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3 09:40:1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精品(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精品(8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无处不在。

  2、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环境与材料

  1、各种塑料袋、胶带纸、棉线绳。

  2、活动前与幼儿开展有关空气的谈话,了解幼儿对空气的原有经验,引发探究空气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帮助幼儿回顾:空气确实存在,可以用塑料袋捕捉到空气。

  2、我们在哪里能找到空气?

  3、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二、捉空气

  1、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相应的地方捉空气。

  2、教师指导幼儿实验,并帮助幼儿将装满空气的袋子系好。

  3、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空气的。

  4、教师将幼儿的.发言汇总,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个地方我们没有找?那里是否有空气存在?

  三、吹气球

  让幼儿玩"吹气球"的游戏,再次体验空气的存在。

  四、空气作用大

  引导幼儿讨论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的关系。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并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记录。

  2.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3.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

  难点:用首尾相连的方法进行测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了故事中知更鸟等几种鸟类的特征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操作材料“一寸虫”、动物图片若干、签字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草丛吗?在草丛里有许多有生命的东西,谁来说一说你在草丛中都见过谁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找找看它是谁呀?(一寸虫)他为什么叫一寸虫呢?一寸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一寸到底有多长呢?

  (二)出示一寸虫,引发幼儿测量的愿望

  1.师:出示一寸虫教具讲故事《一寸虫》

  2.提问:知更鸟它要做什么呀?你觉得一寸虫能量出知更鸟的尾巴吗?

  4.幼儿尝试测量知更鸟的尾巴(请幼儿俩俩合作,运用“一寸虫”当测量工具,测量尾巴的长度。)

  5.幼儿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并通过PPT动画操作,验证测量结果。发现测量结果

  6.教师介绍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一寸虫爬一次作记号,爬一次作记号,然后数记号有几个就是几寸长。

  (三)结合故事情节,测量小动物的身体各部分的长度

  师:知更鸟知道自己钟爱的尾巴有三寸长,就放走了一寸虫,这个故事就在森林里传开了。都知道一寸虫有数学家的脑子。看看谁来了呢,你认识吗?它们都钟爱自己的什么地方?(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鸟的身体)请一寸虫来量一量。

  2.幼儿进行测量活动

  师:孩子们这三只动物钟爱的地方已经在我们的桌子上了,请你自己一人拿一个一寸虫来量一量有多长。

  3.幼儿验证自己测量的'结果(在大屏上出示一寸虫测量的答案)

  师:说一说你量的是几寸?我们来看看和一寸虫量出来的答案一样吗?

  (四)结合故事结尾,引发幼儿大胆想象如何测量歌声

  1.提问:孩子们一寸虫又碰见了谁呀?猜一猜夜莺会让一寸虫量什么呢?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夜莺歌声的长度

  师:夜莺对一寸虫说:“量我的歌声,如果你量不好,我就要吃掉你。”这歌可怎么量呢,你们会怎么量呢?

  (五)结束部分,测量游戏

  1.提问:树林里的动物们都有自己钟爱的地方,你钟爱自己的哪里呀?

  2.请你找个朋友一起,在咱们班的教室里找一个可以测量的工具,然后测量一下朋友钟爱的地方,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方法并不正确,结果并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使幼儿掌握了新方法,积累了新经验的目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海洋动物的食物链,感知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2、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的欲望。

  3、萌发幼儿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电脑、录音机、图片、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导入活动。

  师:在蓝蓝的大海里生活者许多许多的动物。你们知道有什么动物吗?(幼儿回答)

  师:今天海洋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情我门去看看好吗?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海底世界。

  幼儿交流: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它们吃什么?

  三、自由探索动物间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链。

  师: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宝贝,请你们找出它们之间吃于被吃的关系。

  幼儿分别采用操作电脑、听录音、观察图片、询问老师等方法进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链。感知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师生小结:这些动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环扣一环,象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的链条叫食物链。

  四、了解食物链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1、讨论:食物链断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2、相互讲述:海洋里没有了鲨鱼,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3、课件演示:感知食物连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师生小结:原来呀,食物链上的动物一样都不能少,缺了一环,大海就会生病,海水就要变得又脏又臭,其他的小动物也不能生活了,而且还要危害到我们人类。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

  2.通过观察,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出示图片小狐狸

  教师:小狐狸找不到朋友了,小朋友能帮助找一找吗?

  小狐狸为什么会找不到呢?

  请用“我在xx地方找到了谁”表述。

  二、交流、探究

  课件演示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动物和它们躲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回答后小结)

  像斑点蛙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2.动物的保护色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很相近的'保护色,

  以此来隐蔽自己,不让敌人发现。

  3.课件演示,逐一出示图片

  认识这是什么环境,在草地、海洋、森林、沙漠中有些什么动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请小朋友观察后和同伴交流。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交流了许多动物的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

  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有的动物的保护色更神奇。

  4.课件演示:紫色的蟹蛛

  在这个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为什么很难看到蟹蛛?

