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4-02-02 17:56:22 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下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2、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应怎么剪呢?同学们动手试试。

  3、出示课题《动手做》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小组内探讨剪切的方法。

  2、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课堂内总结: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忆刚才你们是怎样剪平行四边形的,你们剪得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总结:

  (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2)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从上底的一点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巩固练习

  1、P21试一试第一题。

  学生依次标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再找出它所对应的底。

  2、P21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继续从设计上讲,仍然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大胆猜测、推导,从自己的演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画高时,学生们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不会用三角板去画高。

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 92-93例4、例5,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认识圆周率,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解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计算和交流、归纳等活动过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积累推导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发展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积累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探索计算公式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谈话: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课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课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全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周长/cm直径/cm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学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圆周长公式。

  ⑴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C=d,C=d)

  ⑵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d或C=2r)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试一试

  ⑴学生独立计算。⑵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学生独立计算。

  ⑵全班展示交流。

  ⑶学生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交流:为什么求是车轮的周长?

  6.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数学下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熟练计算1~5的加减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观察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情境图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大括号和虚线圈,并能将符号和语言表述建立起练习;在解决一组情境图中,感受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感受数学语言的魅力,渗透函数的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初步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加、减法意义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能计算1~5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更熟练的计算1~5的加减法计算,在加减法的对比中强化学生对加减法的意义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1~5的加减法;正确观察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读懂题意。

  教学难点:正确观察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

  四、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写有口算的信封和写有答案的信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巩固基础,提升计算速度

  1、练习数的分与合

  (1)学生自己边打手势边说1~5的组成与分解。

  (2)师生互动巩固数的分与合。

  师:我出3和1。

  由学生回答出3和1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

  师:组成5,我出2。

  由学生回答:我出3,2和3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

  2、巩固1~5的口算

  (1)老师出卡片,学生用手势作答。

  (2)火车。由一组同学逐个出口算题,全班抢答口算。

  (3)在送信游戏中练习口算。

  出示第29页第9题。让几位学生拿着写有算式的信封,根据结果送到相应的信筒中,其他学生来做小老师,看看是不是每封信都送对了。

  【设计意图】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1~5以内的口算训练,使学生在多种形式中,手、脑、口、耳配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口算的兴趣,加快口算的速度,提高正确率。

  (二)在计算中发现规律

  1、完成第28页第2题

  (1)学生独立计算并反馈答案。

  (2)引导学生纵向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①观察第1、2组算式。

  每组算式交换了加数的位置,但计算结果相同。

  ②观察第3组算式。

  2+2=□和1+1=□,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算式没有变化,计算结果也没变化。

  (3)总结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第28页,第4题。

  (1)先观察算式,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竖着观察,每组的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边做边思考,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3)汇报:发现了每组第一题的减数就是第二题的差,第二题的减数是第一题的差。也就是每组减数和差交换了位置,而被减数不变。

  3、完成第29页第7题。

  (1)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一个人拿着+1,再找四位同学分别拿着1、2、3、4,让他们组成算式进行计算。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一个加数不变,和会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2)完成减法计算,所用方法同上。

  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化,计算结果也随着减数变化。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寻找规律,直观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景算式互相转换

  1、把语言转变成数学符号

  (1)出示第28页第1题。

  ①教师先出示1把扇子,由学生图题意。再出示2把扇子,由学生图题意。

  ②让学生依据扇子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教师板书问题。

  ③针对问题,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把两部分合并起来。之后,教师边口述问题,边出示大括号。告诉学生,求一共有多少把扇子,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指大括号)来表示。让学生书写大括号,加深对大括号的印象。

  ④让学生再次看图,说出图表示的意义。列出算式,追问学生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⑤完成第28页第2题,重点理解大括号表示的意义,完整描述图意,列示解决问题。

  (2)出示第28页第3题。

  ①逐一出现情境图,在学生的描述中教师出示虚线圈,告诉学生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让学生完整的表述图的意义。

