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04 12:07: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集锦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集锦15篇)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

  文言文课文的讲授重点是文言现象和文言语句。本篇文章的作者西汉文章文章大家贾谊,同学们不熟悉,所以我要求同学们课下上网收集资料了解贾谊生平以及本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效果很好。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同学们根据注释给生字注音,通读课文。并把难以理解的词语画出来结合资料先做了解。接着,齐读课文第一段,指出问题,对生词词义给同学们答疑,其后四段也如法炮制。然后找每一组读一段,其他小组同学边听边思考文章的.意思。这一遍之后,同学们逐渐熟悉文章大意。五分钟时间结合资料对第一段进行翻译,并注意里边的文言现象。三分钟小组讨论,结果整理到纸上。其后四段也如此过程。都整理完之后,分组展示讨论成果。这时候大部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都被总结出来。稍作点评。提出几个一词多义的词,让学生总结一词多义现象。文言现象部分基本结束。对于文章结构并没有多加分析,只选取了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并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辞赋话的语言风格。

  总体来讲本节课较令人满意。好的地方在于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在小组讨论中掌握知识,互相交流。

  问题在于:文言现象难掌握并枯燥乏味,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不容易被调动,有的同学容易懈怠,期望坐享别人的成果。内容量太大,学生学习过程明显吃力。

  这一部分知识本来枯燥乏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可能适当的联系战国和秦朝的历史背景会让学生更喜欢一些。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二1、2两个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小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一、主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1、精心备课,让学生学有所得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参考,学习好新课标,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做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备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做到分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加强自身业务理论学习,多研究精品教学设计,吃透教参,精心设计知识点,进一步促进课件制作的精良化。

  2、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入手,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淡薄,通过基础知识的公固加强,诱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就其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强化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周记和作文为平台,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侧重思维品质训练,积累语言和作文素材。

  3、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很重要的,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先学后教”就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发现问题,同学相互讨论,问题明了,深入探究后,如果还有疑问,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讲解,这样就可以加深印象。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评比,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4、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的活动,强化语文积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因而,在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我除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课堂记录听好课外,还建立了《语文学习积累本》,做好语文的学习积累。

  5、认真搞好培优辅差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现在的在校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因而,做好培优辅差就显得很重要了。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利用每一节的培(详细定稿版)优辅差课分别对优生进行强化训练,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加强基础训练。

  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讲授占用的时间多,学生自主探究和巩固训练的时间少,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处在较差水平,限于学生的能力,老师也不敢轻易把课堂交给学生。

  2、巩固练习的方式和质量需要变革。学生课下主动学习语文的不多,作业预留也限于练习册或周记、作文,针对性和系统性都不高,不能完全贴合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多印发、收集一些习题作业,即贴近课堂,又符合学生学习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3、检查力度需要加强。我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落实抓得不够,作业面批的数量少,惩戒力度不够,导致有些学生得过且过弄虚作假,学习不踏实。

  4、作文和语言应用整体水平不高,对考察文采和创造性的题目解答不够好,暴露出学生在语文的深层次能力方面还有很大欠缺。

  三、下期工作的思路和改进方向:

  1、基础字词和课文背诵强调指导有余,督促检查不足,下期将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2、平时练笔相对较自由,系统性和层次性不够,要借鉴同组其他老师经验,探索作文高效系列训练的方法,同时拓展信息阅读量。

  3、加强高考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瞄准高考,根据教学实际,掺入高考的相关要求和题型,让学生在平时就熟悉高考,不畏惧高考,一方面在训练中把握解题规律,一方面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4、强化检查,抓落实,抓优生,尽心辅导,尤其是在语文方面“瘸腿’的学生,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宽严相济,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

  5、针对二班和一班末尾学生,强化基础训练,着力作文教学,提升整体语文学习水平,确保平均分和及格率。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3

  《孔雀东南飞》成功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相对来说人们对中刘兰芝的评价较高,说她聪敏、善良、刚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对焦仲卿却颇多微词,说他懦弱、委曲求全、少刚气,似乎是刘兰芝的“陪衬人”,是为了反衬刘兰芝而存在的。我以为评价一个人物要全面历史的分析,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去苛责古人,也不应仅看他是否始终“坚决”地采取强硬的态度。我认为焦仲卿是一个负责而又忠于爱情的男子汉。

  “焦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又在太守府里作吏,虽然职阶卑微,但将来还要凭借靠山飞黄腾达,刘兰芝是不符合焦母的要求的,而焦仲卿却拘谨、懦弱、善良,他爱他的妻子,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时,先是婉启,继是跪告,等到母亲棰床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劝她暂回娘家,将来再去接她,但这只是一种幻想,兰芝被逼将嫁,他声言要自杀,甚至把这个计划告诉母亲,兰芝死后,终于以身殉情,但在厅树下徘徊了一阵,刻画出了这个书生的怯弱。”

  按此说法,似乎焦仲卿确是一个怯弱的书生,但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看。

  以往人们对这一点指责最多,认为是向封建势力屈服。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替焦仲卿考虑,他当时只有以下几条路可走:1、焦仲卿马上“报府”,一走了之,留下婆媳二人继续冲突;2、留下兰芝,赶走母亲;3、焦仲卿自杀;4、暂时送走兰芝,缓和矛盾。显然,第一条路不能解决问题。第二条路看似最“坚决”,但在当时是行不通的,不仅焦仲卿不敢,就是读者也不能接受。第三条路在希望没有完全破灭之前,是无谓的牺牲。一边是养育自己多年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结发的妻子,在她们发生矛盾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让兰芝回娘家是唯一的选择。

