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1 08:29: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一)抓住重点语句

  1、师:不幸中之大幸,桑兰的命保住了,面对这天大的不幸,桑兰表现得如何?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概括吗?

  生:一起说(坚强)

  2、师: 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桑兰表现得非常坚强?请默读3——6小节,划出有关句子。

  生:读文找句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找的答案?

  生1:前来探望的队友们看到桑兰脖子上戴着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哭。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生2: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生3: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生4: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3、师: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四个重点句子, 老师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请同学们试着填一填

  (出示填空)

  在桑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她(   ),这令(  )感动。

  在桑兰配合医生治疗时,她(   ),这令(   )感动。

  在桑兰纤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时,她(  )的,这令(  )感动。

  在无数关心她的人面前,桑兰(   ),这令(    )感动。

  生1:在桑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她(没有掉一滴眼泪),这令(队友们)感动。

  生2:在桑兰配合医生治疗时,她(忍着剧痛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这令(医生)感动。

  生3:在桑兰纤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时,她(总是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这令(周围的人)感动。

  生4:在无数关心她的人面前,桑兰(总是带着动人的微笑),这令(所有的人)感动。

  4、师: 桑兰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队友们)、(医生)、(周围的人),所有的人,此时此刻,也感动着郭老师和同学们。带着这份感动,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

  生:齐读填空

  (二)释题,提升认识。

  1、师:现在,我们再回到课题上看看,“微笑着承受一切”,桑兰要微笑着承受一切,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生1:这“一切”指的是桑兰要忍受在治疗时所受的痛苦。

  生2:这“一切”指的是桑兰不能参加比赛了,就不能实现它的奥运梦了。

  生3:这“一切”指的是桑兰要在轮椅上度过每一天,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生4:这“一切”指的是她要看到爸爸妈妈为她操心,为她落泪,这样她也是很痛苦的。

  2、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所讲的这一切,不管事身体上的痛苦还是精神上的痛苦,桑兰全都承受了,而且是微笑着承受。桑兰就是在用微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就是因为坚强,天大的不幸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不幸之人,无用之人。相反,是坚强使她成了一个大幸之人,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文的重点是3——6小节,难点是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 的真正含义。在初知课文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找到“坚强”一词,也就找到了这篇课文的突破口。从重点词引出了重点句:描写桑兰坚强的四个句子。这些语句需要学生通过揣摩并加以体会。在课堂上学生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感悟了主人公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也就能懂得一个人只有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才能感悟主人公的坚强,才能感悟“微笑着承受一切” 的真正含义。

  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研读这些句子呢?在试讲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让学生谈谈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感悟人物品质,但老师们感到这些句子理解起来不是很难,要让学生去谈,也谈不出什么,这样设计效果不是很好。经过一番思考后,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

  在桑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她(没有掉一滴眼泪),这令(队友们)感动。

  在桑兰配合医生治疗时,她(忍着剧痛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这令(医生)感动。

  在桑兰纤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时,她(总是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这令(周围的人)感动。

  在无数关心她的人面前,桑兰(总是带着动人的微笑),这令(所有的人)感动。

  词句所蕴含的情感只有 “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练习涵盖了文本中3——6小节的内容。学生要完成这样一个练习必须先要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练习,它将学生学习内容画繁为简,画难为易,体现了一个语言训练的过程。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我本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可以从书上直接提取答案,可以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学生既习得了教材的内容,又进行了语言的操练,达到了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了语言,真是一举两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情感就沿着这四个句子铺设的心路一步一步走进这位坚强的小姑娘。桑兰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队友们)、(医生)、(周围的人),所有的人。此时此刻孩子感动,老师感动。我认为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课时,千万不可丢失掉这份美丽的“感动”。此时,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他们的内心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他们的心灵会受到一种震撼。他们饱含深情和敬佩,真正走进了文本。他们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以读促情,以读悟情,学生对桑兰的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从这一重点难点的突破中,我感到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抓住文章的练点,让学生穿行在字字句句的“密林” 中,让他们沉浸其中,品味再三。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桑兰,原是国家体操队的队员。她17岁那年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在接受治疗期间,她以“桑兰的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这篇课文共有7个小节,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在伤痛治疗期间,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表现出了这位中国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课文的重点是3——6小节,难点是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真正含义。

  描写桑兰受伤后表现的句子最能体现桑兰的坚强,这些语句需要学学生通过揣摩并加以体会。在课堂上学生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感悟了主人公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也就能懂得一个人只有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才能感悟主人公的坚强,才能感悟“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真正含义。这篇课文是母语给予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之文。

  二、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多向互动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不断感悟实践,将孩子带入阅读乐园,享受充实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目标:

  1. 能独立学习本课的生字;复习“赢”的字形;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承受”的意思。

  2. 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节。

  3.能在阅读感悟的过程,理解句子“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的含义,感受桑兰的坚强与乐观,并能用1~2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桑兰面对不幸而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理解课题

