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3 10:05:2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识字一 (所有的教学反思在后面)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5、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找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插图上春天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板书:识字1),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

  ?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

  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总结。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4.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说说书写注意点。

  6.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写好生字。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冬 百 齐

  1、柳树醒了

  学习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 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

  (1) 板书课题:1.柳树__了

  (2) 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

  (3) 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

  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 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

  (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

  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 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

  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 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

  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

  ⑥成果展示。

  (四)课堂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2、写好“说、话”两个字。

  板书设计 1 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 、完成练字作业。

  2 、词语连线练习。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板书设计:

  1 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2、比较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师:同学们说得对。"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2)复习"木字旁"。

  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师:同学们说的对。"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4)复习"禾字旁"。

  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机出示词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

  应该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叶)

  (2)复习"竹字头"。

  师范读带竹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两棵小草)

  (4)复习"草字头"。

  师范读带草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竹篮、箩筐、筷子]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仆目机出示词卡:茶叶]

  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菠萝]

  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兰花]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札记: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歌诀:"禾字旁表示庄稼,木字旁表示树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爷爷上山去栽松树。""草字头表示花草,竹字头与竹子有关。窗台上放着两盆花草,墙壁上挂着一只竹篮。"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自然段。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杂技比赛吗?说说你在观看比赛时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矫正字音。

  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4.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默读,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倒叙式开头。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三部分:

  第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用序号从文章标出顶碗少年一共尝试了几次。

  第一次失败。第2自然段。

  第二次失败。第3自然段。

  第三次成功。4到6自然段。

  5.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作业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思考:顶碗少年进行了几次表演?(三次)

  2.生读课文,以读带思。

  (1)学生读第一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

  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学生读第二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

  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学生读第三个场面描写,画出少年的表现。

  3.读这三句话,(投影出示)体会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心理变化。(联系前后文的场面描

  写。)(1)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4.顶碗少年连续两次失误,当第三次继续表演这个节目时,他心里会怎么想?如果表演者

  是你,你会怎样做?

  三、课后拓展,深化感悟。

  读了课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假如你到现场看了顶碗少年的表演,你会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些什么?

  四、总结:

  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

  五、板书设计:

  第一次失败:微笑鞠了一躬

  第二次失败:呆呆地不知所措

  第三次成功:镇静鞠了一躬

  惊心动魄的拼搏

  语文A版第十册《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

  板题:

  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8自然段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语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2、师:这个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宁的雨。而有一个地方的雨却是优美动听的,孩子们,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

  3、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课件出示,全班读。

  湿润的山风轻盈的云雾无字的歌谣飘飘洒洒的雨丝

  轻捷柔软的手指优雅的小曲水淋淋的嫩绿清新的'绿色

  4、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游览了雨中的山林。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到山林中走一走吗?(指名读课文)

  5、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2)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

  3、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1)指名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3)学生汇报,老师给予指导。

  ①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a、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b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a、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_____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比作_____________,把雨声比作_____________。

  b、你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4、感悟山雨的色彩美。_____________

  (1)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3)带着遐想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

  2、拓展阅读。《雨》(冯剑华)

  3、作业:(任选一项)

  (1)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小段话;

  (2)自己试着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雨景。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则寓言的故事,理解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第12课《伊索寓言》的前两则寓言《狐狸的葡萄》、《牧童和狼》,今天,咱们接着学习第三则《蝉和狐狸》。(齐读课题)

  2.说起狐狸,还记得咱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简单地说一说?(指名说)

  3.你对其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指名说)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

  (出示幻灯片: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二.初读感知

  1.今天,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蝉可没上它的当,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打开书)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3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出示幻灯片:圈套故意赞叹歌唱家

  察觉有诈粪便戒心

  (其中“粪”和“戒”为红色)

  先自读,记住两个红色字。

  指名读,再齐读。

  4.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说了件什么事?(指名读课文)

  5.课文读完了,谁能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说了件什么事呢?

  (先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师:蝉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狐狸的花言巧语,没上它的当,在这个故事里,你对谁印象比较深刻?再读读课文,适当地做些记号,针对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想法。(生自由读悟课文)

  生:我对狐狸印象比较深,因为它和在《狐狸和乌鸦》里一样,仍然用老办法来骗人,说明它的本性是阴险狡猾的。

  师:从哪儿能看出来?

