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识字四》教学反思

《识字四》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10 10:34: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识字四》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识字四》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识字四》教学反思

《识字四》教学反思1

  整堂课,我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学生始终处在愉悦的状态里,在游戏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汉字。

  一、创设情境,在游戏中学习汉字。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知道孩子爱动、爱玩、爱做游戏,我在课上巧妙地创设了多个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事物、认读词语、学习汉字。

  例如,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树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里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老师指着贴图(蝴蝶躲在花丛里,螳螂掩映在树叶上,蚂蚁暗藏在落叶上……)对大家说:“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一会儿,有的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激动不已:“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那片树叶上躲着一只螳螂。”“两只蟋蟀在落叶上做游戏。”“一只知了正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老师顺势抓住契机,表扬学生:“小朋友眼睛真尖,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昆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随即把“螳螂、天牛、蝴蝶”等词语贴到了相应的昆虫图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这样的认读汉字活动多么富有情趣!孩子们一个个指指点点,读得摇头晃脑,浑然忘我。

  二、寓学于动,在识字中巧妙进行语言训练。

  在这节识字课中,我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玩中练说话,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如:接着上面认读昆虫的词语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上来捉一捉这些昆虫?”小手立即举起了一大片。“把你捉到的昆虫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们兴致勃勃,走上台去,有的捉到了“蝴蝶”(贴图,下同),有的捉到了“蚂蚁”,有的捉了“天牛”……拿着这些“战利品”,仔细观察外形后,学生的发言令人惊讶:

  生1:我捉到了天牛,天牛穿了件硬硬的衣服,它头上还有两根长长的触角。

  生2我抓到了一只蝴蝶,蝴蝶穿着一件五颜六色的衣服,真好看!

  生3:我好不容易捉到了这只小蚂蚁它很小,穿着一件黑黑的衣服。

  ……

  学生们一个个抢着上来捉,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

  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孩子们既认识、了解了事物,复习、巩固了词语,又丰富、发展了语言。

  三、自探究,在感悟中发现汉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金老师在教学中,没有过多地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

  如,在小朋友认识了昆虫,初步认了有关昆虫及本课的词语后,就进入了学韵文、识写汉字的阶段。金老师让小朋友认真朗读韵文,仔观察汉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或教大家的。学生认真自读韵文后,纷纷举手:

  生1:我发现蚂蚁两个字,只要在“马”和“义”旁都加上一个“虫”字旁就成了“蚂蚁”,大家跟我读“蚂蚁”。

  生2:我发现“蜻蜓”两个字,也只要在“青”和“廷”旁都加上“虫”字旁就成了“蜻蜓”,大家跟我读“蜻蜓”。

  生3:老师,我发现大部分昆虫的.名称都有“虫”字旁!

  师:呀!你真了不起,你的发现是“伟大的发现”!

  生4:我教大家记“林”字,一个“木”,再加一个“木”就是“林”,大是林子里树木比较多。

  生5:我教大家记“”字,只要把“青菜”的“菜”字去掉草字头,就是“采”。

  生6:我们家用的洗发水是“采乐”牌,就是这个“采集”的“采”。

  生7:我奶奶家在昆山,“昆虫”的“昆”就是“昆山”的“昆”,我早就认识了。

  ……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平时认识了那么多汉字,今天每个人又用自己的办法记住了新的汉字,我们一再来读一读。

  这是教学的一个瞬间,看似简单,却很精彩!尽管是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但对于许多汉字,他们并都是白纸一张,他们自己开动小脑筋,观察字形,研究字形,展开联想,组织语言,说出了那么多答案,有了了不起的“伟大发现”!真的,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里处处都有汉字。

《识字四》教学反思2

  一、激趣导入,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课件出示色彩艳丽的图画,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使学生初步的感知课文,并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使识字教学有一个好的开端。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建立了学生学习生字的信心。