  1、板书:微笑。问:你是怎么理解微笑的?什么时候微笑?你微笑一下吧!活泼、可爱、天真无邪。师继续板书:承受着一切。齐读

  2、理解“承受”后问: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你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对“微笑”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再齐读

  (预设:一切指什么?如何承受一切?一般来说,承受的是苦难,又怎能以微笑来承受呢?……)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师适时指导,正音。

  2、学习新词: 荣誉 诊断 探望 询问 治疗 毅力

  敬佩 失声痛哭 大汗淋漓 气喘吁吁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位面带微笑的小姑娘——桑兰。(出示桑兰的照片、名字)(读好名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认识桑兰

  1. 学习课文第一节,补充资料。

  (1)让我们先来了解桑兰的运动生涯。出示第一节。轻声读读第一节内容。

  (2)引读,出示:5岁开始练体操

  9岁跨入省体操队的大门

  12岁入选国家队

  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板书:赢——复习字形)“赢”同“羸”下半部有所不同,中间是个“贝”。

  (3)出示补充资料,了解桑兰曾经赢得过的荣誉。

  师:桑兰曾为国家赢过许多荣誉,让我们来看一份桑兰获奖的履历。自己轻声读一读,然后说一说你感受到她是一位怎样的运动员?

  出示:1991年(10岁)在第九届浙江省运动会上获得:跳马等四个单项第一名和个人全能冠军。

  1995年(14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得跳马第二名。

  1996年(15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得跳马第二名。

  1997年(16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和“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两次获得跳马第一名。

  1998年(17岁)代表中国去美国参加“中、美、罗三国团体赛”,获得个人跳马第二名。

  指名读。师:从她的这些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桑兰是我国女子体操队(板书、引读)——优秀的跳马选手。

  2.学习第2节,了解“意外”的内容。

  过渡:可就是1998年7月21日晚上那次意外的事故,改变了她的命运。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让我们打开课文,快速读课文第2节,简要地说说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

  (1)指名回答。1998年7月21日晚上,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试跳时意外受伤。

  (2)引读课文第2节。

  师:是啊!那天晚上发生了改变桑兰命运的事。(引读事故内容)对于这位优秀的跳马选手来说这真是----(出示)这真是天大的不幸!17岁的桑兰,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可是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3)结合课内外资料理解“天大的不幸”。

  问:请你联系桑兰的运动生涯和她受伤的情况,说说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指名回答。(随机板书,小结)身体的疼痛,肢体的伤残,失去大好的前途,失去美好的生活。

  师:17岁的桑兰,美好的人生——,可是——。从此,她将面对——,面对——;从此,她将失去——,失去——。这一切(箭头指向:一切)真是——天大的不幸!

  (4)再次齐读这句话。不幸中之大幸,桑兰的命保住了,桑兰——微笑着承受一切。(再读课题)

  (四)、 学习第二部分,体会桑兰的坚强与乐观

  1.再次辨析词语,体会“承受”的含义。

  师:课题中的“承受”能不能换成“接受”(出示卡片)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简单地说说原因。(承受有接受事实,但不屈服的含义。)2.整体读文,了解桑兰能够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原因。

  师:这一切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但桑兰做到了,那么她是凭着怎样的信念微笑着承受这一切的呢?

  (1)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交流、出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3)指导朗读。师:桑兰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了,但她不屈服,她相信自己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这就是支持她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力量来源。让我们读好这句话。

  3.细读课文3—5节,深入感悟桑兰的坚强与乐观。

  (1)轻声读3—5节,划出描写桑兰不屈服的语句。

  师:桑兰又是怎样微笑着承受这一切的呢?请大家先默读3—5小节之后,划出有关的句子,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争取读好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读了之后的感受。

  (2)交流示句: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发现你们在小组学习时都找到了这3句话。(三句话整体出示)

  前来探望的队友们……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每天上午和下午……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课文顺序来学习。

  指名小组读句、谈感受,(每谈一句,穿插点评,强调“承受一切”,并穿插引读。)

  ◆抓住“失声痛哭”、“急切”等重点的词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感受,讲讲词语的意思,并且进行句子交流,谈自己感动的地方。

  (是啊,虽然桑兰失去了在体操场自由驰骋的机会,但是面对自己喜爱的事业,他表现得非常坚强。)

  ◆抓住他为什么“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主治医生的`感动等重点的语言点,让学生进行交流,谈自己刚动的地方。

  (1、减轻自己在治疗中的疼痛,2、安慰给自己紧张治疗的医生,3、念念不忘自己心爱的体操……)

  是啊,虽然桑兰在治疗中要忍受剧痛,但他表现得非常坚强。

  ◆重点抓住第3句话,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体会桑兰的顽强。

  师:请大家抓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两个词,再结合桑兰当时的身体状况,想象一下她是怎样做刷牙、穿衣、吃饭,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的?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来说一说。

