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7 18:01: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这篇选学课文是一以写景为主,以景抒情,展开联想,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的散文,课文在描写杭州西湖的春景时,抓住一个"绿"立意新而深,语言形象、生动,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和教育。

  2.全文短小精湛,只有三个自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游西湖的总感觉,作者把西湖景色的特点概括成一个绿字,醒目地突现出来。这个绿字吸引我来到西湖边,使我流连忘返。2、3自然段课文围西湖的绿展开,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的特点。写灵隐的绿,绿得"苍翠欲滴",绿的发黑,绿的发蓝;而花港观鱼的绿,则绿的鲜,绿的亮。只觉的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这样的清晰的结构,这样生动的抒情,适宜于朗读,也适宜于列提纲背诵课文。

  二、教学目标

  1.会列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描写绿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

  4.感觉西湖景色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列提纲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按课文内容的先后,扫地点的转换,抓住有关景物特点的词语列提纲,理解描写绿的.词语。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权、投影、词语片。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这是一篇远选学课文,节选自宗的散文《西湖漫笔》。节选时有改动。我们准备用一节课完成学习任务。

  本文课题只有一个字"绿"。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什么的?(板书课题,作简短谈话)。

  2.自学课文。边读边学习字词,读通课文,作自学检查:

  (1)扫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注意有否加字,字音是否读准。

  (2)检查生字:叮(dīng)婷(tíng)宛(wàn)读准一个前鼻音,两个后鼻音。)

  (3)检查是否按查字或联系上下文学懂了词语。重点是:流连忘返、苍翠、心旷神怡、婷婷、宛转。(如有其他词语学生不懂的,也可以讨论。强调学生自己学懂。

  3.理清课文脉络,把本文分成两部分来学。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讨论:"它"指的是什么?(西湖的美景)西湖春天的美景那样地使"我流连忘返。那么,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我流连忘返呢?从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了解西湖的绿,体会到了西湖的绿,进而认识到绿的意义。本文为什么要以绿为题(杭州西湖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以满目绿,一个引站千个爱西湖、爱祖国河山的读者的心。)

  (2)说说作者是如何具体领略这个绿字的(学生轻声自由读2-3自然段。也可放录音,让学生轻轻跟读)读后想想,回答问题。

  4、根据上面的讨论,你能否给课文分段如何分?(分作两段。第一段(1自然段):总写作者游西湖,领略到一个绿字。第二段(2、3自然段)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

  的不同特点。表现了本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特点。)

  5。根据单元:列提纲、背诵课文:的训练重点,我们已经按要求学会了背诵三课文。同样,我们也要用"列提纲的方法背诵这课文,而且要更好地背诵。

  (1)指名抓主要词语背诵第一自然段。

  (2)学生背诵课文第三产业自然段。

  ①先指出作者游灵隐看到的景物,默读课文。

  ②再划出写这写这些景物"绿"的词语,读读课文。(灵隐:满目是绿,道路两边……苍翠欲滴,似……也是绿的;飞来峰上,有的……有的……峰下小路……直绿到……;冷泉亭下……在一片绿色之上……)

  ③以引读法牢记写绿的段落,为背诵作准备

  (3)学习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①自学。根据本段特点,划出作者游花港看到哪景物?指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看到的事物,哪些地方写了联想的(师生讨论。看到的:绿叶、水珠儿、想到的:鲜亮生命力。)

  ②引读法朗读第3自然段。(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联想的)。

  6、指导给课文列提纲。(提纲上有:地点、景物、有关景物特点的主要词语。重点2-3自然段。

  7、按提纲背诵课文。(主要背诵2、3自然段)背诵过程是:每人轻声试背,同桌同学互背,指名背加评议,全体齐背。)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的"注意课文中的人物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想想这些言行反映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是"写出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反映了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读与写联系紧密。"习作内容"有两项,第一项是提供了一段话,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这项习作训练是第二项"独立作文,在文中写出人物的语言、行动"的过渡。第二项训练写"我熟悉的人"是这次习作训练的主要内容。

  "习作提示"的主要意思是要注意写人的语言、行动和人的思想品质的关系。写人的语言和行动要有所选择,不能什么话、什么行动都写。否则所写的语言和行动是毫无意义的。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写人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的方法。

  2懂得人的语言和行动跟人的思想品质的关系,初步学人根据人的思想品质选择春的语言和行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记叙一件事的过程中,注意"写出人的语言和行动,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选准一件事,比较准确地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四、教学准备

  有意识地观察一个人,注意他说话做事的特点细心体会他的品质特点,想想哪件事最能反映他的品质特点。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写出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2懂得人的语言、行动与人的思想品质的`关系。

  3完成"习作内容"第一项,填写人的语言和行动。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读题,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关健词是什么?

