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7-24 11:52:5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社会教案7篇【精华】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社会教案7篇【精华】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容器测量液体的多少,感知容积不会因其形状及液体的颜色变化而改变,初步建立守恒概念。

  2、认真观察进行多角度比较,判断物体容积的大小。

  活动准备

  1、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每人两个(大小不同)、小盘子每人一个、量杯、颜色深浅不同的水每组两大杯。

  2、课件-比较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容积的守恒

  1、教师出示一杯水和一盘水,请幼儿判断里边的水多;

  再在两个同样的杯子里分别倒入清水河深色的水,请幼儿判断哪里边的液体多。

  2、教师不说出答案,分别引导幼儿自己探索:

  用大杯子和小杯子盛一样多的水,用杯子和盘子盛一样多的水,用同样大的杯子盛颜色深浅不同的水。

  发现水在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位不同,互相交流探索结果。

  3、教师与幼儿一起用量杯验证前面遗留的问题,得出结论:

  容积不会因容器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因液体的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二、请幼儿观看课件,

  采用智力闯关的'形式做判断容积守恒的题目,

  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多方位比较的能力。

  三、组织幼儿讨论:

  生活中还有那些守恒方面的现象,引导幼儿了解长度、面积、体积等方面的守恒。

  活动延伸:

  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上的活动《合起来是哪杯》,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量的守恒概念。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林畲是茶的故乡,产量大,栽培。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下火。明目。降脂等的特点,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的用处,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并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茶在生活中的'用处,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浅的茶文化。

  2、知道林畲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各色茶叶,杯子,碟子,水,林畲茶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生活中父母的爱好,许多幼儿表示父母爱喝茶。

  二、幼儿分组进行情感感知:

  听音乐进入小茶室:“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三、体验了解:

  1、观看了解各种茶叶:“闻闻桌上各种茶叶的香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数一数桌上有几种茶?”

  2、教师与幼儿共同茶叶的种类,形状。

  3、观看林畲茶场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林畲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闻茶-观茶:

  1、教师泡茶,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变化。(颜色。形状)

  2、请幼儿品尝茶:“茶的味道怎样?”

  3、了解各种茶叶的功用。

  4、教师与幼儿共同茶叶的功用。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中国地图和江西省地图,并能从中国地图上指认出江西省的位置。

  2、知道江西4-5个主要的市区名称及位置。

  3、感受中国地图和江西省及其各地市地图轮廓像什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和放大的江西省地图,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进入课程主题。

  1、我们这里大部分都是江西的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江西哪个地方的人吗?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经验进行回答。

  二、认识江西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1、出示中国地图: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它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像什么?(不强调固定答案。)

  2、有谁知道咱们江西省在什么地方?请上来指一指。请几位幼儿依次上来指认江西省所在的位置,最后老师用手指描画出江西省的轮廓。

  3、江西的地图轮廓像什么呢?(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幼儿在说像什么的时候,还要请幼儿说清“从什么方位看,头在哪里,身体、尾巴等在哪里?”)

  三、认识江西各地市的地图。

  1、出示江西省放大的地图:刚才我们知道了江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是“鸡妈妈身体上的一个部分”,老师这里还有一张放大的江西省地图请你们看一看。

  2、江西省其实还可以划分为许多市县,我们现在所在的城市叫什么?你能在地图上指出它在什么位置吗?

  3、幼儿尝试在地图上找出自己所在地的位置,并集体验证。

  4、引导幼儿知道江西省其他主要的城市:你们还知道江西有哪些城市?你去过那里吗?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5、幼儿讲出自己知道的城市,并试着在地图上指一指。在幼儿指认后,老师告诉幼儿正确答案,带领幼儿念一念地名,如新余、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等。

  6、请你找一个你喜欢的地区,然后说说它的轮廓像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回答。

  7、小结:刚才小朋友把各个地区的轮廓想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动物或植物,都很像,我相信,你们还会想象出更多的东西。

  四、带领幼儿玩“快速找地名”的`游戏。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老师在大图上指出某一个地区,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找到相应的地点,并回答出它叫什么地名。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知道了江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知道了江西省有许多市县,如新余、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等。那么你还能记住更多的市县和它们的位置吗?

