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时间:2024-04-12 18:07:23 教案 我要投稿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的内容,完成第81页上”做一做“和练习十九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小黑板上画下面复习题中的两个三角形图和教科书第80页上面的插图。

  2、用厚纸做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其中一个梯形涂成红色。

  3、学生将教科书第147页上面的两个梯形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三角形图。

  问: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怎样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拼一拼。教师再边说边演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

  1.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出示教科书第80页上面的梯形图。

  问:这个图形是什么形?(梯形)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刚才我们回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问:谁能依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每人都拼一拼,摆一摆。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摆一摆。)

  教师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个涂成红色),边说边演示:先把两个梯形重叠,把红色的梯形放在上面,以梯形右下角的顶点为中心,把红色的梯形旋转180度,再把红色的梯形的左边沿着白色的梯形的右边向上移动,使红色梯形的上底和白色梯形的下底同在三条直线上。然后,再带学生一起拼摆。

  问: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经过旋转、平移,两个梯形组成了一个新的图形,是什么形?(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什么?(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它的底等于3+5=8,高是4,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一个梯形的面积怎样算?(提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3+5)×4÷2

  =8×4÷2

  =32÷2

  =16(平方厘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刚才我们已经看到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算的?(底×高)

  问:在这里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什么?(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什么?(就是梯形的高)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

  S=(a+b)×h÷2

  问:为什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中要除以2?(提问学生重申说明:我们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把梯形转化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而由两个梯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正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上底加下底再乘以高,梯形的面积就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2.应用出的梯形面积公式计算梯形面积。

  (1)出示第81页例题。

  指名读题,教师出示水渠的教具,再指出它的横截面,让学生看清它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再让学生看书。

  问: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多少?下底呢?

  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2)完成教科书第8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独立计算(说明:四边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就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九第1、2题。

  四、作业。

  练习十九第3、4题。

  课后: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进行梯形的面积计算。

  2、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求梯形的底或高。

  教学重点:根据要求,求梯形的底或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知识

  1、先让同桌说一说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再指名说一说。

  2、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

  (1)上底48米,下底56米,高35米。

  (2)上底124米,下底76米,高82米。

  3、出示:

  ①一个梯形的面积是640平方厘米,上底60厘米,下底20厘米。求高。

  ②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分米,高10分米,下底13分米。求上底。

  (1)让生尝试做,可以同桌讨论。

  (2)检查: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让他们自由地到黑板上把自己的`做法写出来,再向其他同学介绍。

  640×2÷(60+20)为什么面积要先乘以2。

  =1280÷80

  =16(厘米)

  (3)讨论:①怎样求梯形的底或高?(突出先要用面积乘以2)

  二、练习

  1、计算下面各梯形的面积。

  (1)上底80米,下底50米,高60米。

  (2)上底15分米,下底9分米,高比下底长1分米。

  (3)下底24厘米,上底是下底的一半,高1分米。

  2、先量出有关线段的长度,再算出下面图表的面积。

  3、一座小型拦河坝,横截面的上底5米,下底131米,高21米。这座拦河坝的横截面积是多少?

  4、一块梯形稻田,上底长8米,下底比上底长1.2米,高是上底的2倍。这块稻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块梯形草坪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6米,下底是12米,高是多少米?

  6、一块梯形的果园,它的上底是160米,下底是120米,高30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0平方米,这个果园共有树多少棵?

  7、花圃的温室侧面如图,每平方米用砖130块。这个侧面用砖多少块?

  1米4米

  8米

  三、总结。

  四、作业。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对公式中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中“÷2”的理解。

  四、 教具:

  课件、两个完全一样的普通梯形、两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普通梯形一个。

  五、学具:

  每小组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个普通梯形和剪刀。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已学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师述:“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2、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步骤:

  师述“想一想你们是分几步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 步骤:1、转化

  2、找关系

  3、推导公式

  4、所用方法

  (二)新授:

  1、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1)师边出示图边叙述:“我们学校打算在操场南侧建一块绿地,算一算 这块绿地需要铺草坪多少平方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答:“求梯形的面积”。 出示课题:梯形的面积

  (2)引出转化法

  师边叙述边板书:“梯形的面积对于我们来说是新知识,我们要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板书:转 化),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计算公式的推导)”

  板书为: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转化

  (3)布置动手操作要求:

  师述:“以组为单位按步骤利用学具一起想办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求合理的`分工、合作,操作学具要麻利。”

  2、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行间巡视和学生一起探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关系

  割补法中: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2”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出现困难。

  3、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师给予适当补充。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普通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1、转化:

  梯形平行四边形

  2、找关系:

  平行四边形面积=2个梯形面积

  底=上底+下底

  高=高

  3、推导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高

  ‖ ‖ ‖

  2个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4、方法:

  拼摆法

  师问:“其他同学哪儿不懂?”

