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实用文档>工作计划>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时间:2023-11-05 07:25:18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1

  一、工作目标

  1、“四苗”免疫接种率以镇为单位达90%以上。

  12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城镇达90%,农村达80%;

  新生儿首次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城镇达80%,农村达50%。

  2、冷链运转按时完成率100%。

  3、启用新的计划免疫监测报表,报表及时,数据准确。

  4、推行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免疫金卡工程。

  5、加强AFP监测,接到AFP报告后及时开展各项工作。

  6、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率100%。

  7、百日咳发病率<0.5/10万,消除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二、具体措施

  1、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区各接种点继续实行按日接种、随时接种的方法,其它各个接种点每年至少提供6次以上免疫服务,接种期间采取定点、入户、流动等多种服务形式,结合查漏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采取有效措施发现和免疫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等特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卡证登记、资料管理、器材正确使用与管理,接种率监测与报告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加强冷链建设,及时更新和补充必需的冷链设备,加强设备的'操作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疫苗质量,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继续实施强化免疫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统一时间内继续开展脊髓灰质炎、麻疹强化免疫活动。

  3、加强计划免疫知识的信息传播与社会动员。利用各种宣传日或其它有利时机加强与新闻单位的协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教育;各接种点要利用日常接种的机会,加强与儿童家长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各种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提高其主动寻求接种服务的意识。

  4、继续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工作。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是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措施。各医疗单位要加强AFP监测,加强督导,定期开展AFP病例漏报调查工作。继续实施加速控制麻疹规划,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提高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质量。

  5、加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管理工作。各接种门诊(点)要有专人负责计划免疫用乙肝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设立疫苗专用帐本,做到帐苗相符,并及时报告各类报表。

  6、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督导。区卫生局和区卫生防保站将加强对儿童接种工作的日常督导和专项工作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督导和指导下级单位及人员及时改进工作。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2

  20xx年在院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在免疫规划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业务工作运行良好,免疫规划工作保持在较高水平,相应的可免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保证我院免疫规划工作不滑坡,制定20xx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免疫规划宣传,提高群众对免疫规划的`认识让群众主动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及主动给儿童接种。

  二、加强责任心,严格做好免疫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告知询问接种前的禁忌症,避免错种、漏针,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三、按上级要求,完成五苗接种率和四苗覆盖率,使新生儿在一月内建卡、建证,接种率达到100%,控制相应传染病发病率为零。

  四、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居住3个月以上建证、建卡,接种疫苗工作,严禁计免死角出现。

  五、一类疫苗决不收分文钱,二类疫苗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的规定购买。

  六、按照上级的要求计免已实行信息化管理,所录儿童信息及时上报。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3

  儿童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并最终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我国农村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情况存在严重滑坡现象,成为影响免疫规划工作深入开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免疫预防的“提供方”、“接受方”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1计划免疫“提供方”的影响因素

  1.1对计划免疫重视不够,缺乏监督管理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防疫事业经费的划拨呈逐年下降趋势,防疫工作经费短缺情况日益严重,使预防接种工作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许多乡镇卫生院“重治轻防”,缺乏卫生技术人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计划免疫等工作漠不关心。

  1.2经费、环境、工作人员条件有限

  地方政府不重视计划免疫,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计划免疫工作无保障。由于受一些不安全预防事件的影响,部分地区教育部门对预防接种工作不予配合。另外,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本属社会公益性工作,但仍按广告价收费,使本就经费不足的计划免疫工作只好望洋兴叹。农村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大,组织管理松散,部分地区基层计划免疫人员外流严重。村卫生室卫生条件差,医疗设备差,村医生业务素质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较多;接种记录不准确,甚至有“纸上接种”情况;有免疫空白的现象。

  1.3生物制品供应管理混乱

  疫苗浪费大,预防接种效果难以保证。目前部分地区用于计划免疫生物制品管理混乱,营销失调,有章不循,监督执法力度得不到加强,生物制品越级向下推销的价格较低,疫苗价格差异导致非法定渠道购苗,经济利益驱使造成私自接种,这样一来,疫苗存放不符合冷链运转的要求,常温下保存疫苗、接种疫苗、超期(>3 d)接种疫苗现象时有发生,其质量难以保证,有效接种率降低。

