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10-23 09:52:0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说课稿8篇

说课稿 篇1

  教学资料

  1、站立式起跑2、游戏:直线地滚球接力

  一、教学理念

  本课在《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不断调动学生用心性,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同时使学生的合作、互助和团队意识得到培养。

  二、教材选取

  本节课是水平二(四年级)的新授课,透过练习,使90%学生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80%学生能做到起跑时重心前移,反应速度快。同时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速度等素质,提高协调潜力。

  三、学生学情分析

  本课设计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好模仿、易兴奋、乐于展示自我但自控潜力欠缺是这一年龄段的显著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方法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反应,为学生掌握站立式起跑动作打下基础,同时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动作质量。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白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速度等素质,提高协调潜力。

  2、技能目标:80%学生能做到起跑时重心前移,反应速度快。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

  五:重点:“预备”时要控制身体平衡,持续情绪平稳,“跑”时起动快

  难点:姿势正确、动作敏捷。

  六、教学流程

  1、激情引趣、活动身心

  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先安排了直线地滚球接力,游戏的安排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锻炼学生的反应,教师讲清游戏规则后,学生用心参与活动,小组配合默契,教师采取奖罚制度,获得第一名的小组,学生给予鼓掌奖励,获得最后一名的小组,惩罚全组每人做十个深蹲跳,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的于同组人配合,体现小组用心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品德。游戏结束后,教师点评,师生互议。之后师生同做徒手操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2、愉悦身心、学练探究

  进入本节课的基本部分,讲授站立式起跑之前,我先安排了诱导性的练习,原地纵跳接加速跑和原地高抬腿接加速跑,这一反应练习的安排,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加强学生学生的灵敏度。

  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站立式起跑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和所占比重,在安排课时时,我将本课以新授资料来完成。首先是教师提问学生见过的起跑姿势,其次讲解站立式起跑完整动作,然后在讲解、示范、慢口令、群众练习、学生互评的练习方法下进行学习。最后在教师统一口令下群众练习,教师明确练习要求,强调重难点及易犯错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用心向上,团结协作,努力进取,完善动作要领,并使动作做到协调、优美。

  3、恢复身心、陶悦情操

  (1)游戏:反正反口令练习。同样以反应练习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教师小结。

  (3)师生互评。

  (4)布置收还器材。

  (5)宣布下课。

说课稿 篇2

  大家好我是体教101班的###,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学习发球技术,说的不足的地方大家多多指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谈论这节课。

  一: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七:场地器材

  一:教学内容

  1、复习底线对打练习

  2、学习发球技术

  3、素质练习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学期网球的第12次课,复习底线对打练习、学发球技术以及身体素质练习。网球是一项高雅的项目非常受广大大学生的喜欢。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许多同学打网球动作不规范,水平一直处在初级水平,动作是千姿百态。本课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底线对打和发球作规范指导学习。巩固底线抽球技术并让学生了解发球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动作方法。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08级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因是专业主干课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接受能力比较强而且快,在课堂上能够自我约束。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复习底线对打练习,了解发球的规则。

  2、技能目标:使90﹪的学生能连续稳定的控制底线球,掌握发球的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乐观的学习态度。

  重点:强调底线对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难点:发球动作要领的`掌握。

  五:教法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任务及要求;

  准备部分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 徒手操:

  ①身体平躺在地② 颈部伸展③ 肩部伸展④ 三角肌伸展⑤ 股四头肌伸展 ⑥ 小腿肌肉伸⑦ 肘和腕的伸展

  (3)游戏

  游戏

  拾球技术:

  方法:教练在一个球拍上堆满球,然后迅速将所有球同时抛向空中,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将所有的球拾回来。抛球之前,可将学生指定站于球场的任何位置

  目的:增强学生协调性。

  基本部分

  1、复习对打练习

  组织练习:

  (1)小场地隔网对打练习;

  (2)大场地隔网直线对打练习;

  (3)大场地隔网斜线对打练习

  结束部分

  (四)、结束部分(如左图):

  1、放松肌肉 ;

  2、总结 ;