  哪些人称得人是自己熟悉的人?

  为什么要强调写我熟悉的人呢?(因为只有自己熟悉人,才能了解他的特点,写好他的特点,写好他的语言和行动。)

  怎样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先回忆一下这个单元学过的课文。

  2复习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

  (1)出示三篇课文的提纲,讨论这三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通过人物的言行,体现人物的品质特点。

  不同:《忆铁人》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写清一件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我是你的儿子"》和《"私熟先生"》都是直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2)读读《忆铁人》课后习题2中的句子,说说体现了铁人怎样的品质特点。

  3阅读课文,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和内容。

  (1)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2)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要注意什么?

  (3)完成"习作内容"第一项练习。

  ①根据上下文意思,在空白处填上表示赵书杰语言和行动的句子

  ②评议:所填的句子,想像是否合理?语言和行动能否体现赵书杰的特点?

  ③学生修改自己所填的内容。

  ④连起来读这段话。

  4确定自己要写的人和事,明确自己要表现他什么思想品质。

  (1)说说自己准备写谁,写什么事,反映他的什么思想品质。

  (2)在这件中,他的哪些语言最为感人,最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5学生任选一种形式,列提纲开始作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基本完成作文,交流,评议部分学生的作文,指导学修改作文。

  (二)教学过程

  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了解写作情况。

  2指名读作文,评议:描写语言、行动的句子是否写出人物的特点。

  3学生修改作文

  4学生誊抄作文。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3

  一、教材分析

  1.本文是一首描写形象、富有儿童情趣的抒情诗。诗句索切地诉说也少年儿童对时光老人的感激和对老人赠送的礼物的珍爱之情,表达了他们珍惜时光,奋发努力的决心。读了这首诗,能帮助学生树立时效观念,从少养成惜时的好习惯。这首诗诗句较整齐,读来琅琅上口,是进行感情朗读训练和背诵训练的好教材。

  2.全诗共7小节,可分两层意思。第一层(第1—3小节);写孩子们感谢时光老人带来美好的春天,带来新一年的大好时光,使天地间充满生机,人间充满希望;第二层(第4—7节);写孩子们向时光老人保证要珍惜这份礼物,爱惜时间,不负期望,全诗各小节意思联系紧密,从喜春迎新,到重时惜时,最后到自觉争分夺秒,层层紧扣,中心鲜明。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淙",理解6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悄悄""准能"造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感受时间的`珍贵,初步懂得惜时的重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全诗的学习,发展学生想像能力,感受时间的珍贵,树立时效观念,养成惜时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中心句"这份珍贵的礼物赛过黄金"。

  四、教学准备:小卡片、课文录音及有关惜时的格言。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3.完成作业本1、2、3题。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每过一个生日都意味着自己长了一岁,人们十分重视生日,长辈和伙伴常会在你生日时,送给你生日礼物,你会得到许多自己喜欢的珍贵礼物。可你想到过没有,在这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时光老人的礼物》。(揭题、板书、读题)学习这首诗,你对问题一定会有十分正确的认识,会有一个圆满的答案的。

  2.再读课题,听录音。

  课文中不多不少,出现了10个"你"。"你"是谁?课文中出现了5个"我们",又是指谁呢?那么这首诗是谁向谁诉说心里话?让学生说说。("你"指时光老人,从课题和一个句子"相信我吧,时光老人"可以看出:"我们"指千千万万红领巾,少年儿童。因而这首诗是千千万万红领巾在向时光老人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3.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1)读准生字"淙",别"秀才认字认半边"把它读成"zōng"而应读成"cóng"。

  (2)理解词语,以"读读写写"中的7个词语为主。也可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其他词语,如:"原野""珍贵""赛过""汇报""准能"等。

  4.在听音及自已读读诗歌时,让学生体会一下,准备回答,时光才人带给"我们"什么礼物?

  5.朗读全诗,分清层次。

  (1)时光老人带给我们什么礼物?

