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09 10:59:5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气球是孩子们熟悉且喜欢的游戏玩物。在幼儿获得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气球是用嘴吹大或用打气筒打大的,而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操作,通过比较探究,发现白醋和苏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气体让气球变大的现象,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调动幼儿的探索欲望,拓宽了幼儿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探究,发现白醋和苏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气体让气球变大的`现象。

  2.学会看步骤图,并能大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3.体验与同伴合作实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白醋、苏打、糖 、盐、塑料刻度瓶、漏斗、吸管、气球、小汤匙、步骤图一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操作材料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奇奇科学屋,今天奇奇博士为小朋友准备了好玩的材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苏打粉、糖、盐、醋,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实验材料。

  3.启发幼儿猜想:我们在糖、盐、苏打粉里分别加入醋,你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第一次操作探索

  观察醋分别和糖、盐、苏打粉加在一起的不同现象。

  1.提出操作与观察要求:

  (1)2人一组,分别将醋倒入装有糖、盐、苏打粉的瓶子里。

  (2)观察糖、盐、苏打粉分别和醋混合后的不同现象,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师:小朋友刚刚发现的秘密是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秘密,它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可大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更神奇的秘密呢?(出示步骤提示图)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

  “气球变大了”,学习与同伴合作按步骤操作、观察和记录。

  1.出示步骤提示图,了解实验操作的步骤。

  (1)幼儿观看步骤图,简单说一说步骤图的操作提示。

  (2)教师结合步骤图,讲解示范实验操作的步骤。

  师:“气球里的糖、盐、苏打分别倒入醋里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我把秘密留给小朋友们去发现吧!”

  2.提出实验的要求:

  (1)学会协商,按步骤提示两人相互配合进行实验操作。

  (2)操作完认真观察三个瓶子上气球的变化,然后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记录表上,最后把你和你的好朋友的号数贴在圆圈里。

  (3)操作完把你们的材料收到盘子里坐下来。

  3.幼儿两两合作,学习按步骤图提示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

  (1)特别关注套在瓶口的气球是否牢固,有困难的幼儿适时给予帮助。

  (2)引导幼儿观察实验变化,提醒幼儿做好记录。

  4.幼儿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苏打粉倒入醋里后气球会变大呢?”

  5.教师小结:平时气球都是用嘴吹大或用打气筒打大的,今天我们用苏打粉加醋产生的气体就把气球吹大了。

  延伸活动

  师:原来苏打粉有这么大的本领,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苏打粉还有什么本领呢?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_ 儿童网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

  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胶水在水中会(下沉)。

  2.牛奶带入水中会(溶解)。

  3.你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吗?请举例来说明。

  五、课后反思;

科学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所阐述的数字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2. 比较阅读《我们这双手》和《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两文的异同。

  3.体会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课文讲解

  1、本文分别介绍了古尔德的哪两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硕大的脑袋,狭小的心灵》,古尔德介绍了一场“战争”,实际上是一场论争。第二篇文章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向米老鼠致敬》,古尔德研究了从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米老鼠形体比例的变化。

  答:

  2、这两篇文章似乎互不相干,那么作者选用这两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篇是研究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大脑容量和智慧的关系的,而另一篇是研究米老鼠的脑袋与其躯体关系的。作者并不是被动地介绍两篇文章,而是从两篇文章中,把科学、文学泰斗与米老鼠的悬殊区别加以淡化,提炼出一个共同点来,不管是研究科学家、文学家的脑袋或是米老鼠的躯体,其成功都在于精确的数字。

  3、古尔德没有对脑量与智力的关系给出明确的结论,你认为这是不是文章的缺陷?为什么?

  这不是文章的缺憾。文章并不是在研究脑量与智力的关系,并不要对其最后作出什么结论,而不过是借此介绍、说明科学家喜欢用数字武器。

  4、文中抽象的数字为什么让人觉得兴趣盎然?

  数字之间的比较关系、数字提供的新颖知识、数字相关的结论和事实很有趣,让人感到兴味盎然。

  5、《我们这双手》读起来饶有趣味的原因和《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一样吗?具体说说?两文读来饶有趣味的共同原因是:科普作品给一般读者提供了鲜为人知的.新颖知识。

  不同:《我》文得力于大量的解说、述说,使读者具体入微地生动地看到了人手的奇妙;《科》文是对象(数字武器,特别是数字的比较关系)本身及其所相关的结论、所依附的故事(米老鼠)本身就很有趣。

  小结

  文章以学术界著名的“脑袋大小是否与智力有关”的争议为切入点,然后又重点介绍了古尔德利用数字来证明自己的“幼态持续学说”,非常充分地说明了数字在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独到的议论启发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发展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成功。文章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思路清晰,生动有趣,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练习

  1.辨析词语。

  不厌其烦:不嫌麻烦的意思。 乐此不疲:对某事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

  独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常指文艺方面。

  2.《我们这双手》和《科学家的数字武器》都是说明性文体,其具体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我》文基本表达方式是说明,又分介绍、解说、述说等说明手法。《科》文是叙述加说明,说明也含介绍、解说、述说三种,同时有随笔笔调。

  3.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D )

  A. 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4.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 。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培养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证据。

  3、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猎户座的具体位置及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星座变化是有规律的。

  拓展性目标:

  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星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星记录表、搜集有关星空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

  有关四季星空的音像资料、图片。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问题:四季星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

  活动一:

  1、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谈谈自己观察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2、引导学生将北斗七星的样子画下来。

  要求: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用方向标进行标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自由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整理。

  3、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

  4、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从东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内”和“从东到春”是怎样变化的?

