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01 09:38:4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6篇(合集)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6篇(合集)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秋天到了,秋风起了,周围的事物在悄悄变化。《小小鸟捡花瓣》这首诗歌富有童趣,整首儿歌表现了秋天来了,花瓣儿飘落的情景,用拟人的手法——小小鸟来捡花瓣体验在秋天捡花瓣的愉快心情。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去感受秋天特有的自然美丽景象,并表达由此产生的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表现的'意境,体验小小鸟在秋天捡花瓣的愉快心情。

  2、使幼儿在熟悉的诗歌内容结构的基础上,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小小鸟捡花瓣的背景图,背景音乐。

  2、图片(小小鸟捡花瓣的重点句式的分析理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秋天到了,秋风起了,公园里到处都是飘落的树叶、花瓣。美丽极了。这时,有一只小小鸟飞来捡花瓣了,咦!它捡了花瓣干什么呢?(屈老师 )你们想不想知道呀?这个答案啊记藏在这首诗歌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表现的意境。

  1、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里说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听出来?

  是的,秋天来了,秋天起了,花枝儿摇摇,花瓣儿飘飘,多漂亮呀,秋天真美丽!我们一起来学学花瓣飘飘的样子吧。

  2、演示图片,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完整的朗诵诗歌,体验小小鸟在秋天捡花瓣的愉快心情。

  提问:

  小小鸟在干什么呢?小小鸟捡花瓣要缝什么?

  捡了几片花瓣小小鸟缝了一顶小红帽?

  捡了几片花瓣小小鸟缝了一双黄手套?

  捡了几片花瓣小小鸟缝了一件小棉袄?

  (2)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三、扩展想象,仿编诗歌。

  1、通过“秋风姐姐送花瓣”的情景,扩展想象,自由创编。

  提问:小小鸟还想用什么花瓣缝什么东西过冬呢?

  2、师生朗诵仿编的新诗句。

  四、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漂亮花瓣,小小鸟也还有很多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捡更多的花瓣,做好多漂亮的新衣服送给小鸟的朋友吧。

  附诗歌《小小鸟捡花瓣》

  秋天到了

  秋风起了

  树枝儿摇摇

  花瓣儿飘飘

  红花瓣儿飘

  黄花瓣儿飘

  片片花瓣儿往下掉

  捡一片红花瓣儿

  小小鸟要缝一顶小红帽

  捡两片黄花瓣儿

  小小鸟要做一双黄手套

  捡三片黄花瓣儿

  小小鸟要缝一件小红袄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故事中隐藏的排序规律。

  2、积极参与排序活动,在活动中尝试自主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公主相关表情图,迷路公主相关场景插图,规律路相关图片,规律桥相关图片,钥匙图片,水果图片,树怪图片,故事音频。

  纸面教具:打印公主、河流、桥、木板图片,人手一份。

  材料准备:胶棒。

  活动过程

  播放图片,引导幼儿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一位调皮的公主,她也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

  播放图片,应用故事情节贯穿,引导幼儿理解排序规律。

  1、播放图片,应用迷路公主的故事,引出排序的规律。

  2、引导幼儿为帮助公主,而寻找规律,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3、根据规律填补空缺的地方,完成任务。

  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运用规律排序。

  1、根据公主的故事,引出操作任务。

  ——公主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的过了河,继续往前走,翻过一座山,前面又出现一条河,哎呀,这条河上的桥怎么了呀?一块完整的木板也没有,全坏了。你们愿意挑战一下来修这条桥吗?

  2、出示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相互参观同伴制作的桥,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桥的规律,体验活动快乐。

  附【故事

  迷路的公主(讲述参考)

  小公主在出去玩时迷路了,她的家在规律之城里面,我们一起开动脑筋,帮她找找回家的路吧。去规律之城要经过哪些地方呢?

  公主来到了城门口,可是门是锁着的,守门的`大树怪摇晃着树枝不让公主进去,并告诉公主你要自己在树上找到打开城门的钥匙。

  每棵树上都有一把钥匙,到底哪一把才是打开城门的呢?

  公主走进规律之城,在她前面出现一条彩色的大路,你们看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你发现了什么?

  走着走着突然前方出现了很多岔口,那公主走哪条路才行呢?请你们帮忙找找看。

  公主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河边,你们发现了什么?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帮公主把桥修好吧。我们先修第一座桥,你们仔细看看空缺的地方应该补什么?为什么?

  我们再来修第二座桥。第三座桥该怎么修呢?

  公主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的过了河,继续往前走,翻过一座山,前面又出现一条河,哎呀,这条河上的桥怎么了呀?你们愿意挑战一下来修这条桥吗?

  在你们的帮助下,公主过了桥,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组合而成的一间屋顶为梯形的房子,图形可拆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种梯形图片,长方形、三角形的纸(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剪刀;人手一张白纸,上画三个正方形,剪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猪一家造了新房子,这幢房子的屋顶很特别,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幢房子上有什么形状。"请幼儿在"小猪的新房子"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数数各有几个。

  二、认识梯形

  教师:"小猪家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呀?这个形状它叫什么?(梯形)看看它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将梯形图片倒着放、斜着放,请幼儿说说这个图形还是不是梯形?