  ("美好的春天""一年的大好时光")

  从哪几个句可以看出?(第三小节两个句子。)课文哪一个部分写了这一内容?(第1—3节)让学生读一读。

  (2)指名读第4—7节。时光老人的礼物那么珍贵,孩子们怎么对待这份礼物?(爱惜时间,不负期望)

  (3)划分层次。课文(全诗)可分两层:

  ①第一层(1—3节):孩子们感谢时光老人带来美好的春天,一年的大好时光,使天地间充满生机,人间充满希望。

  ②第二层(4—7节):孩子们向时光老人保证:珍惜这份礼物,爱惜时间,不负期望。

  (4)进一步理解"珍贵"。比较近义词:珍贵、珍惜,完成以下作业,填空:

  珍贵的()珍惜()爱惜()

  ()()()

  ()()()

  (5)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读好诗句的重音、停顿、韵律)

  ①出示第1节(板书或投影)标上符号练习:

  你把东风/带给树枝,让小鸟/快活地蓝天;

  你把青草/带原野,让千万朵鲜花/张开笑脸。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

  ②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划朗读符号。同桌对读检查。

  ③学生自由朗读后面几节。练习后,当堂比塞。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④齐读全诗。

  6.完成作业:作业本1、2、3题。回家搜集有关惜时格言。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层读议,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训练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3.完成作业本4—6题。

  (二)教学过程

  1.齐读第1课时完成的作业本上第1题。

  2.指名回答作业本第2题。揭示第3题规律,扩大运用落围。

  "东……西……"表示"这里……那里……"

  "没……没……"表示用在两个近义词前,强调"没有"。

  以上两组练习均匀为词语的变格使用。

  3.分层读议。

  (1)阅读第一层(1—3节)

  ①齐读第一层。

  ②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时光老人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一切。

  ③重点读第3节,说说这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第3小节是承上启下的小节,前两行总结上文,后两行启示下文。)

  理解中心句:"这份珍贵的礼物赛过黄金。"这份珍贵的礼物是什么?(时光)"时光"的近义词是"时间""光阴"。

  为什么时光那么珍贵,赛过黄金?"赛过黄金"即"胜过黄金""超过黄金"。(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④指导背诵1—3节。(让学生注意理解并记住每一句写什么,抓住关键词。)

  (2)阅读第二层(4—7节)。

  ①出示思考题:为什么说时间老人是严酷无情的?

  读4、5节,讨论。(时光老人是很公平的,365天谁也不多谁也不少,安排得好,时间才有价值,否则便会虚度年华。)

  引导学生举生活中实例加以印证。(不珍惜时间的人就要落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代,到头来一事无成。)

  学生交流珍惜时间的格言。

  ②我们知道了时间是那么珍贵,该怎样做呢?("不会浪费一分一秒")

  ③理解:"当每天晚上撒下一张日历,我们准能响亮地向祖国汇报。"(每天都无愧一这比黄金还珍贵的时光。)

  ④第6、7小节写出了少先队员的决心和誓言。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响亮地向祖国汇报?

  联系自己实际谈谈惜时的打算,今后怎样合理地安排、利用时间?

  ⑤指导背诵4—7节。

  4.背诵全诗。

  5.作业:作业本4—6题。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了角文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是本单无的阅读训练重点。通过这篇课文学习的学习,初点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此种文章的方法。

  说明文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常为说明自然、社会、生活等某一方面的常识;二是常用说明和记叙的表达方式,少有描绘和抒情,数字、举例、比较等手法用得较多;三是结构清晰。多数段落有概括性句子,其余各句均围绕这一句子的意思展开;四是语言准确、简洁、逻辑性强。《太阳》就是一篇说明文,学习后,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新闻记者说明文的方法。

  2.教材特点

  本课文主要介绍关于太阳的一些常识,包括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关系两个方面。所以,全文可分两段。

  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写太阳有远、大、热三大特点。每个自然段各说明一个特点。写太阳的三个特点时,作者采用了数字、比较等说明法,其中"估计是……"等语言,也正是说明文讲求语言准确的体现,因为说明有关太阳的一些数据有的不可能去实际侧量,只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估算。

  第二段(第4至8自然段)写太阳与地球、人类关系密切。全段采用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写。说明时,多处采用了正面叙说和反面叙说相配合的方法,同时也用了许多关联词语,使说明更具说服力,意思更通畅。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2个生字,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造句

  3.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4.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并学习阅读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说明方法,初步体会其作用,并通过朗读,培养准确精密的语感。

  四、教学准备:写有句子训练的小黑板若干。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2.学会生字,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太阳远的特点,并感知运用数字和比较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学习"提示"

  (1)上个单元,我们学的课文是按什么方法按排材料的?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哪种安排材料的方法?

