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时间:2023-01-31 15:18:5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5篇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在有些地方,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因此,在环保问题上,应在于环保思想的宣传和环保理念的树立。作为承担幼儿教育重任的我们则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环保小卫士”。抽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这种选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大班的环保课题具有比较大的意义,幼儿容易接受。

  二、说教材

  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我们要通过经常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提高环保觉悟,增强环保责任感,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红塔山”的遭遇>>这一教育活动是在我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了抽烟有害健康的感性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红塔山”的遭遇>>的主要内容是红塔山很神气的到各种场所出入,后来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宣传香烟的危害,没人理睬,只好去流浪了。幼儿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获得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正确认识抽烟对人体健康、环境的危害性。

  (一)说目标

  环保教育在幼儿园如何定位呢?新<<纲要>>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境和行为。明确这样的定位后,我为本活动制定了三条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抽烟对人体健康、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禁烟标志。

  2、能力目标:能向抽烟者宣传禁烟的好处。

  3、情感目标:初步感受禁烟的社会意识,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二)重难点:

  由于我班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加之幼儿知识面的限制,因此我把本课题的重点定为理解抽烟对人体健康、对环境的危害性;难点定为让幼儿初步感受禁烟的社会意义。

  三、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们贯彻新<<纲要>>提出的“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并且尽量体现“细”和“近”的'基本原则,从幼儿接触的家庭环境、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环境讲起,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认识抽烟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使环保教育在游戏活动中得到贯彻和渗透。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情境表演创设法: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能只靠教师单纯的讲述,必须通过生动的表演和特定的环境刺激多感官引发幼儿的生活经验的迁移,更好的理解“抽烟有害健康”这一成人化的教学内容。

  (二)观察法:幼儿的认识是从观察周围的事物开始的,在这一活动中我利用形象的禁烟标志引发幼儿观察,旨在于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扩大眼界,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提问、谈论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多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愉悦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同时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判断能力。因引我选择了以为主的谈话讨论法。

  让幼儿讨论:

  1、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2、为什么要禁烟?

  3、抽烟到底有什么害处?

  在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师与幼儿交流中进一步感知了抽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四)游戏法: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学前儿童是情绪的俘虏。”他们的认识往往容易受到情绪的左右,为此我采用游戏法通过让幼儿参与情境表演中来,再次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四、说学法:

  <<规程>>中所说:“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通过观察、谈话,讨论、游戏等方法,理解教学内容,解决重难点,要求能力差的幼儿理解禁烟的标志,抽烟有害健康。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在此基础上,还要理解禁烟的社会意义。

  教具准备方面: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能激发起幼儿对学习兴趣。“红塔山”以拟人话的形象生动的出现在幼儿面前进行情境表演,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因此,我准备了以下教具:

  (1)设置电影院、舞厅、商场大门场景,门上都挂着禁烟标志。

  (2)用纸箱做一只能穿在身上的“红塔山”香烟壳,约请一位个子矮小的老师或能干的幼儿扮演‘红塔山”香烟。

  (3)录有有关“吸烟有害”内容的电脑课件。

  (4)幼儿已会唱歌曲<<赶走大狐狸>>。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表演

  教师组织幼儿观看情境表演,红塔山自述自已的威力大,后来看到各个公共场所都挂着同一牌子就灰溜溜的退下了。

  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表演,让幼儿的学习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而且能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活跃了教学气氛,生动真实的把教育内容表现出来为更好的开展以下的学习活动打下了基础。

  (二)认识禁烟标记

  教师取下电影院、舞厅、商场门上的禁烟标志,让幼儿仔细观察。

  (1)刚才“红塔山”香烟就是见了这个标志才有敢进商场,电影院、舞厅等地方的。

  (2)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要禁烟?

  (4)抽烟到底有什么害处?

  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性,我设计了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有利于幼儿在不同层次上的提高,体现了个别差异性的指导理念。第一个问题只要简单的讲出标志,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第二个,第三个问题要幼儿联系生活,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谈论的抽烟的危害性,针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同时,这两个问题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三)观看课件<<吸烟有害>>

  (1)吸烟害自己:有个人从小就开始的抽烟,后来烟瘾越来越大,医生劝他不能再抽烟了,可他不听,最后得了肺癌。

  (2)吸烟危害别人、危害环境:几个人在抽烟。小屋里“浓烟滚滚”,呛得在场的人咳嗽不已,眼泪直流。一位怀孕的阿姨肚子里的小宝宝在叫:“呛死我了,受不了啦!”

  (3)吸烟易引起火灾:一位“烟民”走过一个柴堆,顺手把没灭的烟头一丢,结果酿成火灾。

  教师可进行说明讲解事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幼儿也可以边看边小声议论。

  小结:哟,原来吸烟有那么多的害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要禁烟,并规定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许多地方出现了无烟商场、无烟舞厅、无烟列车、禁止吸烟。可是那些的抽惯了烟的人,总是想抽烟,怎么办呢?

