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07 10:02:0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必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必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一个数和它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根据已有条件寻找不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

  3、 学习正确书写数字1-4,养成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6只兔子卡片(1只白2只灰3只黑)活动过程;

  1、 集体活动:

  (1)、学说顺倒数师: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玩个小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玩顺倒数的游戏。

  要求:我说倒数,小朋友们就说顺数。

  例:

  教师:1、2、3、4、5 幼儿:5、4、3、2、1或者请一名幼儿任意说一个数,其他的幼儿说顺数和倒数。

  (2)学习6以内的相邻数。

  教师出示6只兔子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朋友们在黑板上看到有什么呀?他们有什么不同,谁会把相同的兔子放在一起 ,并按顺序排好?

  请一个幼儿操作,提问: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时候是怎么想的?)(1只兔子排在前面,2只兔子排在1只的后面,3只兔子排在2只的`后面……)为什么这么排?请幼儿上来在兔子下面贴上相应的数字,在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2只兔子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鼓励幼儿说一说。

  小结:1比2少,排在2的前面,3比2多,排在2的后面……大家集体说一说

  2、 操作活动:

  (1)、给小鱼涂色教师出示未涂色的小鱼图片,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有几条鱼呢?

  小鱼说“今天我是来找好朋友的,请小朋友们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吧!”引导幼儿给这5条鱼找好朋友,想一想,上面应该涂几条鱼,下面应该涂几条鱼。

  我们在涂色的时候要边涂色边说:4比5少、6比5多,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2)学习学数字1、2、3、4、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找朋友”的填空组的活动,请幼儿说一说,他是如何进行活动的,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好的小朋友。

  (2)表扬能够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并发现电话号码里的秘密。

  2.尝试将数字0——5进行组合,排列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3.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幼儿练习本,铅笔;记录纸,粉笔,记号笔,小兔、小鸡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说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老师记录电话号码(记录纸)

  2.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号码的.秘密

  (1)你发现了什么?

  重点引导:这些号码由哪些数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2)老师小结

  我们德清地区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开头都是数字8,它们分别由0——9这些数字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都不一样。

  3.设计6位数的电话号码

  动物园里要装电话了,请小朋友帮忙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个别幼儿上来给小兔、小鸡设计号码,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4.幼儿练习

  练习本第17页,给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四只动物的号码都不一样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运用表格、绘画、简单文字等形式,学习制定自己一周的角色游戏活动计划。

  2、获得做事讲求计划性、条理性的经验。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具:铅笔,幼儿用书第29页(学会计划)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教师:我们每天在幼儿园都可以参加哪些游戏活动?

  教师:你们最喜欢在幼儿园玩什麽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你每天玩的游戏内容一样吗?你都参加过哪些游戏?

  2、学习制定一周游戏计划。

  教师:我们在幼儿园一个星期有几天玩游戏?这5天你都玩了哪些游戏呢?

  教师介绍活动内容与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在记录单上制定出自己下个星期5天的游戏计划。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怎样让别人看出自己的计划有5天?每天自己都想玩些什麽游戏?计划不仅要让自己看得懂,而且还要让别人看得懂。

  幼儿活动,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

  3、展示结果。

  展示幼儿的记录单,让幼儿说说自己能够看懂哪几张游戏计划,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清楚地记录方式。

  集体观察1份游戏计划。

  请一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游戏计划,集体检查其是否按要求完成。

  找一找记录单上有哪些不同的记录策略(如星期、日期、空格等)。

  4、幼儿再次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迁移新经验修改自己的游戏计划。

  效果检查:

  通过本节课使幼儿知道了自己在幼儿园每天都有玩不同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学会了制定自己一周的角色游戏活动计划。使幼儿从此养成了做事讲求计划性、条理性的好习惯。本节课效果很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学习7、8的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两份各有几种分法。

  2.初步感受两个部分数之间互换的关系。

  3.能将记录与同伴进行相互检查并发现问题,养成互查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7的分合卡片一套。幼儿人手一个操作板,7个“金币”,7的房子图、8的分合操作单各一张,铅笔一支。

  2.知识经验准备:已经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并初步理解组成分解的互换规律。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闯关开门”游戏:“喜羊羊和美羊羊来到魔幻城堡。可是,魔幻城堡的大门关上了,它们需要找到两个数合起来,总数是6的钥匙,才能进入。”

  2.“哪几串钥匙可以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学习7的组成

  1.操作探索7的组成:

  (1)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喜羊羊和美羊羊在魔幻城堡里得到了7个金币。决定把金币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呢?”(幼儿个别回答)

  (2)“看来7有很多种分法。把7个东西分成两份,到底有几种分法,请你用金币试一试,把你分的结果用分合式记录下来。记录的结果不能重复哦!”