  (2)自学"提示"。

  (3)"事物的几个方面"是什么意思,能举例说明吗?

  2.分段。

  (1)自由读课文,课文介绍太阳,写了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2)讨论归纳:太阳离我们很远,体积很大,温度很高,这些都是写太阳的特点,属于同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写太阳和地球,人类的关系。

  (3)按这两方面材料给课文分段。

  3.检查自学情况。

  读准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说说这些词的意思:生存繁殖地层水蒸气估计再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题。

  4.学习第一段中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

  (1)学生讲述"后羿射日"的传说,后羿能把太阳射下来吗?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回答。

  ①"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陈述句。

  ②"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其实"换个相近意思的词是什么?1.5亿公里到底有多远呢,找出文中的语句来体会。

  ③"差不多"是什么意思?这儿为什么要用上"差不多"?还有哪些词说明到太阳上去只是一种假设?

  小结:课文用了"如果……就……""就是……也要……"这两组假设词,进一步说明太阳离我们远。

  (2)齐读第1自然段,归纳写作方法和学习这一段的学法。

  ①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②叙述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增加说服力?

  ③学法:找出特点抓总起句体会说明方法

  5.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2、3自然段,了解太阳大和热的特点。

  2.学习第二段,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3.进一步感知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回顾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

  2.学生自学2、3自然段,并完成相应练习;

  (1)给加点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①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平不大,实际上()它可大得很。

  ②太阳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2)给句子换子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①跟太阳比,地球还不算是小东西吗?

  ②太阳的表面温度6000度,钢铁碰上了,还能不变成气体?

  (3)填空

  太阳离我们有()公里远,它很大,要()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它的表面温度就有()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倍,所以,它是个大火球。

  填写后,再说一说数字和比较方法在这段话中的作用。

  3.学习第二段。

  (1)理清脉络。

  ①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话。

  ②围绕这句话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讨论,归纳出:A太阳与动植物的生存、生长及人类吃穿用之间的关系;B太阳与云、雨、雪、风等自然估现象的关系;C太阳与防治疾病的关系。

  ③最后一个自然主要写什么?

  (2)细读,找出哪些事物与人类有密切关系。

  讨论归纳:动物--鸟兽虫鱼

  庄稼:粮食、粮食、蔬菜、水果、棉麻……

  植物

  树木:柴火、煤炭……

  ②课文是怎样来说明太阳与它们的密切关系的呢?

  讨论后归纳:正反面结合叙述,加强说明力。

  ③句式训练,照课文的样子,正反面互换说话。

  ④小结填空:

  因为()的生存、生长都离开太阳,所以,人类的()、()也离不开太阳。

  (3)细读5、6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说说云、雨、雪、风的形成。

  ②为什么说它们与人类关系密切?

  ③齐读5、6自然段。

  (4)自由读第7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人们是怎样利用矿产阳的?

  (5)小结,填空练习。

  因为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环境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有季节的变化,所以()()()()与人类关系密切。因为太阳光有极强的热量,有杀菌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利用它()、()、()、()。

  (6)学习第8自然段。

  ①默读后思考,这一段与上文有什么关系?

  ②找出两对反义词,想想这一段用什么方法来强调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的?

  ③抓住主要词语,试背这一段。

  4.完成课堂作业本3、4两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总结全文,进一步明确安排材料的方法。

  2.运用课后题中的词语,进行连词说话训练,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过程

  1.默读全文,填写表格,即课堂作业本第5题。

  2.交流表格中的内容,并修改。

  3.了解材料间的关系。

  (1)课文写了太阳的特点,又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有了什么联系呢?

