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15 09:13:0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多说。我先复习四个正方位,让学生做到人人心中有方向。然后从每个正向偏向了一定角度,让学生观察是从哪个正向偏向了哪个方向?同时,一条方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针对不同说法,学生小组互说,抽学生说,说中感悟方向感。会熟练说,就为在原基础上添了角度和距离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掌握就会较容易。

  这部分内容,我认为找观测点是难点。观测点不同,观察的位置自然不同。如:做“其他城市在北京什么方向”的题目,我引导提出“在北京”是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分析,知道了我们是站在北京这个观测点,观察其他城市,那么就应该在北京处画四个正方向,找准其他城市的位置。并举例说明如何找观测点。这样学生遇到叙述模糊的题目,可因势利导。如:小明看小丽什么位置,小丽看小明什么位置?题目只有一条线段,大部分学生找观测点较困难。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分析找出每一句话的观测点。有了前面找观测点的方法,学生逐步感悟:“小明看小丽”,是小明在看,我们应该站在小明的角度观察,应在小明处画四个方向,找小丽的位置。

  同时这部分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紧密,我为了使学生对位置有身临其境的感悟,针对全班学生的座位,指明在一学生位置观察另一学生的位置,进一步让多个学生在同一个位置观察某一学生位置,并互相找伴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位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只是,实际生活中,只能说个大概位置,并没有具体角度,所以有局限性。

  练习中,我发现有学生方向与距离两个元素都说到了,只是叙述不规范,今后还要注意。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个别学生仍是不十分清楚。只能利用培优补差的`时间,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稍好一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这堂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教学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辨别东南西北,第二部分在教室内进行学校示意图的绘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北海小学龙洲校区方素琴

  通过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从作业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不少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方向感没有形成

  这部分学生不是很多,但是他们确实存在着。比如:生活中的方向的界定他们一清二楚,他们知道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但是如果让他们利用这一点辨别身边的方向,可能一时还弄不清,但又不是完全不清楚,只要你稍稍提醒,他们能慢慢说出来。图上的方向也是出现了相同的问题,会说不会辨别,完成作业只能胡乱猜测。从以上问题不难发现,他们虽然能说出一些相关的规定,但是不能完全理解,也不能灵活运用,总之一句话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方向感。如果要想让这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这部分知识,只能是一个一个手把手的教。仔细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们自身的接受能力就比较差,抽象的知识不易被他们掌握(位置与方向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考虑比较多的还是大部分学生的利益,即符合大部分认知水平,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虽然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实在多少的教学实践上,至少我发现这一点我做不到,如果面向全体学生,就得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表面上看是尊重了学生,其实这是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利益为前提的,这是不值得的。通常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只能放弃一部分学生,但并不是完全放弃,而是将这部分学生留到课外,以个别辅导的形式完成。

  二、理解不到位

  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都有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小明的家在学校的东南方向,学生却认为小明的家在学校的西北方向;从图上可以明确看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西边,学生却说成是东边。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正好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仔细观察学生的结果,不难发现造成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如果要深入一步理解的话:出错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弄清楚到底谁是参照物。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教学中我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学生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去发现,这确实难为学生了,这可是教学中的一个不小的失误。不过,现在能及时发现这一点,还是有办法补救的。可惜的是,今天的练习课上我没有很好的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准确找到“参照物”的办法。(方素琴)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3

  1、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

  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系,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从导课开始让学生欣赏几幅图片,感受桃花村的美丽,产生想随三位小朋友去探访桃花村,并愿意为他们解决路上遇到的困难。教学生活中的东西南北选取了各小队在教室中处在什么方向、老师与各小队的方向位置关系、我们教学楼的四周各有什么?做游戏进一步体会东西南北;教学地图上的方向,通过中国地图、五岳感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让学生随三位小朋友参观桃花村,学做小导游,介绍桃花村地理位置,到桃花村小学,针对桃花村小学的平面图提出问题,为让桃花村的小学生到我们学校来参观绘制一张我们学校的平面图,等等,按新课标的理念来设计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

  2、有效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现直观到抽象的跨越。

  数学课程重视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每节课都有重点、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而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能跟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互相转换,生动的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克服人类感官上的局限性。本节课教学现实生活中的方向时,让学生说说如何辨别方向。学生说到了利用北极星、指南针、年轮可以辨别方向,这三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如果只让学生叙说,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起来肯定会有困难。通过课件的演示,使抽象的叙说变成了直观的'动画,符合小学生的任职规律。

