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时间:2024-04-03 07:19:47 教案 我要投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建立关于体积大小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木,问:你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什么知识呢,谁来介绍一下好吗?你们还想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什么知识呢?生:想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引导探究

  1、教学体积概念。

  (1)教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请大家注意观察。看能发现什么新知识。

  教师演示实验:

  第一步:出示有杯水的玻璃杯,在水面处做一个红色记号。

  第二步:在水杯中放入一块石头,在水面处做一个黄色记号。

  第三步:拿出石块后,再放入一大些的石块,在水面处做绿色记号。

  观察思考:在水杯中两次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汇报归纳:水杯中放入石块后,石块占据了空间,把水向上挤,水面向上升。

  石块大占据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

  石块小占据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

  讨论、归纳: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

  (2)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一个火柴盒,一个工具箱、一块水泥板。

  教师:观察这幅图,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一些?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小一些?

  指名让学生回答。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3)做一做。

  请一位学生读题。指名让学生回答:哪堆的体积大?哪堆的体积小,为什么?

  教师:通过做这道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先让几位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总结

  (4)你们能举出几种体积大小不同的物体吗?说说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2、教学体积的单位。

  (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带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比一比,你们能确切说出它们的体积大小吗?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我们已经知道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根据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体积单位吗?

  根据学生发言,逐次板书: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

  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带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量一量它们的棱长各是多少。

  板书: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的体积有多大,1立方分米的体积有多大,身边什么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

  估量大约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拼起来有1立方分米。

  认识立方米。

  先让学生根据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个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

  教师用棱长1米的架子演示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请8位学生钻进架子里,半蹲着,充满棱架。让全班同学体会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3)巩固体积单位的认识。

  “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用体积单位计量体积。

  小组活动,同组的同学合作,任意取几个1立方厘米小方块拼起来,说出拼成的图形体积有多大,再用1立方分米的方块拼起来,说出拼成的图形体积有多大。

  “练一练”第3题,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小结: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体积就是多少。

  三、反馈练习

  1、填空(第2题)

  2、摆一摆(第4题)

  3、摆一摆、想一想。(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用12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把你摆的情况记录下来,看你能发现什么?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体积(立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把这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一下,你学到了什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具:

  长、正方体模型、课件、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长方体模型,您能告诉大家这个长方体体积是多少?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吗?

  教师演示,学生感知这个长方体模型的体积(每层有4个,共3层,一共是12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就是12立方厘米。

  揭示课题:对一些不可以分割的长方体,我们有没有办法计算的他体积呢?(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学生按照要求用正方体搭出四个不同的长方体并编号。

  让学生观察,并作小组交流。

  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用了几个小正方体?不数,你怎样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和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的方法比一比。

  根据所搭的长方体填表:(表格略)

  根据表格,引导分析,发现规律。

  比较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计算小正方体个数的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和他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再次探索,验证猜想

  出示例题10,让学生摆一摆,再数一数,看看一共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课件演示,组织交流,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刚才的猜想是否一致?

  如果让你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说出要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引导概括,得出公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

  交流的出结论: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宽高,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V=abh

  启发引导。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你能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让学生尝试,再交流得出结论: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

  应用拓展,巩固练习

  做“试一试”

  先指名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独立计算。交流时先说说公式,再说说怎样列式。

  做“练一练”第1题。

  观察题中的图形,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在独立完成。

  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选择几个式子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口算。

  课堂作业:做练习四第2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四第1、3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3

  自学预设:

  自学内容自学P43内容

  指导方法自学P43

  思考:

  1、底面积是什么?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是怎么求的?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怎样?

  尝试练习试着完成P43的做一做的第2题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统一。(完成P43内容及P45第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并会灵活地应用公式进行体积计算。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

  通过预习你观察到到了什么?

