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2-02-17 12:22: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

  1.运用媒体素材、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读去体会。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字词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将媒体素材和课文有机结合,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培养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请有实地感受的同学具体谈一谈。

  2.选择部分精彩图片和一段视频素材播放给学生观看,再让学生说说感受。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体会作家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赞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再想想人们为什么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读课文

  1.出示桂林山水图、指导学生按照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画面、谈感受(水平静、清澈、山姿态万千、远处云雾迷蒙、近处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图文对照找出课文中与画面相对应的语句。

  3.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字音读准,解决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质疑问难。

  4.检查自读效果。

  (l)重点纠正下列字音:

  (2)引导学生体会本课新词。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漓江水”。

  思考:漓江的水到底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呢?

  多媒体演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同桌互谈感受。

  2.自读这一段,概括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静、清、绿)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绘出来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①带着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自读揣摩。

  ②指名读,并评点。

  ③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文,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桂林山”。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点)。

  3.小组交流,反馈。

  4.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并解疑。

  ①体会“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体展示桂林的山,再对比泰山和香山。

  ③学生自己总结桂林山的特点(板书:奇、秀、险)。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注意”啊”的读法不同

  真奇“啊”读ya

  真秀“啊”读wa

  真险“啊”读na

  六、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桂林的山水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走进课文,了解作者的感受。

  3.读课文最后一段,你从这段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体会“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此时,我们已被桂林山水的美丽、神奇所陶醉,带着对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3、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4、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2、“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3、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

  二、自学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3、检查自学

  ⑴指名四人朗读

  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板书:总起分述总结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文章。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导学第二节

  1、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

  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等一会儿老师还要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来学习课文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学习的方法、步骤。

  2、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波澜壮阔、无瑕等

  ⑵分层:三层

  ⑶修辞手法:引读

  第一句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跟漓江作比较,强调漓江的水有独特的美。第二句具体写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其中的“真”,是的确、实在的意思。

  对这三个特点,作者用感觉或用比喻来具体说明,并把它们组成一组排比句,文字优美,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最后一句写出江水之静。

  ⑷描写角度:引读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动态的角度写;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透明度的角度写;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从色彩的角度写。

  ⑸引读,说说你怎样读出语气,交流并指导朗读。

  “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

  有小停顿,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部分。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感觉。

  读好排比句,注意节奏,几个“像……”要一气呵成。

  个读,齐读。

  ⑹质疑,解疑

  ⑺小结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3、背诵第二节,根据板书自背,互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课文背出来的。

  4、检查背诵。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背诵并默写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3、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4、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二节(默写第二节)

  2、过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与众不同之处。

  二、导学第三节

  1、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把课文读懂: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还要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读懂课文的.方法。

  2、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丽

  ⑵分层:二层

  ⑶写法:

  写法上与第2节相似,显示了结构上的对称。第一句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体地写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山形

  色彩明丽——山色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势

  有形态的描摹,有联想比喻,有亲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势写得非常生动逼真。引读。

  ⑷有感情地朗读。

  ⑸交流学习方法: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⑹背诵第三节,交流背诵方法。

  三、略读第三段

  1、师引读: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受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最后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

  3、这句诗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一段的内容相呼应。

  4、背诵第三段。

  四、总结

  1、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桂林美丽的山水,写下了自己观赏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让我们齐读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

  1、指导课后练习二:

  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补充说明的方法写具体,即“清得”怎么样。两个小题分别要求写出“黑得怎么样”和“干净得怎么样”。如:“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黑得看不见屋内的陈设”;“干净得看不见一张纸屑”等。

  2、完成其他练习。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总起:甲天下

  静

  水 清

  桂林山水 分述:绿

  奇

  山 秀

  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学会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2.使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知道桂林是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品词析句,使学生入情临境地朗读、理解和品味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写景抒情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学期我们一起游览了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走进了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感受到了我们祖国山河的壮美。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桂林看一看。(课件出示:桂林山水风景图片)欣赏了桂林山水的景色,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同学们都觉得真美啊,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乘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美丽的桂林山水。(板书课题:桂林山水)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一)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动手画一画你喜欢的或觉得写的美的句子。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叙述方法来写的?

  3、用自己的话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同桌或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指名读自学提示后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二)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及时正音。

  无暇 攀登 骆驼 泰山 屏障

  奇峰罗列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波澜壮阔 峰峦雄伟 怪石嶙峋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想读那句就读哪句,想读哪段就读哪段。教师及时鼓励学生。

  3、指名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抽生说说段意。(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总 分 总)

  三、学习课文,感受美景。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后,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把桂林山水的美概括出来?(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虽然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但毕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来看看漓江的水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提出学习要求: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思考问题。

  3、抽生说说漓江的水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静 清 绿)

  指名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运用排比和形象的比喻等)

  4、课件出示:比较句子,说说那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好静啊!

  漓江的水很静啊!