  1.4健康教育工作滞后

  缺乏计划免疫的宣传和群众知识普及活动。工作人员普遍忽视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群众难以了解计划免疫相关知识,防疫保护意识浅薄,对儿童接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个别家长拒绝给儿童预防接种的现象。

  2计划免疫“接受方”的影响因素

  2.1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儿童看护人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地区、不同儿童出生地点等都是影响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思想观念落后,对免疫接种缺乏主动性,导致部分家长因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而不愿意带孩子去接种的现象。

  2.2家庭经济收入及家长文化程度情况

  国内外报道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影响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和文化素质的问题。在偏远农村地区大多数居民经济收入少,文化程度低;儿童看护人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地区、儿童出生地点等都是影响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和儿童接种的'因素;而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因素。

  2.3农村超生现象也是影响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

  由于农村受经济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部分群众为躲避计划生育异地超生;超生儿童为了躲避罚款,拒绝建卡、建证及预防接种;部分地区有时为保计划生育达标,行政干预不让上报计划外生育儿童,同样给计划免疫工作增加了难度。

  2.4宣传预防接种力度

  由于对农村计划免疫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够,家长不知道要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可导致人群免疫覆盖率下降。我国计划免疫第3个85%目标审评时发现在未接种原因中,主要是不知道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综上所述,知识匮乏、观念和意识差、经济收入低等是影响农村地区儿童预防接种的家长或监护人方面的因素。要改善我国目前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应加大偏远农村地区的人群大规模计划免疫宣传力度,加强农村计划免疫的宣传资料开发和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4

  根据国家规定免疫程序的计划免疫工作,是指有计划利用疫苗预防接种,增强人群免疫力,尤其是儿科的保健基础,对于降低感染性疾病、控制儿童并发率、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作为计划免疫工作的有效促进手段,在临床上应广泛推广。笔者选取医院所管辖区20xx年5月至20xx年5月接受免疫接种家长1800例,以各种形式给予免疫健康教育,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计划免疫工作的目的与实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所管辖区20xx年5月至20xx年5月接受免疫接种家长2800例,其中男性700例,女性110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8.4±7.8岁,文化程度:1150例大专及以上、550例中学及中专、80例小学、20例文盲。

  1.2方法

  1.2.1接种前仔细收集家长基本信息,主要包含计划免疫的一般情况、认知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宣教形式。向儿童家长、产妇详解而儿童多发性疾病、常见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同时宣教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注意事项等。通过画报、网络、图片、宣传册子、照片等形式,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介绍计划免疫基本知识给家长,根据不同年龄段,介绍各种免疫基本信息、接种方法,以使家长了解接种重要性。

  1.2.2接种时在接种时,向家长详解有关疫苗接种适应症、禁忌症、疫苗名称、接种时间、接种作用、注意事项,以及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同时,需告知家长应在儿童身体处于健康水平条件下,方可进行接种疫苗,获取家长配合,提高接种率,防止促发副反应。

  1.2.3接种后完成接种后,当天给予儿童充分休息,不洗澡、多饮水,仔细监测儿童体温变化、局部反应。如果儿童体温大于38.5摄氏度,可服用退热药物。若出现轻微局部反应,无需给予特殊处理。若出现严重局部红肿,可采用干净毛巾进行热敷,如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2结果

  经过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家长、儿童的配合实施,提高了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的主动性,了解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与适应症,以及接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实现预期目的。儿童建卡率为100%,计划内儿童免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9.3%,计划外免疫苗接种率为93.6%,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

  3讨论

  因生长发育关系,儿童的机体、免疫系统等均无发育完全,属于传染病易感人群,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即及时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指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近年来,随着疫苗接种技术的进步,接种后保护率达92%以上。然而大多数儿童家长缺乏对计划免疫的相关认知,仅接受I类免费疫苗,对于非规定类、接种率较低、费用较高的II类疫苗,主要呈现一种不支持、不理解的状态,许多家长持有一种有病现治、无病不防的态度。例如,有些家长明知宝宝有接种禁忌证,但仍心存侥幸,接种前不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这样接种疫苗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对于所有家长,特别是儿童母亲、育龄期妇女、孕产妇,实施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健康教育的目的:

