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31 11:00:5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集锦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集锦10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物体的俩种状态 固体 液体;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区分液体和固体,知道液体和固体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1、把教室的一个角打扮成超市的样子,里面投放食物【醋、酱油、矿泉水、油、石头、木块、苹果、梨、积木、饼干、面包、蜡烛、糖、盐】

  2、人均纸、笔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物体的俩种状态——液体 固体。

  A、小朋友,今天天气好不好?老师带你们去我们学校的超市走走吧!【听音乐进入活动室的区角部分】

  教师有意拿瓶水,让幼儿观察水的形态,晃一晃它会流动,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只能装在瓶子里,它倒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形状。

  教师又有一拿了一箱积木,取出一块来,摸一摸,捏一捏,让幼儿仔细观察,积木各自都有自己固定的形状,大小也不会变化。

  B、教师小结:有一定形状还有一定大小【大小不会变的】这种物体叫做固体。它们的状态叫做固态。如;石头、梨、金属。没有一定形状【形状会改变】。有一定的大小这种物体叫液体,它们的状态叫液态。如:水、酒精、油。

  2、区分液体和固体。

  A、小朋友我们帮幼儿园的超市重新理理货吧!将是固体的物品放在左边的货架上,将是液体的物品放在右边的货架上。

  B、鉴别对错,将其中理好的一部分让幼儿辩别是固体还是液体,并将摆错的确认后,教师加以重摆,巩固幼儿对液体与固体的区分

  3、了解固体和液体可以相互转化。

  小朋友有些东西常温下是固体,经过高温会变成液体。我们买些实物回活动室试验一下吧。【听音乐坐回自己的位置。

  A、试验一:将蜡烛点燃,然后倾斜滴在纸上会变成水成了液体。

  小结:常温下蜡烛是固体,经过高温熔化变成液体,滴下后温度又恢复到常温,所以蜡烛液体又变成了固体。

  B、试验二:将糖倒入温水中晃一晃,糖会全部化在水中变成糖水,变成液体。

  小结:糖是固体通过放入温水它会熔化到温水中成了液体。

  C、试验三:拿一根雪糕在教室中放一段时间后变成了雪糕水成了液体,提问幼儿将这些雪糕水放入冰箱中又会变成什么?

  小结:雪糕在冷冻的状态下它是固体,在常温下它就会变成液体。

  活动延伸:

  小朋友有时固体可以变成液体,液体可变成固体,快把你知道的画下来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2、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初步培养幼儿敢问、善问、乐问的能力。

  3、通过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了解妈妈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2、小枕头若干,怀孕老师一名。

  活动过程:

  1、出示婴儿图片,引出主题。

  1)他们是谁?是从哪里来的?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你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呢?(幼儿回答)到底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

  2、播放课件,让幼儿通过观看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同时鼓励孩子大胆发问。请幼儿发问:看了刚才播放的画面,你找到正确的答案了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要问老师吗?

  小结:1)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身体里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东西友好地结合在一起,留在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长大,经历了280天左右,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

  3、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

  1)请幼儿猜想:“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都做了些什么?”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同时用动作加以表现;再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并进行动作、表情模仿。

  2)请幼儿跟音乐一起表演:我要做个魔术师,把小朋友们都变回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肚子里做个小捣蛋鬼,听我口令(教师语言提示):肚子里的宝宝像个小蚕豆,紧紧地抱成一团,一动也不动。慢慢慢慢长大了些,宝宝说,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两下嗨嗨,右边两下嗨嗨;我还要学习踢皮球,左边两下,右边两下;我还会生气皱皱眉撅起我的小嘴巴;我还经常舔舔我的小脚丫,揪揪我的小耳朵;好困啊,打个哈欠睡一觉吧。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出来终于出来了,好亮堂啊。(幼儿表演两遍,第一遍师领)

  4、让幼儿直观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回忆抚养自己所付出的艰辛,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1)出示妇女怀孕前后图片进行比照,让幼儿初步了解怀孕妈妈的外形特征。

  2)孕妇出场,以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再次引导幼儿主动发问(关于怀孕妈妈—准妈妈的感受、生活习惯等),以直观印象更进一步了解准妈妈的艰辛。要求幼儿间所提问题不重复。孕妇根据幼儿提问做适当回答,如:带小朋友做操很不方便,弯腰很不方便,上楼梯很累,稍重一点的东西拎不动;有时候恶心、食欲很差,看见任何食物都不想吃,但告诫自己必须得吃,因为如果不吃,肚子里的宝宝就缺乏营养了,虽然爱美,但不能化装,怕宝宝铅中毒。

