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07 07:04:03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实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实用15篇)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

  活动名称:七彩光和果娃娃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友好、快乐的情绪。2、学唱歌曲,尝试唱准附点和休止附。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水果店,重点观察水果颜色的丰富多彩。

  2、各种色彩并面带笑容的纸制果娃娃。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欣赏一遍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与哪个故事有关。

  2、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说说有哪些果娃娃。

  3、按歌词顺序出示“果娃娃”,帮助幼儿念白歌词。

  4、重点学念歌曲念白部分。

  5、再次欣赏歌曲一遍,感受其节奏感和趣味性。

  二、学唱歌曲

  1、师幼一同演唱歌曲,感受乐句中的附点和休止附。

  2、教师演唱歌曲,其中念白处让幼儿插入,提高幼儿的兴趣。

  3、启发幼儿用友好、欢快的声音演唱。

  4、请幼儿用其他水果名替换念白处的内容,引导其余幼儿学念。

  5、采用个别幼儿创编的念白,演唱歌曲。

  大班音乐活动――毕业歌(荣娟娟)

  活动名称:毕业歌

  活动目标: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发与老师、小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用不同的.情绪表现不同的乐段。

  活动准备:以学过毕业诗,小鸟和笑脸娃娃的指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有感情的朗诵毕业诗

  1、教师按音乐节奏朗诵毕业诗。

  2、幼儿学习按音乐节奏朗诵毕业诗。

  二、学习歌曲。

  1、听教师范唱歌曲,说一说这首歌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演唱,幼儿轻声演唱若干遍。

  3、说说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比较合适。

  三、分段跟唱

  1、老师用小鸟和笑脸娃娃的指偶边演示边范唱,

  2、帮助幼儿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

  四、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集体齐唱

  2、男孩唱第一、第三段,女孩唱第二段。

  3、请个别幼儿领唱第一、第三段,全体幼儿唱第二段。

  4、提醒幼儿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较熟练地演唱歌曲。

  2初步能根据歌曲内容学跳舞蹈,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大家一起跳舞的快乐。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在《好朋友》音乐伴奏下边唱边按节拍走进活动室。

  2.问答对唱《在哪里?》,幼儿根据老师唱的内容,用歌声唱出。(半度上升)。

  1234565|321—||

  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找朋友》

  3.新授舞蹈《找朋友》

  (1)听前奏回忆名称。

  (2)复习歌曲。

  (3)老师边唱边表演两遍,让幼儿掌握舞蹈的顺序。

  老师问:唱到哪一句时要找到朋友?怎样让别人知道你找到朋友了?找到朋友怎么办?(介绍自己)教师根据回答的内容出示图片,边讲解指图片唱一遍。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垫步动作,能跟随音乐舞蹈。

  2、感受新疆的欢快旋律,体验跳新疆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走进新疆PPT、新疆的歌曲、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一、开着小车去新疆。(播放PPT)去过新疆吗?新疆有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1、如何去新疆--幼儿讨论去新疆的方法。

  2、开着小车去新疆--幼儿探索垫步的要领。

  (1)教师示范开小车屈伸(给汽车加油)--脚掌单一垫地(踩油门)--垫步(开车)

  (2)幼儿说说开车前的准备及开车中脚是怎么动的`。

  (3)教师再次演示垫步,炎症幼儿说的要点的正确性。

  (4)集体尝试模仿开小车(垫步)

  (5)请个别幼儿示范xx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他的小车能够开到新疆?

  (6)集体再次尝试开小车(垫步)师:新疆很远,小司机可要跟上了。我请铃鼓来帮忙,听到鼓声我们就踩下去代表踩油门。这样,我们就能更快一些到新疆了。

  二、新疆葡萄沟摘葡萄。(播放PPT)

  1、参观新疆美景xx来到葡萄沟,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看,新疆阿姨来摘葡萄了!

  2、摘葡萄xx新疆阿姨在什么地方摘葡萄

  (1)幼儿探索用动作表示摘葡萄。

  (2)师生共同创编摘葡萄的儿歌。

  (3)师生共同用动作摘葡萄。

  xx师:这边的葡萄摘完了,要到另外一边怎么办呢?(垫步过去摘)

  三、新疆朋友大联欢。(观看视频)新疆的阿姨、叔叔们跳起了快乐的新疆舞。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意境,尝试用歌声表达小青蛙快乐逍遥的心情。

  2.能调动情感和想象投入“找害虫”游戏中,并根据指令要求回到原位。

  3.体验猜测虫子的乐趣和猜测成功的喜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歌曲音乐《小青蛙》。