  多媒体作为多功能的电教媒体,具有音、声和形,具有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和功能,它的画面丰富,鲜明生动。这次活动,我适当应用多媒体,利用其视听结合,像同步的特点,化静为动,展示如生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抽烟对人体,环境的危害。

  (四)共同设想戒烟的办法。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戒烟有什么方法;生产戒烟糖,戒烟茶,戒烟糕等。

  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是启发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教学技巧,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主动权交给幼儿,通过幼儿积极谈论,讲述自己的见解,从已知到新知,启发幼儿运用原有经验和新经验进行双向迁移,学会迁移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五)继续观看情境表演

  “红塔山”哭着上场。

  教师:哎,“红塔山”,你刚才不是很神气吗?现在怎么哭了?

  红塔山:(哭诉地)唉,别提啦!你们这么一宣传,连小朋友都知道了我们香烟的危害,外面还到处有禁烟标志,你们又发明了戒烟糖,戒烟茶。现在没人理我了,我只好去流浪了。呜-(小朋友欢呼起来,并围着“红塔山”唱由《赶走大狐狸》这首歌改编成的《赶走“红塔山”》)

  幼儿在理解抽烟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后,再次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再次突出了本活动教育目标。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去观察自己亲属中抽烟人的牙齿,手指和不抽烟人的有什么区别,闻一闻抽烟人嘴中有什么气味并向抽烟者宣传戒烟的好处。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向周围的人宣传抽烟对人体、环境的危害,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让幼儿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环保小卫士”。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2

  图形找家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图形找家》,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说教法、活动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活动延伸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理念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会询问这是什么图形,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让幼儿观察我的挂图,挂图中有不同颜色的不同图形,由不同图形拼成的一幅画,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了解各种图形分别由什么特点。活动中教师一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不清楚的或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纠正,耐心的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活动中。

  二、教材分析

  《图形找家》出自贵州人民出版社,新编学前班教材数学上册27页。这一活动属于操作型活动,关于图形认识及图形分类活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组织练习,图形教育多与实物相结合,促进幼儿具体技能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三、活动目标

  通过教材内容和设计意图,吸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本次的活动目标为:

  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认识常见的图形,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和含义。

  2、在认识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用不同的图形及不同的颜色拼成一幅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学会分类,分清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图形,把图形送回家。

  四、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以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老师带来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常见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物品若干件,家四个(家门分别为各种图形)

  2、幼儿自带卡纸若干剪刀双面胶等。

  五、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巩固数字

  2、出示挂图,让幼儿交流挂图中有什么(房子树卡车花)

  3、板书主题《图形找家》,教幼儿认识图形,说明图形的特点。

  4、出示物品,问幼儿这是什么图形的物品。

  5、指名幼儿来认识图形,或从众多的图片寻找老师需要的图形。

  6、问幼儿挂图中的图画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7、分组让幼儿把图形送回家,再看看幼儿把图形送回家的结果。

  六、说教法

  运用准备好的图片及教具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理解再这一活动中,我们要认识新朋友,用引导的.方式进入主题,突破把图形分类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是运用先让幼儿认识新的朋友和新的颜色,老师正确的指导,然后请幼儿自由的讨论,想一想再他门的家中的物品是什么形状的,充分提高幼儿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七、板书设计

  出示挂图,板书主题《图形找家》,认识各种图形;

  板书:各种图形的名字,贴图形卡片;

  送图形回家。

  八、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看看他们家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的物品,再用自己喜欢的卡纸颜色剪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拼成自己喜欢的一幅画,并向其他的幼儿介绍做的是什么,怎么做的,用到什么技巧等,从而使这一教学活动进一深化。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大班孩子属于主要阅读能力形成期,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这时候的幼儿尚未具备阅读文字材料的条件,阅读大多是通过鲜明有趣的图画故事进行的、这则《古塔上的鸟》就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故事,它通过有顺序的单页多幅画面讲述了在一个没有一棵树的现代城市间一座冷清的古塔上来了两只小鸟定居了下来,从而引来了久未见鸟的人的围观,人们从小鸟衔种种植花草得到启发,明白了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也开始绿化自己美丽的家园、整个故事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以便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阅读故事,故事画面简单、形象生动而又重点突出,符合大班幼儿的图画故事阅读特点,且小鸟的孤独和最后两个问句又很好的勾起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解答问句的同时感受到故事的意义——原来人们明白了城市绿色美化的重要性、这也是这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产生初步的环保意识,我采用了新旧城市的图片对比法,因为幼儿期的阅读材料主要是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主,直观的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容易感知阅读的内容,幼儿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片对比,可以形象地、自主地发现故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以及大班幼儿在阅读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情感、能力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有序观察阅读单页多幅画面,感知故事内容、

  (大班幼儿阅读的内容,一般是以单页多幅画面出现的,具有按顺序阅读的要求、但是个别幼儿思维过程中常呈现一种无序状态,思维具有跳跃性,因此,掌握阅读技巧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积极参加讨论活动,通过观察新旧城市的变化,喜欢上绿色新城市,产生绿化城市的愿望、(大班的孩子喜欢交流,他们的交流欲望较中班有了更大的提高,所以这个目标不仅满足了大班孩子的这一欲望,而且在交流中升华了他们的情感、)

  3、能与同伴合作用剪贴的方式创建新城市,增强合作剪贴能力、(这是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

