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14 11:22:20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合理利用废旧物品,培养环抱意识。

  2、使用粘贴装饰,变化出各种物品,培养幼儿对动手制作的兴趣。

  3、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的饭盒和盘子,泡沫、乒乓球或棉花。

  2、已经制作好的作品:台灯、船、脸谱、桌子、椅子、花盆、钟、煤气灶、镜框等。

  3、水彩笔、剪刀、镊子、胶水、细铅丝、自粘纸。

  4、摄制的录象(**随意丢一次性饭盒和盘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讨论

  师:出示一次性饭盒和盘子,看看录象中的他们把盒子放哪里了?你喜欢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观看录象)

  师:谁告诉我你喜欢这样的行为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

  (应该把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放到垃圾箱里。2-3位)

  师:你们的这种行为真好,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呢?你们可以讨论一下。

  师引导:扔在垃圾箱里就没有了,能不能利用一下,美化一下我们的环境呢?

  师:谁来说说可以怎么办?(可以做成东西)师:可以做成什么东西?(花盆、椅子、包……)

  二、参观制作好的物品,自由结伴探索讨论。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好,等一下请你们去参观一下小朋友与老师共同制作举办的一个“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你们几个几个结伴自由研究讨论一下,如何制作的,等听见老师的信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幼儿参观)教师指导观察:看看这个包的带你有什么发现?是怎么粘上去的呢?看看煤气灶上面的盆子你有什么?旁边的开关是用什么做的?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镜框的下面的脚是怎么做的?(剪两小块一样大纸盒,然后剪一刀,就能把镜框插上去了,另外一种是将饭盒带边剪下一块,然后贴在后面)边讲边演示一次。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脸谱是怎么做的?(把饭盒分成两半,然后在后面划上两道,然后粘上布、线、纸)……

  三、幼儿操作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东西,第一张桌子上的材料是制作台灯、包、船;第二张桌子上是制作钟、脸谱;第三张桌子上是制作镜框和花篮;第四张桌子是制作桌子、椅子和煤气灶,做好后,请放在“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中,等一下,我们要拿到外面去展览。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绘画中表现前后的遮挡关系,能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令画面层次更丰富。本课通过学习绘画法和拼贴法,让学生建立用美术语言表现前后空间感的意识,为以后的美术表现作铺垫。

  物体由于前后位置不同,会产生前后遮挡变化。生活中事物的前后遮挡关系无处不在,提醒学生做一个有心人,观察这一美术现象,并学习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中的美术现象。

  本课教材提供了多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图片,启发学生用美术思维来看身边的世界。教材中秦始皇陵兵马俑实景照片旁,配有简笔画示意图,一方面表现前后遮挡关系,另一方面还传达出一个信息:身高差不多的陶俑,由于摆放的位置逐渐退远,给人近高远低、近大远小的视觉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两种表现方法,一是剪贴法,即由远及近的粘贴顺序,便于学生理解前后遮挡关系;二是绘画法,即教材下方的三幅学生绘画作品,较好地体现了遮挡、近大远小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构思自己的作品作好铺垫。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教学采用以下环节:找生活中的前后现象——游戏探究,对比感知——欣赏感知——探究远近关系——剪贴法表现前后、远近关系——展示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绘画法表现前后,即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被遮挡住的地方就不画。通过欣赏表现前后、近大远小现象的绘画作品,使学生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物体前后遮挡产生的空间美感。

  教学建议:

  (一)引导阶段

  情景导入:两只玩偶争宠,排队争第一。一会儿玩偶A跳到前面来挡住玩偶B,一会儿玩偶B跳到前面来挡住玩偶A,让学生判断谁在前、谁在后。

  揭示课题:前前后后。

  (二)发展阶段

  1.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遮挡现象,判断什么物体在前,什么物体在后。

  出示书中的知识窗: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游戏探究,对比感知,前后遮挡产生的层次美感。

  (1)教师出示用吹塑纸剪的五个水果,教师拼摆无任何遮挡的零散的效果,请学生说出感受。

  (2)各组游戏,随意拼摆,尝试探究怎样摆放物品更具有美感?