  3、宣布下课

  八:场地器材

  黄村基地网球场三片

  球和球拍学生自带

  九:小结

  本次课基本按预定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组织和调动队伍方面非常成功,但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有更多的新意,教法、学法上没有大胆的创新,在练习密度上没有把握适当,今后会在这些方面做大胆尝试。

说课稿 篇3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引导同学参与一些活动,让他们关注自身的饮食情况,学会给食物分类,了解一些常见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从而懂得自身该吃什么、该怎么吃。同学要在一个个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明白没有哪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生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同学们的饮食习惯是否随同着知识的增加在向着科学和健康的方向靠近,健康意识有没有得到增进。

  在学习本课之前,同学对自身平时吃了些什么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所吃的各种食物究竟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哪些营养等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而这恰好会影响同学饮食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和坚持。为了协助同学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我们设计了活泼、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同学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的过程中,比较轻松、清晰地掌握科学知识要点,为后面学习“怎样搭配食物”作好准备,为建构自身正确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由以下四大块内容组成:

  第一块是引导同学回忆大家平时常吃的食物和最爱吃的食物有哪些,出现丰富多彩、品种多样的食物。教学时可以让同学将自身吃过的食物有选择地带一些到课堂上来,使活动更直观、生动。

  第二块是指导同学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食物的种类很丰富,给食物分类的规范也很多,这一过程中同学完全可以依照自身的规范给食物分类。分类的食物可以是同学自身带的,也可以由教师为同学提供一些食物图片。

  第三块是通过阅读资料了解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协助同学认识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和其来源和作用,知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这块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出现出来,这样会更加直观、生动、灵活一些。同时还要让同学从自身所带的食物中发现它们各含有哪些营养,学习依照营养的成分给自身所吃过的食物分类。这一次分类是对食物所含有营养的分析和巩固。

  第四块指导同学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这样的次序编排与教材内容布置上有一些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同学在已经了解营养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统计活动,再分析班级里同学的饮食情况是否科学、合理。这一实践活动不只可以引导同学关注自身的.饮食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同学计算、合作、操作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过程与方法

  ●依照自定规范给食物分类;

  ●用图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和其来源;

  ●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增进同学的健康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看了这些图片你想干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呢?

  3.小组讨论、汇报,同学广泛发言。

  【研讨】这样导入,既调动了同学学习的情趣,又能引起同学对营养话题的关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时又了解了同学的饮食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统计全班同学爱吃的三种食物做好了准备。

  二、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

  1.你能利用学具袋中的食物卡片,根据日常生活实际将它们分分类吗?你能说出这样分的理由吗?

  2.小组交流、汇报。

  【研讨】让同学根据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给食物分类,进一步拓宽了同学的思维渠道和考虑的空间,对于同学能讲出理由的分类,教师给予合理评价并鼓励同学大胆想像,这样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富有儿童情趣,使全体同学都投入合作交流的活动之中。

  三、指导同学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1.谈话: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你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2.活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并作出统计图。

  【研讨】通过统计活动,使同学了解用图表的方法,更能一目了然地看清统计结果,从而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四、阅读资料,认识人类需要的营养来源和作用

  1.让同学自学教材第44页的资料,通过阅读使同学知道粮食类含有丰富的淀粉,供给人热量和力量;鱼、肉、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食物;油脂类含有丰富的脂肪,供给人能量、坚持体温;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纤维。

  2.通过阅读资料和对统计图的分析,考虑: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营养是否均衡?我们应该吃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研讨】通过讨论、分析,使同学凌乱、模糊的认识更加清晰化,使同学了解按营养成分为食物分类的科学方法,明确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从而形成“建立合理饮食结构”的意识。通过学习,同学可以更加关心和注意自身的饮食,为正确搭配食物、设计自身科学合理的饮食做好铺垫、打了基础,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把课堂探究引入到生活实践。

  教学片断赏析

  1.利用食物卡片给食物分类的教学环节

  师:你能利用食物卡片给食物分分类吗?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多,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分?

