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4 09:27:09 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大班教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合】大班教案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2、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发生火灾时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基本环节: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组织幼儿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

  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结束环节: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虽然作为幼儿园里年龄最大的孩子,但他们身上依然留着许多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大班幼儿在已有一定生活经验,且对角色有一定的认知下,能根据指示自主在游戏中体验生活,获得经验,学会和同伴交往。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1)通过角色扮演买家和卖家,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2)愿意与同伴协商角色,理解角色,有一定的角色意识;

  2、知识目标

  (1)在买卖活动中让幼儿学会一点简单的数学运算;

  (2)了解厨师、收银员、顾客不同的角色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简单的对话;

  3、能力目标

  (1)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到游戏中,并加以创造;

  (2)能积极参与角色游戏,能学会布置游戏场地。

  (3)在游戏中能够轻声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

  (4)初步会对同伴的游戏行为做简单的.评价。

  (5)能爱护玩具,知道听信号较快收拾玩具。

  活动重难点:

  幼儿的想法是奇思妙想的,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想法,超出预想的活动设计规划。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与爸爸、妈妈一起到汤圆铺进餐,观察了解店的人员及环境。

  2.物质准备:餐具(一次性杯子、汤匙等),各种口味汤圆、汤圆铺PPT。

  3.环境创设:收集餐具、用具布置游戏环境。

  游戏过程:

  1.引入排队自行选择游戏中的角色,领取钱币;幼儿和教师一起布置市场环境;师:你们有吃过汤圆吗?(引导孩子们回忆) 师:你们去过的汤圆铺是什么样子的?

  2.交流经验师:汤圆铺里有什么?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3.提出规则

  (1)工作人员不能随意的走动,要负责好自己的岗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顾客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3)游戏结束后要把玩具送回家。

  4.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教师事先分配好角色,幼儿也可以自主选择要扮演什么角色,(教师要特别跟幼儿强调不能大声喧哗和随意走动)

  5.小结:

  (1)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游戏体验、感受,交流"汤圆铺"里游戏开展的情况;

  (2) 组织幼儿分门别类地收拾好玩具材料;

  (3)组织幼儿对本次角色游戏进行讨论和评价,并做下记录;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运用多种方法体验不同纸质敲击的声音,提高探索兴趣。

  2、根据乐曲的不同特点,运用已有经验选择纸张为乐曲配以适合的节奏。

  3、运用提供的材料进行“乐器”制作,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白纸、牛皮纸、宣纸、皱纹纸、瓦楞纸、报纸、吹塑纸、硬板纸等多种纸。

  2、纸杯、剪刀、豆子、双面胶、蚊香盒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幼跳舞。

  师出示纸花问:这是什么?告诉幼儿这是老师的跳舞花,请幼儿拿出自己的跳舞花一起跳个舞,跳舞时让幼儿听一听跳舞花会怎么样?

  2、提问,你听见了什么?跳舞花是用什么做的?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漂亮的纸宝宝,我们一起去玩一玩,听一听,想一想,用哪些方法可以让纸宝宝发出声音?比比谁的方法多?

  二、探索活动。

  1 、试一试,说一说。

  幼儿选一张喜欢的纸玩一玩、听一听。幼儿操作交流活动。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让纸宝宝发出声音的?请个别幼儿回答并演示。

  2、比一比,想一想。

  (1)请幼儿玩多种纸,充分比较,体会各种不同的纸发出的不同声音。

  幼儿继续玩纸,听一听、学一学各种纸发出的不同声音。

  组织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你玩了哪些纸宝宝,它们发出了哪些不同的声音?”边演示边学给小朋友听。

  (2)请幼儿拿同一种纸,玩一玩,体会所用力量不同、方法不同,纸的声音也不同的.效果。鼓励幼儿互相合作体验各种纸的音色特点。

  “你玩了什么纸宝宝,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不同的纸宝宝发出的声音不同,相同的纸用的方法不同,力量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三、音乐活动。

  1、歌曲表演“鸡、鸭、鹅”

  纸宝宝真有趣,今天我们来开个纸宝宝音乐会。请幼儿分组选择类似小动物声音的纸,并用纸的声音来代替歌曲中动物的叫声。在操作中每个幼儿选出三种不同的纸分别表示鸡、鸭、鹅发出的声音。根据幼儿的表现,提出要求,可以表演两遍。

  2、听一听、找一找。

  小动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这首乐曲有什么不同?

  请幼儿欣赏乐曲《森吉德马》。提问,你听了有什么感觉?两遍音乐有什么不同?