  (2)交流归纳出:我们只有认识了太阳的特点,才能利用它为人类的进步造福;也就是只有认识他太阳的特点,才明白它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才会明白它对人类生存的巨大作用。

  (3)联系课文内容,用一句话具体说说太阳的特点与作用之间的关系。(回顾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

  4.小结阅读方法。

  在阅读按事物的几方面来安排材料的文章时要注意什么?讨论后划下"提示"中的语句,齐读。

  5.布置作业。

  选做一题:

  (1)读读课后题中的词语,选有这些词语写出太与人类的关系。

  (2)片断练习:《太阳,人类的伙伴》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3.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

  教学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师准备

  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三国,导新课

  师: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书或电视剧吗?(看过)那你最喜欢三国里的那些人物?(学生发言)

  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诸葛亮,谁能说说喜欢他的理由吗?(学生各抒己见)如: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等。

  今天咱们学的这篇课文也和诸葛亮有关。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大多数同学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和人物有些初步了解。老师抓住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再请大家自由的读读课文找出借箭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

  1.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理清借箭的原因(1—2自然段)经过(3—5自然段)结果(6—9自然段)

  (2)、概括课文大意。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

  师:难怪周瑜长叹一声(出示句子:“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呀!”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探究性学习作好了铺垫}

  三、合作探究,领悟神机妙算,感悟人物形象

  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中的那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

  1.学生默读课文把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

  2.小组互动,快速讨论、交流,准备汇报。

  3.全班互动,交流研究成果。引导品读感悟。

  ——算天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②但是光读这句,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出诸葛亮之所以敢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在三天前就算准了这场雾。)

  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齐读)”

  ——算人。

  (1)算到了曹操谨慎多疑。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抓住“笑”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说说诸葛亮在笑谁?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如:笑曹操的谨慎多疑,笑周瑜的自不量力,笑自己的神机妙算......根据诸葛亮不同的笑进而读出不同的语气)

  诸葛亮虽然笑着说,但他并没有把要说的话说出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诸葛亮会说什么(指导学生练笔写出诸葛亮没说的话。如: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因为他太谨慎、太多疑啦!周瑜想害我,太自不量力了吧......)

  (2)算到了鲁肃不会告密

  鲁肃虽是周瑜的心腹,但生性忠厚老实。就是因为诸葛亮对鲁肃十分了解,就算准了他不会告密(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算准了借箭的位置

  师:诸葛亮不仅能算天、算人而且还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引读:“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因为诸葛亮考虑周密,非常清楚借箭的地理位置,是他的巧妙安排。你们觉得诸葛亮怎么样?(神)

  难怪周瑜长叹一声:(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周瑜哪里不如诸葛亮?(通过与诸葛亮对比,感受周瑜形象:心胸狭窄,自不量力......)

  {设计意图:以文眼“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的`读去感悟语言文字,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使富有形象色彩的语言植根在孩子们的语言世界中。}

  四、总结全文,以读促读

  1.在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民族的化身,智慧的化身。

  2.如果同学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诸葛亮或三国中的英雄人物,课后再去好好地读一《三国演义》这部经典著作。

  {设计意图:由三国开课,又由三国结束,使整个课堂前呼后应,完整一体。并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继续读《三国演义》从而激发学生好读经典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1.从题入手,因题质疑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设疑。

  师:看了《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这一目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会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表现个体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3.发散思维,勇于探索

  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质疑:如果三天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落空了会怎样呢?问题一提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肯定大难临头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有的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一回诸葛亮很可能凶多吉少……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命运的预测,学生的看法虽然不同,但言之有据。教师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肯定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继续探究。

  4.教学中存有不足之处

  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6

  知识与技能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浓浓的乡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促进语言能力的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于“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的内容。(诗词、歌曲、故事等等)

  2.了解班级同学的一些特长,以便有利于自己策划活动。

  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么样策划才能把一次活动搞成功,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课时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古人就用诗句“举头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

  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既然大家都这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现在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吧。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投影)。

  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组长是小组策划的组织者,还要安排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同学汇报。

  3.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4.根据讨论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5.小结过渡:刚刚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都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我们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四、展示活动方案

  1.以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重点要说说怎么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班长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口语交际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的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在活动中我们有同学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让我们的家乡变的更美好。那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大胆的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2.想象家乡的新面貌。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会有怎样的感慨。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

  2.投影出示,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⒈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⒉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⒊自主阅读“趣味语文”,并能说出“趣”在哪里。体会锤炼文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难点:

  训练和规范学生的口语,能联系实际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表达情感的。

  教学准备:

  对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系统梳理小结。

  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歌曲及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回顾?拓展二(板书课题:回顾?拓展二)

  二、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⒈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⑶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⑷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⑸“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知道都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谈表达方法,读相关句段,这样做一是避免交流时语言枯燥,二是与文章紧密联系,加深对表达方法的体会。]

  过渡: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向我们诉说着思念家乡的情怀!家乡,真是人们心中扯不断的牵挂呀!请同学们默读本组的几篇课文,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三、回顾课文,交流互动