  ②列式计算,并说明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2、完成第29页第6题

  (1)逐次出现四幅情景图,让学生说题意,提问题,列算式。

  (2)隐去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引导学生横看、竖看,发现规律。

  (3)再出现情景图,让学生尝试结合情景说一说道理。

  (4)完成第29页第8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汇报第2幅图时,要说清楚5-2=3的意义和5-3=2的意义,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问题:还剩多少条黄瓜和摘了多少条黄瓜。(学生只要能提出一种问题即可,不要求全掌握。)

  3、算式与情景建立联系

  (1)看图提出问题,并与算式连线。

  以上各图学生可以提出用加法计算或者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2)课件出示第28页第5题中的左部分。

  ①让学生说一说从1+4=□这道题中,看到了什么。

  ②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算式的意思(学生用画一画、贴一贴、写一写等方式表示出1+4=□的意思,写在方框里)。

  (3)学生之间交流想法。

  (4)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或者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图的意思。

  (5)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发现数字和符号的神奇与作用。

  4、小结

  刚才我们是观察图意,列出算式,现在我们是根据算式来表示它的意思。看来图和算式,我们可以互相转化,既可以用算式来表示图意,也可以用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符号大括号和虚线圈的作用,并将语言表述与符号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的表述意义,一个算式可以有很多情景(整体与部分关系)与之联系。逐渐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个符号,说一说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数学下册教案4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页第8题、第22页。

  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我能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能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综合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独学部分的'完成情况。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21页第8题。

  (1)3个3的倍数的偶数________________

  (2)3个5的倍数的奇数________________

  讨论:你能说出3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偶数或奇数吗?

  2.自主完成第22页第10题,然后与同伴交流。

  3.小组合作,完成第11题,然后组内代表汇报。

  4.小组交流“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

  任务一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任务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

  2、师:(出示课件)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三、展示交流

  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

  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

  3、再次强调4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

  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 12

  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5、集合图还可以这样表示出示课件

  问:和前面的图有什么不同?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你会填吗?把刚才的数据填在这个表里,中间填?两旁呢?

  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4和6的公倍数是12、24.

  6、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7、89页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数呢?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任务呈现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想一想

  1.你还能想出几种求法?

  2.公倍数有多少个?你能找出的公倍数吗?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学习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书

  2、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要求5分钟)

  2和7   4和8

  3和5   6和15

  2、结果反馈

  一次正确5分,自己改正4分,帮助改正3分,3、反思总结谈谈收获和不足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8 、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 、2题。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 )与方格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实施

  1 .在数轴上标出4 、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 .引入公倍数。

  ( l )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 2 )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 3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

  ( 4 )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 .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 .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 1 )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 2 ) 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公倍数?

  ( 3 )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6的倍数

  4和6的功倍数

  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

  ( 1 )操作探究。

  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

  ①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

  ②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 2 )反馈并揭示意义。

  ①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

  ②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 、12dm … …的正方形,③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④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 、12dm 、18dm …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 、宽2dm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 …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

  ⑤阅读教材第88 、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6 .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 1 )画一画,说一说。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

  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 2 )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

  ( 3 )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 4 )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 、乘3 .得到其他公倍数

  (四)思维训练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一一对应思想。

  3、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即(列数,行数)。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1)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

  (2)师谈话引出问题。

  不仅找座位需要确定位置,看图时我们也要确定位置。这张动物园图很清楚地表示了每个场馆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个场馆分成了几行几列吗?(0表示列和行的起始)

  (3)用数对表示位置。

  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熊猫馆的位置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出其它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大象馆(__)猴山(__)海洋馆(__)。

  (4)在图上表示场馆的位置。

  出示飞禽馆(1,1),学生说明位置后,再在图上标出位置。

  学生独立标出猩猩馆(0,3),狮虎山(4,3)的位置,然后再投影订正。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数对,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不同?

  小结: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3、适时练习: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4、小结:想一想: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先找出数对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然后在列数与行数相交处描点,标上名称。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会根据题目中所给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根据数对,在方格上标出各种动物的位置。

  熊猫(2,1)、小兔(3,4)、小猫(2,4)、小狗(3,1)

  2、完成练习五第3题。

  让学生对照数对涂方格,涂描后教师展示学生的进行对照。

  3、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并会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谈谈今天你的收获?