  出示:桑兰为了能自己__,她_______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小组合作,指名交流)

  (是啊,这些对健康人来说4、5岁就能掌握的自理能力,对桑兰来说是何等的艰辛,他表现得何等坚强。)

  4. 引读3—5小节,加深体会。

  师:如此简单的事桑兰都做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更何况要站起来?这期间不知还要面对多少困难,不知还要付出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桑兰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队友们)、(医生)、(周围的人),所有的人,此时此刻,也感动着我们。带着这份感动,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进一步感受桑兰的坚强。配合读3—5节

  5.直接引读6、7节。

  师:1998年10月30日,桑兰出院了。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说——。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她——

  6.诵读诗歌,加深体会。

  (1)师:对桑兰能微笑着承受这一切,我们感到无比敬佩。那么就让我们用一首诗歌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吧。

  出示:从那一刻起

  身体的伤痛

  肢体的残疾

  生活的不便

  将时刻困扰着你

  从那一刻起

  场上将不见你活跃的身姿

  如雷的掌声不再属于你

  盛开的鲜花不再簇拥着你

  骄人的奖牌不再与你有缘

  ……

  然而

  你用无比的勇气

  微笑着承受一切

  我们敬佩你——桑兰

  (2)学生自由诵读。配乐齐诵

  (五)、语言实践、拓展。

  1. 写话练习,内化感悟。

  师:此时此刻,相信你也深受感动,你有什么话想对桑兰姐姐说吗?请你以(出示)“桑兰姐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1~2句心里话。

  (1)学生写话。

  (2)指名交流。(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当你在在经理命运的考验时,你要乐观、坚强,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能悲观、失望,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是谁也无法救你的。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奏响生活的最强音,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记住乐观、坚强的桑兰。)

  2.总结:不管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是精神上的痛苦,桑兰全都承受了,而且是微笑着承受。桑兰就是在用微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就是因为坚强,天大的不幸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不幸之人,无用之人。相反,是坚强使她成了一个大幸之人,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要告诉大家,桑兰现在已经是一家卫星电视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仍然在为她热爱的体操事业奋斗着。同学们学习了这课,感悟桑兰的精神。现在,桑兰已经是自信、乐观、坚强的代名词。她的微笑已经被人们称之为“桑兰式的微笑”。让我们也来学着像桑兰那样微笑吧!笑一笑。让我们带着微笑读读这首小诗。

  当我们遇到烦恼时,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 让我们微笑吧!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

  附板书设计: 36、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

  天大不幸   坚强

  ↓

  微笑着承受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16岁女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遇到了一个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但她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坚强地与伤痛作斗争的事。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在伤痛治疗期间,表现出了一位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顽强的毅力和无比的勇气。

  学情分析:

  关于桑兰的受伤、治疗及生活情况,中央电视台体育栏目中曾作过专题报道。学生可通过查阅报纸杂志、搜集音像资料、书信专访等了解。在此基础上学文,有助于学生感受桑兰的顽强精神,最后用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

  理解体会第三至六自然段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识写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交流预习,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示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2、介绍桑兰(同学们根据预习说)。

  3、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桑兰,板书课题——微笑这承受一切。

  4、质疑。谁?“一切”?怎样承受一切?为什么会微笑着承受一切?

  二、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标自然段号。

  2、默读时勾划不理解的词句。

  3、思考问题。自读。

  三、交流预习。

  1、指读带拼音的生字,齐读。

  2、指读生词,齐读。

  3、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

  四、将课文读流利。

  五、试着解决默读时不理解的词句。

  六、写字指导。

  七、作业:习字册第4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有关语句,自己解决问题;能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切身体会,并通过朗读表达出真实感情,讲述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检查朗读,思考:桑兰是怎样的一个运动员?

  1、指名读,记分。

  2、指名答:优秀、坚强。

  三、为什么说她优秀?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优秀”。

  四、“可是在98年的一天,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

  1、指名读,“……骨折。”

  2、出示小黑板:

  “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自己读,读懂了什么或不懂什么?

  提问:天大的不幸?美好?也许?永远?

  讨论交流。

  3、桑兰得知自己伤势后表现如何?(坚强)让你最感动、印象最深的地方?

  4、讨论、朗读、相机交流。

  5、“忍不住失声痛哭”。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把伤势、队友心情、桑兰心情进行比较。

  6、“忍着剧痛”与“哼着乐曲”的`强烈对比,体会桑兰的惊人毅力。

  7、“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她出院时带着“动人的微笑”以及所说的话包含的感情读出来。

  五、通过刚才大家共同的研究学习,我们都深深体会到了桑兰是一个坚强的小姑娘,令人敬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桑兰的事迹,准备开展“桑兰故事报告会”。

  板书:

  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不幸 忍不住 急切

  剧痛 哼歌

  大汗淋漓 气喘吁吁 微笑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2、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师选择板书。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通过猜字,记忆生字。

  3、检查

  (1)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a、重点理解: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b、学生提,并当场解答。

  4、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5、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用笔画出有关句子。并指名回答。

  6、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

  桑兰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并齐读。

  2、指导,注意:

  选:注意笔顺。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疗:最后一笔为"竖钩"。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过渡: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二、精读课文2-3自然段

  投影出示:

  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齐读。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轻读第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

  4、"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

  5、指导朗读。

  三、精读4-7自然段

  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轻声读第4-7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指名读最后一段。

  2、再读4-7自然段,画出具体描写"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3、讨论交流。

  (1)出示:队员们看到桑兰的伤势后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而桑兰却表现的怎样?

