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0 08:11:5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1、读

  2、背

  3、听写

  二、读音节复习拼读规则

  1、jqx和v特殊的拼写。

  2、复习标调规则

  3、音节中的轻声的书写与读法

  三、拼写音节

  1、抄写音节词语i

  2、听写音节词语

  四、读拼音儿歌和课文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重点字:东、南、西、北、雨、羊

  二、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都是关于美丽的自然风光的,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有趣的数字诗要会填空。山青青主要写了哪四方面的景色?鱼儿游戏在哪儿?

  三、复习

  1、学生自主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课文。

  6、默写古诗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重点字:女、心、鸟、鱼、生、手

  二、复习课文内容:

  1、这个单元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是中国娃长什么样?

  2、谁和谁在一起?

  3、为什么地球妈妈真好?l

  4、那里的小朋友想到北京?那里的小朋友想去天山?

  三、复习生字

  1、学生自主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词语和课文。

  6、词语:弯弯的(&??nbsp;)遥远的()

  洁白的()美丽的()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重点字:笔顺与偏旁:星、在、飞、也乌——鸟来

  二、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妈妈的慈爱与温暖、小乌鸦的孝心与回报、老师的体贴与关怀、大树和喜鹊有了朋友后的快乐,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复习

  1、学生自主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词语和课文。

  6、背诵《母爱》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形近字:了——字、子马——乌鸟太——大

  反义词:来——去大——小开——关南——北

  二、导入:这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本单元中我们感受了四季变化,看到了柳树姑娘、还有雪地里的脚印、雨后天空中的七彩虹。

  三、复习

  1、复习字表中的生字,组词、拼音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6、背诵默写《九九歌》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形近字:

  多音字:

  同音字:

  二、回顾课文:

  每个人心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看到小草想到草原、看到……想到…。。一个圆圈会是什么?在那里感受到太阳的香气?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复习

  1、学生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词语和课文。

  6、词语积累:甜甜的果子香喷喷的稻米五颜六色的鲜花

  7、背诵《静夜思》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的笔顺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形近字:自——白木——禾升——开日——目

  同音字:升生禾河又右

  二、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从小猴、小鹰、小鸭身上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力量大;小黄莺教给我们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三、复习

  1、复习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词

  2、听写

  3、朗读课文,抄写有特点的句子,会填空。

  4、归类识字:

  鸟——鸡鸭鹅鸽鸣鸦木——树根杨柳松梅林

  草——花草苗节——莲蓝

语文教案 篇2

  知识目标: 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教学和学习方法: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 作者简介。(幻灯展示)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木雕鉴赏(幻灯展示)让同学们欣赏我国木雕艺术家在木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进而了解羚羊木雕这种艺术品。

  四、检查预习

  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给它们注音、解释,学会运用。

  (1)犄角(jī):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

  (2)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3)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为扭转。

  (5)寒颤(zhà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注意]也作“寒战”。

  (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

  (7)光彩: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本课指后者。

  (8)逮(dǎi):捉,捕。

  (9)攥(zuàn);用手握住。

  五、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 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本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2.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故事,故事情节依矛盾的冲突,由发生、起因、高潮和结局组成。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找出起止点。

  发生 查问木雕 倒叙 1 —16

  起因 赠送木雕 插叙 17—23

  高潮 逼取木雕 顺叙 24---35

  结局 伤心难过 顺叙 36---38

  3.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6个人

  4.他们的性格特点相同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研究文章的主题

  6.讨论本文的主题。

  六、作业

  1.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找出重点语句,进一步理解分析,挖掘文章的中心。

  3.找出文章的写作特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能正确默写名句。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古典音乐,教师配乐讲述,引入课题。

  导语: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熠熠的光辉。本学期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感受了《诗经·采薇》中远征战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诗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心情;宋代词人辛弃疾那忘怀于大自然中所得到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步入古诗的殿堂,跟随着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来欣赏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二、知诗人。

  (出示王昌龄像)师:这位就是诗人王昌龄,课前大家查阅过了他的相关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了些什么?(课件出示诗人简介)

  三、释题。

  师: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与朋友分别时,诗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课题。

  三、整体诵读,品评朗读。

  过渡:辛渐既是王昌龄的同乡又是他的好友,辛渐即将回到家乡,王昌龄在芙蓉楼为他送行,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诗人在芙蓉楼送别好友的情景。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1、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1)指导读得正确。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有没有把每个字的读音都读准了。

  (2)指导读出节奏美。

  师:我们知道,古诗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家试着读读看能不能读出节奏来。指名读一读《芙蓉楼送辛渐》,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时是怎么停顿的`,有没有读出节奏与韵律。

  2、师配乐范读。

  3、学生配乐朗读。

  四、感悟诗歌内容。

  1、自读自悟。学生结合注释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跟同桌讲一讲。

  2、集体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知道了什么?