  (同学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和时给予同学鼓励)

  师:请同学汇报一下,你们有几种分法,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把苹果、梨分为一组,因为它们都是水果。

  生:我把鱼单独分为一组,因为它是水里的动物,把鸡蛋也单独分成一组,因为它是鸡下的,鸡在岸上活动。

  生:我把巧克力、面包、鱼分为一组,那些都是我喜欢吃的,把其他的分为一组,那些是我不喜欢吃的。

  生:我把苹果和西瓜分在一起,因为它们都很圆。

  师:噢,你是按形状把它们分组的,不错。

  生:我把菜和西瓜分在一起,它们都是绿色的。

  师:噢,你是把它们按颜色分了组。想法挺好的,同学们假如把思路打开,把眼界放宽,我们会想到更多的分法。

  【说明】同学按自身的规范分,教师不加以限制,可以给同学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挖掘出同学更多的潜能,教师和时鼓励可使同学更加自信。

  生:我把米饭、馒头和花卷分为一组,它们都是粮食。

  生:我把鱼、豆腐、各种菜分为一组,它们都是菜;把苹果、草莓、梨、香蕉分在一起,它们都是水果。

  生:我把鱼、虾、蟹分为一组,它们都生活在水中;把苹果、柿子、梨分为一组,它们都长在树上。

  生:我把柠檬、芒果分为一组,它们都是黄色的;把草莓、樱桃分为一组,它们都是红色的。

  生:鸡蛋、鸭蛋可以分为一组,它们是圆的;芸豆、扁豆可以分为一组,它们是细长的。

  师:通过今天的讨论交流,老师觉得你们真的很了不起,有的同学一下子想出很多种分法。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做什么事都善于动脑的话,你们一定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让人佩服!

  【片断研讨】利用贴近小朋友生活的事物和现象,容易引起同学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更能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合作与学习,当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升高时,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同学的自信,使他们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教师鼓励同学“只要你们做什么事都善于动脑的话,你们一定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让人佩服”,目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期望同学永远都不要言败,只要付出,终归会有收获。

  2.阅读资料、建立合理饮食的教学环节

  师:自学教材中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的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分别有什么作用。

  (同学自学、讨论)

  师:谁能说说通过学习和讨论,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米饭、馒头、玉米、土豆、地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它可以供给我们热量和力量,支持我们的活动。

  生: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生长发育必需的食物。

  生:各种油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它能供给我们能量和坚持体温。

  生: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是我们坚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师:通过汇报,我知道同学们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想想看,假如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吃?

  (同学小组讨论、汇报)

  生: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人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好多的营养,而这些营养又分别含在不同的食物中,比方,我们组有的同学喜欢吃肉、有的喜欢吃鱼、有的喜欢吃鸡腿,但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吃蔬菜,这样营养就不够全面,假如经常这样就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种食物分别含有不同的营养,而这些营养对我们的生长都是十分有好处的,假如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就会使我们缺乏一些生长所必需的东西,这样,我们的身体健康就没有保证。

  生: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就会形成偏食的习惯。我们知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我们必需养成食物多样化、不偏食的好习惯。

  【片断研讨】通过学习、讨论、交流,使同学从根本上认识了偏食的危害,以促使同学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明确不偏食可保证身体正常发育的重要性。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个数乘分数》,我打算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课本图

  本课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五四分段,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4-45页 “一个数乘分数”这部分知识。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一个数乘分数”属于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这一块,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针对上述教材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思考与研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算应用:

  5、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长方形纸条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遵循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合作交流、集体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获得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方法,深刻感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能更好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说教学程序

  现在我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把本节课设计成四个环节:

  【出示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炼问题

  (二)引导探究 构建新知

  (三)反馈提高 巩固计算

  (四)总结反思 深化认识

  (一)创设情境,提炼问题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提炼问题

  1、新课伊始我直接出示课本信息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后了解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提炼出本节课所要解决三个问题。

  2、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能顺利地利用工作效率乘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导出课题

  (二)引导探究 构建新知

  第二个环节引导探究,建构新知,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知识点的教学:

  1、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我分四个层次进行:

  (1)拓展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先研究1/4×2的意义,这里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知道求2小时织布多少米,也就是求1/4 米的2倍是多少?(板书:求1/4的2倍是多少。)然后用问题“你们能用长方形的纸折出1/4米的2倍是多少吗?”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表示出1/4米的2倍是多少。