  生:图中画阴影部分的那一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师强调:这个面是由摆放的方式决定的。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2)怎样求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即S=ab)怎样求正方体的底面积?(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即S=)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统一

  思考:我们能不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公式呢?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棱长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3.练习:

  完成P43“做一做”第2题。讲解:“横截面”通过实物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他的实际意义,懂得一个物体平放,立体图形的左面和右面就叫做横截面,如果竖起来,横截面就成了底面。所以

  三、巩固练习:完成P45题8。

  四、练习拓展:

  1.计算:

  2.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0.15,长2m。5根这样的木料体积一共是多少?新课标第一

  3.有100块底面积是42,高6cm的立方体石块。这些石块的体积一共是多少?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的和是48cm,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提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5立方厘米)

  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

  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体积

  1.拼摆长方体: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

  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体积相等)

  不同点?(数据不同)

  为什么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

  12个1立方厘米)

  教师引导: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

  3.

  第一组: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

  一排摆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

  第二组: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一排摆出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3排→摆2层

  第三组:想象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说出体积.

  一排摆出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4排→摆2层

  思考: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

  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教师: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公式可以写成:

  板书: V=abh.

  出示投影图:

  4.自学例1.

  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7×4×3=84(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84立方厘米.

  (二)正方体体积.

  1.

  教师提问: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变成了什么图形?

  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求出来吗?

  2.练习 棱长为2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2×2=8(立方分米)

  棱长为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4×4=64(立方厘米)

  3.归纳正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板书: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V表体积,a表示棱长

  V=a·a·a或者V=

  4.独立解答例2.

  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米3)

  答:体积是125立方分米.

  (三)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

  学生归纳: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

  b,h都变为a.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表.

  ① ( )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② ( )

  ③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

  ④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分米.( )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知识?谁来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1.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7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提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5立方厘米)

  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

  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体积

  1.拼摆长方体: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

  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体积相等)

  不同点?(数据不同)

  为什么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

  12个1立方厘米)

  教师引导: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

  3.

  第一组: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

  一排摆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

  第二组: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一排摆出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3排→摆2层

  第三组:想象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说出体积.

  一排摆出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4排→摆2层

  思考: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

  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教师: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公式可以写成:

  板书: V=abh.

  出示投影图:

  4.自学例1.

  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7×4×3=84(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84立方厘米.

  (二)正方体体积.

  1.

  教师提问: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变成了什么图形?

  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求出来吗?

  2.练习 棱长为2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2×2=8(立方分米)

  棱长为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4×4=64(立方厘米)

  3.归纳正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板书: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V表体积,a表示棱长

  V=a·a·a或者V=

  4.独立解答例2.

  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米3)

  答:体积是125立方分米.

  (三)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

  学生归纳: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

  b,h都变为a.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表.

  ①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③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④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分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知识?谁来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1.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7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5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同学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括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

  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用具: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

  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同学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同学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局部。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身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局部,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局部。

  2、体积单位:

  (1)、讲:丈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丈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丈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 2)、认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认识立方分米: (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认识立方米:

  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

  小结: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

  (6)、比一比:

  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丈量单位?(板书)

  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别:

  (7)、练习:

  ①说一说:丈量篮球场的大小用(

  )单位。

  丈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

  丈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

  )单位。

  ②、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

  ),外表积是(

  ),体积是(

  )。(你想怎样填?)

  ③、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外表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外表积大。(

  )

  3、体积初步认识:

  ①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A 、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4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

  B、说出下面物体的体积(3个体积单位,4个体积单位,)

  C 、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体积是3立方厘米的物体。摆出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物体。

  D、小结: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

  ②动手摆一摆:

  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 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课后小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进一步构建体积的空间观念 。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蛋糕盒和粉笔盒)

  哪个物体体积大?

  2.(课件出示:2组长方体)

  哪个长方体体积大?

  出示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 这一环节通过从生活中引入的蛋糕盒和粉笔盒这两个长方体的常见实物之间的比较,和两组长方体图形之间的比较,让学生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吗?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索欲,并引出学习内容。】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同桌合作,用桌上的12个小正方体搭出一个新的长方体。

  2.观察分析:小组合作,借助搭建的长方体,完成实验报告。(课件)

  思考: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3.分组讨论,尝试归纳: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4.公式验证:一块长方体积木的长为6cm,宽为5cm,高为3cm,求出它的体积?