  对于焦母来说这是一个的胜利,她希望刘兰芝从此不再回来;对于刘兰芝来说,是迫不得已的痛苦选择;而对于焦仲卿来说,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他希望婆媳分开一段时间缓和一下矛盾,尽管刘兰芝说“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但焦仲卿知道,只要矛盾缓和下来,母亲不再过分蛮横,刘兰芝还是愿意回来的,这一点在他们分别的誓言中也得到了证实,至于刘兰芝回家后被迫改嫁,那是封建势力进一步压迫的结果,实在不能由焦仲卿来负责任。可见,焦仲卿始终没有屈从母亲而休掉刘兰芝的想法,他让刘兰芝回家是不得已的选择,也是一种斗争策略,而不是向封建势力屈服、投降。

  在封建社会,“孝”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一座大山,汉朝尤其厉害,汉朝选荐官吏实行察举制,而孝是察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能不使得全社会对于孝过分认真。分析焦仲卿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背景。

  1.在听了刘兰芝的诉说后,焦仲卿当面对母亲说:“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他认为兰芝没有错,这无疑是对母亲的指责。能够不惧担当不孝的罪名,完全站在妻子的立场上当面指责母亲,这能说不是一种反抗吗?

  2.当焦母让他休妻再娶时,他说:“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复娶就意味着焦家要断后,无怪乎焦母要槌床便大怒了。他不复娶既表明了他忠于爱情的坚定决心,又是一种战略上的威慑,希望母亲回心转意。这是除去以自杀外最强有力的威慑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坚决有力的反抗吗?

  3.当他与刘兰芝团圆的希望完全破灭以后,“自挂东南枝”,以生命殉爱情,表现了他对封建势力压迫的无比悲愤和以死抗争的巨大勇气,是放射着灿烂光辉的反抗行动。

  所以,焦仲卿绝不是没有斗争的勇气和行动,也不是不讲究斗争的策略,但他是不可能取胜的,他和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是当时社会决定的,恐怕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真正体会诗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无需否认,自杀时焦仲卿不像刘兰芝那样毅然决然,他有过犹豫,但这也要做具体分析。客观的说做出以死抗争的决定,焦仲卿需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面对死亡,刘兰芝没有什么留恋和牵挂,但焦仲卿却不同,他还要牵挂着老母的.生计。尽管母亲对他和刘兰芝的爱情进行了无情的摧残,逼他走上了死路,但毕竟还是他的母亲,是从小把他抚养成人的寡母!他恨母亲,但他的自杀如果也使母亲陷入绝境,他也不能不顾念以往的母子之情,所以他死后要背上比刘兰芝更坏的名声,按封建道德,他是要“遗臭万年”。这一点他也不会想不到。

  尽管焦仲卿知道,他的自杀会使母亲无以为生,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他最后还是以死来表示了对爱情的忠诚和对罪恶社会的反抗,这不是对封建势力更大的控诉,也更值得肯定吗?我们何必再去指责他自杀前这一点点“徘徊”呢?

  可见焦仲卿和刘兰芝一样是封建社会里受压迫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形象,焦仲卿的性格是软中有硬,为达目的以退求进,但决不做无原则的退让。为了保全爱情,他进行了积极的抗争,当强大的封建势力粉碎了他所有的希望时,他以悲壮的自杀实现了对封建制度控诉和反抗。他和刘兰芝的反抗特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是不屈不挠的,他们是文学形象的灿烂星空中闪耀着不灭光辉的双子星座。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4

  在不知不觉中,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高二语文教学工作也要告一段落了,我应该对这一学年所走过的教学之路进行深刻的反思,以便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更好的准备。

  高二语文主要是选修课程。诗歌散文系列和小说欣赏系列都着眼于鉴赏陶冶,所以,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因此,我认为,本学年的教学应着重加强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正因为这样,我对高二教学设计曾反复思索,语文该学什么?怎么学?这正是学生很困惑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些,学生才有学习动力,也才会有意识地去掌握语文学习的信息途径和方法。所以,通过研习新课标,我让学生感受到“积累”的重要,体会精读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我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两条腿走路——课本和课外阅读结合,重视《语文报》作用;两只手掌舵——一手抓基础,一手抓训练;一颗心思索——感悟和熏陶。

  而这一切,必须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方法做基础。阅读方法有好多种,也许,有的老师喜爱齐读,但是,我认为,在诗歌教学中,齐读是可以的,但小说和散文是不合适齐读的,因为学生要照顾读得整齐,因而无法用心感悟、体味课文,只能是“和尚念经”罢了。所以,我在讲授散文和小说时,每节课都会留给学生默读的`时间,此时教室里虽然一片静悄悄,而学生的大脑却处于亢奋状态。默读能让他们真正进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于文本。默读,因为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恰恰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丰富而独特的心灵体验,真正感受到课文语言的魅力。

  这一年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要求自己“且慢开讲,且慢启发”,慢慢改掉以往为赶教学进度而置学生的感受于不顾的教学套路。语文学习是一个体味、浸染的过程,不能一味追求快节奏,必须让学生保持宁静、平和的心境,这样才能保证对课文的独立阅读及对问题的独立思考。

  有时,我也会先布置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学生读的方向、思考的重点就明确了,教学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就顺利达到了。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读”就是语文教学的根。非读无以广积,它可以发展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通过阅读激发出来的思维,犹如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另外,我在教学中也特别注重写作教学工作。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重点,在高考试卷中,占了很大的分值。再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实事求是的说,以前,我们有点“空”,每次作文的教学程序都是收作文、看作文、下评语、讲评这几个“固定招式”,然后又布置新作文,进入下一轮“固定招式”的批改模式。难道就没有一个更好的批改作文的方法了吗?