  (第一遍缓慢、抒情、安静。第二遍欢乐、活泼、喜悦)

  请每个幼儿选择两种不同的纸分别表示两段音乐,选好后互相交流表述,为什么这种纸可以表示第一段音乐,这种纸可以表示第二断音乐?引导幼儿从纸的质地、发出的声音等方面来判断。

  引导幼儿用选择的纸进行配乐演奏。

  鼓励幼儿相互交换纸继续配乐演奏。

  四、幼儿操作活动。

  师:纸宝宝发出的声音真好听,我们一起把它们变成小乐器,好吗?

  (1)幼儿选择材料分组制作小乐器。

  (2)打击乐演奏《郊游》,教师指挥,幼儿分三组演奏。

  五、延伸活动:请幼儿带着小乐器在区角游戏中继续玩一玩。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新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贴对联,贴 大红“福”字,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水饺、放鞭炮,互相拜年,问好,非常快乐。剪 贴“福字”是结合主题活动“新年乐”而设计的,它可以促进孩子对“福”这个字的进一步认识。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写出“福”字,再用剪刀沿轮廓剪出“福”字的过程,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应给予他们自主探索的机会与时间,具体的引导他们正确的剪出“福”字,提高动手的.能力。结合目标给幼儿准备好有关的操作材料,充分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充分体验动手操作写、剪“福”字,活动的难点是幼儿在纸上写“福”字的过程。

  【活动目标】

  1、掌握“福”字正确的写法。

  2、进一步认识“福”字的结构。

  【活动准备】

  “福”字范例、红色腊光纸、剪刀、浆糊、白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范例,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福”字范例,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福”字是怎么剪出来的,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教幼儿学习写、剪贴“福”字。

  (一)教师演示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写出“福”字的基本步骤,再用剪刀沿轮廓剪下“福”字.

  (二)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根据老师演示的过程,自己亲自动手开始操作,先在纸上按顺序写上“福”字,然后用剪刀沿轮廓剪下,再粘贴在准备好的白纸上,最后画上相应的背景。

  (三)教师与幼儿一起把自己剪贴的“福”字展示在特内。

  (四)提醒幼儿及时把废旧物品放入纸篓内,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继续练习剪贴“福”字。

大班教案 篇5

  前几周参加太仓市幼儿园第二届“好课”评比活动,对其中的一个大班数学活动印象深刻。活动选取的主要知识点是通过寻找不同大小九宫格中排列数字的规律,找出空缺的数字。从活动内容的选择看是非常有价值的,培养了幼儿通过寻找规律获得答案的能力,有利于幼儿初步逻辑思维的建立。但是活动的情景创设和第一环节的安排又将活动复杂化,影响了重点环节第二环节的深入开展。在观摩活动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把活动的重难点细化,重新设计,是不是更有利于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呢?

  活动的再设计: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大小九宫格中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够按规律找出空缺数字。

  2)在探索、交流中积累相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发现规律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对初级的数独游戏感兴趣。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九宫格,发现九宫格数字排列规律。

  1.出示小九宫格1。

  提问:看看这张数字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1)数字拼图有九个格子组成;2)九个格子里有1-9九个数字,数字不重复。

  二、第一次填数活动。

  1.出示小九宫格2。

  提问:请你想一想,这个空格里应该填数字几?为什么?

  小结:原来,只要找出填数字的规律,就可以把空缺的数字找出来。

  2.再次出示有一个空格的小九宫格,帮助幼儿复习巩固。

  3.出示小九宫格3。

  提问:这个数字图片里有两个空格 ,这两个空格里应该填数字几呢?你觉得这样对吗?有没有别的答案了呢?

  小结:按照刚才的规律,这两个空格里可以填7、6,也可以填6、7,那么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再来看一幅数字图片。

  三、观察大九宫格,发现九宫格数字排列规律。

  1.出示大九宫格1。

  提问:这张大大的数字图片,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1)大九宫格由九个小九宫格组成;2)横、竖的每一行都有1-9九个数字。

  三、第二次填数活动(个别操作)。

  1.把小九宫格3放到大九宫格2里,请幼儿按规律找出空缺的数字。

  2.每个幼儿一张操作卡,独立完成,老师巡回指导。

  3.操作后交流。

  提问:你找到的.答案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填?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看来找出规律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呢。

  四、第三次填数活动。

  1.出示大九宫格3。

  提问:在这张大数字图片里有哪几张小数字图片是缺数字的?把它找出来。

  2.请幼儿按规律找出空缺的数字。

  3.每个幼儿一张操作卡,独立完成,老师巡回指导。

  注:本次操作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完成情况可以视幼儿的能力而定。

  4.操作后交流。

  提问:你完成了几个小数字图片?你的答案是什么?你是怎么填的?