  长方形的体积可以用字母V表示,长、宽、高分别可以用所a、b、h表示,字母表达式是什么?(课件)

  出示板书:V=abh

  5.实例应用:

  学校需要在新校区新建一个长方体的司令台,要求长为8米,宽为5米,高为2米,需要多少立方米的建筑材料?

  6.练习:(课件出示)

  求长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7.尝试解题,迁移推导: (课件演示)

  如果缩短长方体的'高,它就变成了什么?它的体积是多少?怎样计算?

  汇报: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出示板书: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v表示体积,字母a表示棱长。字母表达式是?

  出示板书:V= a3

  练习:13 33 103 0.53 n3 (理解 “ a3 “ 的具体含义)

  8.练习:

  (3)求正方体体积?

  (4)小巧有一个饼干盒,它是一个棱长15cm为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9.归纳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出示板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分组讨论”这样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完善。结合课件的演示,运用知识迁移把计算长方体体积变成计算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体积,很自然地过渡到求正方体的体积。由具体计算感知长方体体积公式类推出正方体体积公式。形式上更多变,学生更感兴趣。】

  三、巩固练习(课件)

  【巩固练习的练习题设计成表格形式,是从直观转换成了抽象,力求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同时利用多样的题形,把基础认知与创新能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形成技能的目的。】

  四、动脑拓展:(课件)

  把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装入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2.5厘米的长方体盒子,装满整个盒子最多能装几块?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提升,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是源于生活,并要回归于生活的,并通过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尝试创新意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7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页例11和“练一练”,练习四第4-8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沟通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公式,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公式,会用次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5米、宽4米、高4米

  (2)棱长5厘米

  2、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二、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通用的体积计算公式

  1、出示例11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对照公式,问:这里的长×宽和棱长×棱长分别求的是什么?

  你能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吗?怎样求它们的底面积?

  2、小组讨论;如果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能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吗?怎样求?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如果已知正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是否也能求出正方体的体积呢?怎样求?教师板书完整。并用字母公式表示。

  3、完成“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先计算底面积再计算体积。

  第2题,问: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利用哪个公式来计算体积?

  学生各自计算,指名板演,共同评议。

  三、巩固提高

  1、做练习四第5题

  学生分析后独立计算,集体评讲。

  2、做练习四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3、做练习四第7题

  读题理解题意,用方程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4、8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8

  教学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具运用:

  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二、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9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利用公式正确进行计算。

  1.2过程与方法:

  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提出问题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产生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2掌握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教学难点:

  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一个长方体拼制模型(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每组24个边长1立方厘米的小木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下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长:8厘米长:6分米长:8厘米长:12米

  宽:4厘米宽:2.5分米宽:4厘米宽:10米

  高:5厘米高:10分米高:4厘米高:1.5米

  2、下列图形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3、怎样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新知探究

  1、长方体的体积。

  (1)活动一:

  师:郑老师在每个4人小组都放了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和一张学习单,下面我们将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首先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

  A、四人小组合作用12个小正方体摆形状不同的长方体;

  B、每摆出一种请在学习单上做好记录,然后再摆下一种;

  C、摆完后想想你发现了什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D、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反馈,学生汇报,生每汇报出一种情况,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板书: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只要用每行的个数乘以行数,得到一层所含的体积单位数,再乘以层数,就能得到这个长方体所含的体积单位数。

  板书:体积=每行个数×行数×层数

  师:刚才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体摆出的长方体体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郑老师刚才也摆了两个,不过体积比你们大多了,但是要看懂郑老师的长方体必须发挥一下你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课件出示)

  你知道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说,师填表)

  (2)活动二:

  师:四人小组合作,你们能摆出一个体积更大的长方体吗?

  预设:长5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

  生:长宽高,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所以,每行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行,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2、下面的长方体,看它包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并指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观察上面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

  第一个:5=5×1×1

  第二个:15=5×3×1

  第三个:12=3×2×2

  通过上面的关系式,可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V=a×b×c。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3、正方体的体积。

  因为正方体的性质,所有的棱长都相等,所以,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V=a·a·a。

  a·a·a也可以写作a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般写成V=a3。

  三、巩固提升

  1、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V=abh=7×3×3=63(cm?)