  5、随乐(《感恩的心》)谈话——如何报答妈妈?游戏——《我来做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增加幼儿体贴妈妈的感情。请幼儿每人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一个小枕头,跟着老师的提示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老师按照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蹲下系鞋带—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等进行语言提示。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天,我在给小朋友们做“水蒸气”的试验,孩子们看到水通过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又凝结成小水滴,都很好奇。后来,我问孩子:“我们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好多孩子都回答“是从天上来的”,孩子们说的没有错,但为了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用水的来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小班的孩子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于是,我们就开展了“参观水厂”的活动。由于孩子们太小,到水厂去有一定的危险性,于是,我们决定邀请个别家长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一同接受有关水知识的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活动,让孩子了解生活用水的来源,初步了解水库的重要性,建立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提醒幼儿和家长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自觉参加到节水行动中去。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与水厂的领导取得联系,取得工作人员配合。

  2、与家委会的家长商量,讨论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注意事项。

  3,向家长说明活动的目的和具体时间,鼓励家长带孩子参加。

  4、对孩子进行参观前的安全、礼仪方面的教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向家长说明车辆的安排和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大家乘车到闵行水厂

  2、 观看水厂的简介,并请水库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要注意的问题

  二、参观水库的全貌后讨论:

  水库有什么作用? 水库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人们可以在水库里游泳吗?为什么?

  三、 参观水厂。

  1、 水厂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2、大家参观水的处理过程

  制水流程:

  黄浦江——泵房——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吸水井——泵房——千家万户

  首先看到的是从黄浦江抽上来的脏水,到沉淀池沉淀垃圾,接着流到过滤池,工作人员操作过滤网,请大家观看水从沙网过滤后变得清亮的过程……。 最后,大家拿水库的水和水厂的水做比较,发现经过加工的水变得干净了很多。

  3、 讨论:

  水厂的水是怎么变得清亮的? 如果没有水,我们会怎么样?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4、延伸活动 :

  请小朋友把今天看到的水库和水厂画下来,让爸爸和妈妈帮你们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作为我们的“环保日记”。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反手、体验让幼儿理解转动,并区别滚动。(重点)

  2、引导幼儿探索使物体转起来的方法。(重点)

  3、引导幼儿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了解影响物体转动的一些因素。(活动难点)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陀螺,有操作经验。

  2、第一次操作材料:笔、筷子、绳子、碗、杯子、塑料瓶、纸圈、扣子、呼拉圈、球等。第二次操作材料:圆心穿孔的红色圆片、偏离圆心穿孔的绿色圆片及火柴。

  三、活动过程:

  (一)转一转,滚一滚,让幼儿的转动经验重现。 师:小朋友们,玩过陀螺、转盘的请举手。能学陀螺、转盘转一转的.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学陀螺转吧!(师生一起转)老师累了,我的小陀螺累了吗?累了会怎样啊?(幼儿学陀螺倒下)

  (二)试一试,说一说,帮助物体转起来。

  1、师设计对话(一个拟人化的碗:我也要转,我也要转。师:哦,小碗也要转,小朋友,谁能帮助它转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但不能过早介入,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使物体转起来。

  3、说一说。请幼儿交流,说说自己帮助过什么物体转起来,是怎样做的。老师多启发,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当幼儿对滚动和转动混淆时,教师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使用纸圈演示转动及滚动并留下运动过的痕迹。再请幼儿自己来转一转,滚一滚。

  (三)做一做,比一比,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1、师:小朋友刚才帮助那么多的物体转起来了,我差点忘了我的另外两个小客人,(出示圆片及火柴)它们也要转起来,看谁有办法?

