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3 10:10:4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4、理解课文第八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八自然段。

  课前准备: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瞧,这就是小鸭子门前的那条小路,多美啊!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还有着有趣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就是《美丽的小路》。(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思考:这篇课文里有几个角色?你最喜欢哪个角色?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教师把生字都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的字和词。重点指导 “脑”、“辆”、“净”。容易读错声调的字“鹿、积、辆”。“积”是一声,“鹿”和“辆”是四声。有轻声音节的词“先生、鼻子、脑袋”)

  3、学生质疑:对课文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

  1、个别读(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自告奋勇读课文)。

  2、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评议时,重点评议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和带后鼻音的字。

  3、学生自己再练读一遍。

  4、全班齐读。

  5、展示台:再次让那些自己觉得有信心读好课文的学生上台读。

  四、识记生字

  1、认读带生字的词。

  2、请小老师带读。

  3、认读单个的生字。

  4、识记生字交流:学生自主识字,谈自己的识记方法。

  五、学习课文第一至八自然段

  1、想象说话: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那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会说些什么呢?

  2、小组议一议,美丽的小路为什么不见呢?如果你走在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你会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

  ①朗读句子“啊,多美的小路啊!”(读出赞美的语气)

  ②比较读:教师范读“我会读”里的句子,学生注意听,比较带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句子表达的不同语气。

  ③学生自由选择段落读,指导学生读好三个问句。

  ④分角色表演读。

  喜欢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读,在从读不同角色的同学中分别推荐出一个代表,带头饰在全班表演读。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第1——8自然段读给家长听。

  2、把课文第9——12自然段读通顺。思考: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第一至八自然段。

  2、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吗?

  二、学习第9——12自然段

  1、复习这几个自然段的生字词。

  2、学生自由读9——12自然段。

  3、小组讨论: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

  4、全班交流。

  5、指导朗读。

  表演读第9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第10—12自然段。分角色朗读第1—8自然段。

  三、指导写字

  1、学生先观察,再说说如何记住“赶”“起”“明”“净”四个字。

  2、学写“先”“干”二字。

  观察田字格中的“先”“干”学生自己发现重点笔画的位置和写法。

  先:第三笔“∣”竖在竖中线,第四笔的横稍写长点(左边长点,右边短点)最后一笔“乚”起笔在横中线和竖中线的焦点上。

  干:第二笔“ ”比第一笔长,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

  3、师范写,学生练写。

  4、展示学生的写字本,师生共同点评。

  四、实践活动

  活动一:我做校园“美容师”。

  1、我们的校园美丽吗?

  2、我们校园里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3、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

  活动二:我给校园作“美容”计划。

  我为校园“美容”所做的事。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家人听。

语文教案 篇2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 掌握课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了解虚词的作用。

  ⑵ 理解课文大意及借景抒情,发表议论的`写法。

  2、能力训练点:

  能在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文章的佳处。

  3、德育渗透点:

  学习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旷达胸襟。

  4、美育渗透点:

  感悟作者运用对偶写景抒情之美。

  【学法引导】

  反复诵读,要读得顺畅而声情并茂。然后仔细品味其中某些名句的含义及作者的政治抱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分析本文借景抒情,发表议论的写法。

  3、理解文中对偶修辞手法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将词、句写成投影片,用投影,放碟片等。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查找工具书,弄清疑难字词,对照古今词汇比较不同。

  3、体会并理解作者(古仁人、滕子京)的远大政治抱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读“肴、斟、羲、熏、逸”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以故事作为开头的方法。

  3.学习王羲之专心致志、勤学苦练的。

  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感悟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来之不易。

  教具课件

  (一)故事导人,感知书圣

  1.教师口述开故事。

  2.点明“文士”既是“书圣”王羲之,书法作品即《兰亭集序》。

  3.让学生体会这样开头的好处。有条件的话,教师可出示《兰亭集序》书法作品的课件或字帖,让学生对“书圣”的作品有直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书法史上为人景仰的一座高峰?

