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5 09:56:1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锦集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学习新笔画:竖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体验、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种树的快乐,感受自己像小树一样成长。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感悟、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图片、课件或录像。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激情引趣。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盼来了美丽的春天。我们小朋友该怎样为春天增添色彩呢?

  2、展示课件:你从画面上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三个小学生在植树。)

  3、板书课题我们去植树(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1)哪位小朋友读读课题。你知道什么是植树吗?对,植树就是种树的意思。

  (2)那好吧,我们一起植树去吧。

  (二)初读课文,初悟情感。

  导语过渡: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同学们你端着水,我拿着铲子,高高兴兴地来植树了!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你们先听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来评一评,你们听出我的心情了吗?

  1、听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看图片,边感受。

  2、谁来说一说,你们听出老师是什么心情?能说说你自己的心情吗?

  3、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朋友找出来,多读几遍。

  4、同桌的小朋友轮读课文,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

  5、我们一起在春天里去植树,该怎样读呢?自己再练一练。

  (三)随文识字。

  1、(出示生字卡)生字宝宝从课文中着急地跑出来,要和你们做朋友呢,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采用多种方法读。

  (1)开火车读。

  (2)小老师带读。

  (3)去掉拼音读。

  2、走进“聪明屋”自主识字活动。

  (1)从聪明屋中任意摘取生字宝宝,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和宝宝对话,说说你对宝宝的了解。

  (2)自主识字我最棒,我有识字小窍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比如:有的同学可能归类识字,把独体字与合体字分开记忆。

  比如:有的同学可能会用旧字换偏旁识新字

  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本课生字比较简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教师重点指导书写新笔画竖提,并提醒“洒”字右下边没有横。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形义规律:

  为什么“们”是亻旁?

  为什么“树”是木字旁?

  小朋友还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宝宝:看它们在字形、占格上有什么特点?

  2、重点描红:独体字——衣里成

  3、抄写字头,请小老师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人人闯关,小老师互查。

  2、为生字找伙伴,比比谁组的词语最多。

  3、自由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看图,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2、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读书来回答这个问题。

  3、体验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小朋友植树虽然辛苦,却很快乐。

  (1)你能读出小朋友的动作吗?(端、铲、洒、载)

  (2)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小朋友,你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呀?

  (3)师:你们植树这么累,为什么你还读得这样高兴呢?

  4、你们到哪里植树去了?快读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马路、小山、河岸

  (2)师引读,引导学生感悟:

  你们来到马路植树,马路对你们说:“。”

  你们来到小山植树,小山对你们说:“。”

  你们来到河岸植树,河岸对你们说:“。”

  (3)你们听了,想对他们说:“。”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表达自己的感受。)

  5、你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

  (1)当你们和小树一样快乐、健康长大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

  (2)带着你的感受,背诵课文。

  (三)自主积累。

  1、小组间背诵课文大比拼。

  2、积累词语我会用。

  (1)把词语娃娃请到自己家:我会读、我会写。

  (2)带词语娃娃去旅游:我会用。(比一比,在课文中我会用,在课文外我会用。)

  (3)课外词语大展示:四人一组,在组内交流自己课外积累。

  (四)总结: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2、我们去植树

  栽——端、铲、洒

  我们===小树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学习目标:

  1、 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 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爱 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 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 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本课位于第七单元,教学训练重点是学会说段落大意,但考虑到课文内容较多,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本课中只起到了练习和巩固作用,因此决定将此放于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的品质。

  2、继续练习用简要明白的一句或几句话表达段落大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继续练习用简要明白的一句或几句话表达段落大意。(第二课时)

  四、教具使用:

  自制课件、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整体把握。

  1、(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登山》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吗?

  2、谁能把列宁和登山联系起来说一句话?(能不能把登山的原因补充进去?列宁在登山时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

  二、中心着手,导入教学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预习时除了要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以外,还要求划出含义深刻的、你不怎么明白的句子。你划了吗?

  2、(投影片出示最后一节)学生齐读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三、中心突破,指导读悟

  1、“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引导学生质疑:我为什么害怕它?

  2、哪些句子体现了这条山路是让人害怕的?快速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然后再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一下。

  1)学生阅读讨论

  2)教师点拨后归纳

  A、从巴果茨基的行动看出险:

  只见他的脊背紧紧地贴着陡峭的悬崖,把头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渊,沿着狭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抓住“背贴、扭向、不去看、碎小、移动”这几个重点词体会路险。(自己读——个别读)

  B、从巴果茨基的语言看出险:

  “您看看,前面的路多险!您是不能从这儿过的。”巴果茨基说。

  “往回走!”巴果茨基大声喊道。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以上的描写,并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路的险。

  过渡:路太险了,已经走过几次的巴果茨基在经过这条小路时仍然那么紧张,那么小心翼翼,这是我们从巴果茨基经过小路时的情景体会出小路的险,还从哪里可以体会出险呢?

