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

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

时间:2024-04-08 08:55:2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20厘米,宽10厘米)

  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分米。

  (4)量一量。

  谈话:用米尺来量一量课桌和椅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大约各是几分米。

  学生测量后,组织交流。

  2.认识毫米。

  (1)谈话: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提问:那数学书的厚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尺量一量。

  提问:在量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数学书的厚度不满1厘米)是的,用厘米不能准确地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这就需要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毫米。(板书:毫米)

  (2)谈话: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的'每1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谈话:那1厘米中有多少毫米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出示放大了的尺)这里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老师把刻度放大了。(师生共同从1数到10)

  谈话:刚才我们数了从0~1这1厘米间有10毫米,除了这个1厘米外,你还能找到另一个1厘米,学着刚才那样,用铅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吗?

  反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数的结果。也就是说10毫米的长度和几厘米一样长?(1厘米)所以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谈话:再用尺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毫米)

  (3)谈话:请同学们再用尺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大约是1毫米)

  谈话:那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长或厚大约是1毫米,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可能想到:银行卡、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提问: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呢?

  (4)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老师量出了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你能说说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反馈:你是怎样看出橡皮长35毫米的?

  结合学生回答,讲解:5毫米的地方有一根比厘米刻度线稍短一点的刻度线,因为它在5毫米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5毫米线。

  再问:这根回形针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呢?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位新成员:分米和毫米(完成课题板书),还知道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为了使用方便,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明的日记。

  谈话:学习了数学知识,就要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3)班小明写的一篇日记,记录了为妈妈过生日的事,想看看吗?

  出示:

  20xx年3月7日晴

  明天是妈妈的生日,我要为妈妈买些礼物。一早,我从2()的床上爬了起来,到卫生间,拿起1()长的牙刷,刷完牙吃完早饭,急忙来到超市。超市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一走进超市,我就看到了滚着烤的肉肠,每根都长约1(),真馋人!逛了一会儿,我选了一条妈妈最喜欢的小方巾,边长约是5()。我付了款,高高兴兴回家了。

  提问:小明不知道括号里应该用哪个长度单位,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2.量一量。

  谈话:请每位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在小组里讨论一下,选哪个单位合适,然后量一量橡皮的厚度和铅笔的长度大约各是多少?填在练习纸上。

  四、课堂总结(略)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2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在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意义。

  课前准备:一次性水杯、1分硬币、电话卡1张、学生用尺、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做单位呢?

  生:用米做单位。

  师:谁了估计一下,这门大约有多高?

  生:大约高2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谁来到黑板上画出来?

  (指名画,师适当帮助并板书:米(m)教给学生读法)

  师:去年我们还学了一个长度单位是——生:厘米。(板书:厘米(cm)教给学生读法)

  师:厘米是用来量比较怎样的物体的?谁能上来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

  师:1米这么长,1厘米就只有这一点长呀!那这1米的线段里面有几个1厘米的线段呢?(100个)为什么?(因为1米=100厘米)

  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十进制的,比如说10分钱就是1角,10角就是1元,我们计算加法时,一般也是满十进一的,而这里要满了100厘米才是1米,感觉怎样?那有没有一个比厘米长些又比米短些的长度单位呢?(分米)

  师:小朋友们想得真好,科学家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米。

  (板书课题:认识分米)

  二、实践操作,主动探究

  1、认识分米

  (1)画一画

  师:按照我们刚才十进制的想法,我们应该把多少厘米定为1分米呢?(10厘米)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在你的课堂练习纸上画出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板书:分米(dm),教给学生读法)

  (2)沟通分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画出了1分米的线段,那1分米究竟是多长呢?(板书:1分米=10厘米)2分米呢?50厘米又是多少分米呢?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一般会说从0刻度画到10刻度)

  (3)找一找

  师: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那你们的尺子上只有这一个1分米吗?仔细找找看,看谁的眼睛尖!(引导学生指出从刻度1到刻度11、从刻度2到刻度12等都是1分米)

  (4)比一比

  师:你能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吗?请大家同桌合作,一人比划,一人测量验证,看谁比划得准。

  (5)举例与测量,体会1分米的实际长度

  师:好,知道了1分米大约是这么长,那我们来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分米呢,你也可以一边找一边量一量。

  (6)沟通米与分米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自己创造出了米和厘米中间的长度单位分米,我们规定1分米就是10厘米,那1米是多少分米呢?嘘——请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板书:1米=10分米)

  2、认识毫米

  (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师:刚才我们测量了很多物体,现在请大家来量一量我们数学书的厚度。

  (测量结果估计有以下四种情况: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6个小格、6毫米,师根据情况总结引导,使学生感到要比较精确地进行测量,需要有新的长度单位来解决,直接请学生介绍毫米,并让其他学生补充对毫米的认识。)

  (师板书:毫米(mm)并教给学生读法)

  师:到你的尺上找一找1毫米。让学生明确尺上每一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沟通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请大家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3)举例与测量,体会1毫米的实际长度

  师:知道了1毫米是这么小的长度单位,我们找找看,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根据学生的举例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物体,让学生量一量它们的厚度,如1分硬币、电话卡等)

  师:在书上数出8张纸,先用手捏一捏,再量一量这8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4)比一比

  师: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同桌合作,一人比划,一人用硬币、银行卡等物体插进两指之间测量验证,多进行几次,看谁准。

  (5)想一想

  师: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四人小组讨论,集体汇报,师总结补充。)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看的。

  说明:刚巧对准哪一个数字就是几厘米,不到点或超过点就要用毫米表示了。

  2、选择合适的单位

  (1)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铅笔,先选定合适的单位,再各自测量它们的长度。(估计情况:对于橡皮的厚度,学生一般会用毫米作单位;对于铅笔的长度可能用分米,也可能用厘米作单位,可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铅笔有长有短,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都可以,要根据铅笔的实际长度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单位。)

  小结: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你能把这些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a、比划一下图中几个物体的.实际长度。师把所带的实物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比划。

  b、填上合适的单位。

  3、游戏:比比谁的眼力好!

  让学生凭自己的眼力判断哪条线段最长,哪条最短。

  用尺量出它们的长度,来验证结果。

  4、日记改错。

  明明的日记: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师:你们笑什么?明明的日记中用错了很多单位,请你帮他改正了,希望你不要和他一样闹出同样的笑话。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1、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新本领,和以前学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2、课后选择家中的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相关文章: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04-02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1-23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09-20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5篇11-04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09-14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09-22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09-20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9-22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