  ①通过多样化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免疫接种率。设立疫苗知识宣传栏、宣传牌于计划免疫候诊厅,可使家长直观化的了解接种疫苗的禁忌症、适应症、年龄范围、时间范围、接种后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同时,利用宣传单的形式发放给家长,可使家长了解接种的重要性。接种儿童加重可能是老年人,应强化口头指导教育,在接种疫苗前,向老年人细心讲解,以提高接种工作的配合性、主动性。

  ②强化流动儿童家长健康教育,保证疫苗的及时接种。因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较大,增加了计划免疫的难度。因此,计划免疫人员熟悉、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定期到家发放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手册,并向家长细心讲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使其了解接种疫苗作用,提高疫苗接种主动性、接种率、及时率。

  ③通过加强计划免疫人员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常规培训中纳入健康教育培训,每周开展业务学习,选择不同方式,轮流培训每一个计划免疫人员,向其培训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相关知识,不断更新知识,要求培训人员作出学结,鼓励提倡合理化建议。疫苗接种存在途径差异,对于接种针头类型、针头大小、接种部位、接种角度、接种深浅等,均有严格要求。例如,在接种百白破疫苗时,若接种部位太浅、疫苗不均匀,极易导致无菌性化脓感染。在接种卡介苗疫苗时,若误注入肌肉、皮下,极易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脓肿等。因此,在计划免疫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加强三查七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接种疫苗,避免发生疫苗错种、漏种、误种献血,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接种疫苗健康教育工作是由社会不同结构的成员组成:接种疫苗人员、家长、政府、群众等等,同时存在各种文化程度差异,所以,我们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学习,在接种疫苗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宣传栏、宣传手册、口头宣教等形式,使儿童家长可提高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充分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接种率、及时率等问题。在本组实验中,经过分析后得知,儿童建卡率为100%,计划内儿童免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9.3%,计划外免疫苗接种率为93.6%,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

  综上所述,针对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可提高儿童的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5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流动人口涌入量迅速增加。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成为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计划外生育、收入水平较低、居无定所、频繁流动、家长对免疫接种认知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难以全面落实,增加了管理难度。为了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卫生部办公厅于1998年下发了《特殊人群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方案》来解决流动儿童免疫的薄弱环节。笔者针对平顶山市新华区20xx~20xx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进行研究分析,现将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流动儿童现状

  流动儿童常常因为生活条件等有关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且因为经济原因、文化素质等使家长预防疾病的意识淡薄。很多流动儿童有漏建卡、漏接种现象发生。

  2影响因素

  2.1来源地因素

  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来自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使卫生防疫人员难于进行跟踪服务。

  2.2文化因素

  儿童家长由于文化层次低,卫生防病意识淡漠,自我保健意识差和对计免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得这类儿童计免现状存在着严重的“三低一高”现象,即四苗覆盖率低、建册率低、认识低、相关传染病高。

  2.3棉衣服务因素

  免疫服务不到位,服务单位应每月一次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走访。但少数工作人员没有做到挨门挨户调查走访导致部分流动儿童漏建证簿、漏接种。

  3对策

  3.1加强领导辖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做好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效果评价等工作。为流动人口办理落户、登记、流动人口居住证等手续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提供所需的流动人口儿童有关信息。同时动员本区内流动人员的适龄流动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3.2严格执行接种证制度

  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应及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儿童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报告,并督促其监护人及时携带儿童到当地预防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和补种疫苗。

  3.3改变现行管理模式

  行政部门在为流动人口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时,应进行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宣传部门要做好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知识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流动人口主动参与。督促适龄儿童及时到预防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完成适龄流动人口儿童调查及预防接种任务。

  3.4详细接种工作

  在辖流动人口聚居地设立规范的接种点。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和完善接种制度,提高预防接种率。要加强辖区内流动人口儿童的登记管理,及时收集辖区内新出生、迁出、迁入流动人口儿童的情况,准确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儿童基本情况。

  3.5鼓励与补助工作

  收集流动人口儿童资料,对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市级财政对困难县、区开展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

