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17 16:25:11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三、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 和 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习。)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习。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习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习。)

  (3)随A段音乐集体练习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习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2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蝴蝶》,蝴蝶图片两张,丝巾若干、道具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开场舞)

  1、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拍拍手

  2、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节奏踏踏脚

  3、全体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慢慢后退成大圈

  4、全体手拉手慢慢前进成小圈

  二、出示蝴蝶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一起来和客人问个好!老师还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蝴蝶图片一,播放歌曲《蝴蝶》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丝身穿花花衣。

  你爱花儿花也爱你,你会跳舞花又甜蜜

  三、学习基本舞步——小碎步

  1、师:蝴蝶漂亮吗?

  2、出示图片二,“哪里漂亮了?”

  3、师:蝴蝶是怎么飞的呢?幼儿自由想像各种蝴蝶飞的样子

  教师总结:

  1、飞的时候后跟离地,小脚尖点地,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2、教师示范飞这边飞那边,飞高飞低;转圈;中间间接音乐蹲下来休息

  3、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和老师示范表演

  4、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四、围绕花朵飞舞

  1、教师示范跳一小段蝴蝶舞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蝴蝶妈妈,你们来当小蝴蝶,蝴蝶们!妈妈会跳一支蝴蝶舞,学好这个舞以后你们就可以跟妈妈去花园啦,先来看妈妈跳蝴蝶舞!(教师出示绑着红黄蓝三种颜色花的凳子,围着花朵跟随音乐完整演示,以花朵布置一个花园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蝴蝶的欲望。)

  2、请三名幼儿跳蝴蝶舞

  师:这支蝴蝶舞好不好看,请两只能干的蝴蝶上来和蝴蝶妈妈一起来表演蝴蝶舞吧!(两个小朋友上来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奥尔夫)

  3、集体跟音乐跳一遍蝴蝶舞

  师:蝴蝶们,我们一起来为去花园跟音乐跳蝴蝶舞吧!(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及学习蝴蝶飞的兴趣,在幼儿自己想像飞的动作后,教师总结动作,并以蝴蝶跟蝴蝶妈妈学本领这一情节,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完整的奥尔夫动作。

  五、持丝巾飞舞动作

  师:我这里有很多花衣裳,蝴蝶们穿上花衣裳跳舞吧!

  教师示范拿丝巾。每人有一条~2条丝巾,在教室内自由飞舞,一下高一下低。(请注意不要再原地,尽量让幼儿有空间感,在中途可略作停顿.乐句共4个乐句,在第三乐句时,蹲下当花,其余走动。)

  六、结束活动

  下课律动摇:转转转,跳跳跳,今天上课真有趣,谢谢老师谢谢你呀,上课真有趣。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的帮助,感受乐曲ABC的结构及风格特点。

  2、为乐曲创编律动表演动作组合,通过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促进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在理解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器并创编节奏型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图谱、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找宝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习欲望。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自由做动作。

  (一)欣赏第一乐句

  1、倾听音乐感受:小男孩是骑马上山还是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再次倾听音乐:共上了几座山?(教师根据音乐画图)

  3、倾听音乐手指图谱画图,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4、倾听音乐自由创编骑马动作。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二)欣赏第二乐句:

  1、倾听音乐:上了几个台阶?

  2、用动作表示上台阶。

  (三)欣赏第三乐句:

  1、倾听音乐:对山洞说了什么咒语?

  2、边做声势边说咒语。

  3、创编动作,变换山洞方位。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师小结。

  2、表现音乐:

  (1)倾听音乐,根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以发展幼儿的方位感。

  (2)自由结伴,互相创编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以听课老师为山洞,参与到游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四、为乐器配器并演奏。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节奏特点为乐曲创编节奏型,商讨配器并演奏打击乐。

  五、谈话:

  你认为山洞里会有什么宝贝?