  活动反思: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中,语言环境的创设和同伴的引领非常重要,前者为孩子铺垫一个充分的表达空间,后者带领幼儿学习新的词汇和语句,对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和胆小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金秋送爽、硕果累累,又是一年秋收时,为了让孩子们亲自去体会、感受一下秋天的丰收景象,也为了让幼儿学会一种劳动技能,并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爱惜劳动成果。大班的全体小朋友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走进田野,进行了一次拾稻穗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能积极认真地拾稻穗。

  2、培养幼儿耐心、细致、认真的劳动品德。

  3、让幼儿初步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爱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能积极认真地拾稻穗。

  活动难点:

  能耐心、细致、认真地拾稻穗。

  活动准备:

  1、选择收割的时候开展本次活动,与农民联系,告知本次活动的目的及配合事项。

  2、每组带一个塑料袋。

  3、照相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带领孩子来到农田。请农民伯伯讲述农民是怎样种植稻子的',让幼儿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真是“粒粒皆辛苦”,要爱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激发幼儿拾稻穗的愿望。

  (二)交代拾稻穗要求。

  1、拾稻穗时要细心地寻找。

  2、分小组进行,要有始有终,从田头拾到田尾。

  3、完成任务后要比一比,看哪组的幼儿拾得多。

  (三)幼儿拾稻穗,师巡回观察指导。

  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引导幼儿边拾稻穗边说出稻穗的颜色“黄澄澄”“金黄色”。

  (四)幼儿边休息边谈体验。

  1、让幼儿在田间自由围成一个半圆形席地而坐,塑料袋放在自己面前,休息3~5分钟。

  2、幼儿互谈经过,讲述拾稻穗过程,启发幼儿用“辛苦”“很累”“金黄色”“黄澄澄”等词表达。

  3、评出稻穗拾得最多的小组,给予表扬。

  (五)教师根据活动过程进行总结。

  (六)送稻穗。

  幼儿把拾到的稻穗送给农民伯伯。

  (七)幼儿唱《人人夸我好儿童》的歌曲回幼儿园,结束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对毕业离园后与同伴继续保持交往充满渴望。

  2、知道与同伴保持联系的常用方法,并互留联系用的信息资料。

  二、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本“互联本”,笔,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25——26页。

  三、重点与难点。

  对毕业离园后与同伴继续保持交往充满渴望。

  四、教学过程:

  (一)朋友联系的办法。

  1、小朋友快毕业了,大家马上就会分开。要是想念好朋友,有什么办法来找到朋友呢?

  2、阅读幼儿活动材料。书上的小朋友想念朋友时,用什么办法联系。

  3、归纳朋友间进行联系的方法:串门互访、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

  (二)现场签名会。

  1、小朋友们分开以后要继续联系,应该记住好朋友的'哪些情况呢?怎样才能记得清楚呢?

  2、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本子,可以用来写好朋友的姓名、地址、电话,有了这些资料,朋友之间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

  3、幼儿拿出“互联本”,与好朋友在本子上相互签名并写下联系方法。

  4、教师巡回观察知道,并将自己的联系方法记在幼儿的“互联本”上。

  (三)友谊地久天长。

  1、在《友谊地久天长》乐曲声中,幼儿自由寻找同伴表达友情。

  2、提醒幼儿收好“互联本"。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我们国家的国庆节。

  2、初步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

  3、激发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开国大典"、"祖国新貌"、"大阅兵"的记录片片段。

  2、手工材料:彩色皱纸、浆糊、剪刀等供制作、布置环境用。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知道国庆节。

  师:这几天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鲜花、彩旗?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挂上了五星红旗?

  师: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这是个什么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举行一些什活动?我们为什么要过国庆节?

  2、组织幼儿观看影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国庆节的意义。

  ⑴ 观看"开国大典"片段,教师边看边讲。

  ⑵ 观看"祖国新貌"和"大阅兵"片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建国后取得的重大成就,武器装备的更新,国防科技的发展,激发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⑶ 提问:影片里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有哪些新式的武器?有了新式的武器可以怎样?

  ⑷ 教师进行小结: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日,称为"国庆节"。每年国庆节祖国各地都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来展示新中国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组织幼儿为国庆节制作装饰物。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时间:5月17号

  活动地点:幼儿园——巨能——幼儿园

  参加人员:小班三个班的宝宝和教师,另加保安

  每班2位教师,班主任负责带队组织活动,配班老师和保安负责协助。

  活动目标:

  1、知道马路上的常见的几种车辆,认识红绿灯和交通警察。

  2、通过教师带幼儿亲自到马路上参观,了解常见车辆的功用和红绿灯的作用。

  3、参观马路,注意安全,不离开大家。

  活动准备:

  1、选择并确定观察的.地点。

  2、安全教育

  3、幼儿每人自带遮阳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简单安全教育

  (1)排好队,跟上前面小朋友,不在马路上乱跑。

  (2)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提出观察的内容:看看马路是什么样子的?马路上有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观察马路

  仔细观察马路上的物品:站台、指路牌、标志牌、车等

  教师边走边给幼儿进行讲解。

  三、结束部分

  1、回教室交流总结

  2、幼儿将自己看到的画下来,布置主题墙中的一个版块《马路两边有些啥》。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12-24

大班社会象棋教案06-10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1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21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1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1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0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会教案01-12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