  生:它想吃蝉,便“设下圈套”,而且还“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蝉。

  (师相机板书:设下圈套、故意赞叹)

  引导学生理解“圈套”及设下了个什么圈套。[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

  引导学生读好这段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故意”说明狐狸的言行举止是假心假意的。

  生:蝉的叫声从来就很难听,夏天时总让人觉得烦躁,所以这里的“多么美妙”也体现了蝉虚伪的夸赞。

  生:我觉得说蝉是“歌唱家”也太夸张了。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狐狸的最终目的是把蝉骗下来,因为它说“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另外“见识”也体现出它对蝉的歌声的羡慕。

  生:我觉得狐狸为了骗得蝉的信任,对它很尊重,用了四个“您”。

  师:说得真棒,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师:你们还能读出狐狸的什么?

  生:我还能读出狐狸的贪婪。我是从第三自然段中读出来的。狐狸把树叶当成蝉,“猛地扑了过去”,说明了它很贪婪,早已迫不及待了。

  师:大家说得真好。狐狸说了这么多花言巧语,但它的本意却是——骗蝉下来,吃掉它。你们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这个坏家伙吗?

  生:心怀鬼胎、居心不良、居心叵测、口蜜腹剑。

  师:说得太棒了,狐狸给大家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那蝉给你们的印象如何呢?

  生:它很聪明,它能察觉出狐狸的话中有诈,并当机立断扔下树叶来试探。(板书:察觉有诈)

  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引导学生读)

  生:我觉得蝉听了狐狸的话后,一定思考过,继而察觉其中有诈,所以我认为它很爱思考。

  生:我认为蝉的警惕性很高,很机智,它扔下树叶来试探,说明它没有轻易地相信狐狸,对它保持着警惕,并且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对付它的办法,所以它很机智。

  (引导学生说说蝉扔树叶试探前的想法。)

  师:这还是一只怎样的蝉呢?

  生:这还是一只善于观察和吸取教训的蝉。因为它注意观察,所以发现狐狸的粪便里掺杂着同伴的`翅膀。这恰恰告诫蝉:不要上狐狸的当而被它吃掉,所以蝉对它一直怀有戒心。

  (板书:怀有戒心。出示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好这段话。)

  师:说得真好!大家对蝉的认识也很深刻。这是一只聪明的、善于观察、警惕性高、机智的并且善于吸取教训的蝉。[

  点明寓意

  1.文章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

  (出示幻灯片):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齐读)

  这也是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板书:聪明、吸取教训)

  2.生活中不总有灾难,蝉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要善于从别人的错误、失败中吸取教训。

  3.在你听过的故事中,或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人的错误或失败能给我们提供教训?(生说: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

  4.同学们说得真棒,那让咱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读课文吧,男生读狐狸,女生读蝉,老师为你们读旁白,好吗?(读课文)

  5.学到这儿呀,老师有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出示幻灯片)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英国哲学家罗素

  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师引读,生跟读)

  6.是啊,狐狸使出它的老办法来骗人,乌鸦上当了,而蝉却没有,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谁来说说看?(指名回答:乌鸦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蝉善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所以没上狐狸的当。)

  7.大家说得真好。老师这儿也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共享,想不想听?(生齐答:想)但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完故事后,请大家动动笔,写一写。

  (出示)

  乌鸦听说了蝉和狐狸的故事后,很佩服蝉,特地登门拜访。围绕“受骗”这个话题,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乌鸦说:

  蝉说:

  乌鸦说:

  蝉说:

  (生练笔,师行间巡视,寻找写的较好的展示用。)

  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练笔情况,并红笔批改,边改边评边肯定好的地方。

  四.介绍书籍,课外延伸。

  1.(出示:《伊索寓言集》实物投影展示)。上节课给大家介绍过这本书,咱们今天学的《蝉和狐狸》就选自这本书,这里面精彩的故事一个接一个,想不想好好读读这本书呀?(生齐答:想)那通过咱们今天的学习,你觉得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注意些什么呢?(点明读法。)

  ①每则寓言的最后都以一句话点明寓意,应好好体会它的寓意。[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应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想。

  2.师总结:

  同学们,《蝉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吸取教训,它出自《伊索寓言集》,而像《伊索寓言集》这样的一本一本的经典的书籍,仿佛广阔的森林,仿佛无垠的大海,里面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贝,但愿我们从书籍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快乐。让我们——热爱读书吧!

  板书:

  伊索寓言

  蝉和狐狸

  察觉有诈设下圈套

  怀有戒心故意赞叹

  聪明吸取教训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5.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干赶方仿

  (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1)同桌讨论。

  (2)交流。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汉字。(多媒体出示)

  (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

  dài

  shé

  yè

  gōng

  代舌页弓

  (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1)多媒体出示:

  禾火禾少火丁火少

  (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体出示:

  字代舌页弓秒炒

  (1)齐读

  (2)活动:找朋友。

  2.练习巩固:比一比,谁最棒。

  (1)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认得多。

  (同桌互读)

  (2)指名开火车读,如果可以,请扩词。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1.多媒体出示

  奇怪聪明活泼冰凉可口

  准备赶快观看包围堆积

  花花绿绿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1.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你能从中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二、读读背背《小鸟》

  1.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指导好停顿:

  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我/栽的/小树,它/还/太小/太小。

  2.为什么要让小鸟轻轻跳,还要再轻一点儿?