  拿出“宝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进行品德教育,勉励幼儿好好学习。

  奥尔夫音乐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让孩子熟悉并掌握节奏 。所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幼儿轻松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活动的开始,我就以节奏游戏的形式开头,其目的是让幼儿熟悉节奏,并把游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会根据音符的排列顺序拍出音符的节奏;其次,培养幼儿听辨节奏的能力;最后初步练习有节奏的说话,感受节奏在语言中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刚开始时,孩子出现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不合拍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要创编适当的语言、运用节奏、还需动作节奏的配合,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练习,也是对孩子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个困难,我引导孩子看音符图谱、用手拍打节奏、并配上相对应的语言节奏。

  当完成第一部分的节奏练习后,我又将节奏 赋予生命,告诉孩子它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激发孩子认真倾听、寻找节奏的兴趣。自然进入欣赏音乐的环节。

  孩子找到节奏以后,心情很愉悦。我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音乐中会有这么奇怪的话呢?”再次吸引了孩子。这时,我用故事带入,帮助幼儿理解整首音乐的结构,音乐的节奏。为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好准备。幼儿进入角色以后,我用了一句情境化的语言“这座漂亮的石门是不喜欢听到吵闹的声音,要是太吵,就是念了咒语门也不会开。”就对孩子提出了寻宝要求。这样提出要求更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孩子自然会自觉遵守。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孩子井然有序的乐器常规。

  找宝贝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吗?孩子要参与游戏,表现音乐,就需要对音乐非常了解,音乐中一共有三种节奏:八分音符的节奏、四分音符的节奏、两者混合的节奏。这三种节奏重复出现。为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节奏,我将欢快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取名叫骑着小马爬山;四分音符的节奏慢一点是上楼梯;两者混合的节奏比较有力是念咒语;这样来引导幼儿后,抽象的音乐变得故事化、直观化,孩子也能轻松掌握,大胆表现了。

  幼儿积极创编动作,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在这段音乐结束时,我们找到 “宝贝”。这一意外惊喜满足孩子的游戏的成功与快乐,也是为进入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这一环节做了自然的过渡。

  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孩子有些好奇,喜欢敲打乐器。我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乐器宝宝发出声音来。但要求他们要看着我的手势,培养他们看指挥的习惯。孩子能轻松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让活动更有趣,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他们主动创编的能力,我设计了寻宝游戏,让孩子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大胆表现。同时让孩子的艺术能力在大胆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游戏中自然结束。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ABACA的回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认主题音乐,感受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

  3.尝试多种乐器合奏,感知多种乐器的音效。

  活动准备:

  农夫、小鸟、小鱼流水、雷电图片;响棒、手摇铃、沙锤、铃鼓、三角铁;配套音乐CD和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春天来了,所有的小动物都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回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乐

  师:春天的.到来大家都很开心,连森林里都想起来春天的声音……(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

  师:刚才有哪些小动物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了?

  2.随故事情景感受音乐曲式

  (1)肢体动作创编

  师:小动物们看到春天来了都做了点什么漂亮的动作?你们来做一下试试……

  (2)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讲故事,伴随肢体动作。

  3.角色扮演——辨别主题、感受情境

  (1)教师和幼儿合作扮演

  农夫:学农夫耕田和播种

  小鸟:学小鸟捉虫、戏水、梳理羽毛、飞翔、玩耍

  小鱼流水:学流水中的小鱼戏水

  打雷闪电:用手抱住头或两人相拥

  (2)幼儿自主扮演

  三、乐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乐器音响效果

  师:今天哪些乐器宝宝来了?

  (教师分别演奏各种乐器,让幼儿感受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了解乐器音响之间的区别)

  师:你们来听一听,今天来的乐器宝宝像什么声音?

  (教师一一演奏乐器,请幼儿猜想乐器和动物形象的配对)

  2.教师示范乐器操作

  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变化操作各种乐器。注重乐器的正确操作姿势。

  3.幼儿分组操作

  四、导出活动

  ——律动结束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参与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教学重点:

  《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呷呷。呷|叫—|”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唱,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

  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了解幼儿有关分组的经验。

  环境准备:

  1、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游泳队、唱歌队、泡泡队)

  2、ppt课件、《小黄鸭》音乐、吉他

  教学课时:25分钟

  教学理论依据:

  在当前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主题内容、主题形式呈现的背景下,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应重新思考并形成的观念、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更新、教与学关系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作了大量的实践研究。音乐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旨在提高学生音乐和人文素养的人文课程。在教学上,我们要用音乐熏陶幼儿,让幼儿沉浸其中,将教学的知识点渗透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和融合到音乐世界之中。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突现幼儿的学习过程,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本活动创设了“小黄鸭合唱队”的情境,激发孩子们和小黄鸭合唱队一同到沙滩上去演出的情感,在与小黄鸭的一同歌唱和游戏中学习分组歌唱,并在歌唱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一)、看看猜猜。(媒体出现大浴缸)

  1、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

  (引导幼儿联想,如:鱼、乌龟、螃蟹、鸭子等)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一)、听听说说(媒体出现小黄鸭)

  重点提问:

  1、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观察媒体,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外形、颜色等方面说说喜欢的原因)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教师弹奏吉他歌唱A段第一遍,引导幼儿倾听歌词)

  3、追问:你听到了吗?我为什么喜欢这只小黄鸭?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并随机带领幼儿摘句练唱“它陪我洗澡”“呷呷呷呷叫”)

  4、小结:是呀。我一个人洗澡真没劲,有了小黄鸭做伴和我一起玩水,真高兴。请你们来做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一起来做游戏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A段一同做“玩水”的游戏1—2次,让幼儿充分感受附点节奏)

  5、你们是怎么玩水的?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玩水的不同方法,如:踩水、划水、拍水、滴水、洒水等等)

  6、小结:教师用*。**。*|*—|的节奏语言进行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在玩水游戏中尝试念出语言节奏,如:拍。呀拍。呀|拍—|、划。呀划。呀|划—|,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附点节奏)

  7、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叫的吗?

  (听听幼儿随意学学小黄鸭的叫声,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用附点节奏来模仿小黄鸭的`叫声)

  8、教师追问: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

  (教师此时放慢速度用吉他弹唱单句(1)呷呷呷呷|叫—|(2)呷。呷呷。呷|叫—|,请幼儿进行分辨,以检验和巩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

  9、教师追问:小黄鸭可能在说什么?

  (教师在此时引导幼儿加入情景,尝试轻声或大声地歌唱单句呷。呷呷。呷|叫—|。如:小黄鸭要过生日,要小声许愿;小黄鸭要跟远方的朋友打招呼,声音响一点等等)

  10、师生合唱A段2遍。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时指导,如:节奏不稳,歌唱1—2遍歌曲A段。)

  (二)、玩玩唱唱

  重点提问:

  1、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

  (引导幼儿说说小黄鸭可能有什么本领)

  2、请你来听一听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教师吉他完整弹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播放ppt,ppt画面呈现的内容必须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3、追问: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引导幼儿将听到的歌词“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说出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摘句练唱)

  4、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适当节奏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

  5、你听出来小黄鸭吹的泡泡时往哪儿飞的吗?

  (在“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添加象声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上象声词上行和下行的练习,增强幼儿的参与性和游戏性,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歌曲的乐曲终止感觉)

  6、这样一来这首歌更有趣了,一齐来唱唱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可以播放PPT,用画面来提醒歌词)

  7、你们的歌声把一群小黄鸭都吸引来了,瞧瞧来了几只?

  (引导幼儿观察媒体,出现许多小黄鸭,引导幼儿数一数)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分组歌唱

  (一)、齐唱练习

  重点提问:

  1、这是一个小黄鸭合唱队,想邀请你们参加他们的合唱队,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二遍,点击ppt,提示幼儿跟着多媒体合唱)

  2、小黄鸭合唱队今天要去沙滩上演出了,瞧!他们还打扮了一下,他们怎么打扮的呀!

  (媒体出现6只小黄鸭,有1只戴着泳帽、2只戴着领带、3只戴着墨镜)

  3、沙滩到了,可是观众提要求了,要请小黄鸭合唱队分成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三组来唱这首歌。这可怎么分呢?

  (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的分组方法,如可以按照泳帽、墨镜、领带或颜色的方法来分三组;可以按照装饰物的颜色来分组。同时教师出示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

  4、谢谢你们帮忙,他们总算分好了!