  教后思考:

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5-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旋转的牲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4人或6人小组,一个风车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变换,其实,图形的变换还有许多种,比如:平移,旋转等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旋转变换。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牲与性质。

  1、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含义。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2”指向“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谁能说一说是怎样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绕○顺时针旋转到30度到“1”。

  板书:指针从“12”绕点○顺时针旋转30度到“1”。

  师:想一想,为什么指针从12指向1就旋转了30度?指针走1个字旋转了多少度?2个字呢?你觉得怎样的旋转是顺时针?怎样的旋转是逆时针?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指向“3”)

  师:这次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从“1”绕○顺时针旋转60度到“3”。

  ③如果指针从“3”继续绕○顺时针旋转9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示钟表,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④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顺时针旋转18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出示钟晴,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2)小结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牲和性质。

  (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

  ①师:这是什么图形?风车的旋转你见过吗?看!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就要旋转起来了。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风车旋转起来了)

  ②师: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旋转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

  师:从图1到图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③师: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到图2呢?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④交流得出: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旋转90度到图2。(板书)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2)继续观察风车的`旋转。

  师: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逆时针旋转到图3,风车旋转了多少度?

  (3)揭示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呢?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位置变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点○的位置,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1、出示例4方格图,与学生一起明确画图要求;

  2、学生在方格纸上自主完成;

  3、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4、小结画法。

  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图形对应线段的长度不变,对应线段的夹角不变,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可以首先确定对应线段,然后连线。

  四、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1、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请欣赏第5页第1题,这些图形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来的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演示图形的旋转。

  2、利用旋转画一条小花。

  学生自主画,然后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布置作业:

  第9页第4、5题。

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相遇问题》第58准备题、例5及做一做,并完成练习十三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

  2、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明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道理,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

  1、通过电脑演示了解相遇问题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电脑演示一声枪响后,两人相向而行,相遇前停下来。

  提问:一声枪响后,你看到了什么?注意他们的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板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如果他们继续走下去,结果可能会怎样?

  (相遇、不相遇就停下来、相遇以后相交而过)

  结果究竟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电脑演示两人相遇。

  (板书:结果相遇)

  谁能完整的说说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评析:运用多媒体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结果相遇"这几个相遇问题的几个基本要素,为例题教学扫除了文字障碍。并且通过生动形象卡通画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揭示课题:

  像这样,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我们称这样的问题为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过去我们学过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你们还记得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速度_时间=路程)

  今天研究的相遇问题中,运动物体变成了两个,他们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引导探究,教学新知

  (一)教学准备题。

  1、电脑配音显示准备题。

  我是张华,我的速度是每分60米。我是李诚,我的速度是每分70米。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他俩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下面是他们两人走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情况表。请同学们先看动画,再完成下表,然后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走的时间张华走的路程李诚走的路程两人所走的路程和现在两人的距离1分60米79米2分3分

  讨论:①出发3分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说明了什么?

  ②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观察填表,讨论分析。

  (1)学生填写表格,并讨论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2)全班校对答案。提问:2分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260米你是怎样计算的?(①120+140=260米②30_2=260米)

  (3)学生回答讨论的两个问题。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自己观察、填写、讨论,发现了两个物体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恰好就是两家的距离。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自己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评析:在准备题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填写、讨论,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两人所走的'路程与两家距离的关系,为研究解题方法作了充分的准备,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二)教学例5。

  1、电脑出示例5及线段图: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学生尝试解答,两生上台板书。 65_4 + 70_4(65 + 70)_4=260 + 280 =135_4 =540(米)=540(米)

  3、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

  ①请用第一种方法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题中只有一个4,为什么算式中出现了两个4?

  师:经过4分两人相遇,说明相遇时两人都行了4分,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时间称为相遇时间。相遇时间在这种解法中要用到两次。

  ②请用第二种方法的同学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又是什么?