  2.布置三个草地,草地里藏着自制的小虫子。

  3.写着号数的`小杯子5个,虫子造型的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歌曲。

  1.提出“咕呱”叫声,引起幼儿对青蛙角色的猜想。

  2.完整清唱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及歌词内容。

  二、提出练习找虫子技能的游戏情景,在游戏的过程中初步习得歌曲。

  1.提出练习“找虫子”的游戏情景。

  2.和幼儿一起玩“找虫子”的游戏3—5遍。

  3.根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歌唱的情况解决重难点问题。

  三、增加游戏挑战,引出三块草地的游戏情景,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1.讲解玩法,提出要求。

  2.跟唱歌曲,学习捉虫。

  3.反思游戏,再提要求。

  四、引出“快乐逍遥”的歌词,并请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有感情的演唱。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垫步动作,能跟随音乐舞蹈。

  2、感受新疆的欢快旋律,体验跳新疆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走进新疆PPT、新疆的歌曲、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着小车去新疆。(播放PPT)去过新疆吗?新疆有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1、如何去新疆--幼儿讨论去新疆的方法。

  2、开着小车去新疆--幼儿探索垫步的要领。

  (1)教师示范开小车屈伸(给汽车加油)--脚掌单一垫地(踩油门)--垫步(开车)

  (2)幼儿说说开车前的准备及开车中脚是怎么动的。

  (3)教师再次演示垫步,炎症幼儿说的要点的`正确性。

  (4)集体尝试模仿开小车(垫步)

  (5)请个别幼儿示范*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他的小车能够开到新疆?

  (6)集体再次尝试开小车(垫步)师:新疆很远,小司机可要跟上了。我请铃鼓来帮忙,听到鼓声我们就踩下去代表踩油门。这样,我们就能更快一些到新疆了。

  二、新疆葡萄沟摘葡萄。(播放PPT)

  1、参观新疆美景*来到葡萄沟,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看,新疆阿姨来摘葡萄了!

  2、摘葡萄*新疆阿姨在什么地方摘葡萄

  (1)幼儿探索用动作表示摘葡萄。

  (2)师生共同创编摘葡萄的儿歌。

  (3)师生共同用动作摘葡萄。

  *师:这边的葡萄摘完了,要到另外一边怎么办呢?(垫步过去摘)

  三、新疆朋友大联欢。(观看视频)新疆的阿姨、叔叔们跳起了快乐的新疆舞。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4/4拍歌曲的强弱特地点;学习领唱与合唱,并能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演唱。

  2、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激发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教师教学资源《山谷回音真好听》(音频)《国家》(音频)

  活动建议:

  一、 听《山谷回音真好听》音频,玩发声游戏。

  将幼儿的作为排成半圆形,教师引导幼儿科学发声的方法,双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保持发声时的口型。注意:呼吸、咬字、吐字、口腔共鸣、轻声等方法。

  (1) 先听音频,然后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2) 老师弹唱前半部分,幼儿唱回音部分。

  二、 熟悉歌曲《国家》旋律,感受4/4拍歌曲的特点。

  (1) 教师播放歌曲音频,请幼儿认真倾听。

  (2) 引导幼儿感受4/4拍歌曲的强、弱、次强、弱的弱点。

  (3) 请幼儿表达感受,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思,重点在“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三、 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国家》

  (1) 教师清唱,引导幼儿念歌词。

  (2) 教师引导幼儿采用领读+齐读的方式,感受歌词,为领唱和合唱打下基础。

  (3) 教师弹琴,幼儿站直身体,用自然的声音跟唱。

  (4) 教师领唱前四句,请一名幼儿领唱第五句到第八句,其他幼儿合唱后面的`部分。

  (5) 鼓励两名幼儿演唱前八句,其他幼儿合唱后面的部分。

  (6) 教师引导幼儿看指挥,准确进行领唱和合唱。

  四、 欣赏歌曲《国家》mv,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含义,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感情。

  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自己的祖国,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加幸福快乐。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7

  一、设计意图:

  这首瑞典乐曲《梦幻溪》为小调乐曲,曲式为AB曲式,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故事的牵引,让孩子们走进圆圆和溜溜两位主人公的梦幻世界,并在优美的旋律当中一起翩翩起舞,用美妙的声音、用柔美的肢体跟着音乐一起来绘画,装饰着美好的嘉年华会。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游戏、道具律动,感应乐句的优美,并充分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2、感应AB曲式。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音乐《梦幻溪》

  2、飘带人手一件,红黄蓝绿四组纱巾若干。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用肢体、飘带表现出四大乐句的优美旋律。

  2、难点:初步用手和飘带划出A段音名的高低旋律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梦幻溪的美好嘉年华会;

  1、看图讲述,师生共同体验嘉年华的快乐时光。

  故事:一场盛大的嘉年华会将在梦幻溪举行,雨滴婆婆带着水滴精灵们朝着梦幻溪出发了,顽皮的`圆圆和和溜溜两个人跑到了香蕉树林里玩起了溜滑梯,当圆圆和溜溜玩的正高兴时,突然想起了水滴婆婆的叮嘱,便急急忙忙的往梦幻溪的方向前进,可是,梦幻溪到底在哪里呢?圆圆和溜溜只好乘着小青蛙的荷叶船,继续往前走,经过了一片美丽的森林,突然这时候前面传来优美的音乐:l。lsilsfmrdt。l。si。l。t。dt。L。…………小朋友,你们猜,圆圆和溜溜找到梦幻溪了吗?

