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八年级
2、学科:生物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准备:课前自主预习教材,完成预习学案。并记录自己的疑惑。 教学课题: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食物链和食物网》。
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捕食)食物链。要求学生按照吃与被谁吃的关系说说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引出科学概念“食物链”。播放课件,通过观察、分析食物链的结构,理解(捕食)食物链书写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食物网。学生根据课件中材料,讨论由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的“食物网”,并认识食物网。
学情分析: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能正确书写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4、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关系。
能力目标: 经历判断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参与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
2、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食物
链。
难点:
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自主预习教材。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六、教学活动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生物圈中的捕食关系,进而认识食物链。
(二)活动过程
学点一、食物链
通过小组交流经典谚语讨论,折射生物学知识。
首先通过观看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的录像,学生观看后思考并小组讨论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什么生物现象。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拔下,学生明白这个谚语只是反应了捕食现象,而不是一条食物链。
设计意图:
食物链的概念是本节的学习重点,学生对食物链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容易明白,但对食物链的组成必需要有生产者,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的却很茫然,通过对录像的观看,分析讨论,在肯定与否定中学习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学点二、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
2、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的植被有什么关系?
3、草原上各种动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4、尝试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图
这一学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合作探究来完成。
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生活利用。
2、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的植被有什么关系?
“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
3、草原上各种动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捕食、竞争的关系。
4、尝试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学点三、食物链的正确书写
判断下列食物链书写格式是否正确,如果错误,应该如何改正?并说出你的理由。
1、蝉→螳螂→黄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树→虫→鸟→细菌
3、阳光→草→鼠→蛇
4、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5、淤泥→小虾→小鱼→大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图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食物链(捕食食物链)的书写的特点:
注: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叫做一个营养级。
1、第一个营养级是生产者,是食物链的第一链节,其他营养级必须都是生物,非生物因素不能作为营养级出现。
2、食物链书写时各营养级之间用箭头连起来,箭头要指向捕食者。
3、捕食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4、捕食食物链中分解者不作为营养级出现 。
5、在一个已给定的生态系统中,找食物链要找到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作为最后一个营养级。
6、捕食食物链中,最起始的营养级生物数量最多,食物链中最后一个营养级生物数量最少。 根据食物链(捕食食物链)的书写的特点,重新认识和判断下列食物链书写格式是否正确,如果错误,应该如何改正?并说出你的理由。
1、蝉→螳螂→黄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改正:树→蝉→螳螂→黄雀 理由:食物链中没有生产者
2、树→虫→鸟→细菌
改正:树→虫→鸟 理由:捕食食物链中分解者不作为营养级出现 。
3、阳光→草→鼠→蛇
改正:草→鼠→蛇 理由:非生物不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
4、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改正: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理由:食物链书写时箭头应指向捕食者。
5、淤泥→小虾→小鱼→大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 改正: 浮游植物→小虾→小鱼→大鱼 理由:食物链中没有生产者且非生物不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
这一学点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完成,旨在教会学生掌握食物链(捕食食物链)书写的特点。
设计意图:
学会用书面形式表示食物链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这样一探究题目,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书写食物链,教学效果很好。
学点四: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传递的。
这一学点的目的是对这一节课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总结,也为下节课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本人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的重难点也把握的比较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从一开始观看视频,谚语讨论,练习比赛,尝试建立食物链与食物网,整节课老师仅占主导地位,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然后教师再精讲点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学习气氛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比预计的还好。对经典谚语中孕含的生物学知识的剖析是本节的亮点之一,给学生科学的分组,选好小组长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本节的另一亮点。但本节课的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做得不够好,尚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