  三、教学方法、

  根据纲要精神: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所以我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讨论交流法,讨论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而交流是幼儿学习阅读和检验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我在幼儿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让他们讨论交流,进一步感受故事的意义所在,不仅充分发挥了教育中的幼儿同伴资源,更让幼儿体验到了与他人交谈、交流语言的乐趣、

  纲要指出:教育不是让幼儿重复经验,而是把幼儿的已有经验重组和改建,所以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然后帮助他们整理、迁移、提升经验、在本次活动中,我就运用了经验迁移法,在了解幼儿喜欢绿色以及知道绿色对人类的好处的基础上我把这些已有经验迁移到故事中,让幼儿明白小鸟孤独的原因,揭示为什么最后人们会给自己的城市绿色美化的背后含义、

  四、教学过程、

  早期阅读是一个独具规律的语言教育,根据《纲要》提出的语言教育指导要点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本次阅读活动设五个环节完成目标:

  第一环节是游戏导入,引出内容;

  第二环节是自主阅读,了解内容;

  第三环节是有序阅读,理解内容;

  第四环节是讨论交流,感受意义;

  第五环节是延伸操作,树立意识、

  下面我就具体来阐述一下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引出内容、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大班孩子也不例外,首先我为他们创造一个有趣而生动的森林场景,请幼儿变身为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树林里玩躲猫猫的游戏、

  我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引导幼儿“小鸟们能躲在哪呢?”让幼儿能完全利用身边的小树来玩游戏,他们有的躲在树干后,有的躲在树叶下,有的躲在花朵旁、

  这个游戏简单而有趣,最主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小鸟在森林中的快乐,也初步感受到了树、花、草这些绿色植物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同时这也为幼儿下面理解“鸟儿在古塔上感到孤独”打下经验基础、

  游戏过后,教师以提问:“森林里的鸟儿真快乐啊!有两只鸟飞离了森林,来到了一座城市,那里的城市是怎样的?过渡到下一环节,注意这一过渡既引出了故事,同时也给下一环节幼儿的自主阅读提出了要求,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第一幅图、

  第二环节:自主阅读,了解内容、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迅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听故事和阅读图书的经验;且幼儿阅读故事能力的个体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能力强的幼儿能根据老师的引导用简单的语言有序地表述画面内容,能力弱的幼儿阅读则无序,针对这种差异性,我特别设计了幼儿自主阅读、

  教师先提问“那里的城市是怎样的?”

  在幼儿充分叙述出一个没有一棵树的城市后,教师再继续追问“小鸟给城市带来了什么?后来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幼儿自主阅读②——⑧幅图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情况,在巡回指导时有意识地帮助阅读能力弱的幼儿、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做一个支持者,也要参与进幼儿的阅读中,去帮他们提出问题,引发他们去思考,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有序阅读,理解内容、

  这一环节是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我采用追问法,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让幼儿能更完整、生动地理解故事、

  我先请个别阅读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图上的序号简单完整地讲述故事、

  接着抛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要来围观古塔上的鸟?”

  在幼儿的经验中,人们会去围观两只鸟,无非是因为这两只鸟长得特别或很美丽,但在这里人们围观的原因却是因为“许多人都没有看见过真的鸟、”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这一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追问“为什么那个城市原来没有鸟呢?”引导幼儿迁移经验“鸟儿是生活在树林中的,没有树林鸟儿生活就会觉得孤单了、而城市中没有一棵树,小鸟当然不愿意来,所以人们就见不到鸟了、

  在解决这一问题后我抛出第二个问题“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孤单,小鸟们做了什么?”这也是幼儿用书第六幅图的内容,幼儿通过阅读就能知道“小鸟从很远的森林衔种来种植”,这时教师继续追问幼儿“当古塔旁长出那么多美丽的花草时,发生了什么事、”从第七幅图可以明显看出人们都来看这些花草,并喜欢上了这些花草、

  教师顺着幼儿的思维问:当人们看到这些美丽的花草时心里会怎么想?他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说出花的美、草的绿,环境的'优美,同时这也回答了最后一幅图的疑问“城市中的花草树是谁种的呢?正是城市里的人种的、大班的孩子会把自己扮演成故事中的角色,并充分的想象,他们感受着故事中角色的想法,同时这些想法也正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根据幼儿的阅读情况把故事完整地讲述一遍,让幼儿能完整、生动地感知故事内容、

  第四环节:讨论交流,感受意义、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我出示新旧城市的对比图,让幼儿看一看、比一比,提出“这就是没绿化和绿化后的城市图,两幅图哪一幅美,美在哪?为什么要绿化城市?”让幼儿带着问题分组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后,每一组请一幼儿陈述观点,教师根据幼儿陈述总结绿化给我们城市带来的好处,强化幼儿爱绿、护绿的情感、最后我通过提问“你觉得我们的城市绿化做得如何,我们应该怎样做?”来升华幼儿的经验,启发我们的幼儿从身边做起,爱绿护绿,保护我们的环境、

  第五环节:延伸操作,树立意识、

  任何的想象都要落实于实践才是有效的,这一环节幼儿同样以小组为单位,和同伴合作用剪纸、贴画的方式制作绿色城市,建构孩子们心中的美丽城市、不但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要,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伴合作能力,虽然他们现在可能还不能真正设计一座绿色城市,但我想等他们长大后,他们一定希望自己的城市是一座美丽的现代绿色城市、