  (二)手之舞:感应优美的乐句

  1、老师轻哼音乐旋律,幼儿静静聆听,老师引导幼儿用手画出代表乐句的涟漪(乐句配上语词:小圆点慢慢变大了…………)

  2、A段:教师哼唱唱名旋律并用手臂飘点出旋律之高低,幼儿模仿。

  B段:在空中用手轻柔的画出4个乐句。

  师:你会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用着你的小手、脚、肩膀、身体,画出好看的水纹线吗?试一试吧!

  (三)道具游戏:飘带之舞

  1、A段:聆听老师哼唱旋律,并用飘带上下飘荡划出旋律之高低。

  B段:在四周的空间画出乐句的线条,或画出水面的涟漪状。

  2、双人接龙游戏。

  (四)律动感应AB曲式

  1、全体围圈,师板书唱名旋律,并尝试引导幼儿模唱A段的唱名旋律。

  2、小组游戏:音乐划船(四人一组,各手持红黄蓝绿纱巾一件作浆)

  A段:四人一组手持纱巾船浆做划船向前状,

  B段:四人依乐句接龙画出四个涟漪。

  (五)、音乐会大餐(纱巾水果派)

  1、请小朋友一起把纱巾叠好,放回原处。活动结束。

  五、延伸活动:

  指导幼儿完成游戏用书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结合图示,复习走步、跳步、踮步、小跑步4种基本步伐。

  2.知道螺旋形的运行轨迹,尝试合拍地边听音乐边呈螺旋形走。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会唱歌曲《卷炮仗》,玩过“卷炮仗”游戏,4种基本步伐、螺旋形图示,歌曲步伐说明。歌曲步伐图示,教师自制的火柴道具。

  活动过程

  1.感知图示,回忆4种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

  (1)出示图示,提问:4个小娃娃在做什么动作?

  结合幼儿回答,教师依次重申各动作要领,并带领幼儿随口令练习。

  走步:双脚自然交替向前走,手臂随着步伐前后自然摆动。跳步:双脚同时向前跳,脚尖先着地,注意控制与前面小朋友的距离,步伐轻盈,不发出响声。踮步:双脚脚尖交替向前走,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小跑步:双脚脚尖着地交替跑动,注意步伐轻盈,不发出响声。

  (2)总结图示与步伐的对应关系。

  2.复习歌曲,学习用步伐表现歌曲。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卷炮仗》。

  (2)教师演唱,并出示歌曲步伐图示。

  提问:什么地方看不懂?(发现最后一张图片中除有踮步的图示外还多了一个黑点,教师重点解答:黑点表示做蹲下的动作)

  教师总结:每一张图示代表一个乐句,告诉我们在歌曲的什么地方会用到什么步伐。

  (3)再次感知图示,学习用步伐表现歌曲。

  A.教师边范唱边手指图示,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歌曲与步伐的对应关系。B.幼儿根据图示练习。C.撤除部分图示练习。D.完全撤除图示表演。

  3.感知螺旋形,学习合拍地呈螺旋形走。

  (1)出示螺旋形图示,介绍螺旋形运动的轨迹。

  (2)幼儿练习。(注意提醒幼儿合拍地走)

  4.结合歌曲,边表演边变化队形。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队形变化。

  提问: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开始走螺旋形?“一条线”时用到了哪两种步伐?“螺旋形”时又用到了哪两种步伐?

  (2)集体练习。师生一同边演唱歌曲(速度可由慢至快)边练习,反复2次~3次。每次结束时教师点评,特别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幼儿进行调整。

  (3)分组练习。分成男生、女生组或2组~3组练习。

  (4)教师出示自制的火柴道具,现场点燃“炮仗”(幼儿扮)。一个个“小炮仗”自创各种动作,表现燃烧、爆炸。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创编配合相应步伐的手部动作。

  2.提供头饰、火柴道具,供幼儿游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 初步分析音的高低,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通过游戏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人矮人图片、磁带、铃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小朋友为客人老师表演歌曲《小花、小树》。通过小树长高了引出主题。

  二、进行部分

  1、 教师出视高人矮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图片上是谁,有几个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礼物,一会儿老师就帮他们把礼物送给你们。”