  师问:“为什么要除以 2?”

  (2)将两个直角梯形转化为长方形

  1、转化:

  梯形长方形

  2、找关系:

  长方形面积=2个梯形面积

  长=上底+下底

  宽=高

  3、推导公式: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 ‖ ‖

  2个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4、 方法:

  拼摆法

  (3)将两个直角梯形转化为正方形

  1、转化:

  梯形正方形

  2、找关系:

  正方形面积=2个梯形面积

  边长=上底+下底

  边长=高

  3、推导公式:

  正方形面积 = 边 长× 边长

  ‖ ‖‖

  2个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4、 方法:

  拼摆法

  (4)将普通梯形转化为三角形

  (沿一腰中点和左上角顶点之间的连线剪开,将梯形分成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以一腰中点为轴顺时针转动小三角形,最后转化为三角形。)

  1、转化:

  梯形三角形

  2、找关系:

  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

  底=上底+下底

  高=高

  3、推导公式:

  三角形面积 =底× 高÷ 2

  ‖ ‖‖‖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高 ÷ 2

  4、 方法:

  旋转法

  师问:“其他同学哪儿不懂?”

  师问:“为什么要除以 2?”

  (5)将普通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沿高的中点做上底的平行线,沿平行线剪开,将两部分图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1、转化:

  梯形平行四边形

  2、找关系:

  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面积

  底=上底+下底

  高=高 ÷ 2

  3、推导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高

  ‖ ‖ ‖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高 ÷ 2)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4、方法:

  割补法

  师问:“其他同学哪儿不懂?”

  师问:“(高 ÷ 2)高 ÷ 2,为什么可以去括号? ”

  师问:“为什么要除以 2?”

  4、小结公式及字母表示

  (1)师述:“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合作想办法自己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一起告诉老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生边说师边板书: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2)介绍字母表示形式

  师述:“如果面积用字母S表示,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生边回答师边板书:↓↓ ↓ ↓

  S =( a + b )× h ÷ 2

  板书为: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 ↓ ↓↓

  S =( a + b ) × h ÷ 2

  (三)、练习

  1、反馈练习

  师述:“算一算 这块绿地需要铺草坪多少平方米?要求梯形面积得知道什么?”

  生答:“上底、下底、高分别是多少?”

  给出:下底=50米上底=34米 高=10米

  学生计算

  2、巩固练习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80分米

  30分米

  15厘米 25厘米

  40分米

  14厘米

  (四)总结:

  师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生应回答到的知识点:1、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字母表示形式

  2、推导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思路及方法步骤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困难,你们要善于用转化的思想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新困难。当遇到不会、不懂的地方还要学会和同学、朋友一起合作解决。”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转化

  长方形面积=长×宽 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 步骤: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 ↓ ↓ 1、转化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 =( a + b )×h÷22、找关系

  三角形面积=底×高÷23、推导公式

  4、所用方法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2. 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现在我就想考考同学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谁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呢?

  2.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3. 我们先看第一个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300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计算的?(20xx=300)

  你的根据是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再把它从一边移动另一边,这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4. 那么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呢?(36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计算的?(1262=36)

  你的根据是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将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o,再沿边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5. 出示转化过程并小结: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的!

  二. 新课传授。

  (一)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1. 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图形,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图形?(出示梯形)

  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 提出质疑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我们是否可以仿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和剪刀,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3. 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展示成果。

  (1)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o,再沿腰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没有变,面积是梯形的两倍。)

  (2)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梯形上底和下底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o,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原来梯形面积的一半,面积没有变。)

  (3)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沿梯形一腰中点和对角顶点对折,再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o,这样就拼成了一个三角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没有变,面积也没有变。)

  4. 我们用很多方法计算出了梯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东西象钢板等等是不能这样剪开来拼拼的,所以我们就需要知道计算梯形的面积规律。请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你能从你的方法中得出什么计算的规律吗?

