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6-02 08:16:0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大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能用国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能大胆地添画与诗歌情节有关的事物。

  3、体会古诗中的美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古诗《风》,对古诗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诗配画作品4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

  (1)欣赏国画,听配乐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优美意境。

  教师:听着古诗,看着画面,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2)欣赏古诗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诗的意境,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大胆表演古诗《风》。

  2、师幼共同讨论如何用国画形式表现古诗内容。

  (l)引导幼儿逐句讨论作画内容。

  (2)讨论作品内容中的不同运笔方式:可用中锋或侧锋表现什么内容。

  3、幼儿创作。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并用国画形式充分表现。

  4、作品展示,集体朗诵,感受和体会古诗中诗画一体、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

  师幼一起将幼儿作品制作成宫灯,装饰活动室(宫灯的四个面正好可以表现四句诗歌)。

  教学材料

  [古诗]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结合我园“小制作大智慧”的课题,我从幼儿园“手文化”考虑,通过让孩子美工制作出各种纸质造型,与课题紧紧结合。现在的房子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观,那么充满童话色彩的米奇妙妙屋的房子又是怎样的呢?借助孩子对童话王国迪士尼的向往,丰富幼儿对迪士尼乐园的感性认识,知道迪士尼的欧式建筑的.外形特点与功用,利用迪士尼乐园的背景,让幼儿都来做回小小的设计师,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欢乐妙妙屋。

  活动目标:

  1、了解迪士尼建筑的特点,感知不同形状的屋顶

  2、通过折、卷、穿、绕、贴,剪等方法将各种材料条变成立体造型

  3、大胆创作各种立体造型的建筑,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难点:

  从屋顶的独特风格考虑米奇妙妙屋的设计。

  活动准备:

  米奇妙妙屋纸质模拟造型,迪士尼建筑图片、妙妙工具PPT,妙妙工具(各色卡纸,彩纸,纸片,纸条,胶水,剪刀,双面胶,毛根…)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米妮的身份出现,带领幼儿畅游迪士尼乐园。

  师:小朋友们到家好!我是米妮。今天我要带你们去迪士尼乐园玩,想去吗?

  幼:(集体回答)…….想!

  师:好!我们一起出发吧!

  2、浏览PPT迪士尼图片,引导幼儿园观察各种建筑特征与区别。

  师: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变!(出示)

  第一遍:浏览整个图片

  师旁白:这就是我的家乡——迪士尼!里面的建筑都非常有特点。有的屋顶是尖尖的,有的是圆圆的…

  第二遍,单张浏览图片,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你喜欢哪一个房子?你为什么喜欢呢?

  小结:我们迪士尼的房子非常漂亮,它们还有各种形状的屋顶!有三角形的,有圆形的

  …..

  3、出示妙妙屋纸质模拟造型,介绍制作细节。

  师:最近迪士尼乐园要新建一个米奇妙妙屋,我们要征集许多设计者来为我们设计,我也设计了一个妙妙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咒语: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变!)

  师:我设计的妙妙屋漂亮吗?

  幼:(集体回答)……

  师:你们最喜欢里面哪一幢楼?为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

  请你们一组的好朋友商量下回答我

  幼:(小组讨论并回答交流)…..教师进组与幼儿一起探讨

  4、提操作要求。

  师:今天我还带来很多妙妙工具来帮忙(介绍工具)

  请5个小朋友一组来设计妙妙屋,我还知道妙妙屋里的伙伴们喜欢各种不同造型、不同屋顶的房子,请你们一定要记住!开始行动吧!

  5、分组造型,教师巡回指导

  幼:(操作)

  师:(督促慢的幼儿操作——加加油;操作快的幼儿可以将作品跟客人老师交流)

  6、作品指导点评

  师:我们一起上米妮列车(分组观看,点评作品)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认真,我和我的好朋友都很喜欢,谢谢你们,跟着米妮一起去找我们迪士尼其它的好朋友吧!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教材简解: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五彩缤纷的花、树,金黄色的田野,真像一幅五彩的画。而利用这五彩的秋天为契机,能激发孩子们天真的想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在一次餐后散步活动时,我发现有好几个孩子围在一起,低着头,似乎在摆弄着什么?轻轻走过去一看,他们在玩弄几片掉落的树叶。张航鸣说:"这片树叶怎么有点像金鱼?"高依依说:"我的两个树叶合起来像小鸡。"孩子们好奇地一下子都围了上来。为了延续小朋友的兴趣,"树叶贴画"活动就这样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让幼儿通过树叶贴画而感受美丽的秋天。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组织幼儿秋游引导幼儿认识并和家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2.几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彩笔、画纸、糨糊。

  3.背景墙:"美丽的秋天"〔有枫树,大雁,向日葵等,麦田等〕。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难点: 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设计理念:

  强调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家园同步

  范画欣赏,幼儿操作

  作品展示,幼儿介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欣赏各种树叶,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不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秋天到了?