  指导用坚强的语气朗读,品味。

  (2)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是什么意思?用"康复"造句。当医生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桑兰总是怎样做?

  指导朗读。

  (3)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你觉得怎样读才感人呢?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的.桑兰大姐姐,她为所有的瘫痪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做出了表率。

  2、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复习导入

  默读全文,完成填空。

  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 ) 的毅力,( ) 的精神,( ) 承受( )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

  (1)默读,看看每一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

  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写。

  (1)指导朗读。]

  (2)请你在桑兰的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3、生想象作文,师巡视指导。

  4、生交流、反馈。

  三、作业

  1、造句。

  (1)康复--

  (2)意外--

  2、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1)桑兰忍着剧痛配合医生,轻轻哼着乐曲。

  (2)前来探望的队友们失声痛哭,桑兰没掉一滴眼泪。

  (3)桑兰是个坚强的小姑娘,她能微笑着承受一切。

  板书:

  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

  天大不幸  坚强

  ↓

  微笑着承受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桑兰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认读只读不写的生字,并能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5课《微笑着承受一切》。

  2.师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承受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微笑着来承受呢?我们将通过这篇

  课文的.学习来解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出示:

  sheng cao xun xuan ji

  省体操队训练入选技术

  shuai gu tao xun liao zhui

  摔下来固定套询问治疗脊椎

  pei yi tan huan xu xu

  配合毅力瘫痪气喘吁吁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3)去掉拼音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

  (1)读正确、流利。

  (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3)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

  4.检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

  (1)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2)提出不理解的词,同学们当场解答,答不出的共同查字典解决,或教师解答。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6.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可以

  用笔画出有关句子。交流。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回答。

  7.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并提示下节课的目标

  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

  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那么,她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文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齐读。

  操省选际赢届摔固套询疗

  2.指导,明确注意点:

  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是“。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最后一笔为“竖钩”;“疒”不要写作“广”。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桑兰在吃饭、穿衣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师:那“气喘吁吁”是什么意思?

  生:那就是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生:喘气喘得很急。

  生:喘得很响。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什么是“大汗淋漓”呢?

  生:满头都是汗,连衣服都湿了。

  生:脸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

  师:你们平时吃饭、穿衣时会累得这样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吗?

  生齐说:不会。

  师:对呀。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每天都要自己吃饭、穿衣,这些事情简单地不能再简单了。可桑兰都已经这么大了,为什么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呢?

  生:因为她受伤了,而且下半身都已经瘫痪了。

  生:她第六、第七根脊椎骨骨折,胸部以下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桑兰的病床前。现在的桑兰正在吃饭,你看到什么了?

  生:我看到她连勺子都很难拿住。

  生:我看到她拿着勺子艰难地把饭送到嘴边,可就是送不到嘴里,一不小心饭勺就掉在了地上。

  师:那怎么会掉了呢?

  生:因为她的手已经没力气了。

  生:我看着饭勺掉了,我就帮她捡起来,擦干净,重新递给她。

  生:这次她又舀了一勺饭,艰难地往嘴里送,这次终于成功了。

  生: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师:桑兰终于吃到了一口饭,可她已经累得——

  生齐说: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生:我还看到桑兰的脸上都是汗水。

  生:她还喘着粗气,只能靠在床上休息了。等有些力气了再吃一口。

  师:大家的想象,让我也看到了桑兰吃饭时的情景,看到了一个坚强的桑兰。那请大家想想,怎样才能读好这一段呢?

  生:“一天一天”要读得慢一些,因为这些日子对于桑兰来说,过得非常的艰难,非常的'漫长。

  生:三个“自己”要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因为,能够自己做这些事情对于桑兰和关心她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啊!

  生:读“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时应该重点强调一下,以突出桑兰的那种坚强。

  师:大家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感受一下桑兰坚强的精神。

  【评析】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想象,把不容易深入体会的事例感受得真真切切。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去亲眼感受桑兰吃饭时的情景。这些对于平常人来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对于桑兰,要付出多大的艰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从而来感受桑兰那种坚强的精神。学习课文,最重要的一点,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还要能把自己对文章的体会、理解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还适时的引导学生说说应该如何朗读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这样,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桑兰面对这天大的不幸时是那么的坚强、优秀。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尊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5-17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1-12

《炮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4-16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29

《鞋匠的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09

《蚕姑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02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7-01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7-31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1-07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一)抓住重点语句

  1、师:不幸中之大幸,桑兰的命保住了,面对这天大的不幸,桑兰表现得如何?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概括吗?

