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6 10:24:1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感知5以内的数量是小班幼儿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创设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包饺子"情境,支持与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出若干开放性的问题,将以"点数"为核心的多种数学内容蕴含其中,形成一个充满挑战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尝试,主动获取数学经验。

  操作卡片设计简单、巧妙,由于饺子的数量、摆放位置和拍摄角度不断改变,卡片上呈现了整齐、散乱、遮挡、干扰、环绕等不同摆放形式的饺子,不但加大了点数难度,而且增加了点数的乐趣。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昕限,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幼儿克服动作、时间、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认真专注地完成操作任务,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并给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目标:

  1.能不受饺子摆放形式(整齐、散乱、遮挡、干扰、环绕等)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饺子数量。

  2.尝试不受干扰,准确地完成"按数量包饺子"的任务。

  3.喜欢参与活动,体验数数的乐趣。

  准备:

  1.幼儿有用彩泥包饺子的经验。

  2.用彩泥包好的饺子1盘。

  3.每张桌子上放3个自制的娃娃,每个娃娃的身边分别摆放着3、4、5的点卡。

  4.实物投影仪,电视机。

  5.操作材料:不同摆放形式的饺子实物图片(如图)每人4张,小盘和彩泥球各若干(数量要充足,够每人包4盘饺子)。

  过程:

  一、进入游戏情境,回忆前期经验

  1.引发幼儿兴趣。

  师:娃娃家的娃娃们想吃饺子了。今天,我们就来给娃娃包饺子。

  师(出示一盘"饺子"):瞧!这是什么?你会包饺子吗?

  2.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包饺子"(附后)。

  二、排除饺子摆放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饺子数量

  1.帮助幼儿熟悉操作材料,初步了解操作要求。

  师:这里都有什么?(卡片、盘子和彩泥。)要让我们做什么?(包饺子。)包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对,这些材料是包饺子用的,卡片上有几个饺子,我们就要包几个饺子。

  2.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上饺子的摆放形式,学习正确点数5以内的饺子数量。

  师:桌子上有一些卡片,每一张卡片上的饺子都不一样,快去数一数。

  (幼儿练习点数,教师观察指导,针对幼儿的点数情况,选取"遮挡"和"干扰"摆放形式的饺子卡片各一张。)

  3.引导幼儿对"遮挡"和"干扰"摆放形式卡片上的饺子进行点数。

  师(出示"干扰"卡片):这张卡片上有几个饺子?还有什么?它是饺子吗?能不能数?

  师(出示"遮挡"卡片):这张卡片上有几个饺子?这个饺子只露出了半个要算进去吗?我们在数饺子的时候可不能把它漏掉了。

  三、学习按照数量要求包饺子,并按数量分类摆放

  1.引导幼儿观察娃娃身边的点卡,了解每个娃娃要吃几个饺子。

  师:娃娃们都饿了,看看他们都要吃几个饺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讲解包饺子的操作要求。

  (1)教师示范包4个饺子:先点数卡片上的饺子,将卡片插在盘沿上,再包出相应数量的饺子放在盘中,最后进行点数检查。

  (2)师:我的饺子包好了,应该送给哪个娃娃吃?送饺子的时候要大声说:"娃娃,请你吃4个饺子。"谁来帮我送?

  (3)请一名幼儿送饺子,鼓励全体幼儿学说:"娃娃,请你吃4个饺子。"

  3.幼儿操作活动:给娃娃包饺子并按数量分类摆放饺子。

  教师观察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讲述:"卡片上有×个饺子,我包了×个饺子,盘子里的饺子和卡片上的饺子一样多。"同时,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根据卡片上饺子的数量包"饺子",提醒幼儿包完一盘"饺子"后再次选择卡片进行操作。

  4.展示分享。

  (1)师幼共同做手指放松游戏,吸引幼儿围坐在教师跟前。

  (2)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提前选取两、三盘饺子引导幼儿进行展示分享,对正确的操作给予肯定,对错误的操作进行纠正。

  师:你们真能干,给娃娃包了这么多饺子。这一盘有几个饺子?为什么要包×个饺子?

  师:这一盘"饺子"和卡片上的饺子不一样,怎么办?