  这五个程序的安排,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阅读活动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紧扣,最主要的是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大班幼儿的合作效应,激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4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说说我家的人》。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来源于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活动教材》第二个主题第一个活动。

  家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关系会影响幼儿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幼儿对家庭的感受也将影响其人生的道路。幼儿自己家里的人,幼儿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对家庭成员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说说我家的人”是通过幼儿熟悉的人物来激发幼儿对调查的兴趣,并通过调查及记录增进幼儿对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帮助幼儿树立对家人、家庭的爱。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有服务于幼儿生活。所以我选择了本次活动。鉴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爱。

  根据《纲要》中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作为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作为难点。

  为了使活动呈现出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调查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于活动前和幼儿讨论调查的结果。

  2。教具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的全家福照片

  (2)提供摆放照片的版面

  (3)幼儿人手一份彩笔、画纸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法有:

  (1)启发提问法:这种方法在各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通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2)讨论法:通过师幼、幼幼之间的讨论,使幼儿对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让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此外还有绘画法,通过绘画制作小册子,来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家庭的情感。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1)调查法:通过对家人的调查,激发幼儿了解家人的积极性。

  (2)记录法:通过动手、动脑记录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更直观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还有动手操作法,用画笔来记录家人并做成小册子,能进一步巩固对家人的了解。

  四、说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张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小朋友有这样的照片吗?教师用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给幼儿介绍,从而引出幼儿自己的全家福,并让幼儿分组交流。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幼儿通过对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发幼儿主动调查的兴趣,幼儿很快进入主题。

  2。介绍家人。

  (1)请部分幼儿展示照片和调查表,教师通过提问照片上的人是谁、做什么的、喜欢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启发幼儿介绍对自己的家人的调查结果。此环节体现了幼儿对家人的初步了解。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得出结果。如:爸爸可画男人的头像、妈妈可画女人的头像;生日可用数字,可以画上蛋糕或蜡烛;喜欢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画出来;喜欢的颜色可用相应的彩色笔涂画出来;职业可以画相应的标志等。《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以及记录的方式,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动脑筋积极思考记录的方法,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在说中学、听中学、思考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档案

  (1)请幼儿通过绘画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档案,必要时补充对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本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对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档案的首页画上自己的全家福,与补充的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装订成小册子。

  4。课堂小结,对幼儿制作的家庭小档案进行展评。

  5。延伸活动

  (1)将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墙面上,供幼儿自由欣赏、介绍和交流。

  (2)家庭小档案可根据幼儿需要随时添画内容。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因此,通过延伸活动可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得。

  以上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有新经验的获得。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我先说一下教材,《各种各样的车》是本阶段开展主题活动《来来往往》,车在生活中与孩子的关系密切:孩子周末游玩需要车,上学较远需要车,大车、小车、公共汽车,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车子。而且孩子对车的兴趣非常浓厚,通过对车子的进一步了解,借助各种车子的模型和图片等相关信息,让孩子对各类车的外形特征及特殊车辆更全面的了解,使孩子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进一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二、说目标:

  目标定位: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预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观察汽车的外形特征与图形的联系,尝试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图形组合来变现汽车。

  2、体验对绘画的活动的乐趣。

  三、说重难点:

  活动的难点是:尝试用图形宝宝大胆设计各种各样的车。重难点的突破在于孩子是在熟悉各种车辆的外形特征及特别之处,运用所学过的图形宝宝来组合成的车辆。

  四、说活动准备:为使活动目标更好地达成,需做以下准备:

  知识准备:已认识并能画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图形;认识常见车辆的基本结构。

  物质准备:利用汽车图片及模型布置"汽车展"。

  说教法:

  教要有法,本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探索法"、"讨论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下面我对所运用的教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直观、探索法:利用参观"车展"让幼儿更直观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车,让幼儿通过视、触觉获取有关汽车种类和功能。更直观了解各种各样车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提升原有的经验,又为后面的绘画做好知识准备。

  2、讨论法:幼儿通过交流各种各样的车达到共同学习,通过讨论充分发表对汽车的外形特征及功能。引导幼儿通过自由和集中交流,()大胆和同伴、老师对自己所了解的各种各样的汽车进行交流讨论,使幼儿的认知、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说学法

  为了让幼儿的学习更具有实效性,采用的学法主要有:多感官参与法、体验法

  1、多感官参与法:《纲要》提出:要让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过程和结果。通过引导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去学习、探究,增进对各种各样的汽车的认识。

  2、尝试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图形的组合绘画出的各种汽车,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说教学程序

  遵循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原则,来突破并解决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实现活动目标。

  1、自由参观车展

  本环节将带幼儿进入情境,让幼儿带着问题:展览会上的车,你喜欢哪一辆,它是由哪几个图形组成的?有什么功能?"让孩子有目的的去观察和思考。

  让幼儿在与同伴玩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车的名称、外形特征以及这辆车的功能。目的是让幼儿围绕教师的问题,与同伴的积极互动,不仅丰富了幼儿对汽车种类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了解各种各样车的兴趣,同时也给幼儿敢说、乐说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2、分享与交流