  3、应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低年级孩子,有时很调皮,很难保证40分钟在认真听讲,难免会出现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现象。究其原因,学生在课堂上不会倾听同学的发言。因此课堂上倾听的习惯要注意培养。如:让孩子说说: 他刚才说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他说的怎样?你听明白了吗?等等,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学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4

  《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内容包括“上、下”,“前、后”,“左、右”和“确定位置”四个小节。

  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他们亲手摆放物体,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在教学时,我尽量抓住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做游戏的活动,运用游戏的'方法促进他们学习,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时,学生出现了以下问题:在教学数格子变方向时,有的同学数不清格子,其实开始的动物的格子不算,最后实物的格子算,比如说再格子里画图说蚂蚁向上走几格再想左走几格可以吃到苹果。这道题有一部分学生容易出错,在教学时,如果让学生走一格标一格数,转方向是从1开始重新标数,实践证明学生也易于接受。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5

  本单元的内容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关位置的内容。它是在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之后进行教学的。

  前面的知识与观察者和参照物有关,而本单元内容不受观察者影响,只与参照物有关,因此找准参照物也成为了这个单元的重点。

  在学习完整个单元和进行单元检测之后我发现学生的难点为:在现实生活中,给定一个方向,如何准确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总结出规律: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教学时就发现容易混淆,不易记忆,就是进行了知识的总结,也没让学生死记硬背)。另一种是根据“东南西北”这种按顺时针的排列方法进行记忆的。可是在练习和测验中发现学生还是没有掌握这些方法。

  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不会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还没有利用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分别与东南西北建立起联系。因为没有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活动熟练掌握这四个方向。二是有的学生缺乏现实生活经验,虽然学习了时间,但还是对顺时针了解不清晰。

  为此,在反思完整个单元的教学后,因为受到学生们的启发,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以后再遇到这种类型的题,首先让学生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纸上标出这四个方向。然后根据题意把先判断出的那个方向与旋转后的纸张进行方向上的对接,对接之后就很容易判断出其余的`四个方向了。

  其实学习并不是老师教,学生听。而是学生和老师协同研究,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交还给学生,相信他们,让学生主动的真实的发生。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6

  辨认方向这节课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到操场上,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后一部分回到教室,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组织了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1、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这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东南西北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认识有一定的困难,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做了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发现记录图中宿舍有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提出转一下让宿舍都向下方,并进行了调整。这样做,学生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并设计了对号入座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认识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后,教师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省份,找一找自己的家乡,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家乡在我国的哪个方向,以及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地图上方向。

  3、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我在教学中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当学生学习了在实际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后,我设计让学生看从学校到华润超市路线图,说一说向哪个方向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4、善于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在教学中善于把学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学习材料,有效开发了课程资源。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后,教师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办法,学生说出了利用北斗星、树叶、树的年轮和手表等多种从课外书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程资源。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7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前一次是在三年级.当时,学生掌握得特别不好,特别是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有许多学生似懂非懂,短短四课时的内容,教学了近八课时,效果还是不够理想。在复习阶段,反复的炒冷饭,在放弃了几个差生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教学前几天,我一直都在担心,原有的知识储备经过一年的淡忘,很多学生也许已经没有印象,因此脑中一直在盘算,是不是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为学生重建必要的知识储备,尽可能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不巧的是,前面的计算教学每节课都是满满当当,没有留下丁点的时间复习,可新课总不能停着,还得按计划进行。

  怀揣着打持久战的心情走进了课堂,利用课前短短的五分钟进行课前预热,情况出乎意料,不少孩子都还记着知识点,特别是当有学生提出1号点在起点的东北方向时,马上有学生提出起点在1号点的什么方向?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下,过去的各种知识点都被一一整理出来,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复习这一环节,引出了矛盾:同样是在东北方向,可物体的位置却不一样,如何描述呢?我将问题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孩子们的`想法也不赖,有的指出:其中有一个点偏东,另一个点偏北,可又有孩子想到,偏北的点有很多,这种表述方法还是不够完善。这样,学生在一次一次追问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终于想出了可以用一个角度来表示。可问题接着又出现了,如:东偏北30度,又有学生认为是北偏东60度,两种方法,哪一种表述更准确呢?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有学生马上就想到:离哪个方向近,就选哪个;又有学生指出,哪个角小就选哪个……

  这是《位置与方向》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是:一、让学生意识到表达一个物体具体位置的重要性;二、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的还不错,特别值得让我高兴的是确定物体具体位置方法的得出,主要依靠学生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教师只是为他们学习的引导者。

  不过,这一节课结束后,我没有走进所有学生,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这是因为我不敢走近他们,我害怕发现问题,因为我知道,虽然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不错,但并不表示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新知,特别是后面的内容越来越难,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到那时我只有面对,别无选择。