  2、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做。

  3、老师布置任务:用火柴串在圆片上做成两个转盘,小朋友试一试,选一个厉害的与其他小朋友比赛。

  4、老师发给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一个红色圆片,一个绿色圆片及两根火柴),幼儿开始做转盘试转盘。

  5、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选哪个转盘参加比赛。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帮助幼儿总结出影响绿色圆片转动的是火柴串的位置。

  (四)找一找,在生活中找转动。

  师:小朋友们,大家都准备好了自己的超级转盘吗?在比赛之前老师还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回家去找一找,哪些东西在使用时会转动,好吗?好,找到旁边的小伙伴,现在比赛开始。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的特殊本领,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与动物有关。

  2在配对的活动中,找到动物与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对应关系。

  3能利用动物本领的认识进行大胆想象,设计自己的“新发明”。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幼儿提前搜集动物的本领知识。

  2课件。

  3图片卡。

  4幼儿学习资源3、彩笔。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想飞的小象》,请小朋友边看故事边听故事,一会儿老师有问题要提问小朋友哟 (播放故事视频)。

  提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有什么本领?(幼儿回答)

  师:看来,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只是各种动物的本领不同。

  二、 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特殊本领

  1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还有哪些小动物有哪些本领。(放课件图片)蝙蝠在夜间自由飞翔;袋鼠妈妈带着小袋鼠跳;枯叶蝶隐藏在树枝上;鸟儿在空中飞翔;小鸭在水中游泳;蜘蛛在织网;壁虎吸在墙壁上;蜜蜂在吸花蜜。小动物们的本领可真多。

  2师:小朋友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本领?昨天老师让小朋友回家搜集动物的本领,你搜集到什么动物有什么本领,现在请小朋友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动物的本领。(分组交流)

  3请幼儿单独回答。

  信鸽会送信;青蛙会跳;变色龙会变色;松鼠的尾巴可以当伞;公鸡会打鸣;黄牛会耕地;萤火虫会发光;鲸会喷水;孔雀会开屏;狗会汪汪叫;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出来;北极熊不怕冷;竹节虫可以藏在树枝上;骆驼可以储存食物;鸬鹚会捉鱼;乌贼会喷墨汁;狐狸会放臭屁等。

  老师小结:小动物们的本领可真多,有的动物有保护色,有的动物有再生的本领,不同的动物有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他们真是太棒了。

  三、 说说动物本领与人们的发明创造

  1师:小朋友,你了解了这些动物的本领以后,想到了什么?

  (1)播放鱼游泳视频。

  视频看完了,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鱼的身体内有鱼鳔,内部可以储存空气,鱼正是利用空气在水中的浮力使自己上下移动,于是人们受小鱼游的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出示青蛙图片。

  看到青蛙游泳你想到了什么?(蛙泳)出示蛙泳图片。

  (3)出示孔雀开屏图片。

  看到孔雀开屏你又想到了什么?(孔雀舞)出示孔雀舞图片

  看到孔雀开屏,人们发明了孔雀舞。

  2。幼儿操作练习

  师:小朋友,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发明也是受到动物特殊本领的启示而发明的。那我们还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本领,发明了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小朋友来帮他们配配对吧!(播放轻音乐)

  你是怎么配对的,为什么?

  小结:受到……的启发,我们发明了……;看到……,我们发明了……。

  四、大胆设计自己的'新发明

  师: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动物,动物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让我们人类过得更好、更快乐!如果请你来做个发明家的话,你会学哪种动物的本领发明什么样的东西呢?请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想一想,把它画下来。

  五、结束。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有自己的创意,让我们到美工区中继续我们的“发明创造”吧。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绳子会发出声音。

  2.会运用观察比较与分析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喜欢探索。

  活动难点:

  比较与分析法的运用

  活动重点:

  幼儿自己探索使绳子发出声音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事物的经历,会通过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2.物质准备:若干个两孔的扣子和数条细且结实的绳子。

  活动过程:

  1.教师自制一个能使绳子发出声音的装置,请幼儿闭上眼睛,使绳子发出声音,并拆开装置,让幼儿看到教师手中的绳子和扣子,请幼儿睁开眼睛,猜测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给幼儿一人发两颗扣子,一跟绳子,请幼儿使绳子发出声音。(幼儿自行探究)

  3.成果展示:请幼儿展示出自己的组合,轮流用自己的绳子做乐器演奏并伴唱。

  4.猜测自己的绳子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5.讨论你的乐器是绳子发出的'声音还是扣子发出的声音。

  结束部分:

  一起唱什么乐器在歌唱,并用自己的小乐器伴奏。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制造一个不一样的乐器。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我是从哪里来的?”,当孩子面对生命的疑惑而稚嫩发问时,爸爸、妈妈都在努力用最适当的方式给孩子最好的解答。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设计了这节活动,利用PPT和视频让孩子直观地了解胎儿形成、生长的过程,知道自己从哪儿来,通过能讲述交流,让幼儿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的同时,也知道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PPT,胎儿生长视频,人手一份画册,胎儿生长图片,幼儿照片,气球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观看PPT—观看视频、交流讨论—制作画册—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与怀孕的老师交流讨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观看PPT,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仔细观看,交流讨论

  三、观看视频

  结合感恩教育,交流讨论:

  宝宝出生后什么都不会,大人要为宝宝做什么?