  (ppt媒体出现分组完毕的小黄鸭合唱队)

  5、这下可以演出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分成三组以后每一组的人都太少了,声音不够亮,后面的观众听不见,你们能去帮助他们吗?

  (从情感上激发幼儿帮助小黄鸭,参加合唱队的愿望)

  6、那么赶快让我们去参加吧!请赶快站到你想去的队伍中。

  (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歌唱队来进行分组唱)

  7、小黄鸭合唱队准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唱”哪组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

  (师生共同讨论分组唱的规则,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歌唱2遍AB)

  8、正式表演的时间到了,我们快来表演吧!

  (师生共同听伴奏分组歌唱AB第三遍)

  专家点评

  (王莉娟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上海市十佳中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

  教师在活动中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黄鸭”和“小黄鸭本领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习的方式。

  A段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先通过反复倾听音乐并模仿小鸭的动作让幼儿熟悉旋律。再通过两只小鸭不同叫声(平均的四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听辩来进行模仿学习小黄鸭的叫声(附点节奏)。最后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让孩子们尽情、快乐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玩水、翘尾巴、泼水的动作,加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段歌曲的歌词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学唱时教师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并且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了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就分组唱的形式来说,教师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即游泳队唱“它会游,哗哗”,歌唱队唱“它会唱,嘎嘎”,泡泡队唱“它会吹许多泡泡,Bo~bo~bo~bo~”。为了让三组幼儿能够衔接得更加好,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自然地歌唱中,孩子快乐地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整个活动设计巧妙,演绎流畅,不愧为一个歌唱教学的好范例。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

  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

  活动准备:

  音乐CD、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

  二、听辩快慢

  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

  三、听辩节奏

  1.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时钟的歌曲,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是第一快?什么声音是第二快?什么声音是最慢的'?

  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

  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模仿。

  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

  集体学一学。提醒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

  4.配对游戏

  老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

  5.游戏书

  老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

  老师指定某一物品,幼儿找出好伙伴连一连。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应×××O的节奏,感受四分音符休止符。

  2、皮质乐器音效探索与听辩。

  3、感受利用肢体表现休止符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各五个,铃鼓人手一个,软垫人手一份,配套图片、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宝宝很乖的睡着了,小精灵想试试宝宝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他演奏起了动动鼓……

  二、音色听辩,暖身。

  1、完整欣赏儿谣一遍后提问:有哪些乐器?

  2、介绍大鼓、小鼓、铃鼓及感知三种乐器的音色,并且为每种乐器制定一个动作。

  3、第二遍欣赏儿谣,拍膝念语词一遍,“敲三下”时根据音色做指定动作。

  4、音色听辩游戏。

  幼儿做睡着状,老师边问“小××小××睡着了没?”边用不同的鼓敲节奏。学生敲不同音色的鼓用指

  定动作做回应“小××小××没睡着!”

  三、感应×××O的'节奏。

  1、肢体律动,感应节奏。

  (1)来了哪些动物呢?谁会学他们的叫声和动作?

  (2)配合语词,作出动物的动作,并将语词替换成动物的叫声,空拍处做不发声,躲起来状。

  2、道具操作,感应节奏。

  (1)配合语词念儿谣,于“敲三下”时用正确的演奏方式,按节奏敲奏软垫,空拍时捂住软垫,做不出声状。

  大鼓:软垫直立,手臂敲奏

  小鼓:软垫平放,双手轮奏

  铃鼓:一手拿软垫一手拍奏

  3、乐器演奏,感应节奏

  分三种角色按语词节奏演奏三种鼓,空拍处抱住乐器。

  四、皮质乐器音色探索。

  1、音色模拟与创编。

  人手一只铃鼓,师幼共同讨论如何模拟演奏出三种动物的叫声,幼儿创编出后教师进行总结。

  2、根据上一环节中创编的音色为儿谣伴奏。

  老鼠:点点点——吱吱吱

  花猫:抓抓抓——喵喵喵

  小狗:搥搥搥——旺旺旺(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习数数目,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2.幼儿能认识落叶,并会用乐器敲出落叶数,并对唱名旋律进行练习。

  活动准备:

  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小铃)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落叶

  1.教师故事引导: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树,树上的树叶慢慢变黄了。树叶随着风儿一片一片落下来。瞧!

