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八音和鸣教案

八音和鸣教案

时间:2024-01-12 07:10: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音和鸣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音和鸣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音和鸣教案

八音和鸣教案1

  教材分析:

  感知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民族器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手段,本节课在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分类、感知各个乐器组中常见乐器音色、赏析两首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赏析《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三首传统民乐独奏曲,让学生随着乐器声音的变换、乐曲风格的不同,体会民族乐器的意境和韵味,再配以古诗、图片,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画、想着古诗,步入民族音乐的幽雅殿堂,进一步深化音乐教育,启迪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欣赏器乐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琵琶、古筝、二胡等乐器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回忆一些诗词与音乐相匹配,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初步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了解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教学重点:

  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活动的引导和组织。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地从视觉、听觉角度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会器乐作品所描绘的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学生边听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边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民族乐器的分类及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听赏了两首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其实,在我国民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了很大的比重,许多优秀的民乐独奏曲流传至今,甚至走出国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欣赏三首民族器乐独奏曲。

  三、新课教学:

  (一)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

  1、乐器简介:琵琶

  师:首先,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民族乐器——琵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其音色有哪些特点?

  生:琵琶属于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

  师:对于琵琶的音色及表现力,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作了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一起朗诵这几句诗句。(学生齐声朗读诗句)

  师:从这些诗句我们知道琵琶的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它既能表现雄壮、热烈、紧张的气氛,又能抒发轻松、愉快、优美的情感,它的音色如珍珠滚落到玉盘中碰撞发出的声音那样美妙、清脆、悦耳。

  2、介绍常见的`琵琶指法,进一步感受琵琶“珍珠落玉盘”的美妙音色。

  3、播放VCD《阳春白雪》,学生听赏全曲,结合标题及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学生大胆联想与想象,体会音乐意境。

  ①该曲的旋律、节奏有何特点?

  ②该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交流听后感。

  生1:优美的旋律、轻快活泼的节奏让我仿佛看到了冰雪消融,流水潺潺的初春景象,闻到了泥土的芬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生2:这首乐曲让我回忆起了小时侯跟父母去踏青的情景,我现在感觉心情非常舒畅。

  生3:我想用一首杜甫的《绝句》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学生朗诵《绝句》)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我非常高兴。正如大家所说,《阳春白雪》这首乐曲旋律清新、流畅,节奏活泼轻快,描绘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感受音乐意境,陶冶学生情操。]

  5、课堂活动:学生回忆与《阳春白雪》意境相匹配的诗词。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不但音乐家们讴歌春天,诗人们也赞美春天,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同学们能否回忆几首相关诗词,我们现场开个简短的诗词朗诵会。

  生1:我想起了陆游的《山城踏青》这首诗。(学生朗诵)

  生2:我为大家朗诵一首孟浩然的《春晓》。(学生朗诵)

  生3:我朗诵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学生朗诵)

  6、欣赏两首唐诗。

  师:老师这儿也准备了两首唐诗,请大家看大屏幕。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学生朗诵《钱塘湖春行》。

  ②理解古诗的深刻内涵。

  师: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写出西湖早春时节的盎然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陶醉和喜爱。

  (2)《咏柳》------柳宗元

  ①请个别学生朗诵《咏柳》。

  ②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古诗的内涵。

  生: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柳树生动形象的描写,赞美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熟悉的诗词的回忆、赏析,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感受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音诗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7、复听《阳春白雪》音乐片断。(主题I、主题II)

  (二)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师:诗人们用诗词来赞颂生活,音乐家们用音符来表达情感,画家们是用什么方式来描绘生活的呢?

  生:用图画。

  师:是的,画家们是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生活的。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渔翁独钓图》。

  1、欣赏《渔翁独钓图》,朗读张志和的《渔歌子》。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画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勾画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画中画了白鹭、桃花、流水、竹林、连绵的群山、竹排、渔翁。在清幽的环境中,一位渔翁独自垂钓。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诵张志和的《渔歌子》。(学生朗诵《渔歌子》)

  师:这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的词,描绘了渔翁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独自垂钓的情景。在我们民族器乐曲中,也有很多描绘渔家生活情景的作品,如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民族管弦乐曲《东海渔歌》、吹打乐《渔舟凯歌》、巴乌独奏曲《渔歌》等等。接下来我要介绍的作品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设计意图:通过画、诗的赏析,创设意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VCD《渔舟唱晚》,学生听赏全曲。

  师:《渔舟唱晚》全曲可分二部分,前后两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较大的变化,同学们在听赏过程中要仔细对比一下。

  3、师生交流:结合图文提示及乐曲前、后两部分在速度、节奏、情绪上的变化,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出乐曲的意境。

  生1:这首乐曲第一部分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典雅,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绪越来越热烈,表现出了渔人喜获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生2:乐曲的第一部分描绘了清幽、美丽的傍晚景色,第二部分情绪热烈,让我联想到了渔民们满载而归,海面上繁忙、热闹的景象。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只要用心去聆听音乐,都会得到美的享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除了刚才我们欣赏的《渔歌子》外,同学们能否再回忆一、二首表现渔家生活情景的诗词?