  我试图改进,一开始是轻批改过程而重讲评过程,即轻对个体作文的批改而重对优秀作文的表扬和差作文的讲评式修改,还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展出交流,以“激励优秀带动后进”。这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关键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后来,我在作文批改中引进“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让学生按小组互评,把本小组最优秀的作文和最有问题的作文写出评语,交给老师,全班交流。这样,可以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把读写能力放在了首位,因此,在语文学习方面,要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要在阅读中充分地吸收,在写作中自然地倾吐,使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达到共赢。例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就有不少可以借鉴的篇目。《阿房宫赋》比喻的生动、想象的瑰丽、夸张的奇特,都是学生学习的好素材。

  当然,以上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不太成熟的反思,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5

  本月第二周学校进行了本学期期中考试。学生考完试之后出来说:“老师,体量太多了,我们做不完。”考试结束以后,高二汉语备课组老师们开始阅卷子了。经过三天的努力终于完成了阅卷子任务了。阅卷子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强化。考试成绩出来了,发现自己所带的班级的追高分102,最低分18,这差距真的让我很惊讶。通过反思总结出了本次考试出现的问题、原因及改正措施。

  1、从试卷分析来说,考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书上和练习册上的内容。虽然考试之前给学生复习过,但是学生没有高度重视,导致了这样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结果。

  2、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回想这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对学生严格要求,但是力度不够也导致本次学生成绩的不理想;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工作,但不够到位,对懒学、厌学的学生没有及时正确引导、培养、提高他们的兴趣。虽然课堂上进行过有利于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些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刚刚起步,在课堂组织和管理上不够严谨,课堂效率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所以教学质量和成绩有些不尽人意。

  改正措施;

  1、努力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2、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以便有效地指导学生。

  3、重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懒学、厌学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加强组织课堂和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6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1.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

  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的教法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的`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再有让学生在课堂短剧表演,新颖的板书设计,随手勾勒的“简笔画”等,都能促使学生沉浸语文课堂教学中。

  2.活化课堂核心是学生思维鲜活。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3.活化课堂特征是课堂气氛活跃。

  教活,学活,课堂气氛怎能不活,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全方位投入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生又能大胆实践;教师激励学生“超越”,学生就思维飞扬;教师让学生“选择”,学生能自作主张;教师激发学生“创造”,学生不断开拓创新。课堂上时而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辩一辩,赛一赛,唱一唱,问一问,读一读,猜一猜,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时段中让学生或探究讨论,或静听欣赏,或即兴表演,或自由交流,或游戏娱乐,使学生如坐春风,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必定良好。

  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活动尽量不要预先排练。三是要处理好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最后还要老师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7

  1.高二语文《老人与海》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感受小说主人公的“硬汉精神”。

  2、学习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以语言、心理描写为主)。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的人物独白与心理活动分析人物形象。

  2、学生当堂习作,练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心理。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请学生就自己的课前了解,谈谈对海明威的认识。

  (对海明威的生平或他的创作特点,就你印象最深的一点谈谈感受)

  2、请学生简单复述《老人与海》的主要情节。(放图片)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为了帮助大家回忆,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

  3、明确选文情节:四次遇鲨

  (课文中节选的是哪部分情节?一共几次?)

  4、分析人物:

  1)明确情节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四次遇鲨的情节是否重复单调?不重复,因为老人每次遇鲨的情况不同,体力工具等都不一样。

  那么作者详细交代这些情节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帮助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2)通过比较老人每次遇鲨时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讨论)

  (从内容上看,在四次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明。四人讨论,可针对其中两次进行比较,也可全部比较。

  武器、信心、对鱼的珍视程度——身为渔夫的存在价值)

  3)总结:

  (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活动、语言——内心独白,刻画了一个勇敢坚毅面对失败依然不屈不挠的老人)

  5、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者除了描写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人自己的心理与内心独白外,还描写了什么?鲨鱼、环境

  有什么作用?衬托人物在孤独无依的处境下依然坚持抗争的坚韧意志。

  虽然主人公一直和鱼搏斗,但小说的题目不是“老人与鱼”而是“老人与海”,为什么?比起鱼,“海”更可怕、强大,而个体的人非常微小,面对无法抗衡的强大力量老人仍以其微弱的力量对抗,更能显示其硬汉形象的悲壮性,更有震撼力)

  6、复习人物描写的多种手法:

  7、教师给出图画,请学生发挥想象,用100字左右描写画面,突出人物形象。

  2.高二语文《老人与海》课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文章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家作品

  参看注释。

  二、阅读课文,深入理解主旨

  1、默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评注。读后填表。

  回合鲨鱼种类、数量使用武器较量结果老人状态鲨鱼大马林鱼。

  第一回合一条巨大的鲭鲨鱼叉绳子头脑清醒决心坚强死定残缺不全少40磅肉。

  第二回合两条星鲨刀子绑在桨把上好好休息,攒些力气,手痛,肩痛,手淌血死了被吹掉1/4竟是好肉。

  第三回合一条犁头鲨刀子绑在桨把上把手泡在水里沉水。

  第四回合两条星鲨短棍脊背靠在船艄,身体疼痛、僵硬、寒冷一条逃走,一条滑进水里半个身子被咬烂,剩下半条鱼。

  第五回合成群结队

  的星鲨棍棒、舵把、桨把喘不过气来,嘴里有铜腥气一个接着一个扑上来残骸。

  2、交流问题。

  ①在与鲨鱼的一次次搏斗中,老人的精神与身体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和冲击,而自己经过艰辛努力获得的收获最终一无所有。桑迪亚戈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生的成败到底应该如何来衡量?