  二、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三、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把握它们。”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独立识字。为了实现学生独立、主动识字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把握学习生字的方法。课上,我在学生熟悉了“蜻蜓、蝴蝶、蚂蚁”等生字后,引导学生探究找规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一番探讨,有的学生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有的学生发现它们和虫有关,还有的学生感悟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我还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测“蜈蚣、蚜虫”的'字音,使学生能应用形声字记字法自主识字,增强了学生的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四、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学生观察仔细,发言也很精彩,有的说:“蜻蜓在空中飞行。”“蝴蝶在花朵家做客。”“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小蚂蚁在地上搬东西。”能够把自己想到的结合平时读的句子说出来,有助于积累语言。在学习“展”“网”“运”三个生字的时候让学生组组

  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在生字回文的环节中,我采用了表演读,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的方式,使学生能在巩固所学生字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本节课值得改进的地方:

  1、由于时间的关系,短文读得相对较少。原本设计的创编儿歌,渗透一些小动物的知识都没能进行。

  2、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应该更加精彩一些,让课堂不失单调,增加识字课的趣味性与知识性。

  3、带动作读课文的环节安排的过早,在学生读熟课文以后再表演,效果会好一些。

《识字四》教学反思3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识字四》教学反思。开课伊始,通过简单的对话把学生注意力引到夏季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图片和文字的对应出现,变抽象为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识字,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探究,引导发现。为了实现学生独立、主动识字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课上,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探究找规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一番探讨,有的学生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有的学生发现它们和虫有关,还有的学生感悟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教学反思《《识字四》教学反思》。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三、寓教于乐,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本次活动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基础上,组织不同形式的朗读,如“打快板”、“根据《小星星》曲调来唱儿歌”,加深了学生对句式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编儿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在组织学生尽情地“学中玩”的过程中,写生字就少了,而且也没能和整体教学有机融合,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摸索、探究。

《识字四》教学反思4

  《识字四》选了三组成语,借助成语识字、写字,而成语对学生是初次见面,十分陌生、抽象。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知成语的特点,培养收集成语的兴趣,对学生终身学习尤为重要。现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教学的三个环节谈谈。

  一、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

  教师:请看图听老师讲《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讲完后问:你听了故事知道了什么?

  生1: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生2:其实天无边无际。

  生3:因为青蛙坐在井里,所以看天很小,要是从井底出来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

  教师:孩子们都说对了,这只青蛙在井底看天,目光这么狡小,真是太可笑了,成语王国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你们想听吗?

  二、师生表演成语故事

  课前我准备了“尺子”和“寸”的头饰,并训练了两个同学表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成语故事。

  教师:请欣赏成语故事表演。

  尺子和寸带上头饰出场了。

  尺子说:“嘿,寸啊!你看你那么小,一点用处都没有,比起我来,可差远了!”

  寸说:“尺子哥哥,是的,你的确比我长,可是在量极小的东西时,你的用处就不如我了;你是很长,可是量很长的距离时,你的用处就比不上你更长的东西了”。

  学生:拍手鼓掌。

  教师:大家都来当字典博士,看看该怎么劝劝他们。

  博士1:尺有优点,可以量较长的东西;也有缺点,量小的东西就不行了。

  博士2:尺子有优点,但别瞧不起寸啊,你量极小的东西就要寸呢?

  博士3:你们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缺点,不能够再吵了!

  博士4:如果你们量长的东西用尺子,量短的东西用寸,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不就更好了。

  教师点拨:四个字典博士都有各自的见解,都劝了“尺”和“寸”,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谁来结合班上的实际谈谈?

  生1:我们班的康胜霖不守纪律,但他书写好。

  生2:杨睿语文差,但舞跳得好。

  生3:刘桥学习好,罗佳干部当得好……我呢画画,数学可好啦!