  2.树的造型:小树、大树、老树、爱随风摇摆的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3.认识树叶:教师撒落叶,幼儿用手接,让幼儿观察落叶,并说出其形状、触感、质感。

  (二)次数

  1.变大树,变小树、双手变树叶。

  2.配合音乐、风儿你带什么来(侧耳倾听状),问:几声?就用几片树叶表示?

  3.教师示范丢捡叶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4.幼儿练习丢捡叶子(配合音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三)乐器

  1.教师出示乐器(小铃),示范敲出落叶的'数目。

  2.配合音乐

  (1)歌曲:幼儿拿小铃敲出落叶数目。

  (2)间奏:放下小铃做大树、小树随风飘动的造型。

  (四)游戏书

  1.配合音乐唱次曲,请幼儿圈选正确数量的树叶。

  2.配合间奏的第二声部,指出树叶唱唱名,模仿老师以慢速指树干上的唱名唱旋律。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1、在音乐《火车开啦》中,和幼儿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说说:到站时,听到了什么声音?火车开动时是什么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长(短)?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 - 小狗:汪汪 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 -咩- 小鸡:叽叽 叽叽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模仿,知道谁的声音长(短)?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体游戏。

  1、听音乐《有趣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音效,让幼儿说出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小百科: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10

  教材分析:

  《毛毛虫和蝴蝶》选自奥尔夫音乐,两段体的结构非常鲜明,第 1 段为 2/4 拍,舒缓优美,形象地表现了毛毛虫爬行、做茧的过程;第 2 段为 3/4 拍,欢快活泼,表现了毛毛虫破茧成蝶、快乐飞舞的情景。音乐节奏对比鲜明,便于幼儿理解。本次活动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帮助幼儿学会倾听、感受、想象、表现音乐。乐曲配上有趣的儿歌,更有效地帮助幼儿了解旋律结构和情绪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 AB 式的结构以及两段的`不同节奏和情绪特点。

  2.能根据音乐的特点想象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并大胆地表达、表现。

  3.体验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生长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有毛毛虫变化成蝴蝶的知识经验。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纱巾、绸带若干。

  活动建议:

  一、引导幼儿倾听《毛毛虫和蝴蝶》,自由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感知乐曲 AB 式的结构及情绪特点。

  提问:乐曲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达。)乐曲由几段组成两段一样吗? 小结:乐曲由两段组成,第 1 段舒缓,为两拍子;第 2 段欢快,为三拍子。

  二、请幼儿分段欣赏、感受音乐,尝试创编动作表现乐曲。

  (1)播放 A 段乐曲,朗通第 1 段儿歌,鼓励幼儿表现毛毛虫的动作特点。

  提问:毛毛虫怎么爬?它会做什么?请幼儿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毛毛虫爬行、吃东西的样子,重点表现爬行时一伸一缩的动作。

  提问:吃饱了的毛毛虫又做了什么?变成了什么?请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毛毛虫吐丝造房子的情形,提醒幼儿慢慢地、轻轻地做动作。

  (2)播放 B 段乐曲,朗诵第 2 段儿歌,鼓励幼儿表现蝴蝶的动作特点。

  提问:毛毛虫变成蝴蝶后心情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破茧成蝶的快乐,提醒幼儿做蝴蝶飞舞的动作时要优美。

  三、请幼儿完整地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创造性地使用道具。

  (1)出示纱巾、绸带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可以怎么使用这些材料?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将纱巾作为毛毛虫的茧、蝴蝶的翅膀等。

  (2)请幼儿跟随音乐,自主地运用身体姿态和道具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小班绘本阅读主题《猪哥哥照镜子》祝晓隽公开课+配套PPT课件+教案+展板图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11

  一.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

  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活动准备:

  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活动过程:

  ㈠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

  ㈡出示图谱

  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X __︱X __︱X __︱X __

  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X X︱X X︱__ __︱__ __

  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

  X —︱~~~︱X X︱X X

  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㈢幼儿学习初步按图谱进行乐器分配。

  ㈣让幼儿与老师合作将乐器与动物进行配对,并对其进行演奏练习(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在旁帮助) ㈤尝试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①集体尝试演奏一遍(事先说清楚演奏规则)

  ②交换乐器尝试演奏一遍。

  ㈥请小朋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加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

  七:活动结束

  今天的森林音乐会非常成功,今天的演奏会到此结束,请小演奏家们谢幕(鞠躬),和咱们的客人老师们再见。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并模仿各种动物。

  2、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游戏,创编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动物一起游戏的乐趣。

  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挂图P1、动物图卡:猫、马、鸟、鸭、狗、猪、铃鼓

  各式道具:纱巾、水袖、各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老师今天把音乐书里的宝宝请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还带来了那些朋友呢?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嗯,宝宝在草坪上正在和小动物们玩游戏呢,宝宝说啊,叫到谁的名字,谁就要大声的说“到”,可是,小动物们都不会说“到”,该怎么办呢?于是,小动物们都想了个办法,宝宝叫到它们的名字,他们就用美妙的声音来回答。

  二、肢体游戏

  1、点名游戏

  师:我们也一起来玩点名的游戏吧!老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大声的说“到”,老师要是说“小朋友”,小朋友就一起说“到”,明白了吗?

  教师引导幼儿以肢体不同部位回答“到”。

  师:我们可以用小嘴巴来回答,还可以用什么地方回答呢?还可以怎么说?(肩、手、臀、头、舌头)

  2、肢体意识游戏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们都会怎样动,来回答老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样动。

  肩:耸肩、揉肩、摆肩······

  手:挥手、波浪手、推手······

  脚:跳、跺脚、点地······

  3、打招呼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宝宝玩的非常的开心,大家都觉得打招呼游戏真好玩,于是,他们把铃鼓宝宝也请来了,小动物们听到拍铃鼓的声音就会到处走一走,听到摇铃鼓的声音就会和好朋友打招呼,说“你好、哈罗、嗨·····”还会扭动他们的身体哦!我们也一起来玩吧!

  教师拍奏铃鼓,幼儿到处走,教师摇奏铃鼓,幼儿和同伴打招呼。

  三、动物扮演

  1、介绍动物

  逐段播放CD,教师出示图卡,幼儿模仿叫声。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是怎么和宝宝打招呼点的吧!仔细听,看看谁

  会先出来呢?

  2、角色扮演

  依次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帮助幼儿回忆不同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发放道具,请幼儿自己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动物,听音乐做律动。

  三个好朋友(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会通过不同的情绪表情、动作表达不同的的情感。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抽象图形表现各种动物的叫声。

  3、在乐器演奏中体验语词节奏,并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P1、P2、动物图卡、抽象图卡、铃鼓、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出示挂图)师:宝宝和动物朋友在草地上开心的.玩着游戏,宝宝点到他们的名字,每一只小动物就会用它们的叫声回答宝宝。等了好久,小猪都没有听到宝宝叫到他的名字,伤心的要离开,原来宝宝忘了点它的名字了。

  二、情感表达

  1、观察图画上动物的表情变化。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伤心的小猪吧!

  引导幼儿观察小猪每幅不同的表情。

  2、练习各种表情变化。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在家里等妈妈回家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如果妈妈很久都没回来,你们会不会担心妈妈呢?你们是怎样担心妈妈的?很晚了,还是见不到妈妈回来,你们会伤心吗?还会怎样?过了一会。妈妈终于回来了,你们是不是很开心、快乐呢?开心快乐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

  三、创作抽象图形

  1、听辨动物叫声,幼儿逐段聆听CD,找出动物图卡贴于黑板。

  2、观察挂图,在动物图卡旁画出相应的抽象图形。

  3、听音乐,带领幼儿一起用肢体各部位画出抽象图形。

  四、乐器演奏

  1、探索铃鼓,感应不同音效

  师:小动物们特别喜欢和乐器做游戏,今天给大家准备了铃鼓,每只小动物都会用不一样玩法和铃鼓玩呢,小猫说‘我的爪子很厉害,我喜欢用爪子抓鼓面’