  2、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入主题。“高人和矮人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都要一起到树林里散步,可是今天他们来到树林时发现以前散步时的音乐被换了,他们不知道哪一段音乐是高人散步时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时用的音乐。小朋友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3、 初步分析高低音。“我们这里有他们散步时的音乐,仔细听听现在是谁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细听听这是谁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声音很高,矮人走路的声音很低。”

  4、 幼儿和老师共同来创编高人与矮人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高人矮人走路。”

  5、 教师为小朋友发礼物――铃鼓。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安顺时针方向,听音乐学高人矮人走路,边走边拍打铃鼓。

  三、结束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跳健康操。“高人矮人今天特别高兴他们想请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跳健康操,你们愿不愿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结束本次活动。

  教师自评

  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配合老师,老师的语言不够严禁,在音乐的选择上应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乐曲选择过难,对小班孩子来说应选一些高低音区别较明显的乐曲,效果会更好。由于准备的不充分,使用铃鼓时,老师应强调如何使用铃鼓。在动作创编上,如果老师能进一步引导幼儿,幼儿会更投入于活动中。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多愉快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多愉快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熟悉歌曲内容及曲调,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学习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混合节奏型,并能按节拍做拍手、跺脚的动作。

  3.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学习踏点步、跑跳步、横跨步。

  4.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合拍、自如地表演动作,并巩固节奏感。

  准备:

  课前带幼儿练习踏点步、跑跳步、横跨步。

  活动与指导:

  1.听音乐《多愉快》用“手腕花”“跳跳步”等组合合拍的步入音乐室,要求动作优美,脚步轻快。

  2.节奏练习,四分、八分、十六分混合节奏。

  Х ХХ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鲜花开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鲜花开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用欢快的情感演唱歌曲,接好前奏,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2.感受音的厚与薄,发展听音能力。

  准备:

  各种节奏乐器、磁带、手偶燕子。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小声轻步》,用前脚掌练习轻步走,愉快地进入教室。

  2.听音练习: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反应准确。

  (1)教师在钢琴上弹单音、合弦让幼儿听,比较哪个音薄,哪个音厚,感知单音与合弦的不同,反复听练习。

  (2)用动作表现单音:轻拍(弱),合弦音厚强。

  3.歌曲:鲜花开

  “花园里的花开的可漂亮了,一朵朵,特别的可爱,像我们小朋友漂亮的脸蛋,咱们快来用最好听的歌声来唱鲜花开吧!”

  (1)为了帮助幼儿记住歌词,按内容画一幅《鲜花开》的图片。

  (2)集体听前奏演唱歌曲,提示幼儿要接好前奏、间奏。分清蜜蜂采花蜜、蝴蝶采花粉。

  (3)教师用清唱的方法辅导幼儿唱准音调和吐字。

  4.复习歌曲《小燕子》

  (1)歌曲中的前两句请一名幼儿领唱,后两句集体接唱,接唱要衔接紧凑,唱准,唱齐。一字两音要唱清歌词。

  (2)幼儿利用手偶边唱边表演,还可以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5.节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

  (1)老师编故事,幼儿用乐器打节奏,讲到狮子得意的时候停下,让幼儿继续编故事,打节奏。

  辅导幼儿选择乐器要符合模拟的声音。

  如:大鼓(雷声)x x─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庆六一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庆六一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2.学习唱十六分音符及间奏,体验节日快乐的心情。

  准备:

  走与跑录音带、《小鸭子的舞》录音带、小鸭头饰。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走着去,跑回来》,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知道走的音乐慢,跑的音乐快一些。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来练习走与跑的动作,音乐反复的变化,加强幼儿对快慢的感受与辨别能力。

  3.歌曲:“庆祝六一儿童节”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我们生活在今天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

  (2)幼儿欣赏老师范唱《六一的歌》。

  (3)随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学唱全曲,辅导幼儿唱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间奏,体验节日的快乐,用歌声表达愉快的情感。

  4.复习《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声音由弱到强,表现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领唱,齐唱练习。

  (2)《大雨小雨》

  幼儿分组,一组唱大雨,―组唱小雨,分组唱时注意衔接的要紧凑、自然,节奏准确合拍。

  5.欣赏:《小鸭的舞》

  (1)幼儿安静的欣赏《小鸭的舞》

  提问,这首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小动物的事?对是小鸭子的故事。你们仔细听听小鸭子在干什么?

