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3 10:09:39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探索活动了解纸的特性,感知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处。

  2、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爱惜纸张,变废为宝,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类纸,剪刀、笔、水等

  三、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纸

  1、看一看、摸一摸。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不同的纸?(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颜色的不同并用手触摸感觉光滑与粗糙。)

  2、折一折、吹一吹。(引导幼儿发现纸的硬软及厚薄不同)

  3、]撕一撕,比一比。(引导幼儿观察哪种容易撕破及撕纸过程中纸的变化。)

  4、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纸?

  (二)水中的纸娃娃(分组活动)

  1、通过自由探索,看一看,比一比,什么纸会吸水?什么纸不会吸水?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纸张,让幼儿将各种各样的纸张放入水中试一试,看看哪些纸湿了,哪些纸不会湿。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分类,并作记录。

  2、比一比:教师为幼儿准备同样大小的各种纸张,让幼儿将纸分别放入水中,比一比什么纸吸水快,吸水强?

  3、比一比:鼓励幼儿将纸折成各种各样的船,放入水中,看哪艘船在水中停留的时间最长?

  (三)交流讨论,分享同伴的经验。

  引导幼儿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探索纸的用处,交流幼儿已有的.经验。

  (四)情景感知体验理解。

  观看录象,向幼儿介绍纸的发明者,造纸的过程,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纸张?

  (五)好玩的纸制体育玩具。

  教师提供多种纸制玩具,有纸棒、纸球、报纸等,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进行探索创新,教师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教师引导幼儿合作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特种车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招呼,导入活动,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我拍了几张照片,可是只拍到了它们的一部分,你能帮老师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吗?

  二、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认识种子。

  1.播放课件,和幼儿一起认识种子。

  (1)你吃过西瓜吗?(吃过)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绿色的、红色的瓤)西瓜里黑黑的是什么呀?(西瓜子)

  (2)这是什么呀?(玉米)你吃过玉米吗?(吃过)玉米可以怎样吃呀?(煮着吃、烤着吃、炒着吃)我们吃的是玉米的那部分(玉米粒)。 (3)这是什么呀?(豌豆)你吃过吗?可以怎么吃?吃的时候豌豆呀、豌豆粒是什么颜色的,可是当豌豆粒成熟了,可以做种子的时候啊!它就变了,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看一看吧!

  (4)扁扁的、黑色的、中间有点黄,你拿对了吗?玉米的种子呢?噢,真好,黄色的对不对?豌豆的种子呢?对了,是黄色的圆圆的小颗粒,和我们吃的时候不一样。小朋友们真棒!

  (6)你还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给小朋友讲一讲吧?老师发现有一种种子,咱们小朋友好像都不认识,(水稻的种子)这究竟是谁的种子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2.种子的生长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子,你一定想知道种子是怎样生长的?有一种植物生长在大森林里,看看它的种子是如何生长的吧你知道要让种子发芽都需要哪些条件呀?(土、水、阳光)对,老师还有一种让种子发芽的方法,我们去看一看吧!你要仔细观察呦!

  三、幼儿动手操作(生豆芽)。

  综合评语

  能够选取生活中幼儿的种植历程开展活动,吸引幼儿。通过自主观察、自己动手尝试,大大提高了幼儿观察力、探索力,而且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用各种材料与纸板游戏,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发现生活中“顶”的现象,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废旧纸板。

  2、薯片罐、牙膏盒、雪碧瓶、游戏棒、纸筒芯、塑料棍、固体胶、长纸筒、酸奶瓶等各种废旧操作材料。

  3、多媒体课件:有关“顶”的现象。

  活动过程:

   1、顶一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设置情境:教师和幼儿开心地外出郊游,遇上了下雨,一时找不到躲雨的地方,意外发现了许多纸板,于是大家把纸板顶在头上当作小伞,由此引出活动。

  2、试一试,用身体的其他部分顶纸板。

  师:除了可以用头和纸板做游戏,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玩纸板呢?(手、脚、背、膝盖……)

  3、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顶起纸板。

  师:原来身体的好多部位都可以和纸板做游戏,真有意思。瞧,这里还有许多材料呢(出示薯片罐、牙膏盒、大游戏棒等操作材料),请小朋友们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和纸扳玩游戏。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用哪些材料玩了游戏,初步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2)启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面”大的物体容易顶起纸板,“面”小的物体不容易顶起纸板。教师提问:你们发现哪些材料容易顶起纸板?(薯片罐等)哪些不容易顶起纸板?(游戏棒)这是为什么?大家都来试一试。(幼儿自由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引入难题,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师:怎样才能用游戏棒顶起纸板呢?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①幼儿尝试每人用一把游戏棒顶纸板:②幼儿尝试每人用三根游戏棒顶纸板(原理:三角支撑);③鼓励幼儿分组游戏,合作用游戏棒玩“顶纸板”的游戏。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存在“顶”的现象。

  师:“顶”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说一说。(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5、结束活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小朋友回到家中可以找一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买菜"活动,了解常见菜的特点,体验买菜的快乐。

  2、在操作与游戏中,使幼儿获得分类、数数及数物对应的经验,并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进行买菜的实践活动及开展买菜的角游活动。

  2、若干蔬菜、肉类、水产品的实物。

  3、幼儿用卡片、篮子、电话机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买菜的.经历。

  (了解常见菜的特点,共同分享买菜的快乐)师:前几天,陈老师带我们一起到菜场上去买菜了,你们觉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 播放课件师:看了刚才的录象,谁来说一说,你那天买了什么菜?为什么买这种菜?你是怎么买的呢?

