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27 10:40:2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通用16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通用16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1

  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线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还占相当大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教师应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现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反思。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所以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教授新课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男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学生排练时,我来回巡视,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和同学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表达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减去了教材中重复的环节,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悟出课文是用童话体文体把知识写出来的,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通过填表格,书面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各种各样,各有各的作用;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种文体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四、交流

  我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还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2

  《小壁虎借尾巴》在原来的教材中也有的课文,很多人作为公开课讲过。要想出新,上出新意,是不容易的。最后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在高效,两课时的任务,在一节课上完成。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要想在课堂上达到高效,对于低年级来说,不是硬塞,而是在方法上下功夫。

  1、随文识字更高效

  枯燥无味的汉字怎么才能记住?其实最“土”的一个方法,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多见面。见面多了,自然就认识了。但是如果只是一遍遍机械地去读,孩子们会觉得无味。于是,我分散本课的九个生字,让孩子的`学习课文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就会对生字有更深的认识。

  2、大胆取舍,直奔重点

  《小壁虎借尾巴》是本册篇幅较长的一篇文章。课堂上我抓住了文章的重点段3、4、5段,这三个段落构段方式一样。重点是对话指导。我本着朗读的这一目标,采用扶放结合的形式,重点指导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在读中,孩子们感悟到小鱼、老牛、燕子,它们尾巴有着不同的作用。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和结果,一笔带过。因为这些内容孩子在预习不难理解。

  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在进行朗读指导时,我采用了变换角色的形式,让老师和学生进入不同角色,相互对话。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提升朗读。最后到演角色水到渠成。

  4、书写指导,重视方法

  写字是低年级的重点也是难点。老师的方法指导更是重中之重。写字前,我告诉孩子三注意:一是注意结构,二是注意在田字格的位置,三是注意笔顺。写时,还有一注意:书写姿势,通过儿歌强化孩子的正确的书写姿势。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3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

  但是我原本认为本班的学生家中没有什么课外书,课外积累极少,好多学生对壁虎不了解,让他们课前搜集有关壁虎的资料也没有条件。而且他们读书往往有口无心,不少学生自读课文仅停留在读通顺、识字的阶段,不会结合书本配的图片进行思考。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先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壁虎的特点,告诉了他们壁虎尾巴有自卫的`功能,然后导入到课文的开头壁虎遇到蛇的一幕。这样,学生恍然大悟。

  但是,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却没有了新鲜感,虽然顺利地完成了这堂课,却很平淡,学生没有自己的新发现。也许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更好一些。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4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

  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没有注音,而且篇幅较长,存在一定的难度。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个人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最后,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借”字,让学生想想为什么小鱼、老牛、燕子不肯借尾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小结。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5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采用图文结合,讲读结合,让学生边思边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课文有6幅插图,我让学生先看图说话,然后回到课文里,再看看课文是怎样来写这幅图的,读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有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来解决。之后,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读”上,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表达方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指名朗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片段:

  师:读一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课文里说小鱼要用尾巴拨水呢;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如果小鱼借走了尾巴就沉到水底下去了。黄牛借走尾巴会遭到蚊子叮咬,它会浑身痒痒的,可能痒得受不了,于是就不能干活了。燕子的尾巴借走了,燕子就飞不起来了。我认为这三种小动物都不是小气,他们的尾巴自己要用的,所以不借。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小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谁也不能代替谁,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事物,借了也没有用。

  师: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松鼠在树上吃松果,小壁虎说:“松鼠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松鼠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降落伞跳下来呢!”

  ……

  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进行发散思维。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6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

  一、在教法上

  在教学上,孩子们在读书上感觉有口无心,不少学生自读课文仅停留在读通顺、识字的阶段,不会结合书本配的图片进行思考。可能自己在引导方面出错,没有思考:我自己到底要教什么,传授给学生什么,没有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似乎思路有点乱。应该就先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壁虎的特点,告诉了他们壁虎尾巴有自卫的功能,然后去抓住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对话,知道几种动物尾巴的功能和特点。

  二、在读文上

  本篇课文,教学重点放在“读”上,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实质性的朗读,多种方式的朗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表达方式。而我却没有抓住尾巴这个特点,遐想一下自己就是那只小壁虎,当自己的心情高兴时是怎样的`语气,当自己悲伤时又该这样的语气。这样学生才能感同身受,读的效果也自然好一些。虽然,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没有了新鲜感,但是也顺利地完成了这堂课,只是很平淡,学生没有自己的新发现。也许不该给学生提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更好一些。师傅在课后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讲评,让我恍然大悟,学习颇多。

  这是我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希望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学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7