  2.教师:〔出示树叶〕,美丽的秋天到了,老师和小朋友在去参观时捡到了很多树叶,你别看这些小小的树叶,它们的作用可大了。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看,把这两片树叶放在一起,你们看象什么?"〔投影仪出示 〕3.教师变化树叶的形状,问:"换一片树叶呢?看看它像什么?

  教师:树叶形状有桃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1.教师:这些形状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象什么?

  2.那小朋友们现在试着拼摆一下你带来的树叶,看看自己可以摆出什么?

  3.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摆了些什么?〔投影仪出示〕(由于这些树叶都是小朋友自己带来的,在和爸爸妈妈收集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活动中思维敏捷,通过看、说等多种手段,观察更加直接,有了亲身感受,让幼儿体验了树叶本身的美感)。

  幼儿大胆介绍:我摆的是……

  (三)介绍树叶粘贴画的方法,教师出示制作示意图1.教师:小朋友拼的画都很棒,这么漂亮的树叶拼的图画我们要拿出去展览给别的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看一看,但是会掉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制作步骤。

  教师边出示制作步骤示意图,并强调制作重难点:均匀抹糨糊和用手轻轻压〔糨糊多的话导致画面邋遢,手压的时候会粘上手心〕。

  3.教师:小朋友可以先挑出树叶,在画纸上:

  ①拼出图形,拼图时要注意,如果是拼一个物体,可以布置在画纸的中间部位,如果是几个图形,就要想好每个图形的位置,要有疏有密,这样才好看。

  ②图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画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

  ③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幼儿操作的时候,首先为幼儿提供了自由选材的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交代要求的时候语言简洁,边讲边操作,让幼儿有了更直接形象的感受)。

  (四)交代要求,幼儿边看示意图边操作。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树叶,你想不想来试一试?

  2.教师提醒小朋友使用浆糊时应注意保持桌子及衣服的清洁。

  3.幼儿操作,配轻音乐。

  (五)结束贴画,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

  教师: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画贴在背景墙上,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欢小朋友拼的哪一幅图,你看出来他拼的是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好朋友。

  活动延伸:

  引导有兴趣的小朋友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贴画自己想象的画面。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帆船运动员的勇敢,激发对帆船运动的兴趣。

  2.了解帆船的外形特征,尝试用线描表现运动的帆船。

  3.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装饰帆船。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有关帆船比赛的知识。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帆船运动";帆船运动的视频片段、示范画纸1张、欢快的背景音乐。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7~8页;记号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帆船比赛的视频,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帆船比赛的已有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画面上有什么?是什么运动?帆船比赛运动在哪里进行?帆船上有些什么东西?运动员是怎样拉动帆船进行运动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挂图"帆船运动",观察帆船的外形特征。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观察帆船的外形,并用图形归纳船身、船帆的形状。

  指导语:今天大海上有微微的风浪,帆船运动员乘着他们漂亮的帆船出海啦!船身和船帆像什么形状?帆船有哪些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形状,像什么?帆船在运动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鼓励幼儿尝试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帆船。

  指导要点:请幼儿在示范纸上绘画出帆船,注意提醒幼儿表现出帆船的细节,如:杆、绳子等。

  3.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7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发现帆船的不同表现方法。

  指导语:小画家装饰帆船用了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艘帆船,为什么?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8页,引导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

  指导语:小朋友们,把自己的小伙伴当成帆船运动员,站在帆船上拉动漂亮的.船帆在大海里航行吧!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幼儿先画帆船,再画出海浪,然后装饰帆船,最后添画出背景丰富画面。

  3.教师巡回指导,并对画面布局,帆船装饰的方法进行重点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自由欣赏同伴作品,并找出"最有创意的帆船"、"最漂亮的帆船"。

  2.教师从画面中帆船的线条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随着音乐做帆船运动的动作。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首先学生进行思考帆船是考什么进行运动的?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都能够较好的进行回答。但是下个问题,帆船运动时,帆船的风帆面和风向的之间的关系。首先设想简单的问题:船向北航行,刮南风,帆面是怎样的?如果刮东南风或者是西南风,帆面是怎样进行悬挂的。学生进行进行猜想。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个时候争论是没有用的。需要学生进行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们进行实验的设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在课堂上没有条件进行,进行课下进行验证。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活动。但是活动的参与度还是不够。这需要更好进行引导。还要更好地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我想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更容易的进行进入活动角色。