  4、课堂活动:学生回忆一、二首表现渔家生活情景的诗词

  生:我来为大家朗诵柳宗元的《江雪》。(学生朗诵《江雪》)

  师:你能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意境吗?

  生: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在冰天雪地里独自钓鱼的老渔夫的形象。

  师:回答得很好。我也很喜欢柳宗元的诗,我们一起欣赏他的另一首诗——《渔翁》。(学生朗诵《渔翁》,教师引导学生赏析。)

  [设计意图:通过画、诗、音的结合进行多元整合,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音乐意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5、复听《渔舟唱晚》音乐片断。(主题I、主题II)

  (三)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师:我国民族器乐发展至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器乐家,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熟悉的器乐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

  生1:我知道的器乐家有华彦钧,代表作是《二泉映月》。

  生2:我知道的器乐家有黄海怀,代表作是《赛马》,还有彭修文,代表作是《瑶族舞曲》。

  师:回答得非常好。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器乐家、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

  1、作曲家简介:向学生介绍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

  师:刘天华是江苏省江阴人,从小酷爱音乐,尽管家境贫寒,仍然坚持学习二胡、琵琶演奏,他在北大任国乐导师期间创办了“国乐改进社”,编印出版了《音乐小杂志》。1932年染上了传染病猩红热,逝世于北京,年仅37岁。虽然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却留下了大量音乐遗产,更重要的是,他将二胡这件民族乐器从伴奏地位上升到独奏地位,在高校设立二胡专业,培养了大批二胡演奏人才,为二胡在我国民族器乐中的地位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主要代表作有《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歌舞引》。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刘天华的《空山鸟语》。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

  2、介绍《空山鸟语》标题由来。

  师:《空山鸟语》这个标题来源于王维的一首诗——《鹿柴》。哪位同学来朗诵一下这首诗?(请个别学生朗诵《鹿柴》)

  师: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把诗中的“人”换成了“鸟”,它要表现的是在空旷的山谷里听百鸟鸣叫的情景和感受。接下来,我们就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大森林,去聆听那百鸟的鸣叫声。

  3、播放VCD《空山鸟语》,学生欣赏全曲。

  4、师生交流: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生1:乐曲开头节奏较为徐缓,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早晨,鸟儿们和大森林从睡梦中醒来,一只鸟儿站在枝头上唱起了歌,许多鸟儿都争先恐后地唱了起来,大森林百鸟音乐会开幕了。

  生2:我想用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常忆那次春游,误入密林深处。寻路,寻路,惊起鸟儿无数。

  师: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概述了自己的感受,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也深受感染。二胡音色柔美圆润,尤其适于表现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把自己的感受融入乐曲中、鸟鸣声中,用拟声手法模仿百鸟鸣叫,展现出一幅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喧闹情景,刻画了一幅美丽清幽的山林景观,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引导、启发学生赏析乐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四)延伸拓展、推荐曲目: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三首优秀的器乐独奏曲,它仅仅是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的开端,许多宝贵的音乐遗产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探索,这里我再向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民族器乐曲,供同学们课后赏析。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瑶族舞曲》、《翠湖春晓》;

  福建南音《八骏马》、《梅花操》;

  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竹笛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姑苏行》;

  琵琶独奏曲《月儿高》、《十面埋伏》;

  二胡独奏曲《良宵》、《二泉映月》;

  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山村来了售货员》;

  古筝独奏曲《流水》;

  巴乌独奏曲《渔歌》;

  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积累民乐知识,培养学生欣赏民乐的兴趣。]

  (五)才艺表演:邀请班上具有民族乐器演奏才能的学生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才艺表演,使课堂气氛升到高潮,学生亲眼目睹同学的演奏,更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八音和鸣》这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大家以这两节课为开端,热爱我国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本课内容,提出要求,唤起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八音和鸣教案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聆听并视唱紫竹调,感受民族音乐。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

  (2)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教学重点:

  听赏《紫竹调》

  教学难点:

  聆听辨别各种丝竹乐器的音色、模范演奏状态

  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八音和鸣”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器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中国民族音乐,但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知之甚少,也谈不上喜欢。所以,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通过听赏一些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为力求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利用课件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如《紫竹调》、《空山鸟语》、《扬鞭催马运粮忙》、《战

  台风》、《凤凰展翅》、《彝族舞曲》等,让学生感受二胡、竹笛、古筝及江南丝竹的韵味和魅力。此外,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除了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其清新、典雅的风格外。在学习方法上,我改变以往欣赏课一听到底的方法,采用了游戏分组、听音乐猜乐器、唱音乐主题、“加花”创作与表现等方法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乐器、曲谱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音乐《喜洋洋》

  2、上课礼仪(二胡问好“大家好”)

  听音乐进教室

  《喜洋洋》为江南丝竹中的名曲之一,其情绪欢快活泼,便于营造典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都是踏着音乐声走进课堂的,在踏进教室时你听到老师播放的这首乐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能反映大家此时的心情,叫《喜洋洋》,大家刚才听出了这支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几千年灿烂历史,有着许多像《喜洋洋》这样好听的.音乐,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民族音乐之旅,一起去感受民乐的独特魅力与韵味。

  激励型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丝竹古韵

  1、初听全曲

  刚才我们领略了民族乐器在独奏时的魅力,真是音色各异、情趣各有不同。这些民族乐器除了用于独奏外,还常常用来共同演奏一支乐曲,形成齐奏或合奏。这样就组成了多种形式的民族乐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民乐小合奏《紫竹调》,听听中间出现了哪些乐器。并从这四幅图中选出与其意境相符的一幅图。

  2、(课件展示)介绍江南丝竹。

  3、复听全曲

  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以下江南丝竹的清新优美。在体会《紫竹调》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的同时,大家可以轻声哼唱音乐主题,并辨别一下,这支乐曲有几个段落组成。并说出每一段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

  4、复听片段

  (1)展示主题曲谱、播放主题音乐两遍。让学生“啦”字试唱曲谱。

  (2)展示笛子、二胡曲谱,播放两段音乐。引导学生辨别哪段是笛子的,哪段是二胡的。

  听音选画,谈感受了解聆听

  听主题,模唱主题

  辨别曲谱

  音乐与美术综合,提高其艺术鉴赏力

  自主探究,了解乐曲结构

  进一步熟悉音乐旋律,培养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

  四、民族乐器知识简介

  1、 “八音”

  (1)我们今天探讨的课题是《八音和鸣》,“八音”指的是我国民族乐器以制作材料为依据,可以分为八大类别,大家想知道“八音”是哪八音吗?(课件展示)

  (2)按照这种“八音”之说,大家能不能对各个类别的民族乐器举几个例子出来。

  (3)对于学生可能说不上来的“土、石、匏”进行举例。(课件展示)

  2、游戏分组

  (1)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屏幕上有四个乐器组的名字,你认为你手中拿的这种乐器该归到哪个乐器组,就做到哪一组去。(课件展示)

  (2)同学们都已找好了位置,那你们坐的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

  3、听一听,辨一辨

  认识了这些乐器,下面,老师要播放一些民族器乐独奏曲的片段,来听听它们的声音。这些可是精品中的精品,相信大家一定回一饱耳福的,不过,别忘了老师屏幕中提出的问题哟。

  (播放《空山鸟语》、《扬鞭催马运粮忙》、《战台风》、《凤凰展翅》、《彝族舞曲》的片段)

  集体讨论

  游戏选择看图片、了解进行对照

  欣赏,谈感受,辨别乐器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与历史综合,了解我们祖先在音乐方面的伟大创造

  活跃气氛,调动学习兴趣

  经典的独奏曲既可让学生了解一些乐器的音色,又可充分体验民乐的独特韵味再次聆听《紫竹调》,模仿各乐器的演奏样子,让学生们通过听,想,观察模范再一次体会音乐。

  五、爱与振兴

  1、通过今天的民乐之旅旅行,你对中国民乐有了怎样的了解呢?

  2、这么美的音乐,可是,我们许多年轻人都不了解它,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人,又该怎么办呢?

  3、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支乐队,西望他们的演出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

  4、 小结,提出希望。

  5。播放《世上唯一的花》,学生可以听音乐出教室。

【八音和鸣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钻洞洞教案教案12-10

大班教案认识a的教案10-10

语言故事教案中班教案11-08

大班教案伞教案反思03-10

小班健康教案牙齿教案04-01

中班教案好吃的蔬菜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