  幼儿看、玩之后,一定很想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就让幼儿拿着自己认识的模型玩具汽车进行集中交流。帮助幼儿把之前的零碎知识加以整理、整合。因此这一环节需要教师细致地引导,使幼儿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认识的车的名称、外形特征以及车有的功能。同时老师还要把汽车的基本特征加以小结,提高了幼儿的思维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的达成主要采用幼儿经验的交流分享和老师的整理、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的外形特征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为活动难点做好铺垫。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6

  一、说教材与目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魔术师》。这个活动将语言与绘画整合。诗歌富有童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各种颜色变出的物体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教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为此我选择这个教材,尝试将诗歌与绘画结合,使幼儿多通道的参与。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2个教育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幼儿喜欢朗诵儿歌。2、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颜色,能大胆想象用画笔表现并根据自己画的内容进行仿编诗歌。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并学会朗诵。难点是用画笔表现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并进行自己画的内容仿编诗歌。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如下活动准备:

  1、为此次活动设计了课件、制作了魔术箱。

  2、为幼儿提供了蜡笔、纸张等。

  三、说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游戏法: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首先在学习诗歌时我以看颜色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蜡笔画画时,我设计了游戏“变魔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的色彩。

  2、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课件。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说是魔术师?哪几种颜色在变魔术?等。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活动中集体讲、个别讲等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3、互动法:让每个人都互动起来,有师幼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着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是世界和万物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我运用幼儿较熟悉的一日生活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这样一起幼儿的积极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为:

  1.幼儿认识钟表,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认识整点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7:00时,提醒幼儿分针在12上,时针在7上。

  三.活动准备

  1、制作钟表一个.

  2、幼儿每人制作一个钟表。

  3、幼儿用书大班下册《科学与数学》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谁?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请小朋友猜猜他是谁,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大家猜猜他是谁?

  引导幼儿学说:“钟表”

  2、师:刚才的谜底是“钟表”,请幼儿说说钟表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钟表朋友。(出示制作的钟表)

  3、引导幼儿观察钟表的表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钟表,钟表上都有什么呢?

  有数字宝宝,有针,请小朋友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1-12

  3.。老师拨动钟表调时钮,引导幼儿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幼儿学说:“分针”“时针”“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

  4.通过拨动钟表调时钮,认识钟表的“整点”。

  (教师将分针和时针都拨到12上,然后拨动钟表的调时钮,分针转一圈从12点转到12点,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反复拨几次,让幼儿明白分针每走一圈,时针就走一格,就是走了一个小时。引导幼儿说:“1点、2点、3点、4点……”)

  板书:1点2点3点……

  5、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听老师的口令拨动钟表。(找3-5个小朋友示范)

  6.给幼儿每人发一个制作的钟表,幼儿听口令拨动钟表(老师巡回指导)。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口令,老师说几点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拨表,比一比,看谁又快又正确。

  现在9点了,小朋友该起床了。

  现在10点了,我们该吃早餐了。

  现在12点了,我们该到室外去做广播操了。

  现在1点了,我们该吃午饭了。

  7、老师拨动钟表调时钮,幼儿看老师拨到几点,然后记录在纸上。

  8.示意幼儿把幼儿用书翻到22页,听指令做题。教师巡视。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8

  一、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已经居幼儿死亡人数的首位,强化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于是,我们在大班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本教学活动就是来源于安全教育中的“生活中的标志”。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是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预测故事可能发展,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表达的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连贯地进行讲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间接目标是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此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中涉及语言、社会交往方面的内容。适合于大班幼儿,活动时间约35—40分钟。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带孩子注意观察路上各种标志。因为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相吻合。这是我选择它作为内容的原因之一,此活动与我班幼儿接受能力相吻合。最后我通过书籍上网等方式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本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生成了此次的活动内容。

  二、活动目标与依据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尝试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景物或状态,并能用完整的语言预测故事发展的可能性。

  2、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阐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3、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乃至教育总目标。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上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是为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其中目标的`制定也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目标注重全面性。(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三、活动准备

  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幼儿准备: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教学环境:在活动场地粘贴常见的道路标志

  材料准备:大图片四幅小图片每组一张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汽车》进入活动场地,让幼儿理解标志的意思

  沿路贴着常见的交通标志,边开边提问:这块标志,是要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情况是怎样的?

  (二)出示图片,引导进行讲述

  道路上有许多的交通标志,是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的情况,小老鼠杰瑞在路上看到了些奇怪的道路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图一

  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这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小老鼠杰瑞蹦蹦跳跳地出去旅行了。

  走着走着~~,小老鼠杰瑞看到路旁有一块道路标志,上面画有︻,你们帮助小老鼠杰瑞想想,这个道路标志的前方会出现什么?

  2出示图二

  a小老鼠杰瑞继续往前走,哈哈,前方果然是一座桥,小老鼠杰瑞得意极了:它会怎样说?

  b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丽了,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站在小桥上,会看到了什么?(尝试运用:清澈的河水、碧绿的草地等词语描述想象中的景物)

  小老鼠杰瑞又发现一块标志,上面画着●。

  提问:你们认为再往前走会出现什么呢?