  小百科:帆船(Sailboat)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是继舟、筏之后的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按船桅数可分为单桅帆船、双桅帆船和多桅帆船;按船型划分有平底和尖底帆船;按首型分为宽头、窄头和尖头帆船。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直、横、斜线的连接画自行车。

  2、运用紧密排列绘画体会线描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涂色:自行车

  2、图片:自行车;自行车的影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自行车的影子 (感知不同线条的连接组合)

  1、教师:这里有一辆车的影子,看看会是什么车呢?(自行车)

  2、涂色:自行车

  教师:看许多线条宝宝都跑来了,哦,是一辆自行车。

  小结:我们可以用许多细细的线条表现自行车的样子。

  二、示范讨论(了解作画的要点)

  1、车轮上的钢条怎样安装呢?

  从轮胎到中间的`轴一根根连接起来,像旋转起来的大风车。

  2、我们怎样把车子组装起来呢?

  (1)需要一个斜杠

  (我们用两根线条连接起来)

  (2)我们还可以用两根线条画什么呢?

  (车座底部)

  (3)你觉得还需要什么呢?

  (龙头车把,有几个呢)

  3、一辆自行车装好了,你还想添加些什么呢?

  (用横竖线条紧密组合成车篓,许多密密的横线条在一起变成衣包架)

  三、幼儿作画

  我们也来用线条宝宝设计一辆漂亮的自行车

  1、可以先把自行车的线条描一下。

  2、线条画得深而不破

  四、交流讲评

  你们觉得谁的自行车什么画的最漂亮,什么地方画的比较好呢?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

  2、能大胆地构图,比较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准备:彩笔、白纸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

  (1)谈谈自己要提什么问题?

  (2)怎样画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你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2、幼儿绘画。

  (1)请幼儿在一张纸上画一个问题,画完后老师帮助幼儿把问题记录在纸的背面。

  (2)在布局、构图上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

  3、布置“小问号”专栏。

  (1)请幼儿将自己的问题画制成图书。

  (2)把每个幼儿的问题书布置在可以自由取放的地方,供幼儿自由翻阅、探讨。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奥基弗作品,观察放大的花卉图片,了解并学习油画棒色彩渐变

  的涂色方法。

  (2)尝试用饱满的构图和渐变的色彩表现自己喜欢的单朵花卉。

  (3)细致观察,感受花卉的美,感受春天的五彩缤纷。

  二、活动准备

  (1)PPT:音乐《春天花会开》和画家奥基弗的绘画作品,春天的花卉照片等。

  (2)教师范例,幼儿绘画用铅画纸,每人一支记号笔、一盒油画棒。

  (3)布置画展:春天花会开——与“奥基弗”的美丽约会;幼儿作品展示区组合成文字“春”。

  三、活动过程

  1、回忆春天,梳理经验

  播放《春天花会开》一小段问:“春姑娘来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一提起‘春天’,我们就会想到阳光、春风、绵绵细雨、蓝天里的风筝……外出踏青时,我们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伴随春天的脚步,享受春天的气息,欣赏绽放的花朵。”

  2、欣赏作品,发现方法

  欣赏奥基弗经典作品及放大的花卉图片,学习表现色彩渐变及画一朵大花的方法。

  (1)教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美国女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的名字叫奥基弗。她热爱大自然,喜欢画各种花朵。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奥基弗的画

  教师播放5幅花卉照片的幻灯片,根据幼儿的选择点击放大欣赏。(挑选5张渐变色的花朵图片展示,并用1—5的数字给每张图片做标记)

  (2)提问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构图进行观察。

  提问:“这里有奥基弗创作的5幅花的作品,形状颜色各不相同,请你告诉我你喜欢几号花?”

  根据幼儿回答,演示相应花朵的大图片,并提问:“为什么喜欢这幅?”

  (3)提问:“这些花仔细看由几种颜色组成?”(2—5种)“你看了她画的花以后有什么感觉?”(饱满、热情、生机勃勃)“花儿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渐变)“为什么你会感觉她画的花很大呢?”(铺满画纸、撑满画面)

  (4)小结:“原来,奥基弗画的花有这么两个特点——‘花朵大’‘渐变色’,今天我们也来学学画大朵的花儿,把图纸都画满。将花瓣画大,画纸边缘留下空白的地方要少。然后选用色彩接近的几支油画棒,用渐变色把自己的花朵打扮得更美。”