  [评析:在学生已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间关系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通过自己探索,寻求出解答求相遇路程的思路,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电脑演示强化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相遇问题中求路程有几种解法?请看屏幕。

  电脑演示:一种是先求出小强走的路程和小丽走的路程,再加起来就得到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也就是两家的距离;另一种解法是先把小强每分所走的路程和小丽每分所走的路程加起来,得到每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因为经过4分相遇,再乘以相遇时间4,就得到了4分所走路程的和,也就是两家的距离。

  [评析:通过大屏幕色彩鲜艳的线段闪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第一种方法的理解;"速度和"的概念是第二种解法的难点,通过将两人每分各行的路程"移动、合并",形象地揭示了"速度和"的内涵。教者灵活地利用多媒体图象的移动、合并、返回的运动特点,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第二种方法的理解。]

  5、总结数量关系式: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种解法,你更喜欢哪一种?根据这种解法你发现在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和、相遇)有了这个数量关系式,你知道相遇问题中路程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6、学生看书质疑。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根据题意连线。

  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2.5小时两车相遇。

  44_2.5两人的速度和52_2.5两地的距离44 + 52相遇时甲车所行的路程(44 + 52)_2.5

  相遇时乙车所行的路程44_2.5 +52_2.5 2、用两种方法解答。

  (59页做一做第1题)

  2、只列式不计算。(练习十三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反馈中引导学生把第2题与前面的习题比较,明确虽然两车运动方向、出发地点等情况与前面习题不同,但它们都是求两个物体所行路程的和,都可以用速度和_时间=路程得到。

  [评析: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有坡度有层次,目的性强。先通过连线题强化相遇问题中的各个概念;然后解决与相遇问题类似的应用题,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最后解决有变化的相遇问题,突破固定的思维框架。重点突出,一题一得,既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四、闯关游戏,拓思创新:

  电脑演示闯关画面,配音出示游戏规则。

  1、第一关:猫和老鼠从两地相向而行,猫每分跑50米,老鼠每分跑6米。跑了2分,还相距120米,求两地相距多少米?

  提问:用速度和乘以时间得到了路程,为什么还要加120?

  2、第二关: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第三关:甲乙两人从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行40米,乙每分行45米。相遇以后相交而过,走了4分,两人相距90米,求两地相距多少米?

  提问:为什么每一种算法都要减90?

  4、小结:今后同学们在解答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时,首先要弄清他们运动的时间、方向和结果,再灵活运用相遇问题的思路进行解答。

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_1=3 3_2=6 3_3=9

  3_4=12 3_5=15 3_6=18

  3_7=21 3_8=24 3_9=27

  3_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

  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验一验、比一比等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教师在想一想这个环节中要进行适当点拨、引导,这样效果更明显。

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用扑克牌算“24点”的方法,能根据4张扑克牌上的点子数,选择计算。

  算方法和过程,算出“24点”的结果。

  使学生经历学习、计算得数“24点”的过程,了解通常可以用不同的牌算出24点,相同的牌可能算出“24点”的不同方法,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培养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等品质,发展学生数感。

  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合作、交流算法,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感受计算游戏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用四张扑克牌算“24点”。

  教学准备:A-10的扑克牌。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激趣引新

  同学们,瞧,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什么?你对扑克牌有哪些了解?课前,就让我们跟着水木宝宝来了解一下扑克牌吧。

  同学们扑克牌的搭配千变万化,可以玩很多种游戏,你们知道今天咱们要来玩什么吗?算“24”点。你知道24点是怎么玩的吗?

  可以利用几张牌?其中的A看作1。

  每张牌只能用1次。

  用加减乘除进行计算。

  最后得数是24。

  你能从这些牌中拿出几张牌,算出24点吗?

  小结:刚才有的同学拿出2张牌算出24点,有的同学拿出3张牌、有的拿出了4张。看来要算出24可难不倒大家。

  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的`快,有的同学却算的慢呢?算24点有没有什么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计算24点的方法上。

  复杂的问题,要从简单的研究起。

  新手任务,对对碰

  师:拿两张牌,刚才同学们拿了哪两张牌?你是怎样想的?