  坚强、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的硬汉子的形象。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②描写鲨鱼的特征有何作用?

  反衬老人的勇敢、智慧

  教师补充:何为反衬,借助于对立面之强来烘托主体性格之强。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小说中,不少地方都极力描写鲨鱼的勇猛、凶狠,从而衬托出老人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

  ③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三、总结

  题目是《老人与海》,而表明上,小说是写一位老人及其在海上的经历,但实际上,老人的形象极具概括性,他已经超越了一个人的存在,而成为了人生的一种象征。老人桑地亚哥就是“硬汉子”的代表,大海则是生命旅途的象征,鲨鱼则是我们行走中的“强物”,厄运的象征。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走在人生路途中,不可避免我们都要遇到挫折,被厄运所阻挠,只有经历与“鲨鱼”的较量,才能成为强者,唱出最美的歌。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你应当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充实自我,以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将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努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3.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学反思

  课前仔细读了读教材,我们集体备课组也经过了仔细的讨论,因此准备是充分的,但是,事与愿违的时刻总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今天的课堂,我很失望。

  昨天晚自习学生自学了生字词,课堂中先检查了生字词的自学情况。然后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表现就不积极,除了几只小手举起来了,其他学生纹丝不动。但是教学任务在几个学生的配合下还算完成的。接着,找出文中描写老人和海鸥关系的一句话,这时出现了两种情况,学生坐在座位动眼不动手,在我的几番催促下他们才勉强拿起了笔,但是我也看出来了,他们只是在画句子而已,画的并不太准确。

  今天上的是第一节课,是学生精神最为充沛的时刻,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的表现呢?我有点不太明白,但是课堂上容不了太多的其他思想,于是我继续投入课堂中。

  紧接着,我让学生自学课文中的老人对海鸥像亲人的部分,让学生找出让自己感动的片段,然后写下自己的体会。由于我在布置任务前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此时学生的表现还算积极。

  学生自学了大概15分钟,开始交流学习的时候,课堂又出现了沉闷的气氛。这课啊,真够压抑的!我的情绪在几番打击下,也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幸好,没过多长时间就下课了。

  课间我调整了情绪然后精神饱满开始上第二堂课。第二堂课的时候,学生依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只是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回答问题的,并不是心甘情愿主动举手。

  课后我想是不是我对学生的要求高了,希望我的课堂中学生能踊跃发言。不过换种思维想想,学生既然会谈了,读懂了,老师又有何用呢?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口若悬河只是我的善良愿望,本就不善言辞的农村学生,既然不会说,那就让他们写,我们也不该强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滔滔不绝,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当外交家,能够与他人顺利交往就可以了;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当作家,他们能用语言表达日常需要表达的就可以了。读书本就有一种意境。

  不可言传,我们教师是不是应该允许这样的意境的存在呢?身为老师,有的时候真觉得悲哀。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8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随着凛凛寒冬的到来,即将接近尾声,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心里有着几分充实,几多感慨……本学期,我任教高二1305、1306两个班的语文。一期来,我对自己的的工作未曾有丝毫的懈怠,也因此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现将一学期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语文教师平时不认真学习,教学工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我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认真备课、辅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的丰富、提高自己。善学才能善德,善德才能善教,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认真撰写教学论文。作为新老师,我积极参加科组组织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紧抓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教研上观看有关教学录像,尽可能地扩展自身学习的空间;另外,为了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我积极参加课件的学习和制作,较熟练地掌握了幻灯片制作的基本技能。

  三、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力创佳绩

  我组语文教师立足新课改,瞄准高考,一起仔细研究新课改的有关要求和精神及高考考纲、考试说明,并以此作为我们平时学习和教学的准绳,重点抓好三基的落实,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同组的.各位老师的团结协作和毫无保留的各抒己见,使得我在学习和教学时重点和方向都更清晰、更明确了。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热情主动听老教师的优秀课,并谦虚地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一期来,我没缺过一次教研活动,听课37节,勤写听课记录和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到玉林师范学院进行培训,到平南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收获了很多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四、重基础、激兴趣、上活每堂语文课

  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力争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把每堂课上活。一期下来,我所教班级的课堂氛围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也成了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之一。

  一般来说,学生善于背诵和记忆,我利用学生在这方面的优势,加强学生的背诵和记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年级举办的20xx届书法比赛和《弟子规》经典诗文背诵比赛。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在比赛前期,还通过扑克牌pk背诵比赛,在班内掀起背诵的热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总的来说,通过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高二语文教学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获得较大提高,但在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我们年轻的语文教师在工作经验和教学方法上还存在较大不足,需要向优秀的老教师借鉴学习和改善提高,对语文理念的深度把握还要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将在下一学期工作中,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乘风破浪、勇于开拓,争取更佳成绩!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9