  3出示图三

  a小老鼠杰瑞一边唱着歌,一边快步往前走,突然,只听到“哎吆!”“扑通~”一声,小老鼠杰瑞怎么了?刚才那块道路标志是告诉行人前方有什么?

  b杰瑞摔得怎么样?(尝试运用形容词:鼻青眼肿、眼冒金星、头晕眼花描述杰瑞摔后的状态)

  c掉进陷阱里杰瑞懊悔极了,它心里怎样想?会怎样做?

  d杰瑞以后怎样才不会再摔到陷阱里去的?

  4出示图四

  最后,小老鼠杰瑞终于爬出了陷阱,那么它在陷阱的呼声是那位有神奇本领的人或哪个动物听到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又是用什么办法或借助了什么工具帮助杰瑞的爬出了陷阱的?

  利用小图片,四人一个小组,通过分组讨论表达解救杰瑞的方法

  (三)请一名幼儿连贯讲述故事一遍

  (四)为故事取个名字

  (五)教师小结:

  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的标志,尤其是在马路上,要看清道路标志,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你们也可以在会出现危险的地方画上标志,提醒人们注意。

  (六)延伸活动给危险的地方画上警示标志

  设计这样的活动延伸其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下一个主题,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有阶段性的发展。

  1在活动生成是根据夸美纽斯的几个教学原理:

  (一)直观原理我所提供的教具是很直观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二)活动原理。整个活动设计,通过教师引导,幼儿活动操作为主。探索救小老鼠的方法。

  (三)兴趣与自发原理。我所选的内容是通过观察幼儿活动而设计成的是幼儿自发感兴趣的活动。

  2在目标的制定是全面的,函盖了情感领域,认知领域。有情感知识技能方面。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同时他还强调的发现法,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发现发强调过程,强调直觉思维。

  3罗杰斯的情感教学论渗透在整个活动过程。首先在目标中我就强调情感的教育。在活动中首先让幼儿感到快乐,体验快乐情绪。有了兴趣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语言表达的内容就更丰富。

  4在师生关系的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而整个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让他们自己探索救小老鼠的方法。

  5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多样的,有故事法操作法示范法提问法而且是动静交替,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先是动(探索玩飞起来的方法)静(装饰塑料袋)动(探索各种玩法)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时间短,对事物兴趣强但去的也快,所以通过动静交替来激发活动的积极性。

  6在活动的开始创设了一个到处丢满了塑料袋的场面,通过实际的场景,让幼儿很自然的进入了活动,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设计的意图正是让孩子在探索玩塑料袋的过程中体验快乐。那么塑料袋怎么玩呢?此时教师恰当的运用了“塑料袋的心愿”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帮助塑料袋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引发了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从以往教师权威的角色转变到了平等的首席。在这个语言活动的环节中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简单讲述,中等能力的可以让用一些好听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能力强的让他们进行完整讲述。在画怎样救小老鼠的过程中,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

  五、达成的情况

  预测在通过前期的准备,活动的开展及延伸活动的开展中,幼儿的兴趣较浓,主动性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幼儿能达到教学目标,但还存在个别差异如男女差别,能力强弱的差别,这是正常出现的情况,需要教师的因材施教。总的来说语言活动《老鼠遇险记》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对马路上各种标志的兴趣,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注重学的过程,让我们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9

  一、设计意图:

  各位老师好,我是12级学前8班的xx,今天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大班幼儿的一个以饮食与营养为主题的活动,题目叫《健康的吃》。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小孩子大多数都喜欢吃零食,特别是对色彩鲜艳的食品情有独钟。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巧克力等非健康食品以及电视里的"垃圾食品"广告对孩子们的影响,不禁让人们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更添许多愁!而《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生命健康直接地就与吃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让孩子正确的选择食品,达到营养均衡,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我结合"色素""垃圾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设计了此次《健康的吃》活动。

  二、活动目标

  再说说我的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了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这三条目标是:

  1。了解食物天然色素与人工色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认知)2。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好看食品的形状及颜色进行构图。(技能)3。对健康食品产生兴趣。(情感)活动的重点:唤起幼儿对健康食品的兴趣。

  活动的难点:对色素的认识。色素是使有机体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红花具有的.红色素,紫花具有的紫色素等。某些色素在生理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如血液中的血色素能输送氧气,植物体中的绿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三、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做了如下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了解一些有关色素作用的相关知识2。物质准备:泡沫垫每人一块、电脑内存图片。(一组是诱人的奥尔良烤翅图片,一组是西瓜、西红柿、大蒜的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圆盘、毛巾若干。彩色糖、烤面包、各种形状的饼干、小麻花、海苔、果酱、山查片、杨桃、圣女果、橘子等。

  四、教法

  下面说教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①谈话法②操作法③游戏法等几种方法相结合,动静相结合。

  五、学法

  再来说学法,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主要有:①讨论评议法②操作法③感知体验法六、活动过程本次活动四个环节,(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2)选择食品,表述想法(3)现场创作(4)展示作品

  1、观看图片,激发兴趣,引出主题通过两组图片的展示,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询问幼儿喜欢吃图片上的哪些东西,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引出色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2、通过交流,让幼儿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并说出理由。