  生:一起说(坚强)

  2、师: 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桑兰表现得非常坚强?请默读3——6小节,划出有关句子。

  生:读文找句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找的答案?

  生1:前来探望的队友们看到桑兰脖子上戴着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哭。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生2: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生3: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生4: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3、师: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四个重点句子, 老师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请同学们试着填一填

  (出示填空)

  在桑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她(   ),这令(  )感动。

  在桑兰配合医生治疗时,她(   ),这令(   )感动。

  在桑兰纤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时,她(  )的,这令(  )感动。

  在无数关心她的人面前,桑兰(   ),这令(    )感动。

  生1:在桑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她(没有掉一滴眼泪),这令(队友们)感动。

  生2:在桑兰配合医生治疗时,她(忍着剧痛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这令(医生)感动。

  生3:在桑兰纤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时,她(总是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这令(周围的人)感动。

  生4:在无数关心她的人面前,桑兰(总是带着动人的微笑),这令(所有的人)感动。

  4、师: 桑兰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队友们)、(医生)、(周围的人),所有的人,此时此刻,也感动着郭老师和同学们。带着这份感动,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

  生:齐读填空

  (二)释题,提升认识。

  1、师:现在,我们再回到课题上看看,“微笑着承受一切”,桑兰要微笑着承受一切,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生1:这“一切”指的是桑兰要忍受在治疗时所受的痛苦。

  生2:这“一切”指的是桑兰不能参加比赛了,就不能实现它的奥运梦了。

  生3:这“一切”指的是桑兰要在轮椅上度过每一天,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生4:这“一切”指的是她要看到爸爸妈妈为她操心,为她落泪,这样她也是很痛苦的。

  2、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所讲的这一切,不管事身体上的痛苦还是精神上的痛苦,桑兰全都承受了,而且是微笑着承受。桑兰就是在用微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就是因为坚强,天大的不幸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不幸之人,无用之人。相反,是坚强使她成了一个大幸之人,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文的重点是3——6小节,难点是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 的真正含义。在初知课文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找到“坚强”一词,也就找到了这篇课文的突破口。从重点词引出了重点句:描写桑兰坚强的四个句子。这些语句需要学生通过揣摩并加以体会。在课堂上学生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感悟了主人公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也就能懂得一个人只有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才能感悟主人公的坚强,才能感悟“微笑着承受一切” 的真正含义。

  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研读这些句子呢?在试讲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让学生谈谈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感悟人物品质,但老师们感到这些句子理解起来不是很难,要让学生去谈,也谈不出什么,这样设计效果不是很好。经过一番思考后,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

  在桑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她(没有掉一滴眼泪),这令(队友们)感动。

  在桑兰配合医生治疗时,她(忍着剧痛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这令(医生)感动。

  在桑兰纤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时,她(总是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这令(周围的人)感动。

  在无数关心她的人面前,桑兰(总是带着动人的微笑),这令(所有的人)感动。

  词句所蕴含的情感只有 “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练习涵盖了文本中3——6小节的内容。学生要完成这样一个练习必须先要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练习,它将学生学习内容画繁为简,画难为易,体现了一个语言训练的过程。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我本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可以从书上直接提取答案,可以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学生既习得了教材的内容,又进行了语言的操练,达到了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了语言,真是一举两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情感就沿着这四个句子铺设的心路一步一步走进这位坚强的小姑娘。桑兰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队友们)、(医生)、(周围的人),所有的人。此时此刻孩子感动,老师感动。我认为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课时,千万不可丢失掉这份美丽的“感动”。此时,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他们的内心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他们的心灵会受到一种震撼。他们饱含深情和敬佩,真正走进了文本。他们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以读促情,以读悟情,学生对桑兰的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从这一重点难点的突破中,我感到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抓住文章的练点,让学生穿行在字字句句的“密林” 中,让他们沉浸其中,品味再三。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桑兰,原是国家体操队的队员。她17岁那年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在接受治疗期间,她以“桑兰的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这篇课文共有7个小节,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在伤痛治疗期间,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表现出了这位中国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课文的重点是3——6小节,难点是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真正含义。

  描写桑兰受伤后表现的句子最能体现桑兰的坚强,这些语句需要学学生通过揣摩并加以体会。在课堂上学生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感悟了主人公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也就能懂得一个人只有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才能感悟主人公的坚强,才能感悟“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真正含义。这篇课文是母语给予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之文。

  二、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多向互动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不断感悟实践,将孩子带入阅读乐园,享受充实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目标:

  1. 能独立学习本课的生字;复习“赢”的字形;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承受”的意思。

  2. 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节。

  3.能在阅读感悟的过程,理解句子“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的含义,感受桑兰的坚强与乐观,并能用1~2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桑兰面对不幸而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理解课题