  C、从列宁经过小路的行为看出险。

  正沿着那条小路前进的列宁突然停住了。

  列宁感到头昏目眩了。 (指导朗读,体会路险,害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头昏目眩”。有没有同学有过这样的感受?)(投影出示)引读:

  可是,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身子。 ( 指导朗读,指生表演体会。)

  3、过渡:列宁和巴果茨基终于走过了这条危险的小路,赶在日出之前来到了山顶,现在就让我们和列宁、巴果茨基一起去领略一下山顶的美丽景色吧!(自由读——个别读——配乐齐读日出的景色)

  我们知道,当列宁、巴果茨基看到这样的美景,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心情都是那样的愉快,那么列宁是仅仅因为看到美景而感到高兴吗?(指生说)

  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呀!

  4、在领略了日出美景后,下山时列宁又走了那条险路,这一次走和第一次走有什么不同呢? (投影出示第二次走险路的句子)

  “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毅然走了过去。(体会“毅然”,指导读。)

  5、这一次,列宁是怎么毅然地走过这条危险的小路呢?书中并没有具体地写出来,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它补充出来。(学生作业 )——展示交流、评价

  6、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列宁说的这段话,相信你们这一次会读的更好。(个别读——齐读)

  7、列宁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他仅仅是对巴果茨基说的吗?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8、再次齐读列宁的话,感受他那种不怕困难、时刻锻炼自己意志的精神。

  三、全文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列宁和巴果茨基的话中感受到了小路的险,从列宁和巴果茨基经过小路的情形之中我们更体会到了小路的险,然而,面对这样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列宁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我,勇敢地走了过去。因为他坚信:(出示)

  走过黑暗就是黎明!

  克服困难就是胜利!

  只有登上险峰才会迎来曙光!

  (课件出示):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列宁的名言

  害怕前进就是后退,应当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学生齐读)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像列宁一样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吧!

  四、实践作业 。

  1、背诵并摘录课文中描写日出景色的句子。

  2、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推荐有关网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头饰,课文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用指偶导入,巧揭课题

  1、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来猜一猜!

  (师带上指偶——小白兔,以小白兔的身份来学课文。)

  大家来听一听,小白兔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好吗?

  我正是《蘑菇该奖给谁》的主人公!(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故事。大家愿不愿意啊?

  2、 小朋友,我来考考大家,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一件关于我的什么事?指名答

  二、以朗读贯穿,教学故事

  1、 故事的起因

  过渡:那你们知道我妈妈给我和我哥哥小黑兔布置了什么作业吗?

  (出示第一节)指名读

  问:布置了什么作业呀?指名说。

  问: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我妈妈对我们怎么样?指导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和期待。齐读这一节。

  2、 故事的发展:第一次对话

  1) 过渡:我妈妈非常关心我们俩,平时问寒问暖的,也常常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方法。我们很爱妈妈,很听妈妈的话。当然这次也不例外,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出示第二节)

  指名读第二节

  妈妈对我们说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指名、齐读妈妈的话(用亲切地语气读)

  2) 过渡:当时我听见妈妈要奖给我们最大的蘑菇,我心里非常高兴。于是,我和哥哥都说了我们练习跑步的情况。(出示第三、四节)

  男女生分节朗读

  (出示练习题:1、小黑兔跑步得了第一名,心里。2、小白兔跑步落在后面,心里。)

  指名填空

  3) 带头饰,分角色朗读二、三、四节,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3、 故事的结局:结果

  1) 过渡:小朋友,你们学到这儿,你觉得我妈妈会把大蘑菇奖给谁呀?(学生猜)那,结果如何呢?(出示第八节)齐读

  问:我妈妈把奖品给谁啦?(出示图,贴在黑板上)观察妈妈当时的心情如何。

  读第八节

  2) 过渡:当时我哥哥听了这句话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练习题:小黑兔听说要把大蘑菇奖给小白兔,心里很。)

  指名说一说

  那谁读好这一节呢?(出示第九节)指名读,男生读。

  哪个小朋友来猜一猜,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4、 故事的发展:第二次对话

  过渡:是呀,我也怀疑妈妈是不是搞错了,我们看妈妈当时还问了一个问题。

  (出示第五、六、七节)请小朋友分成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三节,可以加上动作、表情。指名表演

