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24 13:23:5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科学教案优选6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教学准备】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

  二、古代的水钟: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4、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三、滴漏实验: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四、延伸: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

  板书设计:

  用水测量时间古代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滴漏实验:流100毫升水需要( ),推测:流10毫升水需要( ),流50毫升水需要( ),流300毫升水需要(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2

  在“彩光变”活动的开始,我和孩子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一起实践,一起研究,一起学习,一起深化我们的活动。

  一开始,老师满怀希望地把手电筒和彩色的皱纹纸放进去,预设了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过程,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孩子们的兴趣只持续了十分钟。的原因是什么?我向听课的老师请教遇到的问题,希望通过群众的智慧给我一些启示。老师建议我可以先观察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去深入挖掘。于是我下楼去观察和思考,发现孩子们对“光”变化的现象很感兴趣,但因为我放进去的材料太单一,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规律,这导致了活动的停滞。因此,我找到了很多可以改变手电筒灯光的材料,比如糖纸,各种布料,透明纸,水果泡沫网,雪花等等。实验的`结果出乎意料地成功。手电筒的光通过这些材料不仅变得明亮和美丽,而且还改变了形状。这些新发现让孩子们在新一轮的活动中感到有趣和快乐。

  实践证明,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跟随孩子的兴趣,选择有价值和有益的活动点,更有利于孩子通过自己的发现,积极地构建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大班理科教学计划

  幼儿园大班科学的教学计划:理解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要知道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2、对事物振动的最初理解产生声音。

  3、开发注意力和倾听的潜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的声音

  2、小铃铛、小鼓、木鱼等玩具。

  活动过程

  听录音,介绍话题,激发孩子的兴趣

  课件:声音

  1、请闭上眼睛听这个声音。

  (1)笑

  (2)哭泣

  (3)打鼾

  请睁开眼睛

  2、你刚才听到什么?

  让孩子们说出他们所听到的,并引起他们对听力的兴趣。

  3、你想听到其他声音吗?

  请再闭上眼睛

  (1)吃饭的声音

  (2)打喷嚏

  (3)秒针

  回答老师,你听到了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

  2、识别声音

  你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话)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击鼓

  (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振动)

  让孩子们把手放在鼓上。老师将木槌敲几下让孩子们通过

  听觉、手形、视觉和感知物体不断地振动。

  孩子们用什么能听见?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它可以把声音从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递给大脑。

  除了声音,你还知道耳朵的功能吗?

  告诉孩子们,我们的耳朵也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耳朵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保护他们!

  3、儿童操作,感应震动,发声

  1、请在桌子上玩小铃铛、鼓、木鱼等玩具。

  提醒幼儿边敲门边观察,听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让孩子在物体不断振动时感受到物体的声音。

  概要: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我们用耳朵听各种各样的声音。

  2、讨论什么听起来不错。

  (1)播放音乐

  (2)噪声

  让幼儿感受音乐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谈论各种声音,好声音,坏声音。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科学文化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懂得少年儿童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情感: 1.热爱科学。 2.对科学文化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行为: 1.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 2.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 3.多读课外书,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中“热爱科学,勤奋学习”这一教学内容和相关基本要求设置的。在一、二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中已经进行过“好好学习”的教育,在三至五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中已经进行过“勤奋学习”和“热爱科学”的教育,本课所不同的是将“热爱科学”和“勤奋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一高度,阐述学生应该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以承担祖国赋予这一代人的历史重任。

  对该年级学生进行这一教育很有必要。不可否认,该年级的学生中大多数是能勤奋学习的,但也应该看到,有相当一些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他们或者只是为分数而学习,或者只是为父母而学习,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往往打退堂鼓,产生厌学情绪,个别的甚至逃学。我们需要通过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和紧迫性,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仅学好各门文化课,而且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

  本课的导入部分是一个“述说”,说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一般都听说过这句话,也能大体讲出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教师可以由此自然地引出课文要讲述的主题。

  教法建议

  本课课文主要讲两个问题。

  1.科学文化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本课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多举一些事例,特别是现代的事例,帮助学生加深认识。认识了这个问题,学生就能明白,为什么科技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为什么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而也就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少年儿童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少年儿童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这个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按照以上层次,一层一层地组织教学,并通过现实例子着重说明,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能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2、认识金属坚硬、有光泽、能导电、易传热、有延展性的特征,将特征与用途相联系。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出示一个密封盒子(盒子里有:泡沫和海绵),请一位同学从盒子里拿出海绵。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请你再次展示你的判断方法。(板书:捏) 师:用捏的方法可判断泡沫的硬度大于海绵的硬度(泡沫>海绵)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软硬(板书课题:哪种材料硬) 二、 探究活动 比较硬度: 1、提出问题

