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18 08:17: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子、原子》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

  一、分子运动的活动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课本50页“图3-8”所示,有关分子运动活动探究的解释性描述中,只能提及:氨分子运动进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而不能盲目扩展成如此的设问:什么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因为众所周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氢氧根离子(OH-),而决不会是氨分子(NH3)。然而,就当前学生有限的知识而言,是极容易形成“氨分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错误推论。所以,这里是一个教学难点,难就难在目前无法让学生简易认清问题所在!因此,在教学引导上只能采取不深化的回避策略。

  将来,当学到“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相关内容时,再提出这一问题,那时就不失为一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题目。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其它实验

  1.在细长玻璃(或透明的塑料)容器中,先注入一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再小心的注入一半清水,静置,观察两种液体相互扩散的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2.在大烧杯内,罩着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和若干细铁丝上沾有酚酞试剂的棉花团,观察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用试管装着滴有数滴且不连续的酚酞液滴的滤纸条,试管口塞上棉花,棉花上滴有浓氨水,观察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着;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另外,还可讨论当实验中出现无现象时,分析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2

  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教学中先出现分子,然后才陆续出现原子和离子。当教学中出现了原子、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这两种微粒。而每当这时,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这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呢?”这时,我就要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可很多时候学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所以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况且现在的农村教学,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带到课堂去帮助学生们“想象”的程度。

  其实,我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本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大小比较,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仍赞同以前的旧教材(三年制初中教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离子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接受了。

  “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我感觉这种说法欠妥。因为当我给学生讲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对于水和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形成共用电子对和电子的转移的情况。结果,课后有的同学就问我:“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2H2+O2=2H2O这个反应中,怎么从原子中分出了电子,而且还形成了共用电子对,在2Na+Cl2=2NaCl中,也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我木然。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受这些微观粒子,是很必要的。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3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本课题是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进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的起始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所以,我将会在课堂中利用有趣的化学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争取使学生能够顺序的开始微观世界的学习!

  本节课基本顺序完成,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教学反思分享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引入微观粒子一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我利用播放视频“宝丰酒的广告”来引起学生的疑问”为什么没有喝酒却能闻到酒香?“再通过展示”分子的图像“,“移走硅原子的图片”来更深入的认识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效果,再通过演示实验,比如“梨花变桃花”等来更直观,明显的'让学生来感受分子的特征,既能形象得表现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另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分组探究实验更是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在探究固体,液体与气体间分子间隔大小的时候,没组通过利用注射器来挤压等体积的沙子,水,空气来得出结论,让他们自己动手来探究从而获得知识,不仅提高了他们来课堂中的参与度,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课堂以探究教学为主线,探究实验贯穿其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本节课集声画并茂,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易于学生接受,理解;

  3,进行分组实验,逐步深入,现象明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

  不足之处;

  1,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没有照顾后排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观察到实验现象;

  2,板书创新虽好,但没有发挥出本质的作用;

  3,本节课内容较多,概念性强,限于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概念的挖掘不到位。

  我会总结成功的经验,改进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虚心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4

  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习。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还是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等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工具,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为此我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打开香水瓶盖,为何能闻到香味?在客厅,为何能闻到厨房炒菜的味道?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紧接着: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再者 “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 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习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水通电分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习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5

  在本节课中有一个酚酞与浓氨水反应的实验,我不是像以前先讲“氨水有挥发性,酚酞有遇氨水能变红的性质”,然后在做实验,从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而是以“小魔术”的形式进行导课:先展示两瓶无色液体,然后各倒入两个烧杯中,在用大烧杯把它们罩住,过一会其中一个烧杯内的无色液体变为红色。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并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粒子”的结论,在进一步研究这种粒子的性质。

  在验证分子之间有间隔时,用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学生做完演示实验后,我没有像以前上课时直接问“为什么混合后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而是故意很严肃地说:“刚才做实验时谁偷着喝酒了?”他们当然没喝,也就不会承认了,这是我再说:“谁能做一回福尔摩斯,把这个案子给破了?”这样就引起了全部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明显比以前好,而且对这个实验印象深刻。另外,我并没有做类似“小米和黄豆混合”的'实验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因为根据以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做完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的实验后,学生虽然看不见分子,但也能够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个性质,也会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分子的这条性质;反而是做了上述那样的实验后,给学生造成误导。因为他们对亲眼看见的事实印象深刻,在举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时,一部分学生就把它当做正确答案。

  在比较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类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时,我又补充了“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注射器实验),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但是从分子的角度去分析混合物和纯净物时,我只是让学生口答,而没有画图,如果用图示或磁扣的方式表示,我想效果要比口答好多了。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6