  V=a3=4×4×4=64(cm)

  2、求下列长方体的体积。

  8×4×5=160(cm3) 6×2.5×10=15(dm3) 8×4×4=128 (cm3) 1.5×10×12=180(m3)

  3、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石碑的高是14.7米,宽是2.9米,厚1米。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解:V=abh

  =2.9×1×14.7

  =42.63(m?)

  答:这块石碑的体积是42.63立方米。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0.23=0.2×0.2×0.2。( √ )

  (2)5X3=10X。( × )

  (3)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43=12(立方分米)。( × )

  ( 4 )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分米。( × )

  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8立方分米,长8分米、宽4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8÷8÷4=1.5(分米)

  答:它的高是1.5分米。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长10厘米,宽8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96÷4=24(厘米) 24-10-8=6(厘米)

  10×8×6=48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480立方厘米。

  7、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鱼缸,长8分米,宽6分米,高7分米,制作这个鱼缸共需玻璃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鱼缸的体积是多少?

  (8×6)+(8×7+6×7)×2=244(平方分米)

  8×6×7=336(立方分米)

  答:制作这个鱼缸共需玻璃244平方分米。这个鱼缸的体积是336立方分米。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

  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10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正确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

  ①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子捆着的石头一块,沙土一堆;

  ②长方体、立方体积木各一块;

  ③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各12块;

  ④用木条制成的1立方米的棱架一个;

  ⑤投影仪。

  2、学生准备: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如白色的奎逊耐木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新课

  1、教学体积概念。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叫周长,什么叫面积,那么什么叫体积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大家要注意观察看谁观察得仔细,能发现新知识。

  教师拿出盛有半杯红色水的玻璃杯和用绳子捆着的石头一块,用手提绳子将石头浸人玻璃杯的水中。

  教师:注意观察放入石头后水面有什么变化。

  教师将石头提起,再放入水中一次。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学生:放入石头,水面上升。

  教师:把石头放入水里后,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

  请几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放入水里后,使得石头和水所占的空间变大了,所以水面就上升了。

  教师: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大家还要仔细观察,动脑筋思考。

  教师把玻璃杯里的水倒掉,装入满满一杯沙子。然后把沙子倒出,放入一块长方体积木,请一位同学来再将沙子装入玻璃杯,然后让学生说出实验的结果。

  学生:沙子多出来了。

  教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沙子会多出来呢?

  让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概括。

  教师:因为这块积木占有一定的空间,积木放到杯子里就占据了杯子的一部分空间,所以沙土就装不下了。

  让学生理解了上述的话以后,教师再进一步讲解。

  教师: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比如教室占据了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又占据了教室里的一部分空间;课本、文具盒占据了书包里的一部分空间;等等。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教科书第11页中间的图:一个墨水盒,一个电冰箱和一只水果盒。

  教师:观察这幅图,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一些?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小一些?

  指名让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那么,这幅图里的三个物体,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小?

  让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要求: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小吗?让几名学生说一说。

  然后教师总结:物体所占的空间越大,它的体积就越大。这两堆木块的每一块都是同样大的,因此哪一堆的木块多,哪一堆占的空间就大,体积也就大。因此我们说,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教学体积的单位。

  教师: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那么怎样计量体积呢?用什么计量单位呢?我们学习过计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各有哪些?

  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分别板书在黑板的左侧,并分别标上“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教师:同样,计量体积时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把体积单位板书在黑板的右侧,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对应处,并标上“体积单位”。

  教师:我们来看看这些体积单位的大小是怎样的。

  教师让学生每人拿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用直尺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教师也举起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教师:大家手里拿着的都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我们的手指头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手指比试一下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

  接着,教师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教具。

  教师:这是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谁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1立方分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用1立方分米教具与粉笔盒比较。)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比试1立方分米的实际大小。(用两手空抱拳,取1分米高度,其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教师拿出1立方米的棱架教具。

  教师:这是棱长1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1立方米。)对!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米。

  教师把棱架放到教室的一角,让学生看一看1立方米的体积有多大。

  教师:1立方米的空间大约可以容纳8名小学生。

  教师请8名学生钻进架子里,半蹲着,充满棱架。让全班同学体会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教师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立方米是较大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是较小的体积单位。

  教师:我们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右图:

  教师:右图中的长方体是由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它的体积是多少?