  5、学生交流、表达。形式可以多样。

  活动二:

  1、提出问题:无限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妙,让我们继续将观察活动进行下去。在继续观察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2、引导学生汇报实际情况。

  3、问题:你有兴趣研究一下别的星星吗?让我们选定新目标进行探索好吗?

  请同学们预测:从春天到夏天,北斗七星会发生什么变化?春季其他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将预测的结果画出来。

  展示学生画的预测图案。

  自由活动:

  1、让学生进行寻找北极星的活动。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2、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动进行评价。

  拓展活动:

  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

科学教案 篇5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都吃过水果糖,今天我们来做个吃水果糖比赛游戏。把同样大小的两颗水果糖分发给甲、乙两位学生。设定条件是:

  甲同学放在口里含着不许动,让糖果自然溶解后咽下糖水。乙同学把糖果放在口里,允许舌头动,牙齿咬待糖果溶解后再下咽。

  结果是:甲同学吃糖果度较慢,乙同学吃糖果速度较快。

  师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吃糖果慢,一个吃糖果快,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的一课。板书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探究新知:

  1、实验一:是否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的维生素B2片〈黄色,最好是带有颜色易溶于水的药片,便于观察〉放入盛同样多水的玻璃杯中〈透明杯最好〉

  设定条件是:同时放入药片,水温一样,水量一样;不同的是,其中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强调设定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对比公平与公正,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是:经搅拌的那杯药片溶解的快,未搅拌的那杯溶解的慢。

  2、实验二:水的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将温度不同的'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杯中,再放入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各一片。

  注意设定条件是:药片一样,水量一样,都不搅拌或都同时搅拌〈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同的是:一杯是冷水,一杯是热水,水温不一样。

  实验结果是:冷水中的药片溶解的慢一些,热水中的药片溶解的快一些。

  3、实验三:是否粉碎溶解物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其中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再同时放入盛同样多水的杯中。

  注意实验设定条件是:①药片同样;②水同样多;③水温一样;④都不搅拌或同时搅拌。不同条件只是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

  实验结果是:粉碎了的药片溶解的快些,未粉碎的药片溶解的慢些。

  三、师生共同总结

  老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1:我知道了溶解时搅拌就溶解的快一些;不搅拌就溶解的慢一些。

  学生2:热水中溶解的快一些,冷水中溶解的慢一些。

  学生3:我知道把溶解物粉碎的颗粒越小溶解的越快,颗粒越大溶解的越慢。

  教师启发:谁能全面总结一下,溶解的快慢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4:我来总结: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溶解物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有关系。

  学生5:我今后在溶解时,要想溶解的快一些,具体做法是把溶解物粉碎后放入热水中再快速搅拌,就可加快溶解;要想溶解的慢就不粉碎放入冷水中不搅拌就可减慢溶解的速度。

  老师激励学生:同学们这节课学习兴趣真高,不但能积极参与实验,而且能积极思考问题,认真总结所学知识,还能与现实生活联系,科学学习就需要这种学习精神,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一定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目的是及时肯定评价,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巩固教学效果,首尾呼应

  老师:现在你对吃水果糖快慢的原因弄明白了吗?谁能说说。

  学生6:我知道了。牙齿咬就是粉碎糖块,舌头动相当与搅拌功能,口腔里的唾液相当于热水。所以溶解快的几个因素:粉碎颗粒变小、搅拌、热水,都具备了,这样一来吃糖果就快;反之,含在口里不许动就缺少了粉碎、搅拌的作用,则溶解的慢即吃水果糖就慢。

  老师:你回答的很棒。不但对书本知识学的好,还与实际生活小事联系,理由谈的很充分。

  五、课后反思

  1、把原教材中的食盐溶解替换成维生素B2片来溶解,因为是黄色药片,观察效果更明显,增强了直观感。

  2、把课文中最后的加快水果糖溶解的内容调整到开始进行吃糖果比赛游戏,使授课导入顺畅,又节省教学时间。从学生最熟悉又喜欢的情景入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设疑吃水果糖快与慢的因素有哪些,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兴趣,为学生实验的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回答理由提前埋下了伏笔。

  3、反复强调实验的设定条件,就是要保证实验两种对比的公平与公正,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科学实验结论不能出现误导和偏差,一定要事实求是,这是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这一点很重要。

科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四、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

  2.小组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师生小结。

  5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

  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回顾4年来科学探究学习的经历,明确、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并初步理解科学探究中各步骤之间及各步骤与科学探究主题的关系和作用。将4年来所经历的科学探究实践,上升为初步浅显的理性认识,为今后中学的学习作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

  教学准备

  小纸条(各组必备)

  一.教学导入

  1.组织学生对本学期科学学习进行简单的回顾,有哪些感受?

  2.那么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探究学习呢?静心回顾写写各自的探究经验和教训。

  二.回顾自己的探究经历

  1.说说你最感兴趣或最难忘的`科学课堂学习,在那些有趣的活动中,我们分别尝试了哪些方法和步骤?请分别写在一张小纸条上。

  2. 拼接“探究之龙”

  3.交流排序结果,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问——猜想——设计研究方案——实验调查搜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做出科学结论。

  4.教师讲述以上便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具体的研究活动,有时也需要对这些过程作适当调整。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精选]科学教案08-21

(精选)科学教案08-14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精选]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