  ……

  教师:孩子们争先恐后结合班上的例子谈得很多,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向别人学习他好的地方。

  教师:(出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成语故事的教学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三、进入成语王国

  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故事会推向高潮,大家在班内、小组内讲了许多故事。

  如:“亡羊补牢”、“盲人摸象”、“滥竽充数”、“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拨苗助长”。

《识字四》教学反思5

  识字6是一组与动物有关的词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学生非常喜欢动物,所以本课上课一开始,我利用教学挂图把孩子们引进参观动物园的情境当中,他们兴致勃勃地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打着招呼。接下来,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反复地练读有关的动物词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一些词语还挺难读的,特别是一些后鼻音的字,如“鹦”、“鹉”、“猩”、“熊”单个儿读还可以,连起来蛮拗口的'。在交流对小动物的了解这一环节,学生很感兴趣,介绍时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能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动物的特点介绍。这一环节,学生不仅真正地理解了词语,而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指导学生朗读词串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这些动物的情感,比如“老虎”这一行读得凶猛一些,“孔雀”这行读得美一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出示填空:“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有,有,有,还有”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先请学生加上怎样的,再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小朋友说得比较好。这样的练习,既充满着求知的氛围,又给孩子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一享说话的快感。

  因此,我觉得,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做到有情趣。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拓宽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当然在教学中,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本课生字时,我先让孩子们自学,让孩子们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把自己学会的字介绍给大家,针对有难度的,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学。这样扶与放的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识字四》教学反思6

  一早晨读课就让学生朗读识字4的课文,反复阅读后,学生基本上都能背诵下来了,于是我告诉大家,你想想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猜一字。我又把谜面说了一遍:有吗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一时出现了这样的答案:地球、大地、田野、池塘、树叶、奔驰,大马……本来我以为不会难倒学生,看来我是真把他们估计高了。于是我告诉他们,你们的答案都是错误的,请你们再读一读谜语,猜猜是什么字?学生又投入到已经背熟的谜语中。过好三分钟,我再次请学生猜,学生的答案还是不同,又说马,又说地,又说池,有谁她……其中钟文昊和吕文卿说是也,于是我问他们为什么猜是也呢?钟文昊说因为也能与这里的每个部首凑成字。听了他的回答,我的心里一阵惊喜,连连称赞说:聪明聪明……课时看到大多数学生还沉浸在不解中,我知道他们还是没听明白钟文昊说的意思。于是我拿出教具转盘,把也与单人旁、三点水、,马字旁和土字旁放在一起果然组成了四个新字,这次看到学生的眉头舒展开了,个个小脸上漏出了笑容,我知道他们听懂了,明白了。这次的识字就这样在有惊无险中学会了本课要学习的生字。

  课下我细细回想课堂上的.一幕幕,发现孩子的天真可爱,体会到教学中恰当的使用教具是多么重要。当学生不解时,当学生需要时,当学生劳累时,我们适当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才会找到兴趣点,才能学的轻松,学得愉快!

  

《识字四》教学反思7

  识字课文中词语与词语之间都留有空白,课文中的插图也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也极易引发学生的想像,因而它是提高学生悟性与灵性、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凭借。《识字4》一课中有一幅企鹅在冰面上的图画,很能给孩子们想象练笔的空间,所以我引领孩子们边诵读边联想,然后仔细观察插图,加上自己的想象说一段话。借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孩子们头脑中的一个个词串就变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使课堂浑然一体。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精心创设情境,洞悉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营造生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孩子们想像的羽翼就变得更加丰满,想像的翅膀就会越飞越高。

  《识字4》同前面的《识字3》一样,都是一组形声字,借用插图形象地揭示了形声字偏旁、字词的本意。所以课文中精美的插图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情境,通过教师形象而又生动的语言描述,引领学生观察插图,通过想象用文中的词语进行说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也采用了这样的口语训练,效果不错。

  另外,本课是识字教学,如果仅让学生认识书本上的这12个词语,那么就曲解了教材编写的意图了。本学期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好习惯,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识字,课前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寻找相同偏旁的汉字,课堂上教师再为学生补充一定量的同偏旁字,同样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识字四》教学反思8

  一、 授课目的

  一课一得,得不在于一课。这是我选择这篇包含了十二个成语的课文的主要目的。希望通过这节课,打开孩子们对成语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十二个成语,仅仅是成语王国里的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知道成语的博大精深、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成语。

