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2 08:35:4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5篇(通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语文教案5篇(通用)

语文教案 篇1

  一、 激趣导入

  1、 图片激趣

  欣赏课件

  “广玉兰花美吗?作者笔下的广玉兰更美!”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感受她的美。”

  学生自由读文。

  “哪位同学们愿意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广玉兰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发言,教师肯定表扬。

  三、小组交流,生成目标

  “我们已经对这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觉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呢?请同学们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给予表扬认可。

  四、形成目标,分组学习

  1、出示目标,学生学习

  “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的目标设计大致如下”

  (多媒体出示)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逐步学习,第一个目标完成后每组安排一名同学先汇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其余同学继续进行下一个目标的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2、 目标一检查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后安排一名同学板演。

  教师针对学生板书情况,重点指导。

  3、 目标二检查

  “下面我们要进行朗读的展示,请各组3号同学来比一比,可以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两分钟的准备,希继续发挥合作的力量。”

  学生读点评

  教师对最优学生给予配音伴读。(多媒体出示)

  五、小组交流,展示准备

  “今天我们交流展示了1、2两个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第三个学习目标将为我们下节课交流展示的重点。”

  “对下节课的交流展示有什么设想,小组内讨论一下。”

  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

  “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想再做充分的准备,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精彩呈现。”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从题目中你看出了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者字音。

  2、观察图中的人物。

  3、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4、全班汇报。

  三、指导书写。

  四、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看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二、 学生观察得出。

  三、 学生讨论。

  四、 分角色朗读对话。

  说说你喜欢谁 ?为什么?

  五、 想象:

  当他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六、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

  七、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 }葫芦落了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看看课本,说说上学见闻,让学生初步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

  2.准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结合课本第一页的图进行简单的入学教育,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使小朋友对新的生活充满热情和向往,懂得小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2.认识语文书。(旨在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积极地体验)

  摸一摸:光滑细腻;闻一闻:纸墨清香;翻一翻:图文并茂。

  在学生愉快好奇地体验时,适时引导小朋友知道语文书里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优美的儿歌和漂亮的插图。语文书是许多叔叔、阿姨劳动的成果,是我们学习的朋友、帮手,要爱护它,书皮不弄破了,页角不弄卷了。将来要比一比,哪些小朋友的书爱护得好。

  3.认识目录、课次、课题和课文、生字表以及书的页码。(让小朋友了解基本常识,为今后学习做准备)

  过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上学去。(板书)

  二、观察图画,引导说话(从情景入手,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1.引导小朋友观察挂图,(多媒体动画或书上插图均可)图上画了些什么?

  2.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知道图上画了上学路上,小朋友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见到了同学,正招手问好呢!(教师应该给予激励性评价,鼓励孩子响亮地说话,说清楚完整的话,说自己想说的话,尊重孩子独特的想法。)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范读3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一遍范读,教学生拿书、看书的姿势(两手把书放直,离眼一尺远)。

  第二遍范读,要求学生跟着老师读书的语速指着每一个字认一认。

  第三遍范读,要求学生一边看书,一边认真听读(听准读音,学会停顿,老师注意读的语速)。

  2.老师领读。(领读3—4遍)

  领读时,要注意由句到文,让学生和文字多见面。

  引导小朋友发现老师领读时都是在有“,”和“。”的地方停一停的。

  3.指名读。

  请会读了的小朋友起来读一读,如果小朋友不会读,老师再范读一遍,请小朋友模仿老师朗读。

  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读,及时帮助小朋友纠正方言。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增强学生读书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特别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特别要表扬读音准确、不丢字、不加字、声音响亮的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引导学生保持正确读书的`姿势,坚决纠正顿读、唱读等现象。

  (3)培养学生听别人读时仔细看书、认真听的好习惯。

  4.同桌读,互读互听互评。

  小朋友刚刚开始学习朗读,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遇到逗号、句号停一停,声音响亮,就可以了。

  四、作业

  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小朋友读一读课文,能背的背一背。

  2.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朗读的评价。

  二、认读生字

  1.引出生字:小朋友们很聪明,课文读得很准确,既不丢字,也不加字,碰到“小豆芽”和“小圆圈”还停一停,现在课文里面有几个生字宝宝要来和你们交朋友了。

  2.逐个出示生字(可用课件,也可以用生字卡):上,学,书,包,早,个。小朋友,让我们和这些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喊出每个字的字音)。

  3.老师带读生字。

  4.指名认读生字,并有目的地问一问:“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

  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对能够用拼音认读生字的进行表扬,以激发其他孩子学拼音的兴趣。

  (2)对能够在生活中认字的进行表扬,引导孩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对通过读课文记住生字的进行表扬,告诉孩子们上课专心读书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5.在课文中找出生字。

  教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圈生字(黑板上或课件演示),并小结方法:我们一句一句地读课文,边读边圈,发现生字宝宝就给它轻轻地画个圈。

  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不会的问一问周围的同学。

  6.把课文流利地读一读。

  三、积累词语

  1.帮生字宝宝找朋友。

  生字宝宝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特别高兴,它们现在想请你们给它们帮个忙,帮它们找几个朋友,它们交了朋友就会变成法力无边的魔法师,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让学生充分地说,老师指导)

  2.找出课文中生字宝宝的朋友,画上“____”,并读一读,记一记。

  上学 书包 学校 同学

  四、背诵课文

  1.分小组把课文读一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2.自由背一背课文。

  3.指名背诵,评出“背书大王”。

  五、作业

  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并认一认生字表中的6个生字。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巩固强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熟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大概意思,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顺序。

  3、体会父亲和儿子不同的心理变化,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切错的苹果》。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边读边画,学习生字

  错:交错错落有致错综复杂

  屉:屉帽一屉馒头抽屉

  惯:惯例惯性娇生惯养

  拦:拦击拦路拦腰

  核:杏核核武器核查核对核心

  彻:彻夜彻骨彻底彻头彻尾彻悟

  印:印象印花印泥

  三、指导书写

  请学生先观察,再示范,后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在小组内切切看,看你们一共有多少种切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这个内容的?

  3、谁愿意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

  4、“显示显示”一词能不能换个词来说?

  5、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儿子怎么样?

  6、找出儿子说得话并用浪线画出来,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你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7、同桌之间练读儿子和爸爸的对话。

  8、这时,爸爸看到儿子说的那颗星星了吗?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

  9、练习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

  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经历。

  四、作业设计写词语。

  爸爸习惯

  切错的苹果

  儿子创造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悠久绚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同学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身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同学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身的理解,读出自身的感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

  初读课题后,同学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

  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

  1.同学自由练读。

  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1.指导同学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2.在同学讲述时,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

  3.同学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

  四、深入体会,品味文情。

  考虑:伯牙为何绝弦?

  (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

  1.同学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同学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同学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准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

  同学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

  (二)感悟“知音离世之悲”

  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局部内容,引导同学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同学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

  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

  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2.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3.师生诵读全文。

  [个人简历]

  崔雪梅,全国“自辅实验”先进个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省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金牛教育专家。她曾在全国、省、市教学 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参与编写人教版四川民族地区《语文》教材与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 30余篇优秀论文、文学作品获奖或发表,独著、参编10余本教学书籍。

  ※ 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武汉会场)教学设计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11-26

语文教案11-26

语文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