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7-22 10:14:26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套票的特点,尝试设计套票。

  2、在与同伴合作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签字笔、水彩笔、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邮票(意图:引发幼儿对邮票的兴趣)

  (出示集邮册)

  师:集邮册上有哪些邮票?这些邮票有什么用?

  小结:(出示集邮册)邮票可以用来寄信,有的人还会把邮票当成宝贝一样的收集起来,做成这样的集邮册,如果你仔细观察这本集邮册就会发现很多秘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集邮册。

  二、赏一赏邮票(意图:引导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邮票的秘密)

  1、邮票欣赏一:

  (1)出示一套京剧脸谱

  师:在集邮册里有这样一组邮票,你发现什么?

  小结:这些邮票上都是京剧人物,有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我们可以给它起名“京剧邮票”。

  (2)出示两套打乱的邮票

  师:这里有两套打乱的邮票,请你来看看哪些是一套?为这两套邮票起个名字吧!

  小结:同一套邮票由多张组成,图案内容是一样的,不过造型可以有变化,它就是套票。

  2、邮票欣赏二:

  师:这一张邮票特别在哪里?它也有套票,猜一猜这一套邮票颜色应该是怎样的?

  小结:邮票只用1种颜色,我们叫它单色邮票。单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一张邮票就用一种颜色。

  师:除了单色套票,还会有什么?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又是什么样?

  小结: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张邮票使用两种颜色是双色套票,每张邮票使用多种颜色是彩色套票。

  三、试一试:设计邮票(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感受邮票的'美)

  师:邮票图案丰富,色彩很美。我们也一起来设计邮票吧!

  4、评一评(意图:鼓励幼儿评价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师:请小设计师们把你们的作品送到评奖台上。哪个小组来介绍你们组的套票?

  小结:今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设计了一套邮票,我们可以把这套套票放到我们的集邮册里,让我们的集邮册越来越丰富。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积极回忆地基础上,尝试表现游戏的内容和情境。

  2.能通过人物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表现游戏中快乐的情绪。

  3.能耐心细致地涂色,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游戏时的照片。

  2.画纸、蜡笔等绘画材料和工具。

  3.幼儿用书:(玩游戏真开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游戏时的照片,引导幼儿表达在幼儿园游戏时的愉悦心情。

  教师:你喜欢在幼儿园玩什么游戏?玩游戏时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二)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与幼儿细致的讨论游戏时的场景,为幼儿的绘画做准备。

  教师:你喜欢的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需要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具?玩时你们做了哪些动作?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让别人看出你们是在玩什么游戏?还需要什么呢?

  (三)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游戏时的愉快心情。

  教师:请你把你最喜欢玩的游戏画下来,想一想,涂上什么颜色比较合适?为什么呢?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教师:你画的是什么游戏?你是怎么表现玩游戏时的愉快心情的?

  活动延伸:

  区角设置:在游戏区域为幼儿准备画纸、蜡笔等绘画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多操作,多加练习。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的游戏区域,一方面装饰幼儿的游戏环境,另一方面可让幼儿继续欣赏、充实自己的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目标

  1.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要求,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标志。

  2.大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标志。

  准备

  1.小卡片、各色记号笔、双面胶。

  2.自制:欣欣设计室标志,简单的场景布置。

  过程

  一、欣欣标志设计室开张了。

  ――出示欣欣设计室标志图。教师以总设计师的口吻说:今天苗苗家苑、苗苗幼儿园、苗苗公园、苗苗汽车出租公司都来要求我们设计一些图案标志,给到他们那儿去的孩子们一些方便。我们小朋友都是设计师,一起来设计吧!

  ――讨论:怎么画标志?标志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想告诉大家什么?

