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3 09:26:3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经典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一类、二类生字词,会正确书写一类生字词,能够结合图文字典理解生字词语和部分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美的独特感受,体会作者语言的美妙。

  3、有感情朗读,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4、培养按顺序观察的能力,学习描绘水果的方法。

  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出课文

  1、猜谜语

  黄瓷瓶,

  口儿小,

  打破瓷瓶口,

  挖出红珠宝。(打一水果)

  2、看实物或图片,认识“石榴”。

  3、读课题,说说“石榴”的“榴”字怎样记住它,要注意的地方。

  4、你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自由交流课前对石榴的了解)

  二、在检查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抽出枝条 仿佛 甚至 肚皮 扒开 喜讯

  石榴 枣 咧开嘴 甜津津

  驰名中外 郁郁葱葱 玛瑙 嚼 依偎

  剥开外皮 红白相间

  1、检查正确认读以上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和部分词语的理解。

  驰名中外:驰,传播。名,名声。中,中国。外,外国。(好名声传播到中国和外国,指全世界都很有名气。)

  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自己查字典完成以下词语。

  郁郁葱葱:郁,(草木)茂盛。葱,青绿色。(草木青翠茂盛。)

  喜讯:讯,消息,信息。(好消息。)

  偎依:偎,依靠。依,依靠。(依靠)

  3、利用《新华字典》,学习多音字。

  剥 bāo 去掉外面的皮或壳

  bō 用于合成词 剥削 剥落

  实践练习:剥葡萄皮 剥蚀 剥夺 盘剥 剥笋

  间 jiān 中间,空间,时间,房间。

  jiàn 空隙,隔阂,隔开,不相连,挑拨使人不和,去掉多余的.苗。

  实践练习:晚间新闻 间断 字里行间 红白相间

  三、 初读课文,感知结构。

  1、 读了第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理解“驰名中外”概括全文的作用。

  有感情朗读。

  2、接下去读课文,思考:你喜欢石榴吗?喜欢石榴的什么?为什么喜欢?

  3、自由交流,随机板书,梳理课文结构。

  【板书: 花 果 子 】

  四、精读课文,体味特点。

  花

  1、石榴 为什么惹人喜爱?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

  石榴花开得(热闹)【 板书 热闹 】

  (出示课文片段)

  ① 圈出“嫩绿”“火红”同学们可以体会到石榴花开时颜色鲜艳。(有感情朗读)

  ② 圈出“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了”同学们可以体会到石榴花开时生机勃勃。(有感情朗读)

  ③ 圈出“活泼的小喇叭”“鼓着劲儿”同学们可以体会到石榴花开时令人觉得十分活泼热闹。(有感情朗读)

  ④ 连起来有感情朗读。

  【如果学生先找到“热闹”一词,教师就让学生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花开得热闹。如果学生先找出具体表现热闹的词句,教师就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概括地写出了石榴花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正反随机】

  果

  2、要想享受语言的乐趣,就要这样细细品味,下面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自己尝试学习第3小节。思考石榴 为什么惹人喜爱?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

  ①自己读课文,在书上做记号。

  ②学生交流,老师指导

  圈出“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体会石榴果的什么特点?(颜色变幻)

  圈出“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地扒开”“张望”体会到石榴果的什么特点?(十分可爱)【板书 可爱 】

  ③ ※为什么人们会把石榴想象成惹人喜爱的小娃娃,那么高兴,那么急切地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因为石榴果带给人们快乐和希望。)

  ④连起来有感情朗读。

  3、自己学习第四小节,思考并讨论

  子

  石榴 为什么惹人喜爱?

  ①学生自学讨论

  (晶莹透亮 )( 酸甜可口)【 板书 味美 】

  ②连起来有感情朗读

  五、学习书写生字。

  本课9个生字,其中书写时需要注意笔画顺序的是:

  甚 讯 甜 佛

  在习字贴上练习。

语文教案 篇2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 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美妙的歌声,你们想欣赏吗?(欣赏有关杨树的课件)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说说你对杨树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杨树的诗歌。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大叶杨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它也一定很快乐,因此大叶杨常哗啦啦地唱歌,你们想不想再听一听她唱了什么呢?(欣赏课件。)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自主读文,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1、自读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内组织识字抢答游戏。

  四、深入感悟,读透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轻声自读课文。

  2、思考:

  (1)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刮风时唱得欢快?为什么下雨时唱得响亮?

  (3)没有风雨时杨树怎么唱?

  3、假如你现在就是一棵快乐的.白杨树,加上动作,试着读一读第一段,请读出大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小组讨论:杨树会把歌唱给谁听呢?他在歌中唱什么呢?

  2、交流 ,品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杨树有会把歌唱给谁听呢?他在歌中唱什么呢?