  该环节为孩子们创造了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该环节中孩子们可以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并在交流中学习礼貌地倾听,为目标2的达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孩子们的语言交流,教师还可以了解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掌握程度,对目标1的达成与否有着衡量的作用。

  3、好吃的图画,用各种颜色的糖果制作图画我们吃的很多糖果等常会加入色素和香料,给人以一种美好的感受。而这些色素和香料实际上是不必要的,有的很可能会让人得病。通过这一环节让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去感知色素,并试者去判断它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有利于难点的突破。此外,该环节具有很好的操作趣味,孩子们对这种全新的创作一定会很感兴趣。食品的丰富多样,色彩的视觉效果以及形状的多样化,一定会为孩子们的创作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艺术源自生活,这些贴近孩子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带给孩子非常生动、形象的审美体验,更好地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4、展示作品让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创作和与同伴一起欣赏作品的乐趣,以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

  七、活动特色

  这次活动的特色在于设计的问题几乎都是开放性的,没有统一的答案,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讨论探索,满足了大班幼儿自主表现的欲望和需求。在每一个环节中努力做到点拨适宜,使幼儿专注倾听、积极参与、大胆讲述、热烈讨论。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0

  在日常生活中,我在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及我班幼儿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准备了数学《照相》这个活动。

  一、说教材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草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以《动物园》为线索,将认识"10以内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主探索。

  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了以下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方向(从左往右,从右往左)确定10以内序数排列的次序,知道物体按不同方向排列时它所在的位置,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说重难点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是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认识10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对于突破重难点采用的方法是:运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寻求答案。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学习,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四、说活动准备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我准备了小动物若干。

  五、说教法本次活动我通过引导发现法,操作法、游戏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亲自实践,主动的进行学习。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幼儿水平的发展。

  六、说学法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幼儿自己相互讨论、合作做游戏,让幼儿在想想说说玩玩的氛围中掌握学习目标。

  七、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是通过听音乐:照相,积极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第二环节是通过动物园的小动物照相排队引导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让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时小动物的排列次序。出示水果图片,幼儿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动手操作,自己给水果排排队,然后按不同的方向说出各个水果分别排在第几。对第二环节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肯定。

  第四环节是完成幼儿用书中的题目。

  以上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启发幼儿探索,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使幼儿主动学习,达到认识"10以内序数"的目标。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1

  为了更好地完成我园扶助园的教学帮扶工作,我们一行六人利用半天的时间实地考察了两所幼儿园,通过次行,我对两园有了初步印象,可以看出两园的幼儿对客人老师都有了敬意,他们都有渴望爱和探索知识的神情。一所园的幼儿偏少,活动室的结构不适宜幼儿的学习需要,另一所园幼儿人数偏多,教学模式小学化,针对两园的具体情况,我将主题活动“心跳咚咚咚”的设计作如下安排:

  在教学目标上,我主要让幼儿感知三拍节奏规律的前提下,运动言语、肢体动作表现心跳运动,通过活动及讲解使幼儿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意义,为了顺利完成这一系列活动,我将准备一张贴有心型图片的节奏图和心脏模型,并通过观察法、讲述法的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充分地运用感知觉来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进一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将设计一个特别的指挥棒,通过手、脚、嘴、衣服的动作来表现三拍音乐节奏,充分体现纲要的教学要运用多种形式来生动活泼地展开,在操作游戏环节中,我特准备了一段轻松的音乐,此处既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动静结合,又让幼儿在愉快的心情下顺利完成作品。

  在活动过程中,我将活动分成开始、中间、结束三部分进行。因为是借班教学,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主要是与幼儿交流情感,在师生熟悉了之后,我才自然地引入主题。在活动的中间部分是主题的重难点的学习过程,将分为动、静两方面开展。动的方面是三拍的节奏训练,为了让幼儿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将通过指挥棒的变化来加强幼儿重复练习的效果。静的方面:通过让幼儿在观察心脏模型的形式,启发幼儿讨论心脏所处位置及大小功能,通过探究,比较法让幼儿懂得了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好好保护它,次环节我将营造互动的教学环境,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掌握知识。

  在活动结束环节上,我有意地让幼儿将所学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为此我特设了一个操作活动——我的心会跳舞。次环节我主要是运用操作法发展幼儿得手工能力,在简单交代操作过程后,我将用一段三拍的音乐来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之后我将参与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剪纸作品,分别贴在节奏图上,最后以唱节奏的形式完成整个活动,以上活动的流程大致是:快乐导语、请你跟我这样做——节奏训练;学习三拍节奏——探究空间:心脏是怎样的——操作游戏:我的心会跳舞。

  综上所述:这次活动我以音乐、健康为主展开,同时又整合了语言、计算、美术等领域,活动用不同形式的游戏贯穿,真正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应该是认识心脏及其作用,活动中我出示了心脏的图片,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心脏,进而引出它的作用,总结心脏的作用是把血液送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地方。在第一部分导入的时候我引导他们了解心脏的位置,第二部分为“大家一起来跳舞”,随欢快的音乐自由地舞蹈。

  最后总结:心脏非常重要,如果跳的太快,或者很慢很慢它都会难受,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心脏。这样动静结合的教学孩子们还是很乐意接受的。

  不足之处:

  幼儿在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心脏的跳动的时候还没有完全领会。只是重复其他幼儿的语言和动作。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目标定位: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

  (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三、活动重难点:

  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四、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

  (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五、说活动设计: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教法

  a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b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c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2、学法:

  a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b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3

  目标

  ⒈引导幼儿学习用胶水在纸上粘贴细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点状材料,培养手眼协调的能力,体验粘贴活动的乐趣。

  2.鼓励遇到困难敢于求助,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

  准备

  胶水、毛笔、盘子、洗净的细沙或大米、小米、芝麻、湿抹布。材料可以由和共同准备。

  过程

  ⒈导入活动

  提问,引起兴趣:每天早上,小朋友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前班,请你告诉大家,你来到学前班的路是怎样的?你还走过什么样的路?