  3、观察比较,幼儿示范

  比较单色花跟渐变色花的不同,简单示范渐变色技法。

  (1)出示两幅花的图(单色和渐变),引导幼儿发现:都只画一朵花,但是渐变色更立体、更美好。

  (2)出示几幅渐变色表现的单朵花卉图,引导幼儿发现都是用几支深浅不同的色彩接近的油画棒画出渐变效果的。

  (3)让能力强的幼儿简单示范:少儿美术培训加盟先用深色(如红色),然后用较淡色叠加涂色一部分(如橘色),并向外扩涂,最后用最淡的那支继续过渡(如黄色)。注意两种相邻颜色的重合,过渡自然。

  4、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教师:“我们学学美国女画家奥基弗,画一朵自己喜欢的用渐变色表现的大花。先想好画什么样子的'花,花瓣画得大一些撑满整张纸,然后选择几支色调接近的油画棒,学习渐变色的画法。”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表现花朵的不同形态,并涂上渐变的色彩。

  5、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看到同伴作品的亮点:“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四、活动反思

  (1)针对油画棒常态的画法,寻找适合大班年龄特征的独特的点——渐变色的学习。

  (2)活动目标明确,抓住“构图饱满”“色彩渐变”这两个重难点展开活动,并运用名作欣赏、范画对比、现场示范、隐形帮助、评价提升等策略,循序渐进地突破。

  (3)围绕春天的季节特征谈话引题,注重对幼儿原有经验的调动,以此引导幼儿带着美好的感觉关注生活点滴。

  (4)关注对“美”的整体感受和“美”的提升。体现在每个细节之中的“美”——对奥基弗高层次的艺术作品欣赏;环保又美好的范例;不留痕迹的隐性暗示(音乐、PPT、图片);让幼儿惊艳的“春”字形作品展示区。

  (5)在调动幼儿欣赏、回应、绘画积极性的同时,注重让幼儿自己观察发现,放手让幼儿示范、幼儿自主评价,以提高幼儿自主性。有效吸收幼儿回应,并适时小结提升。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水仙花外形的基础上学习用水墨画形式绘画水仙花。

  2.初步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3.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难点:用毛笔作画时线条大胆流畅,能初步运用留白方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水仙花的基本部位特征。

  2.宣纸、毛笔、墨、颜料、水桶、抹布若干。

  3.ppt课件、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出示水仙花图片)小朋友,我们都认识过水仙花,那你能说说水仙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吗?它们分别是长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水仙花有圆圆的球茎,弯弯长长的根,绿绿长长的叶子,还有白白的六瓣花。

  二、学习勾画水仙花的外形

  1、介绍作画材料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画水仙花。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毛笔、墨汁、颜料、宣纸和毛巾)

  小结:今天我们就要用水墨画的方式画水仙花。

  2.出示范例,讨论绘画方法

  (1)师:你看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呢?(引导幼儿按照生长规律进行绘画:先画球茎)

  (2)师:水仙花球茎像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像大蒜头一瓣瓣)

  教师示范画出水仙花球茎。(边画边说出蘸墨及握笔注意点)

  (3)师:球茎上慢慢长出什么?(细细长长的根和绿绿长长的叶子)我先请一位小朋友来画画水仙花的'根和叶子(幼儿尝试)

  (4)老师也想来画画的,看好老师和他画的方法一样吗?(教师示范)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剩下的叶子画一下吧,我们要把毛笔竖起来轻轻的画哦。

  提醒:你们要记住了哦,画叶子的时候要用一笔完成,这样才可以把水仙花变得更加漂亮。

  (5)师:最后再画上水仙花的花朵,水仙花的花朵是什么样的呀?(水仙花由圆圆的花心和6片花瓣组成的)

  教师小结:我们按照水仙花的生长方式从球茎、根、叶子和花朵,现在我们把画好的水仙花装到花盆里吧。(教师添画花盆)

  三、学习为水仙花上色

  1.师:你们看,一盆水仙花画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蘸颜料的时候要把颜料蘸的饱满一点,从上往下进行涂色。

  2.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呢?(个别幼儿示范)你看这应该怎么上色呢?(强调从上向下一笔涂色,留有空白没关系,不要反复填涂)

  教师总结:一副漂亮的水仙花就完成啦,看看水仙花大大的茎块应该画在纸的什么地方呀?(靠下方,但要留出花盆的位置)

  四、幼儿动手画水仙花,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

  (1)根据水仙花的生长规律进行绘画,要注意留出花盆的位置。

  (3)画的时候要把毛笔宝宝竖起来。

  (4)换颜色的时候要把毛笔洗干净,洗干净了再在毛巾上舔一舔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点评