  我们要怎样感谢她们?

  三、制作连环画册:我的成长故事

  四、延伸活动:

  学做准妈妈,保护自己的气球宝宝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

  3、发展幼儿现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搭建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活动难点:

  简单了解长方体、圆柱体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区内事先摆放牙膏盒、易拉罐、羽毛球桶、铅笔、橡皮等;装有若干奶盒、药盒、易拉罐的大纸袋,火柴盒、扑克牌、光盘、硬币、魔法师面具。

  活动过程:

  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教师戴面具出场,扮演魔法师表演火柴盒变硬币的魔术。

  请幼儿思考并回答火柴盒和硬币是什么形状的?(引入正题)二、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魔法师的口袋里还有好多的宝贝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1、分类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请幼儿摆弄,试一试哪些能滚动哪些不能滚动,将材料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能滚有的却不能。

  2、摸一摸,数一数

  a、长方体有几个面?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吗?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方体的定义。

  b、 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一样粗吗?两个圆面大小相等吗?小结圆柱体定义

  3、找一找在活动区内还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

  4、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的?

  三、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和许多张扑克牌演示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了解长方体是由许多个长方形组成的。

  2、教师再出示一枚硬币和许多硬币演示圆形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由许多许多个圆形组成的。

  3、请幼儿用扑克牌和光盘分组演示,亲自感受长方形、圆形和长方体圆柱体之间的关系。

  四、形体搭建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样的房子?该怎么做?

  2、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帮助。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这学期我们使用多元整合这个新课程。《多元整合》的内容以具有核心概念的主题为线索,将五大领域内容加以整合,建立了全面发展的课程构架。运用的当今全新的教育理论,全面地、细致地考虑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平衡的课程,一套使人性、智性与社会相协调的新教材。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表现欲望很强烈。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以及表演。幼儿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萌发爱护鸟类的情感。

  2、能围绕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知道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特殊本领,了解其它鸟的特殊本领。

  活动准备:

  1、《小苹果树找医生》课件。大苹果树婆婆和小苹果树图

  2、小苹果树、老苹果树、喜鹊、猫头鹰、啄木鸟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画中画了些什么?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一幅画,两棵树,大小不同,苹果多少不同、表情不同)再看看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猜一猜为什么树婆婆不高兴

  2、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好不好

  二、完整欣赏故事一遍,初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1、播放录音,要求幼儿认真聆听。

  2、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老苹果树为什么不高兴?小苹果怎么办的?小苹果树请了哪些朋友为老苹果树看病?

  3、小苹果树到底请了哪些朋友了来给老苹果树看病我们一一看吧

  三、分段欣赏故事,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的`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后,教师提问:树婆婆生病了,身体里长虫子了,小苹果树帮它请的第一位医生是谁?出示喜鹊的图片。他给树婆婆治病了吗?为什么?

  2、第二段:夜里,小苹果树为树婆婆请的医生是谁?出示猫头鹰的图片。他给树婆婆治病了吗?为什么?

  3、第三段:到底是谁给树婆婆看的病?边出示啄木鸟的图片。怎么看的?

  4、最后:树婆婆的病被啄木鸟治好了吗?

  四、了解故事里鸟和其它鸟的特殊本领。

  1、提问:故事中的喜鹊、猫头鹰、啄木鸟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大自然的鸟类多着了呢,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都是益鸟,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鸟客人,我们一看吧!

