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教案

《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教案

时间:2024-01-25 16:33:50 教案 我要投稿

《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教案

《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教案1

  设计思路:

  在“什么东西有生命”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说出了许多答案。孩子们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性很高,植物是怎样长大的,只是主题活动的一个分支。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植物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幼儿长期观察,并做好记录,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耐心和观察的细致性、顺序性。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不同的,并能区分。

  2、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3、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习惯和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下一次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事先搜集有关植物生长的资料和图片。

  2、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若干。

  3、花盆、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说说植物是怎么来的?请哦跃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二、幼儿讨论:植物为什么会长大?怎样才会长大?

  三、幼儿进行小实验:植物无根和有根实验。请幼儿看看实验中哪种植物没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四、幼儿做种植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孩子的发现:植物是种子种出来的。

  不同植物的种子长得不一样:黄豆的.种子是圆圆的、黄色的;红豆的种子是圆圆的、红色的;芝麻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绿豆的种子是椭圆形、绿色的;向日葵的种子是尖尖的、圆圆的、有白色又有黑色的。向日葵的种子可以吃。鸡冠花的种子很小。实验中,两种植物都有水时,无根的植物过两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直没有死;没有水时,无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过了几天才枯死。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泥沙、空气、阳光、种子。接着孩子又提出了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为什么植物会越长越多?是先长根呢?长叶子呢?先长茎呢?为什么是先长根?为什么有些植物没有根也可以活的?是谁把种子放在泥土里的?为什么泥土里会长出植物来?

  六、请幼儿把各种植物的种子记录下来,并能对号入座。

  活动延伸:鼓励用各种各样的种子拼出漂亮的图案。

  环境创设:

  1、举办种子图案展。

  2、在种植角种几棵易活植物,便于幼儿观察。

《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不同的,并能区分。

  2、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活动准备:

  1、事先搜集有关植物生长的资料和图片。

  2、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若干。

  3、花盆、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说说植物是怎么来的?请哦跃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二、幼儿讨论:

  植物为什么会长大?怎样才会长大?

  三、幼儿进行小实验:

  植物无根和有根实验。请幼儿看看实验中哪种植物没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四、幼儿做种植实验: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孩子的发现:

  植物是种子种出来的。不同植物的种子长得不一样:黄豆的`种子是圆圆的、黄色的;红豆的种子是圆圆的、红色的;芝麻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绿豆的种子是椭圆形、绿色的;向日葵的种子是尖尖的、圆圆的、有白色又有黑色的。向日葵的种子可以吃。鸡冠花的种子很小。实验中,两种植物都有水时,无根的植物过两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直没有死;没有水时,无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过了几天才枯死。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泥沙、空气、阳光、种子。接着孩子又提出了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为什么植物会越长越多?是先长根呢?长叶子呢?先长茎呢?为什么是先长根?为什么有些植物没有根也可以活的?是谁把种子放在泥土里的?为什么泥土里会长出植物来?

  六、请幼儿把各种植物的种子记录下来,并能对号入座。

  活动延伸:

  鼓励用各种各样的种子拼出漂亮的图案。

  环境创设:

  1、举办种子图案展。

  2、在种植角种几棵易活植物,便于幼儿观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很活跃,颜林海和黄林浩不断地用摸、捏、团土。在种植园中,林毅君偷偷地拔了拔小青菜,发现了菜里的根后就招呼了很多的小朋友围过来观看。很快林俊熙发现了泥土很潮湿,粘在手里也粘在裤子上。

  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讨论。活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实验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索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兴趣很大。实验中我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记录能力,以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而且针对幼儿观察到现象,我能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以得出问题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儿了解了土壤对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离不开土壤。然后和幼儿开展讨论,哪里还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经验回忆和交流的基础上,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一般植物的生长过程。

  2、在活动过程中,对植物的种子的要求和植物其他的繁殖方法有进一步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植物怎样长大的图片一组,种子若干,植物的枝条若干。

  幼儿有使植物的种子发芽和照顾植物长大的实践经验。

  活动过程:

  1、出示植物的种子若干,引发幼儿回忆,讲述自己使种子发芽和照顾植物生长的经过,有兴趣学着对植物的一般生长过程作归纳。

  提问:这是什么?你看到过种子是怎样发芽和长大的吗?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植物是责任长大的'”,讲讲种子的发芽、禾苗长高、开花结果的过程,并请幼儿与自己的经验对照,以形成对植物生长过程比较清楚的了解。

  提问:(1)你看到那些植物的种子?(2)那两个孩子做了哪些事?(3)种子种下以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和你看到的一样吗?

  3、老师示范演示实验:把同样的种子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用开水烫泡后取出,然后,请幼儿思考:把这两部分种子种到泥土里,它们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变化?

  4、请幼儿想一想,植物除了用种子发芽的方法繁殖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向幼儿介绍剪枝插扦、转基因繁殖等方法。

  活动延伸:

  老师和幼儿一起把用开水烫过的种子和健康的种子种到泥土里,观察和记录它们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把一些容易插扦成活的树枝剪下,插到泥土里,看看是否成活。

【《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植物是怎样长大的》01-01

小班社会教案:我是怎样长大的03-29

《我在长大》教案09-04

《我长大了》教案09-28

《我长大了》的教案03-01

我长大了中班教案06-25

《我长大了》教案中班03-26

大班我又长大了教案03-21

我会长大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