  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对初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的确有些抽象、难明。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难于理解,难于掌握,难于应用。如何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分子、原子的知识,如何使学生运用好分子、原子的知识,教学中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

  一、高科技,展示微观世界,展示分子、原子

  分子、原子这些名词学生虽然已经听说进,但并没建立这些概念。对这些微观的粒子感到陌生,感到抽象,感到难于理解甚至怀疑。现在人们借助高科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了苯分子的图片以及在晶体硅表面移走硅原子获得当今最小的两个汉字“中国”。通进对两幅图片的讲解和视频的播放,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将分子、原子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打消怀疑的思想。

  二、做好实验,为学习分子、原子建立感性认识

  教材中安排了一个红墨水扩散和用注射器抽取空气和水的对比实验的两个学生实验。教师演示了等体积水和酒精的混合实验。初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高,多一个实验会更为兴奋。通过学生亲自实验、观察,建立感性知识,认识到的红墨水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从而为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知识奠定事实基础。

  三、图片引导,抽象变形象,微观变宏观

  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以投影的方式投影出来,引导学生去认知、去分析、去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情况是肉眼看不到的,但通过图片就可使这些微观的东西以宏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变得直观,变得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四、回归生活,体会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力量

  学了分子、原子的'知识没有只停留在解释几个实验现象和事例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现象和问题可用分子、原子的知识来解释。例如:走到加油站附近可闻到汽油味,走到花店附近可闻到花香味,打开香水瓶会闻到香水味,走到面包店、麦当劳、肯得基会闻到相关的气味……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再如:气体加压时体积缩小,减压时体积增大;物体受时体积彭胀,遇冷时体积收缩;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不能相加……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不惜时间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给予启发式地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知识的力量。

  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教学情绪,容易受到学生的影响。以后要在教学中逐步的改进和完善自己。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7

  我认为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通过分子原子这一课题帮助学生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几个人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

  本节课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教师把能把抽象的教学概念和知识点生动具体化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本节课后我询问了部分同学感受,普遍感觉分子概念比较抽象,分子特点部分例子不好理解。由此我建议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可适当补充简单生动的演示实验,例如,用气球容易压缩证明空气分子间有间隔;让学生闻氨水刺激性气味证明分子在运动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另外,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我觉得本节课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8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喷洒空气清新剂,闻到花香,让学生用手对着脸扇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认识到物质由粒子构成,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最后,选择六位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氢原子、氧原子,演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使得变抽象的微观知识更为形象,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化学变化的实质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成功之处:

  1、学生试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

  2、这一课题中由于声画、型、文并茂,形象活泼,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学生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资分子的过程,为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

  3、最后设计的习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差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差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适当的语言去描写。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写问题,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

  1.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要遵照学生的认知习惯。

  2.我们的讲解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

  3.把握大纲,统览教材一定要心中有数。

  具体来说就是:

  1、学生的认知习惯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不能空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一步到位的想法在中学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

  2、学生接受知识的道路是“先建模,再抽象,最后才运用,而且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小步走,逐渐提高”。

  3、化学学习不能脱离生活,要多举例子,从中找到规律,切记不可过于抽象。

  4、还要适当进行知识融合,到了一个阶段,就要利用近期所学的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升级。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9

  这节课从确定课题到讲虽然用了两周的时间,准备比较充分,但是在教学后还是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1.上课时比较紧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上课的经验依然缺乏。

  2.整节课的设计比较守旧,没有创新,是一堂常规课

  3.实验方面不够开放,给学生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太少,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理想的实验探究目的。

  4.从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太直接,没有引导和思考的环节。

  5.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学生动手时有点怕,今后教学中要从第一章开始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0

  《分子和原子》一课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对微观物质世界有所了解。而微观物质世界是肉眼所观察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寻求科学答案,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论认识,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变化的微观实质。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有以下几处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加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品红扩散实验的改进

  在教材上品红扩散实验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一个对照实验---

  热水中品红扩散的实验。当观察到热水中品红迅速扩散的现象时,学生忍不住地惊呼。通过对照实验,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分子不断运动,并且为后面的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内容埋下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2、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改进

  书本上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是在烧杯中完成的。我们将此实验稍加

  改进后命名为“铁树开花”。在能得出相同的结论的基础上,铁树开花的神奇现象带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学生对此印象深刻,记忆也一定会长久的。