  5、 故事的结局:理由

  过渡:小朋友明白了吗?为什么妈妈要把大蘑菇奖给我呢?指名说

  (出示第十节)齐读

  三、带头饰表演,拓展延伸

  1、 小朋友们,这以后,你们说小黑兔会怎么样呢?大家大胆想象,我来当评委,看你们有没有猜对!指名说

  2、 课文学完了,请小朋友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演一演这篇童话故事,好吗?可以演到小黑兔知错改正,行吗?带上头饰,表演课本剧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课前透视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溢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同学实际动身,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同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大多数同学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同学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同学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同学充沛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认知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妙,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同学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俺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俺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身的体会吧!(同学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同学的距离,激发同学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俺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同学质疑。)好,下面俺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身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同学考虑、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同学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自读

  引导同学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考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记下自身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

  1、字卡出示“俺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同学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防止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同学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竞赛。

  写字

  1、出示俺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同学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局部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同学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协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一起评议。

  感悟

  1、组织同学通过读文,回答自身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考虑: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第二课时

  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精读

  1、教师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考虑: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同学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局部,引导同学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培养了同学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同学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4、根据自身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同学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1)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

  )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身的回声吗?

  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俺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俺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训练同学语言,发展同学思维,巩固同学对回声现象的认知。)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妙,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达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假如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0.1s,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因此利用人耳听的这种特点可以实现回声测距。在计算障碍物的距离时,由于人(或者人附近的物体)发出的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等于回声返回到人耳的时间,利用人听到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除以2得到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再利用专用的公式,即可算出人体到障碍物的距离。一般可以通过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潜水艇的远近、前方山崖的距离等。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理念】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统一的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化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3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练习带有感情色彩的朗读。

  【教学手段】

  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

  (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⑴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⑷认读“云彩”“飘落”。(播放课件:落叶飘落。)“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⑸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问”、“回答”。

  ⑴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⑵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⑶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⑷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哪?”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读“方”。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声。

  5、同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3、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

  ()从()。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

  5、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7、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尊重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差异,不设定统一感受知目标,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做学习主人翁的意识。)

  五、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应引领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与体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培养学生默读课文、质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4、教育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5、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同学们,当你在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吃完带皮、带核的食物后,你是怎么做的?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

  第21课——《清澈的湖水》,看看课文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板书课题《清澈的湖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②勾画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采取指读、齐读的方式。注意读准翘舌音“澈”,“卷”在本

  课读juǎn,不要读成“juàn”波:读音是“bō”不要读成“bē”或“pō”。。

  (三)默读课文

  要求: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果本组解决不了,提出来在班上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课文叙述了小洁跟随爸爸妈妈出去游玩,被湖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忍心将面包纸扔进清澈的湖水里。当她正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时,一个小男孩把香蕉皮扔进水里,小洁对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非常不满。最后当船*岸时,小洁把面包纸扔进垃圾箱里。选编本文,意在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育学生要像小洁一样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四)理解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抓住景物特点,读中体会景物的美。

  (1)自读课文,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先读一读自己勾画的句子,结合重点词句,再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景色怎么美。

  (2)全班交流。

  下面这些句子非常形象、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①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五角、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

  (静止不动的山石仿佛成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非常有意思。)

  ②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自由自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多美呀!)

  ③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鱼儿和游人嬉戏、玩耍,给游人带来了欢乐。)

  (3)指导朗读,可采取指读、范读等方式,读出景色的美。

  2、抓住文中表现小洁神态变化的词句,体会她的心理变化。

  (1)用“﹏﹏”画出表现小洁神态变化的句子,说一说她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交流:先读句子,然后谈体会。

  (3)小结:小洁先是沉浸在美丽的景色之中,当洁净的湖水被破坏后,她感到“不满”,最后看到垃圾箱,她“眼睛一亮”,这一神态变化反映了小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心理。

  (4)指导朗读,要读出这种心理变化。

  (五)朗读全文,深化教育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小洁跨上岸,四处张望什么;假如你是小洁,会对乱扔香蕉皮的小孩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指读全文,谈感受

  学了课文之后,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二)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读写词语

  注意指导写好下列生字:

  澈:要注意中间部分是“育”,不要写成“盲”。

  波:可与“泼”比较音和字形。

  丢:第一笔是横撇,下面是“去”字。

  幻:注意左边是“幺”,不要写成“纟”,右边不要写成‘力”。

  觉:上边是“”,不要写成“”。

  演:右边中间不要丢短横,下边是“由、八”。

  赏:上边是“]”,不能写成“”。

  赛:中间部分笔顺是:。

  丢:第一笔是横撇,下面是“去”字。

  (三)完成课后第3课

  可以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扩展练习

  1、你家周围的环境怎样?如何劝说你的家人和邻居自觉保护环境?

  2、列举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数字、事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堂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

  白色的()长长的()美丽的()

  ()的山峦()的湖水()的雄鹰

  2、想一想,把小洁与乱扔香蕉皮的小男孩的对话写下来。

  小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08-1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1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24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