  5、学生读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引导读好“真”字。

  6、品读描写漓江水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到什么程度呢?课件出示带句子的图片。

  学生看图读句子,教师引导:你觉得这一句把漓江的水写的怎么样?写出它的静和美,你能用自己的读来展现这种感受吗?抽生读这句话。(教师多鼓励:你读得真好、你读得真美……)

  7、依次课件出示写“清”“绿”句子的图片进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与体会句子中理解“无暇的翡翠”的意思。

  8、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当你看到这么“静”、这么“清”、这么“绿”也这么“美”的漓江水时,你坐在木船上,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木桨,你想干点什么呢?

  课件出示:练一练,选喜欢的说一说。

  1、漓江的水真甜啊,甜的

  2、教室真安静啊,

  3、早晨的空气真清新啊,

  4、花朵真香啊,

  9、大家都知道这一段主要写漓江的水,作者为什么在开头还要写大海和西湖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课件出示:波澜壮阔的大海图片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漓江的水和大海的水、西湖的水不一样,从而更加突出漓江水的与众不同。

  10、同学们再来把这一自然段美美的读一读吧。学生先自读,再指名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总结上段学习方法。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读文来游赏美丽的漓江水的?学生尝试总结,指名说说是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教师再引导小结梳理。出示课件,指名读学习方法。

  (1)读句子,抓特点。

  (2)看美景,品句子。

  (3)展联想,话美景。

  2、按上述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要求: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桂林山的图片。你可以结合图片和课文中的描写,或独自思考或同桌或小组讨论。来学习和感受桂林山与众不同的美。

  3汇报自学情况。

  抽生说说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相机板书:奇 秀 险)

  出示带句子的图片,学生感受特点并有感情地读美句。谁想读都行,强调读出相应的感受来就行,及时鼓励肯定学生的朗读。

  面对这样的山,引导学生畅谈感受,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桂林的山。

  (四)学习第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四段课文的图片,学生齐读。

  2、 教师小结: 是啊,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真是美上加美啊,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真不愧是人们都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啊!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当代著名作家袁鹰也曾这样深情地赞美漓江的水──我们来一起深情地读读。(出示课件诗词《浓碧》)

  浓碧

  是谁将百里漓江,

  染成浓碧?

  是谁在晶莹的水底,

  铺下了片片芳草地,

  轻软又柔和?

  船行在绿玻璃上,

  人影倒在绿玻璃下。

  绿草在水底探起头来,

  像是向水面上问:

  你下来吗?

  学生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后齐读。说一说感受。

  五、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总结,布置作业。

  1、同学们,让我们让再一次对桂林山水的美发出赞叹吧!(桂林山水甲天下。)

  2、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搜集描写桂林山水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体会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留恋与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学(5分钟左右)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处你印象最深的景色?

  (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

  (二)情景导入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陈淼先生的一篇观赏桂林山水的课文。(板书课题)桂林,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人们观赏归来时都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桂林的山水,那句话呢?谁知道呀?(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

  2、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板书课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播放桂林山水录像片)

  (三)出示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出示自学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1——2遍,在读通课文的过程中自主识记生字。

  2、试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课文的内容。

  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二、自学

  (一)预习生字的情况

  1、分形式读,指小组读——齐读——指到那个生字词就读那个

  2、学生在练字本上把生字词写一次,写时要注意那个字比较容易写错(容易错在哪),小组长检查同学写的情况,并及时纠正组员写错的或写得不好的。

  3、指导书写:瑕、攀、泰

  (二)检查读的情况

  1、指名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互学(不超10分钟)

  1、出示互学的要求,并合作完成。

  2、小组长逐一检查组员读生字词的情况,要每个组员过关。

  3、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示

  1、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2、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文将________、_________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漓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显示了漓江的独特之美。

  (2)第2自然段最后的一句照应了漓江“______”的特点。

  (3)“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用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具体写出了漓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句子。

  (二)、小组内互相交流

  五、测评

  1、智引精练,灵活拓展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汇报自主学习内容

  2、感受“水”美

  (1)播放多媒体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学生凭借感官从画面比较中感受漓江水的独特美。)

  (2)你能把漓江的水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

  (3)说一说: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清、绿。)

  (4)句式练习

  A、天气真热啊,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西湖的景色真美啊,美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反思

  通过朗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学:

  1、师:导入新课。(播放画面1桂林山水图,)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能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你眼前的美景吗?多生展示。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美景吗?生。师: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淼先生的作品《桂林山水》。师板书《桂林山水》,请生齐读。

  2、师:(播放画面2词语荟萃。)师: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开火车读词语,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生读,可随机正音。

  二、自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三、互学

  1、谈话激发合作兴趣,组建合作小组学习。

  2、小组合作,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4、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示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浏览课文。师;字词读准确了,才能把课文读流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并思考: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话,一语道出陈淼先生去桂林游玩的理由?预设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2、总结段意。(师播放画面3)师:请问,这个“甲”是什么意思?预设生:第一。师:显而易见,这句话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地位。师板书“甲天下”。师指名读文。

  3、师:同学们思考,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预设生:总起。师: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岂有不游之理?出发前老师还有个问题,你能否把“观赏”换个词,而句子的意思不变?预设生:欣赏。师:观赏仅限于看,我们可不能说我在观赏音乐,应该说……预设生:欣赏音乐。

  4、师:好,出发,我们现在就去欣赏桂林的山水。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读文。

  师:那么谁来做我们的导游,读读第2自然段?