  我们一(3)班的学生表现能力强、朗读很有特色,因此在一年级家长开放活动中,我挑选了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让他们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学生通过充分地、饶有兴趣地读文,理解了课文,培养了语感。

  另外识字教学也是本堂课的特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生字的能力。课堂中,他们一个个登台亮相,做小老师,声音响亮,语句连贯,满是自信,家长们纷纷向孩子翘起了大拇指。

  课堂的不足:由于识字教学用时过多,导致后面的内容明显缩水,没有时间进行写字指导,看来如何提高新教材的课堂效率,还得继续研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8

  对小学生而言,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会激起他们美好的遐思,从中会悟出道理、学到知识。小壁虎借尾巴》就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未曾借到的故事。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未标示读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教学时,我做了如下的安排:我先由壁虎图片导入,说说你对壁虎的了解,此刻学生争先恐后的.介绍他对壁虎的了解,我顺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质疑。然后出示本课生字,因为这篇课文全文没有注意,孩子读课文有点难度,因此先认识生字帮助学生正确读课文。本节课老师大胆的范读课文,老师的范读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他们都积极的模仿老师绘声绘色的读课文。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指名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壁虎都向谁去借尾巴?这样安排为了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出示课文第一幅图片,看图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再全班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小壁虎没有尾巴的图片,观察小壁虎此刻他心情怎样?指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壁虎伤心、难过。

  课文4、5、6自然段描写的是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因此老师重点指导学习第四自然段,先看图再分角色朗读课文,明白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老师随机板书,然后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他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回到家妈妈是怎样说的?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7、8自然段。老师看着板书总结课文,让学生动脑思考,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全班讨论最后明白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可以保护自己。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开心,老师教的愉快。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但我感觉每节课教师的情绪特别重要,教师如果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学生也会被老师的情绪所感染,也会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9

  《小壁虎借尾巴》是讲述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向别人去借尾巴,借不到尾巴,后来却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的童话故事。这么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挺吸引一年级的小朋友的。

  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我注意了以下的问题:

  一、抓住读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小壁虎借尾巴》这则故事的生动有趣,从中明白到小壁虎断了尾巴还会长出一条新尾巴的自然知识。

  二、充分让学生自学。

  让学生预习;教拼音时,让学生采蘑菇,学生讲出音节中的.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小老师”作用。让学生在课题和课文中发现问题,让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让学生找出学习生字的规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获取。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不足:

  1、摘西瓜学生字的时间用多了一点。

  2、每段应从图入手,训练学生的说话和想像能力。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10

  本节课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每个学生个体,由于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等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上完后,我布置了“分层作业,各显神通”,这些分层作业,正是从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展示。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11

  这是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连生字也没有注音。学生习惯了借助拼音识字,一下子没有了拼音,学生如何读课文认识生字呢?

  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课: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小壁虎(板书:小壁虎)。谁来说说小壁虎长什么样儿呀?(出示课件:小壁虎)可是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没有了,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小壁虎决定去借尾巴(板书: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它借着了吗?

  观察书上的插图。这篇课文可有意思啦,请大家看书上68、69页的彩图。书上一共有几幅图呀?谁来给大家讲第一幅图?学生一幅一幅地讲,然后把六幅图连起来讲,降低难度又有了整体的把握。

  我范读课文,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为学生喜欢读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比一比,看谁学会了自己认字。我提议大家把不认识的生字先画上横线,三个人一小组,画完后三个人交流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学生自主识字,我巡视指导。一开始个别小组知道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有的小组急于求成画课后横条里的二类字。我马上给予全班学生提要求,按老师的要求做,自己先读课文,边读边画不认识的生字。学生慢慢进入状态,我在给予个别指导。然后交流小组内不认识的字,此时我并不急于教孩子,而是提问别的小组有没有认识的,动用全班学生的`力量,说说识字的方法。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二类字一类字学生都已掌握,只需集体巩固即可。提出最多的是:断和檐两个字,进行了集体识记。

  进行这样的训练,旨在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方法有了,识字问题将不再是个难题。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12

  一、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因为他们各自尾巴都有用处所以没有借到。说小壁虎会“借”尾巴,在常人看来,真是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然而这种奇妙的构思恰恰是童话艺术趣味的“酵母”。这篇知识童话,正是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特别是壁虎尾巴自我保护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本课三幅插图,六段文字,课文以“借”字贯穿全文,重点是它们的对话。

  二、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课上,我鼓励学生多读课文、多思考、多交流、不时请学生出来讲故事,通过这次授课,我有了很深的体会:

  1、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去模仿老师的朗读,而是让他们自己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抒发。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分别采取了自由读、领读、齐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不感到疲劳,同时,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而我自己也不断变换角色:有时是他们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把读请求语气的方法讲出来;有时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他们一起体验文中的情感;有时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故意暴露出他们平时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激励他们读流利,读出感情;有时是他们的学生,引导学生把悟出的感情表达出来。