  相对于第一学段学习的《位置与方向》,四年级内容的学习难度更大,可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后,我发现学生无论是新知学习阶段还是复习阶段,掌握的情况要好的多,特别是第一学段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点,现在学生的认识要深刻的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想法是;在第一学段,虽然也有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有关知识点,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能接受这一知识的程度,以致于事倍功半,孩子们学得特别吃力,教师教得辛苦。可到了四年级,虽然只相隔一学年,但随着学生阅历的增长,接受能力的增强,已经达到可以接受这一知识的,因此可以用事半功倍。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8

  “位置与方向”一课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通过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上方位与实际方位的联系区别。

  在教学学生认识实际方位时,我把学生领到操场中间,要求每位学生以操场中的实物为中心,画一幅操场的平面图,这样既巩固了实际方位,又引申出了图上方位,同时学生由于所定方位不同,实物也就不同,所以图的画法多种多样。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出图上方位,并且编成口诀告诉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图上方位要确定标准

  在做方位的练习题时,如果要确定某一建筑物的方位,首先要先选哪一建筑物为标准,标准不同,同一个物体所在的方向也是不同。例如,在做练习第三题时,如果以学校为标准,小明的家在学校的东南面,如果以邮局为标准,小明的家在邮局的南面,所以,确定标准是关键。这节课虽然内容不多,但在实际的运用当中,会出现很多的困难,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三、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的区别认识

  由动物园图认识全部八个方向后,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和认识其他

  4个方位,可以将八个方位写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间的一竖区分左边为西,所以分别是西南、西北。右边是东南、东北。并且告诉学生由于西和东,北和南相对,所以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再以米字一横划分,上方是北,即西北、东北;下方是南,即西南、东南。

  四、为了让孩子快乐的学习这节课,我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份快乐的心情。

  一开始我就和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游戏,我们一起朝左看、抬左脚、举左手,由此引入我和你们所表示的方向为什么不同呢?一个小游戏,给了孩子一份快乐的心情,并且一直保存到了最后,快乐的心情让学生神采飞扬,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的活跃点,所以学生们的自主探究也就落实到了实处。原来认为三年级的学生采用游戏导入新课,太幼稚,不会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这节课让我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老师的激励评价,给了孩子一份自信,这份自信,让孩子的课堂表现更出色,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把赞许的目光给孩子们,把欣赏的话语给孩子们,让他们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这样我们就拥有了无数个美丽的心情,孩子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成功和失败都可增强后继学习的动机。但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进一步的失败会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而一次或多次的成功则会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让学生尽早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使学生从成绩中体验到“欢乐”,从不足中体验到“差距”,感受到自己是在快乐而成功地从事着智力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必然会显得更加高涨、更加强烈、更加浓厚。

  学生们在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小组活动,找出生活中位置的相对性,我加入到几个小组里面进行活动,我的加入他们很开心,能够很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在说的时候更是语言描述准确。然后在全班的交流活动中,我着重找了几个平时接受知识比较慢的同学做了汇报,结果他们的回答很出彩。我的表扬同学们的肯定,他们兴奋的眼睛发亮,感受到了自己学习的成功,所以孩子们都说这节课是快乐的。

  上完这节课,我还发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学时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9

  本周作为开学的第一周,学生的状态还不算很好,上课效率偏低,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大部分学生还沉浸在寒假的余温里,因此第一单元的内容我进行的比较慢,第一课在教学时主要是教学生能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行,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发现学生坐在教室里对方向辨别的并不好,反复练习后还是需要时间反应,我想也许和孩子们所处的环境有关,面对墙壁和教室本来就不正的方向,这些反倒成了学生认识方向的羁绊,这个实际存在的环境没有起到任何好的作用,所以我把教室换成了整座教学楼,以校园为中心,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也比较好判断方向,北面是什么,南面是什么……学生们讨论的热火朝天,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经验带来的好处,生活的已有知识成了课堂的主角,学习也变的容易起来。

  本单元的例三是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学生已经知道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我想这个内容可以直接进行教学,在不是正北正东的那个方向怎么描述呢?它是东北,相同的其他三个方向也是一样,但需要强调的是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每个都指向无数个方向,而其他南北西东都是只一个方向,除此以外,东北和西南相对,东南和西北相对也都是比较好理解的',我想本课如果就这样结束学生所学到的只是知识性的位置与方向,我想继续深入的探讨,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楼在东南方向对不对呢?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对的,看我没有响应,部分学生改口说错了,但原因呢,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想起来,因为我没有说明中心,也就是说以校园为中心,教学楼确实是在东南方向,但以曲师大为中心的话教学楼在西南方,而已整个曲阜为中心的话,教学楼又在西北方,所以同一个位置的方向是变化的,这要看方向的中心是哪里,学生好像恍然大悟的样子,学习数学不正是要有这种辩证的灵活的思想吗!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0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这一章看起来很简单,让学生认识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并且知道其中的一个方向,能够判断出其他七个方向。