  5. 你是怎么得出这个规律的?

  6. 揭示规律并板书: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如果我要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要知道写什么条件呢?(上底、下底、高)

  现在我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用a、b、h表示上底、下底和高,你能用这些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s=(a+b)h2)

  7.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梯形面积计算的一个方法,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例1):一个零件,横截面是梯形。上底是14厘米,下底是26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 巩固练习。

  1. 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并计算面积。(单位:厘米)

  2. 量出自己准备的梯形的上底、下底、高,求出它的面积。

  从这个梯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怎么剪?剩下的图形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 你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吗?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议一议、推一推,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动手能力和推导能力,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自主探讨,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今天我们要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请你们想一想,老师不讲,你们能不能自己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你们4人一小组讨论,看哪一小组合作最愉快、最有效。

  2、学生4人一小组进行合作探讨,师巡视。

  (让每个学生事先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3、检查反馈:让有结论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给其他同学介绍一下。(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环节)

  (1)拼一拼:

  上底上底下底

  高高

  下底下底上底

  上底上底下底

  高高

  下底下底上底

  (2)比一比:

  梯形的上底、下底合起来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平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算一算:

  先让学生量出有关的长度,如:

  单位:厘米

  12

  8

  22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2+22)×8272÷2

  =34×8=136(平方厘米)

  =272(平方厘米)

  (4)推一推: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为:S=(A+B)H÷2

  4、再让生互相说一说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5、例:一座水电站的拦河坝,它的横截面是梯形,上底6米,下底130米,高20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

  (1)让生独立做。

  (2)检查:

  (6+130)×20÷2

  =136×20÷2

  =1360(平方米)

  二、练习

  1、口算下面每个梯形的面积。

  上底(米)

  16

  28

  9

  7

  下底(米)

  14

  42

  31

  13

  高(米)

  8

  12

  14

  10

  面积(平方米)

  2、计算下面每个梯形的面积。

  34米

  2米

  40厘米60厘米16米8米

  6米

  24米40厘米

  3、一块梯形钢板,上底长4分米,下底长6分米,高8分米,求这块钢板的面积。

  三、总结。

  梯形的面积计算练习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各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

  (1)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这是一个三角形,怎样求它的面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

  (2)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

  (3)教师导语: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进行

  (一),推导公式

  ①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②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③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梯形(重叠) 旋转 平移 平形四边形。

  (2)观察思考

  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 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

  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师叙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二)深化认识。

  (1)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①提问:想一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

  ②学生回答,教师在展示台再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引导操作。

  ①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②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讨论,教师作适当指导。

  (3)信息反馈,扩展思路。

  说一说你是怎样割补的?教师展示各种割补方法。

  (三)公式应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请学生完成。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练习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能详细的说说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吗?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7

  教学思路: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和梯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几何求积”的数学问题。由于在上述学习中,学生已通过操作、实验等积累了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剪、移、转、拼等)并初步领悟了“新旧转化”的数学方法,都为学生自主研究、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创造必要的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导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并没有沿袭以往的教学思路,而是立足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与经验,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实践应用”,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建构新知,解决问题,获得体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结合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假设、试验和验证等科学探究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并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运用转化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一般梯形两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自由操作联想,作好新课孕伏。

  师:对于梯形,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可让学生自由发表)利用你手中的梯形,动手折折、剪剪、拼拼,还能发现些什么?(学生独立操作,在此基础上,在同桌或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任何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

  生2: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象三角形那样,通过重叠、旋转、平移,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生3:我们发现将一个梯形沿着它的两条高剪开,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生4:我们发现梯形可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5:还可以将梯形先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剪下的小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的方法和剩下的图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生6:我们认为还可以将梯形从中间剪开,分成两个梯形,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梯形通过旋转、平移,和另一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略)

  生7:在梯形的下面剪去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到上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8:将梯形上下对折,沿折痕剪开后所得的两个小梯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师: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才给同学们带来如此丰富的发现,真了不得!