  (简单、色彩单一、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二、设计方案。

  -――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分成四组各设计一种标志图。

  ――小组讨论:家、幼儿园、公园、车上需要提醒人们的是什么?需要向人们说明什么?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如:出租车上,可以设计一个表示车辆行驶中不能打开车门的标志。又如:可以设计一个标志,提醒人们车停下来的时候应从右边下车,因为左边来往车辆多,会造成危险。

  ――教师帮助各组幼儿进行整理。如: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图案,有的标志表示提醒的意思,有的标志表示说明的意思。

  ――介绍设计方案。每组派代表介绍标志的意思,打算贴在什么地方等。

  建议

  1.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与规则的关系。只要幼儿的设计能够与规则建立联系即可,不必过于追求完美。

  2.设计完标志后,可请幼儿在合适的地方张贴标志。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颜色涂染,表现不同肤色等不同特点的外国儿童形象。

  2、运用已有经验为不同儿童形象大胆设计发型。

  3、热爱地球,懂得全世界儿童要互相尊重,和平相处。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PPT、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运用儿歌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听完之后呢,你们来告诉我儿歌里说道了哪几个国家。(美国、日本、中国)

  师:除了这几个国家,你还知道哪些国家?谁来说一说?

  二、观看PPT,让幼儿了解世界各国儿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全世界各国小朋友们的图片,你们看看他们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各国儿童的特征,学会用语言描述。

  (1)从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来区别不同国家儿童的特征:肤色-黑、白、黄的皮肤颜色;头发-黑色卷发、金黄卷发、栗色头发、黑色直发等:眼睛-黑色、蓝色的眼睛。

  (2)从服饰来区别不同国家的儿童

  教师总结

  三、绘画:地球村的孩子们(师幼共同作画)

  (1)教师示范画

  师:虽然他们肤色和我们不同,头发和我们不同但是我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我们都是地球村的孩子们!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地球村的小朋友们。

  (2)幼儿作画

  (3)涂色

  师:画好之后呢,我们就要给小朋友们穿上漂亮颜色的衣服。在帮非洲小朋友涂色时要注意他们的皮肤是咖啡色的。

  四、结束。

  师:今天我们画了地球村的小朋友们,那以后不管是我们中国的小朋友还是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要相亲相爱的在一起,互相尊重,和平相处。

  活动反思:

  我在执教美术活动《地球村的孩子们》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亮点。

  亮点一:课前准备充分到位

  为了让幼儿了解各国儿童的形象特征。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的白人、黑人还有穿着日本和服的小姑娘及穿着朝鲜服的韩国孩子,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区分了不同国家儿童的形象特征。

  亮点二:有效提问的运用恰到好处

  首先,在教学开始部分,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让幼儿相互看一看,说一说:中国人长得什么样?引导孩子从我们的肤色、眼睛颜色、头发的颜色以及语言等方面进行阐述。这一提问的目的是为第二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作用。提问二:这些孩子你们认识吗?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他们跟我们有什么不同?继续引导幼儿在观察与比较中将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述。

  其次,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创作构想时,有效提问的递进性——画哪个国家的儿童?他们在哪儿?在干什么?怎样画才能表现出全世界的儿童是一家呢?这些问题带领着幼儿进行大胆构想与创作。一幅幅不同风格的画面仿佛呈现在每位幼儿的脑海里。

  亮点三:巧用绘画方式及时进行梳理

  让幼儿在具体形象欣赏的同时学习比较、表达对不同国家儿童形象的发现,在发现后讨论:如何用绘画方式来表现?幼儿边说教师边用绘画方式进行总结记录,这样的梳理过程意在示范绘画方法,为幼儿独立创作做好准备。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幼儿主体地位的关系,能积极引导孩子们围绕观察对象大胆有序地进行表述,并能合理地进行创作。但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幼儿掌握的知识点过多(对于出示的欧洲、亚洲、非洲的风景图这方面的知识点讲得太多)从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幼儿有的会出现混淆,进而理解错误。其实,背景图的出示只要是主要的,让幼儿有个初步的概念即可。恰到好处的运用才会达到其价值所在。如果让孩子掌握过多,超过他们的接受范围,那么,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家只有不断研讨才会有进步与成长。不断充实自己、反思自己才会得到更大的进步!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

  (2)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活动准备:

  故事《傩戏的传说》

  傩戏面具(实物、图片)

