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6 08:51:09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语言发展较好,平时较喜欢讲故事和看图书,本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特点,设计时改变了以往同定讲述的传统模式,而是加深难度让幼儿自由排图讲述――独立思考――编讲故事,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思维力和口语表达力,培养了幼儿的想像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仔细准确地观察,了解罔片内容,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排图讲述故事。

  2.培养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有表情地讲述。

  3.通过自由排图讲述,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挂图一套(4张)

  2.幼儿用小挂图一套(4张)

  3.公鸡手偶1个

  活动过程:

  1.感知理解讲述内容。

  (1)手偶表演引入课题。(教师在黑板后,模仿手偶小公鸡讲话)

  “小朋友,你们好,大家都认识我吗?(认识)我是谁呀?(小公鸡)今天我来咱们大二班做客,大家欢迎我吗?(欢迎)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呢!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就请谢老师拿给大家看吧!(教师拿图片给幼儿看)就是这本画册《小狐狸》,非常好看,你们想看看吗?(想)我现在就翻给大家看,(教师翻书,假装将画册掉在地上)哎呀!画册掉在地上了,顺序也乱了,内容也弄得一团糟了,怎么办呀?(请幼儿自由讨论后得出结论:自己排图讲述)

  (2)出示打乱的图片,与幼儿一起仔细观察,了解画面内容,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小鸡怎么了?狐狸干什么呢?

  2.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幼儿每人一套小图片)将幼儿分成六组,进行自由结伴讲述。在幼儿讲述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幼儿之间,可用插话的'方法引导幼儿运用学过的词语、较完整的语句,有表情地说出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进行完整讲述,鼓励幼儿仔细倾听,找出与自己讲述不一样的地方。

  3.引入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完整讲述自己的排图故事,引导幼儿讨论、评价刚才讲故事的小朋友还有老师,他们哪里讲得一样?哪里不一样?从而帮助幼儿归纳出这样的认识:故事的转折点在于狐狸的好坏。启发幼儿将注意力关注到发生冲突的角色身上。

  4.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1)教师通过情境表演,帮助幼儿迁移新的讲述经验。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引导幼儿通过自身体验,感知狐狸角色的变化所引起的故事结果的变化,注意启发幼儿运用刚获得的讲述经验。

  (2)延伸活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故事内容,给小图片涂色、排网,制作画册《新编小狐狸》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温馨、柔美的意境和音乐的神奇、美妙。

  2、 丰富词汇甜蜜蜜。

  3、 能用恰当的语言续编、仿编故事中的部分情节。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 认识小提琴,了解小提琴悠扬的音色特点。

  2、 轻柔的音乐如《梦幻曲》、小提琴曲,《梨子小提琴》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5幅、动物头饰各两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画有半个梨子的图片,请幼儿进行想象,提出问题你能用它做什么?小松鼠会用梨子做什么,引出故事。

  2、 利用教师教学资源或挂图分段讲述,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 从开头讲至“传出很远很远去”,请幼儿说一说小松鼠用半个梨子做成了什么。

  (2) 继续讲至“小兔子听音乐会觉得暖和些,”请幼儿说一说,美妙的音乐传进了动物们的耳朵里,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不追了?它们怎么说的?鼓励幼儿戴头饰进行合作表演。

  (3) 继续讲至“都可以做提琴呢!”请幼儿说一说小音符会掉到哪儿去,掉到土里会怎样。鼓励幼儿发散思维进行续编。

  (4) 讲述至最后,引导幼儿进行概括,并试着给故事起名字。

  3、 完整欣赏故事,理解内容,感受音乐的神奇美妙。

  (1) 建议提问为什么动物们听了音乐后不再追来追去了?