  上学期教学工作给我留下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一、教学必须要动脑筋

  高二上学期主要教授《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专项。我备课比较认真,注意多方查找资料,注意研究教学方法,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驾驭课堂。除了必须教授的篇目,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我也注意有选择的教给学生。如《春江花月夜》,这是一篇极其优美,艺术性极强的作品,除了查找资料,我自己也反复诵读思索,寻求最好的方法,为了避免学生阅读时不求甚解,我课前布置作业,让他们在本子上写出鉴赏提纲,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阅读的深度就更大一些,也便于我课堂上引领学生做较深层次的鉴赏。我注意问题的设置,尽量让它起到带动全篇的作用,对学生可能会不太理解的地方,我尽量注意用恰当的语言,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比如谈到人和景的关系问题,我便举婚纱照为例,西式礼服的一对新人必要配上欧式风情的背景,休闲装的后面就要配上自然风光,这是景和人的协调,如果一对漂亮的新人,后面只有一片纯白的底色就很不好看,这是景对人的烘托。古诗词鉴赏题在设置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有“请作简要分析”这样的要求,学生总是搞不清楚分析和概括的区别,答案很难符合要求。我就告诉他们,如同桌上摆着钢笔,铅笔,格尺,橡皮,圆规等等,要你概括一下,桌上这些东西是什么,我们要回答,是“文具”,这叫概括,反过来,问你具体有哪几样文具,你就要一一指出,这叫分析。学生学会了一些答题的套话,这其实是好事情,是答题规范的前提,但问题是他们随便乱套,针对性很差,那一首诗上来,都说是“热爱祖国”“壮志难酬”……我便告诉他们就如手套要戴在手上,袜子要穿在脚上,如果需要分析的话,就要一项项对准,五个手指头的手套,大拇指的套在大拇指上,小拇指的套在小拇指上等等,这才是准确的分析。有了这些比方,学生就很快弄明白了答题的方法和思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我认识到,一个成熟的教师不应该太多依赖参考资料,对文本要努力做出自己的有个性的解读,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能力来。所以,遇到一篇文章,我自己都要反复读上几遍,自己理解的透彻了,设计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就特别强,课堂效率也就更高。课外习题多半都有明确答案,但任何专家学者也会有出错的可能,所以对于习题答案我一样要反复考证,理解透彻了再讲授给学生,遇到错误的答案,我会把它纠正过来,不会拿专家的头衔压人强加给学生,我想一个老师不只是要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教给学生一种求知的态度,所以自己怕麻烦是不可取的。书后习题也要有选择的使用,有的题目比较空泛,我们的学生回答较为吃力,我们要动脑筋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或者干脆自己设计。比如,书后习题“请说说杜甫思想转变的过程。”这个问题,固然能够领起全篇,但也很容易使学生望而却步,就不如来个假设,“如果杜甫做个顺风顺水的太平宰相,他会写出怎样的作品?”而“杜甫有没有能力成为一位出色的宰相?”“为杜甫设计一条别样的生活道路能否成为事实”这些问题的讨论倒是学生更感兴趣的',我们一样可以最后把问题引申到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上来。

  二、教师要多读书

  我们应该能明白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就要切切实实为这一桶水下足功夫,语文教师多读书是必须的。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备课的过程,有了丰富的储备,你的课堂讲授才能真正成为源头活水汩汩流淌,你可以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它决不是一种有意的做作,不是显摆,就像喜马拉雅不须显示它的高峻,浩瀚大海不须显示它的宽广,学生便自然领会到小溪与大海的不同而甘受海洋的吸引。比如讲解杜甫的人生经历,他做过八品的左拾遗,谏官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设为八品。杜甫为什么直言进谏却不被皇帝喜欢,如果就文本谈文本,你会理解为杜甫只是一介迂腐文人,没有做官的才能,匡扶济世只是一厢情愿,这种理解也未尝不可,但应该说不够深透。我读过《唐太宗传》《忽必烈传》,我知道,杜甫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结果与自己有关,更与君主有关,如果他能遇到唐太宗这样的明君,恐怕就会是另一番结局了,所以贤臣必须要遇到明主,就如千里马必须伯乐的慧眼。如果你不了解那些真正的明君是怎样纳谏的事情,你怎会真正理解杜甫的苦衷呢?我们学习《项羽之死》,学生会对项羽的“才华”由衷钦佩。但文章里有的环节让人生疑,如果你止步于文章本身,疑点永远成为疑点,你会被项羽个性的闪光之处深深吸引而忘却了考究。但如果你读过《史记》,加上进一步的思考,知道项羽实际上是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的弃军而逃,司马迁是出于某种目的有意的突出一点,忽略了全面,这样,你会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读书要动脑,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而这些东西不是你课前一下子可以准备出来的,必须靠平时的大量积累。所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要做好的一件事情——多读书。

  三、要真正下些苦功夫

  1、课堂的确是需要设计的

  这一点,我在前面一个环节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再强调一下罢了。我听过两位同学科教师的同一节课,明白了课堂上有无设计的区别,同样的知识点,我们都能讲对,讲明白,这是做好老师工作的基础,但学生是否有兴趣听,学习的效果怎样则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密切相关。同样是提问,一个老师分别向三个同学提问了三个大问答题,学生答得都不太好,其他同学却都把心放到肚子里,像没事人了一样,等待着老师纠正。老师差不多等于把上面一节课重讲了一遍,效率很低。另一位老师,把大问题分解为十几个条理清晰的小问题,提问了十几个同学,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不敢溜号,也同时用较短的时间回顾了一下上节的内容,效率显得高多了。其它环节也都如此,所以我才明白了为什么在大考中后一位老师的教学成绩总要高出前面老师一大块,这事情绝非虚构。

