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货币运用

大班教案货币运用

时间:2023-09-23 07:19:3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教案货币运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货币运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货币运用

大班教案货币运用1

  活动设计背景

  货币是幼儿常见的,对它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熟悉,为了让幼儿分清元和角,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货币。

  2、分清元和角。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真的人民币,《仿真人民币》。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1)(2);贴有价格标签的各种文具若干,铅笔,记录纸。商品标签若干,画有各种硬币的存钱罐图若干,购物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五册第57到5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打老虎。幼儿边练儿歌边走线。

  2、集体活动

  (1)感知人民币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看的书,玩的玩具和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呢?“教师出示”真的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他们不同的面值。

  (2)取认人民币。

  辨别10元以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如:教师说4元,幼儿能拿出4张一元的人民币,教师说6元2角,幼儿能拿一张5元。一张1元和2个1角或6个1元2个1角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仿真人民币”玩取钱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一名说出钱数,另一名要准确取出相应币值的货币。

  第二组:幼儿根据存钱罐中的人民币写出总数是几元几角。

  第三组:幼儿根据购物作业单中的提示,突出相应的币值。

  4、游戏活动

  游戏“文具店”。场地上有各种文具,上面标有价格,几名幼儿扮作售货员,其他幼儿扮作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知道了我们人类离不开人民币的,同时也知道人民币分为硬币和纸币,并都有不同的面值(元,角)在游戏中都能用不同的纸币,硬币的面值去购买商品。但就是有的幼儿还是把几元几角还分得不是很清楚。下节课要巩固元角互换。

大班教案货币运用2

  货币运用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2、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3、红包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找朋友。

  每名幼儿手拿一个数字,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数字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

  1、出示红包

  教师:小朋友,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

  2、小结: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我们把这些钱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四、通过课件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演示课件,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1)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2、游戏:开商店。

  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六、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大班教案货币运用3

  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

  3、《操作册》第6册第61-6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朋友抱成团。幼儿扮演10元的人民币,在音乐声中走圆圈。音乐停止,幼儿看教师手中的人民币数目,自由结伴,凑成与教师手中人民币相同的数目,抱成一团。

  2、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

  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你用学具摆出来。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3、游戏活动。

  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少的一组扮演售货员,另一组当顾客。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4、分组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操作“仿真人民币”,玩换钱游戏。幼儿2人一组,一人拿面值大的“仿真人民币”(如50元),另一幼儿找出几个小面值的凑成50元。可以用5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也可以用2张20元的和1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还可以用1张20元的和3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游戏中让幼儿感知多种组合。

  第四、五、六组:“开商店”游戏。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第七、八、九组:做《操作册》第61-62页的活动。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教案货币运用4

  一、活动名称:《货币运用》

  二、授课教师:xx

  三、活动班级:大一班

  四、活动时间:20xx年

  五、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

  ㈠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㈡压岁包两个。

  七、活动过程:

  ㈠导入游戏:找朋友。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㈡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㈢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㈣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㈤游戏活动。

  ①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②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㈥教师小结:

  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八、安全教育:

  幼儿玩滑梯时,教师时刻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有序排队,不打闹、不推挤。

  九、反思: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幼儿园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这节课的难点--换钱。在这次幼儿园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幼儿园教学方法。对于100、50这样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其他一些面值的钱,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识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游戏"开商店"让他们感知生活,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幼儿的人数多,有些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难,所以课后我重新补充一个"小小超市"这样的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大班教案货币运用】相关文章:

揭开货币神秘面纱教案03-25

大班的教案11-28

【经典】大班教案08-23

[经典]大班教案08-20

(经典)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08-06

大班教案【经典】08-07

(精选)大班教案07-21

[精选]大班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