  折纸时,先让学生在长方形纸条上表示出每小时织1/4米,再表示出2小时织多少米?通过折纸,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形结合表示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下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对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价,并对学生的成功进行鼓励,使他们拥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接着根据第二个问题: 探究1/4×1/2 表示的意义。

  这是学生知识跳跃的关键,这里我给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你们还能用长方形纸折出1/2小时织布多少米吗?在这个具体的数量关系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折出1/2小时能织多少米,就是1小时织的一半是多少,在肯定学生获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时,老师适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意义的初步发现上:求1/2小时织布多少米也就是求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折好的图形,先自己想一想,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小组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明析求1/4的一半(1/2倍)是多少也就是求1/4米的1/2是多少。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通过师评、互评,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这样设计教学符合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要求。

  ③学生根据问题三:独立自主探究1/4×2/3的意义:

  让学生独立自主在长方形纸条上表示出:2/3能织多少米?组织学生自己独立动手操作,做完与学习小伙伴交流。然后集体交流、评价、展示,教师适时进行多媒体,直观形象演示,不断完善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4×2/3表示求求1/4的2/3是多少。(板:求1/4的2/3是多少。)

  ④小练习:

  我们已经知道1/4×1/2 1/4×2/3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是 1/4×2/5呢?

  你能再举个例子吗?学生举例。并说意义。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具体抽象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并板书: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本知识的教学我首先引导学生:

  观察:

  (1)我们明白了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那你知道它们的得数吗?

  结合刚才操作的过程,根据分数的意义学生不难理解,很容易说出结果,教师适时多媒体演示。

  讨论:

  然后让学生观察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总结概括计算方法:一个数乘分数,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计算1/4×2/3

  通过这个例子订正规范格式。

  明确:为了计算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三)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能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效果。

  1、出示绿点标示的问题。先让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讲出计算和约分的过程,学生相互评价。

  2、自主练习1—4题。

  在练习反馈中,我采用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的方法进行,并重点关注学生,对算式意义的理解深度和计算水平。

  由于本节课新授部分较多,估计练习时间不太多,所以我的练习设计以巩固新知为主,对于学生技能的熟练训练,和发展留于下节课进行。

  (四)总结反思 深化认识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反思 深化认识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教师总结:是啊,我们不仅知道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板:意义)还研究出了它的计算方法,(板:计算方法)在谈收获知识的同时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个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来比较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此树立信心,明确努力方向。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微型教案”。所以,此板书重点突出,起到了提纲挈(qie)领的作用,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总之, 在全课的整体设计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力求做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确保课堂学习的高效性。同时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远比教给他一个数学公式更重要,整个课堂设计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

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让世界更美好》是浙美版16 册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这一课在教材中被编排在人和社会单元。地球环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本课是在上一单元图形创意的基础上,以环保为主题的一次设计应用。通过丰富多彩的作品呈现,使学生详细了解海报的基本结构,了解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与表现形式,理解设计原理,激发学生的公益心和创作思维。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公益海报,学生对公益海报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往往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构图、色彩方面的知识,但是绘画表现能力较弱,而且平时在作业中习惯于临摹,如何设计作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学目标:

  ⒈了解公益海报的概念、基本结构、表现方式,培养学生对海报艺术的创意表现力。

  2.通过欣赏作品、师生之间的对话、同学之间的讨论等不断递进的互动式探究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表现相结合,学会设计海报。

  3.使学生形成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公益海报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表现确立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公益海报创意思路的突破。

  教学方法:美术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作、表现和享受艺术美的过程。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充分利用优秀公益海报作品,通过欣赏、启迪、讨论、实践、展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现新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各种海报和环保资料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体会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准备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色笔。

  3.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和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由 20xx 年云南发生的干旱灾害导入新课,使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介绍自己见到过的环境污染引起的事件或现象,进行信息交流。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并引入本课的学习任务,即用公益海报的形式来宣传环保。