  3.你能把我对小树的关心、呵护读出来吗?指导:要读得轻一些,别惊动了小树。

  自由读,指名读。

  4.我喜欢小鸟吗?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自由练背,抽背。

  6.齐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

  一、观看图片,导入

  1.多媒体显示:劳动课上,一名同学小心翼翼地把纸屑剪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包扎好投进垃圾箱。

  2.交流: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二、垃圾从何而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1)指名说。

  (2)小组讨论: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3)集体交流。

  (我们小学生的垃圾主要是一些废纸、铅笔屑,还有一些食品的包装袋等。)

  三、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1.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无可避免的',它们也就成了垃圾。你们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呢?

  (1)指名说。

  (2)评价说一说,谁的做法好,谁的做法需要改进,怎么帮他改一改。

  2.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如随手乱扔垃圾。遇到了,你是怎么做的?

  指名说

  (及时劝阻,若不行,就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垃圾还可以废物利用呢!

  (1)听故事:《一张废纸的自述》

  (内容简介:我是一张白纸,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后和姐妹们一起呆在超市里,被一位小朋友买回家。他在我身上画了漂亮的图画,日子长了,就把我扔了。我进了垃圾箱,后又从垃圾回收站中转到造纸厂,处理后重新回到了超市里。)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3)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利用呢?小组讨论后交流。

  (铁、塑料制品等)

  4.平时我们处理生活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不随地乱扔,垃圾要入箱)

  四、小组合作,画出想法

  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呢?

  (1)小组讨论,如何画。

  (2)小组合作作画。

  五、展示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初步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2、认识“竖钩、竖折”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双耳朵”,能对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生字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4、能工整、正确地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生字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课前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实物锦缎、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2、认识1个偏旁“双耳朵”,能对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3、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学习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一)猜谜导入

  画时圆,写时方,是什么东西?(日、太阳)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

  (二)揭示课题:我们今天学一篇关于太阳的课文——《阳光》。

  1、认识“阳”字,认识偏旁“双耳朵”

  2、给“阳”字找朋友。简单理解“阳光”。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你喜欢阳光吗?为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2、听教师范读,你认为小作者对阳光的感受是什么?

  3、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拼拼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朗读反馈

  1)文中哪个字或哪句句子你觉得读起来有困难?(“阳、更、长”是后鼻音,“长、晨、谁”是翘舌音。)(课文第2自然段的3个长句朗读较困难,注意停顿。)

  2)教师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3)指名分段朗读(教师说明段落)

  4)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教师指导的重点词句是否读好了)

  5、全班齐读,再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阳光像金子,洒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看,阳光洒到了哪里?(出示阳光照亮大地的图片)。

  2、田野、高山、小河分别在哪呢?请小朋友来找一找。(找对了,请该生在边上贴上词语卡片,并带着其他小朋友读一读。)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问题:○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

  教师点拨:金子是怎样的?(金黄色,闪亮的,很宝贵)

  (阳光也是金黄色的,也是闪闪发亮的,也非常宝贵,所以说阳光像金子。)

  教师小结:因为阳光和金子颜色很像,都很宝贵,所以作者说“阳光像金子。”那你说,太阳像什么呢?(完成随堂练习第4题)

  ○“洒”是什么意思?(借助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4、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1自然段,一起再来感受阳光的宝贵。

  5、当太阳洒遍大地的时候,大地上的一切便开始有了生机与活力,到底有什么变化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轻轻地读读第2自然段,说说大地有了什么变化?(田里的禾苗更绿了;山上的小树更高了;小河像长长的锦缎了。)

  6、质疑:对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

  预设问题:○“更”是什么意思?(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

  ○为什么说:“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利用实物锦缎和水面波光粼粼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锦缎和水面都相当平滑,而且都能反射太阳光,看起来非常亮)

  7、小朋友们再一起来读读第2自然段。

  8、现在,你对阳光又有了怎样的感受?(阳光很宝贵,它能使植物生长。)

  9、课文最后说“阳光像金子,但比金子更宝贵。”这是为什么呢?(阳光能使植物生长,能使小朋友们长高,可是金子不能,所以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四、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样?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这个环节,通过一个假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认识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进一步理解文中的“阳光像金子,但比金子更宝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2、能工整、正确地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认识“竖钩、竖折”两种笔画,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生字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生字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难点:

  能工整、正确地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认识“竖钩、竖折”两种笔画,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习过程:

  一、读文识字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8课——(生接)阳光,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2、课文会读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你认识了吗?根据课后生字条,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抽读生字卡片(带拼音,朗读时强调前后鼻音及平翘舌音)

  4、同桌指读生字(一个指,一个读,互换角色再读)

  5、双轨火车认读生字——单轨火车认读生字

  6、小朋友们生字宝宝都会认了,可是你们能牢牢地记住吗?