  也就是说当同学们看到4的时候就想几?(板书:4×6=24)

  是呀,4和6是算24的一组黄金搭档。

  看到8的时候又想几呢?(板书:3×8=24)

  3和8也是算24的一组黄金搭档。

  师:现在你看到了几?只要想几?

  小结:4和6,3和8是两组好搭档,算24点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它们。

  升级任务,凑凑乐

  (一)活动

  刚才我们是随意拿牌算出24的。如果现在老师规定拿3张牌,你行吗?动手拿一拿。

  生反馈。你拿了哪几张牌,是怎样算的?

  小结:同学们集思广益,想出了很多的办法算出24点。下面就请同学们把牌放到最前面,让我们静下心来观察,你能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啊?

  这个算式中有几?只要想几?这个算式呢?这些算式都是想了黄金搭档。

  这些算式呢?多了就减去,少了就添上。

  我们可以说这就是去多补少法。

  (二)巩固练习

  同学们,现在像这样给你三张牌,每张牌用一次,通过加减乘除你能算出24点吗?

  第一组:2,3,4

  你看到了几,要想几?

  看到3,想到三八二十四,2×4=8,

  看到4,想到四六二十四,2×3=6

  看到2,想到2×12=24,三四正好是十二。

  小结:总而言之,这些方法都是用连乘来计算的。算24点的时候,可以想想能不能连乘。

  第二组:3,8,9

  你是怎样想到的?

  看到3,9和8凑不出8,不行。

  看到8,找3,9÷3=3。8×3=24。这里的3是算出来的3,不是题目中的3。

  第三组:10,5,9

  这一组中,没有黄金搭档中的数,那么我们怎样算呢?可以用去多补少的方法。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认为怎样能算出24点呢?有没有经验分享?

  小结:看来在三张牌中,如果有2、3、4、6、8这些数,我们可以优先考虑黄金搭档法,如果不行,或者没有这些数,我们就考虑去多补少法。黄金搭档法和去多补少法都是可以的。那么这两种方法有没有优劣呢?咱们继续来研究。

  挑战任务,提升技能

  (一)尝试探索,理清思路

  大家已经能用三张牌算出24点了,四张牌你们能算吗?

  出示:1,2,5,8。怎样算出24点。小组交流。

  这个同学是用什么方法来做的?他看到了几?想几?

  虽然题目中没有4也没有6,但是咱们凑出了4和6,是啊,当四个数计算时,咱们还要注意有没有这样隐形的黄金搭档呢!

  小结:现在,你有没有新的经验想和同学们分享?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3×8=24.也可以想2×12=24,还可以利用隐形的黄金搭档算出4×6=24。

  同学们咱们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式子来计算24点,其实归根结底都是运用了黄金搭档法。

  (二)练习巩固,灵活运用

  下面,我们就来1分钟抢答,看看同学们能想出哪些方法?

  同学们听,他是用什么方法来算的?

  4、5、7、8

  2、4、7、9

  2、6、1、8

  你有什么心得?

  看来要快速还是运用黄金搭档法几率高,咱们可以优先考虑。

  终极任务,能力比拼

  播放视频。六人一组,将牌打乱,任意发四张牌,谁先算出24,获胜,牌就归谁。如果算不出,则换牌再算。

  每一组哪些同学获胜了,分别赢了多少牌?老师采访你一下,你是怎样算的这么快的?与没有什么秘诀。

  五、全课总结

  (一)回顾总结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是呀,这节课同学们不断挑战自我,不仅算出了24,还发现了计算24中的这些小秘密呢!

  (二)你知道吗?

  提问:那么为什么人们算24,不算18、36等等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注意:你们知道为什么咱们玩的这个游戏叫24点,不叫20点或者23点呢?