  二、 授课目标

  识字四的教学目标,我设定为

  1、 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并能背诵。

  3、 初步了解相关的成语故事,并懂得成语里蕴含的道理。

  4、 激发探究成语奥秘的兴趣。

  对于本班学生特点,设定这些目标,特别是“懂得成语里蕴含的道理”,其实是给自己出了难题。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成语,一下子出现十二个成语,能记下了已经很不错了。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定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要在课堂内完成,实在并不好操作。 40分钟的时间,前20分钟用来认识生字词,后20分钟用来学文。前半段时间是常规流程,生字带拼音读、识字方法、去掉拼音读、组词读,加上学生喜欢的“猜谜游戏”“开火车游戏”“挑战王游戏”等来激发学习兴趣,整个过程下来孩子们都能保持相对的激情和信心,把生字词掌握好。但是后半段的`成语学习,就显得有些“好高骛远”了。虽然课前做了大量前置性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查找本课的成语解释,并通过借阅成语故事书来拓展阅读,了解其他成语故事,学生也能用心完成,并且在课余时间乐于和我分享他们所认识的新成语,言谈之间充满着喜悦和收获。这给了我一种错觉,孩子们对成语的自主学习还是蛮到位的。于是,我在制定教

  学目标上,还加了知识性迁移运用,希望通过成语造句训练,让学生能将成语与生活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复习,取得好成绩应该是__________的事了。”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想来还是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出现了不符合学情的情况。

  三、 策略完善

  1.十二个成语学习可减为八个,减轻课上的学习任务,不求多,求学得扎实,并能将学习方法迁移课后自学,剩下四个成语就作为课后作业,供学生自行学习,和父母分享交流所得。

  2.集中识字前,可添置随文识字,多读几次成语,加深印象,再将生字抽出单独强调。这样既学习了生字,又能将成语熟记于心。

  3.完成成语运用这一目标时,可将填空题改为选择题,降低难度。学生就能通过四个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加以选择,而不至于一下子头脑空白,这也给预习不够充分的学生,对本课成语不够熟悉的学生帮助。

  4.学生讲故事开课导入,能够起模范作用。如果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及时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更妙了。有些遗憾,故事讲完后就直接读课题了,如果能够加上“你还通过课外学习知道了哪些成语?”孩子们课前预习准备充分的“知识财富”能够得到运用,我想这会是激励孩子们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成语故事的最好激励了。

  5.拓展分享环节有所欠缺,本课教学理念是“乐学成语,拓展分享”,本来是希望安排5至8分钟时间给学生分享自己自己课外所记下来的成语和成语故事,但课上学生显得很拘谨很紧张,分享不积极,可能是教师鼓励不够。

  四、 后续效果

  可喜的一面是,经过这一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成语的重视增加了不少。在之后的生字学习中,给生字组词,常常都能用成语来组词。学生课后手中捧着厚厚的成语故事书,津津有味地阅读,就是上这一课最有价值的一面。

《识字四》教学反思9

  这课要求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体会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有收集成语的兴趣。通过朗读体会成语的韵律感,感知成语的特点。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课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采用加一加,减一减,对比换偏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写字的指导是识字教学的重点,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所:左边的笔顺是。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我还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

  开始上课时先简介了成语特点: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拔苗助长”。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守株待兔”。让学生理解成语是什么,然后再讲解课文,“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讲解成语时,首先先让学生了解字面意思,自己先思考,然后我再给延伸意思,让学生自己学会其中的道理。

  经过做题我发现学生对成语故事知道的太少,平时积累不够,以后要让学生多积累成语,多阅读一些寓言故事,培养总结道理的习惯。对讲过的一些易错的字还是容易写错,这就说明我在强调时没有吸引他的注意力,以后要学着怎样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吸引他的注意力。识字二教学反思二下识字8教学反思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识字四》教学反思10

  《识字4》是一组词串,“观察 采集 昆虫 田野 树林 花丛 ”,后面是六组表示昆虫名称的词语。阅读教学一贯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学词效果最好,所以本课尽管是词串,我还是尽量赋予它们以连续的意义,在语境中识字词。课上设计了两个主要问题:

  在认读昆虫的基础上,第一问:哪些是昆虫?孩子们不仅找出了文中给的六种昆虫,还说到了蜜蜂、蚂蚱、瓢虫、蝗虫、蜘蛛等,最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识记了“ 螳螂蚂蚁 蟋蟀 蝴蝶 天牛蜻蜓”六个词语,发现它们中大都有虫字旁,联系形声字的字理知识简单告诉学生虫字旁大多表示与虫、蛇有关。

  第二问:昆虫在哪里?孩子们轻易找到“田野 树林花丛”这些词语,进而联系上“观察”和“采集”,了解词义,在此基础上识字词语。

  两个问题牵起全文,孩子们学得轻松愉悦,在丰富的联想和表达中感受词串学习带来的乐趣,也轻易地能背记词串。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突然有个孩子大叫,蜘蛛爬到他旁边女孩的头发上去了,小女孩吓得一动不动,周边的男孩子都想围上去了,我上前一看,蜘蛛已经逃到课桌上,我示意一个孩子拿扫帚把这爱凑热闹的小蜘蛛扫了出去,好在学的是昆虫,我把蜘蛛也写到黑板上,顺便认读一下。

《识字四》教学反思11

  借鉴了一课一帖重组教材的教学方法先学习儿歌,感觉这节课上得很顺,课堂效率很高。从“轮船要靠岸”导入,引出“铁锚”,引导孩子观察铁锚的特点,学习儿歌。接着,小花猫出现,让孩子们模仿“锚”,来帮小花猫创编儿歌,“家里的`猫喵喵叫”“家里的猫爱吃鱼”“家里的猫捉老鼠”,一句句儿歌都从孩子嘴里蹦出来了。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自己来区分“锚”和“猫”,在不断摸索中、发现中理解生字、学会生字。在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后,后面的“ 喵”“描”“瞄”,学生运用规律猜字、识字、理解字,从头至尾,始终处于有趣的识字游戏中,兴味盎然。这样的识字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提高了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识字四》教学反思12

  《识字2》教学反思:本课韵文是以词串的形式出现,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组织成一组组词串,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同时课文配以插图,图文对照,让学生不仅识字,还理解词语,认识事物。由于学生还刚刚接触汉字,所以本课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插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边看图边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认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认识词语和理解词语的教学中,插入说话训练,让学生用词语来说话,还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来读词语、说词语,从而让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的快乐。 由于学生刚接触汉字,因此教学生学习写字非常重要,要手、脑、口并用,先学习基本笔画,再学会笔顺,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呢?充分利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记住,如教学“鸟”字时,对学生说上面的撇是鸟头上的羽毛,里边的点是鸟眼睛,千万要点上,下边的鸟身体要宽一点。学生听了,兴趣很高,很容易就记住这个字了。再如“太”字,从学生熟悉的大字入手,大字下面加一点就是太,学生也很容易就记住了。接着让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为写好汉字做好准备,最后在习字册上仿影,让学生边写边记。

  刚开始教学汉字,虽说就那么几个简简单单的字,但教起一年级的孩子却不是那么容易,今后的写字教学还应花更多时间训练。

《识字四》教学反思13

  《识字四》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所以文中有12个字都是虫字旁的,并且都是形声字,我结合图片和句子进行教学,识字环节进行得很顺利。

  在熟读成诵之后,我请学生发现这首儿歌的规律,学生可能没明白意思,有点答非所问,于是我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开来,学生一下就明白了,都是说“动物在哪里干什。”我相机出示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片,请学生学着编儿歌。有一个孩子说:“小鸟空中飞来飞去。”看来还没完全明白,我补充:“前面两个字,中间两个字,后面三个字。”孩子反应过来马上说:“小鸟空中展翅飞。”“还有吗?”(我希望他们的思维能发散开来)“小鸟空中自由飞。”“小鸟空中飞得欢。”随后我又出示了几幅图片,孩子们似乎一下掌握了窍门,一个个好句子脱口而出:“松鼠树上摘松果。”“松鼠树上做游戏。”“小鱼水中游得欢。”“小鱼水中吐泡泡。”“青蛙池塘呱呱叫。”(我提醒他们能不能用上拟人句。)“青蛙池塘把歌唱。”“蜜蜂花间采蜜忙”……随后,我把他们说得好的六个句子串起来念了一遍,高兴地说:“同学们,你们太厉害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一首儿歌,看来你们都要成为小诗人了。”此时我看到孩子们一脸幸福、满足、自豪的.样子,我也觉得很满足,觉得这节课算是达到了目的。随后我马上补充道:“只要你们多动脑筋,一定能写出更好的儿歌。如果谁想到了更好的,下了课还可以告诉老师。”