  (3)幼儿操作、记录。

  (4)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分合式,知道7有6种分法。

  “把7个金币分成两部分,你有几种分法?请你把你的结果读出来。”(个别回答)“他读的时候,你们要仔细听,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分法?”(根据幼儿回答出示7的分合卡片)

  “这些分法你们都有吗?”“你们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5)小结:“把7个东西分成两份,有6种不同的分法。我们一起把这6种分法读一遍。”

  2.观察、讨论,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规律。

  “在分合式中,7分成1和6,7分成6和1,6和1,1和6只是交换了一下位置,这就是互换规律。再来找找,还有那些是这种交换情况的?”

  三、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推理8的组成

  1.出示8的分合操作单,要求:

  “这里有一张操作单,是关于8的分合,请你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新本领,把8的分法有顺序地填完整。”

  2.幼儿完成操作单,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回答,教师操作8的分合操作单教具

  “你们填完了吗?我这里也有一张还没有完成的操作单,你们帮我一起来完成。你们说,我来写。”(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演示分合式)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4.“8有几种分法?7有几种分法?”

  四、“放鞭炮”游戏

  1.示范游戏:“喜羊羊和美羊羊在魔幻城堡还惊喜的发现了一大串鞭炮。我们一起来玩点鞭炮的游戏。”

  “每个鞭炮里都藏了一个分合式,你要正确地把它读完整,鞭炮才有响哦。我们摘一个来试一下。”(集体游戏。答对了,“对啦,砰、叭!”;答错了,“错啦,呲,嘘!”熄灭。)

  2.小组游戏、个别游戏相结合游戏数次。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 。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

  (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铁球重,皮球轻。

  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3、比一比,谁轻谁重。

  (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

  (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师小结:

  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挂历等记录时间的方式感兴趣,能结合经验指认挂历上的日期。

  2、提高认数、判断及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当年挂历每组幼儿一本。

  2、人手一套有具体日期的生日卡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挂历。

  1、教师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猜一猜是哪种生活用品。

  2、教师拿出挂历并提问: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本挂历共有几页?

  小结:一本挂历一般有12页,每一页代表一个月份,一年一共有12个月份。

  二、观察挂历。

  1、找一找挂历上都有哪些数字?最大数和最小数是多少?

  2、每个月各有多少天?你有什么办法很快知道?(看每月最后一天的数字)

  3、一年中哪个月份的'天数最少?

  小结:原来每个数字表示一天,每个月都从第一天开始,有的月份天数多,有的月份天数少,一年中2月份的天数最少。

  三、结合生活情景使用挂历。

  出示动物卡片和蛋糕粘纸。提问:

  1、这里有一些动物朋友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你能帮助它们找到生日并在挂历上用蛋糕粘纸贴出来吗?

  2、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请在挂历上表示出来吧!

  四、制作生日邀请卡。

  XX小朋友的生日就要到了,他想举行一个热闹的生日派对,请你们帮他设计一张生日派对的邀请贺卡,别忘记在邀请卡上写出具体的日期。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物体的数量与物体的摆放形式无关,初步建立数守恒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磁板1块,纽扣、瓶盖若干。

  2、幼儿作业纸。

  数一数,说一说,每组有几个苹果?它们都一样多吗?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看作业纸。数一数每组苹果是几个?。它们一样多吗?为什么?

  2、请幼儿拿出7个纽扣摆成一排,再请幼儿拿出相同数量的纽扣,随意摆成另一种形式,比较和体会,两组物品一样多吗?为什么?

  3、教师在磁板上摆出几组相同数量(7个)的瓶盖,但各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请幼儿说一说,是否一样多?它们的数量是几?

  4、组织幼儿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物品的数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变化而改变)

  活动延伸

  老师在活动区可投放像上面那样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能对一组物体进行多角度分类。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两色圆形、正方形的物体,白纸、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1.向幼儿展示分类表并将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形状放进了一个大的框框里。

  2.请幼儿 先按照颜色分类,将红色的放在一起,黄色的放在一起。

  3.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后,指着红色的这一边,请幼儿再继续按形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按颜色与形状进行描述,如红色的时正方形,黄色的圆形等等。

  5.继续让幼儿按大小将物体进行分类。

  6.拿出白纸,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笔和颜色画出各种形状的东西。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本活动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在活动种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个人能力在原水平上有显著提高。通过此活动,对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6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6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6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17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3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2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