  二、作品欣赏,发现探究 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欣赏、比较、研究,发现并归纳出一些设计的基本原理,使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练一练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以简单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探究。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看到海报作品,每个同学都能说出海报是由图形和文字组成的,课本上也有图片呈现了海报的基本结构,那么怎样才能使公益海报吸引人们的眼球,发挥公益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文字必须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图形必须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是这些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探究。先举例《酒鬼雕塑家的杰作》:主体色是黄色,更能吸引人的眼光,运用叠加的汽车组成一个酒瓶的造型,同时在色彩上同黄底色形成反差,突出酒瓶的形象,在酒瓶的顶上注名“酒鬼雕塑家的杰作”,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下面的文字“别让它成为城市一景”表明其危害性,而瓶底的文字“珍惜生命,禁止酒后驾车”更明确了该海报的主题。通过教师引导分析使学生感受到要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必须形成背景色和主图色彩之间的强烈对比。创意必须新颖,可以把看似无关的事物与海报所要传达的某种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对事物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再请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说一说:这些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分别使用了哪些图形设计原理?教师提示学生从图案、色彩、构图、文字、创意方面进行分析。然后评出“最佳演说奖”。教师准备的海报的图形创意包括:元素替代、同构图形。也有些创意运用了夸张、拟人、对比等手法,这也是对上一单元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之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这是一张尚未完成的公益海报,请你为它添加文字。”还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现场的创作示范,进一步展示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

  三、合作实践,表现创意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练习时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以禁止乱砍乱伐为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海报,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彩色卡纸,用拼贴加手绘的方法进行创作,这个设计也与本堂课倡导的环保理念相结合。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创意,先构好小稿,由其中一名同学负责文字,其他三人负责图案的画、剪、粘贴任务。

  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主题选择相关的典型形象,再运用这些形象进行创意,启发学生的思路。在合作实践中学生有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在动手能力上得以提高。

  四、自评互评,课后拓展

  1.自评互评。我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设置了一张调查表进行自评、互评。内容包括:在小组分工协作中你参与的是什么?你对你们组设计的作品满意吗?为什么?你最喜欢同学设计的哪幅作品?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课后拓展。将制作好的公益海报展览,进行公益活动的宣传。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创意能力的培养,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学生好奇、好说、好动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谭文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变色龙》(板书课题、作者刘梦熊),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变色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第3篇课文。课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本文的写作手法很有特色,作者以趣味性的故事展开,巧妙的将他儿童国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告诉学生打开自然的方法(——观察、如何观察,并要保护大自然)。写得生动有趣,为解读课文找到了门径。

  (新课标中对五六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看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受年龄限制,阅历浅、实践少,认知水平和能力仍有限,对变色龙缺乏感性认识。

  结合本文特点和5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的特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和热爱。

  其中,教学重点是: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教学难点是: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和观察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话题设置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大板块展开。分别是:

  板块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以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大自然生物活动情景图,非常醒目。

  让学生通过找动物,发现有些动物与环境颜色一致,很难发现;而有些动物的体色却很鲜艳,一目了然,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初步感知保护色、警戒色等。

  提出导语: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变色龙就是一种很奇特的动物,就如它的名字一样能随时变成不同的颜色。如此神奇,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

  板块2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扫清文本障碍,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的识记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

  字音易错的字,如椭、伺、刹。

  字形易错的字,如腹、蕉。

  让学生用钢笔描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练一练。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纠正出错字音,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然后相互交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板块3 细读探究,体悟情感

  教师出示主话题:课文的'表达顺序是什么?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回答。

  指名学生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他的印象最深,并说出原因。

  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让学生解释“端详”,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各有什么特点(怪、快、多)。

  借助多媒体,出示变色龙捕食和变色的图片或短片,帮助学生理解变色龙的特点。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大声朗读,加深印象。

  小组交流汇报:谈一谈观察小动物后获得的启发。教师指导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即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体会作者保护动物的情感意识。

  板块4拓展延伸,活跃课堂

  由于课前我安排了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在这里,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学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老师同学共享,给学生创造了交流、获取新知的机会。

  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变色龙有多层面地了解,学习体验得到自然延伸。

  四、说板书设计

  变色龙 刘梦熊

  发现

  外形 怪

  端详 捕食 快

  变色 多

  放回

  此板书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的音乐教师黄晓乐,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一堂唱歌课综合课《采金秋》。

  教材分析:

  本 课我所用的教材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藤篮》中的第三课时《采金秋》。《采金秋》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 乡村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学生们勾画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象。本课时就是以学习这首歌曲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学目标:

  包括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创编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对歌曲《采金秋》的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丰收的良好情感,从中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的节奏练习以及大跳音程的学习。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提问导入法、互动学习法、分组游戏法等等,同时运用现代信息

  音乐课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所以在学习歌曲后,我让学生用各种打击乐器给歌曲配上自己创编的节奏,同时分组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秋天的美,从而使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节奏训练、歌曲学习、创编表演三个环节组成。

  首 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同时也度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现在我们即将进入什么季节呢?”这个问题和学生的 生活联系很紧密,所以学生肯定会回答“秋季”;而后我接着提问:“那你们喜欢秋天吗?”这时大多数学生应该回答“喜欢”;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说出一系列喜 欢秋天的原因,比如“景色迷人、气候凉爽”等等;与此同时,我借助学生的回答继续引导:“秋天是凉爽的,秋天是金色的,秋天不光景色美,而且秋天的声音更 美!不信,你们听: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这样,我就顺利引出了这节课的第一条节奏训练,同时大屏幕上也出示了这条节奏,然后我让学生跟我一起模仿秋雨 的声音来朗读节奏。接着,大屏幕上出现歌词,我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今年又是大丰收喂!”并且要突出强弱,这样促使学生对歌词的旋律 产生兴趣;随即大屏幕出现旋律,学生随着琴声演唱这一乐句,在演唱中即时纠正学生在音准或节奏方面的错误,从而顺利解决了大跳音程这个难点,也让学生对歌 曲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我采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第二条节奏训练以及乐句演唱,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节奏难点,也让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学习产生了一 定的兴趣。

  节 奏训练结束后,本课进入了第二个环节:歌曲学习。由于前面已经进行了两条节奏训练以及乐句演唱,所以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学习不会感到很陌生。大屏幕出现了 《采金秋》的完整歌谱,我首先采用童声的演唱方法给学生范唱了一遍歌曲,同时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描绘的情景;接着,又让学生听一遍教学磁带中学生演唱的这 首歌曲,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并顺势鼓励学生:“现在我们也来唱一唱这首歌曲,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们会比他们唱得更好!”接着,由我弹伴奏,并带着学生 演唱《采金秋》,在演唱的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如此反复几遍,学生对这首歌曲逐渐熟悉,最后要求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最 后,进入本课的第三环节:创编节奏。学习完歌曲后,我拿出准备好的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学生领取一部分打击乐器,要求学 生利用乐器为歌曲创编节奏,同时完整地进行歌唱表演。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由于有了多种打击乐器的加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 学生在歌唱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

  这就是我的整个课堂设计思路,不足之处敬请指教!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8

  一、说设计意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也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近几年在国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中,节约水资源是的尤为重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发展节水工程、防止水污染是为了更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浪费来保护我们的家园环境,保护我们的美好明天。

  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中,水能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乐趣,我整合了艺术、社会、语言方面的内容,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较大的想象空间,由此,我设计了《保护水娃娃》的活动,培养孩子从小的节能意识,让身边的每个人都知道保护环境、节约用水,从小做起。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起点的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发展规律,遵循年龄特点,以及《纲要》精神,幼儿教育应为幼儿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本次语言活动中,帮助幼儿故事情节,通过人物角色的对话,生动优美的语言,使他们受到启发教育,懂得保护水资源,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因此,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主动观察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2、了解水的用途,养成节水惜水的良好习惯!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的重难点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具体要求,这是相辅相成的,此次活动的重点为理解故事并能观察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难点为根据对故事的理解进行思考,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和独立的思考空间,联系实际生活中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的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于生活情境,所以从以下两方面谈谈我的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轻音乐伴奏、一盆缺水干枯的花PPT自制教具"水娃娃"、环保分类表、环保卫士标志卡。

  知识准备:瑜伽操、幼儿有了基本的环保意识,如垃圾分类、废品变宝等。

  五、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规律,为了给幼儿今后独立学习、思考奠定基础,本次活动运用方法有:倾听表述法、视听讲结合法、激趣导入法、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运用这些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使用意境优美的背景音乐、教师亲切自然的激励性语言、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等,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欣赏力和理解力。