  操作材料:绘画笔 纸 剪刀 松紧带 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

  二:老师:现在,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表演傩戏的传统,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请大家欣赏。

  (1) 介绍表演傩戏的场景。

  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现在傩戏已成为当地农民闲暇季节喜爱的娱乐形式,除保留祭神驱鬼逐邪外,还充满了对平安丰收的祈祷,象征勇敢和胜利。现已被纳入旅游娱乐活动,傩戏的演出形式简易、随意,通常于晒坝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 介绍傩戏的各种角色。

  傩戏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野兽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

  (3) 重点介绍傩戏面具的特征。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别大,还有眉毛又粗又长,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锯齿线和花纹来装饰,看上去很吸引人。

  面具的鼻子也很大,两个鼻孔圆圆的,有点吓人,还有的鼻子下面装有大胡子。

  面具的嘴通常是张开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齿,在牙齿的两边还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凶猛的。

  面具的头上的装饰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用小鬼的脸来装饰,有的是有漂亮图案的帽子,还有一些用龙或动物的图案来装饰,这样就可以达到赶跑敌人的效果。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这些傩戏面具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种面具?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老师:“傩戏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面具吗?快画出来吧!”

  (1)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 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3) 帮助幼儿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绘画的着手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已经画好脸形的作业纸。

  (4) 重点引导幼儿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画出来。

  (5) 协助幼儿将画好的面具剪下来,制作成傩戏面具。

  四:小结活动。

  (1) 鼓励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设计的傩戏面具,并给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 引导幼儿用自己制作的面具来进行表演。

  附:故事《傩戏的传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贵州有一个山寨,寨子里住着很多苗族人,他们每天放牛、打猎,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强盗来到他们的寨子门口,要把苗寨里的东西都抢走。寨子里的头领阿苗就带着强壮的伙伴和强盗战斗。当头领阿苗骑着马出现在强盗面前,却遭到了对方的嘲笑,原来,苗寨的头领阿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个女孩子,强盗们一点也不怕他们。苗寨的队伍给打败了,大家垂头丧气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强盗又要来抢他们。头领阿苗也很难过,认为是自己的模样使大家失败了。一个老爷爷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当强盗们又来到苗寨门口,要苗寨的人们全部投降的时候,一个凶恶的将军从苗寨里冲出来,把强盗吓坏了,那将军挥舞着长枪,把强盗全赶跑了。原来,老爷爷连夜给头领阿苗做了一个凶恶的面具,阿苗戴上这个面具,保护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儿女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时候穿上特制的服装,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着个故事。一年一年延续下来的戏剧,就是我们苗族的傩戏。

  说课

  一. 活动来源

  我们贵州黔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傩戏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傩戏是少数民族进行祭祀和表演的一种形式,除了具有祭神驱鬼逐邪的意思外,还充满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祈祷。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摊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而傩戏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凶猛的野兽,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这些充满了神秘和传说的傩戏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中班幼儿着迷于这些神秘的传说和面具,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能认识我们贵州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将傩戏这种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 目标的设定

  幼儿园中班幼儿发展目标有这样的内容:“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我国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精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并能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象”。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并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就是希望幼儿能够大胆的把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艺术欣赏的目的。

  三. 重点和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欣赏傩戏面具的特征,每一个面具都具备了人的五官,但在五官的基础上夸张变形成了突出的眼睛、粗大的眉毛、张大的嘴、尖利的牙齿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动物的特征和装饰的花纹。幼儿如果能掌握傩戏面具的这些特征,就会对傩戏的独特文化内涵有所更深的了解。

  活动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能把自己对傩戏艺术的感受表现出来。为了不给幼儿的表现以限制,我没有安排示范的环节,就是希望幼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独特的傩戏面具。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我准备了不同难度的制作材料,希望幼儿在活动中都能获得发展,同时也能真正体会到傩戏面具艺术的魅力。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7-10

大班美术教案03-13

大班美术教案10-11

美术大班教案12-13

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7-20

大班美术教案(优秀)07-10

大班美术教案(热门)07-10

大班美术教案(优)07-10

(热)大班美术教案07-10

大班美术教案(热)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