  教师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如下几点,从而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小受到文学艺术熏陶;2.创造独具特色的书法新体;3.善于从动物身上学习书法规律;4.专心致志,勤学苦练。

  (三)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字音上,要注意“斟”是翘舌音、前鼻韵母;“肴”的声母是“y”不是“x”,要把字音读准。

  2.文中涉及书法艺术的四字词语较多,可引导学生积累。

  文人墨客笔墨纸砚佳作纷呈提笔疾书一挥而就雄健有力自然潇洒出神人化各具神韵独具特色运用自如笔势开放富于变化专心致志勤学苦练

  3.对于词义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查找工具书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供:

  文人墨客:泛指文人、文士。

  佳肴:美味的食品。

  矫健:强健有力。

  飘逸:洒脱自然;优雅不俗。

  (四)朗读欣赏,感悟书法艺术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王羲之书法创作的过程以及他的作品的介绍。这些语段生动、传神,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

  1.“只见一位文士,取过蚕茧纸、鼠须笔,迎着和暖的春风,兴致勃勃地提笔疾书,一挥而就。”

  这段话描绘了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的过程,寥寥数笔,把王羲之自然潇洒的创作过程出神人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王羲之书写的画面,并通过边读边做动作来感悟当时的'场景。

  2.“他认为运笔时,要如白鹅两掌齐力拨水,这才能运用自如,使全身精力都贯注于笔端。”

  “白鹅两掌齐力拨水”形象地说明了运笔的用腕技巧。清代有位书法家曾作诗日:“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人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由此可见王羲之钻研书法之深。

  3.“他的书法,笔势开放,富于变化,有时如浮云般飘逸,有时像惊龙般矫健,而结构又十分严谨。”

  这段话形象地描绘了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特色。教学这段,教师可使用课件分别展示《兰亭集序》中的20个“之”字,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体会书法艺术的美。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把他们体会到的这种“美”读出来。

  (五)联系实际,学习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来的,这是与他善于思考、专心致志、勤奋好学分不开的。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这课文的收获。

  (六)课后练习

  第2题要求学生体会“如”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第1句中的“如”是假设的意思,可以替换成“如果”;第2句中的“如”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4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钢笔与毛笔的执笔与写字姿势。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

  二、观察作品,掌握写字的行款。

  指导观察第2、3页上的钢笔字作品

  1、抄写课文或作文时,应注意什么?

  2、讨论交流

  3、小结

  三、组织练习,训练学生养成习惯

  1、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2、教师辅导,纠正执笔方法,写字姿势。

  3、说说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四、总结,提出希望

  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3、提出希望

  五、作业

  练习如何正确使用钢笔和毛笔。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

  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教学重难点:

  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和《背篼》这篇课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2、学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三、明确学习方法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样学呢?谁来出出主意?

  2、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

  四、学习重点词句

  1、什么叫重点词句?

  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

  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

  5、用赞扬的语气读这句话。

  五、学习2-7小节

  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呢?

  出示:

  (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学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学生自学,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 )上,还体现在( )和( )上,更体现在( )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3、学习第7小节。

  学得真不错,就这样学,我们继续研究课文。

  (1)指名读第7小节,找找“( )是勤劳的象征”

  (2)谁来做做撩起围裙一角,揩去脸上汗水和泥渍的动作。

  (3)妈妈给孩子擦汗,孩子的表情怎样?

  (4)你能说说他仿佛在说什么?

  (5)老师这儿有三种答案,想想,哪一种是山里孩子的回答。

  a、“妈妈,瞧我多能干!”b、“妈妈,我的柴够您烧一阵子了,明天可以不上山了吧?c、“妈、我不累,您放心!”

  (6)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

  (1)还有哪一段写到了妈妈,指名读。

  (2)想想妈妈怎么呼唤?

  (3)真是妈妈的手臂吗?是什么?用什么比作什么?

  (4)朗读。

  5、学习第5小节。

  (1)引读。

  (2)学生表演,教师朗读。

  (3)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背诵。

  6、学习第2小节。

  (1)听音乐。(流水声、鸟鸣声)

  (2)谁能把听到的音乐说出来。

  (3)比较句子,朗读指导。

  小溪在哗哗地流着。

  小溪在说着悄悄话。

  小鸟在树上叫着。

  小鸟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4)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情感。

  (5)再次朗读,边读边想象描写的画面。

  六、谈启发

  1、回忆刚才学习的过程,看是否按“单元学习提示”的要求来学习。

  2、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拿自己跟山里的孩子比一比,想对山里的孩子说些什么?

  3、朗读诗:《山娃子》

  归来了,山娃子,

  带着一身的汗水、泥渍,

  带着一路的雨露、晚霞,

  归来了。

  大山是您童年的天地,

  山风、小溪、鸟儿,是您亲密的伙伴。

  蜿蜒的山道,

  是您梦的小径。

  沉甸甸的背篼,

  是您理想的翅膀。

  哦,山娃子,

  背篼里盛着一座大山,

  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经典)09-11

[经典]语文教案09-02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经典]10-06

语文《公输》教案09-18

语文教案12-26

语文教案12-26

语文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