  1、板书:微笑。问:你是怎么理解微笑的?什么时候微笑?你微笑一下吧!活泼、可爱、天真无邪。师继续板书:承受着一切。齐读

  2、理解“承受”后问: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你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对“微笑”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再齐读

  (预设:一切指什么?如何承受一切?一般来说,承受的是苦难,又怎能以微笑来承受呢?……)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师适时指导,正音。

  2、学习新词: 荣誉 诊断 探望 询问 治疗 毅力

  敬佩 失声痛哭 大汗淋漓 气喘吁吁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位面带微笑的小姑娘——桑兰。(出示桑兰的照片、名字)(读好名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认识桑兰

  1. 学习课文第一节,补充资料。

  (1)让我们先来了解桑兰的运动生涯。出示第一节。轻声读读第一节内容。

  (2)引读,出示:5岁开始练体操

  9岁跨入省体操队的大门

  12岁入选国家队

  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板书:赢——复习字形)“赢”同“羸”下半部有所不同,中间是个“贝”。

  (3)出示补充资料,了解桑兰曾经赢得过的荣誉。

  师:桑兰曾为国家赢过许多荣誉,让我们来看一份桑兰获奖的履历。自己轻声读一读,然后说一说你感受到她是一位怎样的运动员?

  出示:1991年(10岁)在第九届浙江省运动会上获得:跳马等四个单项第一名和个人全能冠军。

  1995年(14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得跳马第二名。

  1996年(15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得跳马第二名。

  1997年(16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和“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两次获得跳马第一名。

  1998年(17岁)代表中国去美国参加“中、美、罗三国团体赛”,获得个人跳马第二名。

  指名读。师:从她的这些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桑兰是我国女子体操队(板书、引读)——优秀的跳马选手。

  2.学习第2节,了解“意外”的内容。

  过渡:可就是1998年7月21日晚上那次意外的事故,改变了她的命运。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让我们打开课文,快速读课文第2节,简要地说说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

  (1)指名回答。1998年7月21日晚上,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试跳时意外受伤。

  (2)引读课文第2节。

  师:是啊!那天晚上发生了改变桑兰命运的事。(引读事故内容)对于这位优秀的跳马选手来说这真是----(出示)这真是天大的不幸!17岁的桑兰,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可是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3)结合课内外资料理解“天大的不幸”。

  问:请你联系桑兰的运动生涯和她受伤的情况,说说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指名回答。(随机板书,小结)身体的疼痛,肢体的伤残,失去大好的前途,失去美好的生活。

  师:17岁的桑兰,美好的人生——,可是——。从此,她将面对——,面对——;从此,她将失去——,失去——。这一切(箭头指向:一切)真是——天大的不幸!

  (4)再次齐读这句话。不幸中之大幸,桑兰的命保住了,桑兰——微笑着承受一切。(再读课题)

  (四)、 学习第二部分,体会桑兰的坚强与乐观

  1.再次辨析词语,体会“承受”的含义。

  师:课题中的“承受”能不能换成“接受”(出示卡片)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简单地说说原因。(承受有接受事实,但不屈服的含义。)2.整体读文,了解桑兰能够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原因。

  师:这一切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但桑兰做到了,那么她是凭着怎样的信念微笑着承受这一切的呢?

  (1)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交流、出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3)指导朗读。师:桑兰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了,但她不屈服,她相信自己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这就是支持她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力量来源。让我们读好这句话。

  3.细读课文3—5节,深入感悟桑兰的坚强与乐观。

  (1)轻声读3—5节,划出描写桑兰不屈服的语句。

  师:桑兰又是怎样微笑着承受这一切的呢?请大家先默读3—5小节之后,划出有关的句子,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争取读好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读了之后的感受。

  (2)交流示句: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发现你们在小组学习时都找到了这3句话。(三句话整体出示)

  前来探望的队友们……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每天上午和下午……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课文顺序来学习。

  指名小组读句、谈感受,(每谈一句,穿插点评,强调“承受一切”,并穿插引读。)

  ◆抓住“失声痛哭”、“急切”等重点的词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感受,讲讲词语的意思,并且进行句子交流,谈自己感动的地方。

  (是啊,虽然桑兰失去了在体操场自由驰骋的机会,但是面对自己喜爱的事业,他表现得非常坚强。)

  ◆抓住他为什么“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主治医生的`感动等重点的语言点,让学生进行交流,谈自己刚动的地方。

  (1、减轻自己在治疗中的疼痛,2、安慰给自己紧张治疗的医生,3、念念不忘自己心爱的体操……)

  是啊,虽然桑兰在治疗中要忍受剧痛,但他表现得非常坚强。

  ◆重点抓住第3句话,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体会桑兰的顽强。

  师:请大家抓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两个词,再结合桑兰当时的身体状况,想象一下她是怎样做刷牙、穿衣、吃饭,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的?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来说一说。