  2、重视答题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能偷懒,只教给学生正确的答案,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答题的思路,方法,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尤其语文科目,我们只能押题型,而不能准确的押到原题,所以学生把答案背得烂熟也未必有用,明白方法最重要。但有时习题答案并不告诉我们思路和方法,或者编者所写的并不是很切合学生实际,多数时候是需要教授者自己去归纳整理的,有的老师可能习惯于省略这个过程,等着学生自己去摸索,那就忽视了我们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我们的学生绝没有那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那么好的学习方法,这一点必须我们去提供帮助,阅读鉴赏题,表达运用题都是如此。在这一点上,我平时比较注意,今后要做更多的努力。

  3、课下辅导跟得上

  前面说过,我们的学生学习自觉性不是特别强,所以不要指望我们布置了,他们就能完成得很好。所以,我们的督促检查工作必须到位。对于基础知识积累着一块尤其如此,该听写就听写,该提问得提问,该批改的试卷就得批改,否则学生就不重视。没完成好的就得反复督促,比如课文的背诵,有些老师也认为花那么多功夫不划算,可是每个人都舍不得时间,都少拿一两分,班级成绩自然要低那么一点儿,事实就是如此呀,学校这样考核,我们就得这样计较。

  四、个人问题较大的方面

  1、有些事情不能坚持始终。比如作文训练,一上高中,就要求学生写随笔,记读书笔记,开始每周都查,后来改为两周一查,很多学生重视不够,收的时候糊弄一下就完事,加上工作任务也很多,批阅起来的确花费不少时间,看着学生写的不认真又生气,后来改成了自愿交,结果,就成了没有人上交。我们的学生也是人呀,谁不得偷懒就偷懒,所以,我们老师首先不能带头偷懒。

  2、对学生不够耐心

  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始终让我头疼。原来做班主任的时候学生较给面子,故而体会不深。后来不做班主任了,才明白了理科学生,尤其是重点班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状貌。常常是你讲得眉飞色舞,他们仍然在理化题集上运笔如飞,于是眉飞色舞就变成了横眉怒目,老师横眉怒目也难受,于是就只好麻木不仁了,学生不看老师,我讲课也就不愿意在看他们,在理科班惹一肚子气,再到文科班找点平衡,不知学生的感受,自己过得很痛苦。比如,布置了课文背诵,理科班学生就是不背,认可罚写也不背,课堂上没有时间死抠这个,于是我说,好吧,这些需要背诵的篇目我告诉你们了,背诵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没法替代,你们看着办吧。私下里交代课代表找时间考,课代表也有点懒惰,征求了学生的意见,结果仍然变成了自己看着办,结果期末考试这个背诵题考了九分,我们的学生有的只得了一两分。这让我认识到,我们老师的工作有点像车夫,听话的喊“驾喔吁”就可以了,不听话的也不能等着他们自己明白道理,吃一堑也未必就长一智,因为他们是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明白的时候往往就来不及了,但我们又不能拿鞭子赶着,我们教育的是学生不是骡马,但在电影《大笑江湖》中有个可笑的镜头很值得玩味,那就是小沈阳骑着驴子,驴头前边吊着一只胡萝卜,驴子就撵着胡萝卜向前走去,何必吆喝呢?这个道理我现在想通了,但落实到行动上,我还没有想清楚,把什么东西变成胡萝卜,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学生前行。于是,思考,思考,再思考……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0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精神道德严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对独生子女这些“新新人类”来说,仍有现实借鉴的意义。所以我在教案设计时,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学习讨论,唤起了学生的.亲情意识,许多学生通过日记和博客反思自己过去对双亲的言行,愧疚意识溢于言表,让人倍感欣慰。这是教案体现出的人文性最为成功的一面。

  不过,毕竟是古文,古文知识积累相当重要。在教案设计时,除了朗读背诵突出外,对古文言知识的检查落实稍感不足,这一点,在辅导课安排的测验中已经表现了出来。另外,古文背诵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都有畏难情绪。我发现解决的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进,通过默写检查落实;二教师示范背诵能消除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三奖励背诵也富有成效。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1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这节课我设置的学习重点是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分析,欣赏精彩的人物语言。学习的难点是如何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概括性格特点,同时要注意一些古今词义的变化。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引导学生:《红楼梦》写人物已经改变了以往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单一化的写法,塑造出成群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中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这样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明白《红楼梦》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还能让学生更易理解林黛玉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和深刻的。很多教师喜欢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活跃调节课堂气氛。但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这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悖的。

  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从文字中感受形象,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我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说出自己对文中林黛玉的.理解。在指导理解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人物眼中不同的林黛玉,不同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层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我具体的抓住了以下几个重点:

  1、关于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分析,可从语言、容貌入手,学生一般也能理解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2、优美的语言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在对林黛玉的描写中,作者用了“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个“柳”字就写出了她的万种风情,写出了她的柔弱纤巧的姿态。