  (2) 教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帮助幼儿体验和感受音乐的作用。

  小结原来音乐还这么神奇呀!能吸引人,能打动人,还能改变人。在生活中就有一种利用音乐进行治疗的办法,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对治疗疾病有帮助。

  4、 请幼儿仿编故事合作表演,进一步体验作品的内涵。

  (1) 请幼儿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可能会听到这美妙的音乐?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2) 请幼儿选择小动物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小组互相讨论,提示幼儿扮演什么,怎么演。要求表现动物们听到音乐的前后变化。

  表演开始,森林里一片混乱,老虎在追小兔,狼抓住了一只小羊。突然,小松鼠拉起了小提琴,好听的音乐传进了动物们的耳朵里,凶猛的'动物们安静下来了,老虎不再追兔子了,大灰狼放了小羊,把它揽进了怀里。

  (3)、给幼儿推荐“神秘园”的音乐,鼓励幼儿多听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畅、明亮。

  活动延伸

  1、 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3第16—19页,感受故事的温馨、柔美的意境。

  2、 在生活环节播放《梨子小提琴》音乐。

  活动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动画片,在讨论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时,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时,孩子们积极回应,飞扬说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的音乐,慧慧说喜欢钢琴的声音,彭东海说喜欢去海边时大海螺里的声音,还有的小朋友要把最喜欢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原来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样的快乐啊!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熟悉反义词。

  3、通过游戏,熟悉所学过的儿歌。

  活动准备:

  1、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十九组花形反义词。

  3、歌曲《小熊过桥》的歌词句条。

  4、小动物头饰若干。

  5、剪辑录制进出场及活动中的音乐。

  活动过程:

  游戏一:把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全体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用跑跳步上场,由老师扮演大象老师。

  1、大象老师:“小动物 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和他们的字宝宝朋友玩得多开心呀,我们在大森林里也认识了好多字宝宝朋友,现在,我们就把我们的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好吗”。

  2、由大象老师手拿字卡,小动物们用自己最好听的声音大声读出来。

  游戏二:找相反字宝宝

  1、将幼儿分成A、B两组,A组幼儿拿的字与B组幼儿拿的'字意思相反。

  2、大象老师:“其实我们的动物不但认识这么多字宝宝,我们还知道好多字宝宝的相反字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

  2、大胆想象,能由一件物品想象出另一件形状相似的物品。

  3、积极的参与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图卡一套。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变变”,唤醒幼儿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师提出要求:你们要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告诉老师,你把木头人变成了什么?

  (幼儿游戏两次,并说说自己变成了什么,看看别人也变成了什么?)

  二、出示图卡,引导孩子观察图卡。

  1、师出示卡片一:看看宝宝在看什么?你们认识这个瓶子吗?这是个什么样的瓶子呢?你觉得乐百氏果奶的瓶子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呀?

  2、师出示卡片二:边说“变变变,呀!变成了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3、幼儿把两幅图连起来完整的说一句很规整的话。

  三、观察五幅小图,引导幼儿自主交流学习。

  1、提问:“后面还有许多的卡片,它是谁的宝贝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2、集中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1)妈妈的鞋子。

  (2)奶奶的眼镜。

  (3)爷爷的茶壶。

  (4)宝宝的洗脸盆。

  (5)姐姐的彩色铅笔。

  3、教师指图片,幼儿迅速做出反应。

  4、幼幼互动,自由想象,选择图片讨论说说自己的`想象,教师巡回观察了解。

  5、集体与个别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匹配活动,支持孩子大胆想象。

  1、师:宝宝会把它们变成什么呢?请你来找一找。

  2、幼儿自由匹配,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匹配游戏活动,发挥幼儿的想象。

  3、集中幼儿阅读。完整的讲述十副图。

  五、幼儿完整阅读图书。

  1、师:在这本《变变变》的书上也有许多这样的卡片,其中还有我们没看过的图片呢!一起去看看、读读。(提出看书的要求)2、说说哪些图片是之前没有讲到的?

  3、集体阅读图书。

  六、拓展延伸活动。

  师:宝宝把爷爷、奶奶……的东西变出了许多交通工具,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可以变的东西,请你们找出来后把它画在这本书的后面去送给宝宝,好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南极的知识。懂得只有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探险家。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南极的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出示图片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天气炎热)

  2、图上都有什么人?(爷爷、小明)

  3、他们在做什么?(在树下乘凉)

  三、小朋友知道南极是什么样吗?