  出示:桑兰为了能自己__,她_______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小组合作,指名交流)

  (是啊,这些对健康人来说4、5岁就能掌握的自理能力,对桑兰来说是何等的艰辛,他表现得何等坚强。)

  4. 引读3—5小节,加深体会。

  师:如此简单的事桑兰都做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更何况要站起来?这期间不知还要面对多少困难,不知还要付出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桑兰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队友们)、(医生)、(周围的人),所有的人,此时此刻,也感动着我们。带着这份感动,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进一步感受桑兰的坚强。配合读3—5节

  5.直接引读6、7节。

  师:1998年10月30日,桑兰出院了。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说——。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她——

  6.诵读诗歌,加深体会。

  (1)师:对桑兰能微笑着承受这一切,我们感到无比敬佩。那么就让我们用一首诗歌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吧。

  出示:从那一刻起

  身体的伤痛

  肢体的残疾

  生活的不便

  将时刻困扰着你

  从那一刻起

  场上将不见你活跃的身姿

  如雷的掌声不再属于你

  盛开的鲜花不再簇拥着你

  骄人的奖牌不再与你有缘

  ……

  然而

  你用无比的勇气

  微笑着承受一切

  我们敬佩你——桑兰

  (2)学生自由诵读。配乐齐诵

  (五)、语言实践、拓展。

  1. 写话练习,内化感悟。

  师:此时此刻,相信你也深受感动,你有什么话想对桑兰姐姐说吗?请你以(出示)“桑兰姐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1~2句心里话。

  (1)学生写话。

  (2)指名交流。(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当你在在经理命运的考验时,你要乐观、坚强,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能悲观、失望,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是谁也无法救你的。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奏响生活的最强音,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记住乐观、坚强的桑兰。)

  2.总结:不管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是精神上的痛苦,桑兰全都承受了,而且是微笑着承受。桑兰就是在用微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就是因为坚强,天大的不幸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不幸之人,无用之人。相反,是坚强使她成了一个大幸之人,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要告诉大家,桑兰现在已经是一家卫星电视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仍然在为她热爱的体操事业奋斗着。同学们学习了这课,感悟桑兰的精神。现在,桑兰已经是自信、乐观、坚强的代名词。她的微笑已经被人们称之为“桑兰式的微笑”。让我们也来学着像桑兰那样微笑吧!笑一笑。让我们带着微笑读读这首小诗。

  当我们遇到烦恼时,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 让我们微笑吧!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

  附板书设计: 36、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

  天大不幸   坚强

  ↓

  微笑着承受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16岁女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遇到了一个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但她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坚强地与伤痛作斗争的事。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在伤痛治疗期间,表现出了一位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顽强的毅力和无比的勇气。

  学情分析:

  关于桑兰的受伤、治疗及生活情况,中央电视台体育栏目中曾作过专题报道。学生可通过查阅报纸杂志、搜集音像资料、书信专访等了解。在此基础上学文,有助于学生感受桑兰的顽强精神,最后用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

  理解体会第三至六自然段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识写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交流预习,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示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2、介绍桑兰(同学们根据预习说)。

  3、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桑兰,板书课题——微笑这承受一切。

  4、质疑。谁?“一切”?怎样承受一切?为什么会微笑着承受一切?

  二、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标自然段号。

  2、默读时勾划不理解的词句。

  3、思考问题。自读。

  三、交流预习。

  1、指读带拼音的生字,齐读。

  2、指读生词,齐读。

  3、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

  四、将课文读流利。

  五、试着解决默读时不理解的词句。

  六、写字指导。

  七、作业:习字册第4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有关语句,自己解决问题;能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切身体会,并通过朗读表达出真实感情,讲述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检查朗读,思考:桑兰是怎样的一个运动员?

  1、指名读,记分。

  2、指名答:优秀、坚强。

  三、为什么说她优秀?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优秀”。

  四、“可是在98年的一天,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

  1、指名读,“……骨折。”

  2、出示小黑板:

  “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自己读,读懂了什么或不懂什么?

  提问:天大的不幸?美好?也许?永远?

  讨论交流。

  3、桑兰得知自己伤势后表现如何?(坚强)让你最感动、印象最深的地方?