  过渡:结合注释,我们已经对这首诗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人说,古诗是语言的钻石,它凝练、隽永,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琢磨。让我们先来品品第一、二句。(出示一、二句诗)

  五、品诗,悟情。

  1、教学一、二两句,感受含蓄的离别情怀。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一、二两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寒雨 孤山)……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你看到的情景吗?面对着这样的凄风冷雨,这样孤零零的楚山,又要与好友分别了,诗人心中是怎样的感受呢?(板书:孤寂)诗人表面上写楚山孤独,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孤寂的内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这两句。(指导朗读)

  师:芙蓉楼一别,辛渐即将回到故乡洛阳与亲人团聚,而这里就只留下诗人一个人了,再没人陪他饮酒,陪他吟诗,与他交心了……想到这些,他的心中更感到……(学生说感受)所以在第一、二句这样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师引生再读)。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理念】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研读课文、探究疑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试读质疑

  1、初读课文。交流对课文的印象,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2、再读课文。指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故事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自由质疑。

  三、研读交流

  1、探究疑难,深入研读:

  ⑴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①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② 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

  ③ 通过反复诵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⑵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① 自由朗读,交流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

  ② 学习生字,指导识记书写。

  ③ 运用成语分别概括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了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联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④ 指导朗读。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美。

  ⑶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① 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鱼、五、巴“三个生字。

  2美读儿歌。

  3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目标1

  音难:热、身、尾巴、鱼

  意难:热带鱼、五彩衣、做游戏。

  形难:鱼、五、巴

  教具准备:

  生字卡、词卡、句卡、热带鱼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课题,认读“热、带、鱼”三个字,理解并读好“热带鱼”三个字。

  1、出示热带鱼图,引入课题。生和老师一起书空“鱼”。

  2、介绍“热带鱼”。

  3、认读“热、带、鱼”三个字,读好“热带鱼”这个词。

  二、边读儿歌,边学生字。

  1、读准儿歌第一句,认读生字“身、五、衣”,读好词“身子、五彩衣”,读美儿歌第一句。

  (1)师教读儿歌,生自己读一遍。

  (2)出示“身”,读准翘舌音,出示“身上”把词读连贯。

  (3)“由热带鱼身上披着()的衣服”这句话引出“五彩衣”这个词。认读“五、衣”,并用衣组词,读好“五彩衣”这个词,要求连读,不拖、不断。

  (4)齐读三个词,要求不拖、不断,读连贯。

  (5)指导读准读好儿歌。

  (6)指导读美第一句。

  2、读准切不可第二句。认读生字“尾、巴”,读好词语“尾巴”(强调轻声),读美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师教读,生齐读。

  (2)出示“尾”,指导念准三声,出示“巴”,指导念准一声。出示“尾巴”,指导读准轻声。

  (3)由黑板上的图引出“做游戏”这个词,师教读2遍.

  (4)指导读准儿歌第二句,要求读连贯,不拖、不断。

  (5)指导读美儿歌第二句。

  3、指导美读整首儿歌。

  三、复习生字宝宝。

  1、游戏抢读生字,要求读才算抢到。

  2、分小组开火车。

  四、指导写好“鱼、五、巴”三个字。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1、指导写好“鱼”。

  (1)了解笔顺。

  (2)了解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3)引导学生从“鱼”的'难写处着手观察田字格里的“鱼”。

  (4)师边范写边讲解写“鱼”字时每一笔的要点。

  (5)强调写字姿势。

  (6)生练习写2个。强调写完第一个字后,把自己写的字与田字格里的字进行比较,看看哪一笔写得最漂亮,哪一笔没写好,再写第二个字。

  2、指导写好“五”。

  (1)了解笔顺。

  (2)引导学生从“五”字的难写处着手观察田字格里的“五”。

  (3)师范写讲解。

  (4)生描红后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指导写好“巴”。

  (1)了解笔顺。

  (2)引导学生从“巴”字的难写处着手观察田字格里的“巴”。

  (3)师范写“乚”,讲解它的写法。

  (4)生先描红,再在本子上写2个“巴”字。

  五、布置作业。

  1、把“鱼、尾、巴”各抄写一排。

  2、把生字做成卡片,与爸爸妈妈做考一考游戏。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感受北京的美丽,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0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认识北京位置。

  2、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3、播放北京多媒体课件,说一说:北京是( )的城市。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词语,读通顺课文。

  三、创设情境读课文

  1、四人小组“游览”,一人介绍一个景点,轮流担任“导游”。要求:按照课文内容解说,游览后,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

  2、小组推荐一人全班解说,互相评议,评出三个最佳“导游”。

  3、教师相机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立交桥、街道以及颐和园、北海、八达岭长城、十三陵、故宫、天坛等图片,帮助学生感悟“风景优美、名胜古迹”,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四、练习书写

  1、教师再黑板上范写,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数空,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卡片认读生字。

  2、开火车认读词语: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词语卡片和北京风光照片,对应连线。

  2、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对照图片,读一读,感知北京的美丽。

  3、说感受,通过看图,读课文,北京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三、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体会赞美与喜爱的情感。

  2、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歌曲欣赏或试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五、补充练习:

  1、填一填:

  绿树( ) 鲜( )盛( )

  来来( ) ( )流( )息

  ( )胜古( ) 风景( )

  2、写一写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北京有( )。

  我的家乡有( )。

  ( )有( )。

  3、搜集北京新变化的资料,进行交流。

  六、板书设计

  天安门

  uarr;柏油马路

  高楼大厦larr;()的北京rarr;立交桥

  darr;

  公园名胜古迹

  课后反思: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而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成长。其中,同伴交往是课堂中人际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形成多种方向的信息流,这样,不仅解决问题的速度快,而且传送的信息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权威控制的单向信息交流所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的局面。从而充分发展了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品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03-23

语文教案03-23

语文教案03-25

语文教案03-26

语文教案03-26

语文教案03-26

语文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