  (3)展示交流,得出结论,画面要有局部遮挡,才会有层次感。

  3. 欣赏感知。

  课件出示资源包中有前后现象的'作品图片,学生感知前后关系使画面更生动,更符合视觉审美。

  4.探究远近关系

  (1)欣赏书中秦始皇陵兵马俑图片,为什么一样高的陶俑看上去会有的大,有的小?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交流。

  (2)出示书中知识窗:通过逐渐缩小物体的尺寸,产生远近的感觉。

  (3)课件出示生活中近大远小现象的图片,拓宽学生思维,请学生说一说这种现象给自己的感受。

  小结:画面中有前后遮挡及远近的不同,能使画面更丰富,更生动。

  5.怎样把刚才发现的前后、远近关系表现出来呢?

  (1)各小组继续玩老师提供的剪贴半成品,各组学生试着摆一摆,想一想先粘贴什么,后粘贴什么。

  (2)分组交流,得出结论。先粘后面的、远处的部分,后粘前面的、近处的部分。

  (3)学生看书中步骤图,自学,明确方法和步骤。

  6.启发构思

  你想表现怎样一幅有前后关系的、远近感觉的画面?

  (三)实践阶段

  习作要求:

  1. 用剪贴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远近感觉的作品。

  2. 剪出物体外形轮廓——拼摆出前后关系——由远及近粘贴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展示习作,同学间相互找一找画面中表现前后、远近关系的部分。师生参与评价,肯定优点,对表现不足的部分提出完善建议。

  (五)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维护环境卫生。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折、剪等多种技能大胆想象设计出造型新颖的手提袋。

  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或自己创作花纹装饰手提袋,要求花纹匀称、色彩鲜艳。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物质:长方形白纸每人一张,彩笔,剪刀,胶棒,范样。

  知识:幼儿能够掌握几种装饰性花纹,能够使用剪刀。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手提袋。

  难点:幼儿裁剪的花纹要均匀,装饰花纹要有连贯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范样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范样请幼儿观察。老师做的手提袋有那几种?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二、展开

  1、教师讲解立体型手提袋的制作方法。

  将正方形纸短边对折两次,在不开口的一方剪出一排花纹。将纸打开至短边对折一次的状态。将剪开的小三角形向下翻折,涂上颜色。将对折的两面粘贴起来,粘贴上把手。一个手提袋制作完。将制作好的手提袋再装饰上漂亮的花纹。

  2、幼儿园里要举行手提袋制作大赛,你们想参加吗?刚才陈老师教给小朋友们制作了一个立体的.手提袋,你们也可也发挥想象力制作其他形式的手提袋。最后我们来评出射击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1)剪刀的安全使用。

  (2)用剪刀剪的方向。

  (3)提包两面的粘贴和把手地粘贴。

  4、作品将评。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白板上。

  (1)提包制作的完整性。

  (2)美观性。

  对选出的设计师颁发奖品。

  三、结束

  1、幼儿收拾材料。

  2、教师将优秀作品放到美术区展示。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两次操作,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了乐趣和自信。

美术教案 篇4

  《下雨了》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第二册) 泰宁实小:江先吉 一、背景分析 《下雨了》是一年级美术人美版新教材中的一课。按照新 的课程标准的划分,本课当属于 “造型? 表现 ”领域里的一课内 容。具体地讲,在这个时期中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 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 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 活动的乐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回忆、下雨的情景,引 导学生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设计思路: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 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 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 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在本课设计中,我充 分整合了语文、音乐、美术课程资源并利用音像资料与图片, 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雨天地情景。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 通过交流与表演增强人物造型感受, 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的最大目的是通过听、看、说、演等手 段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开拓学生 的思路, 当学生头脑中的形象达到最大化的时候, 再进行创作, 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下雨情景的回忆,引导学生观察 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品 德。

  2、知识与技能:学生尝试各种雨滴的表现方法,了解雨中 人物、动物等形象、动态的表现。

  3、过程与方法:大胆的用线、色和剪贴画及动作等各种方 法表现雨中的人和物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 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生动地表现下雨时的各种情景。

  六、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初探雨声):播放雷雨天的声音 师: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雷电的声音 生:暴风雨的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 2、揭示课题:下雨了(师板书下雨了学生跟老师用右手书 空后齐读下雨了)。

  3、新授阶段(初探雨的形):