  ①出示木条、卡纸、铁片、塑料,并提出问题:你还能用捏的方法比较出它们的软硬吗? ②试一试。

  ③学生回答师提出的问题。

  ④否定捏的方法,继续提出问题:那你有什么别的办法判断这些物品的软硬? ⑤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可判断这些物品的软硬。

  ⑥生汇报、师评判方法科学或正确与否,导出“刻划法”(画痕) 2、猜一猜

  师:按硬到软的顺序排一排, 这四种材料的.软硬。 3、实验验证 ①介绍刻划法。 ②解读表格及填表方法。

  ③示范操作,同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

  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但用同一种材料刻划时不能换人,防止用力大小不同。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填写在记录表上,并把材料整理到材料盘中。

  4、学生实验

  5、交流汇报(汇报方法,展示记录表,得出结论)。 6、师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结论: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划痕(教育学生不在课桌刻划)。 三、认识金属

  1、由上面的实验得出:金属坚硬

  师: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一般金属都很坚硬。你知道金属有哪些用途?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教师的演示用气泡图表示金属的其它特性(有光泽、易传热、

  能导电、有延展性)

  师:金属的性质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来研究金属的有关知识。 四、 拓展与延伸

  师:金属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广泛。包括我们喝的饮料罐,易拉罐也是由一种金属——铝加工而成的。你知道易拉罐是怎样由铝变成现在这个模样的?让我们看看饮料罐的故事。

  师:小小饮料罐经过了很多加工步骤才变成一个饮料罐,可是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就被人扔了。你有什么感想,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它。

  总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变废为宝的材料,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这样既能美化生活,又能节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于将珠珠抛进水中,初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产生好奇。

  2、喜欢抛珠子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快乐。

  3、愿意向同伴、老师表述:“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木珠、玻璃珠若干,将木珠、玻璃珠放在几个筐子中。

  2、塑料大盆2个,里面装一半水。

  3、在活动前组织幼儿看“跳水”的体育比赛,让幼儿了解“跳水”这一运动。

  活动过程:

  (一)以“跳水表演”引出1、孩子们你们看过跳水表演吗?今天,有2位朋友也要来表演跳水,你们看,是谁?(分别出示木珠、玻璃珠,引导幼儿与珠珠打招呼)2、木珠是什么样的?(颜色、形状)玻璃珠呢?

  (二)跳水表演(教师演示,幼儿表述)1、跳水表演现在开始,首先出场的是木珠。(教师演示木珠跳水)听“咕咚”,木珠宝宝跳到水里去了。(学说“咕咚”)2、木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

  3、玻璃珠也来跳水,它跳到水里后会是怎么样的呢?(幼儿猜测后教师演示)4、玻璃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它和木珠一样吗?(幼儿学说:“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三)幼儿操作1、仔细听,谁在说话啊……原来还有很多珠珠也想来跳水,我们一起帮助它们吧!

  2、每个幼儿1盒珠珠,把它们抛入水中,观察珠珠在水里的沉浮现象,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3、收拾整理玩具,活动结束。

科学教案 篇6

  教案准备

  老师要准备一些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图片,放在活动场地的不同位置,再准备几个软垫,活动的.音乐可以用一些欢快的歌曲。

  教案流程

  一、热身运动

  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开始做热身运动,然后让小朋友看看,今天在场地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和我们一起来活动啊?小朋友在热身跑动的过程中走到哪个动物面前就认出这个是什么动物,就代表是它们的家。

  二、带领宝宝玩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教师说儿歌,宝宝说出儿歌中说的是谁,就跑到小动物的家,找小动物,找到后说:"我找到小狗了"并学两声小狗叫,或学小狗走路。以此类推。

  2、幼儿游戏教师说儿歌:"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教师:"宝宝要去找哪个小动物啊?"幼儿:"小兔"教师:"我们跑着去找小兔吧。"教师提示:"宝宝们,跑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推挤,不要碰到小伙伴,要注意安全!"找到后,在小兔周围学小兔跳。

  3、播放阳光优美的音乐,指导宝宝自由放松。

  播放音乐,带领宝宝走一走、抖一抖、摇一摇,到软垫上坐一坐、躺一躺,自由地放松身体。

  教案总结

  这是一个全班小朋友一起参与的活动教案,有2个比较重要的意义,1是认识动物,并且了解动物的活动样子,2是能够练习听命令跑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