  让幼儿自由说说。

  四、听一听下面的笑话。

  1、师讲笑话让幼儿听。

  六岁的小孩:"爷爷,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南极探险家。"

  爷爷:"好极了"

  孩子:"我想现在就开始训练自己。"

  爷爷:"怎么训练法?"

  孩子:每天给我一元钱买冰淇淋,将来我就能适应寒冷的天气。?

  2、师教幼儿朗读,感受笑话的乐趣。

  五、讲笑话

  1、老师讲笑话让幼儿听。候处理

  2、幼儿将自己知道的'笑话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3、评一评谁的笑话讲的好。

  六、室外活动。

  七、小结。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合理排图。

  2、启发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述排图的理由。

  3、懂得有了本领应为朋友带来欢乐的道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大图片一套,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小狐狸的变身法》。

  2、什么叫变身法?(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3、介绍第一幅图片。

  ①第一幅图片讲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小结第一幅图片的内容:一天,小狐狸得意地对爸爸说:“我学会了变身法,会变蘑菇,会变石头,还会变其他许多东西呢!”爸爸翘起大拇指说:“你可真了不起!”正说着,小兔走过来了。

  4、引导幼儿排列图片顺序。

  ①看见小免来了,小狐狸会干什么呢?

  ②请幼儿仔细观察每幅图片,然后按故事发展的顺序排列图片。

  ③请个别幼儿排好图片后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④教师按幼儿讲的顺序排出相应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及前后关系。

  5、装订图书。

  ①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图片的顺序不会搞乱?

  ②请幼儿按顺序在图片的右下角编上号码,并将图片装订成书。

  6、引起幼儿对下次学习的'兴趣,结束。

  附:小狐狸的变身法

  一天,小狐狸得意地对爸爸说:“我学会了变身法,会变蘑菇,会变石头,还会变其他许多东西呢!”爸爸翘起大拇指说:“你可真了不起。”

  正说着,小兔走过来了。小狐狸一瞧:嘻嘻,这肯定是只笨小兔,让我“吱溜”变成个蘑菇来捉弄它吧。等它采的时候,我跳东跳西,让它累得气喘吁吁,晕头转向。哈哈,就这么办!

  小兔一瞧有蘑菇就去采,谁知蘑菇跳来跳去,怎么也采不到。小兔正纳闷,小狐狸恢复了原样,得意地说:“瞧你这只笨小兔,上我的当了吧。这蘑菇是我变的呀,哈哈!”小兔听了生气地走了。

  正在这时,小狗走过来了。小狐狸一瞧:嘻嘻,这肯定也是只笨小狗,让我“吱溜”变成块石头来捉弄它吧。

  小狗走着走着,忽然脚底下冒出块石头,把小狗绊倒了,小狗呜呜地哭了起来。小狐狸恢复了原样,得意地说:“瞧你这只笨小狗,上我的当了吧。这石头是我变的呀,哈哈!”小狗听了很生气。

  小兔、小狗都不理小狐狸了,小狐狸趴在地上想:为什么它们都不理我呀?一个人真没劲,我得想个办法,和它们重新做好朋友。

  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小狗、小兔都没带伞,正着急呢,小狐狸“吱溜”一下变成一把大伞,为小兔、小狗挡住了雨,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良好语言学习情境,培养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词的基本概念,并会正确使用动词。学习常见动词:跑、跳、游、爬、拍、飞扔等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3、通过语言游戏提高幼儿对学习动词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图片内容,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奇妙的口袋,皮球,毽子,小鼓等。各个动词卡片。跳绳、皮球、高跷、沙包、毽子各6个。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1、儿歌游戏引出动词。

  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动物聚会真热闹,小马跑,小兔跳,小鸟飞到枝头笑小鸡啄,小鸭叫,白鹅摇头路边瞧,鱼儿游,乌龟爬,你听我说悄悄话。(儿歌中的动词边做动作,边加重音调)教师:嘘~~我知道,你们非常愿意和我一起游戏和学习,所以,今天我带来了神秘的伙伴,不过,你们勇敢的回答问题才能请出它们,准备好了吗?