  (2)分段听:⑴─⑾要求幼儿集中精力听音乐,从欢快活泼的音乐声中听出小鸭子在高兴的跳舞,速度稍快。

  ⑿─⒇启发幼儿从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听出小鸭子很高兴的游泳,速度较慢。

  (21)─(25)小鸭子们游泳后又继续愉快的跳起舞来,速度稍快。

  结束部分:幼儿戴上小鸭头饰,在老师的引导下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的快慢与表达的内容关系。幼儿自然地离开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0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喜欢游戏和通过游戏学习的特点,本活动以“猜谜”和“找图”这两类小班幼儿熟悉和喜欢的游戏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其中“找图”的范围不只局限于教具的大图,还包括幼儿的座椅、教师的衣服等,使幼儿感受到多种可能性。此活动环环相扣,游戏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幼儿在一遍遍的游戏中不断地倾听歌曲,努力保持专注力,逐步形成稳定的.听觉表象,进而顺畅地进行集体歌唱和创编。

  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结合“猜谜”和“找图”的游戏,尝试用“小兔”“小猴”“小蛇”替换“小象”。

  3.体验集体歌唱和游戏的快乐。

  准备:

  黑板,森林的背景图片(如图),小象图片若干(分别藏于幼儿座椅背后、教师衣服后背、大图下等),小兔、小猴、小蛇图片各一张如下图(分别藏在大图中的树旁、树上、草丛中)。

  过程:

  一、猜谜语听歌曲

  师: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啊?

  师:对,是大象。

  师:我这里有一首歌,我们来听一听它唱的是不是“大象呢?(教师范唱第一遍。)

  二、学唱新歌

  1.倾听范唱,感受歌词和旋律。

  师:你们听到歌里唱的是不是“大象”呀?

  师:不是大象,那是谁呢?

  师:哦,是小象。那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是这样的吗?(教师范唱第二遍。)

  师:歌里还唱了什么?(教师范唱第三遍。)

  师:小象的鼻子怎么样啊?

  师: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师:今天,有着长长鼻子的小象就来到了我们的房子里,它躲到了椅子的后面请找一找,小象躲在哪张椅子背后呢?

  (教师通过设置“找小象”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并为后续活动做铺垫,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师:仔细听听,我对小象唱了什么?(教师范唱第四遍。)

  师:还有小象吗?请你们在椅子下面找一找!我来对小象唱歌。(教师范唱第五遍。)

  师:我又要对小象唱歌了!如果你会唱,你可以轻轻地和我一起唱。对于不会唱的地方,请你仔细听听我到底唱了什么。

  (教师加深幼儿对歌词内容和歌曲旋律的记忆,再次明确倾听的任务。)

  2.学唱歌曲。

  师:我们房子里还有小象吗?(教师转圈提醒幼儿)大家找一找,在哪里?

  师:呀!在我身上啊!可是它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出来。如果你们唱歌给它听,它就会出来!

  (幼儿集体歌唱,进入歌唱学习的检验环节。)

  师:小象出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或提问:小象为什么不出来呀?)

  (教师可根据幼儿歌唱的具体情况选择上述指导语,引导幼儿集体进入反思评价环节,时间控制在2分种内。)

  师(出示背景图):森林里也有一只小象,它想请那些会轻轻地完整地唱歌的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三、创编歌词

  1.将“小象”替换成“小兔”。

  师:小象有长长的鼻子。在森林里,它有一个好朋友,有长长的……(教师模仿小兔的长耳朵进行提示)耳朵,它是谁啊?

  师:对了,是小兔。谁能在森林里找一找小兔?

  师:你们会把“小象”换成“小兔”来唱歌吗?除了这个,还要把“鼻子”换成什么呢?(耳朵)我们来试一试。

  2.将“小兔”替换成“小猴”。

  师:刚刚是小兔的耳朵真呀真正长。那有着长长的尾巴、爱爬树的是谁呀?

  师:好,我们来唱一唱“小猴”。请会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的小朋友来找一找小猴。

  3.将“小猴”替换成“小蛇”。

  师:森林里有长长身体、长长舌头的是谁呀?

  师:它在哪里呢?谁来找一找?

  师:我们来唱一唱“小蛇”。是唱舌头长还是唱身体长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分别演唱。)

  四、扩展经验

  师: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动物或者物品有长长的东西呢?我们来说一说、唱一唱吧!

  (若幼儿说出其他特征,教师不要给予否定,而是要进行归纳、整理。比如,当幼儿说河马很胖时,教师可以说:“这个小朋友说出了河马很胖,那河马有哪个地方是长的呢?”在幼儿讨论后,告诉幼儿:“河马的尾巴还挺长的,比兔子的长哦!”)