  3、小游戏的引用

  当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有了一些了解后,需要深入到能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此时我以刚刚做过的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为例,领着大家做了“微观上水分解”的小游戏。我和学生一起双手握拳高举在头的两侧,模拟成一个个小白兔,代表一个个水分子。当我把灯打开表明通电后,一个个小白兔先是拳、头分离,接着分别找到了各自的朋友。拳拳相对成了一个氢分子,头头相对成了氧分子。整个班级都成了氢、氧分子汇集的海洋。然后我又请了两名完成得非常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台下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陶醉在刚刚结束的游戏中,此时适时地领着大家归纳总结,轻松地解决了从分子角度上理解化学变化的困难。

  本节课完成后,教学成功的喜悦伴随了我很久。通过检测,学生的课堂达标率较高。而这些源于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个人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精髓,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及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分子和原子》的复习课,所以目标要符合复习课的目标。将新授课时的‘知道’改为‘复习’更好。在知识梳理时大胆的选用新的例子,这样可以改变复习课的枯燥乏味。教师能不说的就不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能更多的暴露问题,达到复习的目的。在本课的复习中我说的比较多,一方面是学生不说,我觉得是他们不会必须说;一方面是怕学生说的不好,不放心。

  我在解释分子的体积小的`时候引用了一个物理长度单位‘光年’,可是我却将它当做时间来引用。我事后非常惭愧,甚至是无地自容。上了那么多年的学,又教了两年来的物理,还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我深感对不起教过我的老师,在这里我郑重的说声:对不起!

  我的习题处理的也不是很好,应该向校长说的那样,把固定的题型放在固定的知识点下面来练习。还应该大致统计一下做对的同学有多少,特别是做错的,错在哪了?全都做对的习题就没必要在讲了,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做后面的实验探究题。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2

  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教学中先出现分子、原子,然后出现离子。在学生学习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构成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原子之外,还有离子这种粒子。而每当这时,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这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呢?”这时,我就要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可很多时候学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况且现在的农村教学,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带到课堂去帮助学生们“想象”的程度。

  其实,我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比较,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仍赞同以前的旧教材(三年制初中教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 离子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多了。

  “ 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学生理解有困难,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当学生在学习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电子的转移的情况,这时由原子变成了离子,而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课后有的同学就问我:“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在2Na+Cl2=2NaCl中,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这时我只能解释说一种原子没有变成另一种原子,只是变成带电的原子,即离子。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更恰当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受这些微观粒子,是很必要的。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3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今天第一节课顺利讲解了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感觉效果较好,特记录如下: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有的时候很多老师往往局限于多媒体而忽视清晰条理板书所带来的效果。分子与原子很多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感觉效果不错。课之前,我也做了非常好的课件,但是上课前,我准备还是不用课件讲了,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们的学生上课时走神的较多。完全集中精力去听课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我用板书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讲解的淋漓尽致,同时我也把以后要用的C60分子模型在这里分析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也听得非常入神,能够完全配合老师的讲解内容,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明白“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通过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能够很好的分析了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这样一总结,学生完全掌握和理解了,整体效果很好!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4

  本节课“分子和原子”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在物质发生变化时从个数和种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同时也是为以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好基础。但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抽象认识存在疑惑,这就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微观粒子的存在,并且也让学生知道宏观物质间的反应其实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粒子在发生着重新的组合而形成新的物质或微粒间间隔的变化。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几个常见生活现象入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虽然学生对常见生活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从化学的角度来回答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回答不够完整,随时给学生讲解人类认识物质的过程,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展示苯分子结构和原子移动形成的“中国”二字,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分子、原子的存在,由此引出分子的几个性质。但由于分子很小,无法观察,通过一系列数字的举例,让学生感受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存在间隔等,同时通过再次举例验证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种类、个数的变化与否来定义分子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举证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最后让学生形成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融合。

  所以本节课以提问、讨论、举例、归纳、验证等形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还是存有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强调和应用。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5

  这一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在明确了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切勿任意“拔高”。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走在花园能闻到花香、湿衣服能晾干、常温下敞口容器中的水会越来越少等生活实例,并在多媒体上展示相应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2、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膈,并且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固体、液体、气体的动态模型,把微观粒子变得直观,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亮点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将抽象的粒子具体化、生动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通过动画演示,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也同时让学生知道了物质热胀冷缩时分子的大小体积也不会变,初步建立物质是微观的思想。课堂练习制成幻灯片,知识容量大,学生注意力集中,对当堂知识的巩固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08-14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07-01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04-02

分子热运动教学反思01-02

教学教学反思11-10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5-24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5-17

经典教学反思10-21

教学反思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