  2、发放铃鼓,让幼儿探索其他动物的玩法

  3、师:小马会怎样玩呢?······

  4、圆舞板体验语词节奏

  引导幼儿倾听语词节奏,用圆舞板感应每个乐句的最后三个字。

  活动反思:

  《三个好朋友》这首儿谣内容通俗易懂,动物叫声非常形象,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围绕这首儿谣的三个重点安排了以上几个活动环节,通过这几个环节达到活动目标。首先在孩子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点名游戏非常熟悉,而且会用肢体不同部位与老师、同伴打招呼,孩子们对听铃鼓指令玩游戏兴趣非常高。第一课时我们还进行了动物扮演游戏,逐段听音乐帮助孩子们能更准确的听出不同动物的叫声及动作,并及时模仿能帮助幼儿增加对各种动物的动作熟悉度。在扮演过程中,分组角色扮演,有部分幼儿还不能清楚自己的角色,并没有听音乐进行,他们会跟着别人一起来表演其他角色,所以在合作意识方面还需要提高。

  第二课时中,在创作动物叫声的抽象图形中,对我们班孩子来说难度比较大,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听辨,边听边画出抽象图形,让孩子们在用肢体感受不同的抽象图形,孩子们的动作不够夸张,很难表现出不同动物的抽象图形。最后在乐器探索中,通过对各种动物的特征,探索了演奏铃鼓的不同方法。但在演奏过程中有些混乱,很多孩子不太记得,都得模仿老师。语词节奏的练习相对较好。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13

  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做动作和同伴打招呼。

  2、感受和好朋友一起参与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CD音乐。

  【活动过程】

  一、肢体点名游戏“宝贝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和好听的音乐做游戏,我们的身体也做好准备了吗?手到了吗?肩膀到了吗?让我们的身体先来唱唱歌。

  二、肢体意识游戏,故事引出课题,熟悉感受“好朋友”音乐旋律及节奏。

  1、师:有一个小朋友菲菲,第一次来幼儿园,很害怕,因为一个人都不认识,没关系,我们小朋友和他一起做朋友,好吗?

  (第一次听音乐)教师边引导幼儿听音乐,边轻轻叙述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2、刚才小宝找到了很多朋友吗?让我们再来找一遍朋友,看看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听音乐第二遍)让幼儿倾听并分辨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听听音乐里每次长音部分找朋友找了几个呢?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在长音部分做和好朋友打招呼的`动作。

  3、刚才小朋友见到好朋友了,怎样和好朋友打招呼啊?

  还有哪里会打招呼?肩膀会吗?手会吗?

  鼓励幼儿大胆随音乐表现并在长音部分做各种打招呼的动作。

  (第三次听音乐)原来可以找那么多的好朋友啊,做那么多的动作和朋友打招呼呢,一次比一次多呢。

  三、集体互动游戏“我的好朋友”。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拉手跳舞随音乐游戏两遍,在音乐中长音部分引导幼儿互相用各种身体动作问好打招呼。(听音乐游戏两遍)

  四、结束:听音乐开着火车和好朋友去外面玩游戏。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例外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重点:用肢体创编例外的化石造型。

  活动难点: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化石图片铃鼓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化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例外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15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哲学思想

  奥尔夫对音乐教育的哲学思想在于用自然的、原始的素材,综合性地、自然性地引导学童去经验,在自然地参与音乐中,去感受音乐、创作音乐、欣赏音乐及学习音乐。

  教学目标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倡导实验主义式的教育,主张过程重于结果。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累积音乐经验。经验随着时空的变迁可以是无止境的,孩子若懂得如何在经验音乐中探索,其音乐能力的成长也是无止境的,其经验探索的对象包括空间、声音及结构。

二、帮助学生发展其潜在的音乐性:

  奥尔夫认为,每一个人都有音乐性,它不但可以引发人对音乐的兴趣,也能带领人在经验音乐的过程中有更高层次的回应或更深入的探索,甚至培养出孩子的即兴创作能力,基本上,音乐性建立在表达音乐及理解音乐的两项基本功能上。

