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24 13:37:2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对第一只猫亡的酸辛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 污涩 ( )怂恿( )婢女( ) 蜷伏( )惩戒( )

  怅然( )诅骂( )红棱 ( )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考以下问题:(目标1)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

  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只猫的故事。(目标2)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第一只猫的故事。

  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五、小结本课。(目标3)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一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第一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并概括文章的主题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学习课文第二、第三部分内容。

  过程与方法:

  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3分钟)

  1.听写上节课所学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二、研读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只猫的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目标1)

  2.思考以下问题:

  ①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②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明确: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明确: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④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明确: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目标1)

  1.默读第 15 16段。

  思考: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指名回答后归纳: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思考:②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第一、三句话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语文教案 篇2

  目标:

  ·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词语:急急忙忙、慢悠悠、丢三落四,幼教中班语文教案 《鸭妈妈找蛋》。

  · 2.比较鹌鹑蛋、鸭蛋、鹅蛋、乌龟蛋等不同的特征。

  · 3.知道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细心。

  · 准备:

  · 1.幻灯片、幻灯机、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 3.若干种蛋。

  · 过程:

  · 1.理解故事情节。

  ·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 b.出示幻灯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 交流、讨论:

  · a.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

  · b.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幼儿教案《幼教中班语文教案 《鸭妈妈找蛋》》。

  · c. 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

  · d. 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

  · e. 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什么样的?

  · f. 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

  · g.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 h.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 2.游戏操作活动:“帮动物妈妈找蛋”。

  · 为幼儿提供几种动物的蛋,让幼儿把蛋放到贴有动物卡片的箩筐里,回忆已知的卵生动物的名称。

  · 3.搜集和进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动物。

  ·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会生蛋的动物?回去找一找,明天来和小伙伴们交流,好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学习;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师非常辛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启发学生想象,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老师会梦见什么?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紫丁香的图片,有关赞美老师的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道入,引出课题。

  1.(出示图片)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花

  板书:紫丁香。

  简要介绍:紫丁香是一种乔木,开的花是紫色或白色,有香味,大多生长在我国南方,可供人们观赏。

  2.板书课题。

  提问:这首诗告诉我们,小朋友栽的是多少棵紫丁香呢?(一株)一株是什么意思?

  3.齐读课题。(注意知道逗号的停顿)

  (二)初学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拼音逐渐读准生字的字音。

  2.思考:紫丁香是谁栽的?为什么栽?

  3.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记号。

  (三)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轻声读第一小节,回答问题,紫丁香是谁栽的?栽在哪儿?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

  (紫丁香是学生栽的;学生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学生怕老师发现,所以轻轻地“踮起脚尖儿”走。)

  2.指导朗读:小朋友们是悄悄地栽树,不愿惊动老师,读时声音要轻点。

  3.自己练习,指名读。

  4.朗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请结合课外资料思考。

  (A、因为紫丁香有香味,它在夜间时香气就会散发,老师闻到它会很舒服,所以要栽紫丁香。B、因为紫丁香很美,有美丽的花朵,有绿色的枝叶,所以要栽紫丁香。)

  5.这一节该怎么读呢?(要读得亲切;要重读“夜夜”,表达对老师的一份爱心。)

  6.自由练读,指名读。

  7.默读第三——第五小节,想一想: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

  (a、紫丁香绿叶的声响为老师做伴。B、紫丁香盛开的小花为老师做伴。C、紫丁香飘出的花香为老师做伴。)

  8.指导朗读。

  第三、四小节中的“您听”“您看”反复两次。后者要重读,以表达小朋友迫切要让老师知道的一种兴奋的心情,“解除疲倦”“感谢牵挂”都要重读。第五小节要读得轻缓,读出小朋友们对老师的关心与尊敬。

  9.自由练习,齐读。

  10.小朋友之所以这样尊敬自己的老师是因为老师非常辛苦,你能从这首诗里找出来吗?