  听声音,根据老师描述的情景进行表演 师:谁能把雨画出来?(请几位学生上台来并要求学生在 老师画好的方格中画出各式各样的雨) 师:你画的`雨为什么是斜的?(因为有风)你说说你的雨 点落在地上为什么有圈(雨下的太大地面有水)你画的雨为什 么这么细(是小雨)你画的雨为什么又密以粗(是大雨) 雨如果落在雨伞上呢?(会溅起小水花)说的真好那你上 来画一画。

  4、初步感受下雨的情景: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雨的情景。

  (播放雨天的 VCR) 师:雨天行人会带上哪些雨具呢? 生:人们会撑伞 生:人们会穿雨衣 生:人们会穿雨鞋 师:我们有没有在下雨天忘记带雨具的经历? 生:有 师:那你们会怎么办呢? 生:到商店里躲雨 生:快快跑 生:用手抱着头 生:用书包顶着头…… 师:这个办法真特别,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 (学生上台表演) 师:你们表演的真好!雨越下越大,谁来表演一下在大雨 中撑伞的情景? 学生上台表演顶风撑伞的情景 (教师模拟一些下雨的场景) 师:小朋友的表演真棒!雨中人物的动态非常丰富,这个 时候你在雨中看到了没带雨具的人你应该怎么办?来你上台表 演一些。(一个、两个、三个,一把雨伞你帮助了这么多个同 学,这真是一幅最美的雨中情) 5. 进一步感受体验人们在雨中的情景:

  师: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其它小朋友在雨中的情景。

  (出示小朋友的作品让学生观察欣赏)

  6、走进大自然体验动物们感受

  师:同学们人们在雨中的情景说的好也表演的好, 那么小 动物们在雨中又是什么样子呢?同座之间讨论一下。

  谁来说一说 生:…… 师小结:(师用一首儿童诗歌《下雨了》来小结) 下雨了! 下雨了! 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 它说,蘑菇就是我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 它说,荷叶就是我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虫躲在大树下, 它说,树叶就是我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过来, 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

  7、分析教材中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回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们是怎样 躲雨的请大家翻开书。你喜欢书上的那幅作品,为什么? 8、分组讨论尝试表现: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用什 么方法表现下雨了) 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画下雨了爸爸妈妈来接我 回家的情景。

  生:我画在雨中帮助没带雨具的同学。

  生:画雨中大街上的情景 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画一幅《下雨了》的作品送 给云南干旱地区的小朋友,画面画上…… 生:我画下雨了小动物躲雨的故事。 生:我们小组准备用彩泥来表现下雨了。

  生:我们小组准备用剪贴来表现 生:我们小组准备用一首歌来表现下雨了。

  生:我们小组准备用动作来表现下雨了。

  …… 9、学生作业:

  (自选喜欢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 雨中的人和物(也可以两人或四人合作完成)。

  播放音乐雨滴,老师巡视指导展示行动有趣的作品。

  10、展示评比:(展示学生作品,自评、互评、师点评)

  11、课后小结: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可以通过我双眼 的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只要小朋友开动脑筋,大胆 想象和尝试,就可以画出我们想画的一切,还有很多的好方法 你们可以回家试一试。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主动参与树叶粘贴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2.能够根据所粘贴图案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树叶进行造型粘贴;

  3.保持桌面整洁,在活动结束后能按原位放好自己所使用过的工具。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树叶若干;

  2.魔术盒(鞋盒制成)一个,小猪手偶一个,篮子十二个,固体胶二十四只,A4打印纸33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

  1.老师拿出魔术盒,请几名幼儿来摸,开始摸出的是零散的树叶。

  师:"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个宝盒,我呀,邀请几名小朋友上来摸摸看这里面究竟有什么。"

  幼儿伸手摸出一些树叶,老师启发幼儿描述这些树叶的形状,以及它们像什么,为接下来的粘贴活动做铺垫。

  师:"喔,原来我们摸到了一些树叶,有形状圆圆的,它们像太阳,像脑袋,有两头尖尖的,中间粗的,它们像小鱼像小船……"

  2.在老师念了魔法语之后,摸出的就是一幅幅树叶粘贴画。

  师:"现在呀,老师可要开始变魔术了,小朋友们刚才从盒子里摸出的树叶。待会儿会在老师的魔法语下大变身,你们想看吗?那就赶快坐好吧。"

  第一次念魔法语:

  师:"双手伸出来,握成小拳头,左摇摇,右摇摇,上摇摇,下摇摇,啪啦啪啦,莫莫米呀!"

