手一支。

  3.作息时间计划表7张。

  活动过程:

  (一)在理解故事中初步感受时间。

  1.故事《一分钟》导入。

  2.分析故事,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

  教师: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因为元元太懒了! 因为元元碰到了红灯! 因为元元没有挤上公共汽车。)

  3.出示了图片,了解元元晚起床一分钟导致的后果。

  晚起床一分钟——十字路口遇红灯耽误时间——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上学,耽误时间——上课迟到20分钟。

  (二)在操作和实验中真正体会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懂得珍惜时间。

  1.猜测一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师:你们猜猜一分钟的时间能做什么?

  2.认识记录表。

  教师:把猜测的结果用记录表记录下来。

  3.验证一分钟到底可以做哪些事情?

  (1)教师:你们说的事情一分钟的时间完成呢?老师帮助你们计时,你们来试验一下,好吗?

  (2)教师:如果能够完成的请在后面的格子里打钩,如果不能完成请打叉。

  (3)幼儿验证并且记录。

  (4)幼儿交流自己记录的实验结果。

  4.小结:一分钟的时间原来可以干这么多事情,我们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三)制定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1.激发幼儿制定作息时间表的兴趣。

  教师:怎样帮助元元珍惜每一分钟,不再迟到呢?

  教师:我们可以帮元元制定一份早上的时间表,只要元元认真执行时间表上的时间就可以不浪费一分钟时间,也就不再迟到了。

  2.讨论如何制定作息时间表。

  (1)小组讨论:早晨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2)个别幼儿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用简笔画记录。

  教师:你们讨论出早上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3.幼儿分组制定作息时间表。

  4.交流幼儿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分析哪组最合理。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把作息时间计划贴到家里,每天早晨严格按照计划做事,不浪费一分钟时间。

  附:故事《一分钟》

  丁铃铃,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多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老师看着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活动反思:

  活动中的'材料与环境的投放,为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创设了一定的条件。如孩子在看大钟体验一分钟中,了解到了一分钟就是60秒,在尝试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时,孩子通过自己做事,体验到了短短的一分钟,却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在活动中我又为孩子创设了许多体验后的交流时间,让孩子们毫不拘泥的大胆讲述,扩展了已有目标的涵义。

一分钟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案】相关文章:

一分钟的教案03-04

一分钟教案09-17

《一分钟》教案09-06

《一分钟》优秀教案01-02

大班《一分钟》教案03-09

一分钟教案3篇05-14

一分钟教案15篇02-20

大班教案:魔法的一分钟07-04

《一分钟》教案15篇09-08

《一分钟》教案(15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