  生读。

  师:指名。请你来说说,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生:漓江水的特点。

  师:漓江水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静、清、绿。

  师。板书静、清、绿。

  2、对比—不同。

  师:(播放画面4并读文。)同学们,老师不大明白,我们是来赏游桂林的,为什么作者要提到大海和西湖?

  生。

  师:那么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大海和西湖的'风光。(点击超链接。)

  师:大海什么样?预设生:波澜壮阔;师:西湖什么样?

  预设生:水平如镜。

  师:那么,漓江水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静、清、绿。

  师:现在明白了吗?大海有大海的气势,西湖有西湖的妩媚,各具美感。作者就是想通过对比这三种景观的不同特色,来突出漓江水别具一格的美。(点击画面,出现“对比”。)

  3、漓江水特点分析。

  师:(播放画面5。)作者是怎么样描写漓江水的静的?

  生读。

  师:静到如此地步,令你想到什么?

  生。

  师:请读一读关于描写漓江水清的句子。

  指生读。

  师:请问,清得你还能在水中看到什么?

  预设生:小鱼、浮萍。

  师:描写漓江水最后一个特点的句子谁来读?

  生读。

  师:你认为绿得还像什么?

  生。

  师:对于这句话的描写,细心的同学发现没有,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预设生:排比和比喻。

  师:读排比句应由弱到强,读出它递进的语势,谁再来展示读?

  生读。

  师:漓江水这么美,我们不由赞叹起来,应该怎么读?(变陈述为感叹)

  预设生: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面对这么静,这么清,这么绿的水,你最想做什么?

  预设生:歌唱、洗脸等。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学。

  师:下面请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方式,自学第3自然段的内容。稍后请你汇报学习成果,可以组内同学互助,生自学,师巡视。

  2、自学展示。

  师:指名读,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生。师适时

  板书:桂林山奇、秀、险。

  3、桂林山特点分析。

  师:同学们在自学中硕果累累,值得表扬。(播放画面6)谁来读文?

  生读。

  师:这一段中,作者继续采用什么方法写桂林山的与众不同?

  预设生:对比。(师点击超链接)

  师:(指泰山画面)泰山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峰峦雄伟。

  师:(指香山画面)香山呢?

  预设生:红叶似火。

  师:那么相比之下,桂林山则是?

  预设生:奇、秀、险。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师:(播放画面7)想亲身体验桂林的山有多奇,有多秀,有多险吗?

  生:想。

  师:请看!(播放画面8)

  生齐读。

  好,我们先来见识一下桂林山的奇———(师点击超链接—老人山、巨象山和骆驼山。)除了这三座山峰作者没有再一一举例,而用两个词语表明桂林的山不但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是哪两个词?

  预设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师:我们再来欣赏桂林山的秀———(师点击超链接—屏障、竹笋。)像屏障的山峰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翠绿。

  师:竹笋呢?

  预设生: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师:明丽也就是?

  预设生:艳丽。

  师:我们最后来感受一下桂林山的险。(师点击超链接—危峰兀立。)危峰兀立什么样?

  生。

  师:怪石嶙峋呢?

  生。

  师:面对桂林山,我们无法不惊叹———

  预设师生齐:桂林的山真奇呀!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注意“啊”的变音。)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融文入画,由画及诗。

  师:(播放画面9)风景美吗?

  生。

  由画及文,你想到课文中哪一段落的描写?

  生读文。

  师指导:你陶醉了吗?这么美的山水没令你陶醉吗?哪位自觉已经陶醉了,好,请你读!

  生再读。

  师:有山无水则失灵气,有水无山则少刚毅,山水相依,才相映成趣。思考,最后一小节作者除了山水还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生: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作者从空中到山间到江上,简单几笔勾勒出桂林山水图,请问:是图画吗?

  预设生:是连续不断的画卷。

  师:是啊,图画局限的,而从桂林市到阳朔县全程83公里,沿途处处皆景,恍若仙境。泛舟江上,作者诗兴大发,不由吟道———

  预设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师板书:画中游。

  2、总结写作方法。

  师:(播放画面10)那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吗?

  生说。

  师:最后,文章以诗句收尾,画龙点睛地概括了全文,这与首句的“人们说”———

  预设生:遥相呼应。

  师:(播放画面11)纵观全文,同学们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写作顺序。

  预设生: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而2、3自然段则分述桂林山和水,第4自然段则是对全文的总结。

  师:这种写作方法就叫———

  预设生:总—分—总的写法。

  师:我们在以后的作文中也要尝试运用这种“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使自己的文章条理更加清楚。同时别忘了,还要学习作者细心观察,采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突出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的写法。

  五、测评

  (一)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桂林山水美吗?

  生答。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祖国山河多壮丽!慨叹之余,我们不由赞叹陈淼先生的文笔更美!让我们伴着音乐,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间,尝试着背诵全文,好吗?

  生齐诵。

  (二)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赏读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2、收集桂林景观—两洞的资料。

  (三)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桂林山水》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7-04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09-17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04-15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5篇02-18

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6-09

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教案02-17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10-13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11-03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