  教师适当小结。

  三、提升、扩散。

  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

  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

  活动延伸

  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迷彩服?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数数看》(10以内的数)数数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对于有数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强化按一定顺序数数的方法,并且能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的类包含关系,初步理解二级分类。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学习从左至右,从上到下有序观察事物。

  3、初步理解事物间的类包含关系,初步理解二级分类。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有序的数数。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事物的类包含关系。

  活动准备:海洋图一幅,动物标记,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教师带幼儿完成一个热身小游戏)

  二、情境导入。(师出示海底世界图)

  1、热身活动。(手指操:《数鸭子》)

  2、师:我们刚一起数鸭子的时候表现的特别棒,接下来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海边看看,大家想去吗?那我们赶快和在水面上来迎接大家的新伙伴们打个招呼吧!

  3、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的主题墙。(两只海腾)

  4、师:我们刚和海面上的新朋友打完招呼,接下来老师想带着大家一起去海底世界转转,大家高兴吗?

  (组织幼儿打开桌面上的信封,找出里面的动物卡片)

  5、师:请找到的`小朋友把他们送回家,放到大海里面去吧。按我们喜欢的位置摆放。

  三、情境观察,引导幼儿按不同的方法统计数量。

  1、送完小动物回家,那我们猜猜海洋里总共放了多少只动物呀?

  2、接下来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数海底总共放了多少只动物。

  3、请幼儿说说自己数的结果和方法。(老师选幼儿代表发言)

  4、同桌讨论,交流。

  四、动手实践活动:小动物排排队。(计数并统计结果)

  1、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小动物,把同一类的小动物排成一队,并选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观察整理后的小动物总共分几种,从而弄清楚类包含关系。

  五、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非常棒,下面老师还有一个难题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师:(提问)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们按性别分可以分为哪几类?(两类:男孩和女孩)

  师:说的真好,下面老师想请宝贝们听指挥排排队,看谁站的又对又快。(要求:所有的小女孩站第一排,所有的小男孩根据老师说的数字往后排队。排好队后请在场的老师集体留影。)

  六、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活动课就要结束了,小朋友们开心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初步了解噪音的危害,喜欢欣赏悦耳的声音,对声音感兴趣。

  3、知道制造噪音是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能避免听噪音。

  活动准备

  1、声音:切菜的声音,接水的声音等。

  2、准备容易发出声音的物品:铃鼓、装有黄豆的小瓶子、会发声的动

  活动过程

  一、倾听声音。

  1.复习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在歌声中体会声音的美好与神奇。

  2.教师:声音的本领可大了,不仅能告诉我们谁来了,还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地用耳朵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二、触物游戏

  1.体验猜测声音的乐趣。

  教师:声音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请你上来随便摸一样东西,并让它发出声音,

  小朋友要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请幼儿上前游戏,让其他幼儿一起听辨声音,并说说自己的听辨理由。

  三、操作活动,继续感受不同的声音,了解物体的振动会发出声音。

  1.教师:看!桌子上那么多的东西也都忍不住要发出声音了,

  可它一个人发不出,需要小朋友的帮助。

  请你们去试试看,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让它发出声音的。

  2.请幼儿逐个用自己桌上的东西发出声音,大家一起听辨声音,

  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四、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1、组织幼儿倾听录音机中播放的不同声音

  切菜的声音

  马桶冲水的声音

  可怕的.声音

  敲门声

  打雷声

  救护车声音

  台风

  2、说说自己喜欢听到什么声音?不喜欢听到什么声音?为什么?

  3、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听过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声音,

  特别是要谈谈听到不喜欢的声音时,是什么感觉?(不舒服、心烦、害怕等等。)

  五、介绍噪音的危害,教育幼儿避免听噪音。

  1、教师:不好听、乱糟糟的声音我们叫它噪音,噪音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害处。

  经常听噪音,耳朵会变聋,还容易得心脏病。

  2、引导幼儿积极讨论。

  小朋友如果到了有噪音的地方应该怎么办?(捂住耳朵,或者离开那里。)

  六、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学习控制音量的礼仪。

  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声音,上课发言要声音响亮是为了让别人听清楚;

  人多地方说话声音轻是为了不影响别人,不制造噪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场合来确定声音的轻或响。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科学现象,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于水后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能实验操作,并能运用相应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大小土豆块、碗、勺子若干;盐、味精、糖。

  2、记录纸、笔。

  3、有关死海PPT。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出示一块土豆块,这是一块土豆,如果我把它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沉)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