  四、结束活动

  鼓励还想操作的幼儿继续操作,提醒不想继续操作的幼儿将饺子卡片按照数量放到相应的点卡盒里,活动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将材料投放到娃娃家或娃娃餐厅供幼儿继续游戏,可根据幼儿的能力适当增加卡片上饺子的数量。

  附手指游戏:包饺子

  "咕噜""咕噜"擀擀皮儿,(左手手心向上,右手在左手手心上做擀面杖滚动的动作)

  "哗哗""哗哗"和和馅儿,(伸出右手的食指在左手手心上做搅拌状)

  "嘿哟""嘿哟"捏捏边儿,(左手五指聚拢,右手在左手手指上做捏饺子动作,最后捂住左手手指停住)

  咝--(做闻饺子动作)

  咂一咂一咂一咂一(做流口水动作)

  香喷喷的饺子给谁吃?(教师大声问)给我吃!(幼儿大声回答)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摸弄,引起幼儿对球在斜面上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学习用语言和图表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1、物体在斜面上会移动的。

  2、在不同的坡度上,物体移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1、幼儿在科学角活动中已对物体的滚动发生兴趣。

  2、已学习过作单一物体的'观察记录。

  3、网球、洗衣板、积木、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

  1、设疑:怎样不用力推,球也能滚起来。

  2、探索:幼儿自由的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积木上,手拿着板的一端往上提等等)

  3、讨论:

  (1)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并演示。

  (2)小结:板的一端垫高了,不用力推球就会从高的地方往下滚。

  二、再次探索

  1、设疑:请小朋友两个人一起玩,想办法使两只球在板上滚的快慢不一样。

  2、探索:幼儿自由结伴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两块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积木垫的高低不一祥。或者是,一块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块板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积木垫的一样高)

  3、讨论:

  (1)幼儿讲述合作的经过,并进行演示。

  (2)小结了两块平整的板面,积木垫的低不一样,的滚动快慢也不一样,垫的高的板球滚的快,垫的低一点的球滚的慢。两块积木垫的一样高,平的一块球滚的快,凹凸不平的一块板球滚的慢。

  4、幼儿体验

  三、 记录

  1、请小朋友把玩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2、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记录。

  四、延伸:

  今天我们玩的是球,那么别的东西放在上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八、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磁铁,通过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

  2、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学习仔细观察磁性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探索的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盘操作材料:内有磁铁、铁丝图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木块、布条、纸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等。

  2、自制小猫钓鱼用的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让幼儿发现磁铁,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师:小朋友,请大家看一看,在你们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呀?

  幼儿玩一玩盘子里的东西,然后相互说说自己的发现。

  2、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特性。

  (1)师: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的铁块,它的名字叫磁铁。

  (2)让幼儿操作盘内的材料,探索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幼儿尝试分类把磁铁的好朋友放入桌上的大盘子里,教师个别指导。

  3、教师小结磁铁的作用。并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好朋友都是铁做的,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4、讲述故事《小磁铁去旅行》,初步了解磁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5、游戏:小猫钓鱼。让幼儿再次对磁铁作更深的了解。

  师:今天我们来学小猫钓鱼,看看谁钓的鱼最多,呆会一起把鱼送到猫妈妈的家里,结束游戏。

科学教案 篇5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排序的兴趣

  1、教师创设情境:小猫盖了一座新房子,准备铺四条小路,我们大家来帮帮小猫。请小朋友说说想帮小猫铺一条什么样的小路。

  2、请幼儿利用手中的雪花片试着给小猫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

  3、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讨论,试着走走对方的小路,感受不同的规律,并说一说同伴铺设小路的规律。

  二、请幼儿按照两种规律铺小路

  1、分给幼儿不同颜色的圆点,请幼儿根据颜色、大小的不同按规律铺一条美丽的小路。

  2、鼓励幼儿请小组内的其他幼儿互相走走小路检验一下。

  3、让幼儿尝试用两种以上规律铺小路,并互相验证

  三、学习按两种以上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

  1、老师示范按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

  2、请幼儿自创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3、四组小朋友比赛,给小猫各铺一条规律不同的小路,时间最短者获胜。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有规律排序的事物

  2、鼓励幼儿用两种规律进行排序。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模具、泥工板。

  2、恐龙平面图、拷贝纸、铅画纸、复写纸、印章、白纸。

  3、彩纸、剪刀、小筐。

  4、复印机、电脑、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复制的现象。

  1、出示小鱼图。

  提问:“这是什么?老师还需要一张一样的小鱼图,有什么办法?”