  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教科书第31页“做一做”第2题的图。

  教师:这两个图形都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谁能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让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图形的体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5题。

  让学生拿出24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摆完以后,请几名摆的长方体形状不同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所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教师提问。

  教师:他们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一样吗?他们摆的长方体的体积是相同的吗?

  (启发学生发现大家所摆出的长方体的形状不同,长、宽、高也就不同,但是体积都是相同的。)

  教师再提问: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所含有的体积单位是一样的。)

  四、小结(略)

  五、作业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长、正方体,1厘米3的立方体24块,1分米3的立方体一块,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学具:1厘米3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厘米3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 4个 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 4厘米3。)

  教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呢?

  教师: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的体积。

  (1)教师:请同学取出12个1厘米3的小正方体。问:它们的体积一共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这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同学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然后分别请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问: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即形状不相同而体积相同呢?

  (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12个1厘米3。)

  教师: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

  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

  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厘米3的正方体。

  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

  (2)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

  学生说出摆法和体积后。请看电脑动画图像:

  一排摆出4个1厘米3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

  教师板书:

  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学生操作,看电脑动画图像。教师板书:

  3(厘米) 3(厘米) 2(厘米) 18(厘米3)

  教师:想一想,如果要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该如何摆?体积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电脑图演示。然后板书:

  5(厘米) 4(厘米) 3(厘米) 60(厘米3)

  教师: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教师: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公式可以写成:

  板书:V=abh。

  出示投影图:

  (3)例1(投影片)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口答,教师板书:7×4×3=84(厘米3)。

  答:它的体积是84厘米3。

  练习:(投影出题,学生口答。)

  一块水泥板,长5分米,宽3分米,厚2分米,这块水泥板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5×3×2=30(分米3)。)

  2.正方体体积。(1)请学生看电脑动画录像:

  长4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长缩短一厘米(图上从右边去掉一排)。教师: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变成了什么图形?

  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求出来吗?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3×3×3=27(厘米3)。

  投影出一个正方体图。(可以用翻页变换它的棱长。)

  问:①棱长为2分米,求它的体积?②棱长为4厘米,求它的体积?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2×2=8(分米3),4×4×4=64(厘米3)。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具体的正方体的体积了,能说出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V表体积,a表示棱长,公式可写成:V=a·a·a或者V=a3。

  (2)例2(投影)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53=5×5×5=125(分米3)。

  答:体积是125分米3。

  做一做:课本34页1,2题,请4位同学用投影片写,其余同学写本上。集体订正。(3)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字母公式。

  教师:请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相同还是不相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b,h都变为a。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课本P35练习七:2,3。

  2.口答填表: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0.23= 0.2×0.2×0.2; ( )

  ②5x2=10x; ( )

  ③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43=12(分米3); ( )

  ④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分米3。( )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1.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

  2.作业:课本P35练习七:4,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12

  教学目标:

  1.强化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用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说出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板演练习

  独立计算,交流时,关注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与帮助。

  三、课堂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部分学困生,重点提醒他们运用计算公式解决以上问题。

  学生分析,归纳可能出现的错误。

  四、课堂分析:

  (1)找规律:

  指导学生应用体积的单位进率,来判断,第一组不相等的数是多少?先让学生找一找,再让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

  (2)填上适当的单位:

  交流时,让学生比画以上物体的实际空间大小。

  (3)板演练习

  分组练习,然后由小组组织讨论,校对答案。

  五、这堂课你练习中有什么收获吗?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分析:

  引导分析: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它们的体积吗?什么是体积?

  哪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大,也就是说它的体积大?你又如何确定它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呢?

  用数的方法。

  怎么数?