  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果从A~10(40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715种不同组合,其中有566种组合可以算出24点。

  24可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24,一天有24小时,就有了24计时法,24节气等等。数学知识不仅有趣还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家陈省身说:世界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数学下册教案12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起来并不难,教学时应注意突出以下两点:

  1、把新知融入到有趣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本设计由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设计练习时,将“做一做”的题目融入到游戏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巩固强化的目的。

  2、以人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即学生能学会的,老师决不代替。本设计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究出最简分数的.意义。学习约分时,放手让学生思考怎样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

  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及时反馈,教师予以指导,特别在学习约分的两种方法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感受每一步的过程,形成知识表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求下面每组数的公因数。

  42和50 15和5 8和21 18和12

  2、大家都看过《西游记》,里面都有哪些人物?谁最厉害?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特别神奇,你们想不想也学一招?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变分数”。

  (2)认识约分

  1、尝试“变分数”。

  课件出示教材65页例4: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

  让学生了解“变化”的要求:

  ①这个分数要与的大小相等。

  ②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约分的概念。

  ①所变出的分数与原分数有什么关系?

  ②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③请学生说一说所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

  观察后发现分数的大小不变,但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3、认识最简分数。

  ①约分后的分子、分母能否再变小了?为什么?

  ②小结: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说出几个最简分数,强化最简分数的概念。

  (3)合作交流,总结方法

  1、讨论:你能根据我们化简的过程找到约分的方法吗?

  2、小结。

  教师板书约分时一般采用的两种方法:

  ①逐步约分法。

  如约分时,依次用12,18的公因数2和3去除,最后约分成。

  ②一次约分法。

  如约分时,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6去除,一次约分成。

  3、小结:我们既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除,一步一步地来约分;也可以用最大公因数去除,直接一次约分。

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并能较熟练地运用它解形如_+a=b的方程。

  2、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形如_+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给出的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某方程的解。

  4、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对等式的基本性质一的.理解和运用。

  2、掌握解形如_+a=b的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3、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形如_+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解形如_+a=b的'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2、较为熟练地运用形如_+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时由复习方程的意义入手,在出示情境图后提出问题,学生最先想到的是算术方法,此时引导:你能列方程解决这一问题吗?在列出方程600+_=860

  后,怎样求_呢?在学生渴望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在需求的驱使下,展开合作探索活动。

  在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可利用实物演示,通过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以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把两组图的内容归纳成一句话。这样,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_的值的求法,然后在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在陈述自己的想法时,不仅要说出自己是怎样推算的,还要请学生说出这样推算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解方程的每一步得到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教学中还要重视对学生书写的要求,初学时,可要求学生等号对齐。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的计算过程,开始练习时也要求学生写出来,待熟练之后再简写。无论是解方程还是检验,都要从一开始就强化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最后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时,要强调: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区别这两个概念。

  模式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交流――概括结论

  作业设计:自主练习1-3题。

  讨论要点

  1、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天平,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2、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算术思维向方程思维的转变。

  3、在检验的问题上,要注重引导学生由算术法的验算向方程法的检验转变。

  4、教学时,要加大引领力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一要做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引领,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对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及格式的引领。

  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使老师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较为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较为实际的教学环节,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为教师在教学中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指明了方向。

数学下册教案14

  设计说明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伊始,让学生观看“挑战者”号飞机失事的全过程,让学生从机毁人亡的事件中感受到“次品”带来的危害,领悟到检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这样的情境创设,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2、重视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推理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本设计在教学例1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试验的操作活动,让他们在充分的操作、试验、讨论、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然后引导学生用直观、简明的方式,清晰地表示出推理的过程,进一步理清思路,为后面数量更多的找次品问题做好认知和方法上的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天平3瓶钙片

  学生准备

  每人8张圆片学具每组1张找次品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1、课件播放“挑战者”号飞机失事的录像。

  2、引导学生猜测造成飞机失事的原因。

  3、导入新课。

  1、看录像。

  2、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1:驾驶员操作不当。

  生2:飞机故障,零件不合格。

  3、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列举生活中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10分钟)

  1、出示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引导学生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2、出示一架天平: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出示3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引导学生尝试找出轻的一瓶。