  教学手段

  律动、歌唱(包括说白)、乐器合奏与即兴创作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主要手段。

  (一)律动:包括舞蹈及律动。在奥尔夫教学中,律动是一项最基础的运动手段,透过它,让学生来经验与探索空间。教师鼓励学生去感受种种自然动作(爬、走路、跳… …)的重量、力度、方向、形式,然后给学生一些指导(如加入呼吸、感觉性条… …),于是学生学习配合老师的指导让自然的动作更富美感和音乐性。

  (二)歌唱:歌唱、说白及乐器都是引导学生经验及探索声音的主要手段。广义化的歌唱较切合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

  (三)乐器合奏:奥尔夫乐器囊括了天然乐器、自制乐器、身体乐器,及奥尔夫乐器。分类如下:

  1、天然乐器:生活中可以发出声音的任何物体。如石头、破锅、地板等。

  2、自制乐器

  3、身体乐器:从口到手,到脚及身体的各个部位,只要能发出或拍击出声音,都是教学的工具。

  4、奥尔夫乐器:包括四大类

  (1)有调敲击乐器:

  a 片乐器:包括高、中及低音铁琴、木琴及钟琴。

  b 定音鼓

  (2)无调敲击乐器

  a 皮质类:手鼓、小鼓、大鼓、曼波鼓等

  b 木质累:木鱼、响棒、响板

  c 金属类:铜钹、三角铁、小铃、小钟、双铃、沙铃、锣

  (3)笛子:即木笛,分高音笛、女中高笛、中音笛及低音笛

  (4)弦乐器:吉他、低音提琴、大提琴

  5、本土乐器:基于奥尔夫基本要素音乐之原理,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本土乐器,只要能配合教学目标的,都可以接受。

  四、即兴创作: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即兴创作是探索音乐形式的主要手段。因为曲式提供许多即兴创作的形式,从一个短短的动机、模式、问答句,乐句到整首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接受挑战,获得成就与满足。

  教学素材

  奥尔夫教学的教材取材如下:

 一、奥尔夫与凯特曼所编著的《儿童的奥尔夫音乐》

  二、本土化与简易的儿歌、童谣及民谣

  三、创作作品,包括教师及学生于课堂中创作的及其他作曲家为奥尔夫教学所编的音乐。

  教学内容与进程,奥尔夫树

  奥尔夫树形象地描述了奥尔夫教学法

  树的根部是以奥尔夫的教育思想为基础,树中心是“joy”(喜悦),在快乐及对音乐的热爱中,进行种种音乐的学习活动,即树叶所示。

  这棵树的树叶可以说是奥尔夫教学法所要教给学生的具体内容。

  教学法则

  (一)由模仿到创作

  在课堂中,教师是学生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当学生呈现更好的能力时,教师就需要开放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去创作。

  可以概括为:

  引导学生观察——诱导学生模仿——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学生创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任何学习项目都是一样反复运用的`

  (二)由个别到整体

  奥尔夫教学中,集体课是上课的主要形式,个人只是团体的一个部分,但是总要有合作的时候,如器乐合奏、合唱、团体表演等,因此从个人学习到团体合作,都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去引导。

  (三)从简单到复杂

  学生从最原始最简单的音乐元素来感应,运用到乐器的合奏上,把简单的固定音型综合起来,便是一首听起来复杂的乐曲。

  (四)从部分到具体

  老师应该带领学生从小部分获得小能力,积累成完整的能力;从小部分的成就去凑合成完整的成就。

  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中各方面,相互的关系及整体的主张

  四大教学法之比较

  从教学来源来比较

  从哲学思想来看

  从教学目标来比较

  从音乐教学手段来看

  从音乐教学素材来看

  从音乐教学内容与进程来看

  从音乐教学法则来比较

  从音乐教学实践来比较

  从教学成效来比较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奥尔夫音乐教案07-14

奥尔夫音乐幼儿园小班教案11-28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07-07

奥尔夫音乐教案15篇12-26

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集锦7篇10-26

奥尔夫音乐教案模板合集七篇10-18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案集合九篇10-20

奥尔夫小班教案07-09

幼儿园音乐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