  四人小组讨论: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7、交流反馈:

  加一加:阝+日=阳

  亻+象+像

  日+十=早

  扌+立=拉

  辶+井=进

  日+辰=晨

  整体识记:金、野、更、面、长、谁

  8、生字宝宝还想考考小朋友,和其他的字组成词语,你还认识吗?

  9、出示:

  阳光 好像 金子

  田野 更好 面条

  早晨 早上 长长的'

  晨读 拉面 拉开

  进来 进入 进出

  谁的 谁家

  10、自读——指名读,读对了带大家读——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

  11、生字宝宝还想来考考大家,你能把生字宝宝放上气球吗?(完成随堂练习第2题)

  12、让这些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二、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这篇课文会读了一点也不厉害,会背了才了不起呢!比比哪些小朋友最先把课文背出来!

  2、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这篇课文第2自然段最难了,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边读边记。

  2)教师引背第2自然段(田里的禾苗——(生接);山上的小树——(生接);河面闪着阳光——(生接))

  3)请你自己读一读,背一背。

  4)指名背诵

  5)你能加上动作,一边表演一边背诵吗?

  6)一起边表演边背诵

  3、读读其他自然段,试着背一背

  1)课文其他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请你自己读一读,背一背。

  2)指名分段背诵

  3)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动作背一背。

  4、分小组表演背诵(两个小组背诵,两个小组表演,然后换过来)

  三、拓展练习

  1、读一读,找朋友

  1)出示:

  早、星、晨、春、香、阳、晚

  2)自读——指名读——一齐读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都带有偏旁“日”)

  4)你能给这些字找朋友吗?

  2、说出其他带“日”的字吗?(晶、朝、昔、音、晒等)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也”、“长”、“山”、“出”四个生字,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笔顺和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出”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

  2、学生书空四个生字,巩固笔顺,认识笔画“竖钩、竖折”。

  注意:“长”的第一笔是“ノ”;“山”的第一笔是“ㄧ”。

  4、跟着老师书写一个字,然后自己看着格式描一描,写一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完成随堂练习第1题)

  5、展评写得好的字。(学生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学习写得好的地方)

  五、巩固生字(课件出示)

  “快乐大转盘”,指针指到哪个字,学生就读哪个字

  板书设计:

  阳光

  阳光 好像 金子 阝+日=阳

  田野 更好 面条 亻+象+像

  早晨 早上 长长的 日+十=早

  晨读 拉面 拉开 扌+立=拉

  进来 进入 进出 辶+井=进

  谁的 谁家 日+辰=晨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本文的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二、教学难点:会认会写生字,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三、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中心“我不是最弱小的”。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在爷爷、奶奶眼里,甚至在老师眼里,我们都是最弱小的。但有一个名叫萨沙的小男孩儿才五岁,他却不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2、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主识字情况

  (1)你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出示“弱”,指读,出示“弱小”认读,你们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读,开小老师读、同桌互读)

  (2)词语积累

  学习五个会写的`生字,先看老师范写,再学生练写在田字格中。

  (3)分组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师生合作,赏读课文

  1、萨沙的一家到森林里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2、是谁发现了野蔷薇花?假如你是萨沙,当时会是怎样心情?这句话是怎么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3、突然,雷声大作,天空中洒下雨点……(教师范读3自然段)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4、“是呀,为什么会这样?”萨沙也不解,我们从下面课文寻找答案吧!引读课文4-7自然段。

  5、朗读指导,重点读好对话句子。萨沙也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吗?你们是怎么知道吗?

  (指名读,分角色读,读出萨沙的疑惑不解。)

  6、请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8-9自然,朗读指导(对话句子)。

  ①萨沙现在是怎样问妈妈,该怎么读?

  ②妈妈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回答他呢?

  7、同学们,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四、小结课文,拓展交流

  同学们,读完课文,我们知道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他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我相信你们也能和萨沙一样,你们也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关心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论语十则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就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论语十则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教案 ) 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积累、拓展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论语十则教案课后反思: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我们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的课堂实践活动。读懂——能见“言”而知“意”;读熟背诵——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形成语感;积累词句——特别是古今不同的词语和句式。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1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