  3、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除了让学生感悟美,提高道德情操之外,更应该学会运用,在当前中考应试的指挥棒下,这显得很重要。学生往往能够抓住某一处的细节进行揣摩,但要把整篇文章进行系统分析就有难度了。这里有很多处的对比,林黛玉对两次“有没有读过书”的不同回答,王夫人的对林黛玉的“携”和王熙凤的“拉”,都可感受到人物性格,但老师如果没有点拨,学生是不可能感受到的。好的文章应该是处处有玄机,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去,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表面。这也值得好好反思一下。

  4、文史不分家,学习古典小说,如果没有掌握当时社会一定的历史常识,是无法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的,即使理解了也是苍白的。这点对老师来说更是重要。阅读永远是提高文学修养最基本的手段。语文老师更应该是个杂家,我感觉到自己知识面很狭窄,这严重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尽管有很多的参考资料,但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解做主体,那语文课堂就不可能生动。所以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以上是我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几点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2

  《aoe》是一年级孩子的第一堂拼音课,经过精心的设计,整堂课下来,老师教得得心应手,孩子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反思这堂课,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伊始,我就面带微笑地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老师就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黑板上画一座城堡)拼音王国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拼音娃娃,我们今天要先去认识最最可爱的三个孩子。你瞧,

  他们来啦!(出示aoe的卡通形象)谁来和他们打打招呼?”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将拼音字母拟人化,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枯燥无味的拼音字母的距离,把孩子自然而然地领进了拼音王国,激发了孩子和拼音娃娃交朋友的热情,激发了孩子主动参与的兴趣,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纷纷很有礼貌地和aoe打招呼,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自主发现,享受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上,我说:“三位朋友特别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就偷偷地躲到画中去了。小朋友们,快点仔细找找,你发现谁啦?”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马上主动地去观察书上的插图。不一会儿,小手如林,个个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班里的同学呢!这一环节的设计,就顺应了孩子的需求,诱发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孩子通过自己去发现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再加上老师的激励表扬,从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互动探究,激发思维

  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课堂教学不在于老师讲解的精彩程度,而重在适时激起孩子的思维,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唤起求知欲望,给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给他们最大的自由

  空间。课中,“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想想?”出乎意料的,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很快编出了顺口溜:“眼珠圆圆,ooo”“鸡蛋圆圆,ooo”“阿姨阿姨,aaa”??由此,孩子的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到了无限张扬,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相信他们一定回放飞可爱的童心,给你一份惊喜的。

  四、游戏活动,愉悦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保持,我们要尽一切所能让孩子感觉到他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在享受课堂。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巩固,在巩固中玩,使孩子学得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

  五、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尽量把目光撒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读,小组读,小老师教读等多种形式,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这节课是我对新课标精神的初步实践,以后要更进一步努力!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3

  通过这段时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感受很深。不由而然地想谈谈自己心里的一些看法:

  一、一年级语文教学童趣的语言是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仗》是一节 识字课,本节课教师本着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里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以图片的形式引出了景物的各种的实物图片,教师以富有童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源于生活,只有让教学回到生活才能获得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突破。

  在识字教学中为学生 创造了一个生活场景——菜园。色泽鲜亮的蔬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生活情景,激起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和欲望,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回想家里的彩园,为学生开创了一个愉悦的识字空间,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字、记字的过程。在课中还涉及了蔬菜小宝宝、拼音宝宝跟小朋友 捉迷藏 等有趣的环节,引导 着学生由带拼音 读生字词到读生字卡,逐步加深生字识字的难度,整个识字过程,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在无意识的学,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生字 、学会了合作。由原来枯燥无味的机械及以变为学生愿学愿记的行为。

  三、及时评价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教师始终都用鼓励的口吻,以多种形式奖励学生,学生在读过儿歌后互评,合作学习,再加上我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使学生乐学,达到了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充满自信、有了成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

  一、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

  对于农村学生对蔬菜经常见,但又不理解这个词,在介绍时候可以介绍一下。

  二、教会学生在兴趣中模仿。

  教学生字在田字格里书写时,教师应该呈现的是清楚的.田字格。教师范写,学生再写。

  三、在让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教师的语言应该明白具体,泛指不能太大,否则学生不能明白老师的意指。

  四、恰当的色彩对比能够增强儿童的分析和识记能力。

  在本节课中老师既然运用了多媒体进行了教学,在进行生字教学和偏旁部首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偏旁部首与字体的其余部分用上鲜明的对比色彩,我想这样效果应该更好一些。因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对鲜明色彩的呈现会胜过教师反复提醒他们要好得多。教师有意地引导生进行无意识而自觉的观察,然后自己去获得知识,这就更好了。

  总之,我认为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从生活出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精心设计教案,适合儿童的心理成为儿童中的一员走人课堂,以他们所喜爱的形式和他们一起互动,才会实现新的课标理念,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4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有的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即使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有的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只是应付老师,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大搞题海战术,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增加学生的学语文兴趣,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的成绩呢?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找出弊端。

  1.语文培养模式单一。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了许多年语文后,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2.课堂活动空洞热闹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3.大语文化现象严重

  当前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使用多媒体不当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许多语文课上,幻灯片、动画代替学生的朗读、分析、理解,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学生看看录象、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重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为中心,而不是相反。脱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功能。