  在念完魔法语后老师从盒子里变出一张树叶粘贴画。

  第二次念魔法语:

  师:"你们想和老师一块变魔术吗,那这次老师变的时候你们可要记住老师的魔法语呀。好了仔细听听看,老师的魔法语都是怎么念的--双手伸出来,握成小拳头,左摇摇,右摇摇,上摇摇,下摇摇,啪啦啪啦,莫莫米呀!"

  第三次念魔法语:

  师:"老师的魔法语你们都记住了吗,那好,这一次粟老师要邀请小朋友们和我一块念这个魔法语,魔力加强了,看看我们又会变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好吗?注意,老师要开始了,双手伸出来,握成小拳头,左摇摇,右摇摇,上摇摇,下摇摇,啪啦啪啦,莫莫米呀!"

  师:"哈哈,小朋友们可真棒呀,看看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一下子就变出了两张树叶贴画!老师真是太高兴了!"

  3.小结。

  师:"你们说我这个魔法师厉不厉害?你们也想变成魔法师吗?你们能不能也变出漂亮的树叶贴画呢?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树叶贴画是怎样变的吧。"

  二、粘贴活动

  1.教师向幼儿演示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师:"嗯,让我们想想看,我们制作一幅怎样的贴画呢?那就贴一只蝴蝶吧。我首先需要一张白纸,再选选看有什么形状的叶子适合作蝴蝶。然后我们拿出固体胶,打开它,并把盖帽放在手心里。我把固体胶抹在我选出的叶子的背面,要抹匀了。然后轻轻的贴在白纸上,贴好以后再用手指轻轻的按一下,使它贴牢了。"

  师:"你们也想成为魔法师吗?那赶快坐好,老师要念魔法语了(啪啦啪啦,莫莫米呀),好了,现在你们也成了魔法师了,你们的法宝就是你们灵巧的双手,今天呀我们的魔法师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变出一幅幅漂亮的树叶贴画,魔法师们,想试试看吗?"

  2.在向大家分发制作树叶贴画的工具的同时,教师向小朋友们讲解在制作树叶贴画的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启发幼儿想出不同的造型制作树叶贴画。

  师:"一会儿老师会给每一组小朋友发放制作树叶贴画所需要的材料。小朋友们在得到这些材料以后。要先想想看,我们要贴怎样的画,需要什么形状的树叶,以后再到篮子里去找。我们需要什么就拿什么,不要多拿乱拿,让我们把桌子都保持的干干净净的好吗?"

  师:"小朋友们在制作树叶贴画时,可以选择和老师贴一样的,也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不一样的树叶贴画。小朋友们想想看呀,你想把这些树叶都变成什么呢?可以是家里的东西,例如电视,冰箱,桌子等等,可以是幼儿园的东西,例如我们的小黑板,我们的.小床;也可以是天上的东西,像太阳,月亮,云朵,小鸟呀;还可以是我们在公园上看见的东西,像小花,及小猫小狗这样的小动物……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了。看看我们谁想的更好。"

  师:"如果小朋友们在制作贴画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举手告诉老师。老师就会来帮助你。"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出示小猪手偶,并以小猪的口吻,让幼儿自己动手整理干净桌面。

  师:"我们的魔法师真是太棒了,用我们的巧手变出了这么多的树叶贴画,让我们都竖起大拇指夸夸自己吧!"

  2.老师出示小猪手偶。

  师:"有一位新朋友也来凑热闹了,让我们看看它是谁吧,咦,怎么来了一只小猪,小猪,小猪你有什么事吗?"

  老师模仿小猪说:"呵呵,大家好,我是小猪笨笨,我老远就听到了这里好热闹,所以就跑过来看看了。呵呵,我现在肚子好饿呀,小朋友们能把你们桌上的树叶送给我吗?装进我的袋子里,让我吃得饱饱的,谢谢了。"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注意观察生活,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

  2.整合生活经验,提高观察记忆力。

  3.练习画面空间中形的安排。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哪里走?