  4、引导学生汇报找次品的方法。

  5、引导梳理、比较:无论是先称哪2瓶,只要称一次就能找出次品了。

  1、自主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1)打开瓶子把钙片倒出来数一数。

  (2)用手掂一掂。

  (3)用秤称一称。

  2、认识天平,明确天平的工作原理,并在天平两端放入质量相同的物体,感受天平平衡的条件。

  3、利用学具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3瓶钙片,进行实际操作。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找次品的方法。

  5、汇报:只要称一次就能找出次品了。

  2、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4片。如果用天平称,天平两端各放1瓶,至少称()次才能找出次品;如果天平两端各放2瓶,至少称()次才能找出次品。

  三、合作交流,发现最优方案。(15分钟)

  1、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说一说“至少”的含义。

  2、组织小组合作找出次品,填写表格。

  3、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分组汇报找次品的方法。

  4、引导学生观察表格:

  (1)分成的份数、分的方法与找出次品所要称的次数有什么关系?

  (2)怎样分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

  5、用你发现的方法找出9个、10个、11个零件中的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看看是不是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也是最少的。

  1、读题,说一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合作,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作记录,1名同学填写“找次品记录表”。

  3、利用实物和表格汇报:

  (1)分成8(3,3,2),至少要称2次。

  (2)分成8(4,4),至少要称3次。

  (3)分成8(2,2,2,2),至少要称4次。

  4、讨论、交流,明确:把8分成3份(每份数量尽量相等)去称,能保证称的次数最少。

  5、小组合作操作、验证,汇报试验结果。

  3、用天平从7件物品中找出1件次品(次品轻一些),把7件物品分成()份称较合适。

  4、有8瓶水,其中7瓶质量相等,另外有1瓶是糖水,比其他7瓶水略重一些,至少称()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糖水。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8分钟)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112页“做一做”。

  2、补充说明:分成3份的方法最好,不能平均分的,每份的数量尽量相等。

  1、独立完成教材112页“做一做”。

  2、汇报,说明自己的最优方案。

  5、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次品略重),那么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最少而且保证能找出次品?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2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数学下册教案15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天平药瓶

  学生准备天平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生自主回答)

  2.你们真聪明,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先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组织学生把用天平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

  合作交流,研究探讨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容易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理解题意,动手操作。

  (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1名同学填表)

数学下册教案16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_15=,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37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用整数乘以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北师大,教学

数学下册教案17

  一、教学目标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二、重点难点

  整点:指导学生如何将图形进行分割,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简便性。

  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请同学们把书P18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地毯图,看看它有什么特征。

  2、小组讨论。

  3、汇报:对称图形、边长为14米的正方形、图案由蓝色组成。

  4、看这副地毯图,请你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米,那么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呢?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怎样简便就怎样想,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3、小组内交流、讨论。

  4、全班汇报。

  a)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为了不重复,在图上编号。(数方格法)

  b)因为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数出一份中蓝色的面积,再乘4。(化整为零法)

  c)用总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大减小法)

  d)将中间8个蓝色小正方形转移到四周兰色重叠的地方,就变成4个3_6的长方形加上4个3_3的正方形。(转移填补法)

  5、师总结求蓝色部分面积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1)学生独立思考,求图1的面积。

  (2)说一说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满一格的当作半格数”。

  2、第二题。独立解决后班内反馈。

  3、第三题。

  (1)学生独立填空。求出每组图形的面积。学生完成后班内交流反馈答案。

  (2)学生观察结果,说发现。

  第(1)题的4个图形面积分别为1、2、3、4的平方数。

  第(2)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第(2)题的3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前面一组题的前3个图形面积的一半。

  (四)总结

  对于计算方格图中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数,可以“大减小”,还可以转移填补。

  四、板书设计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一个一个地数(数方格法)

  平均分成4份,再乘4。(化整为零法)

  总面积减去白色面积。(大减小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设计上讲,我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在大胆猜测、积极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不同情况优化选择。

数学下册教案18

  教学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具运用:

  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二、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学前班数学下册教案06-2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06-28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07

数学下册教学总结06-09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6-17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26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9-30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2-27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15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