  由此看来,不当的课堂教学挫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最后,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月满西楼》,《但愿人长久》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如在讲写作人物描写时,引入《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具体的动作,肖像等描写就会让文章生动。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2.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时间吗?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著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看看那些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就的人,读的书,或者受某一个人的影响,都是一些小事情。欲成大事,必先做好小事。从应试来说,也有其现实意义吧。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可能对于今天没有挨过饿的孩子来说,是有点难理解了。看看高考的满分作文,多少在用旧的材料,所谓新瓶装老酒。

  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可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巧妇有米不会“炊”,这不是找饿吗?平常就写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真正的文章不是比技巧,看看那些历史上的状元,留下了几篇让你记住的文章啊。可能在中小学的时候特别羡慕文章语言等方面的技巧。不要一味追求那个。可以写写带有哲理性的话语啊,这个对现在的学生很简单了,谁没有个思想啊,尤其是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以前叫“代沟”,现在叫“愤青”,其实这正是我们的“优点”啊,正如毛主席说的,恰同学少年。可不要贪玩啊,呵呵,狗尾续貂了。其次,固定的八股文章格式,相信你练练,也会熟能生巧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学啊,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言甚之。那个人都有你学习的地方,而且一般语文好的同学都有点才,其实大家回忆一下自己从语文老师那里学来了什么。到底思考一下,学到了什么?你是不是突然发现没有啊,其实在语文老师当中流行这样一句话:语文好的同学不是教出来的。虽然这句话值得商榷,但是也说明了语文的学习不像数理化那样过多的依赖老师,可是当我们会过头来看看的时候,还真有几分道理。但是别忘记了本段中的第一句话。

  4.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5

  一、试题分析和学生答题情况

  下面从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题、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附加题等八个板块来分析。

  1、基础知识

  这次考试基础题部分增加了3个选择题,分别是字形题、加点词解释、文学常识题,内容涉及必修5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一二单元,必修5的内容,有些知识学生已有遗忘,所以正确率不是很高,大概只有30﹪。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选用的是依然是人物传记,题目的设置依次为:理解实词、筛选信息、分析理解内容、翻译语句。

  ①对于实词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学生由于没有科学高效方法,同时文言阅读的基础也较差,所以正确率只有56﹪。

  ②筛选信息是常考点,也是几道题之中一贯做的比较好的,而且这次题设计的比较简单所以准确率比较高。

  ③分析理解内容,由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很全面,审题不够细心,这道题的得分率一向较低,这次的准确率为30﹪。

  ④翻译句子总分为6分,很多学生在做这类题时,不能坚持"直译"的原则,也不注重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漏掉了得分点。但由于这次的'句子比较简单,所以得分情况良好。

  3、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题10分,由于考前有要求,所以整体情况良好。

  4、诗歌鉴赏

  这次诗歌鉴赏,是一首杜甫的诗,在课本中,杜甫的诗我们学了两首,对杜甫以比较了解,有加之是资料上的原题,所以主要考察了落实的情况,至于学生古诗鉴赏的能力,还要看最后的附加题了,总体看来,鉴赏能力参差不齐,整体较差。

  5、现代文阅读

  本次阅读文章是一篇小说,迟子建的《与周瑜相遇》,内容有些朦胧,但主题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后边的习题设置的较简单,总体得分情况还可以。

  6、语言文字运用

  17、18题难度系数也比较低,同学们都答得不错,快班有80﹪的同学都做对了。但由于太过简单,并不能考出同学们的真正水平,不过得分情况好,也给同学们增加了几分自信。

  7、作文

  这次考查的是材料作文。材料中的故事有很明显的立意方向,即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且考试结束时,有同学告诉我,这个作文题高一时候考过,所以,立意上不存在大问题,但仍有偏题现象。作文总分50分,40分以上的占到20﹪,作文主要问题是硬伤太多,比如字迹潦草,文面不整洁,还有明显的错别字,严重影响了得分。另外,还有一些同学作文没写完,或匆匆结尾,字数不够800字,分数直接下降到35分以下,所以,在考试中合理安排时间是很重要的。

  二、今后教学的建议

  1、重视基础,扎实训练,加强背诵,加强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依然要加强对成语的积累运用、古诗词的背诵、文言字词的积累,还要多积累一些古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

  2、专项训练,提高语基的得分。在后段时间对成语、语病和连贯题要进行不间断的训练,题量不能多,要少而精。在做题中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

  3、加强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要指导学生学会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研读品味。其次,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指导,如指导学生掌握关键字词,领会主要句子,把握重点语段,理解文章思想,领悟文章内涵等。尤其要注意典型的题型多次训练,要让学生做笔记,指出答题的模式,引导学生答题规范化。

  4、优化策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重视"作前积累"的指导。"作前积累"是作文指导的必要环节,老师要帮助学生加强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除指导学生多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外,老师还可以针对几类时新的观点为学生搜集些经典故事以及最新事例,以弥补学生积累的匮乏。其次,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切记不要踩上高考作文的低分雷区。平时作文训练中,出现一次,指出一次,强调一次。最后,要加强作文的规范训练,指导积累写作技巧,要在审题拟题、谋篇布局、写作手法,谴词造句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要加强评改指导,教师评改作文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每次习作无需面面俱到,而应该有的放矢,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使学生明确"改什么"和"怎么改",最后,最重要的还是严格要求书写的规范性,努力做到全文无修改。

  20xx年11月20日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04-15

高二语文优秀教学反思02-17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11-18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5篇01-26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5篇07-14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5篇)08-01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11-27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12-15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5篇)01-26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