  延伸活动:

  1.在小班下学期可引导幼儿两两对唱。

  2.进一步引导幼儿替换名词“小象”和形容词“长”,进行新的创编。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并尝试按节奏创编歌词。

  2、能积极参加猜谜活动,并能接受挑战,勇于战胜困难,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重点:愿意通过问答的形式歌唱谜语歌。

  难点:模仿歌曲中描写动物外型的歌曲进行创编并歌唱。

  【活动准备】

  数张谜语造作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师生问好歌》、练声3遍

  基本部分:

  熟悉歌曲内容,学习用歌曲回答出谜语的答案。

  师:我听说大一班的小朋友猜谜语猜得最棒了,今天我就来考考你们。

  1、师边出示图边唱: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

  师请个别幼儿说出是什么动物,并引导幼儿唱出谜底,“知道知道这就是**呀。”

  2、“下面我再加两个特征,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并且把谜底唱给我听”、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胡子长长的,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

  师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唱出谜底。

  再次出图片,说唱谜语。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体胖胖的,喜欢吃竹子,”

  幼儿一起唱歌回答。

  4,连续猜谜语: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开像扇子。

  幼儿一起唱出答案

  不看图片听老师唱歌提问

  师:下面我要换一种方式出谜语,我们不看图片了,看王老师的动作来猜。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口袋,跑得快快的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个子高高的,脖子长长的

  自己尝试按节奏创编

  1、师:我准备的小动物都让你们猜出了,你们自己能编个谜语让大家猜猜吗?

  (1)请个别幼儿上来创编(3——4个)

  (2)师针对提醒可不可以加上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可不可以加上小动物长什么样子?可不可以加上小动物的叫声?

  (3)师加以完善,幼儿一起唱歌回答。

  (4)表扬完全是自己唱出提问的部分幼儿

  2、现在我要让你们来编一个,我告诉你谜底,你编给我听,今年是猪年,编个小猪吧?

  请个别幼儿说出小猪的特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加以总结。

  “我们再编一个,谁来说说我们编个什么呢?”

  请一个幼儿说说要大家编什么?

  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有什么特征,创编动物谜语。

  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本领,是把谜语唱出来的,现在我们去出一个谜语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猜猜,也可以请客人老师出给小朋友猜”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XX什么干什么”的歌词。

  3.感受说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PPT课件导入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老爷爷,看看老爷爷在做什么呀?(出示PPT)哦,原来老爷爷在捏面人,那你们见过捏面人吗?在哪里见过?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捏面人也叫面塑,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用面和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上一些色彩、石蜡、蜂蜜等制成各色面团,经过捏面艺人的巧手,捏成各种戏剧人物、动画形象或飞禽走兽等等,变成人们喜欢收藏的工艺品。这位老爷爷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老爷爷都捏了什么面人呀?(幼儿回答)

  二、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教师:老爷爷捏的面人好多好多呀,把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老爷爷本领大不大呀?有个小朋友忍不住要夸夸老爷爷啦,请仔细听小朋友是怎样夸老爷爷的?(放音乐)

  2.教师: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夸老爷爷的?请你来说一说。加上动作夸一夸(幼儿回答后教师将歌词连起来说一遍。)那我们随着音乐也夸夸老爷爷好吗?(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唱第一段)教师启发幼儿加动作再演唱一遍。

  三、学习歌曲的说唱部分

  1.教师:小朋友,老爷爷听到我们夸他心灵手巧,可高兴了,他说要捏几个面人送给小朋友,我们看看老爷爷捏的什么面人送给我们?分别出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的图片,让幼儿模仿猪八戒吃西瓜、唐僧骑大马、沙和尚挑着箩,孙悟空变戏法的动作。

  2.(出示圆舞板)师:小朋友,咱们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叫我问你答!师问:捏一个猪八戒干什么?幼边做动作边回答: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依次问答唐僧、沙和尚、孙悟空,教师用圆舞板打节奏)

  3.引导幼儿把四个人物连起来说一遍。先打节奏说一遍,再加上动作说一遍

  四、说唱表演

  1.教师:夸奖老爷爷的那个小朋友把老爷爷送给我们的面人的样子也加进了歌曲了,编成一首完整的`歌曲,叫捏面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听到的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对,又有唱又有说,这样的歌曲叫说唱歌曲,现在我们来分成两部分,说的和唱的分开,女生唱唱的部分,男生说说的部分,女生表演唱的时候男生给她们打节拍,男生表演说的时候女生给他们打节拍。(男女生互换一次)全体围成圆圈再表演一遍。

  五、创编

  老爷爷的手这么巧,那你们想不想请老爷爷给你们也捏个面人呀?你想请老爷爷捏个什么做什么呢?(捏一个小狗汪汪叫--) 幼儿创编,并把幼儿创编的歌词唱进歌曲里(进行2-3遍)。

  六、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棒,不光能唱会说,还能创编呀,那你们想不想学老爷爷捏面人呀?老师在后面的桌子上也准备了一些彩泥,你想捏什么?就去试试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3