  [点评:引导自由操作,有利于在宽松环境中激活原有数学经验,为随后有目的的尝试、实验和验证做好铺垫。]

  二、“假设——验证——交流”,体验数学再创造乐趣

  1、假设

  师:请大家再想一想,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看出来了吗?

  生:都是将梯形转化成了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师:同学们将转化后的新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能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谈谈你的来推导?

  生2:可不可以象三角形那样,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再进行推导?

  ……

  [点评:交流对问题的初步设想是准确把握学生已有数学现实的关键,这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随后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

  2、验证:

  师: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能不能经得住实验的验证。请大家借助手头的材料,小组互相合作,大胆试试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独立或合作尝试转化,教师深入倾听,对有困难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示和启发。)

  [点评:对数学材料实现“再创造”,不仅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也需要组员间的相互启发和教师的及时点拨与引导。]

  3、汇报、交流、:

  师:不少同学已经成功对自己的假设进行了验证,请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你们验证的结果和方法?(学生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各自的方法和结论)

  生1:我们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而梯形的面积只有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掌声)教师表扬。

  生2:我们组将梯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因为:小三角形的面积=上底×高÷2,大三角形的面积=下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 = (上底+下底)×高÷2。

  生3:我们小组认为:将梯形上下对折,沿折痕剪开后所得的'两个小梯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梯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学,尽在天下教!]

  生4:我们小组沿着梯形的两条高,将梯形分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求出,但三角形的面积无法求出,因为三角形的底不知道。

  生5:我认为可以求出,但不知是否正确?

  师:说说看,说错了也没问题。

  生5继续:单独求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较困难,能不能将这两个三角形合并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呢?因为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而且高又相等。

  师:你很爱动脑筋,想法也很好,请同学们按照这位同学的思路去剪一剪,拼一拼,看看三角形的底与梯形有没有关系?

  生6:我发现了,这个三角形的底应该等于梯形的下底与上底的差。这样,长方形的面积为“上底×高”,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为“(下底-上底)×高÷2”,合起来再化简即得“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7:我们小组将梯形右下方的小三角形剪下,再翻转上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上下底和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2×高”。

  ……

  师:现在我们来一下,通过我们刚才的观察,比较,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欣赏师:会用字母表示吗?

  生:S=(a+b)h÷2

  师:说一说各字母的意义。

  [点评: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多种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及时交流,展示个性化的研究思路与成果,整个引导过程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经历了“操作、观察、”的过程,经历了一个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既品尝了成功的体验,又激发了学生的实践欲望和创新能力。]

  三、在实践中拓展、延伸

  1、生尝试练习,帮助理解“横截面”的意义。

  2、说一说计算梯形的面积应注意什么?

  3、想一想,算一算:

  出示圆木图,求圆木的根树。

  4、计算:1+2+3+4+5+6+7+8+9= (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点评:有层次、有坡度、有趣味的练习,既能巩固所学的新知,又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四、全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很大收获,谈谈你的收获。

  2、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五、作业:(略)

  教后反思:

  探索新型情感性课堂教学,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多处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梯形面积的计算》一个,从课开始的自由操作联想,到公式推导的全过程,到公式的应用,自始至终都能将学生放到主体的地位上。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交流,让学生构建梯形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正确的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灵活的应用于生活实际。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8

  【教学内容】教材第134页复习第12~15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进行面积单难点】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以及土地面积的有关知识。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会进行土地面积计算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二、复习面积单位

  1、(1)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并按一定州顺序排列。

  (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做,并说计算过程。

  三、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及其联系

  1、说一说这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并说一说每个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都是把它们变成已学过的图形,这种学习方法叫做什么?(转化),以后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时,还是要用到这种方法。

  3、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

  用图表示出来。

  (1) 学生画图:

  (2)从图上可以看出,谁的面积是基础?

  4、(1)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4题。

  学生计算后反馈。

  (2)填空:

  ①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是( )平方米;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②一个三角形底不变,高扩大3倍,面积( )倍。

  ③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扩大16倍,高缩小2倍,面积就( )倍。

  (3)应用题练习,期末复习第15题。

  注意第(2)题单位不统一,先统一单位后再解答。

  四、复习土地面积单位

  1、(1)计算土地面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1平方千米,1公顷各有多大?