  --马路上

  二、观察与讨论

  在城市的交叉要道上有无数个路口。(教案:)路口是交警指挥行人及车辆有序出行的交通枢纽。

  1.路口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设施呢?

  --路口有红绿灯、人行道以及各种交通标志,有的路口还有交通岗,环岛。

  --在道路中间还有交通隔离带,还有自行车道的绿化隔离带。

  --人行道上还有路灯。

  2.路口周围有哪些建筑物和景物呢?

  --有树木、绿化带、路灯、广场、高楼、商店,还有赶路的人们。

  3.路口的形状有什么样子的呢?

  --有十字形的,有T形的,还有转弯的。

  :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离不开马路,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马路,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环境,你会发现我们的.环境每天都在变化。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先在自己的画纸上画出路口的基本形状,然后再填画其他的细节部分,比如建筑,路灯,汽车、行人等。

  2.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路口和马路是什么样子的。

  四、作品赏析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思路】

  米罗是一位著名的西班牙画家和雕塑家,他以儿童天真的眼光看世界,创作出很多富有幽默感的画面。米罗的作品有很多,其中《荷兰的室内》是一幅典型的抽象作品,它以大胆的色调和各种夸张、变形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热闹、喧哗而有趣的场面,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本次活动,我们结合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更进一步地认识这个“载诗载梦的画家——米罗”。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欣赏活动,体验作品热闹、欢快气氛所带来的快乐。

  2、能大胆想象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了解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活动准备】

  1、彩色画纸、线条笔。

  2、《荷兰的室内》课件。

  3、在活动室内展示“米罗”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找“哈哈镜”,丰富幼儿对夸张、变形的情感体验。

  师:老师发现每天在自由活动的时间,总有许多小朋友喜欢去照哈哈镜,在照哈哈镜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就来照哈哈镜,看你发现哪些有趣的事。(集中幼儿)

  提问:刚才你照哈哈镜子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幼:我的头变大了,腿变长了……)

  师:哦!你的……变了!……

  小结:原来照哈哈镜时候,镜中的小朋友都“变形”了。

  二、欣赏《荷兰的室内》。

  (一)分组欣赏作品(小图),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画面,大胆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

  师:老师准备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名画,欣赏时你可以与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说一说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当音乐停了,请你把手中的画轻轻地交给老师,好吗?

  (出示完整图)

  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欣赏画中的主体,感受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提问:

  1、在这幅画中,最显眼、最突出的是什么地方?(最大的/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哪里?)

  师: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最显眼的东西吧!

  (局部出示)

  2、你觉得它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是……?/为什么说它是……?

  3、刚才有些小朋友说它是……,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

  4、结合“照哈哈镜”的体验环节进行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照哈哈镜的时候,镜中的小朋友“变形”了,画中的这个东西也变形了,有小朋友说它是……,有的小朋友说它是……,原来同一个变形的东西,大家想到的都会不一样。

  (出示完整画)

  师:在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变形了?

  幼:……变形了。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发现画中的东西都“变形”了。

  (三)色彩上的分析,提问:

  1、这幅画有哪些颜色?(集体回答)

  2、画面中最突出、最明亮的是哪里?它是什么颜色的?

  3、背景是什么颜色的?

  4、这些明亮、鲜艳的颜色和绿色、褐色的背景色搭配一起,给你怎样的感觉?

  小结:这些颜色搭配在一起,使画面变得更明亮、欢快,充满动感,洋溢着快乐和热闹的气氛。

  (四)出示PPT,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

  师:画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猜猜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随音乐逐一出示动画)

  故事:这是lala的房间,每天lala都喜欢趴在窗台眺望远处的景色。窗外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房子耸立在绿绿葱葱的树林中,小鱼、小天鹅在河里嬉戏着,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这天,lala睡着了,房间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乐师拿着一把琴弹奏着动听的音乐,身子也随着音乐节奏扭动起来;在一边,一只小狗正滋味地啃着骨头;小猫正在玩线球;小蛤蟆真追逐着一条小虫;瞧!就连餐刀也会自己动起来,为苹果削皮呢!它们在房间里快乐地跳舞、游戏,热闹极了!