  重点引导幼儿交流介绍三个空格的填数方法。

  五、延伸活动

  简单介绍数度游戏的相关知识。

  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希望在之后的实践中的得到大家指点。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种类的石头。

  2、知道石头在生活中的用途。

  3、能用石头拼出好看的图案或根据石头外形给石头涂色,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知道石头的一般作用,如:盖房子、铺路、打地基……

  2、物质准备:各种各样的石头,白纸若干、胶、石头用途录像、特殊石头的课件、如:玉石、水晶石、钻石、大理石。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了解石头的外观和形成。

  1、石头的外部特征

  “今天小朋友带来了自己找到的石头,哪位小朋友能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下自己带来的石头是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样的?它们会用来做什么?”

  2、比较石头的异同

  教师:“现在小朋友们互相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们带来的石头是一样的吗?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幼儿互换石头,互相观察发现异同)

  教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通过你的观察你的石头和其他小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幼1:我的石头是有棱角的,林琳的石头是没有棱角的。幼2:我的石头表面光滑,多多的石头表面粗糙。幼3:我的石头的颜色也和他们的不一样。幼4:我的形状和他们的不一样。

  教师小结:它们从外观看,形状、大小、颜色,质感都是不相同的。

  教师:“这些石头为什么不一样呢?”(幼儿讨论、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石头是由岩石破碎形成的,经过时间的推移,形状就有了改变,山上的石头一般比较大,棱角分明,粗糙不平,有些石头混入河流,被雨水冲刷后,棱角被磨,形成光滑的鹅卵石。因此石头的外观是不一样的。

  二、不同石头的作用

  1、普通石头作用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石头有什么作用吗?

  幼1:石头可以铺路。

  幼2:还可以在路上用石子拼的图案。

  幼3:石头可以盖楼。

  幼4:石头可以做墙面、窗台、石雕……

  教师:“这些石头虽然不漂亮,也不被人注意,但是它们却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除了这些我们常见的石头,你们还在哪里见过不一样的石头呢?(幼儿自由回答)

  2、特殊石头及作用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石头,它们也有一些特殊的用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特殊的石头的课件:(一些大理石、石头印章、水晶石、水晶石制品、玉石、玉石制品、宝石、宝石制品、钻石、钻石制品)

  教师:“刚才小朋友看见了那么多种漂亮的石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石头?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三、漂亮的石头

  教师:“很多小朋友说,喜欢这些石头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很漂亮,那我们手里这些普通的石头,能不能在小朋友们的努力下,也把他们变的漂亮呢?你们想怎么做?(幼儿自由回答)那我们一起动手试试吧!(指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外形给石头涂色或用石头拼出图案和图形)

  四、作品展示,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儿歌的情趣,体会儿歌的美。

  2、通过听读,渗透性识字15个。

  3、充分利用插图,理解"珍珠被"、"摇篮",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插图,理解"珍珠被"、"摇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十分注重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设计特色: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课件:动画制作,比如闪动的繁星,轻轻起伏的波浪。歌曲《鱼儿水中游》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读出情趣

  三、观察插图,理解内容。

  四、开展游戏,巩固生字。

  五、创设情境,放飞想象。

  六、欣赏歌曲《鱼儿水中游》,感受鱼儿的快乐。

  1、小朋友们,这个字,你们认识吗?(出示生字卡片:梦)谁能用它组词?昨天晚上老师就做了一个甜甜的梦,梦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你们做过梦吗?都梦见过什么?

  2.过渡:小鱼也做了一个甜甜的梦,你知道它会梦见什么吗?请听《小鱼的梦》

  3、演示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1、自由朗读,圈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2、多种形式读书。(指名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赛读。愿意读的小朋友站起来齐读。配动作配乐读。)

  1、实物投影显示课文插图,指名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图上的景物。并在景物前加形容词练习说话。如:月亮(弯弯的)月亮。2、细读"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并结合插图,理解"珍珠被",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3、细读"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并结合插图,理解"摇篮",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4、边看插图边试着背诵课文。

  请学生取出自制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3、请一学生当小老师,领读。4、举卡片游戏:老师念一字,学生举相应的卡片,看谁举得快又对。5、识字游戏:捕鱼。

  小朋友们,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条小鱼吧!快闭上眼睛……(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并播放《摇篮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小鱼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甜甜的梦呢?2、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象,答案不强求一致,只要是"甜甜的",尽可以发挥想象。3、小鱼有这么美好的梦想,你们有吗?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7-22

【精选】大班教案09-08

【经典】大班教案08-23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08-01

(经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选]07-31

大班教案(经典)07-25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大班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