  教师:"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出示直角梯形的图片)"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出示等腰梯形的图片)

  三、让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印象。

  教师:"猪妈妈又生了很多猪宝宝,她准备给每只小猪盖一幢房子,小猪们都喜欢梯形的屋顶,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帮小猪们设计出梯形的房顶。""老师这里有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纸,请你们用折纸的方式把长方形和三角形变成梯形,有谁想上来试试?"幼儿尝试把长方形和三角形变成梯形,再将剪下来的梯形拼在白纸上所画的正方形房子上面,作为小猪家的屋顶。

  四、出示活动教材,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涂色、连线活动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五、幼儿操作,教师在旁指导。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乐意参加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让爱住我家》这首歌曲很富有感染力,旋律优美、舒缓,气氛柔和,歌曲通过三位家庭成员分角色演唱,把家人之间和睦相爱的美好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于是我设计了本次唱歌活动,想借助歌曲把孩子带入一个温馨充满爱的想象空间里,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体验美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欣赏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和温馨的氛围。

  2.结合生活经验,学习用动作表达对歌词的理解。

  3. 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CD、手语影像;爸爸妈妈儿子姐姐图片,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回忆故事情节。

  (1)我们听过《狮子爸爸和刺猬妈妈》的故事,故事里的妈妈为什么会变成刺猬妈妈?

  (2)提问:"爸爸为什么会变成狮子爸爸呢?"(3)提问:"你们喜不喜欢整天吵架的家?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家?"过渡语:"老师今天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让爱住我家》,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家是什么样子的?好吗?"2、欣赏歌曲。

  教师指导语:歌曲里面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吗?你有什么感觉?

  过渡语:幸福的家庭里每天发生着一些幸福的事情,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有谁呢?他们认为爱是什么呢?我们再闭上眼睛静静的来听一听。

  3、再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和谐、温馨的氛围。

  提问: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有谁呢?他们认为爱是什么呢?

  4、分段欣赏。

  第一段:(1)"姐姐认为爱是什么呢?

  (出示图片)爱是不吵架,陪我一起玩耍。

  第二段:(2) "那妈妈认为爱是什么呢?

  (出示图片)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家里的事情特别多,这就是繁杂,可是妈妈从来不嫌烦,总是耐心的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这就是妈妈的爱,让我们觉得更舒服。"第三段:(3)"那爸爸的爱是什么呢?

  (出示图片)爸爸的爱就是付出让家里什么都不缺。

  第四段:(4)"你看,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出自己的爱,享受着别人的`爱;爱就在你的家,爱就在我的家,爱就在我们的家。"5、完整地欣赏歌曲,边欣赏边自由加入动作,享受家庭的温馨。

  (师:"让我们一起我们的动听的声音、漂亮的动作来表达我们对家的爱吧。"教师与幼儿一起用动作表演)6、欣赏聋哑人手语表演。

  孩子们,我们是幸福的宝宝,我们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的疼爱,我们可以用小嘴巴说出来,也可以用动作做出来。但有一群人她们听不见,不会说话,只会用手来说话,我们一起来看看。

  7、小结:

  "我们幼儿园也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小朋友们在这个家庭里快乐的成长,让我们把这份快乐、幸福的感觉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提高对立体纸贴画的兴趣。

  2、发展空间方位知觉,学习合理布局,将各种颜色鱼鳞连在一起的技 能。

  活动准备:

  1、贴满彩色鱼鳞的漂亮的小鱼;

  2、画好鱼身的'纸,五颜六色的纸条,蜡笔、胶棒、废报纸。

  活动过程:

  1、教师将做好的小鱼贴在皮筋上套在大板上,拉动皮筋让小鱼游出来, 激发幼儿兴趣。

  2、请幼儿观察鱼鳞是怎样制作的?

  3、让幼儿试着制作鱼鳞贴在前面的大板上,注意短边对短边。

  4、幼儿操作,鱼鳞制作要细心,每一片鱼鳞间要留些距离。

  5、贴完之后用油画棒涂上颜色。

  6、完成画的幼儿教师带到一边玩捞鱼的游戏,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继续 完成。

  7、作品完成教师给予讲评。

  活动评析:

  这节课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培养并提高了动手能力,发展空间方位知觉,幼儿兴趣很高,能认真仔细的贴每一片鱼鳞,鱼鳞颜色搭配鲜艳,很好地完成作品。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感知物体的宽与窄,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宽与窄的兴趣。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小马、小羊的头饰,玩具若干

  2、情景主题画《三只小猪》

  3、幼儿用书、宽窄不同物体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教师给小朋友讲述三只小猪的内容,让幼儿仔细观察情境图,自由讨论。

  2、老师将宽窄不同的物品摆放出来,让幼儿找出哪个宽哪个窄。

  3、再次感知宽与窄

  (1)老师发给每个幼儿手中两个物品,一个宽,一个窄,当老师说把宽的放在头上,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老师说把窄的放在脚下,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2)在地上画三条宽窄不同的“小河”,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马,妈妈带着孩子要去森林里吃青草,路上遇到了三条小河,看看那条河是最窄的',那条河是最宽的。

  4、幼儿探索操作

  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说一说。

  四、活动结束

  1、回家了让幼儿练习走宽窄不同的路,深化对宽窄的认识。

  2、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引导幼儿比较宽窄的物体。

  教学反思:

  继续引导幼儿关注教室里面、幼儿园里面、家里面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11-20

中班教案11-20

中班教案11-20

中班教案11-26

中班教案11-26

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