  2、讨论,交流。

  (四)放欢快的音乐,同杨树一起歌唱:美读课文。

  五、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1、大杨树把歌唱给了学步的小宝宝、聊家常的老奶、悠闲的老爷爷,那它还会把歌唱给谁听呢?我们也来编一编吧。

  2、交流、汇报。

  8.课堂练习:小组比赛朗读课文。

  9.作业安排:背诵课文。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杨树之歌》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

  11. 自我问答: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杨树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出欢乐与关爱的;学习杨树默默奉献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

  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

  ①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二、观摩评选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②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③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三、集体评议

  ①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颁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②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③

  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①观察与认读。

  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③读读与背背。

  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从《老房子》、《门、窗、墙》、《我造的小房子》到《漂亮的房间》,从大到小、由外及里,形成了以房子、房间为主题的系列单元课程。

  房间是我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不管是因陋就简的小茅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还是普普通通的新房,装修豪华的大别墅,生活在里面的人们,都有着许多温馨的回忆……,想想其中的家具摆设,再说说自己更理想的房间设计,可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本课用画画、做做的方法,让学生从表现现实中的房间到创作更美观、漂亮的理想房间,从而趣味性地学会家具、物品的合理摆设,色彩协调的装饰设计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观察自己生活的房间,并对房间的装饰与布置知识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自己曾生活过的房间或理想中的房间。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过的房间的关注,感受漂亮、美丽的房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和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美术形式表现漂亮的房间,更多关注我们生活的空间,并用所学知识装饰美化它。

  教学难点:作品的表达能突出"漂亮"二字,具有一定的创意。

  四、教学准备:

  教师:跟自己生活有关的房间的照片,中、外室内装潢图片,教师范例图数张,表现 “漂亮房间”的学生作品数张,各种绘画工具及材料。

  学生:自己喜欢的房间照片(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网上下载的也可),各种绘画工具及材料。

  五、教学过程: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有关房间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过的房间及其中的'布置、颜色、家具摆设等的特点,并说出自己喜欢之处和想改进的地方。

  ·教师也用自己带来的有关房间的照片,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自己小学、中学、刚工作时直到现在生活过的房间,从布置、色彩、家具的摆放等方面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时代的变迁,物质、精神生活的变化及审美观念的改变。

  出示范例,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展示一组不同时代的房间布置(其中有同学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曾生活过的房间,也有自己生活过的房间)。以此唤起学生对曾经生活、过的空间的回忆,激发他们表达温馨回忆的愿望。。

  欣赏书本上的图片及师生收集的中、外室内外装潢图片,由现实转向理想,放飞学生的想像,以小组交流等形式谈谈自己理想中的漂亮房间。

  作业设计:

  l·根据实际观察,用自己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表现房间。

  2·大胆想像,用自己最善于表现的一种绘画形式画出埋想的房间。

  3·与后面的手工制作《漂亮的房间》联系起来,为其画一草图。

  ·教师巡回指导时,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绘画上的技巧问题,解决时可利用实物投影或学生能看到的地方进行引导示范,作业、示范可同步进行。

语文教案 篇5

  一、谈话导入。

  走进秋天,我们尽情享受到了秋天给我们带来的无数乐趣和无尽的遐想。让我们在秋天里快乐地学习,认真地思考,我想你会从学习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二、我的发现。

  1、让我们进入“我的发现”这一题,你认真读读里面的`内容,说说你的发现吧!

  2、出示课件,学生读

  3、学生汇报

  (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出表示前面这种颜色不同程度的新的词语。)

  4、祖国语言多奇妙呀!除了书上出现的一些词语外,你还能说出一些吗?(生说师随机板书)

  5、老师这里还收集了许多表示这些颜色的词语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哪些你已经说过,哪些你还是不知道的。

  出示课件:

  黄 橘黄 枯黄 浅黄 柠檬黄 土黄 鸭黄 米黄 焦黄 蜡黄

  红 通红 淡红 暗红 玫瑰红 绯红 肉红 鲜红 猩红 杏红 血红

  绿 青绿 葱绿 草绿 橄榄绿 苍绿 油绿 品绿 石绿 水绿 军绿

  蓝 天蓝 石蓝 靛蓝 瓦蓝 品蓝 毛蓝 藏蓝

  6、颜色千变万化,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你还会发现更多的奥妙呢。

  三、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⑴小朋友,接着我们要走进“对对子”中去,让我们先来读读“对对子”吧。/soft/

  ⑵学生自由读

  ⑶指名学生读,纠正错音。

  ⑷同桌互读,想想这首“对对子”里讲的内容跟什么有关?(所讲的事物都和秋天有关。)

  ⑸师生对读

  ⑹男、女分角色读

  ⑺齐读

  ⑻背诵对对子

  2、我会填

  ⑴小朋友,我们在读、背“对对子”中也体会到了快乐,让我们进入“词语搭配”这一题吧www.jiaoanba.com

  ⑵(出示课件)自由读词,想想“地”后应该填什么?

  (动词)

  ⑶学生做题,教师巡回指导。

  ⑷汇报。

  四、趣味语文

  1、我们刚才通过词语搭配的活动,积累了不少的词语呢,让我们进入“趣味语文中的绕口令”吧。

  2、出示课件:绕口令

  3、学生练读。

  ⑴自由读。

  ⑵指名读。

  ⑶同桌互读。

  ⑷比赛读。

  4、课件,出示《颠倒歌》、《兜装豆》、《狗与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绕口令读。

  5、交流读

  附绕口令:

  颠倒歌

  咬牛奶,喝面包,

  夹着火车上皮包。

  东西街,南北走,

  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

  又怕砖头咬我手。

  兜装豆

  兜里装豆,

  豆装满兜,

  兜破漏豆。

  倒出豆,补破兜,

  补好兜,又装豆,

  装满兜,不漏豆。

  狗与猴

  树上卧只猴,

  树下蹲条狗。

  猴跳下来撞了狗,

  狗翻起来咬住猴,

  不知是猴咬狗,

  还是狗咬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