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22 10:28:5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大全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大全3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胖”和“瘦”的外形特征,体验胖与瘦对生活的影响。

  2.尝试用图片和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胖与瘦的特征。

  3.知道胖和瘦对健康的影响,乐意过健康的生活。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胖”和“瘦”对生活的影响;

  活动难点:

  能用图片和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胖与瘦的特征,知道应该保持健康

  活动准备:

  1.“胖”和“瘦”的图片(或照片),如人、动物的图片或者录像资料等。

  2.课件《胖胖和瘦瘦》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感受“胖”和“瘦”的外形特征。

  1.教师:你觉得胖的人是什么样的,瘦的人又是什么样的?直接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胖”“瘦”的特点。

  2.和幼儿一起看“胖和瘦”的人的.图片,引导从身体的外形,如脸庞大小,手臂、腿的粗细等方面比较“胖”与“瘦”的不同。

  教师: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说一说胖胖和瘦瘦的样子。

  3.与幼儿一起用身体动作表现“胖”和“瘦”的特征:如全身缩起来表现瘦瘦的样子,两腿下蹲、双手抱大树状表现胖胖的样子等。鼓励幼儿运用各种姿态展现自己所理解的“胖”和“瘦”。

  教师:大家都把胖胖和瘦瘦的样子说了出来,那你们有谁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下胖胖和瘦瘦呢?(胖胖怎么爬楼梯的?怎么踢球的?突出胖胖烦恼的地方。)

  二、引导幼儿体验“胖”和“瘦”对生活的影响。

  1.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胖胖的烦恼。胖胖和瘦瘦的视频都应具备。

  教师:刚刚大家模仿胖胖和瘦瘦,感觉舒不舒服啊?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我们来看看里面的胖胖和小朋友们模仿的一不一样,他有什么烦恼?

  2.教师:胖胖还有什么地方比较烦恼的?瘦瘦呢?为什么?(如胖的人爬楼梯很累、不停地喘气,胖人能吃很多很多的食物,并越来越胖,太胖了还会生病,影响身体的健康;太瘦的人做事情没有力气,饭量小,身体缺乏营养,还会常常生病而显得更瘦等)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来说一说胖胖和瘦瘦的烦恼。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找出烦恼的原因。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胖胖和瘦瘦烦恼的原因,有谁能来把它找出来,贴在对应的位置。

  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胖胖和瘦瘦不健康的原因。

  三、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胖胖和瘦瘦的烦恼的原因,现在,我们要帮胖胖和瘦瘦解决烦恼,让他们变得健康,你们来想一想,胖胖应该怎么做?瘦瘦应该怎么做?

  2.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胖不瘦”,保持健康。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太胖和太瘦都是不好的,对我们的身体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呢“不胖不瘦”才是健康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不胖不瘦”呢?

  引导幼儿说出健康的饮食,强调对于碳酸饮料、油炸食物等食用要注意量,不能多吃。

  师幼小结:想要保持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荤菜素菜都要吃,少吃油炸食品,加强锻炼,保证睡眠。

  3.与幼儿一起布置“棒棒的世界”,明确不胖不瘦才是“棒棒的”,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教师:大家都说了这么多的方法,谁来把上面的这些换一下,让胖胖和瘦瘦健康起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整个教案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问题,无法同时兼顾“胖胖”和“瘦瘦”两个方面,活动比较混乱,没有很好地将环节和环节之间紧扣起来。在第二环节中,只播放了“胖胖的烦恼”并且视频过于搞笑没有突出“胖胖”不方便的地方,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在第三环节中,对于一些垃圾食品、碳酸饮料等容易使人发胖的食物没有强调量的问题,在幼儿动手分类时很多食物是两者都喜欢的,所以做不到明显的分类,材料的准备还有很多不足,导致幼儿没能很好地理解。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玩影子游戏,初步了解物体都有影子。

  2、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在探索实验中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运用各种感官,积极探索,体验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幻灯机、台灯或手电筒、玩具等。

  活动过程:

  1、手影魔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只小兔蹦蹦跳,变只小狗汪汪汪,变只蝴蝶飞飞飞。”(鼓励幼儿用小手与影子做游戏)

  2、找影子,初步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

  (1)将灯光关掉,请小朋友找找影子去哪了?

  (2)请幼儿说说阳光下都有哪些影子,如:大树的影子,滑梯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等。为什么阴天的时候影子都藏了起来?

  引导幼儿懂得:有光的地方都有影子。

  3、游戏“影子变变变”,深入探索影子与光的关系。

  (1)请幼儿分组,用玩具挡住光线,观察影子的形状。

  (2)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玩具影子变大,怎样使玩具影子变小。

  (3)鼓励幼儿变换灯及玩具的位置,探索发现影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总结实验结果:影子会动,影子也会变,光源的位置变了,影子的大小就变了;物体的`姿势变了,影子的形状也变了。

  4、 踩影子游戏,进一步巩固光与影子的关系。

  户外游戏踩影子,活动前先让孩子观察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及变化,然后分组游戏,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别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

  (提醒幼儿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发现活动:你会让影子消失吗?通过发现、实验、探索、懂得影子是盖不住的,没有光,影子就消失了。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有趣、诙谐的风格。

  2、乐于以问答的形式学念诗歌。

  活动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学念诗歌。

  活动准备:教学PPT、动物图片。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学PPT(汤家太太、蛋糕、厨师),引出课题。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二、理解诗歌

  1、一起出示羊,鹅,鸭,猪图片,请幼儿分别猜一猜为什么这些小动物不能杀。(幼儿自由表达)

  2、分别出示PPT,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

  3、出示动物PPT,请幼儿分别说一说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4、学念小动物说话的诗句。

  5、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念诗歌感受诗歌的诙谐幽默。

  三、问答互动

  1、出示小动物图片,进行角色分配。

  2、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重点学念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诗句。

  3、进行集体诗歌表演。

  4、角色互换,进行诗歌表演。能分角色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趣味性。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汤家太太的生日应该怎么过?

  激发幼儿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1

(经典)中班教案07-23

(精选)中班教案07-27

【精选】中班教案07-29

[经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