  (3)测量土地时,一般用什么作长度单位?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后,再换算成公顷或平方千米。

  2、应用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果园,占地3公顷,它的底是400米,高是多少米?

  学生做完后,师问:这题要注意什么?

  (2)一个梯形的小麦田,上底长200米,下底长400米,高6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小麦田能收小麦多少吨?

  反馈时,说明最后结果单位要统一成吨。

  3、综合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3题。

  在书上做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复习了面积计算。进一步知道通过图形的转化,可以推导出平等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且按它们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作业设计】

  补充

  1、判断:

  (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 ( )

  (3)62=62=12。 ( )

  (4)40公顷4平方千米。( )

  2、一块平行四边形棉田,底400米,是高的2倍,共收籽棉8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籽棉多少克?

  3、体育组跳箱的一面是梯形,它的上底是8分米,下底是1米,高11分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9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的第11~15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高计算面积的熟练程度。

  教具准备:将复习题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画在小黑板上。用厚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出示下列图形:

  问:这3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教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一学生说推导过程,教师边听边演示)

  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h÷2)

  为什么要除以2?(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演示用两个三角形拼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量出求这3个图形面积所需要的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到黑板前量一量,并标在图上。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出这3个图形的面积,算完后,集体核对答案)

  二、做练习十九中的题目。

  1、第1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图形各是什么形,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注意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核对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第13题和第15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第18题,学生做完后,可以提问:在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你是怎样剪的?

  这个最大的三角形是唯一的吗?为什么?(不是唯一的,因为以梯形的下底为三角形的底,顶点在梯形的上底上的三角形有无数个,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

  4、练习十九后面的思考题,学生自己试做。教师提示:这道题可以用梯形面积减去以4厘米为底,以12厘米为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来计算;也可以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计算。

  三、作业。

  练习十九第11题和第14题。

  课后小结: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88页和89页

  教学目标:

  (1)探究梯形面积计算,理解公式的推 导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进一步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出示:王大爷家有一块果园地(梯形地上底300米,下底200米,高100米),如果每棵桃树占地10平方米,那么王大爷家这块果园地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

  问:同学们这块地是什么图形啊?

  生1:这是一个梯形。

  问:要想求果园地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必须先知道什么呢?

  生2:必须先知道梯形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

  二、探究新知。

  (1)、铺垫孕伏。

  组织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及过程,

  重点突出旋转、平移、割补的数学思想。

  (2)、协作研讨,探求方法

  1、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至6名学生,每个小组发给若干张梯形纸(上底3厘米,下底5厘米,高4厘米)。

  师: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梯形?

  生3:这个梯形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

  师:下面我们各小组利用手中的工具来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哪个小组协作能力最强!

  2、教师用课件出示探究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师注意合作方法的指导,要求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把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小组汇报给同学听,把计算过程写在本子上,最后推荐代表进行汇报。每一次汇报,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小结。)

  生4: (3+5)42=16(平方厘米)

  生5: 542+342=16(平方厘米)

  生6: (5+3)42=16(平方厘米)

  生7: (5-3)42+34=16(平方厘米)

  生8: (5+3)(42)=16(平方厘米)

  生9: (3+5)24=16(平方厘米)

  生10: 34+(5-3)42=16(平方厘米)

  师生交流、点评……

  3、总结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师: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11:结果都是16平方厘米。

  生12:每种方法的计算过程中都用到3、4、5、2这几个数字。

  师:这几个数字和梯形有什么关系吗?

  生13:梯形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

  师:现在谁能猜一猜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生14: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梯形的面积,a表示梯形的上底,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15:S=(a+b)h2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回到课堂初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帮王大爷计算果园地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

  生16:(300+200)100210=2500(棵)

  2、学生完成基础变式练习:“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的1~3题。

  3、提高能力练习:共同探讨练习十八的第四题。

  四、知识小结,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反思: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觉得有成功,也有一些不足:

  一、动手操作,培养探索能力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首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思考讨论:想想转化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

  二、发散验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拼、剪、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拼一拼、剪一剪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缺少学生之间的互动。数学课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个活动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更重要的还应该表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上。反思本课的教学,在学生向全班汇报了转化过程及计算方法后,急于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学与老师展开了一对一的交流,老师忽视了对其他学生的关注。这样不利于培养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提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不利于形成了生生交流的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再有这节课在把梯形转化成各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方法很多,学生的很多想法出乎我的预设,问题就是在黑板上展示多种方案中,从原先的设计中,是将重点放在“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案上,并让学生多多互动交流;然而,从试教的实际效果上看,学生还是最喜欢的并不是这种方案。那么,到底将学生全员参与的活动安排在哪里呢?