  设计思路:选材的思考: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随着一场场淅沥沥的春雨,春天也悄悄的来到我们的身边,孩子们在散步、运动的时候,总是会跑到我身边来,“老师,你看好多小花都开了呢!”他们对春天大自然的变化特别关注,在这个时候开展本次活动孩子的兴趣应该是相当浓厚的。基于曾经开展过一次《厨房里的声音》的打击乐活动,孩子们对于乐器与乐曲的匹配演奏也有了初步经验,所以我将此进一步开展起来,尝试用轮奏的方式表现春天里春雨和种子对话的情境。

  环节的思考:

  第一环节,仔细倾听音乐,找出春天两个好朋友春雨和种子不同的唱歌声音;第二环节,尝试辨别选择不同的声音特质的乐器来匹配歌曲内容,根据图谱提示节奏进行打击;第三环节,感受节奏谱,尝试用匹配乐句的乐器轮奏。

  活动目标:

  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特质,尝试根据图谱提示用轮奏的方式为歌曲伴奏,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乐趣。

  重点:根据节奏谱将歌曲的内容与乐器匹配演奏。

  难点:用轮奏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乐器、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两个好朋友(环节意图:仔细倾听音乐,找出春天两个好朋友春雨和种子不同的唱歌声音。)

  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里有什么?

  总结:春雨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种子大树发芽了,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2、倾听歌曲:

  提问:有一首我们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里面两个春天的朋友分别是谁?

  重点提问:那么你们听到歌曲中唱到的两个好朋友吗,他们是谁?

  他们分别是怎么唱歌的?

  小结:春雨春雨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他们是春天里的一对要好的朋友。

  二、乐器宝宝爱春天(环节意图:尝试辨别选择不同的声音特质的乐器来匹配歌曲内容,根据图谱提示节奏进行打击。)

  1、过渡:我这里有些乐器宝宝可喜欢春天了,他们也要来唱歌了。

  提问:这两个乐器,听一听,那个乐器像春雨在唱歌,那个乐器像种子在说话。请你去拿一个乐器宝宝,来摇一摇,听一听。(幼儿探索尝试)

  2、提问:你觉得哪个乐器像春雨的声音,哪个乐器像种子在说话呢?

  小结:原来沙球沙沙沙的.正好像春雨下下来的声音,响板的声音就好像种子在说话一样。

  3、重点提问:那么春雨和种子都是怎么说话唱歌的呀?请你用小乐器演奏一下。

  幼儿尝试演奏,教师一一出示节奏谱:

  沙球| ↗ ↗ ↗ | ↗ ↗ ↗ |

  响板| ● ● ● | ● ● ● |

  沙球|我要| ↗ ↗ |

  响板|我要| ↗ ↗ |

  三、春天协奏曲(环节目标:感受节奏谱,尝试用匹配乐句的乐器轮奏。)

  过渡:小乐器都那么爱春天,他们说要为春天演奏一首春天协奏曲。

  1、幼儿分组。

  提问:谁是春雨?谁是种子?

  小结:沙球宝宝是春雨,响板宝宝是种子。春雨和种子你们准备好了吗?

  1、幼儿第一次尝试:

  重点提问:是不是种子和春雨是一起唱歌的呢?

  小结:原来是春雨先唱,种子再唱,然后春雨和种子一起唱。

  2、第二遍尝试:

  小结:你们唱的都很好听,但是好像种子太着急了,春雨先来了,种子才能喝到水,才能一起长大。

  3、第三次尝试:

  小结:唱歌是要有节奏的,我们要跟着音乐节奏谱的节奏一起来唱。(提示幼儿轻响、有节奏)

  延伸提问:还有谁在春天里也会唱歌的呀?那下次我们一起用乐器来帮它伴奏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4

  目标:

  1.能用活泼、愉快的声音唱歌。

  2.与同伴共享新年带来的喜悦。

  准备:

  1.幼儿已经参加了新年游园活动,体验了游园活动的丰富多彩和过新年的喜悦。

  2.锣一面,鼓一个。

  过程:

  1.让幼儿畅谈过新年游园活动的感受,引出课题。

  2.新授歌曲《新年到》。

  教师有表情地范唱。

  师幼共同边听音乐边按节拍朗诵歌词,帮助幼儿熟悉曲调。

  幼儿学唱。

  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幼儿创编拜年动作,增加歌曲的`演唱兴趣。

  4.幼儿自由地找好朋友表演唱歌曲,与同伴共享新年带来的喜悦。

  建议:

  鼓励幼儿向家人及亲戚演唱此歌曲,与每一个人共享新年到来的快乐。

  评价:

  能唱清楚歌词,会用动作表示“恭喜”。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5

  设计思路:

  艺术活动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有益于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音乐活动,在每一次的活动中,他们都能放松、大胆的表现自己我利用孩子们喜爱音乐的天性,用母鸡孵蛋时的形体和声音特点设计了这次活动,以期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感受旋律的变化,在表演中体验音乐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旋律的上行与下行以及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准备公鸡、母鸡手偶、沙蛋、绒母鸡一个、各种蛋的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听鼓声游戏(走走、跑跑、跳跳、转转)。(教师鼓声敲得慢,幼儿走得慢,反快则快,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在此环节,教师可将此歌曲的旋律哼唱到游戏里,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二、基本部分

  1.故事引入(出示母鸡、公鸡手偶)师:我是鸡爸爸,小朋友喜欢叫我公鸡,我每天早早起床,从不睡懒觉,希望小朋友也和我一样早早起床,按时上幼儿园,好吗?和我一起叫一叫?我是鸡妈妈,小朋友喜欢叫我母鸡,我每天孵一个蛋,我的蛋可有营养了,希望小朋友天天吃一个蛋,越来越聪明,好吗?请幼儿学学公鸡的叫声、母鸡的叫声,听听看我孵了几个蛋?(放音乐)

  2.听唱歌曲一遍(教师表演唱,随音乐拿出沙蛋,表示蛋的个数)。师:母鸡生了几个蛋?一起数一数?(1、2、3、4)(一只逼真的大母鸡,坐在一个框里,大母鸡随音乐的拍子起伏,当唱到孵出一个蛋时,教师从框里拿出一个蛋,以次类推,并和孩子们一起点数。)

  3.再听赏一遍歌曲。师:这次听歌曲时,用手指表示鸡蛋的个数,并且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注意数蛋的时候也是有节奏的。(请幼儿听到数字几时,伸出几个小手指,并按节奏数一数。)

  4.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蛋的个数。师:歌曲里唱到几,你可以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蛋的个数,也可找好朋友一起表演。边唱边表演。你还可以学学母鸡生蛋的样子,它在生蛋时心情也要表现出来。(这个环节,孩子们自由找好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听到孵出几个蛋时,两个人面对面拍手几下或跺脚几下。)

  5.用不同的姿态表现母鸡孵蛋。师:见过母鸡孵蛋吗?学学是什么样子。请用不同姿态进行展示。

  6.数蛋游戏。师:我们一起表演一次数蛋游戏,一定要仔细听音乐,用最好听的声音唱出来。(每位幼儿4个蛋,放在背后,随音乐表演数蛋,唱到几,就拿出几个蛋。)

  7.分别感受音的上下行。师:在这首歌曲里,有句旋律是越来越高、有句旋律越来越低,仔细听听这句的旋律。请老师弹琴,试试用动作表现出来,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低),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可以让孩子多次分别聆听,这两句旋律,并大胆表现。)

  8.看图谱演唱。师:先在图谱上找一找,哪里是越来越高,哪里是越来越低。一起看图谱演唱。(看图谱时,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在孩子们手指图谱时,配课教师用钢琴演奏上行与下行旋律。)

  三、结束部分

  欣赏各种蛋,并尝试创编歌曲。(逐一出示各种蛋的图片)师:看看这么多的蛋,你知道它是谁孵的呢?试试把它唱出来。(鸭蛋、企鹅蛋、鸵鸟蛋等)(只要旋律符合歌曲,歌词可以随意创编。如:嘎嘎嘎嘎,母鸭在孵蛋;嘎嘎嘎嘎,孵出一个蛋。企鹅企鹅,企鹅在孵蛋;企鹅企鹅,孵出一个蛋。活动延伸可在墙面布置各种各样蛋的图片,幼儿在欣赏过程中还可继续创编歌曲。

  活动反思

  用手偶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眼球都被吸引住了;当第一遍音乐响起时,母鸡孵蛋的逼真情景又一次吸引了孩子们,他们情不自禁的`数起蛋来,这首音乐反复四遍,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歌曲已被孩子们消化了。在用不同方式表现蛋的个数时,孩子们激动地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有的拉手,有的拍手,有的跺脚,母鸡孵蛋的高兴心情都表现在孩子们的脸上。在每一段的间奏中,他们还换新的伙伴表演。在数蛋游戏中,虽然是用玩具代替鸡蛋,但孩子们还是小心翼翼的拿蛋、放蛋,全班35名幼儿都陶醉在表演中。最后的创编环节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知识的迁移,也是一个挑战。当我出示鸭蛋时,孩子们很快创编了歌曲;当我出示企鹅蛋时,只听一个孩子说企鹅怎么叫?我一时陷入被动中。这时,一个孩子唱起歌来:企鹅企鹅,企鹅在孵蛋,其他孩子也跟着唱出来。只要能唱出来就可以了,我及时肯定了孩子们的做法。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7-10

[精选]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7-06

(精选)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7-06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2-21

【精】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2-20

【荐】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2-20

【热】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2-20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推荐】02-21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精】01-28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