  2.了解活动内容

  出示准备好的粘贴材料,提出活动内容:今天,请小朋友用细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材料)来修一条上学前班的路。

  3.学习制作方法

  引导幼儿探索怎样用胶水、细沙等材料粘贴出上园的路。

  (1)引导幼儿观察用书第1页,说出上学前班的路在哪里。

  (2)激发已有经验,互相讨论粘贴步骤。(先在"路"上涂胶水,撒上细沙。)

  (3)交代粘贴要求:粘贴前先用毛笔将胶水均匀地涂在"路"上,但不能涂到"路"的外面。再把细沙或其它粘贴材料均匀地撒在涂有胶水的"路"上,用手掌轻轻压几下,稍等一会,把用书竖起来,轻轻地把多余的细沙抖落在准备好的盘子里,再修补一下没有细沙的地方,上学前班的'路就修好了。

  4.操作,指导

  提醒

  正确地涂胶水,遇到困难主动找或者旁边的小朋友商量解决。做好后,压和抖落多余的细沙时,动作要轻,便于收拾。

  5.欣赏评价作品

  请小朋友将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欣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4

  说设计意图

  为了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我们大班教研组经过研讨围绕我园目前上音乐活动中能让小朋友熟记歌词,并有感情的演唱,设计了这节课。

  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目标为:

  1、通过演唱歌曲,能够感受歌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2、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

  3、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活动难点: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说活动准备

  图片、歌曲磁带、打击乐乐器。

  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玩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节活动教师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在当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导入法情境、演示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联想法、情绪体验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说学法

  我创设了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去感受、体验乐曲,并根据乐曲作出他相应的反应,在“玩中学,学中玩”,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乐学。

  说教学程序

  根据欣赏的一个过程以及每节活动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几个环节:

  1、以故事导入,目的想吸引幼儿的兴趣。

  2、欣赏乐曲

  在此环节中,我没让盲目的去听歌词,而是我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欣赏。

  3、在情境中记忆歌词。把歌词变成一幅图画,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和记忆歌词。

  4、听音乐试着打节奏为用乐器做准备。

  5、最后进行乐器表演,从中感知节奏并体验快乐。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掌拓印出仙人掌,并会画出仙人掌的刺。

  2、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幼儿以仙人掌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去,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条沙漠背景图一幅,绿色颜料若干盘,蜡笔人手一份,湿毛巾人手一条

  2、图片-仙人掌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通过电话铃声响的对话故事,让幼儿产生帮助沙漠爷爷找仙人掌宝宝的愿望。)

  1、对话的梗概:沙漠爷爷孤孤单单地一个人在沙漠里,没人陪他玩,也没人陪他说话。

  2、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方法使沙漠爷爷快乐。

  引导幼儿说出仙人掌及让幼儿回忆仙人掌的形状、颜色及特点。

  二、分角色进行游戏绘画——拓印仙人掌

  1、教师扮演仙人掌妈妈,幼儿扮演仙人掌宝宝,开着飞机去沙漠里。

  幼儿分散在沙漠背景图旁。

  2、以儿歌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1)拓印仙人掌一边念儿歌一边示范。

  小手从下往上爬,左边爬,右边爬,一直爬到头顶上。

  (2)拓印后的常规——擦手。

  小小毛巾拿在手,卷起两个小袖口,我把小手伸出来,擦擦我的一双手。

  擦手心,擦手背,再擦擦手指头,颜料娃娃不见了。

  擦完手,先别急,拿着毛巾放放好,养成卫生好习惯。”

  (3)师以变魔术的形式,给幼儿带来礼物——仙人掌,

  再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儿歌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刺、画刺。

  仙人掌,爱唱歌,一唱唱出小小刺;仙人掌爱跳舞,一跳跳出小小刺。

  三、幼儿游戏绘画,师巡回指导。

  1、教师交代要求

  (1)提醒幼儿手掌拓印后,马上将自己的小手擦干净。

  (2)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画刺,画得多。

  (3)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及时鼓励表现好的幼儿。

  (4)以儿歌贯穿游戏绘画始终,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绘画活动。

  2、学习用手掌拓印出仙人掌,并会画出仙人掌的刺。

  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幼儿以仙人掌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去,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让仙人掌宝宝神气地夸夸自己画的画,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2-20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9-25

幼儿园大班优秀说课稿01-23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永春芦柑》09-06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07-21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08-22

【精选】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四篇12-17

【实用】幼儿园说课稿大班3篇12-29

实用的幼儿园说课稿大班四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