  由于小学生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上课伊始,我尽可能的给学生以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获得亲身感受,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告诉学生学校的四个方向后,让学生说说学校的八个方向都有什么?学生说得很好。可是,到了课堂上,我告诉学生一般方位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的,知道其中的一个方向,让学生判断其他几个方向时,同学们往往把图上的方向与实际的方向混淆,这是我倍感困惑,本来认为很简单的问题,没想到会出现如此效果。

  三年级人数偏多,学生认知能力、知识层次差异很大,学习兴趣本来就不浓,如果课堂教学思路模糊、知识点含混,必然会使学生学习兴趣索然,出现学风不振的局面。

  经过反思,我把判断方向的方法归纳为三种:

  一是:截取小学课文里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段话,把已知的.方向与截取的话吻合,其他几个方向就显而易见了。

  二是: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句话,把已知的方向与截取的话吻合,从而判断其他方向。

  三是:制作一个简易的方向标,标明八个方向,把已知的方向与方向标的方向吻合来判断其他方向。

  通过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易记、易掌握,还不会出错。

  在教学“谁在谁的什么方向?”时,学生往往把参照物选错,出现相反方向。如:小明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学校是观测点,而一些学生往往把小明家当观测点,从而出现相反方向。

  上课时我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问题出现后我才认识到观测点的认定是很必要的,所以我开辟了一节课的时间讲解“观测点”,学生很快的能够分辨“观测点”和“被观测点”,在回过头来让学生判断“谁在谁的什么方向”,学生迎刃而解。

  通过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使我深深的领悟到:学生学不会,必然有阻挡其认知的羁绊,所以我们要在恰当的位置,为他们铺设台阶。

  在教学认识路线时(一般是上北下南方向),学生对方向掌握的不够熟练,有时还会出错,所以我干脆教给学生“从左向右是东X方向,从右向左是西X方向”。具体说“右上东北,右下东南,左上西北,左下西南”。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不再出现错误了。

  这是我想到:数学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对已有知识的验证过程,体验越深,感悟越多,训练越多,掌握越牢固。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1

  本周结束了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有了前一年位置与方向的教学经验,我对自己的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这个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任意方向,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因为学生此方面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空间想象力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制作方向板,然后运用方向板在教室和校园内认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以下是我在教学本单元之后觉得学生必须掌握的两个例子。

  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要求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此题中的观察点是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自己要确定一个起点作为观察点,然后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为观察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老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还要提醒学生每画(走)到一个地方,就要画上方向标,标出名称。

  对于以前学生们的难点动手作路线图,我采用合作的形式教学,小组合作完成一副线路图,这样学生们可以互相指导,都参加了思考与动手,再单独让他们完成路线图,这样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引导,动手起来也会更好。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2

  东、南、西、北不仅是生活常识,也是数学里用来描述方向和路线的知识。本单元主要教学现实生活空间里的东、西、南、北,要求学生知道这四个方向,并在已知其中一个方向的时候,能辩认出另外三个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确定方位的经验和策略,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

  本单元的`教学,老师自始自终都在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一方面,在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了空间概念;另一方面,在学生课前搜集、了解了“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样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提高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3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从“让学生学现实、有用的数学”出发,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辩认方向,分小组体验实景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教室里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要按地图所使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绘制示意图,位置与方向 教学反思。

  这样尝试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走向探究,目的是使孩子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自由地表达思想、表露情感、表达观点、表现创造,充分体验和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神秘和魅力,感觉到数学的实用和价值;也试图使封闭的书本式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紧密相连的自主创新过程,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教学反思《位置与方向 教学反思》。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从“让学生学现实、有用的数学”出发,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辩认方向,分小组体验实景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教室里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要按地图所使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绘制示意图。

  这样尝试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走向探究,目的是使孩子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自由地表达思想、表露情感、表达观点、表现创造,充分体验和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神秘和魅力,感觉到数学的实用和价值;也试图使封闭的书本式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紧密相连的自主创新过程,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4

  本学期的视导评估如期结束,我有幸讲了《方向与位置》一课,《方向与位置》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成功之处:

  一、课堂有鲜明的价值取向:突出情趣化与实践性、应用性。

  《方向与位置》这节课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因为二年级学生的方向感不强,推理思维能力较弱,平面图中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较难理解掌握。要让孩子能水到渠成的完成从现实生活到平面图的转变,我认为必须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大多数是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所以我在教学本节课时,充分考虑这一情况,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实实在在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顺利的过渡到平面图的方向之中。

  设计环节:

  1、让学生回顾方向儿歌。

  2、快速指出教室的北面及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3、交流野外迷路辨认方向的方法。

  4、学习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方法并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5、练习:在图上找到正确的位置和设计自己身边熟悉的环境学校的路线图。

  二、充分考虑了课堂内涵的厚实度:关注了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感受。并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这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东南西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认识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先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并设计了对号入座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在教学中善于把学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学习材料,有效开发了课程资源。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后,教师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办法,学生说出了利用北斗星、树叶、树的年轮和手表等多种从课外书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程资源。

  三、以合理的程式来满足内涵的需求,以达到整体过程的集约与高效。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所以,整节课用学生比较喜欢、熟悉的旅游情境贯穿始终,每个环节都适合学生的心理期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整个过程的集约与高效。

  不足之处:

  1、备学生备的不够充分,有几个学生左右分得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找平面图中的位置时,东西位置经常颠倒。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每讲一课必须要做必要的课前调查,以便让每个孩子都能当堂的知识当堂掌握。

  2、学生在平面图中分辨谁在谁的哪面时出现的问题较多,究其原因是找观察点练习的还是不到位。所以以后应加强找观察点的练习,让他们找出观察点,再分辨出它的上下左右,最后确定东南西北。

  视导评估使我在思想和方法上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我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使我更有信心地去面对课堂和学生。视导评估结束了,但这种研修精神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发扬光大。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5

  这学期的教学时间很紧张,16周就得结束功课,没有时间做练习,那就不能靠练习来实现扎实掌握知识。这对我倒是不小的考验。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学生更好的方法。教学如期进行到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到了空间想象和动手的单元。一到空间和动手操作,就到了重点中的难点。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方法运用于手上,这本身就是重点训练项目,其次知识点的琐碎,地图与实际生活的转化更是学生要突破的地方,更是能力培养的难点。不仅是我有肯骨头的教学感受,很多老师也觉得这部分的教学是事倍功半的。就拿“哪偏哪”来说,让孩子很有效的区分“东偏北”,还是“北偏东”就不容易。很多老师给我介绍了好方法,最常用的是运动法,就是要动态的想象角是如何移动形成的`。我是很喜欢拿来主义的,随即就运用到教学中,但是实践出真知,真正在教学中运用起这个方法却发现差强人意,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倒是很容易理解“哪偏哪”的意义,但是做起题来,却频频出错,并没有收到期望的效果。为什么这样的方法我觉得已经很科学了,可学生就是老出错呢?我觉得这和学生做题的意志品质有关系,他们不愿意每道题都要想象一边。也和学生对角的认识是有关系。小学阶段认识的角是一个静态认识,就是两条边一个顶点,而不是由一条线段绕段点旋转形成的,学生对于角的认识本身就没有和移动挂钩,那么用这种东移动到希,来解释东偏北,是否有认知上的障碍呢?理解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我改变了一下方法。

  既然学生认识的角是静态的,那么我就试着给这两条边配上不同的名称,用来区分不同的“角色”,判断好每条边不同的角色再来描述。在两物体间形成的角度,无非就是两物体间的连线和正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形成这个角的两条边我给它固定上不同的名称,那条正方向的边叫做“主边”,而另一条边就叫“次边”。描述角度时就要从这个角的主边偏向另一边,另一边偏向哪就是哪,这样“哪偏哪”就是主边偏向次边。方法就是在名称上做了细化。这个孩子叫小红,那个孩子叫小明,无非就是给两条边起了名字而已。学生反而接受了这样的方法,这样的规定,做题时不容易出错。因为这样的特征很明显,文字上以“偏”字为标志,主边在前,次边再后,在图上,以十字坐标为标志,主边永远在十字坐标上,这样建立起的一一对应学生好接受,也好操作。出错就少了。教学时我越来越发现,有时候的概念和名称是该给学生细化的,这样的细化不会使知识难理解,反而使知识更明确更规范。数学不就是一个很规范的科学吗?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在细化概念上继续走下去。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01-07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0-27

《方向与位置》教学反思08-28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02-03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09-23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反思05-14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5篇)02-27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5篇02-15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