  ⒈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

  ⒉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⒊小组派代表发言。

  ⑴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⑵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⒋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⒌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整体回顾中进一步提炼表达方式,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一个基础;结合习作交流自己和同学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课时

  一、背诵古诗词,激活积累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三首,请大家先来背诵一遍。

  二、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⒈积累“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⑴请大家反复读这些诗句,想想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说说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如“故乡情”“浮云”“游子”“他乡”“家在梦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词,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

  ⑵熟读成诵。

  ⑶引入部分原诗朗读,鼓励学生搜集原诗读读背背。

  [通过自读感悟,诵读体会,以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⒉课外拓展。

  ⑴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好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课外收集到的描写思乡情的诗文。

  ⑵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⒈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⒉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⒊引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整首诗,以理解为什么用“敲”字好。

  ⒋这样的趣味语文故事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

  [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当堂训练:

  1、背诵诗句。

  2、背写诗句。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共有6道题。1、2题是词语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把成语补充完整,理解成语的意思,从而积累成语;给两个表示色彩的词后面上三个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组成词组,从增加词语的积累。3、4题是句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填表格把感叹句的意思补充得具体明白;在理解前后分名意义联系的基础上,选取有关关联词填空,画龙点睛确地表情达意。第5、6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按日出的过程给文分层,列背诵提纲,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按提纲背诵,给短文分段、写段意,概括全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会把指定的成语补充完整,并理解它的意思;会给"金灿灿"一表地色彩的词后面填上合适的词组成词语。

  2.能把感叹句意思补充具体明白,能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3.能给短文列出提纲,在熟读短文以后能根据提纲背诵。

  4.能给短文划分段意,写出段落大意,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给短文列提纲,在熟读短文后能根据提纲背诵。

  教学难点:用段意归并的方法,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准备

  小卡片、成语词组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1-4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答题步骤):①填上合适的字,把成语补充完整;②解所填字的意思③说说整句成语的意思。

  (2)完成作业。这些成语来自课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难点在于解释点字及整个成语的意思,学生有困难可查成语词库。

  (3)交流。帮助作业中有错误的学生改正错误,重点是所填字的意思,出示答案。澜:大波浪鸟语:鸟的叫声乐:愉快危:高千:形容数量多。

  2.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已知条件是表示色彩的词;要填的词是表示事的名称的词语(什么)。

  (2)完成作业。先让学生想想哪些事物是金灿灿的,红彤彤然后做书面作业。

  (3)交流。小黑板出示答案:

  金灿灿的谷子红彤彤晚霞

  桔子太阳

  油菜花炉火

  3、指导练习第3题。

  (1)说说要求。这道题是要把句子写得具体。明确要求后,可让学生读读《桂林山水》一文,想想如何写得具体的方法。(有的补充"程度"有的`补充打个比方)

  (2)独立作业,纠正

  4、指导练习第4题。

  (1)读题、审题。明确完成作业的关键前后两个分句意义上的关系,然后选用相应的关联词语填入空格。

  (2)尝试练习(1)题,读题后辨明前后句意义上的关系:漓江的水很静"因为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是果,应选"因为""所以"。

  (3)完成作业,交流出示答题:(1)(因为)(所以)(2)(不是)(而是)(3)(虽然)(但是)(4)(一)(就)(5)(不但)(而且)(6)(只有)(才)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5、6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5题。

  (1)读《日出》看看有几句话。

  (2)想一想这四句话分几层意思。

  (三层:第1句/第2句、3句/第4句)

  (3)讨论:为三层意思列提纲。(提出一个问题,帮助思考:太阳么样了?)

  ①太阳露出小半边脸。

  ②太阳使劲向上升,跳出海面。

  ③太阳放出夺目的光彩。

  (4)进行背诵:学生试背。

  2、指导练习

  (1)细细地自由读课文。同桌间可以轻声议论。然后完成作业第1题。教师指导作业有困难的学生。

  正确答案是:①B②A③A

  (2)再读课文,完成练习(2)。教师巡视时,重点指导第三段大意的语言组织。有一次富尔去做什么?发生了什么情况?受到了什么诏发?