  2、示范使用复印机操作过程。

  师:我就请复印机来帮忙。看,一张一样的小鱼图出来了。

  3、:刚才老师操作的过程就叫复制。复制就是做一模一样的东西。”复制的方法有很多种,刚才老师用的是复印机来复制。

  二、尝试简单的复制。

  1、我还带来了一些东西:恐龙图、拷贝纸、复印纸用这些材料能不能来复制小恐龙呢?还有印章、模具,它们能用来复制吗?请你们动手来试一试。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鼓励先完成幼儿尝试多种方法复制。

  3、介绍复制情况。

  (1)请个别幼儿来介绍是用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复制的?

  师:请你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复制出这两个东西的?

  (2)请使用相同材料,不同方法幼儿来介绍。

  师:有谁也用了这些材料,但不是用这种方法来复制的?

  (3)请使用不同材料的幼儿来介绍复制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复制的?请你也来介绍一下。

  (4):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复制的。

  (请你们把东西都放回筐里。)

  (当幼儿讲到用复印纸等要讲解一下操作的过程和要点。)

  三、感知、探索快速复制的方法。

  1、师:“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大地震,现在那里的小朋友需要许多纯净的水,我们一起他们,好吗?”

  “你们每一个的筐里有一瓶水,我们要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复制出更多的水。还有5分钟,运送水的车子就要开了。小朋友要加油哦!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快速复制。

  提醒:废纸放桶里。

  3、介绍复制方法。

  (1)师:“时间到,请小朋友数数复制了多少瓶水。”

  (2)请复制的最多幼儿来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复制的。

  (3)请用不同方法进行复制的幼儿来介绍,比比哪一种方法好。如果同一种方法,想想为什么有多有少。(剪速度快慢)

  4、: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制出这么多瓶水,四川的小朋友一定很感激你们。

  四、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1、提问:“在我们平时的生活里,哪些地方也要用到复制的办法?”

  2、“复制的方法对人们有什么好处?”(方便、速度快)

  延伸:了解电脑复制,结束活动

  1、出示小兔图。“这是谁,小兔一个人觉得怎么样?”“怎样帮助她?”(复制的方法)“老师也小兔找它的好朋友吧。”

  2、.教师电脑复制小兔。

  “原来电脑也是可以用来复制东西的,家里有电脑的小朋友回家也可以试一试,如果你们平时发现了不同的复制方法,再来告诉小朋友和老师,好吗?”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物品装在罐子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2、学习制作响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沙子、小石子、玉米粒若干并分类盛放。

  2、贴有宝宝图案的废旧空罐子若干,其中,有一个罐宝宝内装有物品。

  3、装有三种不同物品的罐妈妈三个

  4、幸福拍手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玩的玩具{出示带有声音的罐宝宝},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咱们一起来玩玩吧。

  2、师幼共同玩罐宝宝玩具,使幼儿发现老师的有声音会唱歌,而他们的没有不会唱歌,

  师:“为什么你们的.罐宝宝不会唱歌?”怎样让罐宝宝唱出好听的歌?(从而激发幼儿制作响罐的欲望)。

  (二)、探索不同的物品装在罐子里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学习制作响罐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桌子旁请幼儿观察是什么物品,让小朋友抓一抓、摸一摸,捏一捏这些材料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出软软的,硬硬的或滑滑的等特征)。

  2、请小朋友选一种东西来喂罐宝宝,摇一摇,听一听。

  3、同伴之间互相猜测给罐宝宝喂的是什么,感知声音的不同。

  4、请幼儿再次换另一种东西来喂罐宝宝,摇一摇,听一听,再次感知声音的不同。

  (三)、让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罐罐为歌曲伴奏。《幸福拍手歌》

  (四)、送罐宝宝回家

  带领幼儿回到小椅子做好,师幼共同感知声音的不同,出示三中不同的罐妈妈,请幼儿听声音,跟罐妈妈一样声音的就是它的孩子,并跟罐妈妈放在一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最喜爱摆弄的沙子,小石子,碎纸片粒等材料,把空罐子变成会唱歌的罐子,幼儿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操作,知道了不同的物品装在罐子里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活动中,孩子们个个忙个不停,尝试多种材料的响声。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但正因为孩子们太兴奋了,所以老师在组织上有些乱,对于像这种,孩子愿意操作的材料,我以后一定要事先想到孩子们的兴趣浓淡,想好组织纪律的好办法。还有,在孩子们给唱歌的罐罐封口时,孩子们的动作有些慢,这我会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科学教案(精选)07-28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科学教案【经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