  3、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了解其它鸟的本领。

  3、教师:喜鹊的本领是捉树叶上的害虫,猫头鹰的本领是捉老鼠和蛇,啄木鸟的本领是捉树干里的虫子。每种鸟都有不同特殊的本领。

  2、提问:哪些鸟也有自己特别的本领?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真棒,今天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些小鸟的图片,拿来向老师和小朋友们说一说,讲一讲,他们都有些什么本领?好不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沉浮的变化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关注点,而介于沉与浮之间的"悬浮"现象虽然很少被提及,但却又时常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初步感受、理解悬浮现象,激发他们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盐后,鸡蛋沉浮状态的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2、引导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3、有求知欲望,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难点: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孩子们玩过水,有沉浮经验。

  2、物质准备:玻璃杯两只(分别装等量的淡水、盐水),味精、糖,记录纸各种实验材料:鸡蛋,盐,碗,盆,勺子,玻璃杯,人手一块记录板、记录表,水彩笔,抹布等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猜猜鸡蛋宝宝沉浮的状态并记录。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

  师:原来阿,鸡蛋宝宝想到水里玩个游戏,那老师这边就有两杯水,你们猜猜看,鸡蛋宝宝到了第一杯水里会怎样,到了第二杯水里又会怎样呢?

  那老师这边有张纪录表,第一行记录我们的猜想,第二行记录我们动手的结果,你们都觉得鸡蛋会沉下去,那我在第一杯的下面打上↑的标记,记住噢,↑表示浮起来,↓表示沉下去。

  4、师:那我们来试试看,鸡蛋宝宝在这两杯水里到底会怎样呢?哪位小朋友想上来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鸡蛋宝宝在第一杯水里怎么样了?请你记录一下。小朋友,鸡蛋在第二杯水里又怎么样了?请你记录下来。

  (分析:通过鸡蛋宝宝来做客导入活动,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抛出问题: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

  二、引导幼儿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找鸡蛋宝宝悬浮的秘密。

  1、师: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为什么鸡蛋宝宝在第一杯水里沉下去而在第二杯水里浮起来呢?老师也很想知道、猜猜看,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让鸡蛋在第一杯水里沉下去而在第二杯水里浮起来呢?

  2、师:其实啊,聪明的小朋友已经猜出来了,第二杯水里加了东西,老师跟你们说,第二杯水里加了调味料,老师今天也准备了三种调味料,有盐、糖、味精,你们试试看,哪种调味料能使鸡蛋浮起来。

  3、教师总结:原来啊,鸡蛋装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分析:在实验操作中,让孩子自已做出了猜测并且大胆尝试--通过嘴自己的探索发现加盐能使鸡蛋浮起来,更好的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幼儿猜测,填写记录表,并进行操作。

  师:那是不是鸡蛋宝宝只要在盐水里就会浮上来呢?加多少盐才能让鸡蛋浮起来呢?你们猜猜看,老师这边有张记录表,第一行记录你的猜想,第二行记录动手的结果,如果你觉得加一勺盐鸡蛋能浮起来,那就在一勺盐的下面画个√,如果你觉得加入两勺盐鸡蛋会浮起来,那就在两勺盐的下面画√,小朋友操作之前,首先要把第一行填好,、记得加盐要加满满的一勺,每加完一勺,就要停下来观察和记录。

  我们动手试一试,记录下来好吗?(幼儿猜测并在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实验验证--观察结果--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分析: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猜猜、想想、动动、玩玩中,充分调动幼儿运用感官直接认识和感受悬浮带来的有趣现象,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四、讨论与交流实验情况,说说鸡蛋宝宝悬浮的规律。

  1、展示幼儿记录纸,交流实验情况。师:为什么鸡蛋宝宝在加入1勺、2勺盐的水中没有浮起来,在加入第3勺、第4勺盐后会浮起来呢?(幼儿根据记录表二中讲述自己的实验感受,发现鸡蛋的悬浮规律。)

  师:在我们周围还有好多东西能在盐水里浮起来,比如土豆、黄瓜、苹果,番薯等。我们来看一看(播放番薯片断)。

  (分析: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贯彻了《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的要求。)

  五、活动延伸

  师:其实阿,在盐水里,不仅这些东西可以浮起来,人都可以浮起来呢,你们信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死海)

  师: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有趣的知识,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看

  活动反思:

  “悬浮的鸡蛋”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紧密围绕着“悬浮”这个有趣现象而展开,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要解决如何将抽象的悬浮现象传递给幼儿,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通过玩一玩、比一比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此外,本次活动还注重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仍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探索,打破以往把一个活动孤立起来的做法,使教育形式能够多样化,更符合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但在幼儿操作过程中,个别幼儿不能按照要求做实验,在说实验要求时还需要更加细致。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8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