  11.引导想象,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老师会梦见什么呢?(A、老师会梦见学生考试又得了100分。B、老师会梦见我又得了一张荣誉证书。C、老师梦见我们一本本整齐的作业。)

  12.朗读全诗,体会情感。

  (四)指导背诵

  1.这首诗一共5小节,请你回忆一下,各小节写的是什么

  2.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3.学生读课文,试背课文。

  板书设计

  窗前,一株紫丁香

  热爱

  绿叶沙沙响——————解除疲倦

  盛开的小花——————感谢牵挂

  老师

  花香飘进梦里—————又香又甜

  作业设计

  从文中摘录几个赞美老师的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游戏:老师举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字音,看谁学得快。

  2.检查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背诵。

  (2)指名背诵。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浓绿紫丁香解除疲倦感谢挂牵眨眼又香又甜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窗:上下结构。

  紫:上下结构。

  脚:左右结构。

  进:半包围结构

  枝:左右结构。

  歌:左右结构。

  困:全包围结构。里面是“木”,注意第4笔是点。

  甜:左右结构。“甘“左边加”舌“即为”甜“

  4.学生书写字头,老师行间巡视指导。

  (三)扩词练习

  歌:唱歌歌词高歌

  甜:甜蜜甘甜香甜

  忘:忘记忘怀难忘

  进:进门前进进军

语文教案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情景随笔课《抢凳子》,对此我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说课。

  一、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学习了人教版上册第五组初识鲁迅,课文中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这些描写不仅把人物写活,而且以小见大,蕴含哲理,把事情写清楚了。为把这些细节描写方法熟练地运用到学生的习作中,我选用了《抢凳子》情景随笔课指导学生习作。

  二、说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本节课就是在此理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观察,在情景中感悟,在交流中提高。活动是随笔化习作的载体,目的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于高年级习作的要求中,有这样的论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随笔化写作教学体系》中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要达到“真”、“情”、“趣”、“多”,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从活动入手,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细致的观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然后过渡到写具体活动过程,达到准确、流畅地进行细节描写,用上好词佳句,有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上课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游戏,获得冠军的同学还有一份奖励。”,游戏和奖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参与到游戏中来。

  (二)活动准备。首先出示规则:在音乐声中,大家一齐围着凳子走,当音乐声突然停止时,每人奋力抢坐到凳子上,未能抢到凳子的人被淘汰,抢到凳子的人再组成新的一组,并减少一个凳子,再次游戏,直到最后。获胜的同学获得奖励。接着对全班25名学生进行分组:男生组、女生组、男女混合组,每组六人。一名学生自告奋勇负责管音乐的停放。最后学生将课桌凳靠边放,空出中间的场地,放上五个凳子,六名学生在凳子四周朝顺时针方向站好,一切准备就绪。

  (三)体验游戏。游戏前,我让同学们齐说习作六到:看到、听到、说到、想到(想象联想)做到、悟到。游戏中,我不时的悄悄提醒负责音乐的同学,要把时间控制的长短不一,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同时我又有意识地煽动抢凳子的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以期望生成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个同学不小心被另一个同学挤下凳子,摔倒在地上,引来观看的同学一片善意的笑声,我立刻喊停,对这个同学进行采访,让他说原因、谈心理感受,其他同学也发表自己对这一画面的看法。一组比赛结束后,冠军获得了奖品,一本阅读笔记本。然后我对获得冠军的同学进行采访,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有什么经验要表达等,我还请作为观众的学生说说游戏中最有趣的镜头和画面,也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把他们的情况描述出来。这些都为下一步学生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四)师生同写。活动之后,我说不管比赛结果如何,刚才同学们都有出彩的表现。请动脑想一想,理一理思路,然后拿起笔,把印象深刻、情节难忘的地方赶快写出来,和大家分亨你的精彩吧。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写,还要和同学们一起展示习作。写完的同学请到黑板前把自己的名字、习作的字数和名次写上,只写前六名。

  (五)展示评改。最先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先自己读一读,再改一改。30分钟后,让生生交流,评出小组中最好的。再全班交流。交流时,先让学生自愿主动展示,然后小组内最好的展示。展示后,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通过读评让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习作的水平。最后展示老师的习作,目的是用老师的作品实现榜样和引领作用。

  五、说教学得失:本节课我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先调动孩子们想要游戏的兴趣,让学生“动心”,再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体验感悟、观察场景。从始至终,孩子们活动的热情始终高涨,再让学生“动笔”。使习作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写出自己的习作。

  我的说课完毕,欢迎大家指导。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说明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

  (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大小多少》优秀教学设计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教学反思

  以学生喜欢的摘星星游戏活动引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