  2、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时,这三段内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并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展示学生和老师收集的资料,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

  三、不足

  课的前半部分学生表现还好,可到后面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不在状态,究其原因,我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虽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备课,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只想着老师如何去教,没有考虑学生。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文内容基本懂了,“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思考价值。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读”上,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表达方式。

  课上要少一些问题化的'语言。课文的3、4、5自然段是并列结构,这时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第3段的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小壁虎遇见了谁?它有没有借给小壁虎尾巴?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来引学第三段。而接下来的4、5段因为有和第3段相同的形式,我们是否也采取相同的问题模式?不是不行,而是这种相同的形式欠缺新意,学生也学得这种简单的问题无聊,完全没有重复的必要,因为答案一目了然。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然后提升,训练有一定的空间,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得有兴趣。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13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4组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科普童话故事。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分别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等,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读懂每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尤其是在朗读中还要让学生读懂对话的语气。注重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让学生仿照问话,学着用请求的语气读懂小壁虎结尾巴的经过,培养语感及体会语境。

  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分别写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第三段时,我让学生在详细理解的基础上,边读边做动作,并通过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小鱼的尾巴的重要作用,紧接着,让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交流找同学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增强个人的朗读体验,分角色读课文,汇报朗读,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课文内容,达到朗读个性化的体验。

  不足之处:

  由于过于注重朗读的指导,而忽视了对文中引号的学习及点拨,这也是对学生读文、写话,尤其是写人物对话时的重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本,挖掘文本,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14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它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

  因为课文内容较为简单、易懂。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演、说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我还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学生了解到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之后,我问孩子们:“你知道这是种什么能力?”有些同学积极举手发言,把自己平时在书中了解的情况分享给大家听。继而明白了什么是“再生能力”。那有同学又问,人为什么不行呢?同学们的回答也是有声有色,非常棒。这样学生就在问答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最后我还让学生表演了课本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提到表演,孩子们各个高兴万分,纷纷举手要求参与表演,一下子激活了课堂气氛。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按小组先演示排练,我再深入小组给予指导,只到他们胸有成竹再上台展示,加上动作、表情,表演身上完美,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一堂课就在学生们的笑声、掌声、读书声、谈论声中结束。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15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本文通篇没有拼音,这为学生的朗读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一、以读为本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让学生真正投入读书之中。并在读书中自然引导识记生字,在反复读书中扫清了生字障碍。开展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通过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收获。

  二、重视交流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围绕着小壁虎向别人借尾巴的句子,去找找小壁虎的礼貌用语。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向同学借学习用品等的对话交流。同时让学生明白小壁虎已经很有礼貌了,他们为什么还不把尾巴借给他。

  三、增长见识

  学生了解到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之后,我问孩子们“你知道这是种什么能力?”让学生明白“再生能力”。在学完课文后我布置了课后去了解动物尾巴的妙用,到课堂上来讲一讲。引导孩子们丰富自然科学知识。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篇16

  经过前期精心地设计,我认为这篇课文执教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情境激趣,质疑导学

  我们的孩子对壁虎不是很了解,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创设了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从而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壁虎”两个生字。这样做很好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在揭示课题后,我问孩子们:“通过读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然会质疑:“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没有?”学生的这些问题其实是能够通过朗读解决的,这样可使学生明白会提问也是会学习的表现,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在读书中自己解,从而品尝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实现了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行为方式。

  二、以读为本,识字学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读书,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变“听学”为“自学”。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出声读、合作读、默读、分角色、齐读等,求学生真正投入读书之中。每次读书都有明确的要求,并在读书中自然引导识记生字,在反复读书中扫清了生字障碍。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感。

  三、增长知识,扩散思维

  学生了解到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之后,我问孩子们:“你知道这是种什么能力?”继而通过联系人体明白什么是“再生能力”。在学完课文后我布置了课下去了解动物尾巴的妙用,到课堂上来讲一讲。引导孩子们去丰富自然科学知识,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唤起了他们的求知热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面对个别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我试图通过引导学习引他进入学习状态不成功后,就没有再理会他的行为。课中尽管他大声抢答,但好几句话都是与我提问有关的,我没能适时引导。在课堂教育机智方面还需改进。

  二、课堂设计环节有些多,使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了47分左右。说明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

  三、在随文识字的方法上要继续进行研究,如何使生字呈现更自然,更切合文本是我近期要解决的问题。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08-13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1-25

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01-07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精选3篇)10-02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5篇10-26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5篇)08-15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5篇11-11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03-08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11-13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通用11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