  2、教师演示。出示两只注满水的杯中(一杯是自来水,一杯是盐水)师先故意将土豆放在自来水中,土豆沉于杯底,再将土豆放于另一杯盐水中,土豆浮于水面。

  二、小组合作,操作探索—实验:盐能使土豆块浮起来。

  1、说明实验规则:出示盐、糖、味精。

  逐一介绍:红—盐,黄-糖,绿-味精。在这三种东西里有一种可以使土豆块浮起来,请你们来做小科学家,分组合作进行实验。先把碗里的盐、糖、味精分别舀进和它们相同标记的三个杯子中,用筷子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后,再放入土豆片。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现象用喜欢的图画或符号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上。比如沉下去可以用(X)浮起来用(√)。

  2、幼儿进行实验,师巡视,发现问题。

  3、汇总幼儿实验情况,请幼儿说说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从刚才的实验来看,可以看出放了一样多的糖、味精和盐,但糖和味精都没能使土豆块浮起来;只有盐溶解在水中让土豆块浮起来。

  那为什么盐能让土豆浮起来呢?

  师生小结:只有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土豆才能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三、扩展经验:死海

  看一段有关“死海”的介绍。师边给幼儿看边进行解释。

  幼儿边看课件边听老师介绍:刚才我们从实验中知道:盐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影片:这是大海,我们都知道海水里有盐,如果人躺在海面上一动不动会怎么样?可是有一种神奇的海叫死海,听说过没有?人在死海中躺着一动不动,它也能让你漂浮在海面上,看还能浮在海面上看书看报呢,真神奇。为什么死海能让人漂浮在海面上呢?

  教师小结: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盐,它的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科学区继续探索盐的奇妙之处。在我们的科学区域里,有土豆、盐、玻璃球等材料,游戏的时候你们可以去试一试:让整个的土豆浮起来需要加几勺盐?有什么办法让浮起来的土豆再沉下去?玻璃球、鸡蛋也能浮起来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教学 活动目标:

  1、 通过系列活动,探索镜子半个变一个的秘密。

  2、 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

  3、 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记录表、油画棒、教师用的大表格、师生操作用的镜子、盘子、小动物卡片、袋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这个小口袋里,有件小朋友很喜欢的东西,请你们不要用眼睛看,只用手摸,猜猜是什么东西,谁愿意上来摸一摸?(镜子)镜子有什么用,谁知道?(照人和物)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小镜子看一看,你看到了谁?你笑一笑,镜子里的娃娃怎么样?你装出哭的样子,镜子里的娃娃又怎样?笑和哭谁漂亮?现在先请小朋友把镜子放回盘子里,师:刚才小朋友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你们笑的样子真好看,老师最喜欢看到你们的笑脸.现在请你们回忆一下,刚才你们在照镜子的时候,镜子是怎么放的?(是平放着还是立着放?)

  二、第一次操作“镜子应该怎样放,才能从镜子里看到桌上的图片”

  1、师:“小朋友的桌面上贴着一只小动物,大家猜一猜、镜子应该怎么放,才能从镜子里看到桌面的小动物?”(立着)

  2、幼儿自由猜想,并请几位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操作:现在就请大家拿起镜子,动手试试看,镜子怎么放,才能从镜子里看到桌上的小动物。

  4、请几名幼儿演示并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三、第二次操作“请小朋友用镜子找出图案的另一半,让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1、师:“请小朋友拿出操作表,看看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都只有一半),如果想把这些图案变完整,请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你们手上的镜子很神奇,它能把这些一半的图案都变完整,请大家猜猜看,镜子要怎么放,才能把图案变完整呢?”(把镜子立在图案的旁边)

  2、幼儿自由猜想,并请几名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操作:①“现在请小朋友动手试试看,镜子立在什么颜色的线上,可以看到另一半,让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图案?”②“你用镜子在什么颜色的线上找到完整的图案,就用相应颜色的笔在图案下方的表格里画一条横线。”

  四、师幼同梳理交流探索的结果,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

  师:“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你在什么颜色的线上找到完整的图案?”

  1、 请个别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表向大家介绍记录结果。

  2、 师幼共同验证幼儿操作的结果。

  3、讨论引申:镜子放在图案的什么位置,可以得到完整的图案?你是怎么知道的?

  4、结论:“镜子放在图案的中间,就可以从镜子里找到它的另一半。”

  五、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分区活动的时候,还有很多一半的礼物藏在图中,请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把它们变完整好吗?”

  游戏:请大家带着镜子到操场上去,我们来玩小动物跳舞的游戏。引导幼儿用贴有各种小动物图案的镜子,反射阳光到墙上,并不断移动,引起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愿望。捉动物教师用贴有老虎或狮子图案的镜子反射在墙上,去捉幼儿用的镜子反射在墙上的小动物。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科学教案12-18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3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