  师:我们小朋友的水仙花好了,真漂亮!你最喜欢哪一盆水仙花呢?为什么?(评讲点放在用水用墨上。)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由我们大班组共同讨论、设计的的大班美术一课三研活动。我们围绕冬天这个主题,选择了用水墨画的材料和勾线填色的方式绘画冬天的水仙花。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我们大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尽力让教案符合本园的大班幼儿,成预设的活动目标。

  我有幸承担了本次活动的第一研,为了更好的到教学效果,我为本次活动准备了范画和水墨画水仙花的幻灯片。通过试上我们发现了很多漏洞和不足,立刻对教案进行了修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修改:

  1、由于本次活动的讲解点很多,在课上了解水仙花的构成导致教师讲解时间超出预设,于是我们决定把水仙花的构成作为了幼儿的已有经验。

  2、由于本园幼儿接触水墨画较少,对水墨画的用笔等方式不是很熟练,我们决定把绘画材料放在投影仪上,幼儿能清晰地看到教师在示范时对沾墨、用笔等方式的讲解。

  3、在试上时,我没有强调要按照水仙花生长的步骤绘画,导制能力较弱的幼儿把不了整体的布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我在第二次试上注意了这个问题。通过大家的商讨和研磨,一研正式上课时的教案已经比较完善了。整个活动的目标简洁明了、层层递进,更加符合了本园的大班幼儿绘画水平;教学思路也很清晰,具有针对性。在正式上课时我发现,幼儿基本能把握整体布局勾画出水仙花的轮廓,最后的整体效果也比较好,基本达到了预设目标。但我们也发现了问题:部分幼儿对水墨画的用笔方式还很陌生,勾出的轮廓线很粗甚至成了一个个黑团;没有留白的概念,反复涂色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大家继续讨论、修改,争取在二研是时解决幼儿用笔方式的问题。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把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折成半圆形、椭圆形、扇形、三角形,并拼贴成各种物体。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作画习惯。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复习对圆形的认识。

  2、学习剪圆形。

  3、各种不同颜色、大小的圆形纸片若干。

  4、剪刀、胶棒、钩线笔、油画棒、作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1、鼓励幼儿积极思维,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1)教师出示圆形纸片。

  “小朋友,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

  (圆形)“怎样把圆形纸片折成半圆形?”

  幼儿集体操作。

  教师幼儿请一名上来边折边说。

  教师小结:“对了,把圆形纸片对折就变成了半圆形。”

  (2)教师将半圆形对折成扇形,让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形状?”

  幼儿讨论。

  “对了,这是扇形。你们会折吗?”

  幼儿尝试。

  教师幼儿请一名上来边折边说。

  教师小结:“对了,把半圆形纸片对折就变成了扇形。”

  幼儿再次尝试。

  (3)“那么半圆形怎样折会变成三角形呢?”

  幼儿尝试。

  教师示范并讲解:“把半圆形纸片对折就变成了扇形,然后打开。看中间是不是有一条竖线,把手抓住半圆形的下边角和竖线向中间折。左边折一次,右边折一次,就变成了三角形。也就是把有弧度的地方向中间折。”

  幼儿再次尝试。

  (4)“小朋友能圆形纸片折成半圆形、扇形和三角形吗?”

  幼儿练习。

  2、引导幼儿观察范例“花儿朵朵”,重点讲解椭圆形的折剪方法。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画,请你们看看画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图形拼贴出来的?”

  教师出示范例,幼儿讨论。

  (2)重点示范讲解椭圆形的折剪方法。

  “小朋友们都知道花儿的叶子是椭圆形,那你们知道椭圆形是怎么折剪出来的吗?”

  幼儿讨论。

  教师示范并讲解椭圆形的折剪方法:

  先将圆形纸折成半圆形,再将半圆形的底边对折。

  然后将多余的.部分剪掉,打开半面就是椭圆形,注意不能全部打开。

  幼儿操作。

  3、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作作品。

  “今天小朋友用圆形纸片折成了半圆形、扇形、三角形。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用它们来拼贴出美丽的画呢?”

  “那小朋友们想用这些图形片片创作出什么作品呢?”

  幼儿大胆讲述。

  “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作品,如小猫、小狗、毛毛虫、树、草。动动你们的小脑袋吧! ”

  教师边说边出示范画。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以下几点:

  (1)先想好自己的作品,再选用合适的圆形纸片。

  (2)折好后先在作画纸上摆一摆,然后再贴。

  (3)贴好后再添画上背景。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评选幼儿最喜欢的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03-13

大班美术教案10-11

美术大班教案12-13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07-02

大班美术教案:织网07-01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04-01

大班冬天美术教案06-10

大班美术春天教案11-06

大班美术教案模板11-18

大班美术教案《桥》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