  三、鼓励幼儿给作品起名字。

  师:你们觉得这幅画有趣吗?请小朋友为这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1、你是根据画的内容来起名字的。

  2、你是根据自己的感受起名字的。

  3、你是根据画中的东西来起名字的。

  四、介绍作品名称和画家。

  师:小朋友起的名字都很好听,其实这幅画的名字叫《荷兰的室内》。

  (出示作品名称)

  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得吗?

  (出示作者照片)

  师:这幅画是一位西班牙画家“米罗爷爷”画的。同时,“米罗爷爷”是一位超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这幅画就是他在荷兰居住的'时候创作出来的。

  五、介绍画家的绘画风格。

  (出示完整画)

  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幼:这幅画很漂亮、感觉很高兴、很热闹、画中的东西都变形了……)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幅画,因为米罗爷爷用了各种夸张、变形的手法来作画,他的作品总会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六、请幼儿欣赏米罗的作品。

  师:米罗爷爷还用了这种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了许多的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吧!

  (出示米罗的作品)

  七、幼儿创作。

  师:今天我们也来做“小米罗”,向米罗爷爷学习,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一幅画,让别人看到你的作品,也会感受好玩和有趣。

  八、评价幼儿的作品。

  1、请个别幼儿出来介绍自己组的作品。

  师:你画了什么?哪里也像米罗爷爷那样,用了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2、小结:小朋友都很棒,能向米罗爷爷那样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画画。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向米罗爷爷那样敢于想象、敢于创作、敢于表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精彩、更美好!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国旗含义的基础上给国旗涂上颜色,注意边角的上色。

  2、培养幼儿爱国热情。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国旗的图片、没有上色的国旗图案、蜡笔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国旗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将国旗的图片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出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2、让幼儿自行进行国旗的涂色,明确五颗星星是用黄色的蜡笔或者是黄色的水彩笔,红色的底色用红色的蜡笔进行涂色。

  3、引导幼儿将五颗星星和国旗边缘上色完整。

  4、涂好颜色放入作业袋中。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先认识国旗,然后制作国旗。 在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带来的国旗,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知道国旗有5颗黄星(一颗是大的,四颗是小的)、重点让幼儿观察到五颗星星的位置是在国旗的`左上角,一颗在中间,四颗星星围在大星的周围(每颗小星星的一个角对着大星),然后和孩子一起完成示范活动。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使幼儿能较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设计】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她有着独特的魅力。孩子们也特别喜爱这个季节。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通过借形想象,畅想秋天里各种美好的东西,加深对秋天的了解。同时,线描画开启了儿童绘画基础的大门,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大班的孩子有了创造线条的能力,有了塑造形体的方法,就有创作的欲望。他们想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运用线条表现在画面上。因此,本次活动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展开的。

  【设计思路】

  活动主要由故事导入—幼儿想象—教师示范—幼儿操作—集体欣赏并评价这几个环节进行开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知道秋天里有哪些物体,如水果、植物等。喜爱秋天。

  2、学画流畅的长线条,充分发挥借形想象的`能力。体验装饰图形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示范画;幼儿每人一张画纸,一只黑色记号笔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根据圆形想象出秋天里各种各样的物体,如水果、植物等。

  难点:绘画流畅的长线条并进行装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示范画出长曲线。

  师:秋姑娘来喽!看她悄悄地走进了花园,轻轻地闻着每一朵可爱的小花。她路过一朵小花就绕一个小圈,路过一朵大花就绕一个大圈。她围着小花们飞呀转呀,转呀绕呀,她经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优美的曲线。她还经过了果园、动物园……(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出一条长曲线)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秋姑娘是从哪儿飞到哪儿的?这就是秋姑娘经过的线路图。请小朋友伸出食指跟老师在空中画一画。

  二、引导幼儿想象并讨论。

  师:秋姑娘留下了美丽的线路图。看一看这些分割出来的圆圈像什么?像秋天里的什么东西?

  三、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1、装饰圆圈。

  师:我觉得这个圆圈像个大苹果,我们就把它装饰成漂亮的苹果吧。教师示范画出苹果图案。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一一添画,装饰圆圈。

  2、装饰线条。

  师:剩下的线条该怎样打扮得更漂亮呢?教师示范画出花纹(波浪线、横线和竖线)。

  3、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是黑色哪些地方可以是白色?给幼儿渗透黑、白的装饰手法,进行部分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