  六、说学法

  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被动思考"为现在的"主动思考",在活动中让幼儿成为一个支持者、合作者,适当的时候做个引导者,并努力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主动想问题、主动想办法、主动解决问题。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行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指导思想。

  七、说教学流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想象--理解--感受--总结这四大块,由浅入深,使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让孩子真正理解、并学会总结记录。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用瑜伽操配上语言解说的形式,很自然地引入一盆缺水干枯的花。

  设计提问:谁能分享一下刚才做完瑜伽操的感受?能听到小朋友精彩的分享,老师很快乐。可是,我这里有一盆花,不能散发花的香味,叶子也枯了,是什么原因让它生病了?我们一起想办法救救它吧!目的是让幼儿说出没有水的关系,知道水对人类和自然界的作用。

  第二环节:欣赏故事

  通过在音乐海洋中畅游的形式,请幼儿闭上眼睛,配上轻音乐伴奏。让幼儿完全专注、投入的发挥想象力,在大脑里呈现故事画面。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第三环节:播放PPT,请幼儿仔细观察来回答老师的提问。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打破以往用图片为幼儿进行教学的模式。通过PPT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故事所描绘的情景。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唤起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设计提问:请小朋友睁开双眼,刚才我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我们随着故事去了哪里呢?我们见到了谁?乌鸦老弟一直在找什么呢?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有水的时候,老树先生说那里是什么样的?没有了水之后那里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四环节:教师出示水娃娃自制教具,提问看看这是谁?(水娃娃)

  设计提问:水娃娃为什么找不到了?你喜欢水娃娃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水娃娃存在时的家园景色和水娃娃消失后的家园景色。

  让幼儿知道水娃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再不注重环保,不节约用水,总有一天,我们的家园也会变成像乌鸦老弟去过的地方。水娃娃的存在会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第五环节:活动中,我让幼儿与左右同座自然形成小组探究共同体,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他人分享、交流,这样的讨论才真正符合幼儿学习的需要。应该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引导策略,形成"以学促教"的新型教学关系。

  给幼儿创设自由空间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欲望。

  设计提问: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周围环境,生活中我们哪里需要用到水?

  (引导幼儿思考如洗衣服、洗菜、打扫卫生、浇花,洗澡、刷牙......)。

  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用水时有哪些浪费现象?

  小朋友讨论一些关于节水方面的具体方法?(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共建美好家园,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水的循环利用,比如,用淘过米的水洗菜,洗过菜的水浇花,用洗澡水或洗衣服的水擦地,冲马桶等。)

  进一步深化,懂得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地球就会变得更美好,我们应该从今天起,从身边起,从点滴做起,表达自己的环保之心。

  第六环节:总结评价。让幼儿分享交流成果,从小养成记录的总结方法,学会总结评价。(从环保分类表中找到和自己相同的方法贴上环保小卫士的标志。)

  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如果没有水,花草树木都会枯萎,如果没有它们也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地球上一切动物都会灭绝,节约用水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幼儿园的水笼头用完要随手关紧,洗了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和冲洗便池,家里淘米水用来浇花也是不错的肥料呢,只要我们每个人坚持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爱惜我们地球珍贵水资源,相信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一定会回报我们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八、活动延伸:

  《纲要》中指出:"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因此,我整合了区域活动,在美术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搞一个亲子活动比赛争做环保卫士。以"保护环境,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摄影、绘画展览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九、活动反思:

  我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幼儿之所以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是他们在用心灵阅读,走进幼儿心灵深处,这就是最佳切入点。活动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一环扣一环,在理解、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材来源于兴趣,也在有效地情境中积极获得品德发展,过程自然化整合渗透了艺术,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为主体,始终在宽松的氛围下主动学习,通过分享、交流获得知识,建立良好的共同体,获得更适宜有效的发展。

【说课稿】相关文章:

政治说课稿财产留给谁说课稿01-18

《画风》说课稿02-22

《春酒》说课稿03-10

《难忘……》说课稿11-27

《恐龙》说课稿11-28

《小池》说课稿12-18

《燕子》说课稿12-12

《鲸》说课稿11-25

《荷花》说课稿12-03

《长城》说课稿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