  第2题答案:

  第一段落(第1自然段):富尔顿是美国工程师、发明家。

  第二段落(第2自然段):富尔顿小时只爱画画,不爱读书。

  第三段落(第3、4自然段)有一次富尔顿去钓鱼,小船遇到大风,他从实践中领悟到要学好科学知识。

  第四段(第5自然段):富乐尔顿奋发读书,后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船厂。

  第3题答案:富尔顿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他小时候爱画画,不爱读书。一次去钓鱼,小船遇上大风,从实践中领司到要学好科学知识,从此奋发读书,后来发现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船。

  (3)三读课文,把各段大意归并起来,完成练习(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把各段大意归并成主要内容时,既要做到表达的完整,又要注意文字的简练。如段意中每段都要提富尔顿这个名字,在连接主要内容时只要提一个,有时可用代词"他"替代,有时可省略。

  (4)交流反馈,纠正错误。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8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看图作文,要求"有顺序地观察画面,把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写出来。"习作提示第1点提示"观察要有顺序""从整体一局部""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第2点提示"想像要合理",由观察而想介像,这是本次作文新的知识、能力训练点,也是看图作文能不能化静为动,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关键。一般来说,学生平时去农贸市场的机会不多,生活实践少,而课文插图只画了农贸市场的一角,如果仅仅让学生看图作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本次习作训练前应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了解熟悉农贸市场。这样,学生才有想像的基础,才能展开想像,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说清楚,写具体。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有顺序地仔细观察画面,写出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

  2初步学会根据观察展开合理的想像。

  3初步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兴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展开合理的想像,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写具体写生动。

  四、教学准备:事前布置学生去农贸市场观察:

  ①环境规模。

  ②物品形状、颜色、数量、质量。

  ③人们的买卖活动。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阅读课文,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2看图,展开想像,概括写出市环境和熟悉的摊位、商品。

  3仔细观察画面,开始有顺序、有重点地描写图上两位摊主叫卖、称物的情景。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说说你看到的农贸市场是什么样子的?

  2自学课文,思考: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观察图画时要注意什么?

  3交流。(本次习作要求是有顺序地观察画面,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景象写出来。解释"繁荣人旺"。观察图画时要注意:)

  ①有顺序,②要仔细

  ③想像要合理。

  4理解"想像要合理"的意思,明确:

  (1)眼前看到、听到的内容为煤介,回忆、联想过去曾看到、听到、感觉到种种情景,把它们组合起来,创造出比眼前看到的更为丰富生动鲜明的形象。如看到青菜、萝卜,想到其他蔬菜,进一步想到它们的形、色、中味等,要注意合情合理。

  (2)本次习作要根据画面联系自己在农贸市场的观察所得,进行合情合理的想像,不过分夸张。

  5看图说图意: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货摊上有些什么货物?

  (3)联系实践,展开想像,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说说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

  (4)仔细看图,展开想像,详细介绍图上画着的摊位。

  ①先说说卖鸡的摊位:筐里的鸡怎么样?卖主怎样招徕顾客?穿红格子衣服的女顾客会怎么挑选?会说什么?摊主又会怎么说,怎么称鸡?顾客买好鸡会有什么表情,心情怎样?

  再说说卖菜的摊位:有哪几种蔬菜,长得怎样?摊主和顾客可能怎么说怎么做?

  ②再说说卖菜的摊位:有哪几种蔬菜,长得怎们?摊主和顾客可能怎么说怎么做?

  ③提醒学生在叙说时注意详略。

  ④重点说"卖鸡"这部分内容,指名说,集体评议。

  6学生打草稿。参考提纳:

  第一部分:时、地、人、事

  [略]农贸市场全景:环境、商品、人们

  整体

  鸡的模样

  第二部分"卖鸡":摊主:叫卖、说、做、表情[详]

  部分[详]顾客:挑、说、心情、表情

  "卖菜":菜的品种、质量、摊主、顾客说、做[略]

  第三部分:感想:繁荣兴旺

  [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评改部分学生作文,使学生能把农贸市场的繁荣兴旺写具体。

  2学生完成作文。

  (二)教学过程

  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范文两篇,读给全班学生听,集体评议。

  评议原则:(1)是否有条理、有顺序。

  (2)重点部分是否说请楚,说具体。

  (3)有没有紧扣"繁荣兴旺"这一中心来作文。

  3同桌按以上原则互评,然后修改自己的作文草稿。

  4誉抄作文。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02-21

五年级语文的教案:桥01-03

五年级语文教案04-04

语文的五年级下册教案03-15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案11-19

语文五年级备课教案12-22

五年级语文教案06-16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28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