  4、讨论、朗读、相机交流。

  5、“忍不住失声痛哭”。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把伤势、队友心情、桑兰心情进行比较。

  6、“忍着剧痛”与“哼着乐曲”的`强烈对比,体会桑兰的惊人毅力。

  7、“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她出院时带着“动人的微笑”以及所说的话包含的感情读出来。

  五、通过刚才大家共同的研究学习,我们都深深体会到了桑兰是一个坚强的小姑娘,令人敬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桑兰的事迹,准备开展“桑兰故事报告会”。

  板书:

  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不幸 忍不住 急切

  剧痛 哼歌

  大汗淋漓 气喘吁吁 微笑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2、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师选择板书。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通过猜字,记忆生字。

  3、检查

  (1)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a、重点理解: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b、学生提,并当场解答。

  4、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5、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用笔画出有关句子。并指名回答。

  6、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

  桑兰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并齐读。

  2、指导,注意:

  选:注意笔顺。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疗:最后一笔为"竖钩"。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过渡: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二、精读课文2-3自然段

  投影出示:

  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齐读。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轻读第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

  4、"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

  5、指导朗读。

  三、精读4-7自然段

  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轻声读第4-7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指名读最后一段。

  2、再读4-7自然段,画出具体描写"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3、讨论交流。

  (1)出示:队员们看到桑兰的伤势后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而桑兰却表现的怎样?

  指导用坚强的语气朗读,品味。

  (2)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是什么意思?用"康复"造句。当医生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桑兰总是怎样做?

  指导朗读。

  (3)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你觉得怎样读才感人呢?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的.桑兰大姐姐,她为所有的瘫痪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做出了表率。

  2、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复习导入

  默读全文,完成填空。

  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 ) 的毅力,( ) 的精神,( ) 承受( )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

  (1)默读,看看每一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

  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写。

  (1)指导朗读。]

  (2)请你在桑兰的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3、生想象作文,师巡视指导。

  4、生交流、反馈。

  三、作业

  1、造句。

  (1)康复--

  (2)意外--

  2、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1)桑兰忍着剧痛配合医生,轻轻哼着乐曲。

  (2)前来探望的队友们失声痛哭,桑兰没掉一滴眼泪。

  (3)桑兰是个坚强的小姑娘,她能微笑着承受一切。

  板书:

  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

  天大不幸  坚强

  ↓

  微笑着承受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桑兰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认读只读不写的生字,并能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5课《微笑着承受一切》。

  2.师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承受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微笑着来承受呢?我们将通过这篇

  课文的.学习来解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出示:

  sheng cao xun xuan ji

  省体操队训练入选技术

  shuai gu tao xun liao zhui

  摔下来固定套询问治疗脊椎

  pei yi tan huan xu xu

  配合毅力瘫痪气喘吁吁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3)去掉拼音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

  (1)读正确、流利。

  (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3)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

  4.检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

  (1)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2)提出不理解的词,同学们当场解答,答不出的共同查字典解决,或教师解答。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6.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可以

  用笔画出有关句子。交流。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回答。

  7.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并提示下节课的目标

  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

  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那么,她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文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齐读。

  操省选际赢届摔固套询疗

  2.指导,明确注意点:

  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是“。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最后一笔为“竖钩”;“疒”不要写作“广”。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桑兰在吃饭、穿衣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师:那“气喘吁吁”是什么意思?

  生:那就是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生:喘气喘得很急。

  生:喘得很响。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什么是“大汗淋漓”呢?

  生:满头都是汗,连衣服都湿了。

  生:脸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

  师:你们平时吃饭、穿衣时会累得这样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吗?

  生齐说:不会。

  师:对呀。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每天都要自己吃饭、穿衣,这些事情简单地不能再简单了。可桑兰都已经这么大了,为什么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呢?

  生:因为她受伤了,而且下半身都已经瘫痪了。

  生:她第六、第七根脊椎骨骨折,胸部以下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桑兰的病床前。现在的桑兰正在吃饭,你看到什么了?

  生:我看到她连勺子都很难拿住。

  生:我看到她拿着勺子艰难地把饭送到嘴边,可就是送不到嘴里,一不小心饭勺就掉在了地上。

  师:那怎么会掉了呢?

  生:因为她的手已经没力气了。

  生:我看着饭勺掉了,我就帮她捡起来,擦干净,重新递给她。

  生:这次她又舀了一勺饭,艰难地往嘴里送,这次终于成功了。

  生: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师:桑兰终于吃到了一口饭,可她已经累得——

  生齐说: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生:我还看到桑兰的脸上都是汗水。

  生:她还喘着粗气,只能靠在床上休息了。等有些力气了再吃一口。

  师:大家的想象,让我也看到了桑兰吃饭时的情景,看到了一个坚强的桑兰。那请大家想想,怎样才能读好这一段呢?

  生:“一天一天”要读得慢一些,因为这些日子对于桑兰来说,过得非常的艰难,非常的'漫长。

  生:三个“自己”要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因为,能够自己做这些事情对于桑兰和关心她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啊!

  生:读“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时应该重点强调一下,以突出桑兰的那种坚强。

  师:大家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感受一下桑兰坚强的精神。

  【评析】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想象,把不容易深入体会的事例感受得真真切切。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去亲眼感受桑兰吃饭时的情景。这些对于平常人来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对于桑兰,要付出多大的艰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从而来感受桑兰那种坚强的精神。学习课文,最重要的一点,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还要能把自己对文章的体会、理解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还适时的引导学生说说应该如何朗读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这样,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桑兰面对这天大的不幸时是那么的坚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