  我觉得课堂中反问和追问的艺术很值得研究,从教学语言可以窥出一个教师调控课堂有效展开的功力,然而,我却发现现在的我却在教学语言上显得贫瘠繁琐,尤其是这些空间图形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展开往往会成为评定一堂课是否精彩的重要筹码。纵观整堂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活动探究得更加有效?活动的时间如何控制?这些还是我要亟待改造的地方。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发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形成,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2、通过对面积公式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转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理解和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计算机软、硬件一套;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的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标有上、下底和高及数据的`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各一个。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和剪刀。

  教学过程:

  一、迁移诱导,激发参与兴趣

  1、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实验操作,引导参与探究

  1、转化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

  独立拿出准备好的各种梯形,拼成学过的图形。

  学生拼摆,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给予点拨和鼓励。

  2、观察

  学生分组,结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观察、讨论。教师巡视,注意点拨。

  板书如下:梯形面积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是上底+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 梯形的高

  3、推导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注意点拨。

  学生反馈,教师注意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调控。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 高

  梯 形 的 面 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提问:计算梯形的面积为什么除以2?

  三、反馈调节,巩固参与成果

  1、引导实际应用,巩固梯形面积公式

  2、分层训练,培养能力

  3、发展提高,深化知识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2

  教学内容:梯形面积计算的应用(第81页的例题,练习十九第5-10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解答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教具准备;沟渠的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它为什么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类似,也要÷2?

  ⒉面积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填写课本第84页第6题。

  ⒊口答:

  ⑴求梯形的`面积。

  ①a=3b=6h=4②a=9b=10h=0.4

  ⑵求三角形的面积。

  ①a=2.1h=5②a=49h=10

  ⑶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a=5h=8②a=49h=10

  二、新授

  ⒈例题教学:

  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⑴出示渠道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渠道横截面面积就是梯形的面积,渠口宽就是梯形的上底,渠底宽就是梯形的下底,渠深就是梯形的高。

  ⑵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巡视、指导。

  ⑶指名板演,再评讲。

  (2.8+1.4)×1.2÷2

  =4.2×1.2÷2=2.52(平方米)

  ⒉学生质疑。

  三、巩固练习

  ⒈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先计算,再填表。

  ⒉完成练习十九第8、9、10题。

  教师讲评并作全课总结。

  四、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五、教后感: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3

  教学目标

  重点:Δ

  难点:※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Δ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

  课件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设计思路

  一,复习有关知识,做到有的放失.

  二,通过基本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公式,明白求面积必须要知道的量是哪些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梯形的关系.

  三,进行提高练习,结合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第3题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第5题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第6题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三,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

  教学过程

  自我设计

  一,复习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基本练习:

  1,求下面梯形的面积:

  上底2米 下底3米 高5米

  上底4分米 下底5分米 高2分米

  2,填空: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形,这个拼成的图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与( )的'和,高等于梯形的(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3,梯形的上底是a,下底是b,高是c,则它的面积 =( )

  4,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米,高是4米,面积是( )平方米.

  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如果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扩大2倍,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判断:

  1)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 )

  2)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

  3)一个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的梯形,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 )

  三,提高练习:

  1,练习四第1题.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每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第2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3,第3题 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4,第5题 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

  5,第6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

  通过基本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公式,明白求面积必须要知道的量是哪些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梯形的关系.进行提高练习,结合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第3题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第5题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第6题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4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平行四边形图。

  2、提问:这是什么图形?知道底和高会求面积吗?如果剪去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角,剩下的会得到什么图形呢?哪个图形的面积你会直接计算?梯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3、揭题。

  二、新授。

  1、出示梯形图。

  (1)提问:这是什么图形?说说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提示:求梯形的面积能不能像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一样,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它的面积?