  3.6严格执行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要定期组织对辖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内容包括:是否掌握流动人口儿童数量、免疫服务策略、预防接种服务计划、预防接种实施与效果。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总之,人口大流动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管理好流动儿童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将全区的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一样,加入到免费计划免疫的行列,享有同样的预防接种待遇。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6

  20xx年我院将继续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贮存与运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根据《20xx年长武县疾病控制工作要点》要求,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免疫接种

  1、积极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抓好春、秋季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资料管理。

  2、做好乡级冷链运转条件下的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全年12次冷链运转。“九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两脑”接种率提高到95%以上。

  3、做好流动人口等常规免疫难以覆盖人群中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进一步巩固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

  4、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对于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开展麻疹疫苗的补充免疫接种工作。

  5、进一步提高乙脑和流脑疫苗及时接种率,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二、针对传染病监测、调查处置

  1、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状态和麻疹消除工作,加强AFP病例监测,确保无麻疹暴发。无白候,破伤风病例,其余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发病低于往年水平。

  2、新生儿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监测: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的要求,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个案调查和主动监测工作,防止病例漏报;做好白喉和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做好适龄儿童百白破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提高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三、计划免疫管理

  1、建立计划免疫儿童个案信息网

  (1)20xx年实现儿童接种资料个案管理信息化,出生儿童接种卡发卡率达到100%。

  (2)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

  2、继续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20xx年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要求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100%以上。

  3、进一步加强接种门诊管理工作。规范接种程序,搞好接种环境卫生,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

  4、疫苗及冷链管理继续贯彻执行条例和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疫苗管理和冷链系统管理。加强疫苗的计划、使用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专帐管理;继续做好疫苗微机化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及时制订和上报第一类疫苗的'年度使用计划,确保第一类疫苗有计划的分发和使用,避免疫苗浪费。严格冷链使用管理制度,完善疫苗贮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存管理等冷链运转机制,要按要求做好配发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工作,保证专物专用。

  5、预防接种管理正确处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关系,必须在优先确保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决不允许因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冲击和干扰免疫规划项目的正常实施;二类疫苗必须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自行选择使用,不得强制使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常规免疫的日常管理,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切实将加强免疫接种纳入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工作,提高加强免疫的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提高常规接种率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统一使用《陕西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加强接种卡、证的管理,提高卡、证相符率。

  6、预防接种安全及异常反应监测要加强预防接种前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预防接种积极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加强注射器使用后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按照工作规范相关要求,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报告和处理。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7

  一、常规免疫

  1、20xx年共计出生儿童419人,完成新建儿童419人,发放卡439人(外地流入本地的无卡儿童20人),接种儿童2108人,完成一类苗接种7029个针次,其中三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本辖区内出生儿童全部按照规定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以确保适龄儿童进行疫苗的及时接种。清理往年掉、漏、建证、卡儿童,并按免疫程序要求进行疫苗补种,并同时建立证、卡管理,对流动儿童同样按照规定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免疫接种。

  3、根据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安排,我们于1月5日—1月12日对本辖区所有8月龄—6周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共计检查223人次,完成补种312针次,在十二月份完成糖丸查漏补种工作,完成补种人次11人。

  4、本着自愿自费的原则对部分儿童提供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全年共接种二类疫苗2572针次,无一例投诉。

  二、计划免疫针对的传染病发病情况:

  对我中心门诊传染病漏报工作每季度进行检查,无一例漏报传染病

  三、宣传培训

  20xx年4月25日是计划免疫宣传日,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悬挂条幅1幅,张贴宣传展版3张,设立咨询台1处。同时进行了扩大免疫规划知识宣传,重点对留守儿童及流动的人群,我辖区还将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四、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在今年四月份完成了信息化门诊工作,并于4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

  五、存在的问题:

  1、本辖区流动人口较大,新生儿摸底不到位,建证建卡未能达到100%,尤其是外地计划外生育的儿童,家长及其不配合,不愿及时接种,致使本辖区的接种率存在小幅度的.下滑趋势。外出和外来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艰巨。

  2、扩大免疫规划宣传覆盖率未达100%的标准

  六、下一步的工作

  1、坚强对常规报表的审核、验收。

  2、加大主动监测工作,积极主动按要求上报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疫情。

  3、继续做好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