  于是下课后,就有不少同学来向我汇报呢!

《识字四》教学反思14

  苏教版新教材的词串识字是一个亮点,它是以特定的时空物事为中心,选定相关词语,包含要学的生字,按意义连接,组成词串,再分行排列,末尾押韵,近似一篇“小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那一串串词组都具有鲜活的力量,能使学生在识字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这一课就是围绕大海这个中心把词语“串”起来的,经过精心组织,12个词之间产生了联系,并形成一个极为生动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在认读字词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想象去体会、感悟,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丰富学生想象的空间:

  一、创设情境进入课文

  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大海的资料,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海的了解,然后利用课件播放大海波涛的声音和图片。让孩子们课前对大海的文字了解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二、借助拼音引导自学

  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由于一年级学生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些字比较难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风”是后鼻音,“晚”和“湾”声调的差别,“鱼”和“渔”字形和语义的区别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然后创设送生字宝宝回家的情境,让生字回到词语中,学生连词认读。接着再送词语宝宝回家,让词语回到课文中去,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串,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多种形式展示朗读。

  三、词图对照,认知事物

  在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情境图贴词卡。

  师:词语宝宝特别调皮、贪玩,它们呀想玩耍去,它们会到哪儿玩耍呢?原来呀,它们要到大海上玩耍,词语宝宝到了大海上,怎么看不到它们了呢?快来找找它们,把名字给它们贴上了。(课件出示情境图)老师把这些词卡发给同学们,请你们给大海边的景物挂牌子。

  学生很兴奋,小手举得高高,师发词卡。拿到词卡的同学先把手中的词读给大家听,再想想该贴在哪儿。

  其中一位同学举着写有“海风”的词卡不知所措。

  师:就是呀!“海风”在哪儿呢?我怎么也找不到?

  一同学着急地跑上讲台将“海风”挂在桅杆上飘动的小旗旁。

  师:是在这里呀,这是小旗呀,怎么就成了海风了呢?

  生:因为我看到了小旗子在飘,一定是海风吹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又爱动脑筋,真棒!

  这一设计将文字与事物相匹配,既巩固了对字词的认识,又理解了词义,认识了事物。特别是对“海风”的认识,我提出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和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的浮现。

《识字四》教学反思15

  【教材简析】《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识字课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4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情景,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读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这节课中,我让孩子们读读、想想、说说,发现识字特点,探究句型形式,再结合拓展说话,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学好汉字,而且喜欢汉字,喜欢语文,喜欢生活。

  【教学片断】

  探究发现之一:有趣的识字教学

  鉴于本课生字有着明显的特点,【“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均带有“虫字旁”,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在教学中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

  我采用了集中识字的学习方式,当孩子们看着生字卡片一个一个地读着生字时,如:“蜻、蜻、蜻蜓的蜻,左右结构,虫字旁,形声字。”“蜓、蜓、蜻蜓的蜓,左右结构,虫字旁,形声字。”……连着读了三个生字,孩子们一个个笑了,已经有耐不住的孩子说了:“怎么都是虫字旁,形声字啊?”于是乎,“蝴、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连着读得不亦乐乎。

  一遍读完,孩子们已经乐不可支了,有的已经是前俯后仰了。所以我们也就顺势了解了“形声字的特点”,知道了这些生字都与“虫”有关,便得出“与昆虫有关”的字一般都有个“虫字旁”。

  我再引导孩子想想像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螳螂、蚊子的‘蚊’、苍蝇的‘蝇’、蝉……”