  (2)操作实验。

  反馈: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指名拼一拼。

  指导拼法。

  ①重合。

  ②旋转。哪个梯形旋转?一般可以怎样移动一个梯形?旋转到两下底成一条直线为止。

  ③平移。

  思考:通过重合、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2、出示直角梯形图。

  (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又能拼成一个怎样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2)提问:拼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

  (3)观察:每个直角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经过重合、旋转、平移的方法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并且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一半。

  3、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思考:(1)比较梯形的上底下底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2)比较梯形的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4、填表。

  (1)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完全一样的两个梯形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拿出梯形用同样的方法拼一拼,并把数据填入表中。

  (2)从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说说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5、教学字母公式。

  提示:可以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将它转化成别的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课后思考。

  三、应用。

  1、应用公式求梯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求出梯形的面积?

  2、学习例题。

  3、完成“练一练”。

  4、拓展。

  四、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是将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学习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2、通过什么方法转化的?

  3、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应用公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

  五、板书。

  梯形面积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a+b)h 2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5

  班级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二班学生共52人,因为我班的学生基础较差,上课好动,作业拖拉,虽然训练一个学年,但还是不令人十分满意 。因此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学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设计使学生带着"想知道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先独立操作,然后再小组交流,集中小组中不同的解法。然后再全班以组进行汇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改变学生的方式,逐渐尝试建立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释应用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中的一课时,教学内容是梯形的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观察比较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懂得面积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也让他们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这样,也为学生自己探索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2.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

  这是一个三角形,怎样求它的面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

  (2)展示台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

  (3)教师导语: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推导公式

  (1)操作学具

  ①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②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③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梯形(重叠) 旋转 平移 平形四边形。

  (2)观察思考

  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 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

  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师叙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第二层次,深化认识。

  (1)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①提问:想一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

  ②学生回答,教师在展示台再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引导操作。

  ①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②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讨论,教师作适当指导。

  (3)信息反馈,扩展思路。

  说一说你是怎样割补的?教师展示各种割补方法。

  第三层次,公式应用。

  (1)出示课本第89页的例题,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

  (2)学生尝试解答。

  (3)展示台出示例题的解答,反馈矫正。

  (4)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

  3.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1、2和3题。

  (2)讨论完成练习十七第4和6题。

  4.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列举活动中的种种收获、困惑。教师给予引导、肯定、鼓励和指正。

  课后反思: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在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体验基础上,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并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验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生动活泼,效果显著。具体情况如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我先运用投影出示了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回顾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直接抛出探究任务: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还是有很高的兴趣的,所以马上就自发组合成探究小组。

  二、注重合作,促进交流

  学生在前面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最容易想到的是模仿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进行转化,所以很快从书上的129页找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开始做起来。

  这时,我提醒他们:“小组的同学可以相互配合呀!每人做一组,然后一起讨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与拼成的图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就容易发现梯形的面积公式了!”

  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探究任务,自豪写在脸上。因为是自己探究完成得出的结论,所以他们有话可说,我就让学生充分交流,让他们多说,并引导他们说准确,说具体,还建议他们利用学具进行演示,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感受着成功。

  三、思维拓展,能力提升

  新课的探究活动进行到这里,似乎该结束了,可我却抓住这时学生探究的热情继续拓展:你们能试着用其他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吗?

  开始时,学生显得毫无头绪,我偶然发现一个学生在折手中的梯形,就不失时机地提醒他:“你看你把梯形分成两个部分了,你能分别表示出两个部分的面积吗?”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表示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即:上底×高÷2、下底×高÷2,于是引导学生把两个算式加起来,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便成为可能,因为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过类似的乘法分配率的知识,所以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还是理解了。

  很多学生是理解了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来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而受此启发,又有学生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此时,教室里自发地形成讨论小组作进一步的推理论证,教学活动到这时达到一个高潮。

  由于这节课花了较多的时间带领学生们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特别是从不同的视角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究机会,使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课本,不拘泥于教材,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拓展空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升,但教学中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巩固练习了。遗憾吗?不,我觉得这样经常把探究活动更深入地开展下去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为我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比结果应该更重要一些。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教案梯形面积的计算04-08

面积计算教案07-29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06-08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3-27

《梯形面积》 教学反思08-31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8-23

四年级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计算04-04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5篇03-17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