  二、课堂练习:

  另见:P53页9----10题。

  教师巡视指导

  9: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再说说解题思路,即先算出一箱汽油的容积,再计算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10、本题在于让学生理解,要用多少铁皮实际上就是求水池的表面积,最多可以盛多少水,就是求体积。

  三、机动:课堂实践作业

  四、课后作业;见伴你成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13

  一、设计理念

  “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发展数学考虑。”是空间与图形板块教学的基本和重要的目标。因此,在本课的公开课教案中,体积的计算方法是显性目标,空间观念和思维的发展是隐性目标。怎样系统而有步骤的渗透思想方法,怎样有层次有目的地推进空间观念和能力的发展是本课的着眼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2、能力目标

  在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同学动手操作能力、笼统概括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过程设计

  1.谈话引入,设疑导学

  (1)提问:我们已学过的求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是什么?

  (2)设疑:要知道一本字典的体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教室的空间呢?有更好的方法吗?

  (3)揭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引导同学对切割后数单位体积个数的方法进行反思。在求字典体积和教室体积的实际问题中方法受阻,又引起同学的思“变”,正是因为这里的“变”,才激起同学探究的热情,实现最后的“通”,即明白方法间的通连,实现思维的通达。

  2.合作探究,学得方法

  (1)任意摆出长方体,数出体积

  活动: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任意摆出几个不同的长方体,数出体积,填写表格

  长方体

  每排个数

  每层个数

  层数

  总个数

  交流:各小组汇报展示。

  提问:“每排个数、排数、层数、总个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同学对已有经验知识重新解读,从初始的数体积中去探寻更新、更省算体积的方法。从而明白数是算的依据,算是对数的发展。同学先摆再数的活动中,充沛认识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与体积之间的关系。直观的模型,具体的操作丰富了同学的体验,让同学在有效的活动体验中学得方法,实现能力的内化。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14

  教学要求

  在理解底面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底面积。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指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投影显示)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观察。

  (1)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各表示什么?(将复习题中的图用投影显示出“底面积”)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棱长

  2.思考。

  (1)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sh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后,学生讲评。

  2.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把这根木料竖起来实际上就是什么?再让学生做后学生讲评。

  3.做练习七的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课堂

  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10、11、12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15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已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探索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直棱柱体积的通用公式。

  练一练和练习六第48题,先直观看图计算,再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与前面所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不同和联系,在比较中巩固上述公式的推理过程,然后在练习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较、讨论、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体积计算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书学得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观察直观图形,认识并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积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找出这两个图形的底面分别是哪两个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图中涂色呈现出底面。

  提问:这两个图形的底面积是哪两个面的面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底面积定义。

  再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计算公式。

  [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探索底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体现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二、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

  1、提问:我们前面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体积公式

  2、谈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提问:在小组中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相应整理

  4、请同学们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都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活动。在这里,先把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借助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凭借他们自己的经验,在小组中充分交流、合作,在探索、比较中充分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推理过程。]

  三、分析、比较加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理解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⑴、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⑵、讨论:这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

  2、出示练一练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中,关注这种计算公式与原来计算公式的不同与联系,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练习六第4题

  ⑴、借助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的实际含义

  ⑵、使学生明确所占空间就是储物柜的体积

  ⑶、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用底面积高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感受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2、做练习六第5题

  ⑴、结合图让学生指一指这根横截面的`位置

  ⑵、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将这根木料竖起来,木料的横截面就是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木料的长与竖起来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可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评: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这一方法,理解用横截面面积长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3、做练习六第6题

  ⑴、使学生明确黄沙铺成的形状是长方体,铺的厚度是长方体的高

  ⑵、明确要求用方程解

  [评:这是一个在长方体沙坑铺黄沙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长方体的体积以及长和宽(或底面积),求它的高,既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做练习六第7题

  ⑴、弄清题中两个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⑵、引导学生寻找计算花坛所占空间大小以及花坛内泥土体积所需要的条件

  ⑶、提示:从里面量,花坛的高没有变,但底面正方形的边长只有1.3-0.32=0.7(米)

  [评:通过让学生计算花坛所占的空间和花坛里有多少泥土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体积和容积的不同意义。]

  5、做练习六第8题

  ⑴、合理选择相应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⑵、独立思考,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通过跑道上铺三合土和塑胶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解决有关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激励评价,问题延伸

  谈话: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知道的?回家后选择你身边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测量并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计算它的体积。

  [评:课堂总结不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相关文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02-27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03-0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15篇03-2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05-1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2-27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4篇06-27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5篇01-0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09-17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