  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孩子们情绪高涨,无比欢快,有发现的快乐,亦有成功的喜悦。

  探究发现之二:神奇的构句形式

  读着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

  蜘蛛房前结网忙。

  一路探究,孩子们发现这里的句子一开头都写了“谁(或者什么)”,然后写“在哪里”,但是“在”这个字没有出现,最后写“干什么”。于是,我就在黑板上板书:

  谁 在哪里 干什么

  接着,楠楠又发现了每句话中都有一个动词:飞、捉、造、运、游、结,而且一起研究后发现一般动词都在倒数第三个,只有“飞“放在了末尾,孩子们很兴奋,知道句子中还根据不同的动物(昆虫)写出了它不同的特点,动词用得恰当。

  当然,每句都由7个字组成,孩子们也发现了。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相互启发,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发现,我让孩子尝试也用这样的句型继续往下编,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孩子妙语如珠,便让他们记录下来,有不少的精彩之处,摘录部分(如下)。

  【精彩写话】

  (一)原生态型

  鸟儿树上把歌唱, 知了树上叫不停,

  白兔草地蹦蹦跳。 熊猫竹林啃竹子。

  青蛙田里捉害虫, 蜜蜂花间采蜜忙,

  松鼠树上摘松果。(陈诺言) 燕子天上飞得欢。(沈恬伊)

  猴子树上跳得欢, 蜜蜂花中采蜜忙,

  马儿草原吃青草。 瓢虫叶上慢慢爬。

  蜜蜂花朵采蜜忙, 小鸟树上喳喳叫,

  燕子屋檐造房子。 小猫树下睡大觉。

  鱼儿水里游得乐, 大狗门前咬骨头,

  青蛙田野吃害虫。(汪易欣) 鱼儿水中轻轻游。(胡云迪)

  小鸟空中飞得欢, 老虎林中称大王,

  小鱼水中游得欢。(袁颢然) 雄鹰空中展翅飞。(黄一璐)

  (二)个性型

  鲨鱼海里捉小鱼,

  蓝鲸海里捉海豹。

  龙虾海里捉小鱼,

  海星海里捉海胆。

  海龟海里捉水母,

  海狮海里捉海蜇。(陶瑞)

  【教师评语:全都是海洋生物,真有意思!】

  小狗房前吃骨头,

  小猫河边捉小鱼。

  小鸭水里游得欢,

  小鸡地上啄米粒。(樊浩宇)

  【教师评语:都以家禽为题材,也别有用心啊!】

  (三)修改型

  飞机天上飞得快,(飞得高)

  火车地上跑得快。

  汽车路上跑得快,(开得欢)

  轮船海上跑得快。(行得远)

  狮子林间跑得快,

  鲨鱼水里追小鱼。(黄亚坤)

  【原来的句子太过于雷同,便伙同孩子们一起进行修改,小作者也很开心,因为用的动词不一样了,读起来也更有劲了。另外,我还建议孩子只写前面的四行,把“狮子林间跑得快,鲨鱼水里追小鱼”舍去。理由是:前前面写得“飞机、火车、汽车、轮船”都是交通工具,而“狮子、鲨鱼”是不同类的。经过这样的`修改之后,孩子们的写话水平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青蛙在岸上捉虫,(岸上捉害虫)

  小鸟在树上唱歌。(树上唱着歌)

  小鸟天上飞得快,(飞得高)

  小马草原跑得快,

  小鱼水里游得快。(游得欢)(童健元)

  【前两行在句式的表达上有问题,“在”字应省略,后面应有三个字,改后孩子认为很好。后三行“干什么”有雷同,建议保留一个,其余两个改一改,在争得大家的意见后觉得“小鸟天上飞得高,小鱼水里游得欢”比较好。就在这样的修改中,孩子们的语言得到了锤炼,很多孩子还学会了给别人提建议呢。】

  一篇简单又通俗易懂的识字课文,就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孩子们的语言得到了提升,再通过说话写话,孩子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能逐渐增强,这也应了《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正像“修订解读”中指出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