  2、学习动词。

  教师:在刚才的儿歌里,小马在做什么呢?(跑)谁能表演一下跑?请幼儿表演后,出示跑字卡,张贴在黑板上,并朗读跑。

  那小兔呢?小兔怎么样?(跳)是的,出示跳,谁能表演一下跳呢?

  逐一提问刚才儿歌里出现的动词,并把它们张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动词含义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吗?这些字宝宝都是可以用什么来表示的?(动作)这些字都可以用动作来表现,让我来告诉你们,陈述人或事物的动作、情况、变化的词叫做动词。(将动词概念的字条出示在黑板上)集体朗读动词字卡一遍。

  4、奇妙的口袋。

  教师:小朋友们读的都很棒。其实在奇妙的口袋中,还藏着许多可爱的动词宝宝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摸奇妙的口袋,根据摸出来的东西做相应的动作。如皮球,先请幼儿说,皮球可以怎么玩呢?(拍、滚、踢、顶)幼儿说完之后出示相应的字卡。如黑板上有,就不用出示了。幼儿表演之后,老师把摸出来的东西再放进去。突出放字的`声音。

  幼儿逐一摸奇妙的口袋。回答相应的问题最后,老师系奇妙的口袋,告诉孩子们,系也是动词。

  5、巩固对动词的认识。

  认识了这么多的动词宝宝,它们都说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们做游戏,还说想考考大家呢。你们愿意让动词宝宝考考你们吗?

  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如果你们听到我说出动词,就马上举手大声说出来。

  老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找动词。

  讲故事之后,教师出示故事图片看,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真的来看你们了。这些就是故事里的动词宝宝们。有的被小朋友们找到了,有的没有被找到。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6、总结部分。

  教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动词宝宝,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找到它们,也会和它们成为好朋友的。

  今天小朋友们玩的很开心,老师也很高兴和你们在一起做游戏,我非常喜欢你们每一个人,我要摸摸每个小朋友的头,希望你们能记住郝老师,下次有机会,我们再来做游戏。(逐一摸孩子的头)摸,也是~~(动词)对了,摸也是动词。你们真聪明!

  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玩具,看看你们能不能在游戏时候,找到动词宝宝,选择你喜欢的玩具吧!

  幼儿自由选择,老师参与3-4人游戏,并询问相应的动词。

  7、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给图片进行排序。

  2.尝试仿编故事,用连贯的语言在集体面前讲乌鸦喝水的经过。

  3.知道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发才能解决。

  活动准备

  1.四个不同形状的瓶子,小石子若干。

  2.玉米粒、豆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和幼儿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小朋友你们见过乌鸦吗?幼儿说见过,乌鸦是个什么样子?身上什么颜色?。幼儿回答后向幼儿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并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做实验

  (1)用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装,只到装满水到瓶口,让幼儿观察。

  (2)用玉米粒和豆子装,找两个小朋友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分别装玉米粒和豆子,装一粒玉米粒、装一粒豆子的'装法,直到水长到瓶口为止,看谁装的个数多和少,让幼儿理解物体的大小不同,它占的面积也就不同。

  3、观察图片内容,然后提问;乌鸦口渴的时侯是怎样喝到水的?让幼儿学一学乌鸦口渴的时候难受的样子和用石子往瓶子里放的样子?让幼儿想一想自己如果遇到口渴的时候,会怎么办?会想什么办法?

  4、让幼儿思考后说出多种办法,最后选一种最好的办法利用

  (1)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从乌鸦喝不到水到乌鸦喝到水,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并做出动,仿编故事。

  (2)让幼儿学讲故事内容,并有表情的讲述,或着两人一组向对方讲,最后看谁讲的最好比一比,选出讲的最好的大家最爱听的到前面来讲给大家听。

  (3)分组讲述,一组为单位讲,比一比哪组讲的好,想的办法多又合理。

  教师小结:教育幼儿遇到困难时,不要着急要动脑筋想办法,去排出困难。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推荐】03-21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11

【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03-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热】03-05

【热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2-27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荐】02-27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热门】02-27

【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