  2、 幼儿交流(教师引导幼儿从菜的名称、特征、营养、买菜的经验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师小结:菜场上的菜可多啦,有的买了蔬菜,有的买了鱼,有的买了肉类。因为每样菜都有它不同的营养,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样样菜都爱吃,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棒。

  二、给菜宝宝分家。

  1、师: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场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这样,买菜的人就觉得很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幼儿回忆菜场上的菜是怎么摆放的?引导幼儿说出把菜分类放开)师:按小朋友的办法要安好几个家,可陈老师只安了三个家,你们同意不同意?(与幼儿一起讨论,了解蔬菜类、肉类、水产品类中的常见菜。)

  2、幼儿操作活动"给菜分家"师: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场去,送菜时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菜,应该放在哪个家?并把家里的菜放整齐。

  3、 教师带领大家巡回检查

  三、角游:买菜准备(创设菜场环境)

  (一)协商4名幼儿为卖菜的叔叔阿姨,老师和其他孩子为买菜人

  (二)"顾客"每人一蓝子,内有数物卡。

  1、师:刚才我们把菜送到了菜场,可菜场上还没有叔叔阿姨卖菜呢?怎么办?(协商4名幼儿做卖菜人)

  2、电话铃声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陈老师吗?我是厨房里的阿姨,今天厨房里的菜不够了,阿姨请中2班的小朋友帮帮忙、买点菜,行吗?"

  3、阿姨给我们开好了购菜的"菜单"(老师出示两种"菜单"):看看菜单上说的是什么?看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自己按菜单直接去买菜,不行的话可以问菜场上的叔叔阿姨怎么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理解菜单的含义)

  4、幼儿游戏(对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务的幼儿给其提供第二次机会,难度加大)

  5、买完菜的幼儿相互交流:你买了什么菜?买了多少?也可相互检查是否正确。(还可以鼓励幼儿向客人老师去交流)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有观察探究静电的兴趣

  2在静电游戏的操作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静电现象。

  3.了解不同材质的物体能否产生的静电现象。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塑料尺子、人形纸片、碎纸屑、毛线、木筷、塑料笔、塑料袋、铁勺、蜡烛记录卡。

  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静电现象,

  活动过程:

  (一)魔术《纸娃娃站起来》

  1.出示人形纸片,教师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与塑料袋摩擦,并对幼儿说:"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

  变前师: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

  2.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静电现象

  1.教师再次演示魔术(拿出塑料袋),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师做了什么动作。

  变后师:"现在老师再把这个小魔术做一遍,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2.幼儿动手尝试,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摩擦力度。

  3.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怎样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师简单小结:因为尺子和塑料袋经过摩擦它们产生了静电,静电将纸娃娃吸了起来。

  (三)大胆猜想

  1.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会起静电(能够吸起小纸屑和碎毛线),启发幼儿发散思维。

  师:想想你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接触到的,大家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能在摩擦之后吸起小纸屑和碎毛线呢?

  2.幼儿自己猜想,将猜想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

  (四)尝试操作

  师:请你试一试玩一玩,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的猜想对不对。

  1.幼儿动手操作,把木筷、塑料尺、塑料笔、铁勺、蜡烛分别和塑料袋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碎毛线、碎纸屑,把操作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验证猜想结果。

  2.个别幼儿说一说猜想与操作的不同,并进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静电现象,

  如: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穿化纤衣服脱时会有声音,黑暗中会发现 小火花;天气干燥时,长时间走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衣服会和身体粘在一起;有时 人与人在接触的刹那会被对方电到等等。

  (六)ppt:静电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静电,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我的存在。从一粒灰尘在空中飘荡,到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都有我静电的作用,平时我很安静,人们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当两个物体摩擦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我了。除了塑料小棒摩擦塑料袋可以吸起纸屑、平时小朋友梳头的时候有时会感到头发跟着梳子飘了起来,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开玩笑,另外,我最喜欢干燥的环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有时小朋友的'手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了一下,还有小朋友晚上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关了灯还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吧 。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哦!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让便我能够改进!让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

  不足之处:

  1、开始部分,我的语句组织的不太好,所以有的孩子没听清我的问题,所以一时孩子没摸到头脑,后来我是又经过引导后,孩子渐渐的明白,并能自觉操作了,方法也越来越新颖、有趣,很让人欣慰!在语句方面以后要加油!

  2我可以将“小章鱼”这一环节可以放到开始部分,这样更能调动起孩子的激情;

  3、碎纸屑我是准备了一个小方盒子,可是做完实验后,弄的到处都是,以后在做实验时我要先

  讲清规则,让孩子有意识些,这样也不会弄那都是了;

  4、如果我下次要讲的话,我一定会准备的更充分些,让孩子在不同的物品中去体验摩擦起电的乐趣!加油!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1、“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

  2、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为孩子准备许多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从中获取有益的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

  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头。

  3、录音机,歌曲“不倒翁”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配班老师扮“蓝猫”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

  1、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

  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2、幼儿自由玩。

  3、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1、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2、幼儿操作:将会倒下的玩具也装进东西

  (1) 提示: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小石头等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2) 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三、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1、在“不倒翁”的音乐中,让幼儿制作不倒翁。

  2、没有完成的小朋友继续制作不倒翁玩具,做好不倒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到玩具城里去玩一玩吧。

  五、结束

  小朋友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不倒翁”。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中,可在科学角中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尝试制作不倒翁。

  2、户外活动时,可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摇摆不倒翁”“金鸡独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体育游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5-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5-22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5-06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9篇08-20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10-24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08

【实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5-23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八篇05-23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5-23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九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